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龙王后我靠海鲜发家[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月寂烟雨
陆岙对他说道:“那边要是价格实惠,我就都从你这边进货。”
老许毫不犹豫,“那肯定实惠。你是大客户嘛,我坑谁也不会坑你,你先说说你要的东西,我拿手机记一下,等我一起给你配齐怎么样?”
陆岙没点头,“先看种苗吧。”
知道陆岙可能是大客户之后,老许上心很多,他一路陪着陆岙和宋州参观,各种各样的种苗都看了一遍。
他这边的种苗质量确实不错,最后谈下来的价格也便宜,陆岙看得有点心动。
他跟宋州商量了一下,给了个定金。
陆岙的海洋牧场还没弄好,定的人工鱼礁之类也没到,得等人工鱼礁运来投放到海里面才方便将这些种苗给投下去。
要是没有人工鱼礁,也没种下海带、裙带菜、紫菜之类的藻类给鲍鱼和海参当饲料,这些种苗投下去后,每天就得人工去喂养,太麻烦。
老许家里愁得头发都不知道掉了多少,今天有消息他十分高兴,也不介意陆岙还没付全款,也没那么快提货,硬是拉着陆岙要留他们下来吃饭。
蔺蕴乔跟着一起劝。
陆岙和宋州没有拒绝。
他们晚上吃的饭菜有一半以上来自于老许亲自养的海鲜。
不知道是老许老婆手艺好,还是他养的海鲜品质真的好,这一顿饭吃下来,陆岙十分满意。
和蔺蕴乔分别后,两人一边在马路上散步一边找合适的地点打算瞬移。
陆岙撑得犯困,嘴里嘟囔,“今天下午谈了一下午的生意,你都没怎么说话?”
宋州转头看他,“一下午光看着你了,也忘了要说什么,怎么了?”
“没什么,就感觉你不说话,有点忽略你。”陆岙抓住他的手,眼睛里带着几分歉疚,“你工作那么忙,时间那么紧,我还专门把你拉来这种场合,感觉有些浪你的时间。”
“这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全为了工作而活。”宋州笑道,“跟你在一起就特别开心,你工作起来的时候特别有魅力,当然平时也很有魅力。”
两人十指相扣,陆岙没想到会听到这么一番话。
他愣了愣,好半天才找回语言,“我以为你不喜欢我出去工作。”
“怎么会?”宋州很温和,“每个个体都需要工作,不只是为了金钱或者其他物质益,还有神上的成就感。你工作起来神神的,就挺好。”
陆岙看着他。
宋州转过来,两人对视,宋州的面容很平和。
重生成龙王后我靠海鲜发家[种田] 第247节
宋州平时就非常好看,此时说了这么一番话之后,整个人更是像在发光,陆岙看着他,心里软成一片。
此时此刻,他在心里无比清晰地感谢老天或者其他什么,让他能够如此幸运地遇到宋州。
宋州见他脸颊有些红,目光迷离,笑着问他,“怎么了,怎么这副表情?”
陆岙突然伸手抱住他,“没什么,就是突然觉得你好帅啊!”
宋州摇头失笑。
两人说着话的功夫,找到了僻静的地点瞬移回去。
胖墩还没睡,见到他们回来汪汪叫着跟在他们脚跟后面,一直缠着他们。
宋州撸了把狗头,把狗粮拿出来。
陆岙在旁边一边撸狗一边说道:“我定的人工鱼礁应该弄得差不多了,年初六就会陆陆续续地送过来了。”
“那么快?”
“也不快了,我们年前就已经定。人工鱼礁工艺本来就比较简单,我这次订的最多的还是水泥礁石,除了水泥礁石之外,还有轮胎礁石,钢铁礁石,破船礁石,反正杂七杂八的什么都有。”
他们这些人工鱼礁放到海洋牧场里,主要给鱼营造躲避天敌、索饵或者进行繁殖的环境。
浅海里的生物非常多,有人工鱼礁,海里的环境会更复杂,容纳的生物也会更多,更方便他们进行大范围养殖。
宋州在旁边听他慢慢说。
陆岙已经做了很多规划,现在要慢慢实现。
他一步一步说给宋州听,“这个海洋牧场,我不打算请人,就自己管理。等过两天放好人工鱼礁之后,我就开始种植海带和裙带菜之类,尽量让植物先长起来,给鱼一些捕食的条件。”
他们如果要仿照野生环境进行养殖,那必须给海参和鲍鱼足够的食物。
相对于真正的野生环境,他们这边的环境还是比较简陋,尤其他们有心要做养殖,到时候投放的海洋生物数量在一定空间内肯定远远超过野外真实生物。
宋州问:“这些都没问题,那等种好了相关饲料植物之后,要怎么继续?这么直接把鲍鱼和海参头放进去?”
