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七家d猫猫
从“侏罗纪世界”成品质量的提升想开去,到蓝礼担任制片人的能力,再到西西弗斯影业的发展前景……
布莱德利的这盘棋,不可谓不大。当然,布莱德利并没有明目张胆地夸奖蓝礼以及西西弗斯影业,现在只是宣传造势而已,不知不觉地将蓝礼的演员不败光环转嫁到制作人不败光环之上,等到时机成熟,那种深入人心的形象确立起来,那么西西弗斯影业试图完成的事业也就能够顺利打开局面了。
却不知道,“纽约时报”在背后扮演了什么角色。
比起那些好评来说,安迪对布莱德利的这篇跟踪报道更加感兴趣,然后细细思考着,自己是否应该推波助澜一番,又应该如何悄无声息地做出引导才更加恰当……一时之间,脑海里的无数思绪就开始翻涌起来。
好一阵子,安迪才收回思绪,继续翻阅剩下的所有评论。
每一篇评论都具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分数也就不尽相同,但最终统计起来,就能够窥探到电影评论的整体趋势。
四十九篇首批影评,三篇差评,十五篇中评,三十一篇好评。
整体而言,在蓝礼的作品序列里,不算最好却也不算最差,但依旧保持水准之上;不过,好评分数明显没有达到“赞誉狂潮”的高度,九十分以上的评价只有区区五篇,主要分数还是落在了七十分到八十分之间。
但正如“好莱坞报道者”所说:这是一部适合暑期档的爆米花,比“明日边缘”、“星际穿越”等作品都更加具有观众缘,定位应该更加靠近“速度与激情5”,媒体综评的分数恰恰证明了这种平易近人的特点。
七十三分。
这就是“侏罗纪世界”的最终媒体综评分数,四十九家媒体的首批评论,平均分落脚于七十三分。
比起过去两年时间里数不胜数的“职业生涯最佳”,分数和评价热度都远远不如,回落趋势格外明显,但七十三分依旧在水准之上,对于商业电影来说已经达到了“良好”的高度,科林-特雷沃若顺利完成工作。
认认真真扫描完毕所有评论之后,安迪眉宇之间的严肃神色已经全部消失,仅仅从媒体综评就可以做出判断,“侏罗纪世界”已经取得了一半成功——口碑层面依旧维持住了蓝礼的一贯水准,至少没有令人失望。
更重要的是,其他评分全面飘红。
烂番茄新鲜指数,百分之八十三;大众媒体评分七点八分。
爆米花指数,百分之九十三。
影院分数,“A+”。
全方位爆发!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蓝礼有史以来首部影院分数拿到“A+”的作品!
诚然,蓝礼现在已经位居好莱坞金字塔顶尖的顶尖,票房号召力毋庸置疑,但因为演出作品还是以艺术电影为主,即使是商业电影也不是常规线路,这也意味着,蓝礼与市场主力观众之间存在一定隔阂——
“明日边缘”和“星际穿越”两部作品的暑期档征程曲线就是最好证明。
而现在,蓝礼个人首部影院分数达到满分的作品终于出现,这也让广大新闻媒体都按耐不住亢奋的情绪。
难道,蓝礼真的即将迎来全盛时代的爆发吗?
如果再加上烂番茄、爆米花等等优秀数据,所有证据都正在表明,今年暑期档也许就是蓝礼的最佳良机。
“一半的成功”,正如安迪所想,以蓝礼的业内地位和市场号召来看,优秀的口碑仅仅只能算是成功的第一步而已,如果没有票房数据的爆发,那么对于蓝礼来说,这就依旧远远不能算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那么,符合蓝礼的票房期待到底应该达到什么高度呢?
截止到目前为止,蓝礼个人作品票房数据最高的是“地心引力”,北美六亿三千五百万、全球十六亿四千三百万,这一成绩至今依旧高高位居榜首;除此之外,北美地区,“明日边缘”的五亿和“星际穿越”的四亿则紧随其后,这也是蓝礼三部全球票房突破十一亿的作品,铸就了蓝礼无与伦比的业内地位。
“就连’明日边缘’和’星际穿越’都已经突破北美四亿了,那么,’侏罗纪世界’是不是至少需要五亿保底呢?”
