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长歌
颜斐转头看着韩熠问道:“哦?何事?”
韩熠说道:“贼人在招供的过程中,反咬颜校尉说颜校尉军营超过建制,不知是否属实?”
颜斐表情一僵,没想到韩熠居然借此对建制的事情发难。
颜斐顿时说道:“贼人恨我将他抓捕归案,说的话怎能轻信?”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第161节
“哦?”韩熠问道:“你的意思是说他说的是假的?”
颜斐立刻说道:“自然是假的。”
韩熠点头说道:“是真是假,总要分辨一下,我需要派人去看一眼,还请颜校尉莫要怪罪。”
颜斐心中一紧,脸上却装作有些不快说道:“韩县令……逾越了吧?纵然韩县令曾经带过兵,也不能插手军务吧?”
韩熠含笑说道:“若是普通县令当然是不行的,但我身上护军都尉一职并没有被撤销,是以还是能管得到的。”
颜斐一噎,显然已经忘了韩熠身上还带着一个护军都尉的职衔,心中默默觉得自己被叔父给坑了一下。
韩熠人都不在咸阳了,护军都尉的职责他也履行不了,为何还要保留着这个官职啊!
等他回去一定要跟父亲反应一下!
然而很快他又有些惆怅,就算反应了又怎么样呢?韩熠是王上面前的红人,他们父子小心翼翼才能拿到一点实权。
颜斐知道韩熠这是在借机发难,他才不信那贼人会知道原本军中建制应该是多少。
但韩熠既然这么说了,那么就是摆明了要么他去查,要么颜斐自己自首。
颜斐垂眸说道:“纵然是护军都尉,也并不能直接插手下级军务吧?”
韩熠想了想,好像也的确是这样,护军都尉严格来说其实更多的是管理后勤,所以他在不在咸阳都无所谓,反正还有别人在管。
然而韩熠终归还有别的借口:“的确如此,不过,颜校尉若真是暗中扩军,那必然是招的当地百姓,此间百姓皆归我管辖,将来大索貌阅之时,芙蓉县人口不增反减,王上怕不是要治我的罪。”
颜斐:……
心好累,为什么韩熠总是能找到理由?
颜斐被逼无奈只好说道:“这般说来,我倒是明白那人为何说我逾制,此事我正要与县令商议,近来我派人搜索山野,搜出了不少流民,便将这些流民全部抓了起来,不过如今还没有完全搜索完毕,并且县令也在忙着观测芙蓉渠,便没急着派人告知,如今正巧与县令商议一下,这些流民……如何安置?”
韩熠扯了扯嘴角,颜斐这临场反应可以啊,一点也不像之前表现出来的那么蠢,孩子,你人设崩了你知道吗?
第174章
韩熠跟颜斐相视而笑, 只是两个人心里都不太痛快。
韩熠是因为对方找到了一个好理由, 他也不好继续不依不饶。
而颜斐显然更加心塞一点, 他到现在都没搞明白韩熠是怎么发现他偷偷扩军的。
不搞清楚韩熠到底用了什么手段,颜斐接下来做什么都要小心翼翼,否则被抓到把柄只怕要凉。
宴席结束之后,褚非从后面走出来有些奇怪问道:“郎君为何放他一马?”
颜斐找的借口听上去的确像是那么回事。
不过只是仔细一想就能找到其中破绽:那地方是交战区,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起来了,更何况军队都驻扎进去了, 流民怎么可能还留在那里?
这些人机灵的很, 有点风吹草动就一溜烟不见人了。
更何况当初他们为了试验炸药早就将周围山林肃清了一遍。
韩熠刚刚有很多种方法逼迫颜斐说出实情, 可他居然口下留情了, 难不成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韩熠眯了眯眼说:“他身边一定有幕僚, 既然他敢扩军想必一定有所倚仗,就算他认了扩军,只说自己好大喜功我们又能怎样?”
褚非说道:“上报朝廷啊, 王上可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对军权尤其看中,必然会严惩。”
“那是以前。”韩熠说道:“现在王上应该不会轻易动宗室,尤其是他的兄弟。”
褚非挑眉:“怎么会?”
