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老不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锋任怨
再说,宦官本就是朕的家奴,朕怎么安排,谁都插不了嘴。”花葵抿了一口茶,沉声道。
第一百零五章 一言九鼎 肥瘦鸭子
“明日,朕便告知天下,解除海禁,只不过来往货物必须通过市舶司登记,缴纳海税。
还要大力建造船只,训练水军,争取两年内攻下东瀛。
大宋如今只能被动抵挡金国,雁门关外地势一马平川,没有足够的钱银购买良马,根本不能挥师北伐。
朕要钱银,朕要那整个金国陪葬。”花葵说着说着,牙齿紧咬。
“陪葬”陈道生有些不明所以。
花葵平复心情,淡漠道:“为这些年被金军所杀的将士们陪葬,有何不可。”
陈道生沉默了一会,回道:“大宋如今的铸船技艺根本无法建造远航大船。
依贫道所见,先开海,所谓商人逐利,开海一旦有足够的利润,那些商人会自觉研发建造足以远航的船只。
咱们再依靠这些民间的铸船技艺,建造大船,远渡东瀛。”
“明日,朕就在朝堂上宣布开海之事,一切事宜就由陈道长费心了。”
“贫道定尽心而为。”
翌日清晨,彤云压得很低,只在接天处流出一道蓝,象通往天国的河,压抑中又给人一线曙光。
金碧辉煌,陈设华丽的金銮殿中。
陈道生与梁师成跟随花葵由玉铸的龙凤屏风后走出,来到殿台上,分左右站立在花葵身旁。
梁师成心里一直憋着一股气,声音比往常更加尖锐的喊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不待朝臣上奏,花葵先声夺人道:“如今国库空虚,百姓赋税繁重。
朕打算开海贾,重立市舶司,在各个港口设立市舶衙门。
所有民间的海外贸易,过往船只均要登记在册,并缴纳海税。
另新建一大宋水军,守卫我大宋海岸边境安危。”
花葵并没有说出要攻打东瀛的打算,毕竟饭要一口口吃,事要一步步做。
“陛下不可,禁海贾乃是太宗所立,便是为了防止民间商人通过海路将物资运至北方,行资敌之举。
我大宋地大物博,繁荣富庶,开海贾只会使大宋资源外流。
另外大宋连年与金夏两国交战,带甲百万,军费支出已经足够庞大,万万不可再劳民伤财建立水军。”左丞相刘耀出列反驳道。
场面一时静了下来,显然是没有一人支持开海的决策。
花葵手指敲了敲龙椅扶手,漫不经心道:“朕,没有与你们商量。
朕只是告诉你们,朕要做什么。
朕养你们这些大臣不是让你们提出问题,而是让你们把问题给解决了。
朕,再说一次,开海贾,建水军。谁要是觉得做不到,可以不管不顾。
但若是身在其职却做不好,那就辞官换人。”
说罢,起身负手,铿锵宣布道:“陈道生听旨。”
“奴……婢接旨。”
“朕封你为市舶官,管理海外贸易,严禁民间走私。每个港口新设一位市舶使,人员由你来定。
另外,大宋水军由你筹建,钱银方面只得通过市舶司筹集,这水军便命名为:覆海军。”
“奴婢遵旨。”陈道生弯腰拱手道。
花葵转头对着陈道生和善道:“你已有官职在身,以后以臣自称便可。”
“是,臣遵旨。”
刘耀见花葵如此坚决,也知晓无法改变说服他。
但若真的开了海禁,市舶司的油水实在是太大,水军也是实权,由不得刘耀不心动,犹豫道:“陛下,这市舶司和新建水军对于大宋都极其重要,陈公公似乎没有半分功劳,恐怕不能服众啊。”
花葵瞧了他一眼,暗自冷笑道:“他是朕的家奴,朕放心他,却放心不下你们,这个解释,刘大人觉得可还行。”
这已经可以说是撕破嘴脸了,刘耀急忙回道:“陛下勿怪,是微臣失言了。”一时之间,都忘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没办法,花葵做事从来不顾及什么,一身绝顶的实力给予其足够的胆气。
