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贼军先锋不过三千余人马,却在城外耀武扬威,我城内有三万京营大军,敌寡我众,当趁敌主力未到,我出兵击之,可退敌。贼军首战遭败,必可打击贼军士气,我军守城也容易多了。”徐久爵提出率军出城迎击淮军先锋骑兵。

    “魏国公,你觉得三万京营大军可胜三千贼军否?”刘孔昭问道。

    “我军十倍于敌,为何不能胜?”徐久爵不以为然的哼了声。

    怀远侯常延龄原本坐在那昏昏欲睡,他的态度不确定。其实常延龄对朱由崧和马士英也心怀不满,之前对福王登基一事既不支持也不反对。马士英和卢九德为了拉拢常延龄,把他祖上的郑国公还给了常延龄。虽说常延龄已经升为国公,但对弘光伪帝能否挡住崇祯皇帝的进攻没有丝毫信心,所以他有心不想蹚浑水,可是马士英他们还是把他拉来了。

    常延龄一到会场,就靠在椅子上昏昏欲睡。

    “郑国公啊,贼军兵临城下,你还能睡得着?”赵之龙心急如焚,推了一下常延龄。

    “刚刚说到哪里了?”常延龄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

    “贼军先锋三千余骑抵达聚宝门外,我们商议要不要出兵击之。”赵之龙道。

    “不出不出,京营三万人,守城尚可,出城送死?”常延龄摇了摇头,又靠在椅子上继续睡。

    “郑国公说得对啊,我军人数虽多,却不堪用,守城尚可,出城就是送死。当务之急,是应当紧急招募民壮协助守城。”刘孔昭道。

    次日一早,天刚刚亮,马士英、阮大铖、赵之龙、刘孔昭和徐久爵等人就开始布置守城了,南京城内的京营士兵倾巢出动,登上城头开始布置防御,城内的衙役、捕快、白丁、弓兵等官差纷纷出动,挨家挨户的上面拉人,青壮百姓都被这些如狼似虎的公差抓走,被强行编入守城民壮之中。

    化装成平民的方以智、张煌言、孙临等文武双全的义士,也被编入守城民壮之中。

    “来领兵器了!”一名官差拉扯着嗓门大喊道。

    几十名衙门白丁气喘吁吁的搬着大刀长矛走上城头,上了城头后,他们把这些兵器往地上一丢。方以智看去,却见满地的破烂:已经成为锈铁片的破刀,矛头都锈得快烂掉的长矛,破破烂烂已经发霉的破盾牌,这些兵器看起来还没有农民手中的锄头、粪叉好用。

    城头上来回走动的京营兵手中的兵器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他们身上有铠甲,可是那些已经堆放在仓库里多年的铠甲还不知道有多少防御效果,他们手头的刀枪也是生锈的,盾牌是朽木,鸟铳之类的火器还不知道能不能打得响,弓箭都烂掉了。

    方以智心中冷笑:就这样的兵,打得过王师?

    “兀那汉子,干活了!还愣住那干嘛?”一名衙役大声吆喝。

    方以智连忙跟着一群民壮从城头上走下来,走到城下,同民壮们一起抬起一箩筐石头,走上城头。

    民壮们忙忙碌碌,有人把檑木搬上城头,有人抬着石头爬上城头,有人抬着木柴,有人背铁锅,还有人气喘吁吁的抬着一桶桶的大粪,沿着台阶走上城头,京营士兵则选择比较轻的火油罐和石灰瓶,每个人抱着一罐火油罐,或是手里提着两个石灰瓶。

    “贼军来了!”这时候城头突然有人大喊一声。

    身穿大红色官袍的阮大铖登上城头,远眺出现在聚宝门外的淮军。

    放眼望去,只见黑压压的一大片都是淮军,有穿着红色号衣,头戴鹅黄毡帽的辅兵,有全身黑色铁甲的铁甲重步兵,有人马都披着铠甲的重骑兵,有头戴六瓣铁盔,身穿红色皮甲的火器兵和弓弩手,远远望去,队伍的颜色以红、黑、土黄三种颜色为主,远处的中军之中,一名中军大耄之下,是大明天子的御驾,周围都是穿着黄色飞鱼服的锦衣卫。

