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郭虎道:“多谢楚国公,只可惜了,给这老贼死得太痛快了!若是落入我等兄弟手中,定将他千刀万剐!”
李国栋又道:“高将军的遗体我们给缝合好了,你们随我来睢州吧。”
李本深等人随着李国栋回到睢州。见到了缝合好的高杰遗体,高杰麾下一群部将嚎啕大哭。
“各位节哀顺变,”李国栋道,“建奴不日将来归德,归德府城、睢州城都要放弃了,各位赶快护送高将军回宿州,若是晚了,建奴大军来了就来不及了。”
李本深等人听从了李国栋的建议,先是给高杰弄了一扩上好的棺木,把遗体放入棺木内。李本深还检查了一下高杰的遗体,发现尸身的首级和腹部都是被人缝合好的,于是他对李国栋感激不尽。
“多谢国公爷找回末将舅舅的遗体。”李本深跪地道谢。
“起来吧,高将军乃我大明英烈,李某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护送高杰灵柩的队伍走到半路,迎面遇见了一支打着白底黑字高杰旗号,全军素缟的军队,带队的将领是李成栋、吴胜兆、胡茂祯和王之纲等高杰的部将。
“停下!”李成栋见到前面来了一支军队,一半是骑兵,骑兵衣甲鲜明彩旗招展,但一半的步兵却是和自己这边医院,全军素缟,中间护送着一副灵柩,于是他喝令全军停止前进。
“虎子,是你来了吗?”李本深迎上前询问。
“是我,你们怎么回来了?”李成栋惊道。
第827章 收编高杰部
宿州高杰军大营,全军素缟,哭声震天。中军大帐内,高杰的灵柩停在正中间,前面的桌案上,摆着猪头、馒头、鸡鸭、水果等各种祭品以及许定国的首级。
邢夫人带着高家军一干将领,在高杰灵前祭拜。
“楚国公到!”外面传来一声长喝。
李国栋率众部将走进灵堂内,向高杰的灵位行礼祭拜。
“谢国公爷。”邢夫人道。
“圣旨到!”外面又有传旨的天使前来,宣读了崇祯的圣旨:崇祯先是沉重悼念了高杰,之后又宣布,高杰恢复兴平伯爵位,并追赠其为兴平侯、太子太保,其子续兴平伯爵。
邢夫人令人谢了天使,给了赏银,之后就退到后堂。
“楚国公,夫人请您进去。”李本深出来道。
李国栋走进后堂,向邢夫人行了个礼。
“国公爷折煞奴家了,奴家怎敢受国公爷这般大礼?”邢夫人回礼道。
李国栋道:“高将军乃大明忠良,邢夫人也乃女中豪杰。李某得知许贼将叛国一事,赶往睢州,只可惜还是去晚了一步,未能救下高将军,李某愧对邢夫人。”
“国公爷这是什么话?国公爷能为奴家报此大仇,奴家感激国公爷为夫君报仇,我高家军上下十数万人感激国公爷为将军报仇!”邢夫人福了一副道。
李国栋趁机问道:“高将军遭遇不幸,建奴又将南下,不知道邢夫人和高家军今后有何打算?”
“高家军乃夫君一手创建,如今夫君已经不在,高家军也失去主心骨。建奴数十万大军即将南下,高家军只有五万余人,其中精锐老营兵只有三千,如何抵挡得住建奴?奴家别无他求,只求国公爷能给高家军五万儿郎们一条活路。”
“邢夫人,这个简单,只要夫人不带兵投降建奴,自然会有活路。”
“不知楚国公有何良策?”
“邢夫人,你带上高家军五万儿郎及十数万家眷火速南下,发兵江西,堵在左良玉东下的道路上。南下建奴,就交给李某对付了。高家军虽然无法抵挡建奴,可是挡住左良玉那些乌合之众,应该没问题吧?”
邢夫人点了点头:“没问题,左良玉虽号称八十万大军,可是扣除了家眷和辅兵,有三十万人就很多了。这三十万人大部分又是乌合之众,其中真正的战兵不过五、六万之众。战兵中,能打的也就左良玉和他麾下各部将的家丁,能有三千人差不多了吧?我军人数虽少,可是也有三千老营兵,何惧左良玉?”
