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无尚随风
他这么一说,高怀亮也是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他还真没想到这样把木材运出去,虽然这里的河段艰难,无法行船,可运木料确是完全可以的。
李佑微微摇头道:“你回去之后,便开始着手安排此事,这里你便不用来了,若是有事,我会差人来找你的。”
“是,少主,我回去之后便开始和衙署官员们商议此事。”
金龙县的好木料可不少,但凡运出去,多少也是可以换些钱财回来的,多的不说,一年赚个一两千贯是没有一点问题的,当然,想要赚这么多钱,还得李家的船队帮忙才行,这里可没有人会来买木材的。
想要在三年内把政绩做出来,那还得从经济,民生上下手,这对李佑来说并不难,如今的海界县就做的很好,只要把城修完,这便是一项大的政绩,加上占城早稻,秦风想要三年后迁离这里,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
十一月中旬,这里训练的土团兵们也算是稍稍适应了些,这四个月来,他们要不每天都在丛林里穿梭训练,要不就是长时间在营地内训练拳脚技巧,反正就没怎么歇过,如今可是一个个被晒得黑如黑炭一般。
望着营地内站成排的这些人,李佑还是很满意的,这些人都不错,也很听话,都能完成给出的训练要求。
“我不在此的这段时间,你们就在营内训练,不得出营妨碍地方,若是不尊,军法不饶。”
众军士齐声道:“我等谨遵团练使之令,定不敢违。”
“你们若有书信要我带回扬州的,稍后交由旅帅们,若是有谁不会写的,可叫人代笔,正午之前交到旅帅处即可,现在,解散。”
不得不说,李佑这话还是让他们异常高兴的,今年是不能回家过年的,只能待在这,但能写信回去,给家人报给平安也是不错的,现在,所有人都三三两两的聚到了一起,询问有谁是识字并能写作的。
李佑倒是没管他们,这里没有其他的文职官员,只能让那些能写信的帮着代笔。军士们解散后没多久,冯耀和另两个旅帅便陆续收到了军士们递过来的家信。
今天下午,李佑便要离开这里到海界县去住上一晚,明天乘船到流求南湾去。房间内,李佑收拾完后,便对跟随自己的一个家仆说道:“我走之后,你们几个多看着点,这里可不能出事,年后,我便尽快赶回。”
“少主放心,我等定会看好这里,绝不会出现意外的。”手下人拱手说道。
李佑又想起一事来,问道:“我让你们查义山县流放民之事,如今查的如何了”
“少主,此事已差不多了,年后便
131 流求的变化2
李佑在南湾待了半个月后便来了流求北部,当他出了船舱时,可是真把他给震惊了一把,这里的人实在太多了,他很难想象狗子等人是怎么做到的,这里可就只有自己的几百人而已。
当他上岸之后,属下俱都拜见,看到这一幕,竟然有些土著民也跑来参拜,见到此,李佑算是多少明白了点。
大营的一座木屋里,李佑听完了狗子和小野麻吕的话,算是彻底明白他们是怎么干的了。他也是不得不佩服小野麻吕,还很是好奇的问道:“小野麻吕,你这是跟谁学的”
“回家主,在下当年在长安之时,接触过祆教,他们便是这般蛊惑人心的,不过,我们可非是蛊惑人心,而是实实在在的帮助他们,所以,他们才会见到家主,顶礼膜拜。”
这话,在李佑听来,已经有点掩耳盗铃的意思了,按常理说,他们算是真正的侵略者,狗子他们一共杀了近万人,照这里的总人数,算得上是下了狠手。如今要让这些土著民加以感激,看来还只能用小野麻吕的办法,要不然这里这么多人可不好办。
最后,李佑无奈道:“小野麻吕,这事,你继续,如何能让他们安稳你便如何做。”
“是,家主,请家主放心,等到一两年之后,他们便会人人都认为家主便是上天赐予他们的大神。”
