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在古代搞科研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晴空之下
更别说用来绘制地图的羊皮,鞣制最糙的那种都要一两银,像他现在用的这一张,宽幅平整薄厚均匀,这样的羊皮在市面上买不到,只有家族养的革匠细细打磨才造得出。
算算养人和选羊的银钱,妥妥要十几两银,还不如这纸张容易携带。
“那……那好不好造啊!?”
封大都护憋着气问道。
“比这张还大的……能不能做得出来?”
这个问题柳铁可是知道答案。
造纸的网床就是他亲手锻造的,因为只是试制,大的还没用上。封大都护说的宽幅,换个网床就能满足。
“可以。我们有大工具,多大都能做,工序都是一样的。”
封大都护拿起放在一旁的信封,这东西也是用同样材质的纸做的,和大郎手中的那张别无区别。
封大都护手指向两侧平拉,下了五成力才将纸扯成两半。
“这草纸真结实啊!”
封大都护喃喃地念叨。
“便宜结实可大可小,轻巧平整画啥都清楚,最妙的事折叠起来不占地方,还啥味都没有,老子做梦要的就是这玩意啊!”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150节
他又瞄了瞄长子手里的那张写了字的信纸,刚才太激动把纸撕坏了,没来得及自己体验一把画图的感觉,这手就痒得钻心,总想找个机会亲自试试。
“嘿嘿,儿啊。”
封大都护搓了搓手,讪笑着看向封大公子。
“你那张纸,能不能……”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断然拒绝。
封恺摇头,直接绝了老爹的念想。
“不行,爹,别想了,不可能。”
俊美的青年面无表情,但眼中却闪过一抹愉悦。
“这第一封纸信是非弟特地写给我的,意义非凡,爹还是死了这条心,另寻他路吧。”
封大都护:……
封大都护:“那你过写字的那张也行,我就试试……”
封恺依旧摇头。
“也不行,这是第一封回信,意义非凡,我要给非弟送回去。”
封大都护:……
封大都护:屁啊小兔崽子!不就是人家告诉你纸造出来了,你说知道了很好很厉害,用得着这样黏黏糊糊?!
还意义非凡……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俩互换定情信物了!
第142章
封恺的回信自然不想大都护想的那样简单, 上面还是说了不少正事的。
比如关于“纸”的处理,封大公子与宁矩子的意见一致,同意暂时不要对外公布。
但少量内部使用还是可以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在近期积累一部分存活, 以备未来的不时之需。
另外, 军屯挑选去墨宗学农的第一批已经确定。封恺亲自审查过人员背景,确定没什么问题, 墨宗可以放心。
写到这里的时候, 路勇送上了紧急军报。东山王连下二城, 吞掉了西河王在亭山关以东的大片土地,与虞定安隔关对峙。
两军严阵以待,拼的就是军需配给。东西二王都握有丰产沃地, 粮草一时之间还能应付,唯有兵器布匹两项要从外面购置,价格被无良商贾恶炒, 已经翻了三翻。
另一封提到莫名失踪的阳淄军。
据城中的探子回报,阳淄将军解泽点兵5000出城, 然而过了虎吼峡就只剩百十来号兵丁, 解泽和大部分军卒并未出现在阊洲城下,但也没折返回阳淄城。
这个人, 就这样莫名其妙消失了。
据说有猎户那日路过虎吼峡,眼见到峡谷中黑云滚滚、天雷轰鸣的异象, 吓得差点滚落山崖, 回家大病一场。
封恺想了想,还是简要地把这些情报写在信上,放入木盒中, 又添了一枚自己亲制的玉章,用泥印封好交给柳铁。
“这是回信,亲手交给你们矩子。”
柳铁点头。
他也不多问,将木盒揣进怀中就立刻告辞,动身折返坞堡。
柳铁回城的时候,正赶上墨宗的晚饭时间。在各大匠坊工作的弟子们纷纷下工,除了结伴吹牛的汉子之外,有些妇人婶子也三三两两结伴,嬉笑从布坊出来。
“你们组织的那是什么布?看着恁地密实?!”