看,这就是整个行业对于蓝礼的期待值。
即使他们深深明白,市场票房绝对不仅仅是蓝礼一个人的号召力就能够完成的壮举,影响因素着实太多太多——不需要过多例子,“复仇者联盟2”的北美票房可能就将止步于四亿五千万,这就可以说明太多问题了。
但业内人士依旧对蓝礼报以了太多太多的期望,甚至超过了小罗伯特-唐尼所代表的漫威超级英雄们。
“侏罗纪世界”在媒体口碑方面率先打响第一炮,这也使得新闻媒体对于票房走势的期待值持续攀升。
热度几乎破表。
轰动整个北美的盛大首映式结束之后,“娱乐周刊”就率先做出了预测,他们认为“侏罗纪世界”的首映周末票房至少将达到一亿八千万美元,并且具备了冲击两亿美元的水准——甚至超过“复仇者联盟2”的数据。
期待值着实太高,以至于人们也不确定,“娱乐周刊”到底是真心的,还是在捧杀。
不久之前,“复仇者联盟2”正式首映,当时各大媒体就纷纷预测,这部电影的首映周末票房很有可能突破两亿,创造北美影史全新记录——
截止到目前为止,仅仅只有一部作品能够在首映周末突破两亿美元门槛,正是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两亿零七百万的数据,轰动全球,这也使得人们对续集电影充满了更多期待,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
但最终,一亿九千万美元的首映数据,依旧轰动依旧震撼,却令人大失所望,导致“复仇者联盟2”的后期票房走势曲线一落千丈。
现在,“娱乐周刊”又迫不及待地把“帽子”戴在了“侏罗纪世界”的脑袋上,对比去年暑期档人人都在苦苦等待着周末票房突破一亿的作品出现,这是不是操之过急了?这是不是追捧过高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实际情况就是,不仅是“娱乐周刊”,其他新闻媒体的票房预测数字也毫不逊色。
“纽约时报”预测一亿五千万。
“洛杉矶时报”预测一亿七千万。
“好莱坞报道者”预测一亿四千万。
三家权威媒体的预测数字简单罗列起来,就一目了然了。即使是最谨慎最低调的媒体,对于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也怀抱着超高期待,人人都在盼望着,蓝礼也能够在暑期档大爆特爆一次,真正证明自己“好莱坞第一人”的威势,而“侏罗纪世界”首映式过后的首批评论已经具备了如此能力,那就没有理由保守了。
在周末票房首轮预测之中,最低数字来自于“帝国”,他们认为“侏罗纪世界”的首映周末票房应该维持在一亿两千万的水准;而最高数字则是“娱乐周刊”的预测。
从这些小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媒体都聚焦着视线,期待着“蓝礼的魔力”能够再次创造奇迹。
这种期待值,让压力节节攀升,甚至超过了“复仇者联盟2”上映前的声势,这是好事,却也是坏事。
就连安迪都难免有着些许紧张——因为票房是无法掌控也无法预测的未知数。那么,结果到底会如何呢?
2430 全民狂潮
周五。
“观众朋友们,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是德里克-斯尔沃(Derek-Silver),欢迎收看福克斯电视台。”
声嘶力竭!仅仅只是自我介绍,德里克都不得不竭尽全力地嘶吼着,把自己的声音能量全部释放出来,确保话筒能够顺利完成收音,即使镜头没有捕捉全景,却也依旧能够能够感受到现场的滔天声势。
熙熙攘攘的人群井然有序地排着队伍,如同蜿蜒长龙一般浩浩荡荡地延伸出去,然后九曲十八弯地绕起来,一圈接着一圈地把附近的街区空地全部占据,如同一场盛大的影迷聚会,不由热血沸腾起来。
“我现在正在时代广场的AMC影院,站在我身后的超长队伍,就是早早前来排队,希望能够第一时间观看到’侏罗纪世界’的观众。今天,由蓝礼-霍尔主演的’侏罗纪世界’正式登陆各大院线,从午夜场开始,狂热影迷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将主流院线团团包围,展现出了难以置信的热忱与亢奋。”
与此同时,直升机镜头正在由上往下地俯瞰整条街区,密密麻麻的人群井然有序地一路排队延伸下去,附近三条街区都已经被狂热影迷占据,而陆陆续续抵达现场的影迷还在持续增加,看不到终点。
难以想象,这是一部商业电影,而且是一部全美正式公映的商业电影——因为在各大院线都能够看到这部作品!
环球影业足足安排了四千两百七十四间院线同步上映,仅仅落后于三年前的“复仇者联盟”,与上个月的“复仇者联盟2”基本持平,堪称是影史上映规模第二大的作品,任何人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这部作品。
但影迷观众依旧陷入了狂热,排队队伍在各大城市都可以看得到,纽约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不仅是堂吉诃德而已,还有那些跟随着“侏罗纪公园”系列一起成长起来的忠实影迷们也纷纷倾巢而出,第一时间纷纷前往附近的电影院,不管成品质量好坏,只是希望第一时间坐在电影院之中重温回忆。
轰轰烈烈的热闹景象,就连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都被吓了一跳。
“根据不完全统计,仅仅AMC时代广场这一家分店,现场就云集了超过两千五百名观众,从昨天开始搭建帐篷排队,只是为了抢先购买IMXA厅电影票,期待获得最完美的观影体验。现在这股浪潮依旧在蔓延。”
德里克还是兢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新闻报道工作,但现场持续不断的嘈杂声着实太过汹涌,以至于他不得不持续拉扯着嗓子说话,直播节目才进行了不到五分钟,他就可以感受到喉咙的灼热疼痛了。
“我刚刚与影院经理交谈过,‘侏罗纪世界’的排片比例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四十五,但周五当天的电影票依旧轻松售磬,这也是继‘复仇者联盟2’以来,AMC时代广场店在短短两个月之内第二次创造如此壮举。”
德里克稍稍往后退了两步,让开位置,让镜头记录自己身后的盛况。
啊啊啊!
