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新纪元1912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随着胶澳战事的结束……”

    沉默着,看着坐在办公室内的众人,李子诚的面上露出微笑,他们是受的章炳麟的邀请从各地赶来的,他们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物,他们的之所以来到这里,是为了游说自己,不能前往京城。

    尽管现在战争还没结束,可是随着岚山之战的结束,日本特使于大沽下船,这一切都意味着轰动全国的“胶澳事变”的结束,而一但事变结束,自己势必将前往京城。

    至少在他们看来,“子待人以诚”的李致远一定会在谈判结束之后,兑现之前的诺言同袁世凯商谈国事,而于他们看来,这无疑于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可他们也太看不起袁世凯了,袁世凯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岂是靠着下三烂的手段,如果现在的中国有南北两个政fu,一个是袁世凯主持的北京政fu,一个是革命党主持的南京政fu,自己宁可选择北京,那里反而更安全,革命党会因为忌讳而暗杀自己,但袁世凯却不会。

    “为了支撑这场战争,我们开支了5863万元的军费,经略使公署向国内市场采购生产了超过一万万元的军需物资,这一切都需要平衡,这意味着,未来我们的中心,将重归于利用欧战良机,推行全面工业建设,而这个建设将不仅仅是陇海沿线工业带的建设,而是全国性的!”

    如果说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李子诚身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恐怕就是他第一次将视线投向全国,而不再局限于陇海沿线的,这场战争促成了这个变化,而在他看来这个变化是必须的,一地富不及一国富,一地强如一国强,这种眼光的变化,使得他必须要考虑整个国家,整个大局,而不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对于军需物资的处理非常简单,未来,对外贸易公司会同英法俄三国政fu协商,向其出口物资,若是按照现在的市价,公署的赢利将超过六千万,基本上,库存军需出口,将可以平衡我们的军费支出!”

    面带微笑的李子诚依然还是没扯到正题,他知道眼前的朋友们所关心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为什么自己一定要去京城。

    “你们问我,为什么京城非去不可,为什么非要答应袁世凯,可是,我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注意到,“胶澳事变”给这个国家带来的改变呢?”

    一声反问让众人陷入思索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忽视事变给整个国家带来的改变,这种变化是明显的,第一次,举国民众认同一个国家,第一次,举国亿万民众的心被凝聚在一起,同样也是第一次,他们将品尝到战胜国的滋味,品味到身为战胜国国民的滋味。

    “在这场冲突爆发后,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来自各省的军队在岚山与敌死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对国家的忠诚,我们所看到的是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十七省将军通电全国,要求各省军政首脑精诚团结,联合抗战,可以看到,国民们献金卫国,可以说,这场冲突打出了一个全新的中国,一个现代的中国!”

    环视着眼前的众人,李子诚的声音微微高扬。

    “可说这么说在文明的起源中,挑战与应战的交互作用乃是超于其他因素的一个因素。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降一场又一场的侵略战争,一次又一次加深了我们中国的民族危机,也一次又一次地让中国人思索如何挽救自己的命运。而这场战争洗礼,让中国这个被国人所感叹的“一盘散沙”的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终成为民族的新生。可以说……”

    话声稍顿,李子诚有不无激情的声音说道。

    “这一天是我们新中国诞生的日子,多这一天起,我们也能和东亚的强敌抗战,我们也能迅速地现代化,迎头赶上去,世界也刮目相看。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而我……”

    看着眼前的朋友们,李子诚笑了,笑的很是灿烂。

    “而我个人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个人的利益又算得了什么呢?”

    笑着,李子诚的心里在笑着,他知道,自己的这番话,再过几天,一定会传出去,不需要自己主动的宣传,自己的这些朋友们会帮自己传播出去,到那时这个国家的所有的人都会赞叹着自己——李子诚的胸怀。

    而现在,名声与声望将是自己最有力的武器,只要掌握了这个武器,袁世凯也好,其它人也罢,他们就不能动自己寸毫。

    “是啊,在这一切的面前,你个人是算不了什么,但是如果你去了京城,要面对的是袁世凯!是袁项城,你以为他……”

    尽管赞同李子诚的言语,但是章炳麟仍旧毫不客气的指出这不过是他的幻想罢了,因为他面对的是袁世凯!

    “他是中华民国大总统!”

    打断章炳麟的话,李子诚用不容质疑的口吻说道。

    “他会以国事为重,我本人同样会以国事为重!”