“萍花说是叫帆布,将来可以做大船,织密实些好兜风,船在水中跑得快。”
“呀,大船?!那可好,咱们以后也能坐大船游河啦!”
“可不是!听说过两天矩子要开班开蒙,大人小孩都可以去听,你去不去?”
“去去去!当然去!萍花早就报名了,咱们也得跟上。”
几位妇人说说笑笑地从柳铁身旁经过,一路朝着食间的方向走。
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墨宗日常,柳铁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事实上,他自己也报名了矩子的扫盲班。铁匠坊上至木东来,下到刚进坊的小学徒,全员都报名参加。体会到知识指导做工的便利,谁都想成为下一个刘通,不能被别人落下。
宁矩子到回信的时候一点都不惊讶。
他就知道暮野兄肯定明白“纸”的诞生意味着什么。
之前封恺来墨宗拜访,曾经就有提议先开书造纸,当时被他宁非驳回,还颇有些失望呢。
他笑着看向柳铁。
“可是有获?”
柳铁点头,脸红的快要滴血。
这次去定安城送信,他是真实见识到“纸”的价值。
能让封大都护和封大公子都那样看重的东西,果然不可能只用在茅厕中,想来还是他眼界浅见识少,看不出东西的真正用处,闹出了大笑话。
学,果然还是要学!
天地万物的道理学不尽看不完,以前想着只要打好铁就能吃一辈子,现在回头看,柳铁都替自己脸红。
见他这副模样,宁非很好心地放过了他,笑着让他去吃饭,自己则是转回书房看信。
暮野兄在信上表示十分喜欢这个惊喜,用文字充分表达了对宁非造纸的赞美。
这种文辞优美对仗工整的古风“虹屁”,拍得宁锯子身心舒畅,反复读了好几遍才心满意足地去看下一行。
接下来,封恺写了几条线报,大多是关于中原局势的,炼简短。
宁非的视线,长久地停留在“虎吼峡异象”那一行字上。
天雷,黑云,这搭配略眼熟。
五千人进去只剩一百多人出来,虎吼峡里面一定发生了什么。
想了想,宁锯子召唤系统。
宁非:统啊。
——智能8825995号:在呢,爸爸。
宁非:你之前给岳万峰兑换硝化甘油,他做成了吗?
——智能8825995号:爸爸咱不聊那个渣男好不好,统知道错了……
宁非:不是骂你,我就是好奇。不管我在这个时代造出了什么系统都会跟踪记录,你当年偷偷给岳万峰超时代的奖励,那他到底做出来没有?
——智能8825995号:……
——智能8825995号:没有呢爸爸,渣男没做,他说这东西是危险品,他怕出事。
宁非:但这奖励是他自己要求的,对不对?
——智能8825995号:是的爸爸,是渣男点名要的,渣统当时年幼无知……
宁非摇头。
宁非:没有追究你的意思,我就是想知道,他为什么要这玩意?当时他有说什么吗?
——智能8825995号:开始的时候他和爸爸一样,要的都是超出时代的东西,比如火焰喷射枪和肩扛式火箭桶之类的,都被统拒绝了。
——智能8825995号:统说火药还勉强,喷射枪和火箭弹这种热武器是不可能的。
——智能8825995号:于是岳万峰就说要火药,他说他知道“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方,也不算没有技术积累,所以统就给了他配方的进化版硝化甘油。
——智能8825995号:因为他背出了配方,而且硝化甘油的原料在理论上是可以制造的,所以也不算违规。不过等渣男看到配方之后,他又说造这东西太危险,一直也没动手试制,让统很失望。
——智能8825995号:统本来以为,给他图纸他就会用的,这样统就有了点数提成,也能还一部分分期需要的点数。结果……
明白了。
宁非摸了摸下巴。
如果是火药就说得通了。
缺德圣人遗物实锤,而且这配方流传到外面,让对方造出了三元系火药。
缺德圣人当初就是奔着杀伤性武器去的,他自然不会只用这玩意造炮竹,搞不好他遗留下来的这些信息,已经足以让对方点出热武器的科技点。
若真是这样,那他也得做些准备了。
比起宁锯子的忧心忡忡,来墨宗上农课的军屯门过得可是痛并快乐着。
墨宗吃的可是真好!
