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云长歌
在姜不韦看来这样的传言连给他挠痒痒都不够,很多东西大家都是知道的,有用吗?他不还是当上了丞相?
只是过了几天之后,姜不韦发现了一件事情——他散播出去的传言几乎都没人提了。
据他的家奴所言,现在平民谈论事情都是围绕着一个盐字进行的。
虽然很多人对韩熠的说法保持怀疑态度,但是一想到贩卖细盐的店面细盐长期缺货,一问就是被高门大户订走了,普通人几乎都买不到,大家就不由得相信这是真的了。
如果不是真的,那些高门大户为什么要吃细盐呢?
然后当平民发现只要是海盐就行,并不一定非要细盐之后,韩熠手下盐铺的粗盐都进入了一个销售高峰。
这些都是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完成的,姜不韦一开始就没把韩熠这个小把戏放在心上,所以对于民间的反馈也是偶尔询问。
结果没想到他这一疏忽就坑了自己——盐的消耗是有一个定量的,买海盐的人多了,买其他盐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于是韩熠赚了一个盆满钵满,姜不韦手下的盐铺销量却创了一个新低。
这是动摇姜不韦命脉的事情,他慎重的将各地盐铺的大掌柜都叫过来,打算制定一个计划。
在他看来韩熠的根基还是浅,就算有那个白韶帮忙也一样。
毕竟他好歹当了这么久的丞相,这个位置给他带来的便利可不是一点两点。
所以韩熠在咸阳搞得风生水起,但在其他地方,姜不韦却可以抢先布局。
说到底咸阳对于整个大秦来说也不过是一座城池而已。
然而等姜不韦将各地掌柜叫回来之后,发现各地的盐铺也都出现了销量大跌。
姜不韦一时之间有些震惊:“怎么可能?”
他比较信任的一个大掌柜小声说道:“相爷,现在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的流言,都说吃海盐好,所以……”
大掌柜自己说着都有些心虚,因为他家也改吃海盐了。
姜不韦有些不可置信,怎么会传播的这么快?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他忽略了?
姜不韦不是一个遇到事情只会生气的人,他立刻开始梳理整件事情。
然后发现,各地平民或者是乡绅食转为食用海盐的同时,他姜不韦也变成了因为怕手里的盐卖不出去,而拼命阻碍的坏官。
至于韩熠,自然就成了一身正气,宁可顶着姜不韦的权势压力也要为秦国百姓健康着想的好官。
只是让姜不韦最纳闷的是,就算传言跑的快,可韩熠是怎么做到短时间内在各大城镇都开起铺子的?
这不是有钱就能做到的,选铺子,装修,开店,这都需要时间,甚至他手下有没有能独当一面的掌柜也很重要。
白韶的势力范围仅止于咸阳周边,不可能铺开这么广。
姜不韦让人去查了之后,发现韩熠在开铺子的时候,很多铺子直接用的都是老字号,里面依稀能够看到蒙家和大庶长陈家的影子。
第210章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我自己实力不够难道还不会去找别人吗?更何况, 吃独食可不是什么好习惯。”韩熠坐在摇椅上一边看着厚厚的账本一边念叨着。
他一旁的白韶听后失笑道:“是, 你说的没错。”
反正白韶没想到韩熠肯将利益拱手让人,想必姜不韦也没想到。
当然,被韩熠找上门的蒙翱和陈钊也是没料到的。
韩熠找他们的时候就很坦白,看上的就是他们在别的地方的铺子。
因为这些铺子也是卖盐的, 不过是不如姜不韦成气候而已,当然最主要的是姜不韦手上有盐矿。
于是韩熠给了他们一个选择, 一个是将店铺转让给韩熠, 然后韩熠给他们转让的同时还分给他们一些股份。
当然这年头没有什么股份的概念, 韩熠劲巴力总算是将这个概念解释清楚了。
第二种就是韩熠以一个很低的价格供给他们海盐, 粗盐细盐都可以, 他们需要多少进多少,其他事情韩熠就不管了。
其实对于蒙家和陈家来说,这两种方案都不太好。
走到他们这步更想要的是自己制造海盐自己贩卖。
他们也不是没动过盐场的脑筋, 然而韩熠将那个地方弄的简直是密不透风,除非跟那些海贼一样从海上过去。
只是之前海边是个漏洞,在经历了那些海贼之后,韩熠必然会将海边也重点关照。
