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芈黍离
“好了,先不提此事了!”刘皇帝主动揭过此话题,招呼着刘旻一起到旁边的茶案坐下,说:“陪我品品茶,聊聊天,这可是福建的贡茶,每年也才出产那么少许,大部分都上贡宫里。
虽然你爹我也品不出来好在哪里,但别人都说好,说它珍贵,那便是了。不过,味也就那样,品不出什么境界来,不过,你尝尝!”
听刘皇帝在那里唠叨着,面对喦脱倒上冒着些热气的茶水,刘旻小声道:“爹,我也不好茶,有酒吗?”
“酒?宫里管够!”闻言,刘皇帝顿时眉毛一挑,没好气地道:“不过,小小年纪,什么时候染上酒瘾了?不许!我不喝,你也不准喝!不只在宫里不准喝,回府后,平时也不准喝!知道你在军中见识了不少东西,但也学了些坏毛病,得改!”
面对刘皇帝这番教训,刘旻也只能受着,随即,苦笑道:“在王府中,娘也管着,不让喝酒。”
“看吧,还是嫂嫂深明大义,管教得好!”刘皇帝顿时赞道。
刘旻只得陪笑。看着对面这张年轻的面庞,刘皇帝以一种调侃的语气道:“你也到双十的年龄了,你皇兄们可都成亲了,也给我添了不少孙儿,你呢,也考虑考虑此事了,有没有意中人啊,是否有看上哪家的小娘子啊?有的话直说,爹一定给你娶回来!”
“这......没有!”短暂的错愕后,刘旻回到得很果断。
“怎么,还害羞了?”刘皇帝玩味地笑道。
刘旻摇头:“真没有!”
“既然没有,那我就让皇后和嫂嫂给你安排了!”刘皇帝一摆手,一副家长的作风,将此事定下。
“是!”刘旻也干脆,应道。
刘旻可不是个雏儿,早就体验过那滋味了,归来之后,在魏王府中也积累了些经验,因而显得心如止水,并不是特别在意。
当然,也更不需真的要找个意中人,没有那个条件,也没有那个必要。相反,皇后与魏王太妃帮他挑的话,定然不会是俗品。
而对于刘旻的这种态度,刘皇帝显然很满意。
“对了,听说你前两天,到你五哥府上玩了一天,怎么样,感觉如何,他那里好玩吧,有趣吧,他又搞了什么新花样啊?”刘皇帝以一种闲谈的方式同刘旻展开交流。
最近一段时间,刘皇帝除了过问起朝政,处置具体事务之外,最大的变化,便是更加关心起皇子们了,包括那些过去不在重点关注范围的年轻的皇子们。召刘旻进宫谈话,也只是具体表现之一。
而各皇子中,到目前为止,最为潇洒的还得属五皇子、齐国公刘昀,而从小到大,性格、表现保持一致的,也只有他。
刘昀在京内,尤其是大汉上层中,名气还是不小的,不在于才干,而在于其性格。刘昀爱好广泛,人也足够聪明,习文练武,从来点到即止,明明有足够的天分,但却不求上进。
相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事物上,并且,总能玩出些花样来,论情趣,刘昀可比他皇帝老子丰富多了。皇室之中,也有不少皇子公主喜欢到齐国公府上去游玩,因为总有惊喜与新奇等着他们。
此时听刘皇帝问起,刘旻也露出了点笑容:“五哥府上,确实有趣!”
“哦?”刘皇帝问:“有趣在何处?”
“不知道五哥从哪里找来了两只獒犬,为一盆生肉,两犬相争,生死相搏......”刘旻道。
“怎么,你们兄弟俩,就玩这些走狗斗鸡之事了?”刘皇帝眉毛微挑,道。
“倒也不是,我与五哥比武、比箭、谈论兵法,可惜,五哥对此不感兴趣!”刘旻道。
刘皇帝也笑了:“他那哪里是不感兴趣,你和他比这些,可是不厚道,这不是欺负你五哥吗?”
刘旻嘿嘿一笑。
“最近刘昀都在忙什么呢,不会都搞这些玩物丧志的东西吧!”笑容一敛,刘皇帝语气变得有些严厉。
刘旻迟疑了下,道:“五哥从江南请了个陶艺大师,正在学做茶壶,我也跟着玩了玩泥巴,五哥说,贤妃娘娘生辰快到了,准备亲手做一个茶壶,用作寿礼!”
听他这么说,刘皇帝表情稍微缓和了下,嘴角勾了勾,然后道:“倒还有几分孝心!”