    国事为重,当然,当然会以国事为重。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此次我往京城,大总统必将留我于京中任职,而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希望能够在这个大时代中,为这个国家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不解,所有人都用不解的眼神看着李子诚,甚至就连穆藕初也很难理解他为什么一定要去中央。

    迎着众人的不解,李子诚在心下轻叹一声,有些话还是说出来的好,为了自己,同样也是为了自己的这个团体,必须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去京城的用意,是为了这个团体,而不是所谓的“待人以致诚”,在自己人面前可以伪装,但有时面要放弃伪装。

    “现在陇海已显其形,剩下的,就是以线带面,促进全国发展,这意味着,若是我想主导中国的发展,就必须要去中央,只有站在更高的位置,我才能去掌握这一切!去控制这一切,如此,才能利用这一千载难逢之机,充分发展自己!”

    第一次,李子诚在外人的面前展露出自己的野心,去北京、进中央,进而掌控全国,这将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一但迈开这一步,也许,中国甚至世界的历史都将为之改变,也正是在产生这种意味之后,李子诚才真正有一种未来尽在掌握的感觉,第一次有了那种把握未来的安全感。

    “经略使,你的意思是……”

    原本在众人劝说时,一直保持着沉默的陈陶遗反倒第一个品味出了经略使话里的意思来,他话里的意思非常简单,他不是去京城“送死”,而是去京中“夺权”。

    “夺权”!

    这个倒是众人松了一口气,经略使是去夺权,而不是去交权,这意味着至少事情并没有他们一开始想象的“作茧自缚”那么简单。

    “我的意思嘛……”

    笑着,李子诚端起茶杯不再言语,只是面带微笑的看着穆藕初、章炳麟、陈陶遗他们几人,有些话并不需要讲得太过通透。

    “如果我带头向中央交出权力,那么,全国其它省,也必然将交出权力,这是一个根本前提,这意味着,中央集权必将重现于中国,而随着中央集权的出现,中央的权力势必做大,身处中央方能着眼全国发展啊!”

    “经略使,你把一切想的太过简单了!”

    可以说,在经略使公署中,对袁世凯有好感的人并不多,可以说,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曾因袁世凯的缘故,而遭受了一番波折,章炳麟是,陈陶遗同样也是。

    “一但你前往中央,交出军权之后,咱们的大总统,又岂会迫使他人交出权力?他人又岂会心甘情愿交出权力?”

    “他人是否心甘情愿交出权力,那就是袁世凯需要操心的事情了,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带头去做,咱们的这位大总统,或许别的他不想,收权之事,他比谁都想,咱们要做的,就是支持他,至于将来嘛……”

    端起茶杯,李子诚细味着杯中的铁观音。

    袁世凯的阳谋看似无懈可击,看似可以让自己就范,若是不就范就自毁其名,可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其它人,都看不到未来,他们看不到,并不代表自己看不到,自己可以看到未来,自己知道未来的走向,同样也知道那些人的未来,尤其是袁世凯的未来。

    现在的袁世凯是中国的主心骨,后年,在这个主心骨消失之后,整个中国就陷入了“洒向人间都是怨”的军阀混战之中,而现在,自己去中央,若是一切顺利的话,也许可以利用现在的局势,利用袁世凯,去改变这一切。

    而现在,自己所要用利用的,正是袁世凯对中央集权的渴望,去促成中央集权,最终利用两年后的剧变,掌握中央那个权力中枢。

    历史只给了自己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这一年半,做的事情,可以多,可以少,但是如果有了袁世凯的配合,这一年半可以做很多事情,完全可以改变历史,至少应该去尝试一下,如果自己还尝试都不愿去尝试,那将来后悔的一定是自己。

    “那么,经略使,你认为,如果你去中央的话,大总统会给你什么位置!”

    “什么位置……”

    沉吟着,李子诚放下手中的茶杯,反倒是好奇的看着众人。

    “大家以为咱们的大总统可能会给我什么位置?”

    什么位置?

    众人把眉头一皱,章炳麟更是紧锁着眉头,半晌才吱呒着说道。

    “反正以大总统的做法,他应该不会给什么好位置吧!”

    当初他可不就是被大总统用一个筹边使的名声给糊弄了,不过这一招用在经略使身上似乎不好用,经略使不就把这个有名无实的经略使给做成了一个实职吗?

    “至少应该是一部之长吧!”

    在提出自己的看法时,穆藕初不无认真的说道。

    “如果是一部之长的话,以财政、农商最为可能,若是以我看来,前者虽为肥缺,但致远您心不在此,实在是食之无味,若是发展实业,不若争取农商总长!”

    在穆藕初如此说道时,李子诚却摇了摇头。

    “你们觉得的什么位置最合适?”

    话时,李子诚的眼中闪过一道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渴望。

    *




第319章 众人心思(求月票!)
    第319章  众人心思(求月票!)

    清王朝寿终之后,最显能为的人得算袁世凯,他想办的事,几乎样样可办成。北洋系统中没有一个人能超过他,旧朝廷中人更不在话下,连孙中山、黄兴也显得逊色。否则,怎么会把大总统拱手让给他呢!