韩熠略有些惆怅:“怎么不会,我昨天得到消息,王上刚刚因为怨望砍了一个弟弟, 自王上登位一年有余,已经砍了快十个兄弟了,再砍下去要出事情的。”
褚非沉默。
颜子荐砍人可不是只砍兄弟, 那是砍兄弟全家甚至连同姻亲一起。
他的弟弟们可能也就妻族受牵连。
但是兄长们可有许多孩子都成家的。
那真是一砍砍一堆。
而朝上的大臣们,有几个没跟王室有点姻亲关系的呢?
这也是王笼络大臣的一种手段啊。
据说颜子荐已经准备让颜峤娶姜不韦的女儿了。
所以现在朝上也是人心惶惶,生怕一不注意自己家就凉了。
韩熠估摸着如果颜子荐再砍下去,大臣们就不是慌张,而是准备给王位换个人了。
想必他的兄弟们都会很高兴,具体参考真实历史中的朱棣。
不过如今敢搞事情的王族应该也没有了,是以颜子荐开始采取怀柔政策,颜斐能来带病就是他转变的信号。
所以只要颜斐不造反,就不会有大事。
韩熠不想告了半天状,给自己搞了个仇人不说,对方还安然无恙。
真要搞颜斐,他也必须有能够捶死对方的证据。
更何况颜斐扩军的目的他还没搞清楚。
褚非明白这些之后忍不住叹气说道:“太可惜了。”
他想的是如果颜斐出事情,那么说不准韩熠就能名正言顺的接手芙蓉县的军务。
如今看来是不太可能了。
韩熠倒是挺高兴:“可惜什么啊,他给我送政绩我高兴还来不及。”
现在地方官的政绩看的是犯罪数、人口增长、税和建设。
原本有一个芙蓉渠,韩熠的政绩就已经能评一个今年第一了,更不要说现在还有多出来的人口。
韩熠一想这两件事情下来估计就足够让他在干满一年之后调回咸阳了。
他真是宁可去闭关打铁都不想再基层工作了,那些零碎的琐事让他脑壳疼。
韩熠开开心心的派墨求带人去跟颜斐核对人数,而他跟褚非则对着舆图思考怎么安排这些人。
墨求回来之后报上来的人数大约是两千五百人,看数字似乎不多,但真的计算一下的话,一下子安置这么多人也是有些吃力的。
饶是如此褚非还有些不知足:“人数不够吧?根据五百主报上来的数目,至少还要有个近千人才差不多。”
韩熠摆摆手说道:“这些人就够了,更何况就算觉得不够,难道我们还能去军营里点人头吗?差不多就得,更何况这些人的安置已经很吃力了,虽然有地分给他们,但是他们错过了春耕夏种,今年这就直接错过了,日子怕也不好过。”
这样一想,褚非还真有些担心:“这倒也是,那该如何?”
按照正常程序,是应该县衙给他们一份糊口的口粮,或者直接将这些人按照服役处理,让他们去干活,然后维持生计,等到来年春天再放归去种地。
现在倒是能抽调一些人去维护芙蓉渠,可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啊。
韩熠转头看向墨求说道:“冰窖是不是已经建好了?”
墨求愣了一下:“对,已经差不多了,之前巨子就想来复命,不过您去监工芙蓉渠,巨子说那件事情比较重要,就再等了等,后来又……”
韩熠摸了摸下巴说道:“我的府邸被烧了,需要重建,派人去那些流民之中招工吧。不过也不用太照顾他们,用多少人就招多少人,剩下的也有用,哦,先让人问问那些人之中有几个人会捕鱼。”
墨求连忙在一旁记录,韩熠将这两件事情分派下去之后就说道:“冰窖既然已经建好,那我们就该去试试了。”
墨求苦着脸说道:“之前巨子也想先试试,看有哪里不合适再去休整一番,结果……怎么都找不到冰,只怕……”
韩熠笑了笑说道:“去库里取一点硝石跟我来。”
墨求十分好奇,不知道他要硝石做什么。
韩熠带着大批量的硝石到了冰窖。
此时墨家巨子还带着人在修整冰窖,不过他们现在的修整都是通过设想,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用辩论的方式解答,发现有好办法了再动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没有冰就没办法实验这个冰窖的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以及保温能力。
韩熠带着人来之后,只让墨求和墨荇以及墨家巨子跟了进来,连阿呆都只能在外面守着。
墨家巨子略带好奇问道:“我听闻郎君有办法弄出冰?”
