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徐久爵把大清国愿与大明结盟的事情转告给马士英,随后马士英派人把这件事转告给了大太监卢九德和韩赞周,让他们告知弘光帝。
“好,太好了!我大明江山有救了!”朱由崧一听说此事,高兴得大笑,三百多斤重的肥胖的身躯直颤抖。
但韩赞周有些担心:“陛下,奴婢觉得,那建奴也是不安好心,他们提出的所谓连忙平贼恐怕只是一个借口!陛下难道忘记了当年大宋联金灭辽之后,就被金国灭了;之后又联蒙灭金,最后又被蒙古灭了?”
不学无术,昏庸无能的朱由崧愣了下,随即说道:“这件事朕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还是明日召开大朝会来商议吧。”
次日,南京紫禁城召开大朝会,商议联虏平寇的事情。天色还未亮,弘光朝在京的文武百官都在南京紫禁城门口等候了。卯时未到,宫内响起三通鼓声,两门打开,大群侍卫先一步进入宫内,文武百官站在门口等候。等到钟声响起,卯时到,官员们开始进入皇宫。文官由左掖门进入,武官由右掖门进入。
朱由崧坐在龙椅上,哈欠连天,昏昏欲睡,反正下面的文武官员讨论一些什么,他都没注意听。
“借虏平寇?不可!各位难道忘记了宋人的教训吗?联金灭辽,为金所灭;联蒙灭金,又被蒙古所灭!不行!老夫不能同意联虏平寇!这是要亡我大明啊!”东阁大学士姜日广很坚决的反对道。
大学生王铎道:“昏君和奸佞李老二尚在江北虎视眈眈,李老二集结十数万大军于江北,不日将渡江南下!若是不尽快做出决断,我等众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以某看,唯有联虏平寇,方能救我大明!”
左都御史刘宗周也赞同道:“如今贼寇势大,昏君也沦为同贼寇无异,唯有联虏平寇方可保我大明江山社稷。”
吏科都给事中章正宸站出来反对道:“居之(姜日广)言之有理,建奴狼子野心,万万不可联虏平寇!如宋人借金以灭辽,借元以灭金,则益其疾耳,今日江左形势视之晋、宋更为艰难,肩背腹心,三面受敌。”
兵科给事中陈子龙也站出来,坚决反对联虏平寇。
可是朝中大部分的高级官员和几乎所有的勋贵都赞同联虏平寇,最后弘光朝通过了联虏平寇的战略计划,随后朱由崧任命黄澍、左懋第、马绍愉和陈洪范为使者,先往九江同大清使者会面,再往北直隶,出使大清。
第783章 渡江之战(上)
“联虏平寇?道邻,你觉得这个如何?”李国栋看完了锦衣卫送来的情报,转头问史可法。史可法见李国栋脸色不太好看,嘴唇蠕动几下,犹豫半晌才回答道:“武威伯,此法犹有用之,可与我争时平乱。”
“争取时间平定内乱?北面的流贼是为我们挡住建奴一段时间,可是他们也挡不了多久了,一旦流贼败亡,建奴的目标就是我们!这次建奴派遣使者出使弘光伪朝,居然尊弘光伪帝为正统,把我们说成反贼!其心可诛啊!”李国栋冷笑道。
史可法冷汗直冒,犹豫着回道:“武威伯,陛下南狩巡幸江南,可是沿途祸害士绅,已是怨声载道。武威伯,你身为护驾重臣,还得多劝劝陛下,让他远离阉党奸佞,亲近君子。”
“阉党奸佞?陛下在京城的时候差点就殉国了,朝中诸公,除了已经殉国的孟暗公(李邦华)和准备同陛下一起殉国的王公公,其余的诸公,也就是史阁老您嘴里的那些正人君子,他们又有几个殉国了?陈演、光时亨等贼嘴巴上说得好听,竟然劝进闯贼登基!只可惜他们抛弃旧主,转头投贼,贼人还是不领情,把他们脑浆都夹出来了!哈哈哈!”
史可法老脸一红,京城朝中衮衮诸公的行为,确实让他这个读书人很丢脸,流贼还没来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铮铮铁骨的正人君子,结果贼寇一进京城,不仅有投贼的,还有主动打开城门迎接贼寇入京的,还有劝贼寇登基的,简直就是斯文扫地啊,丢人,真的太丢人了!