李佑嘴角不由得抽了一下,没多言,这事他可不在行,他只想要这的人能安稳,不给他惹出乱子来就行。
“少主,这次回去,我能和你一同回去吗”狗子开口问道。
“你想回去就回去,再说,这里什么都缺,你也得回去看着点,需要什么,便多买些。我到此也仅是来看看,如今你们这里还算安稳,我打算明天就离开。”
如今距离年节也就半个月时间,回去都还要在海上漂几天,可没有太多的时间给李佑在外面逗留。
“那行,少主,明日我便随你回去。”
狗子说完,李佑又说道:“你把停在这的六艘船也全数带回去,今年过后,我们还要运些愿意到此定居的人过来,加上物资,只怕船工们还得多跑上一趟才是。”
“少主,平叔又找到了多少人呀”
“我也是将近半年没回去了,又怎么知道,再不济,总有两三百人吧,行了,此事现在不谈,你要想的是这里到底还缺些什么,最好明年就把这里全部开拓出来,做到自给自足。”
狗子拍着胸脯道:“少主不必忧心此事,小的心中早已有数。”
“有数便好,好了,带我四处看看,我也好心中有数。”
李佑说完,狗子和小野麻吕便带着他出了木屋,在聚居的各营查看了起来,这里的土著民现在住的都是些竹屋,看样子,明年还得把南湾那边的工匠们全数带过来才行。
一连看了两座聚居营地后,李佑便没去其他营地查看了,而是对狗子问道:“这些土著民的衣物,这次回扬州去,你便把布匹都办妥,至少让他们身上有衣服穿。还有,最好挑选些能学会建造的人出来,我们手上的工匠可满足不了这里大规模的建造。”
狗子倒是笑着说道:“少主,小野麻吕已经挑选了三百人在学,这里很多竹屋便是他们修建的。”
“小野麻吕,你很不错。”李佑是真没想到,他们已经在做这样的事了。
“多谢家主夸奖,
132 大量移民
扬州,开年后,各家商号的生意特比好,很多东西直接就被李家给包干了,反正是不知道李家打算干嘛,什么都大量买进,大的有车马耕牛,小的有针头线脑,大宗的有粮食布匹,少的也有砒霜毒药,只要是用得着的都买,搞的来各种商品价格涨了一大截。
为此,新任扬州刺史郑袒知还过问过此事,被李佑以货物运到外邦贩售为由给糊弄过去了。郑袒知过问的缘由倒不是什么商品涨价,而是李家所购买的量,光粮食就买了十万石,更别提其他什么东西了,都是量大的出奇,就连砒霜也是把扬州和附近几个县的给买空了。
李家宅院,李佑所住的院子里,姚平和狗子两人都在,今天姚平过来,是来谈迁到流求的住民问题。这原本不是什么事,也早就安排妥当的,可谁知道事情还是会有变化。
原本姚平是委托了三家牙行在处理这事的,愿意走的人并不多,一年下来也就五百来人愿意去。这都准备好了,过几天便乘船把人送到流求南湾去,可今天,滁州牙行的林大掌柜兴冲冲的跑来对姚平说找到了大批愿意去流求的人。
这些人全是拖家带口的,一共七百余户,李家给的中介费可是一户两贯,还外加人头,要不然滁州牙行大掌柜也不会连夜前来,对他们牙行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可以发一笔横财的。
“这颍州和寿州可是中州,即便出了乱子,难道官府就不管,任由这些人四处奔命,形成流民,他们这些刺史就不怕这好几千人把他们的头上的官帽给掀了。”李佑也是有些无语道。
“阿郎,你抱怨又有何用,这原本并非是这两地新任刺史的缘故,他们也是和郑刺史一样,刚上任,要说还得怪前任刺史。可如今说这些也晚了不是,话又说回来,这些人也正好为你所用,你大可收下,我听林大掌柜说,这里面可又好些都是工匠。”
这事还得从去年八月说起,这些难民原本是住在颍河和淮河交汇处的一个镇集和六个不同的村子,但他们所住的地方偏偏又是两州的交界处,一场数天才停下的大雨使得河水暴涨,冲毁了镇集和这六个村子,原本还望着官府救济,可谁想到这谁都不认。颍州推给寿州,寿州又推给颍州,究其原因,说白了,就是他们只有不到两个月便能升迁了,这个节骨眼上是绝对不能出一点事的。
