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之教主难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扬秋

    因五行山区比武良山区大十几倍,官兵每每前来剿匪,消息灵通的五行山劫匪一行早就闻风逃窜得不知所踪,官兵十几年来,就没跟他们面对面正面杠上过。

    赵国先皇为此撤换过附近卫所十几位指挥使,可惜依然无功而返。

    直到老和尚那次,途经五行山边缘的桑江县。

    因五行山往来客商渐少,五行山劫匪只得往外扩张势力,那一回他们前往桑江县,想要和桑江县县令严山河合作。

    但他们无法克制凶残的本性,还没进桑江县,就先在外头一个小镇外,抢劫了一队行商,正当他们行将得手时,被途经的老和尚阻止。

    老和尚重创对方数人,自己也受了伤,便就近找亲戚家养伤。

    无巧不巧的是,老和尚找的人,与五行山劫匪要找的人是同一人。

    老和尚俗家姓雷,名大山,严县令是老和尚姑母的独子,严老太太不放心儿子一家,特交待娘家侄子常去探望,这次会经过那个小镇,也是应姑母所请,前去桑江探望表兄一家。

    五行山劫匪因有人受伤,在桑江县休养的同时,没受伤的那几个,就找上严县令,要与他合作。

    严县令是个耿直人,他一直以为对方是商人,来找自己合作生意的,他一直想把桑江县的农产及布匹推广出去,奈何没有门路,见有人上门谈合作,当下大喜。

    在府衙养伤的老和尚,闲着没事四处乱逛时,竟发现和表兄谈生意的商人,便是他之前遇上的劫匪。

    兄弟两合作,一人试探,一人探底,之后便将在县城里的五行山劫匪一网打尽,还带官兵上山剿匪。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外出剿匪的时候,牢里的犯人与内应合作逃狱,逃出监牢后,他们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到县衙里把严县令的妻子在内的所有女眷女干杀,其余人等都身首异处。

    待老和尚一行凯旋归来时,得知噩耗,严县令气急吐血身亡。

    之后,老和尚就和逃狱的劫匪们杠上了,只是没想到劫匪们竟然找上他的家人。

    凤老庄主遇到他的时候,他被劫匪逼到绝境,摔到山沟沟里,人还失忆了,凤老庄主把人救下后,带回南楚疗伤,伤势略好,他便央凤老庄主带他回救他的地方,想要找回记忆。

    旧地重游他总算想起,在他跌下山沟沟前,已手最后一个仇人,大仇已报,他便在家人安葬之地涧澜山第十二峰的般若寺出家。

    凤老庄主不曾问过他,他那六个徒弟的行踪,不过从他那徒孙口中隐约探知,那六个徒弟里,竟有二人就是五行山劫匪。

    黎浅浅等人听完凤老庄主说起旧事,不免为老和尚一掬心酸泪。

    想到护着他一双儿女惨死的大徒弟,不禁要想,是不是因为她知道对方的真面目,所以才会招致不测的

    凤家庄消息最是灵通,应该知道老和尚其余四个徒弟的下落吧

    黎浅浅才转头望向凤公子,凤公子已经开口道,“据我所知,老和尚另外四个徒弟,应该在他们对老和尚家下手之前,就已经死于非命。”

    便是因为如此,老和尚誓要将歹人杀尽,以报此仇。

    大仇得报后,老和尚便遁入空门,江湖上那些叫嚣着要制裁他的那些所谓正义之士,才渐渐收了声。

    人家都已遁入空门,以赎己身罪衍,他们再叫嚣着,是要拿他如何以命偿命吗那么谁来为他的家人们偿命呢

    “不过这些俗间事,早在他落发为僧时,就已经被他放下了。”凤老庄主叹气,“原本他还挺精神的,后来他收的两个徒弟陆续过世之后,他整个人就不一样了。”

    凤老庄主再度叹气,活到他这个年纪的老友,也就那几个,冷门主几个就甭说了,真是相见不如怀念。

    而老和尚这样的,又因早年的经历,身体的底子早被掏空,他此来等于是来见老和尚最后一面的,只希望对方能真的放下,好好的去吧

    不过也因为如此,凤老庄主这一路的心情一直都不怎么好。

    直到黎浅浅接到黎韶熙的来信,看侄媳被她大哥一通抱怨,凤老庄主也忍俊不住的笑了。

    黎漱更是指着黎浅浅,“该,谁叫你多嘴,跟他说这件事。”

    “我真没说啊”黎浅浅觉得自己真是冤枉,她真没跟大哥说起此事,不过话才出口,她立刻反应过来了。“三哥,肯定是三哥说的。”

    “这是报复,绝对的。”因为她之前决定要给三个哥哥催婚,她是最小的,自然不好由她开口,所以她写信给她爹,让她爹开口。

    黎经时自己是不想再娶老婆了,他觉得再弄个老婆回来很麻烦,三个儿子年纪都不小了,他们成亲后,家就由他们的妻子来掌理,有三个儿媳呢要是上头再压个同样新进门的婆婆,后院里有四个女人争权,肯定要吵死人。

