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长歌
吃不饱穿不暖是正常现象,挨打挨骂是常事儿。
他在府里不仅吃饱穿暖,住的地方还是单间,而且还能是不是跟韩熠没大没小,说出去估计都没人信有他这样当奴隶的。
墨求小声说道:“可是……奴籍影响太多东西……”
韩熠说道:“不,我不是说这个,你呢……我就是想给你个惩罚,而且当初的事情你也知道,闹太大啦,现在放你出去也不是回事,至少要过两年,等大家将这件事情淡忘的差不多了,你才能恢复自由身。”
墨求听到这里十分激动,他本来以为自己要背着一个奴籍直到死,甚至连他的子孙后代都是奴隶,所以为了不给后代添麻烦,他甚至想过不结婚生子来着。
不过还没等他说话,韩熠就说道:“不过我的意思不是这个,我是说,我对墨家还是很有好感的,也很喜欢格物,所以肯定不会让墨家其他人当奴隶,我的想法是我雇佣他们,我派人接他们,一路上的花我出,过来之后的吃住我包,并且我还能给他们提供月钱,如果完成的好呢,还有赏金,这个条件怎么样?”
墨求转头目瞪口呆地看着韩熠半晌才问道:“真……真的?”
韩熠松开他的肩膀昂头说道:“这种事情我骗你干什么?更何况我承诺过的事情什么时候反悔过?”
墨求怔怔看着他半晌,忽然嗷的一声跳起来说道:“我去给他们写信。”
韩熠对着他摆了摆手,看着墨求撒丫子飞奔的背影,默默的在心里比了一个剪刀手。
很好,又骗来一群打工的。
第165章
其实韩熠从一开始将这件事情交给墨求, 他盯上的就是墨求身后的墨家。
要不然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干嘛非要让墨求去做呢?
他自己当然也不懂建冰窖的事情, 但他可以写信给颜徵啊, 颜徵一定能够找到人。
不过,韩熠琢磨着现在墨家这种专攻格物的人才还是很稀少的。
当然稀少的原因是不需要,大部分国家都不需要这些人才,会锻造武器的能冶金的倒是有点用, 其他的就没什么人理睬了。
久而久之学这些的人也就少,大家都是要恰饭的嘛。
也就墨家这些人, 因为是家学渊源, 并且以祖先为荣, 而且可能他们的基因之中就刻着对格物的喜爱和天分, 所以还在坚持。
不过, 现在用不到不代表以后用不到啊,等将来颜徵一统天下,不……都不用一统天下, 只要拿下三个国家,基本上天下大势就已经定了,其他国家也不过是苟延残喘。
那个时候秦国腹地就可以开始心无旁骛的发展基建,在这个时候,以前用不到的这些墨家人才就会大放异。
如果没有这些人的话,恐怕到时候整个建设都会推迟许久。
韩熠想让这些莫家人来给他打工是真的, 但是想要将这些人聚集起来,保护他们也是真的。
至少让这些人能够生活下去,否则每天为了生存绞尽脑汁做那些贵族们喜欢的小玩意, 能有什么进步呢?
当然仅仅是生存下去也是不够的,最好还让这些人能够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学生来。
也不用这些人有多么高超的学识,能够应对大一统之后全新的秦国所需就行了!
不过这些还要从长计议,而且也要跟颜徵通个气才行。
要不然他这个行为跟养士又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时下养士是一种风气,养的人多还会被人称赞,但韩熠却觉得这是一种潜在的危险。
人不是不可以有自己的属下,毕竟谁都不是万能的,而且只要是人都会有亲近的人。
但是不能将人才都拢在自己身边,要推荐给朝廷,让朝廷安排合适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出路。
否则国家不够强盛,人才都在自己手上又有什么用?等到敌人真的打过来,这些人又能帮什么呢?
