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戏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七家d猫猫

    思考之间,内森就看到蓝礼离开了公寓,走到了街道上,不过并没有走远,只是在不远处的长椅坐了下来。内森稍稍心安了一些,没有走上前打扰蓝礼的安静,而是回到了公寓门口,在台阶上坐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时不时抬起头,确认一下蓝礼的状况,始终不曾离开。

    蓝礼摸了摸口袋,没有香烟盒,为了拍戏,烟盒都是放在内森身上的。不过,他在裤子口袋里放了一根,以备不时之需。

    将香烟从口袋里掏出来,却发现已经折断了,看起来就好像从垃圾堆里捡起来的一般,这让蓝礼露出了一抹苦笑,轻轻摇了摇头。

    西雅图的夜晚总是有一抹冷意,那种雨后的潮湿感始终挥之不去,头顶上凉飕飕的,突然就感觉自己好像没有穿衣服一般,那种赤/裸的感觉着实太过真实,以至于他不由低头看了看,确定衣服都在身上,这才放下心来。

    一阵微风吹拂而过,蓝礼直接就把脖子缩了起来,结果却发现自己穿了一件短袖披了一件外套就出来了,西雅图二月末的深夜,简直冷得不要不要的,但现在他却觉得自己被丢到了冰窟里一般。

    这倒是是错觉,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光头更容易感觉到寒冷?

    蓝礼不适应地摸了摸脑袋,那硬茬子的手感着实太特别了,而且脑袋突然就变得轻盈起来,却不是开心的感觉,而是没有安全感,真的太怪异了。

    如果真的得了癌症,这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蓝礼吐槽到,可是转念想想,却又发现,真的罹患癌症的话,肯定身体更加虚弱,剃了光头之后,势必是要感冒的。但他现在仅仅只是有些冷飕飕的,没有到打冷颤的程度,这是不是说明其实他身体还是蛮好的?

    想到这里,蓝礼就开心地笑了起来。

    低头把香烟掉下来的半截扯掉,然后把剩下的半截叼在了嘴边,靠在椅背上,让大脑缓缓地沉淀下来。回想着刚才表演的细节。

    喜剧表演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它不是单纯的表现派或者方法派,更像是一种天赋和剧本的碰撞,凭借着本/能的推动去引导,一些小表情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如果刻意用表现派演技去引导,反而会显得死板而僵硬,丢失喜剧本身的那种随意感。

    不过,刚才这场戏最大的收获,却是方法派演技之中的深刻体验。亚当和楚嘉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就连他们和蓝礼自己之间的界限也正在消失,一言一行都是浑然天成,当那些台词消化成为自己的内容之后,自然而然就脱口而出。

    那些妙语连珠的临场发挥,不是蓝礼在控制,而是亚当在说话。那些漫画的吐槽梗,还有和凯尔之间的默契梗,信手拈来。

    他喜欢这种表演的感觉。

    真正的方法派,不是单纯地体验角色,而是以自己的角度去体验角色。简单来说就是千人千面,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个角色,不同的演员用方法派去揣摩,都可以领悟出不同的感觉,亚当对于蓝礼来说之所以特别,就是因为记忆深处的楚嘉树,唤醒了共鸣。

    每个人的经历其实是有限的,不可能体验每一个角色经历的故事,其他不说,就单单所那些在二战中逝去的灵魂。没有真正置身于集中营经历过大屠杀的人,那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表演活埋的时候,蓝礼还可以制造出棺材的密闭恐惧感,唤醒自己的共鸣;但如果表演辛德勒的名单呢?难道他也去集中营里生活几个月吗?即使他去了,效果也和二战时期是不同的。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感受到角色的阶层文化环境社会历史等背景的影响,然后将自己的情绪融入进去,渐渐让自我失去控制,融入角色之中。

    如果现在再让蓝礼演绎活埋,他会好好地感受一下保罗康罗伊的生活,从成长到结婚再到离家,然后唤醒内心深处的恐惧以及惊悚,即使没有棺材的密闭体验,他也可以将置身黑暗和面临死亡的负面情绪唤醒,继而迸发出表演的力量。

    也许,骇人程度不如之前的版本,但深刻和细腻程度却将会更胜一筹。8)




452 深入探究
    蓝礼是正统的学院派出身,完完全全接受系统的表演教育,对于方法派的了解十分有限,仅仅只是纸面的理论知识;而且即使是理论,也没有真正深入过,可以说是十分浅显的。

    在此之前,蓝礼始终认为,方法派表演的核心在于体验,真正地将自己代入角色之中,然后放置在相似的情境之下,以自己的理解和诠释来演绎角色的情感。简单来说,就是疯魔成活,真正将自己和角色之间的界限模糊化。