“还有,利用地形固守,同左家军周旋。在江西有我李某的数万人可以相助,虽是辅兵,但可以帮你们修建工事堡垒。另外,本国公还向朝廷给邢夫人你们申请了一批军饷,你们办完了高将军的丧礼,立即发兵离开宿州,到了安庆之后,军饷就能送达。”
“奴家原本想的是,楚国公兵强马壮,战无不胜,奴家本向带着五万高家军儿郎投奔国公爷。”
李国栋道:“原本李某也有心让邢夫人和高家军来我军中,只是李某已是权势滔天,若是再收编了高家军,只怕朝廷会猜忌李某,所以李某只能尽可能的为夫人争取你们应得的利益。”
反正现在崇祯手里有银子,崇祯当然不会傻到拿出银子给左良玉这样的家伙,但高家军前一段时间已经完全臣服了,而且这次高杰遇害,高家军失去主心骨,崇祯也需要收买人心,所以给高家军补发军饷的事情,崇祯很爽快的就答应下来了。
“多谢楚国公。”邢夫人向李国栋行了个礼。
高家军在完成了高杰的葬礼之后,就发兵南下,前往江西东部,阻拦左良玉大军东进。
李国栋说的话果然兑现了,高家军抵达了安庆之后,朝廷送来的军饷就到了。手头有了银子的崇祯这次非常大方的拿出一百万两银子,给高家军补发了拖欠的军饷。
“银子!我们终于发银子了!”已经快一年没有领到军饷的高家军将士们激动得抱头痛哭。
军饷发了下去,高家军士气高涨。次日,高家军五万大军及十多万家眷就渡过了长江,进入对岸的湖泊丘陵地带布置防御。
“邢夫人,李将军,你们可终于来了,末将在此等候多时了。”留在池州驻守的淮军将领张阿水前来迎接。
张阿水原本是一名被李自成裹挟的流民,后来在开封之战中被俘之后,去了山东当了一名民兵。因为这几年来立下赫赫战功,就被提拔为一名千户军官,被李国栋派遣到池州,驻守在安庆对岸的丘陵湖泊之中。
北有长江,南有江南丘陵,只有靠近江边的一条狭窄的平地通过,这片平地其实也不太平,其中河网湖泊纵横交错,清军和左梦庚的军队若要从这里通过,这样的地形不利于清军骑兵作战。
虽然在这个时空,左良玉没敢发兵清君侧,可是已经病入膏肓的左良玉在不久之后就病死在九江。左良玉死后,他的儿子左梦庚做好了投降大清的准备。几个月之后,阿济格大军抵达江北,左梦庚率全军投降阿济格。
左梦庚投降,清军在江西打开了通往江南的通道。
“皇爷!皇爷!大事不好了!左梦庚率八十万大军,不战而降,在九江投降建奴了!湖广巡抚袁继咸不愿投降建奴,遇害。”王承恩急匆匆的闯入了崇祯的书房,向崇祯奏报了左梦庚降清的坏消息。
崇祯猛拍了一下桌子,愤怒的站起来:“左贼可恨!手握八十万重兵,竟然不战而降!”
左梦庚投降满清,这就在南京的西面打开了一条通道,使得清军不用面对长江天险,直接可以从西面打过来。
“皇爷,楚国公不是让高杰部南下了?可令高杰部阻拦建奴,再令黄得功西进,协助邢夫人一臂之力。”王承恩道。
“好,朕这就下旨。”崇祯令人取来笔墨。
安庆长江对岸,沿江通道上,一边是丛林环抱的丘陵,另一边是波涛汹涌的长江,中间一条大道从水稻田和湖泊河网之间通过。
一支清军正从长江南岸的山脚边上通过,剑锋直指南京!
