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香港1968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汪公子在年

    可如果一旦错过了这次入股海底隧道的机会,日后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像这种项目,不仅稳定,更多的还是垄断。

    “你确定?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估计缺口最少还需要一亿。”安娜这两年在伦敦打理自家农场的生意,倒是学会了一些经商经验,自然清楚霍耀文心里所想,她也认为如果能够投资海底隧道,必然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只是这笔缺口有点大。

    “一亿港币……”

    这的确是有些太多了,他现在账户名下的资金大约只有1300万美金左右,折合港币也才6500万,距离一亿还差了小一半。

    不过如果提前跟班坦图书公司,或者泰晤士出版公司那边索要《哈利》第二部,和《1999》第二部的稿费。

    哪怕不足,也大差不差了。

    一想到此,霍耀文说道:“钱不是问题,我就怕这个事情拿不下来。”

    香港有钱人和有钱的公司还是非常多的,去年中旬,怡和集团旗下的置地地产就斥资二十一亿港币,拿下了中环填海区的“地王”拍卖,扬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建香港第一大楼。

    安娜浅笑道:“这事,我会帮你的。”

    ...

    记住手机版网址:




326【首次折戬沉沙?】
    霍耀文本来以为自己算很有钱的,可经过这次想要投资红磡海底隧道的事情后,才发现似乎他也并没有多少钱。

    虽然安娜说会帮自己,但没钱恐怕也是不行的,所以为了尽快凑齐资金,霍耀文闷头在家里开始写起书来。

    为此拒绝了很多的宴会和邀请。

    这两本书,《哈利波特》书写起来是最轻松的了,因为读者大都是孩童和青少年,所用到的生僻英文词汇也是最少的,无需霍耀文拿着一本牛津词典在那翻找。除了遵照第一部的后续外,其中的故事情节很多都是直接当起了文抄公。

    只用了一个月不到,就写完了十万多字的第二部《哈利波特之密室》

    可是《1999》就不同了,这本科幻书虽然多有借鉴后世的经典科幻作品,但大部分都是霍耀文经过自己的想法,最后才将其浓缩成精华的。

    因为是科幻文,很多偏向专业性的物理等英文词汇,一般人听都没听过,所以就大大的加深了霍耀文书写的难度。

    第三部《1999》,也将是这一本书的终结,呼应书名,《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随着外星人入侵,太空战争爆发,为了适应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人类的未来将不会局限在地球这颗蔚蓝色的星体,而是辽阔无边的星际。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写科幻,霍耀文第一部写的很棒,第二部外星人入侵也很不错,可第三部收官之作却是多有坎坷。

    早先设定的大纲,其实在第二部结尾部分的时候,就有一些崩溃,收不住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么久过去,他迟迟没有动笔写第三部的原因。

    不过现在的话,霍耀文倒是有了点思路,结合之前第二部的内容和略作修改的大纲,开始不急不缓的书写起来。

    ……

    一眨眼,两个多月过去,很快就来到了1972年的新春。

    在这期间,霍耀文除了闷头在家写书外,就是偶尔去一趟公司和基金会,顺便还去新的教工联合会的办公楼层开了个会议,组建了一个内部的理事会,让新当上理事的人来统筹管理逐渐有些规模的教工会。

    理事会的人选最初是定在了二十个席位,后来又增添了十个,港岛和九龙个十二个,新界那边只有六个。

    这些理事们大都是一些资历颇深的老教工了,在各个官立中小学都工作多年,人脉很广,又热爱教师这一行业,让他们来管理各区各校的入会教工,也算是得心应手了。

    安娜之前说总督府那边财政紧张,近两年是无法提高教工待遇,这事霍耀文没在会议上提及,主要是怕会有更多的教师看薪酬提不上去,就选择辞职另谋出路。

    只是让各个新任的理事们尽可能的安抚住那些低收入的教师,如有需要可以像教工联合会寻求帮助。

    同样的,教工联合会算是正式成立以后,霍耀文第一时间就提出创办一封属于教工会的专属报刊。

    这主要还是为了教工联合会长远考虑,一个有组织的工会,没有盈利的话,是很难维持和运转下去的,所以创办报刊就是为了能够让工会能够持续长久的发展下去,不至于总是让霍耀文贴钱。

    报刊的名字最后商量了一下,就定为《教育曙光》,算是一份中、英文双语教育的学报,以促进专业发展与教学实践为宗旨,刊登实践和研究性的文章为主体,接受全港教师的投稿。

    去掉人员开支和投稿人的稿费,所有盈利归教工联合会所有,用来发放教工会内部员工和理事们的薪酬。

    报刊的投资和印刷设备是霍耀文这个会长资助的,倒也没花多少钱,也就十几万港币,谁让会员全都是苦哈哈的教师呢?

