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成龙王后我靠海鲜发家[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月寂烟雨
陆岙:好
哎,这毛鲿鱼就没了啊?我才吃了几块呢!
我也才吃了九块
我吃了七块!
我还好,吃了十六块哈哈哈哈,刚刚他们说想打火锅,都被拦住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吃完毛鲿鱼,再吃金枪鱼跟龙虾,都有点不对味啊
我也觉得,金枪鱼跟龙虾都好吃,比起毛鲿鱼来却还是差了点什么
兴许是心理作用?这毛鲿鱼可能是一辈子只吃一次的鱼啊
毛鲿鱼实在太珍贵,当晚,大家在群里讨论了很久。
鱼已经卖出去了,钱了到了账上,陆岙并不在意这些事,到点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陆岙照常打完鱼卖完鱼买菜回来,边吃早餐边打开手机刷消息。
没想到那个拍卖群里信息刷刷冒出来,转眼就是九十九加。
陆岙没怎么看明白,他滑到最上面,看历史记录。
最早发消息的是一个叫辞南燕的群友:各位亲吃了毛鲿鱼感觉怎么样?我怎么觉得很补啊?!我老婆以前亏了身体,二十多年了,每天睡觉都手脚冰冷,虚得晚上一定要起两三次夜。昨晚她难得手脚有点暖意,一觉睡到大天亮。
我还以为只是我的错觉,我也是,以前每天入睡都很困难,昨晚难得睡得香甜
我起来也神清气爽,现在已经在预约检查了
真那么神奇?该不会是你们这些吃了毛鲿鱼的人的心理暗示吧?
不可能啊,昨晚宣传又没有宣传毛鲿鱼的食补功效,大家根本没往那方面联想,怎么会有心理暗示?
我看就是这鱼大补,都是鱼的部位,不可能只有鱼胶补吧
我感觉真是很补,以前每天早起嗓子都很不舒服,今天难得没有不适
不知道哪里还有毛鲿鱼卖,我想买点
唉,谁不想买?早知道我就再多加两万块了
早知道我还多加两百万呢
……
群里十分热闹,对这次的鱼宴评价也很高,老翁跟翁谦看到这些信息却并没有觉得多高兴。
老翁感觉简直像错失了整座江山:“你说你!我都说你了,你还不听。这不听老人言,吃亏就在眼前了吧!那么大那么补一条鱼,你第一次没买回来就算了,第二次买到手了,你居然开了个全鱼宴,跟大家一起吃了!”
翁谦想反驳,您当时不也赞同这个主意么?抬头一看,他爸痛心疾首,眼看心脏病都要犯了的模样,赶忙扶着他老爸去椅子上坐下道:“您别急,还有鱼头,我这就去把鱼头拿回来!”
“那就快去啊!”老翁催促,“快快快,快去!别连最后一个鱼头也保不住!”
翁谦扶着道:“我先送您去看医生,别犯高血压了。”
“你再不把鱼头拿回来我才要犯高血压了,快去!”
第57章
毛鲿鱼肉的温补效果确实好, 参加鱼宴的三百多人中,有五十几个明确表示,吃完这鱼, 自己身上各种毛病都有了有一定的改善,并且没什么副作用。
这都是去医院检查, 医生盖章了的结论。
一顿鱼宴, 大家能满意本是好事, 偏有些促狭的, 吃完还感慨一句翁谦人好, 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大家。
老翁听见这话, 一口老血卡在嗓子眼里, 险些没吐出去。
他,他,他本意明明叫儿子买回来藏着, 自家慢慢吃啊!
谁想造福大众来着?
老翁心里不痛快, 转头就去捶儿子去了, 以至于好几天时间,翁谦一听到鱼脸都是绿的。
跟翁家父子一样后悔的还有归杳杳一家。
好好一条大补鱼,原本一家子分享,结果为了那么一点点钱卖出去不说,家里剩下的那么一点,还有无数人来问, 让他们烦不胜烦。
留下的那二十斤鱼肉,归家顶住压力, 谁也没给,就家里一天三顿炖了吃。
这么一个星期下来,鱼吃完了, 归杳杳父母公婆身体也明显好了,腰不酸腿不疼,去散个步健步如飞。
效果好得很。
效果越好,一家人就越后悔。
这天饭后聊天,归杳杳老爸感慨一句,“也是没缘分,合该不是我们家能独享的东西。”
他亲家公接道:“谁说不是?都到了嘴边,还分了那么多出去。”
亲家母忙道:“我们能拿到二十斤鱼肉,还有那么好的一个鱼鳔,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左右也没花多少钱。”
她怕儿媳妇听了难受,还特意道:“这事得归功于杳杳,要不是杳杳人灵醒,我们一块都吃不着,八百多万的鱼,谁舍得吃?”
