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教主难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扬秋
“是啊!”刘二为此唏嘘不已,要知道蔡家富贵皆从老太爷而来,结果真遇上事的时候,全家上下就没有一个记着他老人家的。“要是看门的老苍头把人请到门房里,怕蔡老太爷得在大门处,挨冷受冻了。”
也幸亏蔡老太爷向来怜老惜幼,觉得看门的人最是劳累,不忍他们受冻,门房处的炭火都是足足的,便是因为如此,老太爷才没冻坏了。
黎浅浅对蔡家人轻重不分的作法,只有摇头以对,蔡家人似乎关注的焦点似乎很有问题。
蔡家娶媳,定国郡主既然嫁进门,圆房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她不肯圆房,蔡老太爷进宫上告,显亲王夫妻再不甘愿,也只能押着女儿圆房去,谁让他们是自个儿挑中蔡建业这女婿的呢?
哦,你家位高权重,你要嫁女儿,我家不能不从,那你闺女儿嫁过来了,又不肯履行夫妻应尽义务,尽在外头养面首?那她干么嫁人?留在家里做老姑婆,养面首也没人说话不是?
何苦来糟蹋我们家孩子呢?是不是?
黎浅浅相信,只消蔡老太爷进宫去这么一通话,显亲王府早歇菜了!那还能纵着女儿胡作非为啊?
可人蔡老太爷不干哪!他不敢呗!既然不敢要求孙媳履行夫妻应尽义务,那蔡家就别在定国郡主被送回蔡府时,强逼着人跟孙子圆房啊!那别想着要人生娃呗!
偏偏人都是贪心的。
当蔡老太太婆媳无法掌控定国郡主时,她们只盼着,她不要再给蔡家抹黑,别再让她们的儿子、孙子面上无光,至于圆不圆房的,她们不敢想。
毕竟定国郡主每次回蔡家,都是有大批丫鬟、侍卫跟随着。
万万没想到,她有一天会落入自己的手里,蔡老太太婆媳喜坏了,便张罗着让孙子夫妻圆房,又想就算圆了房,也得她肚子里没货才行,不然这孩子日后算谁的?
因定国郡主一事,她爹被皇帝斥责,后来又丢了差事和权柄,原本高高在上的定国郡主成了她们的囊中物,这两位还不卯起来折腾?
对此,不好说老太爷知不知情,但能肯定的是,他一定知道,孙媳被逼和孙子圆房的事,不过在他看来,定国郡主身为蔡家妇,与丈夫生儿育女,再正常不过了!有什么好委屈的?
却不知为此,定国郡主恨死他们一家子。
黎浅浅转头又问起那桩公案来,刘二摇头道,“还在闹!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看皇帝要怎么判。”
但现在问题就在于,皇帝病重尚不省人事,如何判案?就只能暂时搁置了,不然还能怎么办?
案子虽然已经理清楚了,就是蔡家人集体搞鬼,先是支走定国郡主身边侍候的人,然后趁她产后疲累不省人事之际,根本不知自己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时,把她儿子抱走,偷偷给换上了外室所生的女儿。
理由?
再简单不过,因为定国郡主的任性妄为,害得其夫在家时总不能大展雄风,府里妾室都不曾传出好消息,最后他只得找了个不知自己底细的外室,来测试自己的能力,不想,此女竟能让他一展雄风。
可惜的是,她虽怀了身孕,却因无人照料,导致孩子先天不足,甫生下来就娇弱得几乎养不住。
因此她们才想着,要让定国郡主付出代价,就让她来扶育这个孩子,毕竟她嫁妆甚丰,娘家又是亲王府,想要什么药材没有?府里没有,宫里总该有吧?她若以为这是她亲女,势必会倾尽所有救治她。
话说的是很好听,乍听之下也似乎很合情合理,但是,她们的作为不像是临时起意,反而像是蓄谋已久似的,因为照她们说的,她们会有此念头,全是在那小女娃出生后,见她瘦弱不堪,方才起心动念。
然而光看她姨娘在生产前,故意去向郡主挑衅,把郡主惹毛了,动了胎气后,两人好同处一室一起生产的举动来看,就无法叫人信服,她们是临时起意的。
在这个问题,蔡老太太回答不上来,便直接耍赖了!蔡大太太也是全推给那个妾室,咬死了她们婆媳是在那小孙女出生后,才起这般心思的。
至于外室这头呢!她身边有侍候的下人,只消一问她有孕的时间,推算下孩子应该出生的时间,竟然和孩子真正落地的时间,相差了近半个月。
虽然这孩子降生时间,本就无法肯定她定会在估算的时间出生,但是半个月?这孩子出生时那么瘦弱,这表示她在娘胎多待的时间,根本都不曾养到,是错估了怀孕的时间呢?还是这孩子真的天生体质太差?
