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小霸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孙策觉得蔡洲很有价值,值得冒点险。

    听完孙策的分析,孙辅知道拦不住孙策打蔡洲,提议道:既然蔡洲这么有价值,不如请叔父派兵来抢占蔡洲。

    那可不行。孙策断然否决。攻打一个小小的蔡洲还有老爹亲自出马,这也太夸张了。把能不能打的事先放一边,现在只考虑怎么打。

    孙策把目光转向了黄忠。黄君,你对这些庄园的部署熟悉吗?

    黄忠点点头。熟悉。最危险的是角楼上的弩,以蔡家的实力,应该是五六石的强弩,百步之内可以洞穿甲胄。另外就是庄园里的部曲,这些人未必懂什么兵法,却颇有勇力,甲胄武器都比官军配备的好,又熟悉地形,不好对付。

    这么有钱,不抢他简直对不起自己啊。孙策搓搓手,想了想,又问道:这么大的庄园,一般有多少部曲?他指了指祖茂和那一百义从。战力比他们如何?

    这些勇士是孙将军麾下的精锐,岂是那些人能比的。不过庄园里的部曲数量不少,以这庄园的规模来看应该有三百到五百,如果舍得花钱,有可能更多。

    孙辅连声附和。虽然他没有明言反对,但从他的神情可以看得出来,他强力反对孙策的决定,只是不愿意直接反驳孙策而已。祖茂的表情比较轻松,但他也没有出言支持孙策的意思。

    孙策也有些犹豫。论作战,孙辅和祖茂的经验肯定要比他丰富。他们都不赞成,自己一个人坚持的话,赢了还好说,一旦败了,那就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况且,从黄忠介绍的情况来看,要攻下蔡洲的确没他想象的那么容易。

    黄忠迟疑了片刻,又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机会。

    有什么机会?孙辅没好气的说道:攻击庄园和抓几个小贼可不是一回事。

    孙策看了孙辅一眼,说道:黄君,说说你的意见。

    喏!将军,庄园里的人虽多,毕竟要守整个庄园,每一面的兵力也就是百人左右。集中全力,攻其一点,未必不能得手。至于襄阳城,从他们收到消息到赶来支援,至少要一个时辰。

    孙辅忍不住喝道:襄阳城离这里不过十里,哪里需要一个时辰,你以为他们是爬吗?黄汉升,你是立功心切,还是别有用心?

    黄忠叹了一口气,向退后了一步,低下了头。

    孙辅哼了一声,接着说道:伯符,我是你的副将,有责任提醒你谨慎从事。攻蔡洲根本就是冒险,且不说蔡洲难攻,就算攻下来了,你也不能劫掠。蔡家是襄阳实力最强的世家,你抢了他们,将来谁还敢和我们合作?伯符,我们不是流匪,取襄阳是要占据襄阳,扩充实力,而不是抢了就走。得罪了世家,对我们有弊无利。你听我一句劝吧。要不这样在,我们派人请示叔父,请他定夺,如何?

    孙策心中无明火起。不能说孙辅的担心没有道理,但是他直斥黄忠别有用心,这就有点过了。黄忠刚刚向自己效忠,就算孙辅有这个怀疑,也应该私下里提醒他,不应该当面斥责黄忠。再者,他已经说了,现在只讨论怎么攻的问题,不讨论攻不攻,他再三搬出老爹孙坚来,究竟是什么意思?

    他很想当面斥责孙辅,但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

    你们先休息,我再想一想。孙策站起身。汉升,你陪我走走。

    黄忠迈步跟了上去。孙策离开大营,走到沔水边,看着黑沉沉的江水,沉默不语。

    说实在的,他心里也有些没底。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战斗,而且是计划之外的战斗。如果失败了,不仅会影响接应程普韩当,还会给孙坚留下不好的印象。老爹对我不够霸气已经表示遗憾了,如果这么一点小事都办不好,孙坚会不会更失望,以后不让我带兵了?

