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龙王后我靠海鲜发家[种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月寂烟雨
陆岙眨眨眼睛。
宋州轻轻摸了他脸一下,“别装傻,要是没什么你就不会喝那么醉了。”
陆岙原本就没想着瞒他,此时听他这么说的,轻咳一声,“我不是故意的,喝着喝着就喝多了。”
宋州用眼神示意他继续说,陆岙只好继续,“我们之前不是提过想弄个海洋牧场吗?一直在查资料,也没确定什么时候开始弄。昨天我一提,他们纷纷给我出主意,又推荐相关海域。我们聊起来聊得有点激动,我就喝多了。”
宋州问:“那你们昨天聊出什么来了?”
“其实也没聊到太具体的内容,大概聊了一下海洋牧场现在的情况跟前景。”
海洋牧场是上个世纪提出来的新概念。
它大概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地海上放养[1]。
大部分人对这一块都很陌生,很多人还会混淆海洋牧场跟传统海洋养殖的概念。
陆岙道:“我们这边也有扶持海洋牧场的项目,项兴昌他们让我记得及时去申请相关政策照顾。”
“今年来得及?”
“来不及。”陆岙说完又沮丧,“我们聊了一下,发现要做海洋牧场还挺难的。有些人会为了借海洋牧场发展的政策优势,将单一的近海网箱养殖、离岸深水网箱养殖和养殖工船一起算作海洋牧场。这两年不是打击贪腐嘛,这些东西就被取缔了,连正常的申请审批也变得严格了起来。”
“要是政府部门牵头弄起来的海洋牧场还好,个人想做海洋牧场会比较难。”
宋州倒不意外,华夏这边发展得越来越好,官吏治理也越来越清明,许多之前能借关系搞下来的项目,现在都不行了。
他揉了下陆岙的脑袋示意他继续吃,“那现在你打算怎么办?我能帮什么忙?”
“暂时不用帮忙,我们先打听一下行业现在的情况吧。昨天他们跟我说了很多,不过他们没有直接从事海洋牧场建设的人,只有相关领域的。”
陆岙喝了口粥,接着说道:“海洋牧场是一个新的概念,到目前为止也没什么特别明确的章程,我想先找合适的人或者合适的地方去取取经,等看过了具体的模式再说,要不然有点容易走错路。”
无论哪个行业,向行业领头,学习先进的方法都是一个不错的路线。
宋州点头,“这个倒不错,你有相关目标了?”
“还没有正在打听,我原本打算今天问问黄宁纳黄教授,再问问赵幸立赵教授。”
黄宁纳作为华夏最顶级大学的教授之一,又有从事相关工作,人脉远非陆岙可比,向他取经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赵幸立则是问陆岙要鹅蛋研究的那位农科院教授,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黄教授厉害,但他长期从事农业工作,说不定也有心得,或者认识相关同行。
陆岙去年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帮助,现在求上门去找他们帮忙,自然也不心虚。
宋州见他已经有了相关对策,“这个方法倒不错,你先问问他们,要是没有办法,我再给你想办法。”
陆岙抬头一笑,道:“肯定会有办法,哪怕他们自己对这个领域不熟,也一定认识相关领域的人。不是说找七个人就可以认识整个世界?找他们肯定没有问题。”
陆岙很有信心,他就经常被各路朋友介绍过来找他帮忙,现在想找人帮忙应该也不困难。
宋州见他干劲十足,“那先吃饭,吃完饭你问问他们,昨天你不是说要一起去看看能不能大规模给海底的海藻珊瑚输送生命力?等会我们去看看。”
陆岙一拍脑袋,“我忘了,果然喝酒误事。”
他昨天喝酒之前还记得要重新回海里看看,喝完酒之后因为喝得太醉,就完全把这件事抛在脑后了。
现在想起来,他只得加快速度,快速把粥喝进肚子里,又吃了两个牛肉水煎包子跟三张烙饼,接过宋州递过来的餐巾纸一抹嘴,拿手机打电话去了。
他跟黄宁纳比较熟,第一个电话就打给黄宁纳。
黄宁纳接到他的电话有点惊喜,等听清楚他的来意之后,立刻说道:“这是没问题,我有个山南省的朋友,他就是搞海洋牧场的,前年他的海洋牧场还被选为第三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你要是想去,我给他打个电话,请他接待你。”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工夫。
陆岙没想到那么容易,他立刻敲定,“那麻烦你帮我问问他什么时候有空,过去参观有什么要求,我们现在就准备,越早过去参观越好。”
黄宁纳一愣,“这么着急吗?其实除了他那边,我这边还有几个备选方案。”
“倒也不是着急,只是想早点过去看看,我这阵子没什么事。”
黄宁纳道:“也行,等会儿我把相关资料发你邮箱,手机上说不清楚,你先看过资料再整理一下,看有什么想问的,我一并问过他,然后你们再慢慢沟通可以吗?”
