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全世界都以为我是学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是风动
他们在熊猫大学校外商业街附近找到了一家海鲜火锅自助。
这个点还在吃饭的人已经很少了,只有三三两两出来聚会的大学室友或者情侣。鹿行吟晚上胃口不太好,只拿了一碗海鲜粥和一小碟刺身,顾放为却像饿了很多天一样,拿了一大堆东西,并且全部吃光了。
他在这里埋头吃,只注意到鹿行吟一碗粥喝了很长时间,他吃之前鹿行吟在喝粥,吃之后鹿行吟一碗粥还没喝完。
临了,鹿行吟说:“我先去结账,用了多少回去要跟陈老师说一下的。”
“结账是吗?”老板一眼看到他脖子上挂的胸牌,“同学是来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哈?说一声,校内才能用代金券,校外不能的哈。”
“嗯,我知道。”
“两人一共八百。同学给你们送两个伴手礼,祝你们考试顺利噢。”老板一边给他打单子,一边好奇地跟他闲聊,“今天也有好多人过来吃,也是参加这个比赛的。这个比赛有奖吗?你们是都能上清华北大的是不是?”
鹿行吟眼底弥漫淡淡的笑意:“不知道,希望吧。”
伴手礼是一人一个雪梅娘,一个抹茶馅儿,一个奶茶蒟蒻馅儿。
蒟蒻是化学岛的一个梗,鹿行吟一边小口吃,一边想起来这件事,笑。
“笑什么呢小计算器,这么出神?”顾放为伸手把另一个雪梅娘也递给他,“我不爱吃甜的,你吃。”
鹿行吟摇摇头。
夜晚的熊猫大学很寂静,他们所在的校区就叫“临水”,随处可见静谧干净的湖面,湖边杨柳依依,灯光璀璨。他们两个人找到实验室的时候,里边灯都灭了,黑灯瞎火的一大片。只有一张冬令营横幅挂在这里,勉强算是地标。
“好像都关门了,明天来看?”顾放为转悠了几圈,他们化学实验室另有一个铁栅栏的大门锁着,看后边的玻璃门,不知道有没有锁。
他扶着栏杆,脚上借力,很快就顺着翻了过去,他走过去,试着推了推玻璃门:“没锁,小计算器你过来。”
鹿行吟看着铁门,犹豫了一下。





全世界都以为我是学渣 第113节
他倒是翻过青墨七中的墙,不过这么高的铁门却没试过。他抓着栏杆往上爬,离地还有将近两米,不怎么敢跳,顾放为说:“不怕的,我在这。”
他轻轻一跳,顾放为就伸手把他抱了下来。
顾放为身上没了那种玫瑰与桦树的香水香气,却依然带着一点隐香,或许是因为一直在外奔波劳累,或许是这个年纪的男生本来就长得快,他像是又高了一些,抱着他的手臂也更加有力了。
鹿行吟稳住了身体,想往后退一步,却没想到顾放为没有放,他就这样把他抵在墙边,低笑了一声,耍赖一样,就是不放手。他从前抱他时也是这样,非常用力,总像是想把他往墙上挤一样,只恨不能再近一点。
鹿行吟没动。
“我好想你。”顾放为喃喃道。“不过再抱下去你该生气了。”
离得这么近,心跳声混杂在一起,分不清是谁的。顾放为松开他,移开视线,声音有些沙哑:“走吧。”
鹿行吟跟在他身后,脚步放慢,指尖发烫。
实验室的构造很普通,这边小区的实验室有些老旧了。考场还没来得及布置,所以没有封锁。
鹿行吟走进去,试了试这边水龙头的出水速度和力度——水压非常强,如果按照平常人拧水龙头的弧度,恐怕会溅落一大片。
实验室设备条件,这实际上就是到时候实验考察可能存在的一个坑了。他们不止一次听陈冲说过一个案例——产物已经做好了,最后尾清洗设备时水淋了一桌子,毁了自己的实验,还有可能因为影响到他人而扣分。
他们看完之后,返回酒店。
第二天的开幕式,例行讲解一下接下来几天的流程,以及试卷评分规则。由于接着就是理论部分考试,到了今天,已经没什么人出去玩了,全部都在酒店里复习。
顾放为自己顺完了五个板块的基础知识结构,今天开始看题。而鹿行吟去了隔壁房间,和队友们一起问答护判,查漏补缺。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陆陆续续的就有人起来了,考试八点半开始,一直考到十一点半,大部分人都在酒店自助餐厅吃了饭,前往考场。
理论考试考场就在酒店的会议室,非常大,每个人隔开很远,桌面铺着深绿的桌布,有些窄小。鹿行吟和顾放为不在一个考场,他的位置靠前,附近左右的人有的他认识。
楚泉坐在他前面。
主办组赶着ddl印刷试卷,决赛试卷发下来时,甚至还是温热的。
鹿行吟快速扫视了一眼。
第一道他有些眼熟,c60的四口特全合成——这是一个相对冷门的知识点,但是他有印象——他曾在w大学的今年的一本期刊上看过相关探讨,而他之所以会去看那本期刊,是因为他参与话筒队的出题计划。这道题最后因为太偏,他放弃了展示,但是他自己却清清楚楚地记得这个知识点!