其实食间吃的倒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都是平时最常见的普通食材,一文钱一块的豆腐,山野自然生长的野菜,土豆和猪肉是墨宗的特色,可现在边军也能吃到猪,不算稀罕。
可不知道为什么,同样的东西放到食间大娘的饭勺中,就变成了好吃到想把舌头都吞下去的美味吃食。
“墨宗的菜色油水多啊!油水多自然就香。”
老军屯砸吧了一下嘴巴,颇有些感慨地说道。
“人家舍得放油,手里还有鲜香的秘料,端出来自然好吃。”
“尤其是那道红烧肉,哎,也不知道走之前还有没有机会吃到……”
一听说红烧肉,一众军屯的眼神都亮了。
红烧肉啊!那大概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了,据说之前只有大公子吃过,皇帝老子都未必尝得到,他们何德何能?!
众军屯来的第一天晚上,墨宗矩子给他们开了一个接风宴,席面便上了这道“红烧肉”。
盘子端上来的时候,空气中瞬间充斥着无比浓郁的肉香。
甘甜,醇厚,鲜美。
众军屯齐齐抬头,眼睛被那红褐的油润色泽捕获,自此再也不能移开,鼻孔却迅速张大,不停地抽取着空气中的味道。
怎么能那么香?!为什么那么香!?而且颜色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口水狂泌!
盘子上桌,一瞬间就被瓜分完毕。红褐色的肉块还冒着热气,但没人在意自己会不会被烫到,亟不可待地塞入到口中。
“好烫!”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151节
“呜呜呜!”
“嘶——哈!”
但舍不得吐出。
亮晶晶软糯糯,肥而不腻,香甜松软,入口即化。
鲜香微甜的汤汁充盈在舌尖,渗透在口腔中的每一个角落,无法言说的满足感充盈全身,愉悦的让人想要跳着转圈。
好吃!真的好吃!比生平吃过的任何一种食物都要美味!简直就是神仙菜肴!
盘子里搭配的土豆也好吃,炖的软糯香嫩,充分吸了浓郁的肉质,口味平和顺滑。
这一道菜,不像辣椒那样带有攻击性,令人不得不折服在起尖锐的棱角下。红烧肉更加温和宽容,仿佛一个拥有绝对实力的老者,自信可以以柔克刚,征服全场。
服了!是真的服了!墨宗大婶的手艺太绝了!
餐单是军屯们现在最关心的东西,每一天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恨不能再长两个肚子出来,吃得肚皮滚圆,眼见着迅速长肉。
现在,墨宗众人经常能看到来上课的军屯沿着坞堡跑步。几个年轻健壮的小伙子十分引人眼球,已经成了织布坊日常八卦的话题。
当然,并不是单纯为了身材和相貌,最主要的,这几个小伙子的成绩经常吊车尾,大名总是写在考试成绩榜的最后几位。
如今柳老头的农科班已经正式开班了,每天上午讲理论,下午去田里实践,晚上是学渣补课实践,每一天安排的都很充实。
封恺这批送来的两极分化,年长的都是有经验的老军屯,年轻人经验较少,但也都下过田地。
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怕老军屯固步自封,接新鲜事物比较难,换成小伙子学东西更容易些。
但是这一次,封大公子是失算了。
都不会写字,老军屯就用画图记录重点。柳老头讲的每一个知识点,老军屯们都会反复确认,再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可以理解的东西。
比如基肥和种肥,老军屯马上联想到金汁和粪肥,在观摩了墨宗几种作物施肥的效果后,老军屯们对柳老头心服口服,每天下课都不走,围着老头要求补课。
几个年轻人其实也很努力,无奈实践经验缺乏,又无法脑补和转化,几次考试都被老军屯们彻底甩在了身后。
于是几个小伙子便体会到柳老头变脸的恐怖。
晚上回宿舍都写不完的作业,每天都要进行的考试,学房外墙上写的成绩榜实时都在更新,名字还会被写的大大的。
这次来的军屯,不是每个人都会写字,但自己的名字还是认识的。压力是小,丢脸为大。
尤其那些年轻小娘子,下工还特地绕到学房,嬉笑着对他们几个指指点点。
开始还以为是自己操练的模样吸引了美娇娘,几个小伙子立刻挺胸抬头,务必把自己最强壮最爷们的一面展现出来。
结果真听到几个小娘子的议论的话,傻小子们瞬间石化。
“呀,长那么大个子,咋不长脑子哩,次次最后一个。”
“可不是呀,种肥那节课有啥难的,当初我可是得了满分的!”