“我的原计划是这么直接投。”
宋州笑,“它们又是不会动,你这么投放下去,到时候能回多少就难说了。”
“我知道。”陆岙认真道,“有心理准备,到时候能回多少算多少,我们这次本来就打算做一个半公益性质的海洋牧场,哪怕只获一半,挣的钱也足够维持这个海洋牧场了。”
宋州问:“你投放下去的海参,鲍鱼全都逃走了呢,之前不是没有这个先例。”
“这个我也能接受,不过我觉得应该不会这样。”陆岙很乐观,“我们承包的那片海域附近的海域都比较贫瘠,就算它们想逃也逃不远,逃到别的地方之后,它们根本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最后还是得回来。”
哪怕这个想法有点天真,陆岙也不打算像别人的海洋牧场那样再用网框之类的把它围起来,如果这样养,跟鱼排养殖也没太大区别。
他愿意给它们更自由的环境。
只要附近的海域资源不会突然丰富起来,就不用担心养的海参、鲍鱼之类的会逃走,毕竟这些简单的动物主要还是跟着食物走,食物在这里,它们就跑不了。
宋州看他一样样都想好了,笑道:“放手去做吧,我陪你一起。”
陆岙用力点头,“好。”
第172章
年初七一大早, 崇信村就来了好几辆大卡车。
这些大卡车上沉沉甸甸装着不少东西,轰轰开过,村人感觉路都在震动。
“这是什么?”有村人从路边小店里探出头来看, “搞工程啊?”
“不是工程, 我们这哪有什么工程?不是说陆岙在村外承包了一片海做那什么海洋牧场嘛, 估计现在就在搞那个了。”
“海洋牧场?没听过啊。”
“我先前也没听说过,不过陆岙这人有些邪门,他要搞什么, 多半搞得起来。”
这话一出,店里好几人深表赞同。
大家对海洋牧场实在好奇,在这里闲着也是闲着, 便有人建议, “这个海洋牧场怎么搞, 我们还没看过, 要不一起凑凑热闹去?”
“成啊,我们也去长长见识。”
在小店聊着天的人们说去就去,当即站起来,推挤着出去,要往海边走。
众人到海边的时候, 海边已经有许多人站在那边看热闹了,尤其还吸着鼻涕的小孩们, 他们站在礁石上伸长脖子, 一个劲地往海里看。
这边乱哄哄,到处都是车——卡车、吊车、小车, 海面上则停着好几艘船。
这次投放礁石, 主要用陆岙的大船。
吊车将人工鱼礁从卡车直接吊到船上, 陆岙再开着船将人工鱼礁送去海洋牧场里投放。
林大武、林满漳、林贡商、老陈他们全都来了。
礁石上和船里站着好几十号青壮男人, 大家一起帮忙。
陆岙承包的海域太大了,他定的人工鱼礁也多,足有五百一十二个,各种形状和材质的都有。
大型人工鱼礁直接用吊车搬运,小型人工鱼礁则要他们自己搬到船上,再乘船过去投放。
陆岙提前做好了准备,现在那么多人工鱼礁堆在这里显得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村子里的人看热闹归看热闹,看完了热闹,人也自觉过来帮忙,其中还有些老人,一样不耗力气。
有老人感慨,“我们年轻的时候打鱼,那海里的鱼虾多得跟米一样,都用小木船满载而归,谁能想到现在还有要在海里养鱼的一天。”
林贡商听到了,笑着提高声音,“时代不一样了嘛,我们打了那么多年的鱼,都是我们从大海里拿,现在也该轮到我们回报大海了。”
“这话说得很是。”老爷子有些感伤,“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没有现在的人那么赶尽杀绝,用的网都心里有数。”
陆岙听到他们的话,过来说道:“我们现在也不赶尽杀绝,要是碰到用绝户网的,还会直接报警。木子爷,这个你别搬,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来。”
“呵呵呵,我身体好得很早,前两年我还套牛下田梨田呢,你们这个也就那样,累不着我。”
陆岙硬接过他手里的钢铁人工鱼礁,“那你找轻一点的人工鱼礁,这个不行,这个太重了,他们刚刚提起来的时候还差点闪了腰。”
老爷子立即有些得意地摆着手哈哈笑道:“这点重量就差点闪腰,身体不行啊,要跟我们年轻的时候,嚯,一口气挑两百斤,脚都不打颤!”