    就算孙坚没想法,自己也过不了这个坎啊。堂堂小霸王被自己穿成了一个只会打嘴炮的样子货,这得多没面子。

    汉升,这里没有外人,说说你的理由。

    黄忠心中一暖。孙策不仅直呼他的字,而且没有受孙辅的影响,怀疑他的用意,这是对他的莫大信任。

    将军,若是说该不该攻蔡洲,我赞成孙都尉的意见。攻蔡洲,与蔡家结仇,对以后控制荆州不利。可若是讨论怎么攻,这反而是个机会。因为所有人都认为将军不会这么做,将军才能出奇制胜。只要能迅速突入庄园,除了蔡家子弟,没几个部曲会拼命的。

    孙策眼珠一转,听懂了黄忠的意思。黄忠是南阳郡的贼曹吏,而庄园里的部曲有一部分是依附的佃农,他们以种地为主,战力有限;有一部分是游手好闲的游侠儿,他们战力较强,但他们战斗是为钱,一旦败局已定,基本不会顽抗到底。要说对这些人的了解,黄忠显然是最有经验的,孙辅不可能比他清楚。

    何况我还有黄忠。老了还能阵斩夏侯渊,现在正当壮年,攻破一个蔡洲应该不成问题吧?

    那你再说说,为什么襄阳的援军要一个时辰才能到?




第028章 遇袭(求收藏,求推荐!)
    黄忠笑了。将军,蔡瑁虽然深受刘表信任,但他手中无兵,襄阳的兵权控制在刘表和蒯越的手中,派兵支援蔡洲需要刘表和蒯越的同意。刘表是书生,最后做决定的是蒯越。蔡洲是蔡瑁的产业,与蒯越没有关系,蒯越首先要考虑的是会不会有诈,城外会不会有埋伏,等他搞清楚这一切,再派出人马赶到蔡洲,一个时辰都算是快的。

    孙策恍然大悟。对啊,蒯越和蔡瑁虽然都是刘表器重的人,但他们未必是一条心。真要是一条心,刘表反而危险了。蔡家实力强,那刘表自然要偏向蒯家一点,将兵权交给蒯越而不是蔡瑁才符合帝王术中的制衡原则。

    这些都是细节,藏在水面之下,除非这种不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否则史书上一般不会记载。刘表治荆州近二十年,蔡瑁和蒯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冲突,他们之间的矛盾没有表现出来,但不等于不存在。

    汉升,愿意先登吗?

    将军真要取蔡洲,与蔡家为敌?

    我不取蔡洲,蔡家现在也是我的敌人。孙策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至于你担心的世家会怎么看我,嘿嘿,我从来没有在乎这一点。王睿张咨已经被家父杀了,无法复生,我就算对他们再客气,他们也不会把我当回事。既然如此,不如放开手脚,杀上几个立立威。

    孙策嘿嘿一笑。你刚才也说了,世家也不是铁板一块。如果夺了蔡洲能让蔡瑁和蒯越翻脸,我觉得还是值的。

    如果他们不翻脸呢?

    那我下一次就抢蒯家。孙策手一挥。干掉这几个实力最强的,那些小门小户才有机会出头嘛。我这是促进阶层流通,善莫大焉。

    黄忠无语,却又觉得孙策说得有理。蔡家蒯家反正已经是刘表一党,不可能支持孙策,干掉蔡家蒯家,给南郡豪强换换血,未尝不是一个好事。他拱手领命。

    敢不从命。

    下定了决心,孙策轻松了不少,沿着江边向前缓行。到这个时空,他最不适应的就是睡得早。照明条件有限,为了省灯油钱,很多人天一黑就上床睡觉,天亮才起,他这样的夜猫子非常不适应这种作息规律,现在心里有事,就更睡不着了。

    黄忠挎着弓,按着刀,亦步亦趋。见孙策离水太近,他连忙提醒道:将军,这样做很危险。沔水虽然宽阔,但这里的水不深,也不急,完全可以泅水而过。如果对方的斥候发现你落单,可能会潜到洲上,暗箭伤人,甚至想俘虏你。

