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霸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蔡讽长叹一声:尽力而为吧。你抓紧去办,杀不杀蒯祺,那是孙策自己的事。
蔡瑁心领神会,躬身退出。他来到正庭,求见孙策,孙策理都没理他,只派人传了一句话:如果是为蒯家说情,就不用见了。除了蒯越投降或者出战,没有第三个可能。明天中午看不到蒯越,我就把蒯祺的人头送给他。蔡瑁也不坚持,转身就离开了蔡洲,一面派人给刘表蒯越传话,一面赶往大姊夫黄承彦家。
——
第二天一早,孙策刚刚吃完早餐,正在听孙辅黄忠汇报情况,有人来报,黄承彦求见。
孙策还没反应,孙辅黄忠一下子站了起来,离开了坐席,拱手站立,一副恭迎圣驾的模样。孙策不解。你们干什么?
伯符,黄承彦是沔南名士,不可怠慢。
孙策冷笑一声。看你们这点德性,一个名士来就把你们吓成这样,至于吗?你也不想想他是来干什么的。常言说得好,无事不登三宝殿,一个名士主动求见总不会是因为仰慕我们孙家吧。
见孙策不屑一顾,更没有起身相迎的意思,黄忠也劝道:将军,黄承彦不仅是蔡家女婿,更是江夏黄氏别支,不可小觑。他主动来访,正是将军结交襄阳世家的好机会。
孙策哈哈一笑。他怎么可能不知道黄承彦是谁,蔡瑁的大姊夫,刘表的连襟,更是诸葛亮的岳丈大人,这位名士虽然在三国志里没正式出现,但研究三国史的人却不能忽略这种隐形大佬和他背后的关系。这两天,他和蔡珂了解了不少襄阳世家的情况,其中就包括黄承彦,当然知道他江夏黄氏的背景。
江夏黄氏兴自汉章帝年间的名臣黄香,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算得上百年世家。黄承彦是别枝,迁到襄阳居住,没有本家那么有名,但家底也很厚实,不用出仕也能衣食无忧,所以才能安心做个名士。昨天蔡瑁来为蒯越求情,没怎么坚持就走了,孙策就估计他去请说客了,说客的最佳人选当然是能言善道有声望的名士,只不过他没想到黄承彦会主动来见他,他一直以为会是近在咫尺的庞德公。
那庞德公去了哪儿,黄承彦来蔡洲,他应该是去大营找老爹了吧。如果真是这样,这襄阳豪强还真是会抱团,不管平时斗成什么样,一旦面对真正的危机,立刻放下矛盾,一致对外。
难怪刘表在荆州十几年都没能搞定这些豪强,看来我还得下点猛药啊。
都给我坐下。孙策没好气的说道:名士怎么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孙辅和黄忠互相看了一眼,非常无语。孙辅又劝道:伯符,这不太好吧,就算叔父在此,若有名士来访,也是要迎一迎的。
孙策摆摆手。黄承彦既是蔡瑁的大姊夫,和你便算是连襟,你去见见,问他有什么事。如果不是什么要紧事,就请他等一等,我处理完军务再见他。
孙辅还想再劝,见孙策脸色不好,不敢再多嘴,连忙赶了出去。黄忠见状,知道孙策早有安排,也没有再劝,回到席上,继续汇报军务。孙策听得很认真,事无巨细。他现在不仅是听汇报,也是在学习。好在黄忠也是新手,两人互相切磋,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两人正说得热闹,门外忽然一阵喧哗。孙策抬头一看,见蔡珂正和看门的亲卫争论。亲卫拉住了她,却没拦住另一个小小的身影。一个扎着双髻的小姑娘从两人之间挤了过来,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堂上。
孙将军想学楚霸王项羽,用武力征服天下吗?
孙策放下了手中的简牍,盯着小姑娘看了好一会儿,脸一沉。孙国仪,你给我进来。
孙辅连忙赶了进来,满头大汗,面色潮红。孙策一拍案几。我是怎么跟你说的,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庄园,这小丫头是谁,从哪儿来的,为什么没汇报?