陆岙朝他竖起大拇指。
老爷子满足了,背着手看看天色,“那你们在这里忙活,我去给你们弄点茶水来。”
陆岙也抬头看了下天色。
春天多雨,天空阴沉沉的,也没见明显的雨云。
陆岙感受了一下现在这个天气湿度,感觉两个小时之内一定有雨。
陆岙喊:“快下雨了,麻烦大家加把劲,尽量在下雨前把这些人工鱼礁投入到海里面。”
人群中有人答话,“放心吧,这个雨下不大!就算下雨了,我们一样在这里忙活。”
陆岙悄悄感知雨云,想把它们提前驱散。
很快他就发现这个计划并不可行。
春天的雨水太多,这里的雨云并不是局部雨云,这一整片都是雨云,哪怕他将这边的雨云驱散,风也会把其他地方的雨云给带过来,这场春雨他们怎么也不了。
村子里其他人听说快下雨了,纷纷过来帮忙,连小孩子也在旁边跑来跑去,帮忙拿一些轻的人工鱼礁。
胖墩难得遇到这么多人,吐着舌头在旁边跑来跑去,兴奋得一直汪汪叫。
大块大块的人工鱼礁直接从船上砸入海中,扑通一声溅起大朵的水花。
他们这些人工鱼礁有点仿照野生的石块,投放的位置并不用选得太过心。
每天两趟潮汐,如果投放的位置不合适,潮汐会把它们带到该去的地方。
陆岙要想将这些人工鱼礁固定在特定的地点,还得潜入海水中进行水下焊接。
他目前并没有这个需求。
大家一起过来帮忙。
人工鱼礁投放工作进行得很快。
早上八点多钟,第一批鱼礁才运到这边,上午十一点多,所有的鱼礁就都投到海里了。
他们准备离场时,天已经下起了牛毛小雨,丝丝缕缕地飘到人的头发上、衣服上,却并不足以将人淋湿。
人群快散开时,林栖岩和林贡商提了烟和糖果在人群中发放。
这是陆岙和宋州为了感谢众人特地买的,大家帮了那么久忙,给钱不合适,给点烟酒糖果也让大家沾沾喜气。
中午,陆岙和宋州特地在镇上订了酒席,他们带着大家一起去镇上吃饭,足足摆了七桌。
这顿饭吃得极为热闹。
投放完人工鱼礁后,春天的气息已经很浓厚了。
村里的年轻人们又回了城市打工,整个村忽地空了大半,村里的灯光也少了,走在村中,安静了不少。
留守在村子里的老人们开始整理各自的菜田。
陆岙和宋州也开始种菜,他们种的菜不多,主要种些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豆角等等。
春天渐渐暖了起来,温度和湿度都足够,菜秧种到地里后立刻蓬勃生长起来,他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菜苗有新的叶片萌发出来。
除了菜地,陆岙承包的山上也繁忙了起来。
陆岙几乎把整座山的管理工作都交给了老陈。
老陈也没辜负他的信任,一过完年,就开始准备除草和上肥的工作。
果园里的桃花、李花和樱桃花都开了,这三种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完全同步,有的已经快落了,有的才刚刚大批盛开,每天望过来,山上的景致都很好。
去年冬天迁移到果园一角的蜜蜂也开始忙了起来,人基本一走进果园,就能听到它们嗡嗡地飞着。
果园里的花足够多,蜜蜂们在果园里忙活着,也并不往别的地方去。
冬天开花的青梅和枇杷都已经开始结果。
青梅成熟得早一些,梅子基本有乒乓球大,已经从绿色渐渐转为黄色。
枇杷还小,只有小指头大小,不过一簇簇拥在一起,不难想象,夏天的时候他们会得到怎么一个丰结果。
这天陆岙上山,见老陈挑着肥料在果园里忙活着,喊了他一声,“陈哥,果园今年怎么样?”