“那都是斯文败类!若我史某在京,必力拒贼,若城破,将以身殉国!”史可法突然大声道。
“我相信史阁老的气节,”这点李国栋承认,真实历史上的史可法就是以身殉国,“所以陛下抄查的都是降贼降虏的罪臣之家,这又有何错?”李国栋笑道。
史可法无言以对,最能苍白无力的狡辩:“而涉多矣,又有多少无辜百姓与案中?尚望武威伯能劝陛下少及无辜。”
“无罪之人,陛下自然不会冤枉;但只要有罪之人,陛下一个都不会放过!”李国栋说着,向崇祯的大龙船方向一拱手,“李某相信陛下乃千古明君,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那么扬州盐商?”史可法问。
除了郑元勋破财消灾,散尽家财已经被放了出来,江国茂损失了一百万两银子赎身出狱之外,其余的无辜淮商和徽商还在锦衣卫昭狱里面待着呢,虽然没有受刑,可是被关押在阴暗潮湿,臭气熏天的地下室内,每天听着晋商被拷打的惨叫声,那滋味也不好受啊。
“哦,徽商和淮商啊,那是锦衣卫的事情,李某无权干涉锦衣卫办案。”
“武威伯,你可以劝劝陛下,尽快把无辜盐商放了。”史可法道。这锦衣卫关押的不仅有盐商,还有一些盐商的亲戚,其中不少有功名的读书人在其中。
“好吧,李某试试吧,不过史阁老,弘光伪帝的事情还需尽快解决,李某将布置大军渡江,史阁老也得准备一下,准备回南京上任了。”李国栋道。
充当临时昭狱的影园内可是人满为患,都已经关满了疑犯。这件事情好解决,本来张书恒就是为了收取保释金。只要和王承恩说一声,让张书恒尽快把保释金收了,把人放了就是了。
江国茂经过此事,可是荷包大出血,折损了一百多万两银子。保释金交了一百万两,多出来的零头,是他另外送给张书恒和王承恩的几万两银子。懂事的江国茂心中明白,保释金一百万两是交给皇帝陛下的,那么王公公和张都司也得拿点好处吧,于是他拿出了五万两银子,给了王承恩两万两,张书恒一万两,其余的两万两就当成打赏锦衣卫和东厂番子。
郑元勋出的血就更多了,他几乎是倾家荡产,家中财产全部被厂卫没收了,连影园都被没收了。牵涉到刺杀皇帝的大案中,能够活命出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脱了一层皮又算什么?
其实对于江国茂和郑元勋来讲,这件事也不能说都是坏事,因为晋商彻底完蛋了,今后两淮的盐业,就是他们说了算。晋商被灭,从此盐业市场就被淮商和徽商全部承包了。生意场上,还有什么比竞争对手倒下更令人开心的?
李国栋找了王承恩,简单的把史可法来求情的事情一说,王承恩怒道:“史道邻又要搞什么?关押的人犯那么多,收多少保释金也不是我们随便定的,张都司说了,要先一个个审出他们有多少家财,再根据家财来定保释金,怎么可能那么快放人?让史道邻多等几日吧!”
王承恩说完,突然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武威伯,大军何时可以过江?陛下要到南京重登宝座一事,全看武威伯你了。”
“王公公,要渡江必有一场大战,赵之龙集结了长江水师所有战船,还征集民船,打造大批火攻船,他可是铁了心要和陛下对着干了!李某也在准备,请王公公放心好了,不用半个月,郑芝龙水师一到,一定能让陛下安全过江!”李国栋回道。
崇祯皇帝在扬州住的时间有些太久了,已经住了半个月了,为何一直没有过江去南京,是因为赵之龙早有准备。李国栋在等的是郑芝龙的水师到来。
虽说李国栋自己的淮军长江水师出具规模,打左良玉水师就像虐菜一样,可是左良玉的水师毕竟不是正规的水师,充其量是一批民船和小舢板,淮军又有顺流而下的优势,打他们还不是像大人欺负小孩?