不过正如蔡老太太她们所想,把这孩子扔给定国郡主去养,一是不想为她耗费精神和财力,二嘛!只有定国生的是女儿,她才会为了想再生个儿子,好为蔡家站稳脚跟而努力。
再说了,那原不过就是个庶女,死了活了,对蔡老太太婆媳两差别不大啊!还有,定国若知自己生的是儿子,那她们婆媳根本没办法把这孩子抱到身边来养着,但他若是姨娘生的?
她们要抱过养,那可是给那庶子的恩典哪!那个姨娘还不感恩戴德?
说穿了,她们要想拿捏定国郡主,就只能让她生女儿。
本以为没人敢把此事泄露出去,不曾想才安安心心度过满月,就出事了?
究竟是谁,把消息泄露出去的呢?
蔡家大概怎么想都想不到,凤家庄和瑞瑶教都派了人盯着他们,他们自以为隐密的算计和谋划,其实都明明白白的袒露在监视他们的人眼中。
凤公子和黎浅浅自然都没让蔡家人知道,就是显亲王这头,也只知他们去买消息,然后凤家庄根据他们要求,去打探消息,至于方法?
无非是花钱买消息,或威胁利诱,这种程度的打探,王府自己做不到吗?当然可以,只不过他们拿不准,要找蔡家那些人下手罢了!再有就是,他们不好自己出面,免得事后要被皇帝嫌弃。
而且凤家庄是专业人士啊!
他们只需要花钱,指定要什么样的消息,就有人替他们把活儿全做了,何乐不为?而且也只有他们出马,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理清所有的消息,把他们要的消息整出来。
干净利索。
虽然要价不便宜,但总好过叫自家那些不擅打探消息的家丁仆役去办,结果还没查出什么,就被人揭穿了强。
这也是凤家庄一直以来宣传的宗旨,黎浅浅对此毫不意外。
刘二边说,边看着黎浅浅把手里药碗的啺药给抿了,随即整张脸就皱成了苦瓜,忍不住心里暗笑,面上却道,“凤公子好点没?”
“他身体比我差,这会儿躺床上起不来呢!”
黎浅浅心里腹诽着,该,让他喊自己一起去看日出,结果他和表舅、大伯父他们自个儿去了,不巧遇上了天降甘霖,一伙人毫无防备,又没带雨具,在山里淋了个透心凉,虽说都有内功可御寒,但架不住一下就是一整天啊!
这也就算了,下山时,因下了一日的雨水,且日前山雷劈死了山上的唯一的老树,也不知是否因为如此,山地蓄积了雨水后,却没有能留住水份的植物,进而造成了山石崩落。
本来能使轻功下山的一群人,就这样被困在山上不说,还找不到能避两栖身之地,也没有够高大能避雨的树。
凤公子是小辈,自是有事弟子服其劳,又怕在家里的她担心,一脱困心情一放松,就病倒了!
反倒是那两个老人家,还有谨一倒是头好壮壮,啥事都没有,今儿一早就去温泉有间客栈的工地巡视了。
跟着一起去的,还有威远侯等人,他们不是不担心皇帝的病情,但就是留下来,也无济于事,两位长公主隐约有所感,觉得这个时候,她们姐妹还是避出去的好,免得无端惹事上身。
威远侯几个与她们走的近,自然是一起带着走。
至于凤公子和黎浅浅,反正大家都知道,他们夫妻回南楚过年去了,根本不在国都,他们都出门去了,也就不会有人上门拜访。
不过话虽如此,送拜帖的人还是不少。
黎浅浅虽没跟去,但丈夫、表舅和三哥全都出门去了,本来中午就该回家的,等到了掌灯还没消息,她自然是要带人去寻。
她们出门的时候,外头正下着滂沱大雨,虽然准备齐全,但到了山上,马车上不去,还是得徒步行走,黎浅浅难得的病倒了。
春江她们发现她烧得满脸通红,立刻就把人塞回马车里,驶往工地去暂歇,至少工地上有房,有屋,能安睡。
等凤公子他们终于下山时,黎浅浅已经高烧有三日了,叶妈妈就说,凤公子之所以会病,除了一直绷紧的心弦放松了之外,大概就是担心教主所致吧?