除非这个人手上有兵,不过兵权这种东西……至少在时下的秦国,私人拥有军队是大忌。
韩熠想着就准备给之前写的信再加上点什么,从现在开始他需要让颜徵知道基建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天天想着打打杀杀。
不过还没等韩熠将信写完,颜徵的信倒是先送过来了。
随着信送来的还有一车队的东西,韩熠让褚非去接东西,他自己则打开了信看。
颜徵的信写的十分简短,从头到尾都在问韩熠身体怎么样,告诉他别着急,他已经在努力帮韩熠申请领兵之权。
如果朝廷不打算给韩熠兵马让他守好芙蓉县的话,颜徵就会努力把他调回来。
颜徵在信里一边安慰韩熠一边态度十分强硬。
韩熠透过这封信已经感受到了颜徵如今的变化。
以前的颜徵心里想的很多,嘴上说出来的未必有十分之一,他最擅长的是算后账,将事情都记在心里,有机会了就翻翻账本拾对方,没有机会就继续等。
他拥有一个韩熠所没有的美好品质,那就是耐心。
他的耐心有的时候让韩熠都觉得害怕,韩熠被冒犯了,那就是当场打回去,如果没有打回去就代表着这件事情不是什么大事,他不会放在心上。
但颜徵则是将这件事情记在心里,等以后他有能力的时候就衡量一下,看值不值得再翻旧账。
如果对方很有用,或者说以他后来的眼光来看当时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儿,那么也就算了。
如果他还是觉得很生气,那么对不起,惹过他的人就等死吧。
而现在的颜徵,已经开始学会了当时反击,更甚至他能揣测到朝廷中许多大臣的心思,知道他们的想法,当他觉得这些大臣可能会跟他的意思背道而驰的时候,在对方提出反对意见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全面准备。
之前在知道韩熠可能动用了特殊手段干掉的赵军之后,颜徵就想方设法想要把他调回来。
至于颜子荐说的什么去下面历练,颜徵对此根本不放在心上。
较真起来的话朝上站着的有一个算一个,没几个真的下去历练过的。
如果是别人,颜徵有一百种方法挖坑,但对面是他亲爹,一力降十会,他有多少办法也没用。
颜子荐这样死活不松口,颜徵都怀疑韩熠是不是带着什么秘密任务去的。
不过他又觉得颜子荐就算要交给韩熠秘密任务也不会瞒着他。
或者说他相信韩熠不会瞒着他,就算不能明说也能暗示。
而颜子荐……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应该不会瞒着颜徵了。
因为颜徵现在已经开始监国。
韩熠在信里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十分惊讶的,太子监国,这意味着王已经做好了将位置传给太子的准备。
颜徵在信上表示最近换季,颜子荐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他有些担心。
也正是因为身体不太好,所以颜子荐才将大部分事情都交给了颜徵。
反正他这个儿子仿佛天生就是当王的料,小小年纪做事情四平八稳,他也没什么太担心的,重大事情过问一下,其他时间都在养身体。
韩熠放下信纸,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
他能感受到颜子荐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不过,跟书中不同的是原本颜徵登位之后因为年纪不大,还有过一段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姜不韦执政的时间。
现在看起来倒仿佛是要直接让颜徵掌权,这样的话倒也好,得秦国耽误几年。
韩熠不否认姜不韦也是有才华的,但他的眼界比起颜徵来还是小太多了。
不过,颜徵这个误会……肯定是颜子荐告诉他的。
韩熠当初为了不让炸药这个不稳定的东西推广的过快,或者说担心朝廷上来就用这玩意反而伤敌一千默认了颜子荐的脑补。
现在……他要怎么跟颜徵解释啊?
会不会他解释了颜徵也当成是他不想让人担心?
这都什么事儿啊。
就在韩熠发愁的时候,褚非和墨求墨荇两个人一起回来了。
韩熠将颜徵的信小心翼翼的折叠好,放进了漆盒之中,抬头问道:“都清点完了?”
褚非点了点头,一旁的墨荇说道:“太子殿下送来了好多好多东西啊。”
韩熠愣了一下:“送来了多少?”
他知道有东西,但是在颜徵的信面前,他根本没把那些东西放在眼里,现在听墨荇说多……他就好奇了。
褚非啧了啧嘴想了想说道:“我觉得但凡咸阳有的你能用上的东西,可能殿下都搜罗着送来了,甚至连马桶都有,品种之全我这辈子只看到过两次。”
墨求在旁边问道:“哦?上次是什么时候?”