孙辅还没说话,小姑娘抗声道:我姓黄,小名阿楚,听说将军占了蔡洲,阿母让我随阿翁来看看外大父是否安康。我阿翁求见将军半日了,将军只是不肯见,我只好硬闯进来。将军武功高强,杀一个小孩自然不在话下。阿楚别无他求,只想问将军一句,你敢杀光襄阳人吗?
第048章 阿楚姑娘
黄阿丑?孙策眨眨眼睛,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黄月英吧?
小亮还没见着,先见着他媳妇了。
孙策忍不住想笑。名士?不过如此。刘表主政荆州十几年,这些名士一直不鸟他,自己才在蔡洲呆了十几天,黄承彦就主动登门了。所以啊,名士的派头很多时候都是被惯出来的,你越是求着他,他越是端着。黄承彦主动登门,肯定不是因为他的名声——他的名声估计都已经臭了——也未必是为了蒯祺或者蒯家,而是为了他们切身利益。
他敢夺蒯家的家产,就敢夺黄家的家产。没了家产,他还能做个逍遥自在的名士吗?真正能像庞德公一样自食其力的名士有几个。就算是庞德公,背后也站着一个一点也不出世的庞家呢。
黄阿丑,我问你一件事
将军,我叫阿楚,不是阿丑。
有区别吗?孙策很意外。他没听出这两个名字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你说是的丑陋的丑,而我的名字是荆楚的楚。
孙策盯着黄阿楚看了半晌,噗嗤一声笑了。这荆州土语真是别扭,如果黄阿楚不解释一下,他还真分不清。怪不得史书说把这么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讹成了丑女,都是方言惹的祸啊。
好啊,阿楚姑娘。孙策突然想起了一首民谣,觉里面有几句歌词和眼前这个唇红齿白的小姑娘还真有像,一时出神。黄阿楚被他看得羞涩起来,摆弄着衣带,却又不肯退缩,只得咬着唇,睁大了眼睛,用力的回瞪着孙策。孙策看在眼中,忍不住想笑。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
你阿翁是名士,又是荆楚人,你应该知道绿林军的故事。
黄阿楚点点头,眼神有些闪烁。她已经知道孙策要说什么。绿林军是新莽末年的一支义军,发源地就在江夏境内的绿林山。当时死了多少人,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确切数字,但是肯定不少。孙策提起这件事,自然是要回答她的那个问题。
孙策敢杀光襄阳人吗?也许敢,也许不敢,但是有一点是事实,天下大乱在即,中平元年的黄巾只是一个开始,将来襄阳会死很多人。
孙策起身离席,走到黄阿楚面前,摸摸她的头。我知道你是一个聪明而勇敢的小姑娘,所以我可以正面回答你的问题。如果襄阳世家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别人的死活,更不在乎天下会不会大乱,汉家四百年的基业会不会亡,我会毫不犹豫的杀人。谁挡我,我就杀谁。
你黄阿楚张口结舌,脸也憋得通红。将军真会狡辩,天下大乱难道是襄阳人的责任吗,杀了襄阳人就能拯救天下?
当然不止有襄阳人,全天下的豪强都是。
那你也要将他们都杀掉?
我不杀,也会有别人来杀。孙策轻叹一声:阿楚姑娘,你也许看不到绿林军,但是你很快就会看到黄巾军或者黑巾军青巾军,是什么军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点,没有土地的农民为了生存,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别说杀人,吃人都是常有的事。据说像你这样的小姑娘肉质鲜美,最受欢迎呢。
黄阿楚吓坏了,原本红扑扑的小脸瞬间煞白。
门口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将军高瞻远瞩,胸怀天下,难怪庞德公会称赞将军身如猛虎,心有松柏。
孙策抬头一看,见一个中年男子站在门口,布衣葛巾,手里拄着一根竹杖,竹杖上挂着一只黄色的葫芦,微圆的脸庞,两道浓眉,一部黑须,两眼炯炯有神,似笑非笑。
你是
沔南闲士黄承彦。黄承彦轻轻推开拦在面前的亲卫,缓步走来。阶下的亲卫正要上前阻拦,孙策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人都到这儿了,再拦有什么意思。他看了一眼躲在门外的孙辅,暗自哼了一声。不用说,黄承彦能不经通报就到他的院外,肯定是孙辅带来的。
汉升,时间差不多了,你派人把蒯祺提出来,斩下首级,送到襄阳城里去。
黄忠应了一声,转身正要走,黄承彦拦住他。你是南阳黄忠黄汉升吧?
