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新纪元1912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武器展示会?”

    于思远微微一愣。展示什么样的武器?

    记得他刚刚来到英国的时候,也曾参加过一次武器展示会,当时英国人所展示的却是飞机,一种“新式轰炸机”,可在他看来,那种所谓的新式轰炸机性能,远不如江苏陆军所拥有的攻击机,而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英国人弄出了太多的新鲜玩意,顶多也就是新鲜罢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履带车!”

    道格拉斯吐出一个词来。

    “履带车?”

    “嗯,就像美国的拖拉机一样!”

    两人一边说,一边朝着展示区走去,只是拐过一个弯,于思远便看到一个庞大的钢铁铆接而成的铁箱子,难道那就是履带车?

    “……装甲外壳将一批履带车装备起来,这将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种陆地战舰里面可以坐人,可以安置机枪,而且可以防弹。如夜间使用,炮火不会对其有任何影响。由于其装有履带,它可以十分容易地越过壕沟,车身的重量可以捣毁所有铁刺网……”

    当两人造近时,可以看到一位穿着礼服的英国人,正在向将军们和武官们展示着“履带车 ”,同时,向众人解释着“履带车”的作用。

    “现在,像这样的车子只需要秘密地准备40或50辆,夜间将它们带入阵地,它们定然能够冲入敌人的战壕,利用机关枪和车顶扔出的手榴弹,将一切障碍物摧毁,将战壕扫平。它们可以为英国的增援步兵提供许多冲锋的掩护点。然后它们可以继续向前攻击第二道战壕。为此须付出的代价是微小的。”

    就那位穿着礼服的英国人作着解释的时候,那铁箱子发动了起来,伴着发动机的轰鸣声,铁箱子移动了,入耳的除去发动机的轰鸣声,更多的却是钢铁履带的哗啦声,随着铁箱子的移动,原本平整的草坪被撕碎了,而在铁箱子前方数十米,一片纵深达百米的铁丝网阻挡着它的去路,尽管它的速度并不快,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被那移动的铁箱子吓了一跳,包括 亦是如此。

    “诸位请看,有了陆地战舰,曾经阻挡步兵的铁丝网,就像是纸片做的一样,不堪一击!”

    还没等德恩考特先生的话音落下,那铁箱子便碾过铁丝网,那密集的铁丝网被撕碎了,而在铁丝网前方,赫然屹立着一座阻隔进攻的碉堡,这时,水箱侧面的炮筒缓缓移动着。

    伴着一声炮响,那简易碉堡被轰上了天。

    “这……”

    道格拉斯惊讶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而于思远同样是极为惊讶的看着这辆坦克,这,未免也太过惊人了。

    “诸位已经看到了它的展示。铁丝网、碉堡,对于它而言,都不再是什么威胁,即便是机枪……”

    面上带着得意之色的德恩考特的声音刚刚落下。不远处的沙包工事内,几名英国士兵操作着马克沁机枪,开始朝着这钢铁盒子扫射着弹雨。

    子弹打不穿钢板,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密集的弹雨不过只是在铁箱子上撞出一些脆响,完全不能阻止它的前进。

    掌声,终于。在一片惊讶声和交头结耳的谈话声中,掌声响了起来,而在掌声响起的时候,德恩考特先生的心下或多或少的总有一些遗憾,因为它的真正主持者并没能目睹眼前的这一切,丘吉尔先生已经到了法国前,出任皇家苏格兰毛瑟枪团第6营营长,否则。现在他应该站在这里,享受一切荣誉,因这是他的任期内给英国留下的全新的遗产。

    “诸位。这就是履带车,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这将是一种可以结束战争的武器!”

    在掌声落下时,指间夹着雪茄烟,德恩考特先生用略显得意的口吻说道。

    “履带车这类车辆可以用于摧毁敌人的铁刺网,控制敌人的火力。现在英国已有大约70辆即将竣工,等待验收。这些车辆要么不用,要用就必须一起使用。它们应秘密布置在整条进攻线上,每隔两、三百码布里一辆。在进攻前10分钟或15分钟,它们应通过最佳路线推进到前边空旷地带。在准备进攻的地.点穿越我们的战壕。它们能逾越任何普通的路障、沟渠、防护墙或战壕。每辆履带车携带两、三挺马克沁式重机枪,并且装备火焰喷射器。除非被野战炮迎面击中,否则它们将势不可挡。到达敌人的铁刺网区,它们将转向左面或右面,与敌人的战壕平行前进,扫平敌人的胸墙。并以略微蛇行的路线碾碎敌人的铁刺网。在战斗中,由于履带车十分接近敌人的战线,所以对方大炮对它们也无能为力。通过这样造成的突破口,持盾步兵可以奋勇前进。”