    “队形整齐,行动如一,兵器精良,战马高大,确实是精锐啊!”城头几名京营的军官惊叹道。

    “不许动摇军心!”阮大铖厉声大吼,“还未开打,尔等便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卑职知错了,请阁老恕罪。”两名小军官跪在地上求饶。

    “大战在即,本官暂时放过你们!”阮大铖哼了声。

    马士英、赵之龙和刘孔昭等人也登上城头,远眺前方的淮军,只见淮军阵型整齐,兵器精良。赵之龙说道:“相爷,我军守城有地利优势,贼军虽然精锐,却无法奈何我们。”




第798章 南京内应(下)
    “贼军攻城了吗?”城门楼台阶下传来朱由崧焦急的声音。“陛下!”

    “陛下!”

    马士英等人纷纷跪地,恭迎朱由崧“御驾亲征”,亲自来城头监督城防布置。

    只可惜朱由崧实在太胖了,城门楼的台阶又十分陡峭,没有乘车坐轿,朱由崧走路都费劲,别说爬台阶了。他抬头看了看台阶,大喊道:“来人,扶朕上去!”

    这可苦了两名小太监,要扶着三百多斤的大肥猪,严格来说是抬着,要上那么高的台阶,可真累人啊。

    朱由崧登上城头,两名小太监已经快虚脱了。

    “平身。”朱由崧看着跪满一地的官员,两手摊开,手心往上,示意各位平身。

    看到马士英站了起来,朱由崧问道:“贼军攻城了没?”

    马士英连忙回道:“陛下,还没那么快,贼军刚到,还需打造攻城武器,至少得明日一早才会攻城。”

    朱由崧转过头,双手拄着女墙,站在城头远眺前方的淮军,只见敌人军容整洁,武器精良,士气高昂。虽然他不懂兵,那气势却也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不好!贼人要开炮了!”赵之龙突然大喊一声。

    “陛下,快回避吧!贼人火炮犀利!”刘孔昭惊慌失措的喊道。

    城下,淮军和郑家军的一门门火炮已经架了起来,就只等一声令下,即可向城头倾泻弹雨。

    “我们的大炮呢?为何不开炮轰他们?”马士英急得大喊。

    “回相爷,我们的炮都是嘉靖万历年间所铸,最早的有百年了,即便较新的炮也有四、五十年了,早已不堪使用。只有虎蹲炮、佛郎机是天启年间铸造的新炮。”一名游击将军回道。

    淮军阵地上,炮手们已经开始装填火药和弹丸。一门门十二磅野战炮、六磅野战炮、三磅炮、十二磅榴弹炮、三十二磅臼炮等各种口径的火炮对准了城墙,装填好炮弹之后,李国栋一声令下:“开炮!”

    数百门火炮相继吐出火舌,一枚枚炮弹掠过了天际,向南京城的方向砸了过来。有的炮弹砸在城墙上,站在城头的人们感觉到城墙都剧烈的摇晃起来,有的炮弹掠过城头落入城内,砸倒了不少民宅,还有的炮弹落在护城河中,腾起冲天水柱。

    甚至在聚宝门南面一里外的雨花泉山上,也响起了轰鸣的炮声,淮军把轻便的二十四磅臼炮和十二磅臼炮搬上山头,这些臼炮口径大,可是因为膛压低的缘故,所以炮管壁很薄,炮的重量就非常轻了,十二磅臼炮只有八十多斤重,二十四磅臼炮也只有不到两百斤。虽然炮弹的初速和末端速度都很慢,动能低,可是臼炮使用了开花弹,对人员的杀伤力不逊于野战炮。

    第一轮试射炮击的命中率不高,但是从第二轮炮击开始,淮军炮兵命中率明显提高了许多。

    无数炮弹砸在女墙垛口上,碎石横飞,砖块崩裂,躲在女墙后面的守军也遭到了波及,炮弹砸碎垛口城砖和石头的同时,内壁崩裂,碎石和砖块像弹片一样横飞,杀伤城头守军,大口径的炮弹砸在外墙上,城砖一口口的落地,露出了里面的夯土。接着炮弹砸在夯土上,出现了一个个凹坑。臼炮发射的开花炮弹,则是直接杀伤城头人员,破坏城头守城武器。