韩熠点了点头,他伸手摸了摸让人从地下抽上来的水,发现十分清凉便说道:“小荇,来,先倒一些水和这些硝融合在一起,直到饱和为止。”
墨荇取了一个水桶开始干活,跟在韩熠身边久了,他也明白饱和二字是什么意思。
等到弄完之后,韩熠扬了扬下巴说道:“把那个放着水的小桶放进大桶里面。”
墨荇照做,韩熠之后就没有再说话,而是时不时用手感受一下小桶中水的温度。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没有温度计也是挺不方便的,人体的感受毕竟没有那么灵敏。
韩熠只能在觉得差不多,温度不再下降之后就让墨荇将外桶的硝溶液换一拨。
不换不行,只一拨的话并不能直接将小桶里的水直接变成冰,所以就只能用多级降温。
墨家巨子和墨求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小桶里面的水慢慢变成冰水混合物,最后变成冰,整个人都呆住了。
墨家巨子伸手摸了摸小桶里的冰,一脸稀奇说道:“硝石居然还有这等用处。”
韩熠微微一笑说道:“这个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有了硝石冰就不难弄了,只是这种方法有些复杂,并且在这湿热的地方,冰的储存很难解决,所以最后还是要看冰窖如何。”
墨家巨子颇有信心说道:“郎君放心,我会带人守在这里,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韩熠点点头说道:“如此我就放心了,哦,这个方法其实并不难,让人知道也无所谓,不过,现在我还需要诸位暂时保密。”
墨家巨子直接指天发誓,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说出去。
对他,韩熠还是比较放心的,认同墨家理想,并且心甘情愿努力付出的,基本能称得上是正人君子了。
只不过对于墨家其他人,他还是持保留态度,毕竟就算是巨子恐怕都不能保证在利益的引诱下,他的所有的族人都能保证不被诱惑。
在试验了硝石制冰可行之后,韩熠直接派墨荇带着他的家奴驻守在这里制冰。
一开始因为冰窖的温度问题,制冰快,化的也快,等渐渐冰多了之后,融化会变的相对缓慢一些,但也只是慢一点而已,化还是会化的,所以制冰这件事情几乎是每天都要进行的。
也亏了硝石能够循环利用,否则购买硝石恐怕都是一大笔开支。
冰窖正式启用之后,韩熠先让人去渔村大量购海鲜,然后带到冰窖之中分门别类,甚至连大小都分出来,再放在打造好的木箱之中冻上。
不过,冻的快,但渔民的打捞速度实在不行,还好有了那几千人的补充,从里面好歹找出了几百个会撒网捕鱼的。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第162节
韩熠购的价格给的不算太低,他算了一下至少让这些人一年下来能够交税,还能稍微有一点点盈余,饿不死就行了。
这个数目也是他小心计算之后的,毕竟给的太高,他担心很多人就不去种地反而去捕鱼。
这年头出海捕鱼还是有危险的,说不定就一去不回了。
当这些海鲜堆满三分之一冰窖之后,流民的安置也都差不多,韩熠直接写了一封奏疏,将芙蓉渠和安置流民的事情都上表朝廷,顺便还弄了二十辆车的海鲜运去咸阳。
奏疏走的比车队快,以至于当车队带着还算新鲜的海腥味走进咸阳的时候,围观的百姓直接将路都堵了,最后咸阳令不得不派人将道路清开,保障这些车队能顺利进入王宫。
别说百姓们好奇,就连颜子荐都好奇,一下朝听说车队进了宫里之后,他就准备去看看,结果没想到许多大臣连班都不下了,也不着急回去吃饭,非要跟着去看。
于是一群人就跟着到了宫中的冰窖,有幸参观到了被冻在冰里的从来没见过的各种鱼类和不知道叫什么的生物。
就在大家纳闷这些冰是怎么做到从芙蓉县到咸阳这么长的路途都能保持不化的时候,颜子荐正捧着韩熠亲手写的一本书发愣,书的封皮上写着:海鲜食用指南。
第175章
韩熠为了这些海鲜也是操碎了心。
虽然海鲜已经冻上了, 但运输的过程却是比较艰难的,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 不可能做到这一路上都保持这个温度。