“这鱼吃都吃完了,就别纠结了。”归杳杳老妈问,“那渔民不是还在打鱼吗?能不能再问他买一些,邮我们出?”
“说到这个,我好像听说翁家要特地给那渔民寄一大堆礼物,说让渔民下次打到了好东西直接留给他们?”
“哎,他们手那么快呐?”归杳杳老妈赶忙道:“那我们也寄!”
“对对对,寄点特产,打好关系没错。”
陆岙不知道还有这么一茬。
他这天刚打完鱼,就见翁谦跟归杳杳分别给他留言,说给他寄了点东西。
下午,陆岙就接到了镇上快递点的电话,说他有加急包裹,让他快去拿。
“都是什么?”
“好像是吃的用的,大几十斤呢,你来的时候开个车来。”
“知道了,等我五分钟,我马上过去。”
陆岙到的时候,快递点老板带他往仓库里走,“你那快递一看就很贵,不敢放在外面,都堆在里面。”





重生成龙王后我靠海鲜发家[种田] 第77节
说着两人进了仓库,老板指着墙角的那两个大包裹说道:“里面好像还有生鲜,看上面的标记,一个八十斤,一个九十二斤,来,我给你搭把手抬一下。”
“麻烦了。”
陆岙过去抱起那个九十二斤的大包裹,快递点的老板忙伸手过来要跟他一起抬,“我们轻点,我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什么易碎的贵重物品。”
陆岙估计没什么易碎物品,他已经隔着层层叠叠的包装,略微闻到里面的味道了。
都是肉的香味。
这个快递搬出去,两人又来搬归杳杳寄来的快递。
快递点老板感慨一句,“上百斤的快递,光是快递都要近千了,你那两朋友也真舍得。”
“没办法,没空亲自拿过来,还是寄快递方便点。”
“话说得也是。”
“那我先回去了。”
“哎,路上小心。你要是要寄快递的话,不用过来,打电话跟我说一声,我去你们那边取也行。”
陆岙挥挥手,告别热情的老板,回到家中。
宋州已经在他家,他推开院门的时候,宋州正将漆盒里的水果跟糕点一样一样拿出来。
陆岙看着雪白骨瓷小碟子中装的哈密瓜跟柚瓣,问:“你们今天的下午茶?”
“差不多。”宋州看他,“快去洗手,糕点还热着。”
“等一会,我把包裹搬进来再说。”
“翁谦跟归杳杳寄的?”
“对,都很重,我看看是什么,得找机会还了他们人情。”
宋州笑, “不必还了,他们愿意寄就指着你还人情。”
“人也没有坏心。”
陆岙说着,懒得去找刀,手腕一热,玉白修长的手直接变成暗绿色的龙爪爪,薄而锋利的指甲轻轻一划,快递纸箱便应声而裂。
这是他最近新掌握的技能,用起来还挺方便。
他先拆翁谦的快递。
翁谦给他寄了一大堆肉,鸡鸭猪羊牛,各种各样或卤或烤或煎或炸的肉都采用了真空包装成,一份份弄得很干净,陆岙闻到的味道是某个包装袋上不慎沾到的油脂。
宋州过来看,“他倒是会投其所好。”
陆岙看着这堆肉,心情明显变好了些。
翁谦是聪明人。
相对于翁谦的包裹,归杳杳的包裹就比较平常,里面放的是各种源南省特产,满满当当一大箱。
陆岙摸出手机,分别给两人发了感谢信息过去,而后坐过去跟宋州一起吃东西。
宋州每次带来的东西都非常好吃,这次的也不例外。
尤其那壶奶茶,奶香与茶香完美融合,甜度恰好,哪怕陆岙并不怎么喜欢吃甜的,都被这壶奶茶完全虏获了心神,一口气喝了三杯还觉得不太够,想再去倒。
宋州轻轻抓住他手腕,看着他,“够了啊,再喝你晚上该睡不着了。”
陆岙眨眨眼睛,“我喝茶不失眠。”
“不失眠也不能喝了。”
“嗯。”陆岙应了一声,眼睛还盯着茶壶不放,满心遗憾。
宋州见他这样,顺手揉了他脑袋一下,好笑道:“明天再给你带。”
陆岙这才满足地回手,继续吃哈密瓜。
宋州问:“你那《适任证书》是不是该考了?”
