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铁骑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铁血坦克兵
还有水银温度计,那东西在欧洲也不稀奇,李国栋也进口了好几个高温水银温度计。
“好了,已经抽空了。”李国栋看着压力表的指针指到了负数,即将到底了,他喝令让工程兵停止动作。
把炼焦炉产生的瓦斯灌入储气罐之前,必须先把储气罐内的空气抽走,否则瓦斯同空气混合,一旦点火就会发生爆炸。
几名工程兵把煤炭铲入了炉膛内,再倒入一些火油。随着李国栋一声“点火”的命令,工程兵把火把深入炉膛。
火油熊熊燃烧,很快就点燃了炉膛内的煤炭,伴随着一台风箱的来回拉动,炉火由红色变成了蓝色。随后工程兵关闭上炉膛,使得炉膛内热能不至于浪费,而风箱从另外一个口送入新鲜空气。
“快,打开储气罐阀门!”李国栋看着炼焦炉的压力表大喊道,
一名工程兵连忙拧开了储气罐阀门,从炼焦炉内产生的瓦斯被注入了储气罐内。
李国栋看着炉温的温度计,只见温度逐渐上升,很快就上升到一千度高温。
“这是什么东西?看起来很稀奇。”前来参观的陶贵问道。
李国栋还没有回答,罗远峰却先开口了:“这是泰西人造的温度计,可以知道炉膛内的温度多少了。”
“好东西啊!”陶贵感叹道。
这台炼焦炉配备的零件,不仅有温度计和气压计,还有时钟,通过这些欧洲产的现代计量手段,控制炼焦炉也简单多了,而且这些东西同样也能用到炼铁高炉上。
李国栋看着储气罐的气压计快升到顶了,李国栋焦急的大喊道:“快打开炉膛瓦斯阀门!”
工人打开了炉膛瓦斯阀门,瓦斯从气罐内送出,通过送气管道被送入到炉膛内,原本已经快要耗尽煤炭的炉膛内一下又燃起了蓝色的火焰,瓦斯在炉膛内熊熊燃烧。等温度计即将超过极限的时候,李国栋下令:“关小阀门。”
阀门被关小了,拉动风箱的工程兵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这时候只需要保留一点火焰,保持炉膛内的温度就好。不过这炼焦炉随时需要有人盯住温度计,一旦发现温度太低了,就要打开阀门,拉动风箱,让炉温升高。
炼焦炼制了两天两夜,炼焦炉内的煤炭已经快不能产生瓦斯了,这时候李国栋下令往炉膛内添加煤炭,以维持温度。还要一天一夜的时间才能炼好焦炭,只是后面不需要大火,只需要维持炉温即可。
时间到了,李国栋令人关火,打开炼焦炉。
炉膛的火焰熄灭了,等到温度降低了一些之后,有人沿着楼梯爬上了炼焦炉顶部,旋开了圆盘手柄,打开了炉盖板。
一股热情从炼焦炉内喷出,这时候炼焦炉内的温度还是较高的。等到炉中的温度降低了,工程兵们在李国栋的指挥下,以绞车拉起炼焦炉,把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
先倒出来的是焦炭,最后炉子的底部流出了黄褐色的油,那就是煤焦油。
焦炭被人装在一辆大车上,煤焦油也被工程兵们收集了起来,准备用来取代猛火油。
“这就是焦炭?看起来和木炭有些像啊,就是不知道炼铁的效果如何。”罗远峰拿起了一块焦炭在手里翻看着。他心里想:这一炉焦炭,至少有三千斤!若是效果和木炭差不多,那么以后炼铁,成本就能节省很多了。
每百斤木炭的价格要四钱银子,三千斤木炭就要十二两银子了!而枚百斤煤的价格才一钱三分银子,这还是优质的安南煤炭。大约四千斤煤炭可以炼出三千斤焦炭,才用了五两二钱银子,价格便宜了一半都不止!而且炼出来的“火油”还有别的用途。
这是上好的安南煤炭,若是质量差一点的煤炭,大约需要五千斤煤炭才能炼出三千斤焦炭。
李国栋也不怕炼焦炉被人山寨,罗远峰是已经入股的股东了,他自然不可能把炼焦炉的秘诀泄露出去。而那些不肯入股的家伙若是山寨他的炼焦炉,恐怕瓦斯炼焦那一块都不过关,山寨的新式炼焦炉会爆炸。若是采取土法炼焦的话,那么煤炭的消耗量极大,折算下来,成本比木炭不会低太多。
罗远峰让人把焦炭带回他的铁行,进行焦炭炼铁实验,发现焦炭炼铁的效果一点都不输给煤炭。这样计算下来,今后炼铁的成本可以降低一半左右,这一年下来,就能省多少银子了?
