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教主难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扬秋
“之前不是听说,韩大老爷想替自家孙子,聘何蘅燕为妻”春寿倒了杯茶给黎浅浅。
黎浅浅睁开眼睛,“韩大老爷”
“是啊!”鸽卫还是很关注韩家人的,只是没把这些消息送到黎浅浅面前。
“大长老还好吧”
“大长老夫人过世了,不过韩大老爷他们都无意回家奔丧。”春寿小声的道。
大长老夫人一辈子的期望落空了不说,儿子死得不明不白,丈夫明知谁是凶手,却不思为儿子报仇,再加上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戴了掺了药物的香囊,身子严重受损无人知晓,等到她感到不舒服时,已经药石罔效,大长老直到妻子过世后,才从大夫那里得知真相,气急之下,也病倒了。
病情稳定之后,大长老愈发消沉,接连丧子、丧偶的打击不谓不大,任大长老性情坚毅,也承受不住打击,更何况幼子是死在大房的曾孙手里,妻子也是
第二百一十八章 换地方
黎经时不知皇帝跟他说完话,就跑去见太后,出了御书房后就急着要出宫,没想到还没到宫门口,就被相熟的侍卫统领拦住,“庆安长公主进宫探望太后,黎将军先避一避吧”
侍卫统领姓何,年近四十,黎韶熙第一次独自进京时认识的,当时何统领的父亲得了急病,正好缺一味药,全家人四处寻药,黎韶熙正好在药铺里和掌柜谈生意,身边带了不少药材。
听掌柜说这何统领是个孝子,便出手相助,何统领的父亲才熬过那一关,自此两家就互有往来。
何统领原以为恩人是走南闯北的药材商人,没想到他们父子都是镇守天险关的官兵,黎经时父子进京,双方一碰面相谈甚欢。
庆安长公主有意招黎经时为婿,也是何统领第一个跟他透消息的。
黎经时对此是敬谢不敏,他有儿有女,还有个儿子不知流落何方,他哪有心思再娶,再说皇家女婿是好当的吗如果皇帝的心思不变,那么皇上必不乐见他娶长公主。
那,皇帝刚才的那番铺垫又是何意黎经时挠头不解,何统领让人去看长公主她们是否已经离开,“老弟那天有空到兄弟家里小坐,我家老爷子一直说要好好谢谢你们。”
何统领虽是勋贵出身,但其父是嫡支庶出,他祖父嫡出的儿子尚照拂不来,那有心思照顾庶子,他父亲完全是靠自己在军中打拚,才有了一席之地,但也因此落下病根,年轻时看不出来,年纪一大病痛就开始折磨人。
那年若不是遇上黎韶熙,怕是熬不过来,只是病好后,还需要调养,也是黎韶熙出手相帮,因此知道黎家想在京里置产,他便出手帮忙,若不是何统领指点,黎韶熙哪能买下现在的将军府,及另几处房产。
“金鱼胡同宅子的红契,你几时要去办”何统领让人沏茶,边问道。
“这两天有空就过去。”
“你真要写你嫡母的名字金鱼胡同的宅子不便宜啊!”何统领想想都替他觉得肉痛。
黎经时露出憨笑,“到底是我嫡母,难得进京来,总要让老人家有地方安身,其实我那儿也能住,只是,我那儿弟兄多,怕老人家经不得吵,她老人家打年轻就怕吵,我们兄弟从来不敢在家里吵闹,就怕扰了她老人家安宁。”
何统领看到他那一笑,嘴角微抽,这人生的好看,就是占便宜,他要说黎经时说这段话时是不安好心,怕是没人会相信自己吧
明明就是不愿黎老太太进住自宅,偏偏话说得这么好听,什么怕扰她老人家安宁,不过想想黎老太太做的事,也难怪黎经时要防着她。
“给你嫡母买宅子,你两个嫡兄没出一毛”何统领眸光微闪。
“二哥手头不怎么方便,我就盼大哥来,能帮忙周转下。”
意即他二哥没出钱,他也不宽裕,等着黎大老爷从家里带钱过来周转侍卫营里不少人听了这话暗暗点头,就说嘛!黎经时不过是个小将领,手里能有多少钱,买了将军府后,又要在金鱼胡同买屋,金鱼胡同的宅子可不便宜啊!他怎么买得起。
原来是打肿脸充胖子,就等着他嫡兄来出钱帮忙啊!
等人来报庆公长公主等人已经进宫,何统领才把黎经时送出宫门。
黎经时还没回到将军府,就有人来回报,黎浅浅在泰和楼遇上的事情。
“查清楚出手的人是谁”
“查清楚了,是瑞瑶教二长老的孙女和孙媳妇。”来回报的人完全看不懂这两个女人在想什么
黎经时也不懂,“那撞人的是谁家的丫鬟”
“是庆安长公主府的丫鬟。”
又是庆安长公主今天好像一直听到这个名字黎经时叹口气,又问,“他们没找小姐麻烦”
“没有,那位郡主嫌自家丫鬟蠢,就将这事揭过去了。”
黎经时让人回将军府说一声,自己径自探女儿去了。
还真是难得,京里的贵女竟然有这么明理的时候不说黎经时觉得讶异,就连何蘅燕姑嫂两也觉得不可思议。
“那芳菲郡主没生气”
“没有。”来回禀的丫鬟有些失望,还以为能看场好戏的呢!谁晓得芳菲郡主竟然就这样任教主三人就这么跑了!
