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落梅河
“是太快,没感觉吗,那我再来一次,”段誉说着一下子跳开老远。
“有种你过来,”董佳狠狠的咬了一口破酥包子,别说,还真和后来的没什么区别。
“这风光是真美啊!”段誉站在船边,手搭着凉棚四下张望,确实美,洱海周边,看起来就像一个森林公园一样,“有件事你肯定想知道,确定了,今年是1096年,”
董佳一时也停了下来,“1096年啊!”
她默默的看向上关方向,原来真的是相隔了近千年之久。
段誉知道她是在看昆明,便道,“等过了中元节,我们就去昆明一趟哦,不妥,我那天不过环海顶多半圈,就累个半死,要是去现在的昆明,那非得丢掉半条命不可,”
“不管是骑马还是坐马车,不颠死也得累死,”
董佳一边想着心事一边随口道:“你就没想着还有其它的选择真是笨死,”
段誉一愣,“其它的选择”
&n
第八十一章 又一个大问题
但只能追忆就只能追忆吧,要说这感觉还挺不错,她也觉得,自己这是在渐渐的脱离低级趣味,一时之间,还真有些自己被自己感动到。
再想想自己现在操心的事,她真觉得,放日后,这妥妥的就应该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所以她马上问了一个高大上的问题,“群众路线,你也讲了”
“当然,我那个宏伟的目标,让他们一个个的都兴奋不已,你等着吧,在这个大纲领下,我会慢慢向他们灌输我们的理论,最终,把这些家伙,都培养成能为我们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有用之才。”段誉有些兴奋。
“我总觉得,你和他们谈这个,有些别扭,”董佳一想着段誉在这个时候和大家谈这个,总觉得非常不协调。
一个封建国家的太子,对着一群封建国家的贵族二世祖们大谈群众路线,这个,怎么说呢,让已经穿越的她,又有了穿越之感。
群众路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这样的人提出来,千年之后,哦,应该是以后的人,该怎么看
“你觉得,这样的理论,适合现在的实际吗,会不会早了点”她问。
“我反复想过,群众路线是被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一点都没错,你看,就是西方国家,很多时候,他们不也得贯彻这一的理念”段誉说,“你想想那些选举,”
“古话也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得民心走群众路线就是最好的路子,”
“再说,走群众路线,又不是打土豪分田地,我只是让他们到群众中去,设法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起来,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顺道破除一些陋习,这总是没错的,”
“我已经告诉了他们,先在庄园里把身体素质提升上去,顺道在这个过程中,把他们的一些不好的习气给灭掉,然后掌握一些居家旅行,尤其是野外生存的技巧,再过几个月,就得让他们带着帐篷,到下面的村里去搞实地调研,”
董佳对他的这个决定,很是赞同,“这个确实很有必要,”
好歹都是千年之后的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知道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只按照自己的印象,一拍脑门子就定下来。
只要收集了翔实的一手资料,所做的决策就不会偏的太厉害。
“这个调研,我会给他们加上另一个重点,”段誉说,“那就是,宗族问题,”
“宗族问题”董佳马上叫起来,“这个难吧,我怎么觉得,比你推翻高家还要难想想后来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宗族都在发生影响,”
“细说起来,宗族,应该算是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吧,”董佳总结道,“这可是个大马蜂窝,”
“我们那个时候的宗族,和现在的宗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后来的宗族,非常类似一个亲友会的组织,你看看现在的宗族,它不但有财权,还有权对族人进行惩罚,”段誉道。
“当然,我也觉得,这应该是封建制度的根基之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啊,”他看着董佳,“想想我们段家,你们董家,都是一人得道,就鸡犬升天,一人失势,便全族遭殃,”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早作准备,不然,将来这股势力,一定会让我们挠头。”