    这种表演方式,无疑是最为严苛的。比如说活埋,没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活埋的状况,那么表演过程中的共鸣就会失真,继而导致表演离谱地偏离原本轨道,乃至无以为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对演员的专注投入钻研和天赋要求十分严格,绝对不是任何人可以尝试的。当初蓝礼躺在棺材里的时候,如果他不相信自己真的被活埋了,如果他的脑袋无法对自己进行催眠,如果他对角色对剧本的领悟不够深刻,如果他的理解产生偏差那么亲自体验的结果,也依旧是无法带入角色的。

    简单来说,演员需要全神贯注地将自己置身于那个情境,相信自己就是角色。如果缺少了这种能力和天赋,那么除非真的有人把演员丢到沙漠里活埋,那么他就无法沿袭这种表演方式奉献出表演。

    从太平洋战争到活埋,蓝礼完全沿袭了这种表演方式,乃至于抗癌的我也是如此。

    他真正地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带入到癌症的绝望之中,甚至产生了化疗副作用的真实反映。但刚刚这场戏,却给了蓝礼更多的启发。

    他确确实实对亚当或者是威尔的经历是感同身受的,但他的带入情绪却不是癌症,而是高位瘫痪。开机第三天时那场戏是如此,今天这场戏也是如此。那种被病魔困扰,生命力一点点流逝的愤怒绝望悲伤茫然和失落,完完全全通过表演展现了出来。

    但换一个角度来看,高位瘫痪却不是癌症。

    蓝礼一直都知道这一点,高位瘫痪是一条直线,在瘫痪的那一刻,转折点就是悬崖式的下坠,但在那之后,就是一条平稳的直线;可是癌症却是一条下滑曲线,一点一点地往下滑坡,最终抵达终点。

    所以,活埋的表演方式,抗癌的我的表演方式,这是两种不同的方式。蓝礼一直以为自己使用的是方法派,但事实上,活埋是体验派,抗癌的我才是方法派。

    单纯从理论角度来解释,可能会比较复杂,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体验派表演,就是演员真实深刻地具象化剧本的场景,真正地融入角色之中,彻底打破四次元的壁垒,将虚幻带入现实,不允许思考的偏差。

    而所谓的方法派表演,则是演员分离出自己的情绪,与角色产生共鸣,而后以自己的方式来演绎剧本和角色,呈现出来的结果,一半是演员自己,一半是角色本身,在这之中,是可以存在理解偏差的。

    举例说明的话,拍摄活埋的时候,体验派是真心相信自己被活埋了;而方法派则是以恐惧惊悚害怕的情绪推动整个表演。

    更直观一点,拍摄断背山的话,体验派是真心相信自己爱上了同性,而且还是六十年代的背景下,无法自拔;而方法派则允许把对方想象成为异性,仅仅只是演绎一段禁忌的爱情。

    如此看来,蓝礼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在活埋的时候,带入的是真正的体验派表演,身临其境,睚呲欲裂,他真正模糊了自己和保罗之间的界限,也模糊了现实和戏剧的界限;而在抗癌的我里面,带入的则是方法派表演,他知道自己是蓝礼,他也知道自己在表演亚当,以楚嘉树的心境去演绎亚当的情绪。

    其实,这些内容以前仅仅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就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不过是随意地瞄了几眼罢了,理论的知识也几乎都忘光了。因为不管是方法派,还是体验派,表演的范围都太窄了,演员的精力和能量往往在饰演过一名角色之后,就会快速凋零。

    且不说希斯莱杰那样英年早逝的演员,即使是丹尼尔戴刘易斯这样的方法派演技大师,他的作品产量之所以那么少,一是因为每一个角色表演之前,他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和投入;二是因为表演结束之后,整个灵魂都仿佛被掏空,他必须慢慢地沉淀冷静下来,等待恢复。

    而对于传统的正宗学院来说,一名演员在一段时间内仅仅只能饰演一个角色,这无疑是失职的,对于表现派演技来说,一人千面,这才是演员的终极奥义,甚至是同一个舞台上,一人分饰多角,同样能够将角色的形象和个性都展现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体验派和方法派,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脉相承的,体验派源自于前苏联,这种表演方式和表现派被认为是表演最初的概念。而后,由美国继承发展,形成了一个分支,这就是方法派。

    因为对于好莱坞来说,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慢慢地契合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形象每一个演员,在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中,他们必须形成流水线作业。所以,要求相对没有那么严苛的方法派比如说,白人饰演黑人,异性恋饰演同性恋,美国人饰演英国人,这样的方式才是最为合适的。