    连每人每个月交的会费都只象征性的收一块钱,指望他们拿钱来完善教工会的日常运作,基本不太可能。

    说起来有些可笑,这个教工联合会会长的头衔和称呼,仿佛是霍耀文花钱给砸出来的。

    不过换个思路,现在看上去没多大用处的称呼和头衔,但等到日后笼络了全港所有教育工作者,那这个联合会就大有可为了。

    ……

    1972年的新春,如往昔一般,舅公一家、大爷爷一家几乎全都过来了,加上霍耀文一家人和安娜,热热闹闹的几家人共同欢度新春。

    本来安娜也想多陪一会儿的,但总督府忙的很,又在为霍耀文入股红磡海底隧道的事情想办法,新春那天只匆匆过来拜了个年,就又早早的回了港岛那边处理公务了。

    此刻,还在霍耀文和家人一起共渡春节的时候,遥远的英国那边,《权游》和《一千个成功的故事》在经历了多次审稿和排版后,终于是准备出版上市了。

    不过考虑到两本书的定位不同,《权游》这般史实大作绝对不能如此草率的就上市发行,泰晤士出版公司的总编在向董事会的人申报以后,决定进行为期长达两个月的大规模宣传。

    而优先上市出版的是《一千个成功的故事》。

    其实对于这本像伊索寓言那样的书,泰晤士的总编并不是很看好,但作者是霍耀文,他的另外一本大作《权游》又是今年泰晤士出版公司发行的众多图书中最为重要的一本。

    理所当然的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所以也是多花了一周的时间来进行简短宣传,然后才直接在全英铺货发行。

    《一千个成功的故事》只印刷了十万册,对比《权游》估算的首印最少一百万册来说,简直是太少太少了。

    事实上,这本书的确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大半个月的时间,只卖出了两万册不到,这还得利于有了之前的宣传和霍耀文在英国庞大的知名度。

    不少英国报纸为了销量,也是大肆报道埃文新作在伦敦折戬沉沙的新闻,更有不少种族分子,早就看埃文这个华人不爽,开始鼓吹他江郎才尽。

    这件事情,也让泰晤士出版公司的人很被动,特别的被动,因为他们接下来本该是要大规模宣传《权游》的,可因为这本书卖的如此之差,某种程度上也是衰减了霍耀文新作的噱头和知名度。

    难保不会有读者看到新闻的内容,认为霍耀文的确江郎才尽了。

    ……

    “我就不应该出版这本书!”

    这是泰晤士公司总编在月底会议上亲口说的话!

    事后,主编詹姆斯找到总编,劝解道:“好了总编先生,我们不能因为这一本书的失利就得罪埃文先生,要知道《哈利波特》后续的出版版权我们可没拿到,而且《权游》一看就知道还有后续!”

    总编皱着眉头说:“这我当然知道,我已经跟埃文书商公司的总经理利脱说了,让他尽快的催促埃文先生将《哈利》第二部给写出来。不过我们现下的当务之急,是将《权游》的宣传给扩大,你让下面的人尽快的制定好新的宣传方案,想尽一切办法把报纸上的不利新闻给压下去,我必须要在三月份前就要将它出版。”

    …

    记住手机版网址:



327【可惜了这么好的妹夫】
    大年初三。

    霍耀文拎着贺春的礼物,开着车一路朝着港岛的太平山而去。

    自从认识周希年和霍官泰后,每年正月初三霍耀文都会以晚辈的身份,主动带着礼物上门拜访,毕竟二人对他往日多有帮衬。

    到了白加道半山豪宅区,霍耀文开车先去了一趟霍家,今天是初三,霍官泰一家老小全都在。

    当他的车刚开到门口,准备按下喇叭示意里面的佣人出来开门的时候,就见到霍震霆正从不远处快步跑来。

    拉下车窗,霍耀文探出脑袋笑问道:“霍大哥你怎么在门口?”