两个州也并不是完全不管,也是都调出了粮食和一些钱财,原本这些灾民还以为官家管他们了,可谁想到,这仅仅是为了拖延时间,到了新任刺史上任时,便会有人接手这烂摊子了,两州刺史还都是这么想的。
等到新任刺史上任时,这才发现,动用的粮食和钱财是州府府库里的,于是赶紧便停下了救助,照这样下去,州府亏空,可没法交代。但这一停下,有一个村的村民便开始闹了起来,对于新任的刺史来说,保住自己可比保住这些灾民要重要得多。
其实这也不能怪新任的刺史,解决这些难民问题,还需他们上奏朝廷,等待朝廷的救助,可谁曾想,这一等便是一个月,这让难民们根本就没法活,闹事的人更是直接带着人跑到州府去闹腾了,这一闹,这些闹事的人便全被关押了起来。
 
133 吕宋岛
今年对李佑来说特别重要,很多事都将在今年内成型,流求需要开拓北部,驩州的流放民需要移民到吕宋,而开辟吕宋的航线也是需要跟着马上着手去做的。
犹如常年一样,李佑在码头告别了送离的母亲和莹莹之后,又踏上南去之路。这次要运到流求的货物可不少,但这不需要李佑操心,他要做的,便是驾船到吕宋去,只要从南湾一路南行,他的快船一天便可以到达吕宋,隔天就能沿着吕宋岛西岸到西部弯。
吕宋岛的北部全是高山密林,虽然距离流求南端很近,但这里并不适合开辟,所以只有沿着西海岸一路向前走到中部地区,这里才是平坦的地形。
海湾处,李佑选择了一处地方把船停了下来,让随行的人把携带的木料带上,上岸去搭建栈桥了。如今已经是下午,估计等到栈桥搭建好,距离天黑也就不远了。
这次随船过来的是三子和他带着的十名手下,他们已经把流求全部梳理了一遍,如今三子已经回了南湾驻守,北部是交给陈邠和小野麻吕两人在管控的。
“少主,这吕宋岛往南还有那么大一块地方,我们何时能去那里呀”看着一张李佑画出的东南亚地图,三子指着后世的加里曼丹岛说道。
“我们能到这里来就已经很不错了,那里你最好别想了,来这我都是想了很久的,就别提再往南跑了,你们只要能把这里开拓出来,我便已经很高兴了。这里,可是我打算大力开拓的地方,往后这里便是我等真正的退守之地了。”
三子如今已经很习惯这种开拓生活了,一听李佑的打算,也是问道:“少主,那这里也会建成流求南湾那样”
“不仅如此,往后这里还会更加的繁华,你就把这里当成是我们的私有领地便可以了。我可是打算在这里建设一座大城的,这事等我从驩州回来便可以着手了。”
黄昏时,船靠在了新建的栈桥旁,李佑下了船,看了看眼前的景象,这和当初到珠海园时,毫无区别,应该说这里的密林更加茂密,这可就和后世有着极大的区别了,随后,他叫上人便开始走进了这里的密林。
往右不远便是高山,他们需要上山,查看一下地形。半山腰上,李佑在落日余晖下望着下方的广阔平原地,看到往南大约十里才是低矮的草木林地,也是知道,前期还是选择那里比较合适。
回到船上后,天已经黑了下来,众人也开始准备吃食了,要查看地形,只能明天再说了。
次日一早,众人准备停当后便开始出发了,他们沿着海岸一路南行,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终于来到那一片低矮的草木林地。落入眼帘的是一片不知名的低矮树丛,一旁便是高大的蕉麻,看到蕉麻,李佑倒是微微的笑了笑,蕉麻叶子的茎干可是重要的纤维来源,这种纤维是可以用来制作绳索和渔网的,由于良好的耐海水侵蚀性,尤其适合制作海缆,算得上是一种极为不错的经济植物。
穿过蕉麻林,前方便是大片的草地,只是这草有半人高,前行起来还真有些麻烦。众人继续往前,走了小半个时辰后,他们看到了水牛,大群的水牛,这里的数量就不下百只,而且李佑还看到了疣猪,同样是一大群。
“少主,这...这是什么猪呀怎么和我们见过的野猪不大一样呀,还有这牛...”