“当然可以,辛苦你了。”
宋州听他打完电话,伸手抓了一把他后背的衣服,搓搓他后背,问,“这样就行了?”
“我估计这样就行了,要是没问题的话,我们很快就能过去参观。”陆岙神色有些复杂,盯着手机,“我就是没想到这事那么容易。”
“这事只是对于你来说容易,要是换一个人,说不定现在就觉得千难万难了。”宋州道,“你之前结下的善因,现在终于回报你善果。”
“这么说有点神神叨叨的,转念一想,好像又是真的。之前帮了他们,他们这时候才会帮我。”
陆岙长吁一口气,“现在只是筹集资金的问题了,我之前看了一下,好像说弄这个项目保守估计也要上千万。”
宋州看他,问:“你忘了我给你的卡了?”
陆岙:……
他还真忘了。
第164章
陆岙基本不用宋州的钱, 以至于都已经忘了宋州比他这条龙有钱得多,单论人类世界的财富就有几百个亿的那种。
重生成龙王后我靠海鲜发家[种田] 第235节
对上宋州怀疑的视线,陆岙眨眨眼睛, 伸手一勾,揽住他脖子, “我当然记得, 这事怎么可能不记得。”
宋州不太相信, 对着他带笑的眼睛, 却也只能亲下去。
黄宁纳朋友那边很快传来肯定的消息, 他们愿意接纳陆岙去参观, 不用带什么东西, 也不用什么特别的手续,作为朋友去参观就行。
陆岙欣然前往。
这次出门他一个人去。
宋州原本想直接瞬移送他过去,陆岙拒绝了。
没有交通记录, 跟人打交道时总有些奇怪, 容易惹人怀疑, 他偶尔也想遵循人类社会的规则。
陆岙出发那天是一月六日,天还冷,他一早上就要开车去县里,车留在县里的停车场,然后从县城里赶车,直接坐到新陆州, 然后再坐飞机去山南省。
这个过程耗一天。
下午五点多时,陆岙终于在山南省的省会找了间酒店住下了。
他打电话给宋州报平安, 又跟黄宁纳的朋友联系,约定第二天早上过去。
黄宁纳那朋友叫曹梓钧,为人很热情, 第二天专门开车过来省会接他。
陆岙早上八点多就吃完早餐坐上他的车了。
曹梓钧看陆岙坐在副驾驶座上犯困,问:“兄弟,大老远来这一趟容易吧?”
“还行,麻烦你们接待了。”
“这有什么好麻烦的?黄教授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海洋牧场投入可不小,你怎么忽然想起来弄这个?”