“如何还要继续下去”
何蘅威的妻子王氏似笑非笑的望着小姑子,何蘅燕冷笑一声,“肯定是嫂嫂的人失手了,才没激怒那位郡主,下回,还是换个人选好了!”
王氏轻笑一声,捧着手炉起身,“我看妹妹还是别再专注在这些杂事上头,还是好好的从祖父给的名单里,挑个如意郎君嫁了吧!凤家庄的公子,妹妹还是别想了!”
听说凤家庄的公子是人中龙凤,那日随小姑子去凤家庄送年礼,见到了凤家两位公子,确实名不虚传。
只是……“不是嫂子要说你,祖父为妹妹可是费尽心思。”
何蘅燕不耐烦的翻了个白眼,“那些人我全都看不上眼。”
王氏暗摇头,看不上怕的不是她看不上,而是人家看不上她!何蘅燕平常就爱跟那些官家千金们厮混,但人家为什么要和她往来除了看中二长老商队带回来的珍稀宝贝,再有就是与二长老合作能挣钱,又不用他们费心,只要每年开些空白路引就好,然后就有大笔进帐,还有什么比这钱赚得更容易的没有。
 
第二百一十九章 训练
气归气,季瑶深却无法不从,谁让黎浅浅是她的金主呢
侍候的丫鬟不知她的脾气,见她生气不敢上前去劝,只能在旁边安静的侍候,还是纪嬷嬷领丫鬟送晚饭来,将屋里侍候的遣退,她们才松了口气。
来到外间,听到纪嬷嬷劝哄的声音,几个丫鬟不禁露出钦羡之色,“还是纪嬷嬷有办法,咱们在里头,可是一点都不敢劝。”
“可不是吗”说话间出了屋,就见平亲王妃身边的一个大丫鬟领着几个手捧托盘的仆妇过来。
丫鬟们跟大丫鬟见礼,托盘上的锦盒精致华美,再看那些色彩缤纷的布匹全都是上贡的锦缎,细瞧上头的花色,应该全都是今年的新品。“姐姐这些是亲王妃赏给我们小姐的”
大丫鬟含笑点头,“十二小姐在里头”
“是,正用饭呢!”
大丫鬟与她们说笑两句,就领着人走了,丫鬟们看着不禁要道,“亲王妃还真是疼爱咱们小姐。”
“谁让咱们小姐惹人疼呢”
说着几个丫鬟嘻笑成团,大丫鬟听着后头的说笑声,不由皱了眉头,紧跟在侧的一个嬷嬷道,“还以为十二小姐的手腕高,没想到连几个丫鬟都收拾不了。”
大丫鬟看她一眼,呶嘴示意她看托盘上的东西,“手腕要是不高,亲王妃需要这样示好”
“也不知那十二小姐帮亲王办了什么事这些天亲王可是高兴得很!”
大丫鬟朝那嬷嬷轻摇头,“嬷嬷别多事好,免得惹祸上身。”
嬷嬷却有些不以为然,大丫鬟见状不再说什么,守在门前的丫鬟已经掀起银蓝铺绵织锦云纹门帘,她提裙进屋,嬷嬷撇下嘴角,听到里头的响动,忙又扬起嘴角露出笑容来。
季瑶深看到嫡母赏的布匹和首饰,嘴角上扬的跟大丫鬟道了谢,“明儿一早我就去跟母亲道谢,今儿晚了,就不过去打扰母亲歇息了。”
大丫鬟含笑应诺告辞离去,季瑶深这才让纪嬷嬷带人清点入库。
黎浅浅这头听了刘二的回报,笑问,“她没生气没追问”
刘二摇头,“咱们的人把消息送到就走了,她压根就不可能知道是谁给她送的消息。”
“其实,咱们可以不引人注目与季姑娘连系的。”
“我就是要她冒这个险,否则不是让她太好过了”
刘二挠头,“就因为这样”
“她想从我这儿拿钱,至少得付出点代价吧”
这倒也是,“不过这季姑娘胃口越来越大。”从一开始半个月碰一次面,到现在隔天就要约见。
“那是因为我给她的钱越来越少。”黎浅浅解释道。
刘二不解,“这是为何”
“她之前给我的消息,全都是敷衍了事,我要她拿出真正有用的消息来。”
“她能探出什么消息来”不是刘二瞧不起季瑶深,而是她又没受过鸽卫的训练,能打探出什么有用的消息再说平亲王如今不过是个闲散宗室,盯着他有何益处
“就算他只是闲散宗室,可我爹和两个哥哥当初被征兵,可都是拜他所赐。“
咦刘二愣了下,还真没将这两件事联想在一块儿啊!“您觉得有问题”
“我听说,平亲王原本是很受重用的,可自那年去楚岭征兵回来之后,他就被皇帝闲置了,原因不明。你不觉得很有问题吗”
“您是怕皇帝当初派他去,是为探我们教内的情况”刘二反应很快。
“南楚皇家曾应承黎家人不入仕,不征兵,就算我那大伯母嘴贱得罪人,既然已经得了好处,又怎还会揪着这事不肯放”
硬要黎经时父子去从军,才将这事放过。
如果是刻意为之,但不是针对黎经时父子,而是针对瑞瑶教
因为平亲王沉迷于女色之中,将此事交给下属去办,底下人得了大长老的孝敬,把南城黎府当瑞瑶教教主一脉来对付,接手的人不明究理,从黎老太太手里得银钱,将征兵名额冠在黎经时父子身上,反正黎家有人被征兵了,此事就能交差了。
觊觎江湖门派的产业,毕竟不是件光彩的事,等到平亲王回京后,皇帝发现有误,从此将平亲王闲置,便不足为奇了!