重生成龙王后我靠海鲜发家[种田] 第248节
“长势喜人!”老陈直起腰,拄着锄头歇口气,眉目舒展地说道,“我种了那么多年果树,就没有哪茬果树像现在一样结那么多果子,一串串的,把枝头都压弯了。”
“那不错啊。”
“是很不错了,等我把肥料追上,今年肯定少不了一场大丰。”老陈提醒,“这么多果子你们吃不完,到时候得早点联系货商过来采购。”
陆岙笑了笑,“还早呢。”
“不早了,这种果树就跟养孩子一样,你天天在眼前看着也不觉得,哪天一个没看见,就发现他们忽然就长大了。”
陆岙点头,“好,我到时候尽早联系人。”
“你要是不认识人,到时候我给几个电话你。”
“到时再说。我现在想在山脚下种点金银花什么的,不知道陈哥你有没有什么渠道?或者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这个没有,你拿点金银花的种子,到时候我沿着铁丝网撒一圈,春雨洒下来,它们自己就会发芽了。”
他们本地就产金银花。
每年春末夏初的时候,一帮老太太常拿着口袋到田间地头去撸金银花。
金银花最好趁着将开未开的时候采下来,去掉叶子等杂质,然后拿到楼上去晒。
晒好之后泡点茶,清热又润肺,给孩子喝最好。
要是有点金银花蜜加进去,那就是再好不过的清热解毒圣品。
陆岙小时候就挺经常喝金银花茶。
这种花茶好喝又健康,那时候他还没转学去城里,乡村小学上学时得自己带水过去。
每天早上他妈撮一把小金银花放到水壶里,再给他倒上热水,泡好茶之后塞到书包侧边,他能喝一整天。
老陈说能种,陆岙干脆在网上直接下单买了十多斤种子。
金银花会爬藤,海宁山脚下的铁丝网是现成的,金银花花洒在铁丝网下,到时候长出来,刚好沿着铁丝网长一圈。
到时候铁丝网给金银花提供支撑,金银花又给铁丝网提供装饰,这么种一圈,热热闹闹,比光秃秃的铁丝网美观多了。
陆岙让卖家寄顺丰快递。下午下单,第二天上午快递就到了镇上,陆岙过去拿了,按照卖家的提示,将金银花然后水里泡上一夜,然后再撒到要种的地方。
就这么简单一撒下去,还没两天,陆岙就已经能在泥土里看到金银花的嫩苗。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不止海宁山脚的金银花长得异常茂盛,海洋牧场里人工鱼礁上附着的海藻也长得非常不错。
陆岙的人工鱼礁放下去之后就再也没怎么管,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催化,有不少藻类的孢子附在人工鱼礁上,给人工鱼礁披上了一层绿茸茸的外衣。
陆岙基本每天下午都会潜下去巡视一圈。
人工鱼礁投下去之后这片海域里的鱼明显变多了。
黑鲷、金鼓鱼、白腊鱼、红友鱼、龙趸等各种各样的鱼虾都有,螃蟹也来了不少,这片海域肉眼可见地改善了些。
这天晚上吃晚饭,陆岙对宋州说道:“我看投放下去的人工鱼礁养得差不多了,我想明天开始种海带、裙带菜跟紫菜。”
“这么快?”
“不快了。”陆岙抬头看他,“春天本来就雨水多,温度也合适,海里的海藻长得非常快,要是现在再不种下去,等海藻全面占据了生态优势地位,再想种下去,恐怕就长得不那么好了。”
宋州笑了笑,“也是,那我明天陪你一起去拿种苗?”
“这个不用,让老许他们送过来就行。你要是有空的话,我们可以一起下去种。”
“有空。你等会儿联系老许,让他尽量在明天上午送达,我明天上午先去上班处理公事,下午我们再一起去海里种植。”
“没问题,我前两天就跟他说好,让他尽快准备好,这几天把种苗给我送过来。”
陆岙大口扒了口饭,吃完之后跳着赶忙打电话给老许。
老许那边答应了,明天上午十点左右就能把种苗送到村子里。
陆岙着急用海带和裙带菜养鲍鱼、海参,订的都是大苗。
不过这东西不占地方,哪怕大苗,捞起来也没多少。
第二天老许开着辆面包车就过来了。
到陆岙家门口时,陆岙看着他那小面包车,有些怀疑,“我订的五万株海带和一万株裙带菜就只有那么一点?”