陆岙沉吟了一下说道:“我以前不干这个,去年才回乡下打鱼,一年入不少,手里有了点闲钱。一直打鱼也不是办法,海里的鱼越来越少,渔业税也高,就想是不是弄个海洋牧场,自己养点鱼。”
他们这种养殖业交的税少,还有补贴。像往外卖鱼,一斤鱼卖十二块,其中十一块都是他们,另外还有五毛能补贴到他们手上。
打鱼的话,税就高多了。
曹梓钧听到他这话,倒能理解他的野心,不过并不看好。
他看陆岙一眼,道:“做海洋牧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这里面投入可大了,产出又不一定,要是私人的话,十个有九个半都是亏本。”
陆岙笑笑,“我知道,谢谢曹哥提醒。”
“我看你要真对养殖感兴趣,不如申请片海,弄点鱼排,养养扇贝海参什么的,赚得多,操的心还少。”
“我先看看,要是行的话我再回去弄,要是不行就按你说的,弄点鱼排看养些什么。”陆岙道,“我还这么年轻,很多事情都可以尝试一下。”
“哎,这话说的也是。”
曹梓钧开着他那辆破车,跟陆岙唠了一路。
陆岙从头听到尾,对海洋牧场有了个初步的想法。
中午十一点多的时候,他们终于到了曹梓钧海洋牧场的岸上基地。
曹梓钧停好车,介绍道:“我那个海洋牧场比较大,算是远洋深水牧场。这个海洋牧场,加上各方面投资,我们总共投了六千多万进去。”
陆岙点头,他之前查了下资料,这个数额倒没吓到他。
曹梓钧看他淡定的神情,继续说道:“你别看我们已经投了那么多钱下去,实际上那么多钱也只是做了个初步的建设,离成品还远着。”
他们说的已经走到了走廊里,曹梓钧一指岸上挂着的张贴画,“你看我们这个构想。”
陆岙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墙壁上的张贴画详细描绘了海洋牧场的示意图,上面有卫星遥感监测系统、飞机遥感监测、环境监测系统、牧场看护系统、种苗生产系统、雷达监测系统、海藻场、行为驯化场、人工鱼礁、育成设施等等。
这些密密麻麻的字组合起来,让陆岙觉得分外陌生。
这里很多概念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哪怕猜都猜不出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
他来到这里后,脸上第一次出现茫然神色。
曹梓俊悄悄打量他,陆岙很快调整过来了,问:“海洋牧场现在已经建成这些设施了?”
“想得美。”曹梓钧苦笑,“别说建成了,现在连四分之一的设施都没建好,我们现在就大致弄好了牧场看护系统、种苗生产系统、海藻场、人工鱼礁、育成设施这五个方面,其他的按需要陆陆续续建好了一些。”
“那这个牧场里面主要在养些什么?”
“海参、扇贝,还有一点鲍鱼。牧场里种了点海藻、海带当成它们的饲料。”曹梓钧道,“你是黄教授介绍过来,算是自己人,我也不跟你打马虎眼,实际上我们这个海洋牧场建成已经有七年多了,前三年都是实验性质,真正投入运营也就在四年。”
陆岙点头,“那这四年的运营情况怎么样?”
“不好。”曹梓钧深吸一口气,“有两年情况好一点,基本实现了盈利,前年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先是扇贝染病大规模死亡,后面蔓延到海参,整一个海洋牧场差点没倒闭,我们彻底清理海洋,仔细消毒过才继续投入使用。”
陆岙惊讶地转头看他。
曹梓钧摆摆手,“海洋养殖就是这样,因为品种比较单一,密度也比较大,它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互相感染疾病跟虫害。”
陆岙想了想,“平时在野外也经常能看到某个种群大规模聚在一起?”
“那怎么能一样?在自然环境下,它们自生自灭,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大规模虫害,也没有谁会特地关注某一群鱼。养殖就不一样了,但凡有一点疏忽,一整年都要血本无归。”
曹梓钧看他,道:“老弟,哥也不哄你,也不是怕你加入这个行业竞争什么的。做这一行真的特别难,技术不成熟,手续也复杂,对个人要求还高,一不小心裤子都要赔掉,如果有别的出路,哪怕包个渔排养鱼,也好过投身到海洋牧场里面。”
陆岙真挚道:“谢谢曹哥,我会认真考虑。”
“我就知道现在说什么你也听不进去,不过还是想劝劝你,知道三文鱼养殖吧?”