逼宫什么的,不可能的,逼急了大不了给一针。
……
回到宫内专门安排的总管府邸,陈道生从怀中掏出传讯木牌,输入一点真气,放在耳边。
“喂,师尊。”
“何事。”
“弟子已拜命为总管公公,现如今陛下任命弟子掌管市舶司以及负责筹建覆海军,这人手却是不足,不知可以不可以让师弟们前来帮忙。”
“你师弟们都有要事需做,不过无妨,市舶使让那些宫中太监担任便可。至于覆海军,三千精兵加上你应当足以横扫东瀛。
若是东瀛有宗师高手,你可使用请神术,为师助你一臂之力。”
“可这些太监多为贪财之辈,若是让他们去做市舶使,弟子怕他们会贪污赋税。”
“那你就专挑肥鸭子去,这些肥鸭子都是吃饱了的,再怎么吃,也吃不了多少。
并且因为肚子不饿,有毒的东西他们能理智的拒绝。
待养的差不多的时候,禀告陛下便可,最后也都会吐出来。
就怕去的是空鸭子,他们反而会不断搜刮用以填饱自己的肚子,不管后果怎样。”
“弟子晓得,谢师尊指点。”
……
皇宫大内,陈道生的总管府中,一名太监正一脸谄媚的将一鎏金木箱放置于桌面上。
“陈总管,这些都是奴婢的全部身家了,听闻总管大人要在咱们这些奴婢中挑选市舶使,奴婢也想为陛下尽一份力,不知可否。”
陈道生将桌面上的木箱打开,里面是厚厚堆叠的官交子。
将官交子拿起,数了一遍,嗯,比之前的都多,应该是肥鸭子了。
随即认真道:“行,这市舶使有你一份位置,平日里吃点没关系,事情一定不能有纰漏,不然……”
“奴婢知晓,做事定然一万个小心,不负总管大人所望。”太监连连点头哈腰道。
陈道生微微颔首,将木箱关上道:“嗯,你先回去吧,过段时间调令便下来,出门记得把下一位叫进来。”
“是,总管大人。”太监一脸喜色,对着陈道生行了一个大礼。
说罢,走出门去。
“我先来我先来。”
“先来后到知道不。”
“什么先来后到,看你那副穷酸样,陈总管岂能看得起你那点礼,送了也是白送,还不如让我先来。”
……
第一百零六章 白驼山庄 金国武士
吐蕃西北方,曾经的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率领契丹遗族在此建立新的国度,称为西辽。
西辽东部的大漠中。这个地方,白天风涌沙飞,热浪翻滚,夜晚灵火点点,寒气袭人。像纵横驰骋、万马嘶鸣的古战场,像繁华平静、暗藏玄机的古城堡。
大漠之中有一绿洲盆地,盆地中两座高矗云霄的山峰相连着,仿佛驼峰一般。
山顶成年成月戴着白雪的头巾,披着白雪的大氅,不管春夏秋冬,它总是一身洁白。
驼峰之间的山腰上,如今建立起一座山庄,此山庄则称为白驼山庄,而山庄的主人据说是复姓欧阳。
白驼山庄内,一名丰姿绰约,艳光四射,顾盼生辉,举手投足皆带着一股女人妩媚甚至妖艳风情的美妇人正怀抱婴儿,坐在柔软的垫着绒毯的椅子上,不停的逗弄着,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夫人,这个女人名叫钟灵,说是夫人的姐姐,奴婢便擅自将其带了进来。”
山庄的婢女将一名身穿红杉皮袄,脸上有着些许眼纹的女子领到美妇人身前。
“你退下吧。”
“钟灵姐姐,三十年不见,怎么有空从大理来西辽看我这个瞎子。”美妇人双目无神对着身前之人说道。
钟灵看着眼前之人,感慨道:“是啊,三十年了,自从辽国兵败后,段誉哥哥和姐妹们都记挂着你和阿朱姐的安危。
我们在金国寻了你许久都没寻到。
段誉哥哥已经登基了,事物繁忙,我父母也不在人世,我……实在不知该去哪。
听闻契丹遗族在此建立了西辽,我便一路寻来,没想到还真找到你了。
你过得还好吗,阿朱姐呢。”
美妇人沉默了一会,轻声道:“三十年前,姐夫随辽帝出征雁门关。