老许喝下嘴里的水,连忙保证,“这已经不少了,新苗又小又薄,等会儿你上去看看就知道,我保证数量只会多不会少。”
陆岙看他,“行,先卸货吧,我们以后合作的机会那么多,我相信你不会骗我。”
“那肯定不能啊!”老许连忙保证,“我在黔永市做了那么多年,就靠口碑吃饭,要是口碑坏了,哪个还敢跟我做生意?”
老许将面包和后面的框子全都卸下来。
他的面包车除了前面两排有座椅之外,后面放满了塑料框子,这里一共十三个塑料筐。
“海带和裙带菜都是五千株一筐,只有多没有少,我还多带了一筐,算我送你。紫菜的话,给你带了孢子,全都在这里,上面有种植说明,到时候你种在岩石上就行。”
陆岙随手挑了一筐海带,“我大致清点一下。”
“没问题,你尽管清点。”
老许态度很爽快,他这些种苗都给够了。
陆岙看他的态度都知道大概没问题,不过为了谨慎,还是抽查了一番,见果真没问题之后才点头,请老许进去喝茶。
老许连忙摆手,“不喝了,我还得赶回去。春天正是生意忙的时候,要不回去我也不放心。对了,你那些鲍鱼跟海参什么时候要?我养了那么久,已经有点吃不消了,这几天还有客户看中,一直问起,你要是不要,我就得转卖出去了。”
“再过一个星期,等我们的海带和裙带菜种下去,就可以投放鲍鱼苗。”
“行,那一个星期之后我再联系你,在种植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来问我,我不一定保证专业,不过能帮忙的都会尽量帮忙。”
老许走了一会,宋州就回来了。
他看见堆在院子里的大筐种苗,问:“这样就行了,直接种下去?”
“直接种下去吧。”陆岙看着这些种苗,也不确定,“我没见人直接在海底种过,不过应该没问题。”
他们这边种紫菜或者海带都用绳子绑住,放在海面上,还真没听谁直接把这些种苗种到海底。
海底的情况太复杂了,每天还有潮汐。
这些种苗种下去,要是一不小心,就会被海水卷得到处都是。
陆岙这次种海带和裙带菜打算采用珊瑚种植方法,直接用胶水将它们的根部固定在海底。
这些海带和裙带菜的根部并不像陆地的植物那样,是要从海底的泥土中吸取营养,它们只是起个固定作用,用胶水也没关系。
下午,两人将一筐筐海带和裙带菜搬到礁石上,打算直接下海种植。
陆屋村现在已经没什么青壮,都是留守老人。
海边的礁石太危险,这边的山和海又被陆岙承包了,老人们没什么事一般不过来。
有宋州望风,陆岙直接变成龙形,用爪子拖着塑料筐到海面上,打算直接用龙形种植。
宋州看他这模样,不由眉眼弯弯,“你这样可以吗?”
“有什么不可以?四只爪子可比两只手方便多了。你别啰嗦,快,我们抓紧时间,尽量一下午搞定。”
“好,就来。”
宋州下来,坐到陆岙身上。
陆岙直接带他潜入海底。
海底就不方便说话,两人主要依靠手势交流,他们种植海带和裙带菜特别简单。
陆岙用爪子直接在海底戳出一个个洞,宋州将海带苗放进去,再挤点胶水,扶一下,等胶水稍微凝固就好。
陆岙现在的力气可比之前大多了,对身体的操控能力也比之前要强得多,他这爪子在海底戳洞就跟在蛋糕上戳洞一样,一点难度都没有。
到后来他干脆用左前爪戳洞,右前爪拿胶水,戳一个洞,放一株苗,再挤一点胶水,麻利得很,比过家家还轻松。
宋州在后面忙着,竟然比不上他。
他们一点多就开始忙活,到四点的时候,海面上不知怎么的,竟然乌云密布,还打起了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