    只要儿子们成了亲,日后他就是含饴弄孙的份,才不插手女人间的斗争,如果他娶了继室,一旦继室与三个儿媳发生争执,肯定要找他撑腰,不管都不行,还是别再娶了。

    但是他不娶,不代表他儿子们也可以不成亲啊

    看看长子都三十出头了,还没娶过老婆,这不对,得催得催,既然要催婚,那就不能厚此薄彼,三个儿子一视同仁。

    次子的婚事已经大致落定,就剩长子和三子,长子近在眼前,催婚很方便,倒是黎令熙离得远,而且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被嫡祖母给卖了,心性有些邪性,黎经时着实不放心他,催婚信那是一日三封都不嫌多啊

    也就莫怪黎令熙被催得生烦,索性向大哥告状,妹子带人在赵国为民除害。

    南楚正如黎韶熙信上所言,也有不少剪径劫匪,不过这应该是地方父母官的事,与她一个江湖人有啥关系她大哥脑子卡住了吗

    原来,南楚这些劫匪有坐大之嫌,御史台怀疑有地方父母官做内应,就像武良山那位吴县令一样,目前南楚这些劫匪还不算很凶残,有的劫了财,人就放走了,只要对方识相,他们也不会伤及人命。

    可是凡事总会有个意外,谁晓得这个意外会发生在什么时候呢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尽早把这些威胁除去。

    黎经时父子是负责皇帝安全的金翎卫,这些劫匪不归他们管,可也难说,一旦派出去剿匪的人出师不利,也许皇帝就会派黎经时父子驰援。

    然而真演变到那等境地,说不定连黎经时父子也在栽在这上头,这也是黎韶熙想借助妹妹这股江湖势力的缘故。

    “你怎么看”

    “我们的大本营都在南楚,南楚安定,我们的生意也才能稳定发展。”黎浅浅两手一摊道。

    黎漱与凤老庄主皆点头称是,如果南楚乱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凤家庄和瑞瑶教的生意了

    凤老庄主还想到了他的两个小孙子和小外孙,凤家庄高手云集安全无虞,但要是世道乱了,凤家庄也无法幸免于难,而且他还想到了一件事,“我记得你们之前曾经发现,那什么长公主家还是什么侯爷家,发现了矿山,却没上报朝廷,而是据为己有”

    “是在瑞凤长公主的封地上,但是发现矿山的不是她家,而是,是谁来着”

    “是静王,就是瑞郡王的同胞兄长。”

    就是他娶了东齐长平公主,长平公主便是害死凤老公子夫妻的幕后元凶。

    “瑞郡王与瑞郡王妃的女儿夭折,元配生的孩子不是意外身亡,就是急病而亡,京里流传是瑞郡王妃下的手,不过她的爪牙早就被皇帝斩断,她弟弟失势也无力再派人来支助她。”

    长平公主可说是把一手好牌打烂的最佳范例。

    不在东齐好好地当她的尊贵公主,跑到南楚来,要当凤庄主夫人,结果被方束青母女设计,害死了凤老公子夫妻,引凤乐悠内疚,凤二公子重伤,凤公子险些惨死,凤家庄内护史公子、数字公子等人死伤无数。

    虽然好好的回敬她一番,但人还活着。

    凤老庄主不想她早死,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不成,他和侄子们失去亲人的痛,她也得亲身体验过才成。

    她与前任驸马所生子女,已经被收拾过了,她和瑞郡王的女儿,本就体弱,大夫说了活不过三岁,亏得瑞郡王家底丰厚,用药吊着她,才堪堪多活几年。

    “现在看来,有瑞凤长公主封地上的矿产支撑他兄弟二人,莫怪瑞郡王家底丰厚了。”

    黎浅浅忽地想到,令刘二取来南楚地图,取来后,他们将地图铺在桌上,然后一一标示劫匪猖獗的地方。

    不久,大家就发现了,劫匪盛行之地,就围绕着瑞凤长公主的封地。

    “这是静王憋不住,想发难了”黎漱沉吟良久,方开口道。

    “就不知平亲王有没有参与其中”黎浅浅幽幽地道。

    要是平亲王也被扯进去,那么季瑶深夫妻会否被牵连要知道季瑶深的夫家可是武林名门云天堡,商家有女嫁到东齐高家庄。

    商家两外孙就在高家庄,目前不知他们是否掌高家大权,但要是平亲王参与此事,说不得云天堡不得幸免外,就连高家庄也会被波及。

    到时候就不只是南楚的事,东齐也会被参与进来。

    嗯,看来,去探望过老和尚后,真得回南楚一趟了。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圆寂
    黎浅浅想着要回家了,却还得陪凤老庄主去看老和尚,谁知还没到般若寺,他那徒孙就来了。

    “师祖已于前晚圆寂。”圆悟躬身道。

    得,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凤老庄主那个心啊说不出的难过,圆悟见状就道,“师祖是故意让贫僧延迟通知施主的,施主未能见着最后一面,也是好的。”