    作为一名工程师德恩考特先生从未像现在这般得意,在他看来,他的“陆地巡洋舰”已经征服了所有人,只需要看待他们的表情就知道,实际上,履带车在去年年末,就已经研制造成功了,而现在,只不过是向盟友们展示这种威力强大的武器罢了。

    “如果使用大炮清除铁刺网,必须在几天前就要宣布进攻的方位和即将开始的时间。但是如你们所见,如果我们依靠履带车,在铁刺网清除之后进攻几乎就可以立即展开,也就是进攻可以赶在敌人进行增援或采取任何特殊防卫措施之前。

    履带车实际上能够逾越敌人的战壕,并且继续推进切断敌人的交通壕;但是目前没有必要急着走这步棋。以后可一步一步走。一旦敌人的前线落到了我们的手中,为履带车寻找深入推进的最佳点就容易了。履带车什么样的坡都能爬。简而言之,它们是移动的机枪扫射塔和铁丝网碾毁机。而且,未来我们还将履带车上按装海军使用的鱼雷网切割器的前端装上引导器可以帮助收集铁刺网,这种方法在过去的试验中,被证明十分成功。切割铁刺网并把它缠绕起来的这种机器颇为壮观,只有亲眼目睹人们才会相信。切割机的操作像是自动割捆机收割庄稼一般……”

    就在德恩考特先生得意洋洋的介绍着丘吉尔的“遗产”时,同样被这种有可能改变战争进程的武器惊呆的于思远却是在思索片刻后,主动开口打断德恩考特先生的话语。

    “先生,那么,请问,这种履带车的使用,是否有什么限制?”

    “嗯……这个……”

    一开始,德恩考特并不准备回答这个问题,可他注意到所有人都把视线投给他,显然大家都希望有所了解,于是他在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季节,发起上述形式的进攻显然需要霜冻天气,最好是在黑暗无光下进行突然袭击。同时履带车面临的障碍有两种:其一是防卫雷区、定向地雷以及埋在地下的炮弹等;其二是隐藏在胸墙后的野战炮。如果这种方式的进攻奏效,下一步还可以设计新的办法。”

    出于谨慎,德恩考特又补充道。

    “这些履带车在没有真正运抵法国之前是无法完全估量其威力的。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借助冬天的漫漫黑夜,我们不仅能够占领一条战嚎,而且能够连续占领数条战壕。当履带车进入敌人的阵地,敌人的大炮就更难以朝它们开火,随着混乱的加剧,敌人几乎不可能确定这些移动物体的位置并瞄准它们。白天它们会成为活靶子;但是,如果到白天情况全已变样,它们即便无法撤退,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它们能够带领步兵一起进攻,起到引导进攻和确定进攻路线的活动据点的作用……”

    此时,看着那辆履带车,于思远在尽可能记住它的模样的同时,脑海中却只剩下一个念头,我们也要制造它,也要拥有它,一定要拥有它……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第141章 陇海造扬世界名 华阴试验新兵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胶澳事变”的获胜,使得中国赢得了宝贵的发展空间,而于战前两年间得到充分扩张、发展的陇海实业集团,则在“胶澳事变”后立即将其充分的产能投入到工业大生产中,面前空前庞大的国内外市场以及巨额利润,国内政客、军头、地主士绅纷纷投身于实业生产之中,陇海实业集团的机器随之销往中国各地,至1916年1月,每天超过30家规模上企业投入生产,作坊式工厂更达到百家之后,中国金融实业界充分利用这次大战的机会快速发展国内经济,到1915年战争进入到第二个年头时,中国的真实国民生产总值扩张了100%(非账面值),截止至1916年上半年,根据工商部发布**工业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产值,由此,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锐变成为新兴工业国家……”

    《东洋世界百年史》——史添阁2013年12月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就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的60年间其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面对日益严峻的危机,在汉族大臣的倡导和现实的紧迫威力下,清政府进行了三次改良运动,而开始于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可以说是最彻底、最全面的一次“新政”之措。