“这些是这里才有的,别那么大惊小怪的,继续找,看能不能在这里找到河流。”说完,
134 南湾城里的婚礼
如今的情况是土著首领没有想到的,他们一行六十余人,如今倒在地上的便有半数之多,剩下的人根本就不敢动。这时,李佑抽出了长刀,一刀砍在了一截木头上,木头一下就成了两截。
李佑望着这帮黑色皮肤,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的土著民笑了笑,随后把刀收了起来。这是释放的善意,土著首领自然也看明白了,对方手中有这么强大的武器并没有使用,仅仅是用拳脚把自己人给悉数打倒,这便是不想与他们为敌。
这个土著首领带着人上前说了一通,反正没有人听的懂,倒是李佑把自己的刀双手奉上,算作礼物送给了对方,还让三子拿了一坛酒给了这个土著首领。
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头,土著民把倒在地上的人扶了起来,并没有再进一步的行为,这也是让三子等人稍稍放了点心。三子看到李佑在和那个首领比划着,反正是看不明白两人在干嘛。
过了半天,李佑过来了,土著首领也是带着人离开了,三子这才问道:“少主,你们方才在干嘛呀”
“还能做什么,你们没见我在和他比划呀,反正他们现在对我们没有太多的恶意了,你们不用担心他们再来这了。”
三子接着道:“少主,为何我们不像在流求时那样”
李佑也是没好气的说道:“流求弄成那样,可并非是我所想的,但这里,你们还真不能这么干,这里土著民应该有不下二三十万,难道你们打算全杀了最好是慢慢的同化,就像刚才那样不好吗,真要是还像流求那么搞,我可养不起。”
“少主,说句您不爱听的,真要是我们的人到了这,迟早还是会和他们起冲突,到时候,还得清剿。”
李佑摇头道:“这我当然知道,但你们也要明白,杀戮并不代表一切,前期还未站稳脚跟之时,最好收着点。”
过了这一茬之后,众人接着喝着酒,丝毫没有被刚才影响到心情,直到很晚时,他们才上了船去休息,明天他们就将离开这里,返回流求。
流求这里的城已经建好,大量的工匠和人手已经开始了港口和防波堤的建设,城中的居民小院也是早就已经建成,现在,他们是真的可以在此安稳居住了,现在他们也不算太忙,大部分人都在全力帮着修建码头港口,速度倒是很快,这里的建筑材料都很齐备,用不了一个月,这里将会修建完成,剩下的就是城墙的砖石加固了。
对于这里新来的住民,大伙都是挺欢迎的,毕竟这里居住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唐本土的人,仅有少部份土著民和十来个倭国人在此,所以没有什么隔阂,反倒是都很亲切。狗子运了人到这之后,把南湾这里的船又调了三艘回了扬州。这回,当李佑回来的时候,狗子都还没过来。
直到过了七天之后,狗子才带着九条船回到南湾,这回是把剩下的人全部带过来了,船队剩下的任务就是继续往返扬州和流求北部营地了,有这九艘船在,估计也就是四趟的活,便可以把扬州购买的物资全部运来了。
南湾这边一下多了三千五百人,城内肯定是住不下的,当初李佑去吕宋时便让人在城外搭建了木屋和竹屋,也算是占时能把这些人安顿下来。至于住房,他们往后可就只能在城外搭建村寨了。但这并没有什么,这里已经很安全了,即便没有城,也是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