时至如今,哪怕时间不同,场地不同,他却总是想起小分队在青墨七中时,每个人绞尽脑汁猜测那次鹰才空降时的月考试卷的时候。
也是那个时候,顾放为教会他如何找到作为出题人的思路和素养——关注学术界最新的学术成果,关注最新期刊上不同的结论。在话筒队时,他没有一天不是按照这样做的。
鹿行吟心脏狂跳起来,努力平静下来,花少量时间写完这道题之后,接着往下看。
第二题相对来说中规中矩,考察难溶物的基本物理性质以及弱酸弱碱的电离,只是情况众多,计算量也比较大。鹿行吟花了大约四十分钟去写它,答题卡写得密密麻麻。
后面几个题目都保持了差不多的水准,鹿行吟做起来非常顺——连他自己都有些出乎意料。
只有最后一个大题,鹿行吟稍微卡壳了一下。
最后一个大题涉及到一个ressert化合物,第二问看上去也相对复杂,鹿行吟看了一眼,下意识地以为是印象中的一个人名反应,写完反应式之后,总觉得不太确定,但是这个时候考试时间已经到了,他只能放下笔。
出考场之后,鹿行吟才听见附近有人在议论:“楚泉是真的强,提前半小时交卷。她交卷的时候我慌死了。”
他写题太投入,都没发现。
赛场组老师在他们考试的时候就已经开了试卷评析会,下午就能知道试卷答案。
鹿行吟出考场没几步,就看见顾放为已经站在那里等他了。
他歪歪头:“你也提前交卷了?”
顾放为笑——丝毫没有拉仇恨的自觉。
“今年决赛试卷相对往年来说,稍微偏难,一个是第一题的c60,许多同学没想到。另一个是压轴的反应,许多人看第一眼恐怕以为是baylishillman反应是吧”
陈冲粗略翻着整理好的电子版试卷,被几个省队孩子围在正中,简单讲评了一下,“但其实它不是,是另一个比较冷门的反应——你们当中有谁看了art有机?”
李琦、康勤和其他省队成员都沉默了——art(有机反应机理的书写艺术)一直都是偏难的一本教材,更因为是全英文原版,他们跟普通竞赛训练已经吃不消了,别说再去啃这本书。
陈冲苦笑起来——s省毕竟竞赛刚起步,这样的情况实际上也在预料之中。
鹿行吟和顾放为同时举手,鹿行吟的手举到一半又缩了回去:“我看了,但是没记住。”
“没关系,考都考完了,木已成舟,心准备接下来的实验,都去实验室看过没?多转转,尽量适应环境。”陈冲拍了拍鹿行吟的肩膀,说道。“实验尽量稳住,不能放松,知道了吗?”
“知道了!”
国家决赛按照理论0.6、实验0.4进行分数计算。鹿行吟打开化学岛刷新,发现所有人都在推测今年金牌的分数线。
“实验假设能拿到60分,理论考试考到80左右能拿到72,这是实验分数保底的情况,大家估分都出来没有?”
“你这理论80估分也太不现实了,今年上80很难的。标答对出来没有?”