褚非认真想了想之后说道:“上一次还是我堂姐出家的时候,十里红妆啊……哎呦!”
他还没说完,就被韩熠顺手拿了个果子砸在了脑袋上。
韩熠冷笑着说道:“太子殿下你也敢编排,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烦了。”
要是让颜徵知道褚非把他比作自己出嫁的堂姐,褚非这身皮怕是留不下来了。
褚非笑嘻嘻说道:“说不定这是聘礼……哎……”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第154节
韩熠这一次差点连果盘都砸在他头上:“又开始没正形儿是吧?是不是活太少了?我再给你安排点?”
褚非听到他这么说差点就给他跪了:“郎君饶命啊!我已经连续三天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了,求给一条活路。”
墨求听后同情地看着他:“这么惨吗?”
说完之后他忽然想到自己也被派了任务,顿时悲从中来:“兄弟,我也快要跟你一样了。”
一旁的墨荇满脸茫然地看着这俩刚刚还快要上房揭瓦的人转头就抱头痛哭,一时之间都有点跟不上他们的情绪。
韩熠胳膊戳在书案上,手掌托腮问道:“哦?很难吗?”
褚非感慨:“太难了,主要是他们说的话我听不懂,而且想要彻底推广,就必须一个村一个村的跑,一开始我还觉得这么好用的东西,应该很容易就推广起来,结果没想到……”
韩熠问道:“没想到什么?”
褚非愤愤不平地说道:“没想到连制作方法都交给这些人了,甚至连成品都送了一些,这些人居然还不肯用,活该他们饿死啊。”
“哎,这种话不能乱说。”韩熠制止褚非之后,平静问道:“那你怎么解决的?”
褚非听后愣了一下:“不是……郎君都不问问他们为什么不用吗?”
韩熠嗤笑一声:“还能为什么啊?不外乎就是因为我们是秦国官员,还有他们抵触新鲜事物,怕这种东西让他们的成更差劲,或者迷信老祖宗传下来的技术呗。”
褚非对着韩熠一伸拇指说道:“郎君厉害,就是都猜错了。”
韩熠:???我看你真是欠揍了。
第166章
褚非见到韩熠面色不善, 连忙说道:“您说的那些有一定的原因, 不过最大的原因还是……就算给了他们图纸他们也做不出来啊。”
墨求反射性问道:“怎么了?是不是看不懂?唔, 不过那个东西挺简单的,村里只要有个老木匠应该就能做出来啊。”
韩熠想要推广就需要图纸,他自己肯定懒得画,而墨荇虽然跟着韩熠学了不少, 但是他画图还是偏向学术一些,当时墨求看了就说他这个不行, 老百姓看不懂。
既然他都发话了, 韩熠自然就直接将这件事情交给了他。
墨求倒也不含糊, 顺便把弟弟拎过来给他科普一下老百姓的文化知识水平。
墨荇虽然运气不太好, 被卖为奴隶, 但是他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人大部分都识字,到了韩熠身边之后文化水平直接拔高到了这个时代的顶点,所以很容易身边即世界, 觉得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识字读书,不认字的一般都是奴隶。
对于墨荇的这个认知韩熠是没有察觉过的,墨求察觉了出来但是没有找到好的机会教育墨荇。
毕竟没有事实做论据的话,就算他跟墨荇说了,说不定墨荇也会渐渐忘记。
而且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墨求觉得这件事情不重要,墨荇将来肯定是要有造化的, 他接触的人应该很少会有不认字的情况,所以这件事情墨荇或许需要知道,但并不迫切。
现在正好遇到了这件事情, 墨求干脆就顺便教育一下堂弟。
他这些年走南闯北知道老百姓是什么样子,也接触过许多木匠,知道他们能看懂什么样的图纸,所以画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反正曲辕犁本身结构也不太复杂。
所以他才觉得奇怪,问题不应该出在图纸上。
果不其然,褚非又摇了摇头说道:“那些木匠说这个不算难。”
韩熠手里掂量着一块墨锭说道:“别废话。”
褚非估摸着他再卖关子,那块墨锭可能就冲着他的头招呼过来了,连忙说道:“他们不用根本就是因为……没有材料啊。”
韩熠:?????