结果夫妻两个就被所有人送回府养病,黎浅浅因病得早些,又及时避了风雨,病况倒是很快就好转,凤公子则不然。
凤老庄主说自打凤老公子夫妻过世之后,侄子就像根绷得太紧的琴弦,虽说习武之人难得生病一回,但像他那样,连点小病痛都没有,显然不正常。
这回病倒也好,正好将心里郁集的愁闷全渲泄出来,免得积在心里越积越多,日后酿成大病就不好。
刘二问黎浅浅,是不是要他帮忙带些书啊!好玩的给凤公子解闷。
不想被教主给瞪了!“好你个刘二,你家教主卧病在床的时候,怎么就不见你帮我取书、带好玩的给我解闷啊?”
刘二讪笑,“这不,那会儿,您有凤公子作伴啊!”夫妻两个同处一室一道儿养病,你陪我我陪你,光看着对方就够了,哪还需要解闷的玩意儿。
黎浅浅听他这么说,也不好说什么了,因为自打自己好些,她就开始忙起来了,毕竟有间客栈得赶工,她的事情多着呢!
哪还能像之前那样,整天待在房里不出门呢?
她整天不在家,凤公子病还没好利索,连床都不让下呢!可不就得需要看书解闷了。
之所以不给他看凤家庄送来的文件,是凤老庄主交代的,说是要养病就好好养着,别急着操心那些东西,反正又不会长脚跑了。
等他病好再去看就行,不着急。
“对了,赵国的那些朝臣似乎又闹腾着要寻神医,只是这神医可不好找。”刘二顿了下,又道,“都上凤家庄买消息了,可惜,凤家庄能给的已经都给了,请得来的,早就来过,请不来的,自然还是请不来。”
像韦长玹,那老家伙实在年纪太大了,就算被蓝海治好他的偏瘫,但是精力到底大不如前。
至于蓝海自己,南楚皇帝最近也是龙体欠安,皇帝不可能放他走,蓝海也不会放下医治一半的皇帝,再去接诊另一个病人,就算赵国皇帝位高权重也一样。
再说了,万一他离开南楚,来赵国为赵国皇帝诊治,结果还没到国都,皇帝的病就好了,但南楚皇帝却他半途而废,病情可能因此加剧而导致驾崩。
若是如此,这锅谁来背啊?
总不至于叫蓝海来扛责吧?
所以赵国皇子们派了不下一拨人去请蓝海,却都徒劳无功返。
而位于赵国与东齐交接的几个小国,听说也有位名医,年纪不大,但医术了得,就有皇子开口,想亲自出马去请名医。
除此之外,也有消息指出,西越和北晋交接之地的尧地,也有一名神医,不过此人和韦长玹一样,年纪都不小了!
也不知去到地头,能把人请回来否?
不过皇后说了,不管能不能成,都得去一趟,太医院是已然束手无策,要是能请到神医最好,如若不成,请个名医回来也是好的,多个人多个希望嘛!
也许,其中一人就能把药到病除,把皇帝给救回来呢?
如此,请回救命名医的皇子,可就立了大功一件哪!这么好的机会,怎能轻易放过?
一旦错过,就再无机会,能在皇帝跟前建功露脸。
因此几乎所有的皇子们全都蠢蠢欲动,人人都觉得机不可失,不能轻易放过。
穿越之教主难为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黎氏名医
其实早在刘二向黎浅浅回报诸皇子请医一事之前,他们就已经出发前往各名医所在之所。
其中最早出发的是皇四子冀王赵知,当其他兄弟才准备要出发时,他已经抵达赵国与东齐地界,一叫宇国的小国,宇国很小,位在两国交界的高山之处,丛山峻岭之巅。
宇国虽小,却是人文荟萃之地。
或该说,天盛帝国灭亡之时,不少早就看出灭国端倪的高人们,就相偕四散各地避难去了。
宇国,是他们避难所之一。
或许初来此地时,他们并不曾想着要建国,但时日一长,居住于此的人们,终究还是要往外走动的。
宇国位于深山之中,虽能种植米、麦等植物,但能种植的地方实在不大,又为了灌溉用水方便,所以特地选用梯田,尽量把土地用在种植上,梯田边缘的田埂种了一排茶树。
而上下梯田的斜坡路,是木材打造的,运送收割好的稻、麦,要下的肥料都是用木车运送,不用人力挑送。
事实上,宇国很多地方都做了机关,和璇玑门的机关术不同的是,宇国的机关全用在利民便民上头。
像是家家户户用水,不用亲自去水井挑水,也不用到溪边挑水,而是家中的水喉打开,水就自然流出。
冀王一行人来到宇国,深感大开眼界,登高是件风雅之事,但,也是件很累人的事情。
冀王养尊处优,若是可以,他是绝对不想去爬山的,因此不管去哪儿,最好是乘车能到最好,对,他连骑马都懒,觉得太累人了。
所以得知要来宇国请医,他差点跟提议的幕客翻脸。
待在他身边这么久,不晓得他的习性吗?还故意建议他来宇国?当他傻,不晓得宇国位在深山,城中的道路不是坡道就是阶梯,是想累死他,好给他的兄弟们腾位置吗?