在咸阳的几个大族很少有没派人过去的。
钱帛动人心,关系好归好,但在金钱面前这些就都要往后站一站。
不过派出去的人都是肉包子打狗, 一点消息都没传来,这下子大家才知道韩熠可不如表满上看起来那么软萌好说话。
他亲自上门之后,蒙家还在考虑, 而大庶长却当时就给了他答案——选择第二种。
对此,大庶长陈钊解释道:“不是我不愿意将铺子给你,你既然人手不够,我就算将铺子转给你,你一时半会也开不起来,而我的那些大掌柜都是家生子,也不可能给你,所以还是第二种合适。”
韩熠也痛快开口说道:“无妨,只不过这样的话,我供给的盐应该也是有数量限制的,当然您放心,一定不会让铺子断了盐的,至于价钱,您回头派人和我府上的白总管说吧。”
陈钊笑道:“白总管?可是白韶?那是个能人啊。”
只可惜身有残疾,陈钊不得不感慨韩熠的眼光毒。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第193节
当年在赵国的时候就跟颜徵站在了一起,后来据说白韶是他跑路的时候忽悠过来的,白韶当时不过是个小商人而已,韩熠就愣是把人给带了过来。
现在这两个人,一位是秦国的王,另外一位虽然地位不显,但知道他的人都要夸赞一声,再可惜一声。
韩熠得意说道:“小白是很能干,既然如此,便这么说定了。”
韩熠走出陈府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有点可惜的。
他更希望是第一种,虽然短期之内他人手的确不足,但有个好处就是将来纠纷少。
等到时机成熟,他将盐业直接上交国家,然后这些铺子也都划为国有,能省下很多麻烦。
不过陈钊不同意他也是意料之中,而正在思考的蒙家可能也是这个选择。
结果让他意外的是蒙家居然选择了第一种。
蒙翱亲自见了韩熠,一如当年他第一眼见到韩熠就十分亲切,蒙家从上到下对韩熠都是善意十足。
这种感觉跟在大庶长那里还不一样,在大庶长那里给他的感觉就是他们是队友,现在利益一致,所以彼此之间很客气,但并没有关系多好。
而在蒙家,他甚至可以跟蒙翱称兄道弟。
蒙翱给他倒了杯茶解释道:“之前没有立刻答复是因为我多年在外征战,对于家中铺子的事情并不是特别了解,让下面人都汇总了一下,研究一番之后才能给侯爷答案。”
韩熠对着他摆摆手说道:“您就别称我侯爷了,我与诸位都是老相识,不必这么客气。”
蒙翱笑着说道:“那我就喊你一声阿熠吧。”
韩熠当然是不介意的,然后他就听蒙翱继续说道:“我整理了一番之后,发现家里人也不太会经营,索性就将铺子交给阿熠打理好了,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能分成,去哪里找这种好事?”
韩熠有些诧异地看着他,蒙翱这话说得可是太谦虚了。
蒙家说起来那就是低调发大财的典范,他们家的铺子没有特别显赫的,但是真正观察起来就会发现益并不少——这是白韶观察了许久得出来的答案。
将铺子交给韩熠,说不定他们得到的还不如原本多。
韩熠忍住了想要问问蒙翱为什么做这个选择的冲动,微笑说道:“如此也好,不过我于经营一道了解的也不是很多,找时间蒙将军就派人去跟我府上的白总管谈一谈吧。”
蒙翱十分痛快的点了头,然后盛情挽留韩熠吃饭。
韩熠回到家里还在纳闷,而白韶听了之后却笑道:“我以前以为蒙家人指挥打仗,却不想这家人才是真正聪明。”
韩熠有些意外地看着他,白韶解释道:“你手上的盐场,当初可是以王上的名义开的,现在你跑过去找人合作卖盐,就说明你代表的是王上,但如果真的是王上私产,哪里看得上他们的小铺子?所以蒙翱肯定是判定王上或者你后续有别的动作,不管他们是想要雪中送炭还是想独善其身,反正他们直接做出了最明哲保身的一种选择。”
韩熠一想可能还真是这样,大庶长在这方面嗅觉就没那么灵敏了。
不得不说,蒙家手里握着蒙家军还能不被上位者忌惮的确是有过人之处的。
有了陈家和蒙家的帮忙,韩熠手下的盐业迅速发展,虽然现在还不到能跟姜不韦抗衡的地步,但钱是真的赚了不少。
所以才有现在他能一边数钱一边吐槽姜不韦的画面。
不过很快他就叹了口气说道:“哎,刚到手的钱都没热乎就要送出去了。”
白韶不在意地说道:“随便送点不就行了?你的仓库里稍微挑一挑就行,哪里用得着那么心?”