陆岙点头。
三文鱼作为寿司界最常用的海鱼之一,可谓大名鼎鼎,野生的也供应不过来,基本采用养殖货。
曹梓钧道:“五年前,n国的三文鱼养殖渔场中,就因为感染了病毒跟寄生虫,大量三文鱼身上长满了寄生虫跟溃疡,甚至因为感染长成了s型的畸形鱼。你上网搜一搜,新闻还在。”
陆岙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事。
他上网搜了一下,果然搜到了相关报道。
看了好一会,陆岙关上手机,道:“养殖行业乱象那么多,我更想投入到其中,做好养殖,让大家吃上放心的鱼肉。”
曹梓钧见他听进去了,看他一眼,继续说道,“你要真想做,那我跟你说一说必要的手续。”
“首先你需要申请海域的使用权,我国的海域使用权比较难申请。”
陆岙道:“我比较经常跟海警和渔政打交道,这个对我来说应该不会特别难。”
“这只是第一步,当你申请到了海域使用权之后,你还要和相关的科研单位合作取得技术支持。你知道吧,海洋牧场是一个大工程,你需要海洋生物、海洋防腐、环境信息监测等方面的支持。”
陆岙盘算了下自己的人脉,“这个也没问题,我基本上认识相关方面的专家。”
曹梓钧深深看他一眼,“如果这两方面你没问题,那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钱。你看我们烧了几千万,也就烧出一个初步结果,你得盘算一下自己家底够不够厚,能不能持续地烧钱。”
这个最没问题。
陆岙前天还和宋州探讨了一下,宋州银行里有多达二十多亿的现金可以短时间内取出来。
这个钱足够他烧了。
陆岙不好直接对曹梓钧说,便对他笑笑。
曹梓钧也看出他对自己的经济实力很自信,该劝的都劝过了,曹梓钧也不再赘言,“那我们先过去海洋牧场,我们那边也有工人驻守,过去那边再吃饭?”
“没问题,麻烦曹哥了。”
“不用客气,来,我们先上快艇。”
曹梓钧带着陆岙上了快艇,往外海开了一个半小时,终于看见了一座岛。
“这座岛也是我们的。”曹梓钧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海岛旁边就是我们的海洋牧场了。”
陆岙一惊,“现在个人可以申请海岛?”
“可以,十多年前就通过《海岛法》了,只要备齐资料就可以过去申请,我们这个海岛申请到的使用年限是最长的五十年,等到期了,经过专家评估之后,我们还可以继续申请。”
陆岙探头去看海岛,岛上郁郁葱葱,种了些椰树和花草,看得出来,海岛主人心打理过。
曹梓钧道:“你别看这个海岛看起来不大,其实长有三百多米,宽也有七十多米,我们现在是没有钱,如果有钱的话好好拾一下,作为度假海岛也会很受欢迎。”
陆岙问:“海岛可以做这样的用途吗?”
“当然。配套设施嘛,我们这个海洋牧场原本在申请的时候备案的就是综合型海洋牧场,集度假、观光、垂钓、养殖、增殖放流等一体。你看海面上的设施可能看不出来,其实我们在海底还修了海底隧道,等会带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陆岙放眼望去,海面上的装置倒不多,只是有些圆形的深水养殖网箱和一排排的竹竿,其他装置应该都在海底,需要潜入水中才能看见。
曹梓钧在来的路上一直向他泼冷水,现在陆岙看着这情景倒越发心动了。
如果让他来弄,他能将海洋牧场建设得更好。
第165章
曹梓钧带着陆岙在海洋牧场里走了一圈。
他海洋牧场基金来源很复杂, 既有个人投资,也有政府投资,这决定了很多项目他想上, 却未必能上,需要经过多方博弈。
陆岙听了, 心中有些感慨, 要是没点特殊情况, 想做事业还真不容易。
参观完了, 曹梓钧问陆岙, “你想建设一个怎么样的海洋牧场?”
陆岙谨慎地回答, “现在来看, 主要还是想建设综合型的海洋牧场,在养殖的同时,出让一部分利益用来增殖放流, 回馈海洋。”
曹梓钧惊讶地看他一眼, “这个可不简单, 做公益不只是金钱的问题。”
“我知道,慢慢尝试,我们从海洋里索取了那么多,总得回馈一二。”
曹梓钧朝他竖起了大拇指,“这个想法我喜欢,你如果真想做公益, 到时候我看看能不能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有渔业背景的人,大多都想回馈海洋, 但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哪怕有心做公益也未必有力,尤其是这种大型海洋牧场, 他们需要投入的东西太多了。
曹梓钧在社会上打拼了十来年,形形色色的人都见过,陆岙这样的他还真是第一回 见。
陆岙口气实在太大了,很多项目他想都不敢想,在陆岙口中却变得平平无奇起来。
要是换一个人,他肯定以为人吹牛,放到陆岙身上,他能感觉到陆岙的真诚。
这真是奇了怪了,不知道是哪家的富二代出来做事业,才会这样财大气粗。
陆岙参观完,又问了曹梓钧相关的设备。
这些设备大多由曹梓钧特别定制,买不到现货,陆岙记下,打算等海洋牧场真开起来后,就请曹梓钧帮忙订一批设备。
设备向谁订都是要订,走曹梓钧的路子,双方有合作关系之后,以后找他帮忙也方便些。
重生成龙王后我靠海鲜发家[种田] 第236节
参观完海洋牧场,陆岙当晚就回去了,回去的时候他没再坚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直接让宋州过来接。
回到院子里,宋州给他倒茶。
陆岙渴得狠了,一口气喝完,宋州又给他倒了一盏,“感觉怎么样?这个项目能行吗?”