可是幕客们却道,宇国科技发达,上楼不用劳动自个儿的腿脚,自有代劳的。
但是什么东西还是人代劳,却又含糊其词,只说到了地头,不用他们说,看了就知道。
便是因为如此,冀王难得起了好奇心,不过幕客们怕这位娇养王爷受不了赶路之苦,因此早早就出发前往宇国。
也才会其他皇子准备出门时,他们一行人,已然抵达地头。
进了宇国关隘,还不觉有什么出奇之处,直到马车入城。
他们要找的名医就在宇国的都城临川城,马车入城之后,就先引到一处空地,因为临川城中不允许马匹入城,说是他们国君嫌马粪臭,所以要求把马换下。
冀王原以为是换驴或骡,甚至是牛来拉车,不想,他真的猜错了。
马匹统统被寄存在此地的马厩,所有的车辆全换上一个奇怪的机器来拉车,要是黎浅浅兄妹两在此,见了肯定要大吃一惊,因为这就是简易版的汽车嘛!
他们兄妹会开车,但兄妹两对汽车的构造并不甚了解,然此时开到马车前的,就是简易版的现代汽车,只见负责把马换下的人,现在来到那车的后方,从车尾拉了条绳子到马车前方。
也不知他做了什么,马车里的人只觉车身陡地一抖,然后就被拖着走了,车里的人不知道,车外的人却全看傻眼了。
因为车轮在被拉往前时,压到了一条黑色的东西,然后车轮外就被包上了那黑色的东西,说也奇怪,那黑色的东西似乎让车轮行进时更加平顺。
而最让大家感到惊讶的是,车行的速度比马拉车还快,车里的人只觉车行异常平稳,不晓得是宇国的道路平稳,还是旁的缘故。
站在车旁的人看着,都有些目瞪口呆,因为那车行走起来,可比之前顺当许多。
很快,他们所有的马车就已换装完毕。
车夫在此时也无用武之地啦!
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坐在车辕上,跟着前引的车辆去了他们事先预定的客栈。
宇国很小,平常也没什么外人会来,所以不曾设四方馆等招待外国使臣、宾客的处所。
来此的行商、文人都是入住客栈。
临川城的客栈规模都不小,但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色,那就是全是高楼,至少五六层的楼房,他们入住的君福客栈呢!有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客房,是建在山壁上,也有建在崖上的,要怎么进出?
哦,有宇国独有的天梯啊!每一座天梯都有各自的名字,从君福客栈一楼要上二楼,要搭乘翔风天梯,二楼上三楼要乘揽月天梯,三楼上四楼则是搭乘月天梯,四楼上五楼则是飞凤天梯,五楼上六楼,则是换搭登月天梯。
换句话说,要上六楼,就要依次搭乘翔风、揽月、乘月、飞凤、登月,没有一次抵达的天梯,而是需要换搭天梯。
每座天梯搭乘之处,也都别具特色,风景特别好。
不过也有不这么烦人的,如燕雷客栈,他们家上下楼的方式选择很多,可以搭天梯,燕雷客栈共有五层楼。
,天梯共有五座,一到二楼的,编号为一,一楼直接到三楼,编号为二,一到四楼的,编号为三,一到五楼的编号为四,一到顶楼的,编号为五,但顶楼没有客房,只有观月阳台,这里有桌椅,可以在此吃饭喝茶聊天。
比较麻烦的是,如果住在二楼的客人,想上五楼客房找人,就得先到一楼,换搭四号天梯直上五楼。
不过比君福好一点的是,燕雷的天梯都在大厅,距离较近,不像君福,每座天梯之间,都要走上好一段路才行。
冀王不知有燕雷客栈,还以为此地的客栈,都似君福这样。
他住的是五楼天字一号房,可以想见,当他知道要换搭那么多座天梯,每座天梯间距离还有点远时,差点就崩溃了。
后来还是君福客栈的伙计机灵,连忙告诉他,他们有行政车可乘,行政车顾名思义,就是提供客栈里的清洁员及行李运送员使用的,当然,遇上懒得走动的客人时,也能充当运送客人的交通工具。
最让冀王满意的是,这行政车呢,可以从一楼大厅就开始乘坐,直接进出天梯,直到抵达所住的客房、
看到天梯四周没有任何防护,冀王的腿还软了下,不过他坐在车上,没人看得出来,反倒是他的幕客们,难得的腿软了,冀王心里暗笑,该。
进了客房之后,冀王让使女们去安置箱笼,自己则和幕僚们商量对策去了。
“你们到底是问到那位名医的姓氐没有?”