    孙策愣了一下,抬起头,看向沔水对岸。那里有一道连绵的山丘,不算高大,也不算非常有名,但孙策对它印象非常深,甚至有些忌讳。

    那就是孙坚意外阵亡的岘山。江东猛虎孙坚在那里被一个无名小卒射死了。

    我是来救孙坚的,可不想还没成功,先把自己搭进去。

    孙策从谏如流,转身往回走。

    黄忠默默地跟在后面,警惕地注意着四周。突然,他停住了脚步,伸手拔出半截长刀,转身面对沔水,将孙策护在身后,沉声喝道:将军,小心。

    话音未落,原本平静的水面忽然哗啦一声响,数条人影从水中立起,成扇形散开,一边发足狂奔,一边拔出长刀杀了过来,急促的脚步踢得江水哗哗作响。

    孙策闻声回头一看,顿时觉得头皮发麻,恐惧笼罩了全身。

    说刺客,刺客就到,黄忠你是神预言还是乌鸦嘴啊,还是说我孙策命中注定要死在刺客手中?

    孙策下意识地想跑。他虽然天天练武,而且很用功,但与人拼命却是第一回。一看到那几个杀气腾腾的汉子,明晃晃的长刀,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完全忘了自己是谁。

    但悲摧的是他手脚发麻,全身僵硬,两条腿就像有千斤重,想动也动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个汉子一左一右地杀到。

    黄忠迎上了正面冲来的三人,挥刀砍倒一人,又一脚踹翻一人,抽空回头一看,见孙策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不由得赞了一声。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孙坚是江东猛虎,孙策也一点不弱,这临危不惧的气度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他不敢怠慢,长刀一挥,抹开了另一个汉子的脖子,迈开大步向孙策冲去,一声长啸,一刀劈向左侧的敌人。这一刀干净利索,没有一点花哨,威力却让人惊骇。那汉子被一刀枭首,头颅飞起半空中,身体却还在向前冲,鲜血喷溅而出,淋了孙策一头一脸。

    热血淋头,孙策却打了个寒战,突然惊醒过来,恢复了行动能力。他转身想跑,却来不及了,耳畔风起,一柄长刀迎面砍到。他来不及多想,下意识地矮身撤步,左手由下而上的划了半圈,手沿着对方的手臂滑到手腕,往前一带,身体半转,右手顺势一掌击在对方的背上。

    这一切根本没有经过思考,纯属本能,却妙至巅峰,一气呵成。那汉子冲得太猛,更没想到孙策会有这么古怪的武功,收不住脚,腾云驾雾地飞出十几米远,扑通一声摔在地上,脸着地。

    黄忠赶了上去,一脚踩在他的背上,长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回头看向孙策,眼中露了讶色。

    孙策保持着单鞭的姿势,不动如山。

    刚刚被黄忠打倒的另一个汉子爬了起来,捡起长刀,飞奔而起,高高跃起,双手握刀,一刀劈向孙策。

    黄忠一看,来不及多想,将长刀扎在地上,摘弓,搭箭,引弦,一箭射出。

    长箭呼啸而去,一箭洞穿了那汉子的咽喉。

    那汉子摔倒在地,登时气绝,长刀落下,插在孙策面前的沙土中,摇摇晃晃。孙策缓缓站起,双手负在身后,看着黄忠微微一笑。

    汉升,好箭!



第029章 宗师风范
    夜色已深,黄忠离孙策有十来步远,看得清孙策的身影,却看不清孙策的脸色。如果凑近了看,他会发现孙策脸色苍白,额头全是冷汗。如果他再细看,他还能看到孙策的两条腿在发抖,背在身后的手也有些痉挛。

    但是他看不到,他只看到孙策负手而立,任凭晚风吹得衣摆猎猎作响,一派宗师风范。

    没想将军有一身如此神妙的武功,忠佩服。黄忠赞叹不已。孙策刚才信手将对手摔出十来步远的一招他看得清清楚楚,但他从来没有见过,自问也做不到。

    孙策按捺住战鼓般的心跳,抬起手,缓缓用袖子擦去脸上的血迹,四十五度角望天。

    佩服?佩服你妹啊。这么好的箭术,为什么不早用,偏要等到敌人杀到我面前你才用?吓死我了。这他么可不是套好的招,甚至不是擂台比武,只分胜负,这是真正的以命相搏,会死人的。这不,一眨眼的功夫,五个敌人死了四个,还一个生死不明。

    不过,我为什么有点兴奋呢?孙策听着呯呯乱跳的心脏,感觉着心底那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感觉,疑惑不已。脸上的血还没擦干净,浓烈地血腥味直往鼻子里面冲,但是他却一点恶心的感觉也没有,反而觉得很舒服,甚至有点兴奋。

    难道这是这具身体原来的意识,真正的孙策并没有死,只是被我的意识压制住了?又或者老子天生就是个杀人狂?