而路上也没有能够加冰的地方,韩熠就只能在运输的车辆上动脑筋。
最后他让墨家打造了一批特殊的车板,在车板内部有夹层,里面放着一定数量的硝石, 然后中间留有灌水口,利用硝石溶液的降温能力来维持, 马车内部的温度。
不过这样做也有一定的缺点那就是没办法稳定在一个恒温状态。
为了尽量稳定温度, 墨家巨子带着人实验了很久, 这才掌握了更换的时间。
同时为了避那些奴隶搞错, 路上会弄错时间, 巨子特地派自己的幼弟亲自前往,严格盯着更换车板的时间。
所以虽然运输的车有很多,但其中至少有两辆装的是替换用的车板, 这样才一路到了咸阳。
而在墨家巨子为了研制保温车板努力的时候,韩熠正在写《海鲜食用指南》。
原本他本来就是想写几个食谱,因为这里面有很多海鲜可能咸阳那边连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做或者吃。
海鲜这种东西,做的好吃那真的是让人流连忘返,如果做的不好吃, 那就再也不想吃的那种。
当然这些海鲜之中也有一些韩熠也不太认识,不知道是因为这个世界独有,还是原本历史上就有这些物种, 但是因为优胜略汰的缘故,最后这些动物都灭绝了。
反正既然捕捞上来,并且试验过无毒之后,韩熠就尝试着做了几次。
好在海鲜这种东西,并不需要特别重的调味料,有些鱼只是简简单单的清蒸就很好吃,还有一些煎着吃味道也不错。
冷冻过的虽然不再那么新鲜,但胜在这些海鲜都纯天然无污染,味道也还行。
韩熠担心宫里的厨子不会做糟蹋了好东西,就开始写食谱。
结果写着写着想起来有很多海鲜是忌讳跟一些水果同食的,比如说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跟海鲜一起吃,吃完就是砷中毒。
当然不吃到一定量就不会有生命危险,而想要吃到那个量……把人撑死估计都吃不到。
但真的一起吃了,不舒服也是肯定的。
颜子荐的身体本来就不好,颜徵之前受伤也伤了元气,哪怕现在调养的不错,韩熠也会尽量小心。
于是一边写食谱一边还要在食谱上注明食用禁忌,这一来二去,食谱就直接写成了一本书。
写完之后,韩熠自己都觉得心有点累。
褚非看他这样便说道:“距离年底也没几个月了,郎君为何不等年底一起带过去,倒是面授机宜,也得你这般心。”
韩熠说道:“我回去的时候都冬天了,冬天的冷冻物品可就不新鲜了,哪怕没见过的东西也一样。”
物以稀为贵,谁都知道春夏冷冻制品不能长途运输,韩熠偏偏就搞出了冷冻海鲜,还运到了咸阳。
看到的人会不会好奇?
而且他韩熠手里出来的东西能有不好的吗?
那些高官贵族会不会以餐桌上出现海鲜为身份象征?
韩熠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在知道不可能大量捕捞海鲜,并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十分惊人之后,韩熠就放弃了普及的想法,转而专攻上层社会。
反正这些人一个个都不仅仅能用土豪来形容了,一些大臣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宰他们的钱韩熠一点都不亏心。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冬天提供冷冻制品在咸阳不算什么,但是夏天……韩熠已经将各种海鲜都定好价格了。
这次还派人将价目表送到了白韶手里,他相信白韶会抓住这次机会的。
而白韶都不用看韩熠给他的信都能嗅到这其中的商机。
在看到颜子荐分给东宫的海鲜之后,白韶笑着说道:“阿熠这是自己造了一座金山出来啊。”
颜徵看着韩熠专门写给他的食用指南垂眸说道:“看来那边是真的贫瘠,逼得阿熠都不得不去海里寻吃的。”
白韶微微一愣,他刚刚的关注点都在怎么帮韩熠赚钱上面,一时之间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颜徵转头看着他问道:“你说……我还要不要劝父王?”