“我可不愿意,将来我们好容易带出来的人,又必须屈从于宗族势力,渐渐的变成另一个高家,另一个宗族势力,”
“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你想想,历史上中原的那些高门大阀,不是有很多历经多朝而不倒他们完全没有大是大非的观念,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只要利益足够大,他们甚至会主动勾结异族作乱,”
“还有,越是顶尖的宗族,便越容易做化家为国的美梦,”
“它必将是将来我们路上的绊脚石,必须要想办法搬掉!”段誉下了定论。
“我得提醒你一句,说起来,皇家的传承,其实更依赖于宗族,”董佳说。
“是啊,所以好些朝代,不是差点被皇亲国戚给拖垮了吗”段誉反问。
“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现在就得去深入了解,如果能消除宗族对普通人的影响和拘束,那就可以说,是从根子上改变这个时代乡村组织根基的大事,”
“我还相信,这事应该会有人支持,你想,寒窗苦读数十年,好容易过五关斩六将高中进士,然后一大群可能此前并没有帮上一点忙,甚至还给你添乱的人,理直气壮的要你照顾提携,你不做还不行,”
“瓦解宗族,那就是在给他们减负,让他们不用背负这样的负担,他们没理由不支持,”
他想,就说现在,要是段家的人没有这么多,他那皇帝老子无论是钱方面还是其它方面,也一定会轻松不少,他是真不想自己将来也背负这么大一包袱。
董佳认同的点头,“我承认,你说得有道理,但想改变这个,应该是真不容易,”
“肯定不容易
第八十二章 封官
太子再一次传召时,段弘毅正带着人察看自己手下和匠户们一起开挖的地基。
几天过去,这个被太子命名为“一期安居工程”的工地,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横平竖直的大道已经显出雏形来,路旁整齐的排列着一个个挖开的四方块,其中的一些,中间已经打下了一根根桩子,旁边已经埋下青石作为屋基。
清楚整个规划的段弘毅能想到,等到这些房子都建好,路旁的树也成活,街心花园里的花也开起来的时候,这里一定会成为很多人家所向往的地方。
而这里的进展之所以这么快,除了人力充足,和这些匠户又恰好都是相关的专才,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更主要的,是这些匠户以及士卒们空前的积极性。
不过才一天的功夫,匠户们就在后山上建起了一个采石场,并很快就源源不断的为工地提供石材,这真是让第一天也曾亲自和大家一起平整土地,开挖地基的段弘毅感到震惊不已。
作为一军之主,他对匠户们并不陌生,不但营造和修缮军营离不开他们,盔甲到武器,同样离不开他们。
从军十多年的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做事这么爽利高效的匠户。
原因,他也清楚,匠户们都知道,这是在为他们自己建新房子,前后两进,有花园有马厩的新房子,还是相当于自己只要出力,其它所有费用全免的新房子。
他们怎么会不积极
至于士卒们积极,那是因为段誉的那些话,也传到了下去,他们也都知道,将来庄子里不但能为他们的妻室安排一份差事,为他们的孩子建学堂,同样会为他们提供房子。
既然庄户们的房子都这么好,按理他们的房子只会更好——段弘毅也知道,将士们的房子,未来肯定会更好,太子说过,倒是会有比砖石还要好的东西来为他们建房子。
总之,所有人都干劲十足。
这样抱着对未来美好期待所迸发出的空前热情,让段誉那可以说是十分彻底的改制,在普通士卒那里,没有遇到任何阻力。
而那些存有疑虑的中高级军官,也无需段弘毅操心,何维世他们五人,不过是那些人详谈了几次,便把可能会有的麻烦都消弭于无形。
即便是这样,每次听到太子传召,段弘毅总是觉得紧张,谁知道太子这次又想要做什么调整
一般来说,像段弘毅这样的主将,对这样的调整会很欢迎,因为,这样的调整,就意味着一大批人的位子可能不安稳,下属们的位子不安稳,他这样的上官荷包,自然就会随之更安稳。
但眼下,他是一点这样的心思都不敢有。
段隆兴,那可也是宗族子弟,太子连面都没见,着人把他绑在柱子上示众一天一夜不说,一封手书,就让宗正把他开革了出去。
在庄园里抢来的所得,也被勒令三倍返还给那些受害者。
庄园原来的管事安顺,那可是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苏进贤的干儿子,太子同样没轻饶他,在柱子上绑了一夜外加半天后,就被发落到工地上管厨房。