韩熠转头看着白韶说道:“我那是为了赵姬心吗?我是为了给王上做脸啊,那毕竟是他的生母。”
赵姬终于是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王太后,虽然颜徵已经尽可能拖延这个时间,然而姜不韦开了口,他想拖延也没办法。
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姜不韦会关注这种事情,就连白韶都有些纳闷:“丞相连这都管吗?赵姬之前又不是王后,不封太后又怎么了?”
韩熠一脸沉思:“说不定他们有一腿呢?”
白韶将刚喝进嘴的水全喷了出来,目瞪口呆地看着韩熠问道:“你真敢说啊。”
“不然呢?姜不韦是个商人,对他没有好处的事情他才不会去做。”韩熠愤愤不平说道:“我觉得他就是在针对我!”
明知道是姜不韦在搞事情,他不仅不能反对还要装作开心的模样送上大礼,想想就生气!
白韶默默将喷出去的水都擦了,他都不敢喊人进来,生怕韩熠再出惊人之语。
韩熠倒是没再说什么,而是让白韶去重新置办礼物,并且说道:“咱家库里的东西虽然不错,但那都是内库出来的,上面都打着标记呢!回头王太后拿起来一看,我把先王或者王上赏赐给我的东西送过去,这是要出事情的你知道吗?”
白韶一想也是,韩熠这个人对于各种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根本不感兴趣,家里的陈设他也不太关心,
那些名贵的东西都是颜子荐赐下来,当然更多是颜徵打着他爹赏赐的名头选的。
不得不说颜徵的眼光是真好,但这些东西也真的只能在自己家里用。
韩熠当然不可能自己揣着礼物过去,实际上到了当天,他们这些外臣也就是去王太后的寝宫行礼拜见,然后就去外面领宴,王太后要给命妇赐宴的。
韩熠作为朝上少有的未婚人士遭到了大家围观。
颜徵也顺便宣布了韩熠最新的任命:宫禁统领。
理由是先王将虎符赐给韩熠,足以说明韩熠的本领和忠心,所以就让他掌管宫禁。
这个职位听上去似乎就是皇室看门的,但非王之心腹不会轻授,以前这个职位是姜不韦的。
颜徵对着姜不韦说道:“姜相国之重臣,就不必在此等事上劳心了。”
姜不韦手上原本就宫禁这点兵,然后就是在军中安插了一点点人手,现在忽然被剥夺了兵权也是很难受。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前线忽然传来急报:赵国单方面撕毁约定,派兵攻打大秦!
第211章
韩熠在听到这条消息的时候差点笑出声。
赵国可真是太会给赵姬添堵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这个宴席也有点进行不下去, 当务之急就是赶紧开会看派谁去比较好。
毕竟因为战火刚熄,之前一直在外领兵的将领都被替换了回来。
一方面是让他们休息,还有两个多月就过年了,人家在外征战多年, 总要让人回来过个年吧。
另一方面就是总是放这些掌握着兵权的将军在外面,谁都不放心。
结果就是计划不如变化快, 颜徵大概也觉得这顿宴席吃的有点堵, 立马让人吩咐撤宴。
实际上大臣们也都松了口气。
因为这次的宴席规格很高是没错, 然而全都按照过去的菜单来的。
自从韩熠到了秦国之后, 秦国的国宴菜单都跟着变了变, 虽然有一些象征意义的菜品还是必须要上,但一些可以灵活搭配的菜色就换成了更加可口的。
所以在之前大家对于国宴还是挺期待的。
结果没想到这一次好吃的菜色一概没有,全都是之前的那种。
据说这个菜色还是颜徵亲自跑到赵姬那里请示的, 她哪里懂这些?