    晚清时期清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内忧外患年发起的“新政”,第一次实施了鼓励工商的政策和措施,而鼓励工商则以振兴实业为中心,其又是“新政“改革运动目的在于富国强民。于是各省地方政府在清廷中央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发起振兴家乡的实业运动。

    清末十年间,在袁世凯等人的主导下,清政府在实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建立职能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规,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和办立商会、组织社团发展工商业等。由此形成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工商业发展**,工矿业发展突飞猛进,纺织、食品、矿业、水、电、金属加工、卷烟、造纸、玻璃等厂纷纷设立。

    而在袁世凯主持“新政”的过程中,却形成了一个以其为核心的分布在华北。尤其是河北的一个庞大的北洋系官僚实业集团,而在欧战之后的中国工商实业发展的大潮中,逐渐形成“华北财团”,成为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实业集团。

    可虽是如此,在中国,众所周知,真正的实业龙头却是以**公司为首的陇海实业集团。这个沿着陇海铁路一路散开的实业集团,拥有中国数量最多的工人、最多的机器,同样,还拥有其它企业难以想象的特权,除去铁路附属地的诸多实业优待之外,更为重要的是,陇海实业集团所拥有的其它特权,甚至直接推动着这个以公司为核心的实业集团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着。

    兵工!

    在中国。从晚清直到民初,兵工业一直由政府垄断,至少也是地方政府。可是这种垄断,却在民三年,随着“胶澳事变”的炮声,被打破了,早在民国二年初,初创时期的**公司便开始利用相对完善的机械设备,通过改制母机、重造夹具等措施开始生产武器,只不过当时是处于秘密状态,。

    直到李子诚出任淮海经略使后,以“治安需求”为由。在将金陵机器局归还于陆军部的同时,以经略使公署的名义,呈请“由**公司代修兵器,以满足江苏陆军修械之需,并适当添制兵器”,如此方才有了“连云造”。

    而在“胶澳事变”之后。经略使公署又需战场急需为由,签署一条法令,准许江苏陆军向民间采购包括武器在内的“军需物资”,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连云造”涌现于世人面前,而在这一过程中,因武器零件分包沿线工厂生产,“连云造”由此易名为“陇海造”。

    在“胶澳事变”结束之后,在国人欢喜的同时,陆军部却意外的发现,他们已经离不开“陇海造”,“陇海造”涵盖的种类不可不谓之繁多,从手枪直至重炮各类武器皆能生产,诸如钢盔、水壶、工兵铲、军装、军靴之类的军需品,更是物美价廉,由此,尽管一直都有声音反对民间企业涉足军工生产,但最终,面对“禁无可禁”的局面,尤其是李子诚出任国务总理之后,随着“兵工制造许可证”的颁布,“陇海造”由此方才有了“合法身份”。

    也正是得益于此,诸如陇海枪械制造公司、陇海地面防务公司、中华飞机制造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海军设备生产的鹰游门造船厂,则成为陇海军工体系的四大支柱,而与中国传统兵工厂不同的是,这些企业无不是规模化军工企业,其军工产能数十倍于传统企业,依靠着在这个时代规模极其庞大的武器生产流水线,在过去的几年间,源源不断的“陇海造”沿着陇海铁路,输送至全国,而更多的“陇海造”则远出口至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在战争时期,军工生产的利润极大。

    而在这一过程中,“陇海造”的名气更是从中国一路扬名至海外,比如陇海枪械制造公司制造的三年式重机枪,更是成为陇海军工业的拳头产品,一如其他装备一样,最大的外国采购商是俄罗斯。

    欧战成就了马克沁机枪的威名,除法国之外所有的参战国都广泛使用它,在战争爆发后的半年内,各国参战军队伤亡的75%几乎都是被马克沁机枪射杀,也正是马克沁机枪的出现,迫使各国对军队体制和战术进行改革。

    激烈的战争使得机枪消耗量急剧上升,相比于其它工业强国,俄罗斯的工业相对落后,其机枪消耗量随着战争激增,而作为俄国国内唯一能生产机枪的工厂,图拉兵工厂在战前平均月产48架机枪,战争爆发后的头五个月,共生产828架机枪,但对于500万人的俄国大军来说。这不过只是杯水车薪,而与此同时,俄国兵工厂是按照参战机枪每月使用5000万发子弹来组织生产的,而实际子弹月消耗量早就达到2亿发。因此,从1915年1月开始,俄军前线就出现了“弹药荒”,其国内兵工厂更是穷于流付。