“什么鬼地方?真是太热了!”勒克德浑摘下了头上的避雷针头盔,拿着头盔当成扇子,不停的扇风。他身上的棉甲早已湿透,六月份的江南,八旗兵身上穿着厚厚的棉甲,里面还有一件锁子甲,进入闷热的长江以南,虽然是在树荫环抱的山路上行军,却也热得苦不堪言。
可是八旗军有规定,在敌人高威胁的地区行军,不得除去铠甲,否则一旦遭遇敌军,那就来不及披挂铠甲,就会损失惨重。
这时候的勒克德浑反而羡慕那些刚刚投奔了大清的原左家军官兵,那些左家军的士兵身上只穿着一件号衣,头戴红缨斗笠,最多是身上套了一件罩甲,在炎热的江南丘陵之中行军,绿营兵可比八旗军要舒服多了。
进入了炎热的南方地区,八旗军的战斗力严重下降,人受累,战马更受累。
第828章 李成栋首战
阿济格接收了左梦庚投降后,从左梦庚的嘴里得知,南京附近一直到苏州一带,明军兵力薄弱,若是能以奇兵抵达南京,可偷袭破城。南京城池坚固,即便是清军能够抵达南京城下,也未必能破城。
左梦庚献出一策,让清军抄小路迂回,突然抵达南京附近,再由绿营兵化装进城,打开城门,放八旗军入城。只要偷袭成功,哪怕没有攻破南京内城,清军也可以在富庶的江南横行,从南京到苏州几乎没有明军守军,清军可以长驱直入。到时候李国栋就只能调遣江北大军回援,那样就给多铎创造了攻破扬州的机会。
阿济格采取了左梦庚的战术,令勒克德浑率一千八旗军以及五万绿营,抄小路偷袭南京。
至于孤军深入,补给的问题如何解决?阿济格就从不考虑这个问题。从己巳之变开始,清军多次入寇,什么时候考虑过孤军深入的问题?在中原地带,到处都是汉人的村子,随便抢劫几座村子,就能获得补给,更何况是在富庶的江南。
那么明军会不会调兵回来救援呢?阿济格不怕明军回来救援,就怕明军不回来救援。只要明军回援南京的话,扬州、池州等地就会兵力空虚,到时候多铎和阿济格的主力趁虚而入,那么不仅仅是攻克扬州和池州等地,就连南京都要落入清军手中。
清军走这条小路也是无奈之举,长江上有郑芝龙的水师挡住去路,投降大清的左梦庚水师根本不可能同郑家军水师匹敌,只能走陆路。可是陆路必须经过池州,池州有黄得功和李成栋等大将驻守,勒克德浑的清军没有携带攻城武器,江面上还有郑芝龙的水师助战,他知道根本无法攻破此城,只能走小路迂回。
“儿郎们,再坚持一下,等到了江南,有大量白花花的银子,堆积如山的粮食和漂亮的娘们等着你们抢!”勒克德浑给因为炎热而士气低落的八旗军打气。
天气实在太热了,所有的八旗兵也和勒克德浑一样,身上披着厚厚的棉甲,虽然在树林环抱的山路上没有晒太阳,还有少许江风吹来,可是披着厚厚的棉甲,里面还有锁子甲,那是何等受罪之事?在气候炎热的夏季江南,哪怕是穿着短打,坐在那一动不动都是一身汗,更别说穿上厚厚的棉甲行军了。
战马也是累得快走不动了,站在路边直打响鼻。
“都歇一下,等下午凉快点再行军!”勒克德浑大喊道。他只能下令让大军歇息了,若是再走下去,即便人没有热死,马也要累死了。
到了炎热的南方,打仗主要当然依靠绿营,若是没有绿营兵的话,只靠八旗,别说打仗了,热都要热死,更别说纵横交错的河流,八旗兵怎么过得去?可是八旗兵也不能不在绿营兵后面压阵,若是没有八旗兵压着,绿营兵估计打不过就全降回去了。
投降了大清的明军,一下战斗力暴涨,虽然是金钱、粮食和女人对士气的刺激,可是压阵的八旗兵也是关键因素,每次绿营兵攻城夺地时,都要八旗兵在后面压着,对作战不力的,立即军法处置。
清军就地歇息,等到坐了下来,勒克德浑才想起一件事:自己派出去的斥候哨骑到现在还没回来!