    他孙文做总统就不要总理,到袁某人做总统,他们就来个总理牵制总理,可他袁世凯还是照样,把一任任内阁玩弄于掌鼓之间,一个内阁不行,他袁世凯就换一个内阁。

    可以说,打从民国建元以来,这民国仍旧是他袁世凯掌握着最高权力,虽说这民国建元三年,可谓是经历了好一番波折,可无论怎么看,现在终于雨过天晴了,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胶澳事变,一战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民气,更打出了堂堂国家的尊严,赢得了列强们的尊重,这着实让袁世凯欣慰非常。

    可在欣慰的同时,过去一直忽视的问题却迎面而来了。这眼瞧着日本特使在大沽上了岸,不日就会抵京就“胶澳事变”进行谈判,至多到月底,这场让他瘦了几十斤的“胶澳事变”就会结束,这外事结束了,可内事却还只是刚刚开始啊。

    在过去的几天间,原本沉浸于大国元首的感觉中的袁世凯忽然间变得沉默了。他常常独自一个人闷坐,或独自一个人在一个辟静处散步,头垂着、眼闭着,思绪却异常乱。

    袁世凯愁呀!

    如何能不愁呢?

    一但谈判结束后,这战事一定,那李子诚可就要进京了,尽管请李子诚进京,那是袁世凯操起的“文刀”所要的效果,可是现在,随着时间的临近,袁世凯才无可奈何地发愁:

    一但李子诚进了京,很多东西,就要摆到台面上来了!

    如何让李子诚同意把江苏陆军调往欧洲,这是其一;

    如何把李子诚留在京城,不至纵虎归山,这是其二;

    如何能在李子诚的安置上,给全国一个交待,这才是重之中重啊

    当初咋就没想到这些事情呢?

    可想到了,又能怎么样呢?

    现在,李子诚的威望,别说是当初的孙黄,就是他袁世凯也不得能盖过其声望,“挽时局于狂澜之时,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亿万民众闻其声,而知其名,听其言,而知其心!”这一个个可不都是他李子诚,甚至就是他这个大国元首,也是李子诚送来的。

    功高盖主!

    搁过去,李子诚立下的是不封之功、立下的是砍头之功!

    对于这一点,袁世凯可谓是再清楚不过,可现如今,这不是过去,就是满清那会,曾国藩立下的可不也是不封之功,就是慈禧,也未敢以其功杀其,更何况是现在。

    现在,若是趁着李子诚来京时杀了它,袁世凯知道会引起什么样的麻烦,到那时恐怕就真是神州动荡了,别说是他的江苏陆军,就是手下诸将恐怕都会心生反心,到那时这个大总统恐怕也就做到了头。

    可若是不杀李子诚,就要想法子安置他,给他一个位子,给他一个什么位置呢?

    虚名!

    不行,再虚的位置,只要有钱,就能做实了。若是当年章炳麟有李子诚之财,没准那个筹边使真的就做成了拥兵数万、领掌数省的筹边使。

    实职!

    给什么样的实职,才能让国民满意,嗯,更重要的是让他李致远满意,然后心甘情愿的交出兵权,乖乖的来京城任职。

    这才是最难的。

    世上最难的是什么,就是让别人心甘情愿的把脑袋伸到你面前,心甘情愿的让你砍!

    李致远……

    念叨着,袁世凯的心中又浮现出那张总带着诚笑的年青的出奇的面庞,那小子“待人以致诚”,是真的吗?

    别人或许能被迷住,他袁世凯却不会,那小子的精明,怕就是倒退三十年,就是自己也不及他,指往那小子心甘情愿的洗净脖子,伸脑袋过来,想都不要想。

    可偏生他受了那“文刀”,不仅受了,而且还光明正大的,不给自己留退路的受了,现在全中国都知道,战事结束后,他李致远将受大总统之邀往京城共商国事。

    可这商议国事之后,李致远和他袁世凯会走到那一步。举国上下可都睁着眼睛瞧着、看着,若是什么都没商量下来,然后再让他李致远回到连云港,到那时,各省都能看出中央的外强中干,这是袁世凯不愿看到的。

    “阳谋啊!”

    苦笑着,袁世凯这会却全没有当初刚收到电报时的轻松,当初他用的是阳谋。而李子诚回的也是阳谋。

    以阳谋对阳谋!

    最终李子诚又把问题踢给了自己!

    他日想要商议出一个结果,那就要拿出足够的东西给他,只有如此,才能让举国看到,他袁世凯没亏待李子诚,他袁世凯是重用人才的,是心胸广阔的,至于,他李子诚是接受还是拒绝,那就是他李子诚的事了。
1...236237238239240...4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