    三十二磅、二十四磅和十二磅臼炮炮弹不断从高空落下,落在城墙上,炸开一团团火球,城头的守军纷纷倒下,烧着金汁的铁锅被炸飞上天空,地面的火油罐被打翻,燃起熊熊大火。

    “炮击南京城墙,要彻底轰塌一段城墙,形成一面我军可以上去的斜坡,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李国栋指着南京城墙说道,“我们应该多管齐下,内应和强攻同步进行。等到天黑,就给城内的内应发出暗号。”

    李国栋知道,扬州那样的城墙,清军炮击了七日,才打开一个缺口,而且没有完全摧毁,是踏着尸体才攻入城内。按照史书上记载,四月二十四日清军攻城,二十五日城破,扬州只守了一日。事实上清军在四月十八日抵达扬州城下,孔有德的汉八旗乌真超哈营就已经开始以大炮轰击了,轰了七日。

    南京城池远比扬州坚固得多了,没有半个月的炮击,根本无法轰开一面斜坡。而淮军没有那么多时间,李国栋要求在三日内破城。

    淮军炮击了一整日时间,天色逐渐黑下来,李国栋下令暂停炮击,并准备在黎明的时候发出暗号,让城内的内应动手,放一部分淮军进入城内,同时在另一个位置强攻,双管齐下。

    事先混入城内的,除了有陈子龙方以智他们的内应之外,张书恒的锦衣卫也派遣了两百余人混入城内。如今李国栋的亲卫军同大明的锦衣卫已经合并了,原亲卫军人员几乎都加入了锦衣卫。

    城墙上,负责守城的京营兵和民壮们坐在地上,背靠着女墙,城头垛口上插满了火把,以防淮军夜间攻城。

    一身民夫打扮的方以智也坐在地上,也不知道多长时间过去了,他有些支撑不住,靠在女墙上,双目微闭休息片刻。夜深了,方以智被城内打更的声音吵醒。

    “已经过了子时了,怎么还没有人来?”方以智附在张煌言耳边轻声问道。

    “再等等,应该是天快亮的时候才会动手。”

    睡了半个晚上的方以智精神焕发,再也睡不着了。他站了起来,双手柱在垛口上,远眺城外的淮军大营,只见大营内灯火辉煌,照得如白昼一般,不时可以看到大营内有哨兵来回走动。

    孙临刚刚也睡了一觉,他取下自己背上的大弓和腰间的箭壶,箭壶内有五十支利箭,其中四十支轻箭,五支重箭,五支破甲重箭。孙临、方以智和张煌言其实都是优秀的弓箭手,

    孔子说的儒家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驾战车,孔子本人身强力壮,也是一名剑士。汉唐时期的儒生,都是能文能武,到了宋朝之后,读书人的武艺都废了,明朝的读书人更是一群弱不禁风的废物。但也有例外的,譬如方以智,他不仅能骑马射箭,也精通泰西天文和数学,天文和数学,属于六艺中的数,可是到了明朝,却变成了奇巧淫技。

    孙临、张煌言这些人,也都是精通射箭。他们带来的一百八十名义士,大部分都是读书人,可是这些读书人也都精通武艺。

    到了凌晨卯时,城外传来一阵夜猫子的叫声。

    听到声音,陈子龙心中大喜:来了!他走到方以智身边,在他耳边轻声道:“准备动手!”

    “准备动手!”所有的义士都纷纷站了起来,取下各种兵器。

    另外一边,张书恒的锦衣卫也听到暗号,纷纷亮出兵器。两边的人虽然事先彼此没有沟通过,可是都知道对方的存在。锦衣卫那边的人看到这些民壮亮出兵器,就知道是自己人。

    陈子龙虽然不会武功,但他也拔出剑,一剑刺向一名靠在城墙上睡觉的军官,宝剑刺入了军官的咽喉,那名军官痛醒过来,他想要喊叫,却无法喊出声音,想要站起来,却浑身无力,挣扎了几下,就去见了阎王爷。



第799章 攻入南京
    “我杀人了!我杀人了!”陈子龙看着倒在自己跟前的军官,一时不知所措,几乎就要失声起来。其实陈子龙的表现还算好的,至少他敢动手杀人,而夏允彝握住宝剑的手却抖个不停,即使面对一名被两名义士以钩镰枪勾住的兵,他也不敢上前一剑刺下去,反而是夏允彝的儿子夏完淳,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却连连出手,连续杀了三名官兵。