白韶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自从白韶到了东宫之后,一边帮颜徵处理一些他不好出面处理,还不能让东宫官员帮忙的琐事,一边跟颜徵一起想办法,看怎么把韩熠调回来。
这大概是他们两个第一次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商量事情,当然这也是基于他们谁都不想让韩熠跑那么远的缘故。
这一下子就是一年不见,无论是他们两个谁都有点受不了啊。
唯一让颜徵心理平衡的大概就是韩熠没有带走白韶,出于一种我见不到你也别想见到的心里,当韩熠提出让白韶来东宫帮他的时候,他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
白韶到了东宫之后他倒是没有刻意无视,也的确将某些事情交给了他,不过两个人也一直处在除了公事绝不多说话的状态。
唯一有交集的大概就是韩熠写信回来的时候。
颜徵每次都暗搓搓的对比韩熠写给他跟白韶的信,然后发现韩熠给他的信写的比较多之后,那真的是开心不已。
如今两个人坐下来心平气和谈论的也是有关于韩熠要不要回来的事情。
白韶也有些矛盾,韩熠这明显是找到了致富新途径,并且刚开始着手弄,现在就把他调回来的话,韩熠会不会不高兴?
他想了想说道:“还是问问阿熠的意见吧,更何况就算要调回来也要他在那里满一年再说。”
颜徵说道:“制度都是人定的,自然也能改。”
白韶听后立刻知道他是不想多等,想想也是,最近颜徵为了这个事情,跟颜子荐打了好多回擂台了。
颜子荐现在每天没事儿干就是处理朝政,然后跟儿子周旋,看着颜徵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把韩熠调回来,他还觉得挺好玩,这也就是因为他是颜徵亲爹,颜徵很多手段不能用出来,否则,早就达到目的了。
韩熠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别的不说,就说大良造现在都没有搞出能够媲美原件的望远镜,这也就是李通古出去游说各国有了成效,现在六国基本上已经停战,都开始休养生息。
否则正在打仗的话,就冲着这一点,颜子荐都得把韩熠调回来。
颜徵看着手里的食谱,忽然就有点担心,这韩熠在那边又是开水渠,又是搞冰窖,哦,对,还拢了很多“流民”,搞得热热闹闹,看上去玩的很开心的样子。
换颜徵自己来选的话,大概也会选择在芙蓉县呆着。
毕竟那边不用担心朝堂是不是平稳,上面是不是在神仙打架,只要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颜徵真的担心韩熠自己不想回来啊。
最主要的是韩熠每次写信都会跟他商量一些事情,以颜徵的眼光来看,韩熠折腾的一些事情没有个三五年都不可能见成效。
这就让颜徵更想在他动手之前把人调回来,要不然干到一半,他在这里说通了颜子荐,回头韩熠自己不想回来,颜徵能气死。
这些颜徵都没跟白韶说,而白韶跟他不咸不淡的说了两句话之后就说道:“我要去给阿熠造势了。”
韩熠自己花着钱将海鲜送过来,如果只是送给颜徵的,那……可能没有别的想法,但是连颜子荐的份都有,这明显就是让颜子荐帮忙做广告啊。
颜子荐未必不知道韩熠的意思,不过,颜子荐也有他的虚荣心,韩熠送来的东西里面很多东西大家闻所未闻,在如今的咸阳那就是独一无二啊,他当然要显摆一下。
他这一显摆也算是给韩熠打了一次广告——这位直接找了个借口开了一次宴席,当然人数不是很多,不是真的有头有脸的人物是没有资格坐在这个大厅上的。
这一餐宴席,众人吃的也算是开了眼界,海鲜这东西,属于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也不至于太讨厌。
反正这一次宴席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喝多人都想办法跟韩熠攀关系,给他写信询问这些海鲜是否还能运到咸阳。
韩熠到这些信的时候,仿佛看到的都是一座座金山银山,唯一让他烦恼的是要怎么从这些土豪兜里掏钱呢?
毕竟这些土豪也不笨,他真的狮子大张口人家也不会同意,更何况这里面还有跟他关系不错的人。
虽然他这个人挺双标的,但是做生意的时候,给自己人一点优惠是可以的,但不能优惠太多,大家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不是得罪人吗?
好在他还有白韶,白韶在东宫这段时间,别的获不敢说,朝中好多大臣的家底他都摸的差不多了,于是他给韩熠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薅羊毛,哦,是经商攻略。
1...7980818283...2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