可是赵之龙的长江水师,那是大明正规的水师,拥有大小战船(包括小舢板)三千多条,其中有大福船四十艘,哨船二十艘,鸟船四十艘,东船一百艘,唬船二百艘,火攻船三百艘,蜈蚣快船两百艘,各种小船不计其数。
如果没有得到郑芝龙的支援,由施琅指挥自己的淮军水师强行渡江,是可以击败赵之龙的水师,可是损失也不会小。李国栋可不想让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白白折损在内战之中,因此最保险的办法是等郑芝龙到。
赵之龙的水师在郑芝龙面前,那就是不值一提了,伦水战,郑芝龙保证把赵之龙打得连他爹娘都认不出来。
郑芝龙已经收到李国栋和钱谦益的来信了,送信的人正是他的儿子郑森。
“父亲大人,这可是从龙的好机会。福王名不正言不顺,却被一帮逆臣勋贵推上皇位,但他怎么说也不过是个伪帝,崇祯天子才是正统。父亲大人,别的不说,武威伯也是您的好友,牧斋公又是孩儿的老师,就冲着这一点,我们也应当北上勤王。”郑森苦劝父亲出兵。
“可是儿子啊,你知道崇祯南狩干过的事情吧?那可是得罪了多少士绅?我们一旦出兵,我们也得罪了天下士绅。”优柔寡断的郑芝龙犹豫不决,下不了出兵的主意。
第784章 渡江之战(下)
郑森道:“但大部分江南士子还是支持天子和武威伯的,崇祯得罪的不过是北方士子。北方士子管他们死活?他们先投闯贼再投建奴,就已经是我们大明的敌人了!”“长江口不好进啊,”郑芝龙决定出兵了,但又感慨一声,“若是崇明大营不在我军手中,我军恐怕进入长江口都会损失惨重。”
“请父亲大人放心好了,崇明已在武威伯之手!”
崇明岛目前还未形成中国第三大岛,只是一连串没有连在一起的沙洲。长江口正在剧烈的造陆运动,浮浮沉沉的沙洲,对于进入长江口的船队来讲是个巨大的威胁,所以没有崇明水师大营的话,郑芝龙也不敢让他的水师进入长江口。
李国栋当然知道崇明水师大营的重要性,因此他在北上勤王的时候,就让他的舰队控制住了崇明。
既然崇明在淮军水师手中,郑芝龙也没有什么顾虑了,郑家军水师出兵,北上勤王。
农历六月,正是东南风的季节,郑家军水师从福建金门启程,以五节航速航行,一昼夜可以航行一百海里,折合一百八十六公里,明朝的一里为五百五十四米,一昼夜即可航行三百三十余里,这样的速度是任何一支陆师行军速度都比不上的,从金门到长江口,只需要八日左右,郑家军水师船队就能抵达长江口。
李国栋等了十日左右,终于等来了他期待已久的瓜洲长江大战。
江面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郑家军水师船队打出了勤王旗号,向赵之龙的明军长江水师开炮了。
郑家军水师大福船众多,以最常见的五百料大福船为例,郑家军水师的大福船船艏一门三千斤红夷大炮,两舷各有两门千斤佛郎机,船尾还有一门千斤佛郎机,除了火炮之外,大福船上还装备了鸟铳、斑鸠脚铳、喷筒、弓箭、猛火油柜和火药罐等武器。除了大福船,还有水艍船、蜈蚣快船、小舢板等各种船只。
郑芝龙自己的座舰,则是一艘悬挂中式硬帆的西式船体战舰,拥有两层火炮甲板,四十多门大炮从炮门内伸出黑洞洞的炮口,向江面的明军水师发去一发发炮弹。
在水师规模方面,郑家军水师是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水师,规模远超赵之龙的长江水师,战事一开始,赵之龙的长江水师就处下风。
瓜洲江边,崇祯等人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远眺江面这一场激战。
“皇爷,郑芝龙此战必胜?我们终于可以过江了!”王承恩激动的看着江面的激战。
隆隆炮声中,江面腾起了一道道冲天水柱,这一场水战看起来打得十分激烈,但真要击沉一艘船却并不容易,在颠簸的江面上,像大福船这类船头只有一门火炮的战船,以前装滑膛炮那感人的命中率想要击中一炮,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双方以火炮对轰,看得热闹,打了半天却只击沉了几条冲在前面的小舢板。
双方的战船彼此接近了,这才是真正重头戏的开场。
郑芝龙水师拥有规模庞大,船只数量多,船大、炮多、火器先进的优势,但劣势是逆流而上,赵之龙的水师从上游冲下来,可以用火攻船顺流而下,向郑家军水师发起攻击。
郑家军中军,郑芝龙那庞大的西式座舰上,郑芝龙站在船尾舵楼上,让亲兵发出命令:“快船和舢板出击,拦住赵逆火攻船!”