“还没有,有也不敢估分,今年第一题和最后有机题太坑了!今年金牌线会不会只有六十多分?”
“楼上在想屁吃,怎么可能六十多分。总有人做出来,今天考场可不止一个提前交卷的大佬。”
“膜拜大佬!疯狂膜!”
……
晚上,酒店电梯进出门口摆上了更多大学的招生简章,该来的学校基本都来齐了,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
鹿行吟没有去听下午的试卷分析,和他一样直接留在酒店的还有更多人——以预估分数影响到自己的心态。
顾放为倒是到那边晃悠了一圈,具体估分多少他也没说。
第二天又是一大早就起来。
每个竞赛生都分到了一件白大褂,一群考试队伍如同医学生,浩浩荡荡地奔进了实验楼。
考前例行宣读实验注意事项,计分老师纷纷就位,监考老师说:“注意,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比如器材问题,不要大声喧哗,举手示意老师。”
今天的实验也比较常规,是个合成后测试产率的实验。
不远处有个男生取水,猛地拧开水龙头,意料之外地被强水压作用下溅了一身,不由得大吼了一声:“我操!”
鹿行吟恍若未闻,他全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面前的器材和自己的手上,一遍一遍在心里过着该有的实验步骤。四个半小时,又是常规难度的实验,这次他不用抢时间。
他默念着已经在实验室里磨练出来的实验习惯,深呼吸。
滴定前,他拿起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静置观察了一会儿,再将活塞倒转过来。
细小的水滴微不可察地漏了出来。
鹿行吟一怔。
漏水的地方越来越多,他大脑短暂空白了一会儿后,举起了手。
老师走了过来:“怎么了?”
“我的滴定管是漏的,麻烦给我换一根新的。”鹿行吟说。
老师检验过后,给他换了一根新的,不知道为什么,他看着鹿行吟的笑意有些意味深长:“好了,换这一根。”
鹿行吟接过新的滴定管,看了一眼这个老师。迟疑了一下——
加水,关闭活塞,旋塞扭转,放置。
细小的水滴再次漏了出来。
他重新举手,同时觉得有些困惑——连着两根滴定管都有问题?
那老师没走远,他看着他进行第二次捡漏时,就已经拿了第三根滴定管在手里,等鹿行吟一举手,他就递了过去。
“实验器材出问题算意外事故,老师,我申请加时到五个小时。”鹿行吟说。
“没问题的,你加时半小时。我会填个表递交组委会。”那老师简单地说道,“继续考试,加油。”
鹿行吟接着往下做。
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察觉了考场里的异常情况——仿佛每个人都滴定管都有问题,他斜对面试验台的女生已经在坐做最后一步滴定了,滴定管举起来时突然开始漏水——这就意味着,她拿到的数据全部作废。
而时间已经不够她重做一次了。
女生脸色惨白。
考场中,有人为赶时间没有进行滴定检漏,并且一直没发现滴定管有问题,有的发现了,却因为连续好几根滴定管都有问题而心态崩溃,越来越慌……
鹿行吟没用到那半小时的加时,他甚至提前二十分钟完成了实验。
他提前离开了考场。
一出门,他就看见顾放为从另一边急匆匆走了出来——顾放为穿着白大褂,看起来比平常又多了几分别样的禁欲和俏丽,好看得让人移不开视线。
顾放为也一眼就看到了他,慌慌张张地来抓他的手腕:“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滴定管是坏的,你发现没有?”
“我发现了,我换了两根滴定管。”鹿行吟平静地回答道。
顾放为长舒一口气。
第114章
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实验室, 所有人都在讨论这次实验室器材的问题——每个人的前两根滴定管都是坏的,大部分人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发现问题, 或者因为这个问题影响了心态。
“卧槽, 这次赛方肯定是故意的!”
“无语!在这些小地方做文章有必要?”
“可是这就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啊, 本来实验操作就需要细致入微,你在化学岛鸡汤看多了吧?真有人做阳台实验的, 炸下水道炸玻璃, 这难道很酷吗?”