    受限于国内工业基础落后和原料不足,加上其它工厂缺少机枪制造经验和熟练工人,俄国机枪制造的潜能已经挖无可挖,与此同时。俄国兵工厂的普通工人,甚至技师和工程师都认为自己没必要了解英制单,可另一方面,俄国从英国获得的马克沁机枪的图纸全部采用英制单位,一架马克沁机枪共和282个零件,其中最大的零件为508毫米、最小的零件只有12.7毫米,生产过程中需要2422道工序、830个模板和40套机床,文化程度偏低的俄国技工往往不遵守计量规范。导致次品率过高,另外俄国的机床全部依靠进口,战争开始后。由于各国对机床需求量的增加,俄国能买到的机床越来越少,因此不要说提高机枪产量,连基本的产量都很难满足,尽管俄罗斯兵工厂尽可能的提高产量,可由于国内供应无法满足需求,俄国只好向国外购买马克沁机枪。

    随后,俄国驻伦敦军事代表吉尔莫纽斯将军就与英国科利特公司签署订购一万挺马克沁机枪的合同,每挺售价达2362卢布,相当于俄制造机枪的三倍。可使用俄制弹药,但是对于科利特公司来说,要完成订单也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事实上,即便是其完成订单后,运往俄罗斯亦需要面临各种困难。

    而就在科利特公司受限于产能和国内定单无法完成时。陇海枪械制造公司驻伦敦代表在接受了英国开出的多达五万支步枪定单之后,主动找到吉尔莫纽斯将军,表示陇海枪械制造公司可以在半年内向俄国提供一万架马克沁重机枪,对于陇海枪械制造公司来说,无论是金英镑,还是金卢布都是极为诱人的。

    面对国内的急需和找上门来的生产商,吉尔莫纽斯并没有拒绝,在签署五千架机枪的生产合同后,陇海枪械制造公司立即开始组织生产,同时将大量的零件分包给沿线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在短短一个半月内,使用德国mg08机枪图纸制造的可以发射俄制弹药的五千支三年式重机枪即于连云港交付俄罗斯驻华军事代表。

    由此,陇海军工业开始打入世界军工市场,完全摆脱了战争初期的原料出口,而成为了知名的军火生产商,在随后的一年间,不仅完成了从一开始出口步机枪以及子弹、炮弹之类的初级军工产品,甚至开始向英国出口护航驱逐舰。

    而之所以能够完成众多的定单,除去公司提供大量图纸、技术作为支持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公司针对不同的客户,提出适全其需求的武器,尽管是在这一卖方市场之中,其仍然坚持着“客户至上”的原则,由各公司下属的研究中心、研究所对针对购买者的需要,对武器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华阴武器试验场,在绿树和土丘的掩映下,保持着几分神秘的色彩。这座试验场是战争爆发初期,公司利用图纸从德国公司聘请的德国专家中的内弹道、外弹道、弹药、地炮、高炮、轻兵器等方面的专家来到此处,帮助筹建这一试验靶场,指导陇海军工体系常规兵器装备试验工作,在随后的两年间专家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建设靶场首先要对场址进行大地测量。靶场组成200多人的测量队,在江苏陆军总参谋部测绘局派出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下,战胜种种困难,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完成了688平方公里的测量任务。

    而在建设过程中,数以万计的劳动军团的工人日以继夜,艰苦奋斗,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建成了试验室和1个射击阵地、9个炮位、5座了望塔、18公里的射击靶道线,以及高达28米的高靶架、6米x8米的大立靶等试验设施;建设了通信、交通保障条件,初步完成临时靶场的建设。

    民国四年,武器试验场在建设初期,临时靶场正在建设时就陆续受领公司下达的试验任务。当时靶场还不具备试验条件,先后完成了82毫米迫击炮、105毫米榴弹炮以及其它众多的定型试验任务,而对外出口的武器试验。亦大都在此完成。

    在随后的一年间,试验场的试验区不断完善,尽管试验场建设仍然继续者,可对于各武器公司而言。武器试验必须要进行,尤其是对于一些重点项目而言,更是如此。
1...420421422423424...4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