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小霸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庄不周

    袁术有点后悔了。少年就是少年,孙策太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很想立刻派人去替换孙策,可是一想之前他夸孙策夸得快上了天,现在如果出尔反尔实在说不过去,而且以孙策的暴脾气,突然夺他的兵,弄不好会激怒他。

    好在只有十天。袁术咬了几次牙,跺了半天脚,决定还是等一等。如果十天之内孙策无法完成任务,一定把他换掉。

    虽然决定等孙策几天,但袁术却不能完全放心,每天都派骑士去关心孙策,查看进展。

    ——

    孙策坐在马背上,看着正在忙碌的黄家父女,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一位名士,活生生被他引导成了工程师,这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即使这位名士原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名士,对机械这些工匠之事的兴趣一直超出常人,但让他如此用心,孙策觉得自己这几个月就没有白辛苦。

    更别说黄承彦在建造巨型抛石机的时候带了一批徒弟,他的工程师队伍已经初具规模。

    放!令旗手一声令下,一个大汉抡起手中的大锤,猛击机关。机关落下,沉重的配重物落下,长长的吊臂将一百多斤的石块甩上了天空,石块飞出四百多步,轰然落地,砸得大地为之一颤,气势惊人。虽然离目标还有十七八步远,精度却足以让孙策满意。

    石头刚刚落地,一群人就行动起来,有的将石头搬上牛车,拉回抛石机的位置,有的拉着绳子测量落点离目标的的距离,大声地报出数字,有的人则拿着木板和笔墨,一句大声回应,一边记下。

    士元,你记着今天看到的这些事。孙策用马鞭指点着忙碌的人群。将来史书上会留下一笔。

    庞统挽了挽马缰,礼貌地笑了笑,却没说话。孙策见了,有些不满意。这熊孩子,年纪不大,思想怎么这么顽固。

    你不相信?

    庞统挠挠头,虽然有些紧张,却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将军,我不知道将来的史书会不会记这样的事,但我读过的史书没有记这样的事。

    那是因为以前的史书不全面,记事太简单了。

    圣人重微言大义,在道不在术。

    孙策转过头,盯着庞统。你说的圣人是孔夫子?

    自然。

    战国七雄,可有鲁国?

    鲁国早亡,正是因为鲁公不用圣人之言。

    你孙策一时无语,气得冒火。他眼珠一转,转怒为笑。对了,阿楚最近有没有欺负你?

    没有。庞统收起了笑容,脸皮绷得紧紧的。

    你就别装了,我知道你对她有意见。这样吧,你们打一架。你要是打赢了她,她以后就不敢欺负你了。你要是打输了,以后离她远一点,别自找没趣。

    我是堂堂男子,不能和女子争斗。

    是斗不过吧?

    庞统胀红了脸。将军,我是男子,她是女子,我十三,她十一,论个头我还比她高一头呢,我怎么可能打不过她?将军莫要说笑。

    孙策嘿嘿笑道:你是比她大,长得比她高,可是你别忘了,她身上有金丝锦甲,手上有利刃,你准备用什么和她打?一卷春秋,还是三寸不烂之舌?

    庞统吃惊地仰起头。将军,你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有什么不公平的?金丝锦甲是她自己设计的,利刃是蔡家打造的,和你庞家一点关系也没有。既是两家相争,我总不能要求她把这些也给你吧?不过你也不用怕,她有术,你有道嘛,对不对?圣人重微言大义,在道不在术。

    孙策说着,扬声叫道:阿楚,阿楚

    正在远处记录数据的黄月英听了,转身而望。孙策用力招手,黄月英将手里的东西交给别人,快步走了过来。孙策大声说道:士元说

    话音未落,庞统脸色大变,转身就跑。将军,我想起来了,我还有课业没完成,我先回去了。说着,迈开大步,狂奔而去。

    黄月英走到孙策面前,看着庞统如脱兔一般矫健的身影,莫名其妙。将军,他怎么了?

    他内急。孙策哈哈大笑。记了多少数据了,有没有什么发现?

    黄月英黛眉轻挑,小脸微红。怎么,将军也有发现,探讨探讨?这次赌点什么?