“昨天已经报名了,从明天开始,每天打完鱼后我都会去县里参加培训,一个月内应该能考得下来。”
“那还挺快。”
“嗯,基本上能赶上船下水。”
两人吃完东西,又过去田里。
陆岙田里的蔬菜因为肥水充足,长得异常好,无论哪样菜都是大丰,尤其那一株株辣椒,仿佛是怒放的鲜花一般,满树都是红色。
陆岙摘了好几次,吃不完的都放到楼顶晒成辣椒干。
今年蔬菜实在太多,除了辣椒干,他还晒了豆角干、冬瓜干、茄子干之类。豆角、黄瓜、辣椒等还泡了泡菜,腌了酸菜。
为此,陆岙家楼梯底下添了二十多个坛子,每一个里面都塞得满满当当。
地里的南瓜、冬瓜、番茄等实在吃不完,陆岙给邻居们以及林栖岩他们送了不少,剩下的再用来喂鹅。
林栖岩看得眼馋,还特地让陆岙卖他一些,他要抽奖送给观众。
陆岙没他钱,只让他帮忙喂鹅。
这些日子,林栖岩没少赶着陆岙家的鹅出去牧鹅。
他跟鹅群混得比陆岙还熟,鹅群首领芝麻团也快成了他视频的专宠。
陆岙跟宋州去菜地时特地开了三轮车去。
到了菜地,他才庆幸这举动明智,要不是开三轮车,今天摘到的菜都拿不回去,毕竟他光是冬瓜就摘到了七个,满满当当堆了一车厢。
他种的冬瓜很大一个,基本都有二三十斤。
以他的食量,一般一个冬瓜也要吃一天才能吃得完。
他种出来的冬瓜非常好吃,水当当,冬瓜味很足。
这样的冬瓜不用怎么烹调,只需要削去皮挖去囊,切成大块放到锅里跟肉一起炖。
炖好了的冬瓜非常软,酱色的冬瓜饱吸肉汁,满是肉味,又没有肉油腻,用来下饭最好不过。
冬瓜还十分经得住放,这些冬瓜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保存一个多月不成问题。
其他菜就不行,三五几天就会变老。
陆岙摘好冬瓜又去摘南瓜,而后是茄子、丝瓜、苦瓜、黄瓜等,最后是辣椒,顺手再掐一大把番薯叶。
宋州一起帮忙摘菜。
两人都没用什么特殊手段,就一样样菜慢慢摘回去,仔细放到车厢里,忙碌又安逸。
“好了,今天菜摘完了,下一波后天再摘。”陆岙看着车厢,“我们回去吧。”
“嗯。”宋州过来,毫不客气地坐上驾驶座旁边新加的小座椅上。
陆岙每次看见这个场景就会想笑,这么一个翩翩公子的形象,隔三差五坐在三轮车上,反差太大了。
宋州见他笑,眼里也露出了笑意,“还不回?”
“就来就来。”陆岙赶忙过来,“等会我们再去一趟后山吧,两天没去浇水了,也不知道那些西瓜都长得这么样了。”
“我前天看见西瓜开花了。”
“我也看见了,还看到了小西瓜,估计再有一个月左右,我们就能吃上大西瓜,也不知道这些大西瓜味道怎么样。”
“我们种的还能差?”