正是。
庞德公托我给你带句话,请你向将军求情,暂缓半日执行。他已经赶往孙将军大营,与孙将军面谈,如果顺利,孙将军的军令很快就到。
黄忠看向孙策。孙策点点头。既然是庞公所托,那我就给他一个面子。日落之前,军令不到,就斩了蒯祺。黄君,请入座。
喏。黄忠如释重负,转身出去了。
黄承彦站在堂上,一时无语。站在门外,他听到了孙策对女儿黄阿楚说的话,现在他又听到了孙策吩咐黄忠的命令,他知道孙策想杀蒯祺绝不是一时起意,更不是虚言恫喝,反而是有充足的理由——至少孙策自己认为这是必须手段。细想想,他这话虽然说得杀气腾腾,却并非一点道理也没有。
但凡读过书明事理的人,有几个不知道土地兼并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所在?他知道这个道理,但他也是土地兼并的受益者,让他平白无故的交出多余的土地,根本不可能。
这可怎么劝,劝急了,会不会先杀了我?
黄承彦想了很久,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将军,除了杀人,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如果黄君有更好的办法,我洗耳恭听。孙策伸手相邀。我已经答应了你延迟半日,你可以坐在这里想,也可以去和你丈人商量,日落之前,你只要能想出办法,就算没有军令到,我也可以放了蒯祺。
黄承彦点点头。好吧,那我就不打扰将军处理军务。阿楚,我们走吧。
黄阿楚眨着眼睛,看看黄承彦,又看看孙策,一脸的不解。她豁出性命,好容易争取到了和孙策面对面的机会,怎么阿翁一句话也不说,转身就要走?她盯着孙策看了好一会儿,突然说道:将军,你是不是已经有更好的办法了?
孙策笑而不语。
黄阿楚气得一跺脚,转身下堂,赶到黄承彦的身边,低声说道:最讨厌这种故作高明的人了。
黄承彦挽着女儿的小手,叹了一口气。如果他真有更好的办法,那就不是故作高明,而是真的高明。阿楚,天下若是乱了,荆州也无法独善其身。
第049章 挑火
孙策冲着门口勾了勾手指。孙辅虽然紧张,却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来。蔡珂也跟了进来,站在孙辅身后,冲着孙策挤出一丝笑容。
孙策瞪了孙辅一眼,却没说什么,反而转向蔡珂说道:嫂嫂,你也听到了,蒯祺十有**是杀不成了。
蔡珂听了,脸色有些不自然。她可在蒯祺脸上踹了好几脚,当时踹得爽,现在却有点后悔。蒯祺受此大辱,若是活着回去,以后肯定要报复啊。
蔡家仁厚,蒯越那么对你家,你弟弟还想方设法地救蒯祺,我很钦佩。他还在庄里吗,能不能请过来一见?昨天多有怠慢,我想当面致歉。
蔡珂大喜,连声答应,立刻让人去请蔡瑁。孙策请他们入座,说了几句闲话,蔡瑁匆匆赶到。孙策起身与他见礼,客套了一番。蔡瑁受宠若惊,连忙还礼。
上次蔡和来,说蒯良去向袁绍求援,可曾有消息传来?