赵姬刚进宫的时候封美人,后来又降为良人,无论是哪个身份都不足以让她接触到国宴相关。
赵姬看颜徵让人带来的菜单上都是以往大型国宴才会上的菜,自然欣喜不已。
她哪里知道韩熠搞出来的那些菜还没被颜子荐写入国宴菜单呢。
她不知道,但参与宴会的人可都知道,外臣知道, 他们的妻子也都知道。
原本这些命妇都有些看不起赵姬,从身份上讲基本上是每个人都比赵姬出身好。
而赵姬以前也不得宠,后宫都排不上号, 就因为生了个好儿子,一步登天。
不过看到宴席的菜色之后,她们心里就有数了——对新太后,供着就行了,不用太巴结,王都不待见他妈。
结果宴席没过一半,就来了搅局的,赵姬在听说赵国发兵之后脸都气绿了,当场就把就被往食案上一扔。
命妇们见到她这个做派更是看低了她。
好在她身边到底有个靠谱的小宫女,低头说道:“娘子,先不忙生气,去看看前朝吧。”
赵姬一时之间还有些犹豫,她之前被边缘的太久,对于朝政就有些不敢开口。
小宫女小声说道:“王上年少,还要托赖娘子的。”
赵姬听后顿时觉得有了底气,对,现在的王是她儿子,年纪还小,她为什么不能去?
前朝刚将宴席都撤了,就听到赵姬带人来的消息。
大臣们都有点意外,而韩熠的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结果恰巧被姜不韦看到。
姜不韦跟韩熠站的挺近,都是按照爵位站的,他俩都是侯爵,姜不韦身上带着个丞相的官职,就比韩熠站的靠前。
姜不韦笑着小声说道:“怎么?韩都尉对太后似乎有些意见?”
韩熠看了他一眼说了一句:“我对太后没意见,对撺掇太后干涉朝政的人有意见。”
姜不韦明知故问:“哦?那你觉得是谁呢?”
韩熠对着他扯了一个假的不能再假的笑说道:“还不知道呢,不过,我觉得我还是不知道的好。”
姜不韦挑眉:“哦?为何如此说?”
韩熠装模作样说道:“哎,还不是我太善良不想杀人,万一我知道了那个人忍不住劈死他怎么办?毕竟我可是身负绝技呢。”
姜不韦:……
他张了张嘴愣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正巧此时颜徵也跟他那个妈寒暄完了,让赵姬坐在了自己身边。
赵姬对这个位置有点不满意,她觉得自己是颜徵的母亲,怎么也要坐在颜徵上手吧?
普通人家还这样的,难道王室连点规矩都没了?
韩熠听了之后差点没笑出声,赵姬可真敢想啊,别说颜徵不同意,就算是大臣们都不同意啊。
大家认的是王又不是太后。
如果王太小,太后又有能力临朝干政就算了。
现在王明显有自己的能力,就算经验少一点,那也正常,根本轮不到太后插手,她来这里耍什么威风呢?
但凡男人大多都不喜欢女人高自己一头,如果这个女人很厉害,有手腕,还占着大义,大家可能也就忍了,就赵姬这么个货……算了吧。
韩熠也不开口,就笑吟吟地看着姜不韦。
姜不韦被他看的汗毛直竖,轻咳一声说道:“太后驾临前朝可有什么事?”
赵姬有些纳闷地看着他:“本宫听闻前朝在商议要事,如今王上年幼,本宫这个母后自然要来看一看。”
韩熠这次直接笑出声了,瞬间满朝文武的目光都看向了他:勇士啊。
不仅大良造等人惊讶于他居然这么敢,连姜不韦都惊了。




我在古代当迷弟[穿书] 第194节
赵姬自然有些不悦问道:“阿熠你笑什么?”
嗯?众人眼神一阵交换,他们都不知道韩熠跟赵姬关系还这么好,不过,立刻有人想起来赵姬也算得上是韩熠救出来的。
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用这种称呼合适吗?