    方以智和孙临两人镇定自若,一群义士已经动手,他们两人张弓搭箭,箭无虚发,一支支利箭射出,几乎每支箭都能夺走一条性命。

    张煌言和张名振手持大刀,冲在前面,尤其是张名振,武功高强,所过之处,无一合之敌。

    城头杀声一片,锦衣卫那边也开始动手了,城头的守军根本不是对手,被杀得血流成河。

    “城头有贼人!快登城把他们赶下去!”台阶下一名军官大喊着,成群结队的京营士兵呐喊着,往台阶冲了上来。

    夏允彝大叫一声,同儿子夏完淳一起搬起了一根檑木,从台阶上推了下来,只听到台阶上响起一片惨叫声,带有铁钉的檑木滚了下来,一长串京营兵惨叫着从台阶上滚落。

    方以智和孙临连连射箭,射得城下的京营官兵鬼哭狼嚎。

    一百八十名义士和两百余锦衣卫从台阶上杀了下去,城下的京营官兵人数虽众,却不堪一击,很快就被一阵乱箭射得七零八落,看到上面的人冲了下来,数百名京营兵吓得拔腿就跑。

    “打开城门!”张名振喊道。

    瓮城和外城的城门依次被人打开,城头的吊桥也被人放了下去。

    经过半个时辰的厮杀,天色已经微凉,看到城门打开,王辅臣手中大戟往前一指:“杀!”

    “杀!”淮军骑兵涌入城内。

    “贼人进城了!贼人进城了!”城内的京营官兵乱成一团,没有人想着如何去抵抗进城的淮军,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逃命。

    朝阳门方向,淮军一支步兵趁着城内混乱,携带着昨日打造好的简易云梯和简易壕桥,向城头发起进攻。淮军冲到护城河边上,没有遭到城头任何反击,官兵们把简易壕桥架在护城河上,迅速冲过壕桥,一架架云梯搭上了城头,大批原刘泽清和刘良佐的俘虏兵开始攀爬城头。

    城头抵抗十分微弱,偶尔有滚木礌石砸了下来,砸死了一些俘虏炮灰兵。不过这些俘虏炮灰兵也十分勇敢,顶着城头的抵抗,奋力往上爬,因为他们只要这次立下战功,就能摆脱贼军俘虏的身份,正式成为淮军士兵。若是不能立功,他们将会继续当这种炮灰兵。

    俘虏兵爬上城头,虽说这些俘虏兵本来就是流民,战斗力很差,可是对上城头的京营官兵,这些俘虏兵丝毫不落下风。

    很奇怪吗?一点不奇怪,就是这些垃圾兵,在真实历史上投降了满清,变成绿营兵之后,他们的战斗力立即翻了好几倍,变得勇猛无敌。

    俘虏兵爬上城头,站稳了脚跟之后,郝摇旗就带着精锐步兵爬上了城墙,迅速击溃了城头守军,打开了朝阳门。

    赵之龙和刘孔昭见势不妙,丢下了守城官兵,往三山门逃去。从三山门出了城,外面的码头上还有几条大明长江水师的船只,赵之龙他们可以乘船逃往九江。也许不用到九江,到了半途中就能同东进的左良玉会师了。

    “陛下,大喜啊!”王承恩走进了崇祯的行宫,“南京城已破!楚国公大军已经进城!”

    “没想到啊,那么快就拿下了,这南京京营官兵还真是一群酒囊饭袋。”崇祯高兴的站了起来。

    位于皇城的内阁班房,马士英呆呆的坐在案几之后,已经坐了好久,身边的阮大铖焦急不安的来回走动,不住的跺脚,嘴里语无伦次的念叨着:“完了,完了。”

    淮军攻入城内的消息已经传了开来,整个皇宫现如今已经乱糟糟的,内阁班房值守的文吏从员都仓皇逃了出去,根本没人去理会他这个内阁首辅。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进来,带来了朱由崧召见的旨意。想必是朱由崧同样无比忧心焦急,才派人来请他。
1...213214215216217...3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