顿了顿,刘皇帝又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你们都说刘昀有趣,齐公府上好玩,我都好奇了,看来,抽个时间,我也得上门去看看,见识一番......”
听此言,刘旻也只能陪着笑容,心中也只能暗暗念道:五哥,我可没说你坏话,你自求多福吧。
显然,在刘旻看来,刘皇帝登齐国公府们,大概率是要教训教训那个不上进的五哥的......
汉世祖 第23章 室韦女真一番战终,宗亲无特权
在东北黄龙府外,那片过去不为朝中大多数人所知的铁骊地区,室韦人与完颜女真之间的“冲突”,最终以一个并不怎么令人惊艳的结果告一段落。
消息是在六月下旬,在东京步入最为炎热季节时传来的,事实证明,刘皇帝父子之间的推演,推了个寂寞。
战局基本没有根据他们的推演来,没有什么奇谋妙策,没有什么战略考量,过程也没有那么地惊心动魄,甚至显得朴实无华。
久战不利,对室韦、女真双方来说是同样的,哪怕只是一场在大汉将士们眼中的部族冲突,对于在东北苦苦生计的部族们来说,影响都是巨大的,尤其是对游牧生产的影响。
室韦人没有头脑发热地强攻铁离城,而是加大了对游弋在外的女真骑兵的搜索围剿,给完颜跋海带去了庞大的压力。
当半数的室韦兵马被从铁离城调动开后,完颜跋海终于进行了一场战术转进,留三千余人做疑兵继续吸引室韦军队的注意,并做出往西部室韦部族腹袭击的态势,而完颜跋海则将剩下的全部骑兵集中隐蔽起来。
不到四千人,却是完颜女真最为精悍、武装基本齐全的军队了,也是完颜部的家底。由完颜跋海亲自率领,急速转进,再次奔袭铁离城,并发起破釜沉舟般的一击。
只不过,这一次,铁离城是控制在女真人手中,室韦人则再一次失算,防备固然是有的,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进攻,面对女真人内外夹击的窘境,留驻铁离城外围的室韦人还是陷入了混乱。
不过,这一役,女真人打得并不容易,哪怕兵力减半,仍旧优于夹攻的女真人,但是,真正激战起来之时,兵力上的优势被削弱到了十分微弱的地步,女真人也把战役的主动从头掌控到尾。
铁离城之战,大概是汉军平黄龙府后发生在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了,以女真人的胜利告终。
铁离城外的室韦人在抵抗未果后,向西溃散,女真人趁机追歼,扩大战果,取得了超过七千的斩获,并且缴获了数千马匹、以及上万的牛羊牲畜。
但同样的,女真人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一场血战,伤亡近两千,同时,那支留疑兵,也在西面突吕布室韦与涅刺拏古部两部室韦的合击之下,陷入重围,落得个覆灭的下场。
不过,随着铁离城一战的落幕,这场室韦与女真之间的战争,算是暂时结束。双方鏖战已久,都是兵疲力竭,无力再战,亟需休养。
这可以看作是完颜女真对突吕布室韦与涅刺拏古部的挑战,从结果来看,完颜女真是胜利的,至少成功地从室韦人口中抢下了铁骊这块肉,战争的基本目标是达成了。
但同样的,一场仗并不代表结束,反而是双方进入更激励对抗与仇视的开端。室韦人是不会甘心的,损失惨重,被激怒的他们,接下来会采取怎样的报复行动,谁也无法预料。
而对完颜女真来说,如何应对室韦人下一轮的反扑,也更为关键。室韦人不好打,这是显然了,完颜部准备了那么久,又绞尽脑汁方才取得一场沉重的胜利。在铁离之战中,完颜跋海死了两个儿子,连他自己都差点身陨。
也正因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得到的东西,就更不能放弃了。至于如何面对实力犹强的室韦人,其他事情暂且不提,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还得靠朝廷。
因此,在取得铁离城战役胜利后的第一时间,一面忙着稳固得之不易的局面之时,完颜跋海已然从缴获中精挑细选出一批良马,派遣使者南下,一面向辽东官府汇报求援,一面打算进京,希望请得朝廷的继续支持。
不得不说,如今这个时期的完颜女真,实在卑微地可以。
相比之下,刘皇帝对于铁离之战的态度,则要淡漠地多,反应很平淡,只是传了一道诏令,让马仁瑀提高警惕,保证辽东的安宁即可。
当然,在刘皇帝的心里,对于完颜女真北上的结果,还算可以接受,室韦人显然是受到重创了,女真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不论过程如何,结果还是很符合他心意的,至少不他的初衷。
不过,大汉臣僚们的建议,他还是听进去了的,对于东北将来的走向,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搞平衡什么的,似乎确实不适合大汉,也没有那个必要。
当然,在朝廷明确下一步政策方向之前,继续挑动部族纷争,让其内耗,仍旧该继续进行。各族越是虚弱,对朝廷则越有利,这是显然的。
......