……
奶神出了实验室, 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留给众人一个神秘的背影。
“奶神翻车了?”众人面面相觑。
程恪说:“好像是出了一点状况, 但不是因为滴定管, 提纯的时候出现了一点问题。”
所有人都沉默起来。
没有任何人能保证自己再真正重要的考试里能不翻车,不到最后一刻, 永远不知道最后的结论。
考完实验之后, 会方组织了参观熊猫大学的活动,不过去的人寥寥。因为要等待理论和实验实体和标准答案,成绩下发之后还需要上交意见反馈表, 大部分人都没那个心思去玩乐,而是等待领队回来,模拟估分,联系学校。
鹿行吟直到这个时候, 都还有着一种不真实感。
——离高考还有半年时间。
他居然已经,真的可以开始考虑选学校的事情了?




全世界都以为我是学渣 第114节
实验结束之后, 酒店门口也来了大量的学生家长,一是看望, 二是陪同学生进行学校咨询。
酒店门口挤满了人,那些不去的学生的大巴车位,基本也在组织方默许的情况下,让给了前来陪同的学生家长。门口热热闹闹的一大片,连程恪的父母都来了,养出这个谨慎沉稳的孩子的家长看起来居然是没什么主见的一对普通夫妇,举手投足都有些畏手畏脚,程恪一路笑着带着他们介绍,落落大方。
李琦、康勤,还有其他几个s省省队成员家长也都来了,领队室空空荡荡,陈冲被叫去开会了,晚上会打印给他们实验标准答案和实际答题卷,差不多明天一大早就能出分。
鹿行吟正在看楼下时,袖口突然被人拉了拉,回头一看,顾放为背着书包站在那里,说:“走,我们去看看学校。”
鹿行吟犹豫了一下,看着楼上几层被挤得水泄不通的招生组,说:“成绩还没出,我不知道自己的成绩。”
他没有来过这样的地方,没有父母带着,也不知道是什么流程。在场的竞赛生基本都是竞争关系,也不会具体到把学校签约协议透露出来。
“对答案了吗?”顾放为问道,“现在不知道成绩也还没关系,学校要提前联系对比,跟老师谈一谈,多方面对比一下。不是所有金牌都能直接保送的,集训队的话排名要在前五十,走,我们先一家一家地拿,把老陈过来前要我们准备的成绩档案拿好。”
鹿行吟的成绩档案还是青墨七中特别关注过的,因为他高一没念,还开了一张证明书,之后就是整个高二到高三的考试成绩以及学信档案。
他瞅着顾放为。
顾放为的表情有点尴尬:“我没好好考试,档案没用,不过我可以拿以前的学习简历,没关系的。”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顾放为一边拉着他的袖子——这是一个很小心的距离,不碰到他的手,却能和他并排走在一起,一边跟他说了许多注意事项:“因为成绩也还没出来,可能面临许多不同情况——甚至因为政策变动,签约学校毁约的情况也要考虑到,要注意最后拿到的是预录取(保送)协议还是其他的什么协议,注意院系专业选择是否有限制,哥哥这段时间也看了不少合同了,这里头坑多着呢。清北肯定要去看看,这是金牌前五十的必选,有金牌却没到前五十的,可以看一下浙大、复旦这一批,最后银牌的话,也是有备选学校可以考虑的。”
他越来越有个大人的样子,好几个办公室老师都以为他是他的家长,目光在他们两人之间犹豫不定:“考生是哪位需要咨询?”
鹿行吟举手。
顾放为再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唇红齿白的模样:“还有我。”
在场的人还有很多,学生家长都一块儿塞在里边,几乎是人挤人,招生办程序也简化了很多,拉他们进群,给了宣传册,还有给他们一人一份预录取空白合同模板。
本来还有降分协议合同模板可以领取,顾放为低声问他:“小计算器,如果……我说如果,最后没进集训队,你想选降分录取清华北大还是保送其他学校?”
鹿行吟犹豫了一下,说:“保送。”
顾放为顿了顿,问道:“如果只用上本科分数线就能进呢?”