    这是他师祖刻意为之,怪不得人还没到,他就先辞世了。

    只是为何不让他见最后一面,却又让人通知他来

    圆悟解释道,“是贫僧的错。”圆悟虽已三十出头的人了,但骤失尊长,他一时也有些茫然,“贫僧见师祖病情加重,想着让他见见故人,兴许能宽宽心情,师祖却说施主有事要做,比见他最后一面重要得多,可拗不过贫僧,师祖才同意通知施主前来。”

    因为老和尚拖着,不让圆悟通知凤老庄主,直到觉得自己应该撑不住了,就算凤老庄主来,也见不到人才点头答应圆悟的请求。

    只不过他没想到,自己的身子骨竟然可以撑这么久,他原以为,自己该在凤老庄主还没踏上涧澜山之前就走了。

    他原是不想给老友添麻烦的,没想到临了,还是让老友白跑一趟。

    凤老庄主摇摇头,他与老和尚相交多年,知道他的个性,是最不愿麻烦别人的人,想来若非圆悟请求,自己大概要等到他圆寂周年,或派人给他送东西时,才会得知他已过世。

    “不怪你,不怪你,你师祖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凤老庄主拍拍圆悟,这个高个儿的壮汉平时虽沉默寡言,但看得出是个有主意的,然现在却一脸茫然,虽是面无表情,可凤老庄主可以明确的感觉到,他的肩头直抖,像是在极力克制自己。

    凤老庄主轻叹一声,把人搂到怀里,将他的头按在自己肩头,随即就感觉到肩头的衣被打湿了。

    这个大男人像个孩子似的,无声的嚎啕大哭。

    黎漱见了也是轻叹,招呼众人安静退出去,只留下凤老庄主的侍从在旁侍候。

    这里是通往般若寺山道旁的旅店,大概因是般若寺僧自家经营,旅店占地颇广,有散落各处的小院落,也有单间或单排客房,就看客人喜欢住那种。

    此地没有高楼,却有观景塔数座,每座皆有七层高,座落在山间四处,旅人可登高观景,却不留人在此过夜。

    因是般若寺僧自营,伙食只有素食可选,没有肉菜。

    圆悟能来得这么快,便是因为旅店在登记客人名姓后,命人通知他的。

    黎浅浅他们信步走到旅店大厅,大概是为了因应寺里有活动时,往来客人增多之故,大厅非常大,黎浅浅看了下,一间大厅约莫可容纳五百人,而他们的大厅有三间,嗯,这是她看到的,也许还有呢

    伙计不是僧人,应是俗家弟子或是租寺里土地耕种农家的小儿,他们还算机灵,看到黎浅浅他们过来,就有两三人上前来招呼。

    等他们坐下后,给他们上了茶,因不是饭点,没有供应饭食,但配茶的糕点还是有的。

    小伙计们年约十八、九岁,很是活泼善言,知道他们是为明智老和尚来的,都纷纷双手合十道声佛号。

    “明智师叔祖去的时候,是晚上,师父们说,他去得很安详。”

    还有个小伙计说,“明智师伯祖去前说,要和他家人合葬,施主们是他的家里人吗”

    来迎他回去安葬的

    “不是,我与他是故交,知道他病重,特来探望,不想,晚了一步。”

    伙计们上了糕点,沏了茶,就退下了,留黎浅浅他们说话。

    “明儿一早,怕你大伯父还是要上山见他最后一面。”黎漱对凤公子道。

    凤公子颌首,“我这就让人去安排。”

    因来得急,身上的衣饰是平常穿的衣饰,得让人准备素色衣物才行。

    黎浅浅知道老和尚已去,出来后,就与春江她们将头上金饰取下,腰上禁步有金饰,也一并取下,因在外头,一时没有替代的可用,只能素着。

    说话间,就见有客到。

    来人分了三拨,第一拨是老少都有,看装束是江湖人,腰上不是佩剑,就是配刀,带头的是个文士模样的男子,手里拿着把折扇在风,可看起来压根没有风雅只见猥琐,。

    黎漱淡淡的看他们一眼,便转回眸不言语,黎浅浅在这种场合,向来是不出头的,凤公子压低了声音道,“是白衣教袁图袁教主。”

    余下诸人,大概就是白衣教的副教主、长老等人。

    第二拨来的却是女子,领头的女子年约三十许,看到黎漱一行人时,面上激动得都红了,身后诸女雀跃的交头接耳说不停,大概是没想到会看到黎漱他们。

    第三拨男女老少都有,走在前头的是个老太太,手执云头拐,身上穿着极为华贵,看来出身不凡。

    黎浅浅几人眼利,一眼就看出来,这老太太身上穿的竟是锦衣坊最新出的秋装,秋香色底绣金菊,同色额勒中间是块翠色福寿玉佩,发髻上簪着金累丝凤头钗。

    光一个老太太就让人看花眼了,就别提她身后那些媳妇及姑娘了,便是她们身边侍候的丫鬟,也是个个穿金戴银好生富贵。
1...545546547548549...6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