还没有。蔡瑁说道:袁本初在冀州,路途遥远,没有半个月,蒯子柔赶不到那里。
孙策冷笑一声:就算袁绍答应蒯良,立刻发兵,等他赶到南阳,只怕襄阳城也攻破了。
蔡瑁思索片刻。其实我是建议向曹孟德求援的,只是位卑言轻,刘使君没有采纳。
孙策很意外,身体前倾,伏在案上,盯着蔡瑁看了好一会儿。从蔡瑁派蔡和偷偷回庄,他就知道蔡瑁和蒯越的矛盾大有利用的空间,现在听到蔡瑁这句话,他更加确定。蒯越倾向于袁绍,是因为他和袁绍一起共过事,能说得上话,蔡瑁倾向于曹操,则是因为他和曹操熟悉,和袁绍却扯不上什么关系。仅从这一点来看,蔡瑁在蒯越面前就有些底气不足。蒯越看着蔡家倒霉时,蔡瑁只能忍着。而蒯家倒霉时,蔡瑁只能心里暗爽,明面上还得为救蒯祺奔走。
蔡瑁被孙策看得心中不安。将军,各为其主,不得不然。
孙策一本正经地点点头。亏得刘表没有听你的,要不然我就不能坐在这里和你说话了。刘表学问好,有道德,若是太平时期,可以坐而论道,位至三公,现在嘛,他守不住荆州。德珪兄,我再问你一句话,你能答则答,不能答也不要勉强,如何?
将军请讲。
袁绍远在冀州,蒯越指望他大概是指望不上了。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想法,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你的身上?
蔡瑁思索片刻,不太确定地说道:他曾经建议使君和袁公路谈判,却将这个任务推给了我。我现在来见将军,他也许会另外安排人去见袁公路。
孙策不动声色。你觉得谈判可行吗?
可行,袁公路要是的南郡的钱财,并不是要占据南郡,他的对手在山东。
孙策笑了,一边笑一边摇头。蔡瑁被他笑得心里不安,舔了舔嘴唇,低声问道:将军,我说错了吗?
德珪兄,你还是太忠厚了。既然与后将军谈判可行,为什么蒯越本人不去,却将这个任务推给了你?依我之见,谈判也许可行,但刘表却不能留在荆州。刘表虽然与袁氏兄弟都相熟,但他与袁绍更亲近,与后将军却不太投契。后将军的敌人在北,岂能留着刘表在身后做祟?
蔡瑁心中一紧,立刻明白了孙策的意思,不由得在心里把蒯越骂了个狗血淋头。蒯异度啊蒯异度,都这时候了,你还在算计我?既然如此,那你也别怪我心狠。
蔡瑁强忍怒火,挤出一丝笑容。多谢将军提醒,这任务太难,我能力不足,不去便是了。
孙策笑得更加神秘。他摇着头,一句话也不说。蔡瑁心里七上八下,又不好意思开口请教,只好把求助的目光看向孙辅和蔡珂。蔡珂见状,连忙娇笑道:少将军,你就别卖关子了,我弟弟心眼实,不是蒯越的对手,你就点拨点拨他吧。
孙策笑道:德珪兄,你想想看,蒯越一边让他兄长蒯良去向袁绍求援,一边让你去找后将军谈判,这分明是借刀杀人,你以为你不想去就可以不去?既然如此,你何不向后将军合盘托出,让后将军知道这并非你的本意,也给后将军提个醒。等蒯良回来的时候,当面问个明白。
蔡瑁如梦初醒,两眼放光,连连拍案大叫。将军,此计甚妙,此计甚妙啊。
蔡珂不明所以,着急地拉着蔡瑁的袖子。蔡瑁附在她耳边说了一遍,蔡珂也欢喜不禁,乐不可支。对对,就应该这么做。他不仁,休怪我们不义。
蔡瑁起身,拱拱手。既然如此,那我就不耽搁了,立刻回城,向刘使君辞行。
一路顺风。孙策哈哈一笑。
——
蔡瑁回城,向刘表汇报了这一夜的行踪。得知蔡瑁为救蒯祺奔波,一夜未睡,现在庞德公去了孙坚大营,黄承彦在蔡家劝孙策,感慨不已。论人品,蔡瑁可比蒯越厚道多了。
蔡瑁随即主动请缨,要去宛阳面见袁术。刘表求之不得,一口答应。蔡瑁连家都没有回,立刻起程。等蒯越收到消息的时候,他已经渡过了沔水。得知蔡瑁所做的一切,蒯越也稍微松了一口气,耐心地等待进一步消息。
傍晚,蒯祺返回襄阳城。庞德公说服了孙坚,孙坚传令孙策放人。但释放的只有蒯祺一个,孙坚让他回城面见蒯越,要求蒯越说服刘表投降,如果蒯越不能完成任务,蒯家依然难逃一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