“我感觉能行。”
陆岙将这次出去参观的见闻说了一番,眯着眼睛道:“曹梓钧那边的益已经覆盖完欠款,现在正在盈利。我们这边的条件比他们好,如果是我们,用不了七年,大概一两年就能开始盈利,我感觉这个项目挺很可行。”
作为一条龙,陆岙对自己养海鲜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他现在有钱,有技术,勉强还算有市场,想要挣钱应该不会有问题。
宋州轻轻碰了他脸颊一下,“又没问你什么时候盈利,你第一步想做什么?”
陆岙认真思索了一下,“我今晚先整理一下思路,问问漳哥他们选址建议,查查我们省海洋牧场建设的情况吧。”
宋州道:“也不用那么急,今晚先休息一下,明天再开始。”
“没事儿,这个又不累,吃完饭我顺便查查资料就行。”陆岙兴致勃勃道,“我看他们的海洋牧场办得很成功,还有些心动来着。”
他们说着话,胖墩一直在边上走来走去,摇着尾巴,见死活没法吸引他们注意力,只得张嘴哼哼唧唧叫起来,一边叫一边往陆岙身上蹭。
陆岙伸手抱住它的狗头,揉了一下,然后将它前爪提起来,放到自己膝盖上,“你是不是男孩子?怎么还那么娇气?”
胖墩哼哼唧唧地扒拉他的膝盖,陆岙顺手揉了把它的后背。
宋州在旁边也顺手揉了下胖墩,笑道:“男孩子就不能撒娇了?什么道理?”
陆岙低头端详前爪搭在膝盖上的狗子,改口,“那就是大孩子不能娇气了。”
胖墩长得很快,现在看起来已经是条青少年狗了,陆岙抱起来掂量过,它体重稳上三十斤。
不知道胖墩天生胆大,还是在乡下,胆子锻炼得比较大,它现在什么都敢撩。
陆岙家的鹅那么大一只,路过的小孩都怕他家的恶霸鹅,胖墩狗胆倒是大,还是奶狗的时候就敢去撩大鹅,被啄了几次还越战越勇。
陆岙一听它撒娇,就知道它想出去玩了。
他低头,胖墩两只大眼睛无辜地与他对视。
笑了一下,陆岙揉揉狗头,温和道:“太早了,吃完饭再带你出去。”
胖墩拿湿漉漉的鼻子碰陆岙的手。
之晚饭,两人遛狗顺便溜到了林屋村那边。
陆岙这阵子特别忙,已经挺长一段时间没过来林屋村这边,宋州也很少过来,有段时间他们家遛狗都是让胖墩叼着绳子自己溜自己。
陆岙在微信上跟林满漳说了声,他去敲门的时候林满漳很快就应声,“陆岙?”
“对,漳哥,嫂子。”陆岙从半边门探出头,“我跟宋州来了,你们吃晚饭了没有?”
“刚准备吃,你们再来点?”
陆岙和宋州牵着胖墩进去。
胖墩训练有素,进入院子之后不叫不动,找了个角落趴下来。
叶芝英看胖墩这样,在一旁擦着围裙笑,“你们家这只狗倒乖,要早知道那么乖,我们家也养一只了。”
她儿子在旁边听了,立即眼睛一亮,满脸期待地抬头看他们。
陆岙摇头,“胖墩乖是宋州教得好,要是换一只狗就不一定有那么乖了。”
“说不定呢。前阵子我们还说,现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大家住得也比较远,有什么事叫一声都未必能听见,不太安全,不如养只狗,方便看家护院,家里也多点烟火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