吼吼吼!
正在排队的观众们纷纷朝着直播镜头挥手欢呼起来,连绵起伏的人海就沿着镜头视野的基准线一路铺陈开来,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队伍奔着视线远端前去,最后在街角出一个转折,延伸到隔壁街区。
周围正在旁观热闹的匆匆行人也忍不住频频转头,因为如此热闹的景象而投来好奇视线。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侏罗纪世界’冲击首映票房纪录的脚步确实是不可阻挡。”
德里克以最简单却最准确的方式为自己的现场报道画上句号,在自己的嗓音被现场的惊涛骇浪彻底吞噬之前。
福克斯电视台以新闻发家,最为擅长抓住时事热点为自己宣传造势,甚至为了新闻爆点而无所不用其极,也因此而分别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先后多次爆出“窃听门”丑闻,但至今依旧是死性不改。
尽管名声糟糕透顶,但新闻敏锐度却毋庸置疑:“侏罗纪世界”,就是他们敏锐捕捉到的最新时事热点。
纽约之外,福克斯电视台在全美另外十四座城市设置了直播点,既有洛杉矶,芝加哥、西雅图这样的大城市,也有波士顿、新奥尔良、盐湖城这样人口数量相对有限的中型城市,另外还有劳伦斯、绿湾、佩吉等等常住人口低于十万人的小镇子,以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风格进行划分,展开直播。
通过如此方式、全方位地展现“侏罗纪世界”的全面公映首日盛况:
东岸、西岸和中部的反应差异,大型城市和小型镇子的关注差别,同样在大型城市之中不同区域的参与程度,同样在中型城市之中不同种族聚集区域的关心级别……诸如此类等等,不是一组冷冰冰的数据,而是主持人真正走进普通民众生活区域,展现出最真实的反应。
当然,这种抽样调查也是有窍门的:名义上是增加多种花样多种类别,但选择权终究还是掌握在电视台手中,他们可以决定自己准备呈现出一派什么景象来传达什么信息——到底是选择时代广场人群最多的区域、还是选择长岛人群稀少的区域,这对于纽约的“反馈现象”来说都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
人多,人少;热情,冷淡;积极,消极。
这些偏差都是抽样调查可能出现的结果,最终对于票房数据的影响也都是截然不同的。但幸运的是,福克斯电视台所呈现出来的喧闹景象,方方面面都正在暗示着,整个北美大陆都正在迎来一场派对:
全民狂欢的派对!
一个小小的参考数据,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重新调整统计票房,那么1939年上映的“乱世佳人”将以北美地区十八亿美元的数据雄踞榜首,1977年的“星球大战”和1956年的“音乐之声”则分别位居亚军和季军。
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则以八亿两千万的数据高居影史第十六名,1993年之后上映的电影作品中只有“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能够超越这部作品。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侏罗纪公园”绝对是过二十年时间里,北美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打破了地域限制和种族差异,也忽略了年龄与阶级,真正地让所有观众都愿意走进电影院,在大屏幕上欣赏电影魔法的魅力。
现在“侏罗纪世界”正式登陆,整个北美地区也以最高规格的姿态表示欢迎,难怪“纽约客”在评论之中表示,“除了年末即将登场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之外,恐怕没有电影能够与恐龙们形成有效抗衡。”
从福克斯电视台的十五城联动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些喜悦和幸福在眼睛里闪闪发亮,真切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激动,甚至于,中部地区那些偏远小镇的居民们,比纽约和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还要雀跃。
不少人穿着“侏罗纪公园”的T恤、装扮成为恐龙、带着恐龙的面具,似乎一夜之间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兴高采烈地前往观看这部电影,这种真心实意的热忱与亢奋,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的极限。
节目播出之后,人们才深深感受到“侏罗纪世界”的狂潮,首映式的热闹和媒体评论的激动都只是预热而已,电影正式登陆院线的第一天才是狂欢节的开场——周五的工作日,无数影迷观众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走进电影院了。
没有人愿意迟到,更不要说错过了。
如此癫狂的景象让1993年以后出生的千禧一代都彻底傻眼,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原来自己的父母和长辈也同样拥有这样的一面,局势比起漫改英雄狂热也毫不逊色,以至于不由滋生出一种“恐龙又怎么了”的惊奇之感。
沸沸扬扬的热浪从周五凌晨的午夜场一直延续到了周六凌晨地午夜场,全天无休!
然后,所有人们都开始忍不住激动起来了:如此浪潮之下,“侏罗纪世界”的首日票房数字到底多少呢?是否真的能够创造纪录?还是说,这些人气热潮只是泡沫假象而已,真正转换成为票房的比例还是太少?
千万视线焦点全部都落在了参展关系之上,他们选择在周六上午九点,第一时间就公布了周五票房数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