“臣参见陛下!”徐王刘承赟入殿参拜。
刘皇帝正聚精会神地练着字,闻声抬眼,见着徐王,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朝他招手:“赟哥快免礼,来,看看朕这副字写得如何?”
刘承赟近前,装模作样地鉴赏一番,然后很是自然地吐出一串恭维之词,对此,刘皇帝自然开怀不已。
让人家鉴赏,不就是听好话的嘛,哪怕是赤裸裸的恭维。当然,刘皇帝的字,还是有点水平的,但水平究竟如何,就难说道了,至少,师承已故书法大家杨凝式。
放下笔,招呼着刘承赟到一边坐下,内侍奉茶,刘皇帝看着他问道:“赟哥,朕这里,你可是稀客啊!有空,该多来的,陪朕说说话也好!”
“是!”刘承赟陪着笑,异常恭顺小心,心里却没当真。连雍王刘承勋这个亲兄弟,都不敢跑得太勤快,何况他这个事实上的堂兄弟呢。
“臣此来,有一事相禀!”刘承赟很快谈及正事。
“说吧!”刘皇帝态度温和。
刘承赟陪着点小心,低声说道:“钧哥来信,说他身体有亏,难堪政务,希望能够回京休养一阵。”
闻言,刘皇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愣了下,方才明白他指的是刘承钧。近些年,刘皇帝提拔了不少宗亲到地方任职,刘承钧这个堂兄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这些年,一直在岭南任职。
听其来意,眉头下意识地蹙起,道:“若是如此,直接向吏部陈情,朝廷岂能不体恤,怎么找过你,通过你来禀报?”
刘皇帝话说得平淡,但言语中透露出的少许怀疑态度,让刘承赟也不由心头微惊,踟蹰几许,一时竟不知如何接这话。
刘承赟也没想到,刘皇帝的关注点,竟然在这上边,同时,心中默默叹息,刘皇帝对他们这些宗室,严厉依旧啊。
比起刘承赟心情的沉重与复杂,刘皇帝想得则更多了,他觉得,刘承钧有这样的举动,还是自持宗亲的身份,是一种渴望特权的表现。甚至怀疑刘承钧是否真的身体有毛病,只是托辞想要离开岭南,回到京城。
心里这么想,面上则恢复了云淡风轻,看着微微垂首的徐王,微笑道:“不过,既然赟哥都出面了,朕总要给面子,让他写份奏章,递交吏部吧!既然身体不爽,那就好生养着吧,什么时候养好了,再行安排!”
“是!”刘承赟头埋得更低了,他隐约领会到了刘皇帝的意思。
显然,对于刘承钧直接找到自己,刘皇帝是有所不满的,而结果则是,同意抱病休养,但是,什么时候休养好,却不是刘承钧所能决定的了,那得看刘皇帝的意思了。
也许,就要养到死!而一想到这些,刘承赟的心情顿时沉重了,也不由得懊悔,自己还是失之轻率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些年,刘皇帝对宗亲们放宽限制的态度给迷惑了。从此事就可以看出,刘皇帝在启用宗亲们为官任职,用以巩固刘家江山的同时,从没有想过要给他们超出一般人臣的特殊待遇。
而他们这些人,除了姓刘之外,与大汉朝廷内的官僚们,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至少在刘皇帝眼中是这样。
汉世祖 第24章 太子新结良媛
“什么?太子纳新欢了?”听到张德钧的汇报,正啃着西瓜的刘皇帝停下动作,吐了吐子,用丝帕擦了下嘴,方才说道。
“正是!”
张德钧恭敬地应道,正欲说些详情,却闻刘皇帝以一种惊讶的语气道:“他可不是贪色的人,这回是谁家娘子,能把他吸引了?”