鹿行吟看着他的眼睛,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光,轻轻说:“……保送。”
顾放为于是点点头:“好,那我们就不拿降分协议——这个东西更复杂,到时候还要具体谈谈呢。”
鹿行吟拿着合同模板看。
预录取合同比他想的要简单,分成两种,一种是参加过金秋营面试的,这种有一个承诺成绩,要求相对第一点,另一种就是简单粗暴的保送合同,要求是板上钉钉的总分前五十。
“要求的是总分前五十,但是没有说国家集训队,是因为集训队名单要再过段时间才能出来吗?”鹿行吟问。
“集训队名单后天下午颁奖现场就能出来,今年应该也是跟集训队选拔方式有关。”陈冲那边发来了消息,顾放为跟着念,“刚刚会议中新鲜出炉的选拔方式,我们被告知今年集训队不单纯取排名前五十,而是按照各省成绩顺位名单,依次轮流补上,比如说如果第一第二都是s省队员,第三名是k省队员,那么集训队名单第一名是s省第一,第二名是k省第一,后边各省轮完了再从前面开始。”
顾放为念完之后,他自己也沉默了。
“全国省加上直辖市,还有——这次香港和澳门都来人了,一共是34个名额。等于说,集训队前34名,是各省的第一名。还剩下十六个位置。”
鹿行吟轻轻说,“如果我要进集训队,我至少要成为我们省的第二名,并且要再考过十五个省剩下的全省第二。不过这样的政策的话,强省会比较吃亏。”
顾放为认真起来:“不——小计算器,你还忘了一个规则,集训队只在国家金牌里选,你先想想,除了强省,还有多少弱省能拿金牌?这个排序方式排到最后,补位的只剩下强省了。”
“另外,怎么就全省第二了?没准你是全省第一啊。”顾放为目光灼灼,“然后我看命进集训队。”
鹿行吟弯起眼睛笑:“顾放为,你估分多少?”
顾放为卡了壳:“……忘了。”
鹿行吟看了看楼上,勾唇一笑。他把合同模板好,往上走去。顾放为愣了一下之后,有点心虚地说:“……真的忘了!”
除了清华北大两所高校,他们还转了一圈,拿了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中科大、南京大学)的介绍册和基础保送协议模板,随后回到房间里研究。
顾放为比鹿行吟还认真,他对比了每个学校的化学院和热门专业的水平排行,能查到的就业率,整体打了一个表格给鹿行吟。
“要不你就去北大化院吧,他们资源好,虽然协议上没法选其他专业,但是还可以转专业,选一些赚钱的,好就业的专业。还有清华也是很好的啊!清华我看看……他们不限制专业。”
顾放为显然比他还紧张,在那里埋头嘀咕了半晌。他看起来很想问鹿行吟想去哪所学校,但是没敢开口。
鹿行吟垂眼认真看顾放为发来的表格。
清华那一栏里,顾放为做了一下热门专业调研。计算机和ai方面,国内只有“清华”和“非清华”的说法。
他应该就是去这个学校了。
*
第二天下午两点半,所有人到酒店多功能厅集合。
所谓“协调成绩”,实际上就是公布成绩,而表彰活动和集训队名单公布,则在之后的闭幕式。
陈冲比他们先几个小时拿到了队内成员成绩,一直在办公室里研究成绩反馈意见表,他们没有找到他的人,只能先一步入场。
酒店礼堂十分宽敞,比起当初多了足足一倍多的人数——加上了挤在走廊附近的家长和媒体,乌泱泱的一大片人。
吊顶的水晶灯光无比炫目,强烈刺眼的灯光加上微热的空调,让会场上方浮动着燥热的气息,沉沉压下来。
太亮的场景,决定竞赛生死的时刻即将来到。
这种场景如此熟悉,如同两年前的中考,那个惨白发亮的教室,区域化学竞赛落幕后家里映照阳光的玻璃罐,如同几个月前的国家初赛,少年们尚且没有来得及为初始的胜利欢呼,就被现实的改变而残酷打碎。
主办方开始讲话。
鹿行吟下意识地抓住了椅子扶手,指节泛出白色。
突然,他身边倒下来一个软软的、香香的东西,鹿行吟下意识地睁大眼睛看过去,发现是顾放为睡着了,手里还抓着一张a4纸,背面画着机械设计草图。
他隐约在那张纸的抬头看见了清华大学的标志——拿合同模板打草稿,顾放为这个人一如既往的拉仇恨。
1...6162636465...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