赵姬刚一露面几乎是短短几句话的功夫就被大臣们判定了这女人不适合干涉朝政的结论。
估计都不用韩熠动手,他们都会将赵姬压回后宫。
韩熠轻咳一声说道:“没什么,我羡慕王上有太后疼,王上过了年就十六岁了,太后却依旧觉得王上年幼,想来在父母眼中,长多大都是孩子吧。”
大良造站在韩熠身边默默给他递了一个拇指,这番话说的可真是厉害了。
没有得罪太后也没得罪王,而且还向大家传递了一个信息:王上不小了,太后觉得他小是因为那是她儿子,所以不用拿太后的标准来判定太后是否要干政。
赵姬不算笨,也察觉出好像有哪里不对,然而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她有些迟疑说道:“自然如此,阿徵毕竟是我的孩子。”
姜不韦终于是看不下去了,以往看赵姬也不错,毕竟出身富户,然而现在看来富户出身的女子真的不如官家女,政治经验太少了。
于是他开口说道:“太后无需担心,臣等必会辅佐好王上。”
赵姬这次倒是听出来了,姜不韦这是让她赶紧回去。
虽然她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出于对姜不韦的信任,她还是应道:“既然如此,本宫便先回去了,诸位卿家多多心吧。”
姜不韦说道:“太后放心,先王之嘱托臣必不敢忘。”
韩熠听了挑了挑眉,这是在强调他先王之命的名义吗。
想到这里,韩熠也意思意思说道:“太后无需担忧,臣必不负先王所托。”
姜不韦:??????
先王托付你什么了?
他一转头就正好看到韩熠掏出了虎符。
姜不韦:……
赵姬看看姜不韦又看看韩熠,以她的智商已经搞不清楚这些了。
她走之后,一直在一旁看戏的颜徵这才清了清嗓子说道:“如此,诸位便来商议一下吧。”
韩熠忽然开口说道:“王上,如今帝国诸事繁忙,小小一个赵国哪里值得这么多人都在这里?更何况,没有经验之人留下来也没什么用处,不若让他们先去忙其他事物,比如说粮草调遣,正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件事情也是重中之重。”
颜徵含笑看了他一眼说道:“如此也好。”
韩熠转头看向姜不韦笑着说道:“那便麻烦丞相大人先去清点国库粮草,看是否要民间募集。”
你姘头走了,你也走吧!
姜不韦:??????
第212章
众人大气都不敢出, 眼神来回在韩熠跟姜不韦身上晃, 此时无论是站在姜不韦那边的还是站在韩熠这边的, 都不知道说什么。
韩熠说的没道理吗?很有道理啊,你没经验什么都不懂凑什么热闹。
尤其是一些互相之家有点龃龉的大臣,看到对方因为对这方面不了解而被排斥出去,心里自然是十分快活的。
他们本来以为韩熠也是不喜欢有不懂的让人在旁边指指点点, 毕竟年少嘛,大家谁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 都懂。
结果万万没想到韩熠才不会管那些普通官员, 他的目的就是姜不韦。
然而环视朝堂, 除了那些本来就没什么话语权的官员, 上层官员之中也就姜不韦没有经验了。
就连他们的新王颜徵都带兵出征过。
大家想到刚刚颜徵那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都开始思考难道新王也是这个意思?
可是……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如果王生病或者什么,他就是总揽朝政之人啊, 这么重要的事情把丞相给扔出去,不让他参与讨论,怎么想怎么觉得奇怪。
姜不韦面无表情地看着韩熠,半晌才缓缓点头说道:“韩都尉言之有理,既然如此,臣便去查看粮草, 还请王上恩准。”
颜徵当然不能就真的欢天喜地的送他走,还是意思意思的挽留一下。
他开口了,姜不韦的狗腿子自然也开始为姜不韦说话。
甚至有人开口说道:“粮草也是重中之重, 自然也要了解大军行进路线才行。”
韩熠忽然转头看着那个人,那人瞬间一脸惊恐:“韩……韩都尉……还……还请口下留情。”
韩熠:?????
我还没张嘴呢,你怎么就吓成这样了?
一旁的大庶长含笑说道:“韩都尉一向温文尔雅,你慌什么?”
那人还是很恐惧地看着韩熠,生怕韩熠说出什么来,韩熠莫名其妙地看着他说道:“我只是想要问一问,这么说的话参与粮草运输的人都很重要,是不是都要让他们来听一听?”
1...9596979899...2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