“问到了。”幕僚们苦笑,他们早就问到了,只是有点不敢相信,因为名医姓黎,听说祖上与天盛帝国皇室有关系。
“黎?”听到这话,冀王有点愣,“黎?黎漱的那个黎?他们家祖上和天盛帝国的皇室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啊?”
“听说,黎名医的祖上是天盛帝国的宗室,至于和黎大教主有什么关系,这,咱们就真的不清楚了!”
说不定这不过是那个名医,故意杜撰出来,拉抬自家声势的,所以话自不能说得很明白,免得日后被人挑刺,同时也是为了塑造点神秘感吧!
毕竟,名医嘛!要是再积攒些名望,指不定就升格成神医了!
幕僚们对此并不太在意,在他们心里,能治好皇帝,那就是好的,治不好,就是神医也无用。
冀王倒是没想太多,他累坏了,别以为坐在车上啥也没做就不累,他心累呢!毕竟还昏迷着不省人事的人是他爹啊!
虽然他很盼望着,他爹死后,自己能上位成为下任皇帝,但不代表他就盼着他爹赶紧死啊!
他爹虽不是个好爹,但没了爹,想想就觉得惶恐,似乎心里少了什么,有爹在的时候,不管做错了什么,就算做错会被爹打骂,但总好过没有爹挡在前头强。
幕僚们都知道冀王是个什么样的人,见侍女们安置好箱笼,就起身进去安置,也不觉有何不对,只是相继起身,去了五楼的会客厅继续商议。
房里的冀王却在问侍从,“那个名医真的姓黎?”
“是,而且黎名医是名女子,听说容貌妍丽,小的悄悄去看过了,丝毫不逊蓝侧妃。”
蓝侧妃的艳丽无双,赵国宗室无人不晓,侍从自是见过,不过蓝侧妃当初进门就曾说过,她不帮人看病,因此众人只听说过她医术了得,但到底了得到什么程度,就无人知晓了。
“黎名医是女子,年纪呢?”
“二十几岁,快三十了吧!”侍从道,“听说她是黎家庄的人,在宇国黎家庄的名声颇盛。”
“黎家庄?为何在宇国名声颇盛?”
“因为宇国开国君王就是黎家人,后来开国君王黎盛过世,因无子承继,只能过继族侄,族侄福份不足,甫登基不足一年就过世,本来还想要再从族里过继,朝中大臣却都反对。”
最后是由开国的勋贵大臣们投票,选出下一任继位者,便是现任君王君程的祖上,为什么他们不愿黎氏君王再过继子侄承继王位呢?
因为这些勋贵大臣们说,他们年纪不小了,真没那个精神再去辅佐教导小皇帝。
第二任君王黎嘉就是旁支入继嫡支为帝,为什么甫登基不足一年就亡故?那是因为,黎氏宗族里的人对他入继为帝,感到非常不满。
凭什么他一个学文不成,学武不成的混子,可以当皇帝,而我们这些文武双全的却没能当皇帝。
因此有人暗地里怂恿着带坏了他,而自小谨慎的黎嘉,在当了皇帝之后,被权势冲昏了头,毕竟年轻耳根子软,有心人三言两语挑弄一番,他就忘了辅政大臣们的教导。
最后死在有心人的算计之下。
黎氏族人以为,黎嘉一死,政事堂势必要再为黎嘉过继子嗣,以继承帝位。
但谁说王位就只有黎氏人能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