“安南煤炭价格又不贵,出炭效果好。只可惜目前广东的海运还控制住广州那些人手里。”罗远峰说道。
李国栋笑道:“这就是本国公准备解决的问题了。虽然李某的水师不如伪永历朝的,可是有人很快就会出手收拾他们。”
伪永历帝的广东珠江水师,实力仅次于郑芝龙的郑家军水师,淮军水师还是远不能与之抗衡。
珠江口内的江面宽广,简直可以算得上是大海了。以淮军水师目前的实力,若是去同叛军广东水师硬碰硬,那肯定不是对手。李国栋不知道郑芝龙的水师到了什么地方了,这时候通讯很不方便,没有无线电,出了海之后的水师就无法同陆地上取得联系。
“主公,有人来报信,自称是郑家军的人。”一名亲兵走进李国栋的中军大帐禀报。
“快让他进来!”
那名信使走进了李国栋的中军大帐,向坐在上方座位上的李国栋行了个礼。
李国栋仔细打量此人,只见这名信使长得白净面孔,相貌堂堂,但身材魁梧,一看就是一名相貌帅气的白衣小将。
“末将甘辉,见过楚国公!”那人单膝跪地行礼。
“原来是甘将军啊!”李国栋连忙站起来,亲自走下台阶,扶起甘辉。
第901章 戎装佳人来
甘辉,可是郑家军的一员猛将,只是那个时候尚未成名,结果被郑芝龙当成信使来使唤了。李国栋问道:“甘将军,你来找本国公,可是为何事前来?”
“回国公爷,郑家军的大军已经路过潮州海域,约国公爷四日后会师珠江口。另有一事,叛军在珠江口修建炮台,布置了拦江索和水下暗桩,还望国公爷能配合我军作战,方可歼灭叛军水师。”甘辉回答道。
李国栋抚摸着胡子轻轻点了一下头:“请甘将军回去告诉你们靖海侯,让他放心好了,四日后,我军一定杀到珠江口,帮你们清理拦江索和水下暗桩,顺手把炮台也拔掉,给你们开辟一条攻入珠江口的道路!”
甘辉抱拳道:“有国公爷这句话,末将就放心了!末将暂时无法回去靖海侯那,主公让末将留下来协助国公爷。”
“好,有甘将军配合,那我李某如虎添翼啊!”李国栋大喜道。
李国栋心里暗暗盘算着,最好能把甘辉这样的猛将收入到自己的麾下,在自己这里做事,比在郑芝龙那要有前途得多了。可谁知道甘辉却回了一句话:“国公爷,末将只是奉主公之命,暂时协助国公爷,等拿下广州,末将要回主公那去。”
甘辉也是一位对郑家忠心耿耿的勇士,要招他还得花费一些心思。
淮军水师取得了惠州大捷之后,缴获了不少叛军东江水师的各型战船,极大的壮大了自己的实力。虽然还不是叛军珠江水师的对手,但是在占据了有利位置,且有岸上火炮配合的情况下,还是能够挡住叛军珠江水师的进攻。应该是,目前的淮军水师是进攻无力,但自保有余。
“报!”外面有亲兵进来禀报,“主公,大营外来了两位女子,要见您。”
听说来了两名女子,李国栋连忙问道:“是两位怎么样的女子?”
亲兵回道:“一位是美貌少妇,是位大约二十岁出头的小寡妇。另一位是未出阁的姑娘,大约十七、八岁的模样,也是美貌无比,只是比起那少妇来还差了一点。”
李国栋一听,心里就有数了,赶忙说道:“快把她们请进来!”