“也是。”
陆岙的三轮车开上了大路,慢慢开回村里。
村里大路上走着好几个接孙子孙女回家的老人,看到陆岙纷纷打招呼。
陆岙也回以招呼,并停下来给人送菜。
大部分老人接到菜过后会叫小孩再给陆岙送一点过去,大家有来有往,相处得越发和气亲近。
宋州坐在陆岙边上,也有不少老人跟他打招呼,并招呼他去自家吃饭。
这个小渔村淳朴好客,宋州挺喜欢这里,也挺喜欢这里的人,每次遇到打招呼的人都笑眯眯应了。
他看着脾气好,村里的老人越发喜欢他,有开朗的老人还说要给他介绍对象,宋州都笑应了。
今天一路下来,又有几个老人要给宋州介绍的对象。
陆岙坐在驾驶座上听着,一张脸没什么表情,心里却不是滋味。
不知道是酸村里人更亲近宋州还是酸别的。
第58章
陆岙定的龙趸鱼苗已经培育好了好一段时间。
他最近一直没空, 也没去取。
现在他终于空下来了,早上卖完鱼,去县里上完《适任证书》的培训课程, 而后专门带着制氧设备开着三轮车去县城外的鱼苗场,打算去拉龙趸鱼苗。
鱼苗场主人姓毛, 专门做鱼苗培育做了二十多年, 口碑一直很好。
他到的时候渔场主人正在吃午饭, 见到陆岙, 毛华清忙站起来迎接, “吃饭了没有, 在我家吃点吧?”
“吃了, 你们怎么吃得那么晚?”
“刚刚有事耽搁了一会。反正在家嘛,早点晚点都不要紧。哎,我带你去看龙趸苗啊, 都给你挑出来了。”
陆岙定的龙趸鱼苗后来追加到五百条, 毛华清便降了点价, 他六块五一条。
这个价格放去哪里都说不上贵了,两人合作得很满意。
毛华清说着快速将碗里的饭扒进嘴里,带着陆岙往海边走。
他的鱼苗场在海里,以鱼排形式养着鱼。
陆岙跟过去,见他几十个鱼排并在一起,好奇地看了看, “这里养的都是龙趸?”
“没有,哪有那么多?”毛华清笑, “龙趸不太好养,力气又大,一般成年龙趸都会转移到棚子里养, 我这里主要还是养扇贝。”
“这些都是?”




重生成龙王后我靠海鲜发家[种田] 第78节
“对,都是扇贝。你们那边有没有人要养扇贝的?今年扇贝卖得不错,大个头的扇贝可以卖到八块钱一斤。要是想养,我这边也会做扇贝培育。”
“没听说,我们那边没什么鱼排。”
“也是,你们那边地方好,出海打鱼挺方便的,鱼排也不好管理,又要技术又累,还是打鱼舒服。”
陆岙没附和,他问:“你现在有养好的扇贝了么?我买点。”
毛华清忙道:“有有有,你要多少,我给你捞完龙趸再去给你捞扇贝。”
“给三五十斤吧。”
“等会啊,我先给你捞龙趸,你要的龙趸我都养在另外的小鱼排了。我们过去那边看。”
毛华清带着陆岙坐上小浮排,过去鱼排那边。
他老婆就在鱼排边上的房子里休息,方便照看这些扇贝。
见陆岙来了,她出来打招呼。
毛华清问:“老婆,抄网呢?再给我两个水箱。”
“等等,我过去拿。今天是要拿龙趸苗是吧?”
“对,陆岙还说要买点扇贝,你看哪边的扇贝比较大,捞个二三十斤。”
“哎!最边上那几排扇贝都很肥了,我去捞出来看看,你们等等啊。”
毛华清老婆一听说有生意,顾不上寒暄了,忙拿着抄网去另一边。
毛华清则带陆岙去看龙趸,“我给你培育的龙趸都是正宗龙趸,跟野生的一样,长得会比较慢一点。”
“没事。”陆岙随口问,“那其他人培育什么龙趸?”
“这个说不好,培育什么的都有,一般看客户需求,很多人会培育珍珠龙趸,这个是用鞍带龙趸跟老虎斑杂交出来的,长得很快,抗病性也很好,你要是定,我下次也可以给你培育那个。”
“暂时不用。”陆岙道,“下次要养再找你。”
“行啊,要是不养龙趸,我这边还有其他名贵鱼类,经济效应也不错,等会我给本小册子你,你想要都可以了解一下。”
“好。”
两人一路说着话,一会就到了养着小龙趸的小鱼排。
毛华清在水箱里装上海水,开始用抄网捕捞。
陆岙第一次看见龙趸鱼苗。
这些鱼苗要比大鱼可爱得多,每一条都圆滚滚,鱼皮有点反光,看着像玩具。
毛华清将鱼一条条捞上来,一边捞一边数,数够五百条,又往箱子里再捞十条,朝陆岙笑笑,“五百一十条,都在这里了,剩下的这十条是我送的。”
“多谢。”
“不客气,你再点点数,我等会给你把尺子,你也可以量一量,保证每条鱼都超过了九厘米。”
“不用量,一看就看得出来。”
“哈哈哈是吧,那我们把鱼扛回去。”
两人扛着箱子回到岸上,毛华清老婆也过来了,用蛇皮袋子装了一大袋扇贝,热情问:“专门挑肥的割了两串,陆岙你看看这个成色行不行?”