没有材料?
他茫然了一瞬说道:“我们推广的不是木质结构,关键部位用的石头吗?”
就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些穷苦百姓没有钱,所以当年他就设计了以石头为主体的曲辕犁。
不过这玩意比铁的到底要差上很多,效率的提升不如铁,用的时间也不如铁长。
但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让这些百姓先用这些,等到以后成多了,他们自动自发就会换更好用的农具。
那么现在……材料都没有是个什么意思?
那就需要木头跟石头啊,当然需要一定的加工,但是……连加工的能力都没有吗?这群人还能干点啥?
韩熠总觉得这里面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而墨荇就直接把所思所想直接问了出来:“木头和石头再怎么就没有材料了?难道是这里的石头不好用吗?”
石器也的确是对石头的坚硬程度有要求,想要找到一块合适的石头的确不容易,但也没难到那个地步。
更何况都穷成这样了,先找一个差不多的把地种上再说啊。
褚非摇头说道:“不是石头的问题,出就出在了木头上。”
韩熠问道:“没有木料?他们都不砍树?”
这年头没啥环保的概念,只要有需要多少年的树都会砍,当然这也是因为这个年代人不多,就算大面积的砍伐树木,也有更多的树木在无人生活的区域自由生长。
褚非说道:“想砍树也要有树可砍啊!根本就没有树!”
韩熠身体微微前倾:“什么意思?树都哪儿去了?”
他想了想觉得之前去的山的确树木都不是很多,只有往里面走才有茂密一点的植被,但问题是树再不多也是有的啊。
褚非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低声说道:“郎君,之前我们去的地方,其实……都是您自己的土地啊。”
韩熠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对哦,那一片山头……都是他的。
这是当初他列出来的单子之中的一项。
当然他也不是真的狮子大张口要那么多土地,而是原本颜子荐就已经准备给他很多土地的。
毕竟韩熠一个人过去当官总要生活的吧,他的所有资产大部分都在咸阳周边,总是让咸阳往那边运输也不是个事儿,所以干脆颜子荐就划了几个庄子给韩熠,让他能够保证自己的生活。
是以韩熠还没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居所,而且居所的条件……也就凑活吧。
后来韩熠知道了也没矫情,他对物质生活不是特别在意,但是能过的好谁愿意吃苦呢?
更何况就算他自己不在乎,他手下还有那么多人要养呢。
在来之前他就知道这个地方比较贫困,不可能依靠县里的入养着他那么多人,这些庄子自然也就不能推辞。
更何况他总觉得这些东西像是颜子荐在补偿他一样,虽然他也不明白为啥颜子荐要补偿他。
后来他将这些庄子的一部分换了大面积的山林,要山林当然是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征发徭役去挖渠。
他还想早点回来呢,单纯用人力去挖,谁知道要挖到猴年马月啊。
速度慢了他着急,速度快了……指不定就要累死人,所以必须用非常手段。
非常手段要试验,有什么比在山林里更合适呢?
当然后来他们选择的实验地也不算是韩熠的地盘,超出了颜子荐给的范围,不过那一片荒无人烟,因为跟赵国紧邻归属地也很模糊,所以也没人在乎。
韩熠听了褚非的话下意识问道:“那跟这个有什么关系?”
褚非四处看了看问道:“我记得之前郎君曾经绘制过这个地方的舆图,我需要对着舆图讲。”
韩熠转头看了一眼墨荇,墨荇利索的拿出了一张图纸。
那就是芙蓉县三分之二面积的舆图,之所以说是一半是因为韩熠只在三分之二活动了一下,剩下的三分之一是沿海的那些村镇,现在还没来得及去。
不过有这三分之二也就够了,褚非伸手在地图上点了点说道:“现在整个芙蓉县内有适合木材的是这几部分。”
韩熠看了他点的位置,瞬间就皱起了眉头:“这些位置……都是一些贵族乡绅的地盘啊。”
褚非点头:“没错,但凡有合适木材的地方,都是别人的地盘,老百姓自己居住的地方都是没有树木的。”
墨荇问道:“那树呢?”