那可是一个起得要比大家早,睡得比大家要迟的苦差事。
段弘毅相信,以太子对这支亲军的期待和重视,自己要是敢动什么心思,说不好,太子都不会向皇上请旨,就直接砍了自己。
这个差事,不好做啊。
他一路想着心事来到偏殿,见到何维世他们五人都在,安顺竟然也在,缩在一个角落里。
“参见太子,”段弘毅一丝不苟的见礼。
“弘毅,从明天开始,作坊区那一块,就得要实施警戒,”
不出所料,段誉又给他下了一个新任务。
“我的要求是,作坊区里的事,一丝一毫都不能泄露出去,你可能保证”段誉问。
“太子殿下,对庄园里的各家子弟也不得泄露吗”段弘毅问。
看着段誉的眼神,他马上明白,现在要紧防着的,怕就是他们。
难怪这次议事,高智昌都不在呢。
“下官定能做到万无一失,”他马上道。
他曾带着部下,宿卫皇宫多次,守卫一个作坊区,他觉得完全不在话下。
“段将军,”段誉又道,“当前要做到万无一失不难,但很快,一俟作坊区里的工坊建好,随着大批匠户进入,防卫工作,可就不会轻松,你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请殿下放心,臣一定会全力以赴,确保不出任何疏漏,”段弘毅马上道。
“具体的,你可以和林韬林大人商量着办,”段誉朝林韬指了指,“林大人暂时担任参谋一职,”
来庄园的五位文官中,第一个被定下职司的林韬站了起来,笑着和段弘毅见礼。
段弘毅愣了一下,林韬,参谋他马上表示出热烈的欢迎之情。
这位林大人,怕是太子属意的参谋长吧。
段誉对军队改制的那些条陈,关于政委和参谋长这两个新设职务的职责,他记得最清楚,政委还好说,参谋长,那可是最能对他产生威胁的副手。
参谋长的那一套班子,可是从平常的作训到后勤到战时的作战方略都能插手。
这就开始准备分权了啊。
不过,再无奈,再不情愿,他也只能接受。
段誉能猜到他的心里活动,但真的一点都不会在意,他是想依托这支军队,开班一个军校的,怎么可能会让段弘毅专权
“未来,庄园会越来越大
第八十三章 皮包和骨瓷
先进来的是五个老皮匠,一进门就想下跪,却被早有准备的段誉叫马平和安顺给拦住,要是纨绔们,如高智昌他们下跪,他会欣然接受,但这些老人家给他下跪,他确实难以承受。
皮匠们齐道:“太子如此隆恩,小民等无以为报,但有驱使,我等定当肝脑涂地,誓死效力!”
话说得相当顺溜,这并不奇怪。
说起来,在匠户中,皮匠向来有一定的地位,因为他们制作的产物,如马鞍、盔甲、弓弦等,都和军事密切相关,算是必不可少的技术工种。
这一点,其实就从那句俗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就可以窥见一斑,为什么偏偏是皮匠,而不是木匠,也不是铁匠
“诸位言重了,请坐,”段誉笑着让他们坐下。
“这次请各位来,还真有仰仗几位的地方,”他拿出一摞纸来,“不知上面的这些,诸位可能做出来”
年纪最大的赵皮匠恭恭敬敬的接过来,一看之后,先是有些费解,接着好像有些失望,但很快又有些振奋,把那些图纸分给其它四个同行,几人低声议论起来。
不多时,便全是感叹,做了一辈子皮匠,却没想到皮子还能有这样的用途。
看着他们头挨在一起说个不休,连何维世他们都好奇起来,太子究竟给他们看了些什么
很快,张皮匠便道:“回太子,用牛羊皮革加工后,不难制成这些皮包,这些包携带方便,大方得体,实乃居家出行的必备佳品,太子巧思,草民等佩服不已,”
那些纸上,自然是董佳根据记忆画的一些包,有时装包、公文包、旅行包、腰包、背包……
赵皮匠乍一看有些不太明白那是什么,再看内部的空间图,马上明白过来,因此也有些失望,因为他们猜想,太子亲自召见,让他们做的多半应该是军械之类,却没想到是这样的物件。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这样的物件,所需盛大,对皮质要求无需太高,做起来又不是很复杂,至少比做皮盔要简单,若是制出来,无疑会是桩好生意,故又有些振奋。
段誉点头,“如此甚好,”
他之所以一开始就安排这个,并不是真的为了讨好董佳,而是出于现实的考虑。
作为一个畜牧大国,大理国中皮毛多,以他来说,就有好几库房的皮毛,这些皮毛除了做成盔甲及穿着外,所剩数量颇大,完全可以利用它们创造更多的价值出来。
其次,是因为这些后来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包,现在可能还没出现,至少,绝对没有普及开来,如他这个堂堂太子,目前都未曾见过一个哪怕是腰包之类的东西。
真说起来,好像就是到民国的时候,哪怕是布包,也还没有普及开来,那时大多数人最常用的,还是包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