万罗山和华岭之间的山路上,一支伏兵从山林中走出,山路上横七竖八倒着十八具八旗清兵的尸体,每具尸体都被射成了刺猬。这是强弩的功劳,威力强大的弩箭射穿了清军斥候哨骑的棉甲之后,又穿透锁子甲,扎入体内。每一名斥候哨骑身上至少都扎了十支弩箭,这件事是埋伏的两百名弩手干的。
这支伏兵已经连续埋伏了三波清军斥候哨骑了,没有一队清军斥候哨骑能够从下雨般落下的弩箭中逃生,大部分清兵都是连人带马被射死在山谷中。
这支军队是高杰麾下的李成栋所率的兵马,之所以能够连续成功伏击清军斥候哨骑,全部是淮军情报战的功劳。李国栋把自己获得的情报同高杰部和黄得功部共享,让友军也能及时获知清军动向。
江南水网丘陵地带,可不比北方中原平原地形,清军斥候哨骑到了这里,根本发挥不出战斗力。之所以原本的时空会被清军攻占江南,都是汉奸军队的功劳,倘若没有汉奸,就那点八旗兵到了江南,战斗力严重下降,面对明军水师和步兵,八旗兵在地形复杂的江南根本就无法发挥作用。
在情报战方面,清军斥候骑兵在江南根本无法屏蔽明军的情报,河面上的船只,山林中游走的锦衣卫,精心伪装的夜不收,明军利用复杂的地形保护自己,及时把情报送出。
“军门,已经有三波建奴被我们宰了。共计四十五名建奴,一个都没跑掉。”一名弩兵把总向李成栋禀报。
这连续三场埋伏战可以说是打得痛快淋漓,李成栋的弩手仅仅付出了损失三人的代价,就全歼了四十五名精锐的八旗斥候哨骑,阵亡的那三名士兵,是在清军反应过来之后,以弓箭反击射死的,不过清军的弓箭手要面对铺天盖地的弩箭,只射出一支箭矢就被乱箭射成刺猬。
李成栋轻轻“嗯”了一声:“弟兄们不要轻敌,恐怕过一会儿假奴绿营兵就会来了。”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山谷中就出现了一支大约三百人的绿营马队,这些骑士自然是左家军骑兵改编成的绿营马队。其实阿济格并不看好左梦庚的骑兵,对他来讲,绿营军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是拿来当炮灰用的。
“军门,打不打?”弩手把总问道。
李成栋摇了摇头:“不打,放他们过去,我们在后面还有埋伏。等他们败了,撤退下来的时候,我们再把他们堵住,不让一个假鞑子逃回去报信!”
在山路的前方五里外,还有一处高家军设的埋伏圈,山路两边埋伏了两千多人,其中一千弓箭手、三百刀牌手和八百长枪兵。明军弓箭手使用的弓箭虽然远不如八旗清兵的弓箭,更比不上弩手的强弩,可是用来对付绿营兵还是够用了。
李成栋放过清军绿营马队,令人继续加强警戒,留意山路。
过了不一会儿,前方的山路上又出现了一支清军,那是身披棉甲,头戴避雷针头盔的八旗斥候哨骑,大约有三十人。
“果然不出我所料,假鞑子过去之后,后面就是真鞑子的斥候哨骑。”李成栋冷笑一声。
等到清军斥候哨骑进入射程内,李成栋一声大吼:“放!”
两百名弩手突然从草丛中冒出头来,对准了山谷中的清军哨骑。弩手压下悬刀,黑压压的弩箭在空中编织成一张大网,笼罩在清军斥候哨骑的头顶。
“敌袭!”见到射出的箭雨,一名清兵大喊道。
箭雨如飞蝗,无数的箭矢从四面八方射来,威力强大的弩箭扎在清兵身上,任凭他们身上披了厚甲,也挡不住这些脚蹬上弦的弩箭。发射力量高达三百斤的弩箭扎在清兵身上,外面的棉甲就像是纸糊的一样被射穿过去,穿透了棉甲的弩箭又刺穿了内层的锁子甲,把清兵从马背上射落,钉在地上。
第829章 招降闯军
绿营马队进入了李成栋的埋伏圈,高家军弓箭手万箭齐发,身上只有一件薄甲的绿营马队纷纷中箭落马,死伤大半。侥幸未死的绿营马队哪里敢再往前冲了,纷纷调转马头就跑。埋伏在路边的高家军步兵从草丛中杀出,堵死了绿营马队的退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