受过刘旸宠幸的美人确实有一些,但是这么多年来,正式娶进东宫,授以名分了的,只有太子妃以及赵妃,这还都是帝后安排的政治婚姻。
因此,当听到刘旸正式新纳一良媛,就连刘皇帝都难免好奇。
闻问,张德钧声音没有一丝波动,平静地禀道:“回官家,是兵部侍郎萧思温之女!”
“嗯?”刘皇帝那原本平淡的面容间顿露一抹惊疑:“是那个名叫萧燕燕的小娘子?”
注意到刘皇帝脸上的惊容,没错,在张德钧看来,那就是惊容。心中顿时充斥着意外,对刘皇帝十分了解的张德钧,可很少见刘皇帝有类似的反应。
莫非这姓萧的小娘子,有什么奇异之处?张德钧不解,但反应很快,迅速禀来:“正是!其名萧绰,小名燕燕!”
刘皇帝也迅速地恢复了平静,略显玩味地说道:“这萧家的小娘子,怎么会出现在东宫,还被太子看上了......”
张德钧回道:“经小的调查,萧氏女在去年便被送入东宫为婢,因为勤快伶俐,面貌端庄,被太子妃看中,召为贴身侍婢。封禅之时,随驾东行,幸得太子宠幸,此番太子殿下纳娶,也是太子妃抬举萧氏族......”
听张德钧如此一番描述,一条相对清晰的脉络在刘皇帝脑海中成型了,显然,这萧氏女上位的过程,恐怕没有那么平淡。
如果说此前,萧燕燕对刘皇帝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名字,一个残留于脑海深处的一个记忆,微不足道。
但当这个名字再度入耳,还成了太子的妃嫔时,刘皇帝这心里的感触顿时复杂了起来。毕竟,这可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啊。
如果,在当下的大汉,只是许给朝廷的官员或者某一勋贵子弟,刘皇帝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甚至只是小小地感概一句。
但是,当这个小小的奇女子,又与天家牵扯上,尤其在东宫中占据一席之地后,就忍不住有一些不好的联想了。
尤其听张德钧汇报,这恐怕有萧思温那老家伙的运作,甚至不惜让萧燕燕从东宫一婢子做起,所为者何,或许只是攀附权贵,以图家族兴旺,而大汉最显得的权贵是谁?与其攀附那些王公贵族,还不如一步到位,找一个枝叶最繁茂、主干最坚固的参天大树。
甚至于,刘皇帝忍不住猜测,这其中恐怕有那萧小娘子自己的主见。毕竟,“萧太后”这个名头,就足以说明一些情况了。
刘皇帝在那里凝眉沉思,心理活动丰富异常。张德钧在下,显然也感受到了官家那异样的情绪,心头也不禁一个咯噔。
原本以为只是寻常的一次汇报,但看刘皇帝的反应,似乎是格外关注啊。作为一条合格的忠犬,又掌管着皇城司这种特务机构,张德钧的心思可重得很,见这情况,也不由得暗思量,这背后,莫非有什么隐情?
思绪飘飞的张德钧甚至忍不住去想,官家是否也对这萧燕燕感兴趣?如果是这样,那朝廷恐怕就要出大问题了......
当然,很快就把这个荒唐的想法给摒弃了,刘皇帝早就过了渔色的年纪了,对女色近些年也越发无感,这是熟悉的人都了解的。
张德钧所不知道的是,刘皇帝确实对那萧娘子感兴趣,只是感兴趣的点不一样。
“官家,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问题?”当刘皇帝从疑思中回过神时,张德钧稍作迟疑,请示道:“这萧氏女,毕竟是契丹人,是否要小的们加强监控?”
听口风,刘皇帝就知道,张德钧这厮又开始联想了,只是这积极主动的态度,用错了地方。
当即斥了一句:“契丹人怎么了?契丹人同样是朕的臣民,萧思温也是朝廷的大臣!”
“官家教训得是!是小的狭隘了!”闻斥,张德钧不慌不忙地认错。
同时心中立刻做了一个判断,应该不是契丹人身份问题,也是,宫里秦湘妃还是瑶女,还为官家生了十三皇子刘晔。
“这件事,朕知道了,不值得大惊小怪!”过了一会儿,刘皇帝摆摆手表示道。
“是!”
“区区一个小女子罢了......”
听到刘皇帝那低声呢喃,张德钧却疑惑更甚,看起来,官家对这个素未谋面的萧娘子,确实有异常的关注啊。
“你退下吧!”
“是!小的告退”
“等等!”在张德钧转身欲去时,又被叫住了,手悬在空中,刘皇帝道:“东宫那边,你们皇城司......”