    孙策打了个寒颤,连忙摇了摇头。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他想要的。

    这时,祖茂和几个义从奔了过来,将孙策围在中间,打着火把四处查看。但没有发现其他的敌人。祖茂看了一下倒在地上的四具尸体,惊讶不已。

    黄兄好武功,刀刀毙命,一箭穿喉。怪不是我听到声音就赶过来也来不及。

    黄忠谦虚道:祖司马过奖了,与将军一比,我这武功还差得太远。

    将军?

    黄忠指指那个被孙策摔晕,还没清醒过来的俘虏。这就是将军徒手生擒的俘虏。生死关头,以命相搏,杀人不难,难的是还能留下活口。

    祖茂惊讶不已。他已经检查过俘虏,知道他身上没有伤,本以为是黄忠生擒的,没想到却是孙策生擒的。不过他在孙坚身边多年,知道孙策的武功是孙坚亲手所传,倒也不意外。

    那是当然!少将军天生就是高手,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

    孙策脸上有点臊得慌。

    把俘虏带回营地,一审问,那俘虏就竹筒倒豆子,有什么说什么。他们都是襄阳城派出来的斥候。今天下午收到消息,听说有人上了鱼梁洲,蒯越就派他们来打探消息。白天时,他们看到孙策只带了一个人在江边走动,便萌生了俘虏孙策的念头,一队五人在傍晚时悄悄潜过了江,没想到孙策身边虽然只有一个人,却是个高手,一眨眼的功夫,一伍五人四死一俘。

    孙策后背一阵阵冒凉气,指尖麻酥酥的。

    斥候就是侦察兵,身手比一般的士卒好。五个人对付两个人,又是突然袭击,成功的机率一点也不小。如果不是黄忠身手好,眨眼间就放翻了三个,最后又一箭射杀了一个,他今天绝对是凶多吉少。

    即使如此,他也非常侥幸。对方如果不是潜在水里,而是藏在别处,用弓弩偷袭他,就算黄忠身手好,他今天也可能挂了。

    老爹孙坚厉害不厉害?就是被一个无名小卒射杀的。弓弩就是这个时代的殂击枪,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躲得过。自己是来救老爹的,没想到老爹还没出事,自己差点就挂了。

    以后出门一定要带上一个加强班。

    孙策定了定神,问俘虏道:城外有多少人?

    具体数目不太清楚,原本有五六队,现在应该加倍了,百人左右。

    你们怎么传递消息?见俘虏莫名其妙,孙策又补了一句:骑马还是步行?

    俘虏瞅了孙策一眼,有点像看白痴。孙策心情不好,见状抬手就是一个大耳刮子,清脆响亮。俘虏半边脸肿了起来,老实了很多。最近关中大乱,襄阳马价疯涨,一匹马至少值二十万,我们一伙人加起来还不值一匹马钱呢,怎么可能给我们配战马。

    孙策又惊又喜。连斥候都只能步行,襄阳没有马吗?

    有,但是非常少,除了贵人的车驾外,只有校尉以上的将领才有坐骑。另外就是驿马,那是严格控制的,任何人不敢挪用。

    孙策明白了。襄阳号称是南北分界,舟马交换之处。虽然只有一江之隔,江南江北的交通方式截然不同。向北去,骑马多,向南去,坐船多。襄阳的马匹都来自关中,如今关中被董卓占据,双方又在交战,战马肯定是严禁出关,马价不涨才怪。

    黄忠就没有战马,他是步行从南阳走来的。
1...910111213...10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