“诺!”亲兵行了个礼,转身退下。
甘辉拱手道:“国公爷要见两位女子,末将在此多有不便,甘某先行退下。”
“甘将军不必拘束,本国公要见的那两位女子,又不是家中女眷,乃是两位女将军,届时袭击东莞虎门,还需甘将军同那两位女将军联手呢。”李国栋阻止了甘辉。
不一会儿,亲兵便带着两位美貌女子走进了中军大帐:“主公,两位姑娘来了。”
为首那位美貌少妇,长得清秀美丽,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女子的精致,但眉宇之间又透露出了几分英姿,少妇身穿湖绿色长裙,肩上背着一口包裹,腰间挂着一柄长剑,李国栋暗暗惊叹:好一位英姿飒爽的女英雄!
再看那位少女,一袭红衣,头上梳着双丫鬟,眉清目秀,娇俏可爱,令人怜惜,但身上也隐约有几分英气。
“两位是沈姑娘和珊儿姑娘吧?”李国栋问道。
那少妇像男人一样一拱手,嘴里“哼”了一声:“明知故问!国公爷不是多次派人寻访小姑奶奶我?见了面反而问我了?”
李国栋哈哈大笑:“沈姑娘,上次武昌一别,已经三年有余了,李某可是对沈姑娘敬佩得很,多次令人寻访沈姑娘,就希望姑娘能助我一臂之力。”
沈云英回道:“若不是国公爷你忠心报国,乃当世大英雄,小女子才不会来帮你。说吧,你让我来有何事?”
自从上次沈云英护送父亲和丈夫的灵柩回浙江老家后,李国栋就曾多次令人寻访沈云英,希望她能出来同自己共同抗清。但之前沈云英为父亲守孝,固未能参加扬州之战和赣州之战,现在三年的守孝期满了,因为她也看中李国栋是当世大英雄,固带着珊儿出来,沿着淮军进军的路线尾随过去,在惠州追上了淮军。
李国栋笑道:“本国公要取珠江口,沈姑娘、珊儿姑娘你们来了刚好赶上,不算太晚。”
“能帮到国公爷平叛,乃小女子之幸事。”沈云英道。
在一旁的甘辉听李国栋和沈云英对话,好奇的问了一句:“这位沈姑娘可是何人?”
“沈云英,甘将军可听过没?”李国栋问道。
甘辉也曾听过这位女英雄的名字,连忙转身拱手行礼:“原来是沈将军啊!久仰久仰!”
李国栋道:“李某决定智取东莞县城,若是偷城,可是沿途过去,有多座烽火台,我军一旦路过,江边烽火台就会发出信号。我们首先要除掉那些烽火台,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了。沈姑娘和珊儿姑娘这时候就能帮上大忙。具体的事宜,李某再慢慢交代你们,还有郝摇旗将军和王辅臣将军协助你们,他们两位可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我再给你们派遣三十名精锐夜不收。”
沈云英像一名男子那样豪爽的大笑:“小女子既然来到这里,一切听从国公爷吩咐!”