    行啊,不管你想赌什么,我都奉陪。孙策眨眨眼睛。我就不相信我会一直输,老天爷总要让我赢一次吧?只要赢一次,我就能把以前输给你的全赢回来,顺带一个聪明又漂亮的小伴读。

    黄月英扭过身子,皱起琼鼻,轻轻的哼了一声:就怕你没那本事。




第115章 两小儿辩术
    为了激发黄月英钻研学问的兴趣,也为了掩饰自己的真正实力,孙策与黄月英的打赌就没赢过,但他每次都能控制得恰到好处,让黄月英赢得并不轻松,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才险胜一着。与这种刺激相比,孙策输的那些小钱根本不值一提。

    从在襄阳城下建抛石机开始,黄月英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在孙策的引导下,她开始试图对落点的分布做定量分析。她以目标物为中心,横竖九道,画了一个像围棋盘一样的图纸,然后将每一次的落点都记在上面。白天记数据,晚上回去描在图上,每台抛石机一天试射可以得到一张图,她已经积累了七八张图。

    晚饭过后,她抱着这些图走进孙策的大帐。庞统一听到黄月英的声音,下意识地转身就想跑。孙策一把拽住他,将他摁在座位上。阿楚太聪明,我比不过她,你帮帮我。

    庞统怯怯地点点头。黄月英撇了撇嘴,什么也没说,但庞统却感受到了浓浓的鄙视,转过身,偷偷地翻了个白眼。黄月英将图摊在孙策面前的案上,提起衣摆,在孙策对面跪坐下来。

    这是这几天的统计结果,不同的抛石机用不同的颜色标注。

    孙策伏案细看,连连点头。横竖九道,九九八十一个点,是为了九九归一吧?

    黄月英对这个问题没有回答的兴趣。这次赌点什么?

    我如果输了,输你一百钱。

    我才不要呢,总是赢钱,没劲。

    那你想要什么?

    黄月英歪着脑袋,眨着又黑又亮的眼睛,露出几分狡黠之色。如果我赢了,就让士元去辎重营去做几天活,怎么样?

    庞统吓了一跳。为什么是我?

    黄月英看都不看他,只是盯着孙策。孙策犹豫不决。可是士元要帮我处理文牍,我离不开他。

    这些我也可以啊。

    哦?孙策托着腮,似笑非笑地看着黄月英。可是我不一定能赢呢。

    黄月英郁闷地转过身去。庞统见了,偷偷撇了撇嘴,无声的说了些什么。孙策哈哈一笑,拍了拍图纸。行了,你先讲讲这些点有什么用吧。

    黄月英应了一声,摊开图纸,讲解起来。经过几次调试,目标物的设置已经基本完成,孙策目测,图的中心应该和这些点的分布中心相去不远。但这一小步却是极难跨出,由感性到理性,由经验到找出规律,并进一步推断其中的数学公式,绝不是黄月英试几天就能搞得定的。

    孙策可以把这个公式给她,这并不难,但是他还是希望黄月英能自己找到这条路。不仅是黄月英,他希望更多的读书人能够将精力投入到这样的研究中来,而不是皓首穷经,一心只想学而优则仕。

    如果说他有什么野心,这才是他最大的野心,比争霸天下还有重要的野心。

    看着黄月英侃侃而谈,先统计每一个方格内的数量,再用平均值的办法推算中心可能的位置,孙策心里满满的成就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点也没错。这小姑娘才十一岁,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还可以活半个世纪。半个世纪后,她会不会成为张衡那样的科学家,被后人称为木圣?

    我看行!

    我能提一个建议吗?庞统忽然举起手。

    你?黄月英一脸怀疑。说说看吧,你姑且言之,我姑且听之。

    呃我觉得你这个计算有问题,应该用

    庞统说了一半,讪讪地闭上了嘴巴,因为黄月英的眼神已经快要杀人了。

    我的计算有问题?

    孙策连忙打断了这两个熊孩子。嗯咳,既然是讨论,至少应该让人把话说完,说得对不对可以再议嘛,吓唬人就不对了。再说了,士元是帮我,他说你的计算有问题,不可以吗?怎么着,瞪着什么瞪,你还想训我不成?

    黄月英吐吐舌头,悻悻地瞪了庞统一眼。庞统手足无措。孙策鼓励道:士元,你有什么想法就大胆的说,不用怕她。理越辩越明,只有谎言才经不住推敲,只有心虚才不敢和人辩论,用杀人来封口更是无耻

    庞统握紧了拳头,胀红了脸。将军,你又在诽谤圣人了。

    是吗?孙策哈哈一笑。习惯了,习惯了。你说,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我我觉得这大石从是抛石机射出来的,应该以抛石机为中心,而不应该是目标为中心。庞统开始还有些犹豫,但说了两句就顺畅了很多。他偷偷看了看孙策和黄月英,见黄月英沉思,孙策则是一脸鼓励,心中更加镇定,接着说道:所以我觉得不应该画成直线,而是应该画成弧线,以抛石机的位置为中心,画成距离不等的圆弧。这才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

    孙策心中暗喜。且不论这个说法合适与否,仅就庞统这个对圣人顶礼膜拜,动辙王道霸道的小书生能讲出这样的话来,就是一种莫大的进步。他打量着黄月英,调侃道:阿楚,你说他说得有理吗?

    黄月英转了转眼珠,目光一闪。有理。

    这么说,我赢了?