    霍震霆打开大铁门,哈哈一笑:“我知道你今天要过来,特意早早的在门口等着了。”

    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霍耀文笑了两声,将车开进门内,拿了一份拜年的礼物就下了车,让一旁的佣人帮忙把车开进车库内。

    “走吧,我父亲等你多时了,刚刚还跟我说,耀文怎么还没来拜年。”霍震霆上前揽着霍耀文的肩膀,咧嘴笑道。

    “没办法,我要过海的嘛。”

    霍耀文耸耸肩,他一大早就开车出了门,到了码头等渡轮都等了半个钟头。

    没办法,这几天是新春过节,好多人都在九龙和港岛两地来回走亲戚,光几个渡轮还真的难以应付这么多的人。

    二人绕过门口的花园,朝着里面的内宅走去,霍震霆好奇的问:“你之前不是住在港岛吗?怎么好好的搬到九龙去了。”

    “之前是在港大教书才就近买了套屋子,现在不教书了,就搬回九龙喽。”说到这,霍耀文扫了眼霍家大豪宅,不得不说这套宅子过来几次,都觉得实在是好。

    不提环境布局,光就占地面积,都抵得上两个他现在住的窝打老道的豪宅。

    霍震霆看霍耀文左顾右看,忍不住笑问:“怎么?想在半山买套?”

    “嗯,早就有这个打算了,只不过一直没有人出手。”

    半山区的豪宅,霍耀文一早就同之前合作过几次的房产中介沟通过,他们表示如果有人出手,哪怕只有一点风声,都会第一时间联系霍耀文。

    只可惜,这么久过去了,半山区的宅子依旧没有那户人家愿意卖出去。

    “半山区的宅子一般人都不会出手的,都是当作祖宅来使用。不过我会帮你留意的,如果有人要出手的话,我通知你。”

    霍震霆点点头,半山区的豪宅几乎是很少售卖的,从60年至今,总共只有四次交易,而卖的人全都是任职到期的鬼佬,急着拿钱回英国养老。

    雷洛当年升职探长发达以后,也是花了不少钱从一个鬼佬手上买下来的。

    “那就麻烦你了霍大哥。”

    看霍震霆一口拦下来,他倒也没有拒绝。

    不一会儿,二人有说有笑的就进了内宅。

    刚进门,他就注意到霍官泰正坐在沙发前看着电视,而旁边坐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

    “父亲,耀文来了。”

    霍官泰听到动静,回头扫了眼,就注意拎着个大红色纸包裹礼物的霍耀文,笑呵呵地起身道:“耀文来了。”

    霍耀文将礼物交给一旁的女佣,双手抱拳笑道:“霍伯伯新年快乐。”

    “好好,同乐同乐。”霍官泰笑了笑,朝着一旁的女孩道:“丽娜赶紧去给你耀文哥倒水。”

    “是父亲。”霍丽娜是长房的二女,听到父亲的话,立马起身跑去倒水。

    “耀文过来坐。”霍官泰挥手让他过来坐自己旁边。

    “嗯。”

    待他坐下,不一会儿,霍丽娜端着茶杯快步走来,有些面羞的看着霍耀文说道:“耀文哥喝茶。”

    “谢谢丽娜了。”

    霍耀文接过茶杯,微微一笑。

    “不客气。”霍丽娜说完转身就跑到一旁去了。

    看着女儿离去,霍官泰笑着继续说:“对了耀文,你阿嫲现在身子怎么样了?一切都还好吧。”

    “都很好,阿嫲身子骨硬朗的很,能吃能喝。”

    “那就好,老人家过冬身子难免不适,我这前不久有个朋友从泰国给我带来了点参茸药酒,等会儿你带回去给你阿嫲。老人家冬季每日喝个一二两,最是养身。”

    香港的冬天虽然不冷,但人老了,哪怕是十几度都会感觉到冷,阿嫲如今也60多了,身子虽说硬朗,但终究是老了,这段时间也是穿了不少厚厚的衣裳。

    “那我就多谢霍伯伯了。”霍耀文笑着感谢了一句。

    “这有什么好感谢的,按照辈分,你阿嫲我还要叫一声姨娘呢,这点东西算是我这晚辈的孝敬。”

    虽说中山霍家跟番禺霍家同是一个祖宗,可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族谱上都没有了联系,要不是霍官泰成立了香港霍氏宗亲会,强行的把族谱给续上,恐怕认都不认识。

    闲聊寒暄了一会儿,霍官泰忽然问:“耀文我记得你是47年生人吧?”

    “嗯,47年6月16日。”

    “47年6月,属狗,嗯,再过几个月就25岁了。”

    霍官泰自言自语的两句,随即眼中带笑道:“耀文啊,25岁不小了,也该成家了,你父母没催你成婚?”

    这话一出,霍耀文微微愣住,旋即回答道:“有催过,不过我不是很着急。”

    “哈哈,哪有什么不着急的,不过我也能理解,年轻人嘛,不急着结婚也很正常,你看震霆比你大一岁,也是不急着结婚,我都快发愁死了。”霍官泰指着一旁坐着的大儿子霍震霆。

    看霍震霆一脸窘迫的样子,霍耀文笑着圆场说:“霍大哥一表人才,迟早会找到心仪的人。”
1...145146147148149...3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