眉头又不自觉地皱起,摇了摇手:“你去吧!”
刘皇帝这样犹疑的表现,可着实不多见,也勾起了张德钧更多的好奇与更大的重视,但是,不敢问,只能默默记在心中,恭敬地退下。
刘皇帝原本想让皇城司减少对东宫的监视,东宫那是什么地方,那是太子的地盘,是储君所在,是皇权的延续,岂能让你们这干鹰犬如此放肆监视。
久而久之,只会让皇城司产生错觉,越发肆无忌惮,不知敬畏,难免做出一些过分逾越的举动。
但是,那一抹迟疑,立场并不坚定,而从刘皇帝本身出发,了解东宫的情况,太子的动向,还是有必要的,哪怕只是纳一美人的事,哪怕这名美人不一般。
......
太子纳萧良媛的消息,还是在不经意间传播开来,当然,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真正关注的,大抵只有刘皇帝以及东宫内部的一些人员了。
符后得知消息,也稍微了解了一下,命人给了一份礼物。而太子在此事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
没有任何操办,没有举行任何的仪式,只是稍显平淡把萧良媛的名分给定下来,看起来,太子刘旸也不是特别重视这个新欢。
而萧家娘子的“崛起”,似乎也意味着,东宫内部将越发不平静了。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觉到,太子妃与赵妃之间,慕容家与赵家之间,对立与敌视,已越来越明显。
一个契丹族的小女子,只不过这种背景环境下,意外涉入局中的小角色罢了。当然,朝中还是不免有人对萧思温感到羡慕,这些年,朝中可不乏往东宫送人,希望把自家闺秀送到太子榻上的显贵,没曾想,最终做成的,确实萧思温这个契丹降臣。
汉世祖 第25章 萧燕燕的故事
东宫,岳桦院。
这是一座占地狭小的院落,房屋只得七八间,不说东宫之中了,就是开封城中的许多民房,都要比之更开阔。
院落各处有些翻新的痕迹,但老旧之处比比皆是,最崭新的,大概地数那新挂上不久的门匾。
地处也有些偏僻,至少距离太子寝宫隔着数十道门墙,因此显得很安静,或者说,冷清。唯有庭院廊舍间,还未曾卸下的红绸繁花,为这小院增添几分喜庆的氛围。
这座岳桦院,便是太子新纳的萧良媛所在了,不得不说,这级别有了,名分有了,但待遇看起来,并不优渥。
当然,在东宫之中,有一栋独立的院落,有专门伺候的宦官与婢女,这已经是地为的体现,已然足够引起旁人的羡慕嫉妒恨了,尤其,这座院落的主人还是个契丹人。
整座岳桦院,装饰最好的,大概就是厅堂了,一整套的家具,除此之外,并无金玉珠饰,但是足够干净,足够简朴,足够利落。
仆侍被摒退于厅外,萧氏父女则坐于其间,低声叙话。萧思温一张老脸上,隐隐露出少许复杂的神色,萧燕燕则亲自给他斟茶递水,一举一动,飒爽干练,一张玉靥间也带着少许自信明媚的笑容。
“偌大的东宫,就没有好一些、大一些的庭院吗?”萧思温浅浅地品了口茶,指着简陋的居室,轻声叹道。
闻言,萧燕燕嘴角的笑意绽开了些,脸上的表情就如在刘旸面前那般从容,在慕容妃面前那般恭顺:“这是女儿自己要求的,蒙殿下与太子妃抬举,虽幸得名分,但还当有自知之明,女儿只是殿下与太子妃身边的一名婢子罢了......”
听萧燕燕以平静的语气说出这番话,再注意到她脸上的淡然,萧思温铺满皱纹的老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少许复杂之色。
作为老父亲,萧思温心里可太清楚自家小女儿是怎样一个骄傲自强的人,然而,身在这东宫之中,哪怕此时只面对着自己这个父亲,仍旧只能谨小慎微地说出这番雌伏卑微的话来,就像在向人表露忠心一般。
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张了张嘴,萧思温欲言又止,最终所有安慰的话,化作一缕叹息:“只是,太过委屈你了!”
“爹爹言重了,这同样是女儿自己的选择,何谈委屈?”萧燕燕淡然依旧。
事实上,自从南投大汉之后,萧思温便一直在努力寻求融入到大汉朝廷上层中去,这一点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他不是那些一般归附的契丹部民,只需要臣服大汉的统治,通过给朝廷放牧养马,缴纳贡赋,就行了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