    没错,你赢了。黄月英坐直了身子,对庞统嘻嘻一笑。你去辎重营吧。

    我为什么要去辎重营?庞统很不服气。既然是将军赢了,我

    将军赢了,我就是他的伴读,你做的事,我也可以代劳。将军崇尚节俭,一个人能做的事,为什么要安排两个人呢?所以,我留下,既做伴读,又做书佐,你就没事做啦。如果不想去辎重营,那就去郭校尉或者黄校尉那儿吧,他们也需要书佐呢。

    看着笑得眼儿弯弯的黄月英,孙策哭笑不得。他连忙说道:阿楚,这可不行,我离不开士元

    黄月英突然沉下了脸。庞士元,你能不能顾及一下襄阳庞家的脸面?

    庞统又急又怒,一跃而起。我怎么了我?

    你黄月英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瞪了庞统一眼,又看看孙策,见孙策一脸茫然,气得小脸发白,长身而起,连图纸都没拿,就冲了出去。

    孙策和庞统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时,林风快步走了进来。

    将军,人定之后,宛城有人马出了东门。



第116章 应变
    何家庄园离宛城大约三十多里,正是行军一日的行程,也是斥候正常侦察范围的极限。但孙策知道城里的曹操和他一样随时想要对方的命,不敢有丝毫懈怠,命令亲卫营严密监视宛城,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通报。

    将斥候营划归亲卫营指挥,这是孙策的决定。斥候营的士卒都是经验丰富,个人能力较强的精兵,和亲卫有重合之处,将斥候营划归亲卫营指挥,无形中又增加了一部分精锐,而且能让他直接掌握信心,不需要再经过一道中间环节。

    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管理越是扁平化,效率越高,信息损耗越少。

    孙策立刻站了起来。有多少人?

    不清楚,天黑了,对方又事先派出骑兵清场,我们无法接近,看不清楚。

    骑兵是什么时候清场的?

    就在人马出城之前不久,最多相隔一顿饭的功夫。

    孙策点点头,吩咐林风去请黄忠周瑜和黄承彦来议事。对方突然出城,斥候见情况紧急,来不及打探详细的消息,先行示警,这是好事。如果等什么都打听清楚了再汇报,大营反应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很容易被对方打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信息的简略也给他判断造成了困扰。对方出城,目标是哪个方向?是逃跑,还是攻击?如果是攻击的话,目标是南就聚的袁术,还是攻击何家庄园外的我?

    兵力不足,又不得不分兵,原本就是不得已的办法。但孙策担心的却不是自己,而是袁术。袁术看起来兵力更多,有一万多人,和曹操不相上下,但袁术本人指挥经验有限,他做虎贲中郎将长水校尉的那些时光大部分都浪费在斗鸡走狗半路抢劫上了,更没有多少实战经验。上一次驻兵新野,大军在城外,他自己居然进城休息了。如果曹操再次夜袭他,袁术依然有可能一击即溃,说不定连小命都丢了。

    周瑜等人赶到之前,斥候送来了第二个消息。从宛城出来的人马向东了,目标应该是何家庄园,当然也可能折向北,取道叶县逃跑,人数依然不知。

    孙策松了一口气。只要你不是去偷袭袁术就行,虽然这货迟早得死,但现在还不行。

    周瑜最先赶到,听完孙策转述的消息,他想了好一会儿。伯符,我觉得不对,立刻派人通知后将军。

    你是说袭击我们是假,袭击后将军是真?

    究竟是袭击谁,目前还很难说,但后将军比我们更危险却是事实。周瑜目光炯炯。那些荆州士卒刚刚投降不久,士气本来不高,如果没有将领的强力钳制是很容易崩溃的。就算曹操不是袭击他们,一旦后将军想支援我们,领兵出营,就可能出事。

    孙策觉得有理。派人通知后将军,请他务必坚守大营,不管有没有敌人攻击,天亮之前不要出营。

    周瑜摇摇头。不能这么说。后将军为人自负,你这么说,他会觉得受到了轻视,一定会出营。

    孙策挠头了。周瑜说得有理,袁术是那种拉着不走,打着倒退的拗种,一旦脾气上来,什么事都不管。曹操和他相处多年,太清楚他的弱点了,上次就利用过一次,再来一次也不是不可能。

    那该怎么说?

    就说我们早有准备,有把握以少胜多,请他安心观战,为你我掠阵。

    孙策哈哈大笑,用力揽着周瑜的肩膀。公瑾,还是你想得周全。就听你的,来,抓紧时间,你口述,士元写,写完就派人送出去。

    ——

    袁术从梦中惊醒,一跃而起,伸手就去摸刀。

    年轻姬妾一声惊叫,从床上滚了下来,一动也不敢动。袁术拔出长刀,厉喝一声:谁在外面?

    将军,是我。帐外传来亲卫苌奴的声音。

    呼——袁术长出一口气,骂道:大半夜的不挺尸,跑来看乃公办事吗?
1...4344454647...10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