这次没等褚非说,韩熠就开口说道:“必然是拿去煮盐了。”
褚非有些意外:“郎君知道?”
韩熠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
盐在这个时代算得上是暴利商品,而人是不能不吃盐的,所以需求量也很大。
内陆地区有竹盐和盐井,沿海地区自然就是靠海。
但是海水怎么变成盐呢?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什么叫蒸发,但却发现水煮干了剩下的那些结晶就是盐,所以一般都是用煮的方式来制造盐。
要煮就要用到柴,可不就是要砍树么?
在平原地区乡绅贵族圈的地都是肥沃的田地,而到了这里圈的就都是山地,就因为柴能变成盐。
韩熠之前在想怎么带动经济的时候,首选就是盐。
但后来还是没有选择这方面,而是选择了更加时力的海鲜。
归根结底是他不想给颜徵留下一个烂摊子。
想要带动当地经济,首先就是改变产盐的方式,而那个方式……严格来讲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人看一眼回去试一试就能明白。
这样只要在海边有适合的滩涂,谁都能够制盐贩盐,这怎么能行?
其实盐和铁都是国家命脉,在至少是这个时代的国家命脉,无论哪方面被人掣肘,带来的影响都难以估量,更甚至朝廷倒了都有可能。
现在的人没有意识到是因为都在征战时期,七国都知道将青铜等金属开采冶炼掌握在手中,但也是有漏洞可钻的,民间就能买到武器这就是一点。
盐的重要性却还没有人认识到。
韩熠知道如果现在将制盐贩盐放到个人手里,等到将来天下一统,想要再回来可就难了。
其实现在秦国的盐业大部分也是在个人手里。
因为煮盐需要耗大量的资金,所以能够在这方面谋利的人不多,整个秦国也就两个人——一个是姜不韦,另外一个就是颜子荐。
颜子荐那份是王室留下来的遗产,而姜不韦则是在有了地位之后凭借着自己的巨额财富将盐业一点点的拢到了手下。
现在秦国对盐的控制就在于贩卖许可,只有国家准许你卖你才能卖,否则就是犯罪,秦国的律法可不是开玩笑的。
当然私盐肯定有,只是不多,因为这年头的运输不够便利,也因为并不是大一统王朝,想要运输可能需要穿越交战区。
韩熠思索过,如果他提倡将盐业归国有,姜不韦肯定是不愿意的。
而姜不韦不愿意,韩熠又非要做的话,首先就是通过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来打击姜不韦,姜不韦的成本比他的售价都高,到时候自然就做不下去。
不过这件事情……现在韩熠是不会去动的,姜不韦用盐捆绑住了许多巨贾和朝廷大臣,他这等于一个人在挑战这一群人的利益,搞不好就是个粉身碎骨,就连颜子荐都保不住他。
更别提颜子荐也未必愿意保他。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第155节
韩熠需要一个更成熟的时机,至少等姜不韦下台之后,清算他那一批人的时候,才适合这么做。
至于在芙蓉县先开始晒盐积累资金,也没有什么必要,他又不是就在这里不走了,等他走了之后,这里的盐田能不能保住都难说。
韩熠原本以为他不去搞盐,盐也不会来烦他。
结果没想到兜兜转转,居然又回到了盐上面。
第167章
褚非说完原因之后, 在场的几个人都安静了下来, 大家面面相觑, 都没想到居然是卡在这一步。
韩熠闭着眼睛问道:“小非怎么想?”
褚非有些犹豫说道:“这件事情其实不太好办,我的方法……或者说是绝大多数人会用的方法,我觉得……郎君应该并不会用。”
韩熠问道:“哦?说说看。”
褚非说道:“最近为了推广曲辕犁,我四处走访了一下, 发现整个芙蓉县内其实能够耕种的地并不多,这其中上好的地就更少, 一共不过一千多亩的样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