“还好意思出去跑着玩,傻狍子么!?我要是他都没脸出门了!”
“又笨不知道上进,啧啧啧,这爷们可不能嫁!”
第143章
春耕是大事。
纵然雍西关的军屯田已经完成了播种, 但后续的追肥和间种还是可以弥补的。
第一期农科班的课程中心主要围绕着肥料和间套种,还针对军屯田种植的作物特别设计了施肥方案,学习任务不可谓不重。
好在军屯们都无比珍稀这次进学堂的机会。不管脑子灵不灵巧, 上课都一等一的认真。有学得慢的不甘落后,连着几个晚上熬夜复习, 有时间就找同伴讲解知识点, 第二天还要早起去学房堵教员答疑,模仿着别人下田时候的动作, 竟然也快就跟上了进度。
一个月之后, 第一批农科班学员全员通过了结业考试。
作为毕业几年, 他们被邀请去参观还在建设中的九凌城,顺带春游。
消息传到农科班,军屯们的反应都不太热烈。
这段时间他们在墨宗坞堡见识了太多的新鲜玩意, 神经被冲击的一天比一天粗壮,已经不是刚进坞堡时的“土包子”了。
原本以为最后一天还会有惊喜,结果一听是去九凌湖玩, 大家心里其实多少都有些失望的。
都快要离开啦,真不考虑再做顿红烧肉给他们送行吗?
“九凌湖?那不就是个大水泡么!我老家以前离着不远, 小时候还去摸过鱼呢!”
一个年轻军屯说道。
九凌湖距离雍西关不算远, 就在牛背山的北麓。这群军屯都是出身边镇,对九凌湖这个地方并不陌生。
“那地方除了水啥也没有呀!有个河汊子能通到乌知河, 没啥意思。”
听他这样说,另外一个中年军屯叹了口气, 神情颇有些郁郁。
“我老家以前就在乌知河边, 以前顺着河一直往北有个胡人部落,他们人都挺和气的,用稻米和盐巴能换好吃的羊肉, 咱们这里的小玩意他们也都很喜欢。”
“后来因为胡蛮闹得凶,那个部落就迁走了。我老家也被打劫,半个村子的人都被杀光,那些胡蛮都是牲口啊!”
“要不是那时候大都护带兵夺回了东路,我们都得被困死在山里。”
听他说起旧事,大家的心情更低落了。
最后还是老军屯敲了敲烟袋。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墨宗在那边开垦了新的田地,据说还要在乌知河上建水坝,你们去也能长不少见识。”
“我之前去看过他们灌溉用的水龙车,可是个神奇的机关,脚踩着就能提水,一点都不力气。”
“那时候教员就说过,以后水坝要是建起来,用水推着水龙车能自己动,比现在还生理。”
老军屯在农科班还是很有威望的,他都这样说了,余下众人也对九凌湖生出了几分期待。
可真等人到了九凌湖……军屯门的眼睛都看直了。
“哥……”
年轻的军屯目瞪口呆,机械扯了扯身边的中年人。
“哥你们村以前都这么……的吗?这这这这这也太……了啊!”
他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形容,眼前的这块土地在他的认知中,已经不能以“村”来称呼,这分明是座城池了!
不不不!
年轻的军屯抓了抓头。
也不能说还是城池,至少和见过的任何一座城镇都不一样!