李国栋看着沈云英,心中暗道:这姑娘大大咧咧的,一点不像这个年代的女子,反而像一位男子那样豪爽。她也太年轻了,只有二十岁。若是放在自己原本那个年代,还是一个大学生呢,还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
事实上三年前见了沈云英一面,李国栋对她的印象就非常好。原本历史上的沈云英,因为抗清失败,最后郁郁而终,年仅三十六岁。而且沈云英还是文武双全,回到家乡给父亲守孝的三年,不仅没有荒废了武艺,还开办私塾,亲自教学,教会学生文武艺。
沈云英和珊儿回到李国栋给她们安排的营房之后,两人换上了戎装。换上戎装的沈云英看起来更加英姿飒爽,别有一番风味。
“小女子翠儿(云儿)率女兵营向沈将军报道!”就在这时候,外面传来了两位女子的声音。
沈云英和珊儿走出大帐,却见门口站着两位长得一模一样的戎装少女,两女头戴凤翅盔,身披山文甲,披着红色披风,后面还站着一群头戴六瓣尖顶铁盔,身披铁甲的兵,那些兵看起来免票清秀,一看就知道都是女兵。
“小姐,楚国公这居然还有女兵?”珊儿说了句。
外面领兵的那翠儿回道:“末将原本乃闯营的一位女兵,身后那些姐妹,都是闯营出来的,如今跟随了国公爷。”
沈云英笑道:“想不到国公爷还给我们送来了一队女兵啊,翠儿姑娘,云儿姑娘,有你们相助,今后沈某行事也方便多了。”
这五百女兵本来就是李国栋送给沈云英的,她当然笑纳下来。自己手里有了一队女兵营,今后行事也方便多了。不过沈云英在淮军大营内逛了一圈,发现淮军中的女兵不止这五百,至少还有一千多女兵。
“翠儿姑娘,她们怎么不属于我们管?”沈云英问道。
翠儿回道:“沈将军,她们可不是战兵,都是辅兵。我们这五百女兵可是战兵呢。”
第902章 白衣渡江(上)
当天晚上,李国栋在军中大摆酒宴,一来是欢迎甘辉和沈云英他们到来,二来是为明日出征摆设酒宴。
一身戎装的沈云英等女子轮番上台表演武艺,赢得了将士们一片掌声。
深夜,宴会结束,沈云英和珊儿回到了她们自己的营帐内。
两人卸下铠甲,正准备入睡,珊儿却突然说了一句:“小姐,楚国公乃当世大英雄,小姐寡居三年有余,珊儿见那楚国公对你也有几分情义,小姐还不如改嫁给楚国公好了。”
“你这小妮子满口胡言!”沈云英伸手去拍打珊儿,“楚国公可是有正妻,我一小寡妇,真去了也只能当小的。要给楚国公当小的,你去吧!我还是给夫君守寡终生好了。”
“小姐,珊儿要陪伴小姐一辈子,哪儿也不去。”
沈云英幽幽道:“珊儿,你我虽然情同姐妹,可是你还是得嫁人的。你年龄也不小了,若是不愿意去楚国公府上当小的,那我就帮你安排个如意夫君吧。这淮军之中可是人才济济,英雄如云,要不珊儿选一个吧。”
“小姐不肯再嫁,珊儿就一辈子陪着小姐了,也好照料小姐。”
“傻丫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是已经嫁过人的,哪里配得上军中这些英雄好汉?你还是一位未出阁的姑娘,赶紧找个如意郎君嫁了。”
两女躺在榻上,两人都睡不着觉,各有心思。说实话,沈云英对李国栋的印象非常好,可是让她进国公府当一个小妾,这样的事情她做不出来。而珊儿也不愿意嫁人,她只担心自己嫁人了,小姐就没人照顾了,只能孤独终老。
次日一早,惠州水陆大营锣鼓喧天,一艘艘战舰解开了缆绳。随着李国栋一声令下,淮军水陆并进,沿着东江顺流而下,直奔广州而去。淮军的任务是帮助郑家军打开珠江航道,而不是同叛军珠江水师硬碰硬。因此李国栋下令,水师兵分两路,一路走北线的江面,目标直指广州城方向,这一路是淮军主力水师,却是佯攻的部队,目的就是把叛军水师吸引到番禺凤浦(今黄埔)一线;而淮军另一路主要是由陆师、商船和小船组成的船队,却直奔虎门。
陆师渡过了东江,沿着东江南岸直奔东莞而去。
时间紧迫。李国栋不打算强攻东莞,而是决定利用北路的疑兵吸引了叛军的机会,奇袭东莞县城。
一艘商船沿着东江顺流而下,后面还跟着两艘满载着粮食的货船。
为首那艘商船是一艘大型商船,船身为福船式样,但是主甲板上方却有两层楼,二楼的平台上传来了悠扬的音乐声,伴随着古筝乐声和女子唱歌的声音,一位身穿湖绿色罗裙的绝色女子正在甲板上翩翩起舞,引得江边劳作的百姓和巡逻的叛军士兵目不转睛的看着这条大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