随后传来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阿朱姐等了两月有余都没等到姐夫回来,便服毒自尽,随姐夫而去了。
之后不久,金国打了过来,姐夫生前毕竟是南院大王,我便跟随皇室一起往西逃难。
后来,遇见了欧阳大哥,他对我极好,我那时候因为姐姐姐夫身死,导致脾气不好,他还无怨无悔一直陪伴着我。
我心中其实有人了,想着对他不加理睬,他定会放弃。
没想到一转眼就是近三十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也不忍再让他蹉跎下去,于是去年便嫁给了他。”
钟灵心中略微有点羡慕道:“他等了三十年也算等到了,而我……
对了,不知道小侄儿叫什么名字呢。”
阿紫笑了笑,开心道:“这小家伙叫欧阳白。
姐姐你若是没地方去,便在我这白驼山庄养老吧。
西辽现在还挺乱的,到处都是暴民土匪。
欧阳大哥也只会一些粗浅的毒功防身,还都是小妹交的。
小妹记得姐姐养貂养蛇挺有一套的,不如交交你姐夫可好。”
钟灵忍不住笑道:“妹妹你还是老样子,恐怕刚见面时,心里就开始打姐姐主意了。
许久未见,这只朱蛤便交于妹妹防身吧。”
说罢,从怀中取出朱蛤,轻声道:“段誉哥哥自从二十年前习练了一门逍遥派的至高功法,便将体内的朱蛤吐了出来。
这朱蛤真是天地奇物,存于段誉哥哥腹中十余年都未曾死去。
只不过体表的毒素已经被真气消磨殆尽,只要不被主动攻击是不会中毒的。
待会我便教妹妹怎么驯养朱蛤。”
阿紫也是知晓朱蛤的珍贵,毕竟当初在丁春秋门下不止一次听说了此物的神奇之处。
拍了拍右边的空位道:“姐姐实在太客气了,远道而来还送妹妹这么贵重的礼,姐姐快过来坐着。
对了,我听说当年大宋能全灭辽国还是因为段誉哥哥送给赵官家一本仙经,是真是假,有这么玄乎吗。”
钟灵歪着头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道:“这事段誉哥哥说过,不过具体的就没告诉我们了。
好像那本仙经叫九阴真经。”
……
金国都城临潢府武士堂中,一众金国武士单膝跪地听候完颜冲发话。
完颜冲作为如今的武士堂堂主,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
完颜冲乃是皇室子弟,自从六岁便入了临潢府外的玉景观,成为了一名道门俗家弟子。
在大量钱财的捐赠攻势下,完颜冲成功学到了玉景观的镇门神功:履霜破冰掌。
这履霜破冰掌精妙凌厉,初时似柔弱无力,但如敌人胆敢进招,就如暴雪突降,后劲无穷。
除此之外,完颜冲还学了一门金雁功,这乃是基本轻功,但若练得极高境界,同样功力无穷,在内功修行上也有极大帮助。
学成者,可空中凌空行走三十七步。凌空直上三尺,可谓惊世骇俗、无与伦比。
完颜冲可谓是武学奇才,三十岁便晋升至一流境界。
独自一人闯荡金国武林三年,三十三岁时与萨满教护法巴达辛交战于萨满教总坛外。
三招惜败。
却也因祸得福,得以晋升先天。
两月后伤势尽复,自觉武功大进,再次前往挑战。
还是三招……
心灰意冷的完颜冲回到临潢府,听从长辈安排加入了武士堂,因武功高强,折服一众金国武士,坐上了堂主宝座。
完颜冲并不魁梧,颀长的身影,腰身很紧也很匀称。
亵袍下露出来的半截小腿上肌理分明,修长的线条延伸出绝好的力度和弹性。
完颜冲手中捏着两个铁球,身子微微向一旁倾斜,沉声道:“昨夜,陛下在御书房召本堂主商议南征之事。
太上皇当初便是在南征之时,被宋朝刺客暗杀于大帐之中,导致南征失败。
所以这次南征,陛下不会御驾亲征。”
顿了顿,又说到:“三十年前,宋朝的大部分高手都被辽军围杀,以至于传承凋零,甚至断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