一条条蜈蚣快船和小舢板从水师大船之中冲出,迎着赵之龙的火攻船冲去。
赵之龙见状,下令快船和小舢板杀出,企图拦住郑家军的快船和小舢板,阻止郑家军破坏自己的火攻船。可是赵之龙毕竟是一名纨绔子弟,忻城伯世袭第七代子弟,整天吃喝玩乐,怎么打仗的本事早就不会了,还要让他指挥水师作战,也真是难为了他。
无论是数量上、火力上还是水兵训练方面,赵之龙的水师都远不是郑家军水师对手。双方的蜈蚣快船和小舢板进入近战之中,郑家军的快船以佛郎机炮和斑鸠脚铳轰击对手,弹如雨下,打得明军长江水师船上的官兵纷纷落水。郑家军的快船凭借着数量上的优势,同时对付赵之龙的快船和小舢板,打得赵之龙的水师狼狈逃窜。
郑家军小舢板杀向火攻船,小舢板上的郑家军水兵取出弓箭,什长打开火种罐,点燃了火把,水兵们拉开弓箭,什长以火把点燃火箭,水兵们手指一松,一支支火箭向赵之龙的火攻船飞去。
满天飞蝗般的火箭落在火攻船上,转瞬之间就燃起了熊熊烈火,操纵火攻船的明军水兵只好跳上后面的小船,逃离起火的火攻船。
解决了赵之龙的火攻船后,郑家军水师主力战船杀向了赵之龙水师的主力战船,双方在江面上展开了一场激战,错了,应该是是郑家军水师对赵之龙水师一边倒的屠杀。
赵之龙损兵折将,大船几乎全部丢干净了,就连他自己的中军座舰,也中了多枚红夷大炮的炮弹,打得船上士卒死伤惨重。惨败的赵之龙带着残兵败将和残存的战船,逃回了对岸镇江岸边。
“相爷,赵之龙败了,已经无法阻止昏君崇祯渡江!”保国公朱国弼脸色凝重,匆匆忙忙的闯入了内阁,向首辅马士英禀报。
“保国公,你们勋贵手里还有多少兵?”马士英问道。
朱国弼、赵之龙、徐久爵、刘孔昭再加上态度还不确定的常延龄,南京京营的军队尚有五万大军,再加上马士英等人招募守城民壮,可以拼凑出一支十万人的军队驻守南京。
事实上南京京营的兵已经是烂到无可救药了,比京师大营的兵还要烂,都是属于不堪一击的那种类型,南京京营的兵,可以说每一个小兵都是实世袭勋贵子弟,指望他们能打仗,还不如多拜拜佛祖,多烧几柱高香,说不定还能天降陨石砸死崇祯。
不过对于马守应来讲,有一点好处就是南京坚城固若金汤,以李国栋和郑芝龙的十多万联军想要攻破南京并非易事,李国栋的六万大军有一万五千人是水师,扣除了辅兵和骑兵,真正能用来攻城的步兵只有两万;郑芝龙的五万大军大部分都是水师,能登陆作战的步兵只有一万,以三万人要攻打南京,恐怕很吃力。
更何况南京城内还有百万百姓,只要马士英他们把城内百姓也动员起来,那就有数十万守城大军了。
被弘光伪帝派遣去九江同清军使者谈判的黄澍、左懋第、马绍愉和陈洪范等人已经到了九江,双方谈判进展顺利,左良玉也答应了清军使者陈名夏提出的要求:左家军东进勤王,当然勤的是朱由崧这个王。
陈名夏道:“左将军,李老二军队虽然精锐,但是兵少。南京城池坚固,李老二这点人根本就不可能攻克南京!只要他的军队陷在南京城下进退不得,你的八十万大军即可一举歼灭这个逆贼!”
第785章 谋取南京
“臣郑芝龙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请恕臣甲胄在身,无法行全礼。”郑芝龙单膝跪在崇祯面前,向崇祯行礼。崇祯笑眯眯的道:“郑爱卿,快起来吧。”
“谢陛下!”郑芝龙站了起来。
“给郑爱卿赐座!”崇祯道。
王承恩连忙搬来一张凳子,郑芝龙千恩万谢之后,坐在凳子上,但他又不敢整个坐在凳子上,而是有点像是扎马步,臀部只是微微接触凳子,毕竟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大明天子,又哪里敢在皇帝面前坐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