刘二听完黎浅浅的看法后,下巴差点合不回去了。
“您这猜测未免……”
“那也不是不可能的啊!你别忘了,那时传出表舅要收徒,玄衣统领不是还特地上门来”
刘二也想起来了。
“这么说,皇帝早就知道老爷和我们的关系了”
“知道就知道,反正也没想瞒着他。”黎浅浅伸手倒茶。
刘二接过茶,抿了一口才问,“那您打算怎么做”
“顺其自然。”捧着茶碗,黎浅浅笑得眉眼弯弯。
稍晚,黎漱听了刘二的回报,便来找徒弟,黎浅浅本来已经要睡觉了,只得又爬起来,让春江给她挽了个纂儿,取来厚厚的斗篷给她披着,才侍候她出内室。
外间黎漱已经喝了两杯茶,让人给她泡桂圆红枣茶来,“不要,给我热白开就好,说完话要睡觉了,不喝甜的。”
这个时代可没牙医,她不想蛀牙。
春江去倒了热白开给她,然后才退到门边,和春寿一起坐女红。
&nb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不遑多让
黎老太太就着丫鬟的手喝药,黑黝黝的药汁苦涩酸辣,老太太皱着一张脸,勉强自己喝下去,此时她无比怀念在家中养尊处优的日子,那个时候身边随时有人侍奉逗乐,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吃的燕窝、人参等滋补品,今儿这样吃腻了,明儿厨娘就换样,总之日日不重样,食补、药膳换着来,她身子养得可壮实,一年难得病一回,说起来,她都忘记生病吃的药有多苦了!
可是再苦,也不像她现在吃的这么苦吧
丫鬟见她喝了两口就不喝了,连忙柔声劝哄着,老太太嫌她啰唆只得又喝了几口,喝完之后立刻喝水,又含了两颗蜜饯才缓过气来。
黎二太太拖着脚步走进来,就看到黎老太太微眯着眼,似在歇息。
“母亲,您看咱们几时上路啊”
黎老太太闻言睁开眼,“什么上路,真难听。”黎二太太被骂得一头雾水,还是身边小丫鬟在她耳边低语,她才明白过来。
黎二太太暗撇下嘴,净会挑她的刺。
“可不好再拖了,再拖下去就要过年了。”二太太提醒她,黎老太太火气更盛,“你没看我病得难受这样子还叫我抱病启程,你有没有良心啊!”
谁没良心啊好意思说她没良心哼!二太太暗哼一声,心底不服气却不好表露出来,面上唯唯,老太太发了火,心情好些了,这才故作寛容的决定隔天动身继续北上。
黎大老爷夫妻则已经抵达京城,他们先到客栈安顿下来,然后留黎沁沁侍候女婿读书,他们则去见黎浅浅,得知晓黎浅浅一早就去了将军府,黎大老爷微怔了下,问门子,“黎教主去了……”
“将军府,一早大教主的随侍送她去的。”
黎大老爷不知将军府在哪,门子让车夫送他们过去。
到了将军府,黎大老爷还不觉得什么,大太太却觉得心头一震,曾几何时,那个被婆母打压得连背都挺不直的男人,竟然成了将军听还是皇帝跟前的红人而自家老爷,她抬眼看丈夫一眼,相貌堂堂的大老爷的背不知何时有些弯了。
想起病弱的儿子,大太太想到长孙氏生下四个健壮的儿子,心底有种难言的苦涩。
想到清丽无双的长孙氏,低头敛眉乖顺的样子,当初丈夫有意收她做小,如果那时她没和二太太合作,把长孙氏推给黎经时,那么大房是不是早就后继有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