陆岙揭开袋子看,果然每只扇贝都很大,快有他手掌大。
毛华清见他满意,道:“我们家的扇贝都是红肉扇贝,煮出来又香又嫩,今晚你拿回去尝尝就知道了。不管是清蒸还是煮汤,味道都好得很。就是不能多吃,怕燥!”
说着毛华清露出个心照不宣的笑容。
陆岙当没看见。
这些扇贝毛华清他五块钱一斤,一共三十四斤多,抹去零头,算三十四斤。
陆岙付了钱,将龙趸跟扇贝送到三轮车车厢。
毛华清过来一起帮忙搬动,“这些扇贝今晚就可以吃了,我们养殖的扇贝,没什么沙,也通过了上市检疫标准,吃刺身的话,喝点酒也没问题。”
“好,谢谢。”
“哎,不客气,要是吃着满意,下次再来啊。”
陆岙回到村子里已经下午四点多,他将扇贝放在家里的大盆中,倒了点海水进去暂养。
龙趸鱼苗还小,天气又那么热,陆岙怕放久了活力不行,干脆趁着天还没黑,运到海上及早放生。
他直接将龙趸运去海边,再扛着箱子往礁石那边去。
人还没上礁石,他耳边听见说话声。
说话声很年轻,并不是他耳熟的那几个声音。
两个声音似乎在聊天,听起来有点像情侣。
现在是暑假时间,村里好几个大学生都回来了,可能在这边赶海。
陆岙听了,也没在意,为了避尴尬,他特地远远避开。
他扛着龙趸继续走,走到平常打鱼的那片海,将龙趸倒入海里。
他比较经常在附近打到龙趸,这边环境应该挺适合龙趸生长。
水箱倾斜,圆润的龙趸鱼苗一进入大海,飞快四散逃走。
陆岙将两箱鱼苗都倒完,叼上呼吸管下水,想看看这些龙趸是否适应环境。
他没打算打鱼,身上的衣服也就穿着条裤衩,随便下去看看,等会就回去了。
他下水游了一圈,再浮出水面时,耳边听到了呼救声。
这是个男声,声音里充满了恐慌,也不知道叫了多久。
陆岙没想到在这里还会碰上意外事件。
呼救声越来越弱,渐渐快听不到了。
陆岙心头一惊,顾不上胡思乱想,大吼一声,“坚持一下!就来!”
说着他飞快往那边游。
喊声应该是前方近一公里那个大礁石处,那里有个转弯,刚好挡住视线。
陆岙耳朵灵,哪怕隔得那么远,声音也听得一清二楚。
实际上,要游过去还得三五分钟。
陆岙心里着急。
听动静,他们已经落水一段时间了,游过去要时间,去捞也要一段时间,这三五分钟耽搁,很可能两条命就丢了。
陆岙在水里游速一般。
上岸跑的话速度能快点,但岸上礁石崎岖,上面每天涨潮都能淹没一部分,因此很多礁石上都长满了滑溜溜的青苔,一不小心就要滑到摔得头破血流。
陆岙在水里快速游着,耳边渐渐听不见呼救声,不知道是忙着自救顾不上呼救还是已经沉到了海里。
陆岙心底一沉,再顾不上什么,飞快变回龙形,后爪抓着自己的裤衩飞快往那边游。
他龙形的游速堪称风驰电掣,不过十多秒,他就赶到了目的地。
他这辈子都没这么狼狈过。
他到的时候,一男一女泡在水里已经失去了意识。
两人静静飘在水中,胸腔没有起伏,鼻端也没有气泡。
那男生可能是想救人,结果被女生无意识缠住了,男生挣脱不及,也被淹了。
很多人对水下的情况有误解,一个人如果体重一百斤,在生死挣扎间,他绝对不止使出一百斤力。
而一个在岸上能抗一百五十斤东西的人,水下没地方借力,八十斤都不一定使得出来。
1...3031323334...1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