就拿定安城来说,那可是北疆最繁华的城镇了,有高高的城墙和大大小小的坊市,沿街的民房和店铺建成什么样的都有,一眼望去,高矮新旧各异。
不仅是定安城,边塞其他的小城也是一样,只有大小和人口的差别。
但九凌湖却完全不一样。
这里的房子按照区域建造成不同的模样,但大体都是用灰色的水泥抹面,色风格十分统一。比如他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都建的是方方正正的两层小楼,沿墙都安装了楼梯和栏杆,每隔几米都有独立的门扉。
只是窗子的部分还是空的,连窗框的都没有,黑洞洞的窗口看着十分古怪。
“那是干什么的?为啥都没窗?”
其中一个军屯好奇地问道。
“那是我们九凌城未来的坊工宿舍。”
哈斯勒笑着回答。
他本来是木工班的弟子,无奈做木工没啥天分,爱笑爱说话的性子倒是和娘亲梅大娘一脉相承。
如今梅大娘在定安城看店做掌柜,他这个当儿子的也被宁锯子慧眼发掘,成了墨宗坞堡对外联络的工作人员。
不得不说,这活可真是太适合哈斯勒了!
他这人天生就是个话痨,和谁又都是自来熟,要真卯起劲来那真是从不冷场,很快就和军屯混熟了。
“宿舍?”
军屯疑惑地抓了抓头。
他们在坞堡住了一个月,对墨宗的某些“特殊叫法”也听得习惯,知道“宿舍”就是住人的房子。
“那为啥不安窗啊?冬天不会冷吗?”
听他这样问,哈斯勒神秘地一笑。
“自然是要装窗的,但现在还不着急,要等以后一起装。”
他也不欲再说,带着众人沿着湖边走。
九凌湖边都是大片田地,之前种下的玉米已经出青,黑土映衬嫩绿色的小苗,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爽。
“这便是用了你们之前学过的肥料。”
哈斯勒笑着介绍道。
“只不过在播种前,我们还给地上了底肥,等苗再长一长便可用到种肥,帮助夏丰产。”
“这苗看着眼生,种的可是你们说的土豆?”
老军屯眯缝这眼问道。
哈斯勒摇头。
“不是土豆,土豆在那边,再过段日子就能了。”
他手指的方向正是乌知河支流。
那里已开挖了一处新河道,并在河道上游的坡地处修筑了一座小型水坝,与通往九凌湖的水坝交相映衬,将乌知河支流分出两个流向。
土豆田在旧河道南侧,如今已然一片郁郁葱葱,但众军屯的目光都被新河道边的工地吸引。在新河道的岸边,有墨宗弟子正热火朝天地捆绑长铁棍,这些铁棍密密麻麻,纵横交错,像一张巨大的网,牢牢扎入泥土中。
“那是什么玩意?他们为啥要往地上插土棍子?”
一个军屯好奇地问道。
“噢,那是在建织布坊。”
“水泥里有了钢铁做筋骨,比只用泥巴更耐用。”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152节
哈斯勒笑着回答,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另外一座建筑。
“那是不久前建好的铁坊,再往前是水力锤和水力磨,用来粉碎矿料的。”
“啥?”
一直没吭声的老军屯瞪大了眼睛。
“石磨和锤子也能用水推?!”
他以为水龙车就够神奇的,但那毕竟是木头造的,水推起来也不算难。
但是锤子和石磨……
“我……看看水推的石磨吗?”
老军屯小心翼翼地问道。
他也知自己这个要求有点过分。墨宗把种田的秘方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们,现在他还想看人家水磨和水锤,那真是仗着年纪大倚老卖老得寸进尺了。
没想到,哈斯勒竟然答应得十分痛快,马上点了点头。
“没问题,刚好这两天水磨在试运作,坊里应该有人。”
于是,一众军屯就怀着莫大的好奇心,跟着哈斯勒一道朝着水磨坊走。
水磨坊是个半开放的空间,场地中心是钢铁铸造的巨大机械,构造之复杂,设计之紧密,看得一众军屯眼眩目移。
1...6667686970...1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