    2016年,有一部暂时命名为一切的电影投入筹备之中,制片人是马克鲁法洛,聚焦于一个跨性别的女性角色,马克邀请到了马特波莫(attber)来出演这个角色,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因为,马特虽然已经公开出柜,但他是确确实实的男人。在好莱坞,跨性别演员足足有两千多名,但他们却很难找到工作,男性角色由男人来饰演,女性角色则有女人把持,同性恋的角色被异性恋抢走了,现在就连跨性别的角色都轮不到他们本色出演。

    这就是好莱坞。业内甚至有这样的固定观念,同性恋扮演同性恋的话,那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是本色演出;但异性恋扮演同性恋,就会让人拍手叫好,认为他/她能够取得突破。可问题就在于,同性恋扮演异性恋的话,各大电影公司又不愿意,认为这会影响票房市场。

    方法派演技之所以能够在好莱坞风生水起,那不是没有理由的;与此同时,体验派演技和表现派演技一样,渐渐地都在好莱坞沦为边缘,甚至于体验派演技已经几乎就要被淘汰了。

    在今天之前,蓝礼对于方法派和体验派的差别也没有清晰的感觉,毕竟这两种表演方式的区别着实太过细微了,谁又能想到,一部喜剧电影,却真的让蓝礼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呢?

    抗癌的我,能够遇到这部作品,真的是缘分。

    那么,体验派更好,还是方法派更好呢?

    老实说,今天表演抗癌的我过程中,蓝礼的发挥确实挥洒自如,整个思路都十分清晰,那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如有神助,表演起来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所有情况都控制在掌心里的感觉,让表演成为一种享受虽然他现在的胃部依旧不太舒服,而且光头也一直在冷飕飕的打颤,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足以令人满意。

    但活埋呢?

    表演活埋的过程完全是一种煎熬,因为蓝礼真的以为自己被活埋了,那种真实的感觉让心脏几乎就要停止跳动,以至于表演变成了一种本/能,不要说控制了,甚至就连台词都是犹如火山爆发一般井喷出来,那种滔滔不绝汹涌而出的宣泄感,甚至让人有些恐惧。

    尤其是那段时间的梦魇,完全混淆了现实和虚幻的差别。还好蓝礼拍摄的是活埋,如果拍摄的是美国神经病人或者是梦之安魂曲的话,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可以这样简单粗暴地理解,方法派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即使没有真的杀过人,也可以试验连环杀人凶手,但表演的细腻和逼真程度就会略逊一筹,毕竟不是自己真实的经历,演员的理解偏差很有可能会导致表演完全脱离剧本。

    体验派的使用范围十分狭窄,想要饰演连环杀手,可能真的就要去感受沾满血腥的真实感,即使不是杀生,至少也需要使用人工血浆来感受一下血液的粘稠和温度,而且表演难得更大,在思考和定位的过程中,真实感一旦不够到位,表演就无法完成。但优势就在于,入魂入魔!

    两种表演方式,各有利弊,各有长短,蓝礼都真正地体验过,虽然现在可以品味出细细的差别来,但他仅仅只是刚刚入门而已,不要说擅长了,甚至就连在表演过程中区分出两种方法的差异,都不见得能够做到。

    毋庸置疑,在表演的道路上,他需要放慢脚步,细细地钻研琢磨,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

    暂时把方法派和体验派的差别放到一边,蓝礼认真地回味起刚才表演里的每一个细节,那种沉没溺水的缓慢感觉,一点一点地渗透到心脏深处。

    他喜欢这样钻研表演的过程。8)



453 翩然而至
    西雅图的夜晚灯火阑珊,但那天幕却透露出一股深沉的潮湿,泛起一阵阵宝蓝色的光晕,一圈一圈地泛起涟漪,往外扩散;空气之中漂浮着淡淡的水汽,夹杂着泥土树木和海洋的气息,在鼻翼之下轻轻萦绕,这是一股与其他城市截然不同的味道。

    小姐,今晚风大,还是把窗户关起来吧,担心感冒。

    出租车司机的声音从前排座传了过来,可以听得出来,他声音里温暖的担忧,这让鲁妮玛拉嘴角轻轻勾勒起了一抹浅笑,友善地回了一句,没关系。我现在需要一点新鲜空气。说完,没有再过多解释什么,她就再次转过头看向了窗外,看着那一栋栋建筑开始不断往后退,仿佛在深夜海面上乘风破浪的一叶扁舟。

    鲁妮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即使不是完全疯了,距离也不远了。

    今晚是奥斯卡颁奖典礼,一年一度的盛会,来自全球各地的视线都集中在了柯达剧院之上,多少演员为了能够出席这场盛会而挤破了脑袋,哪怕仅仅只是在红地毯上亮相一番,那也是好的。

    每一个走上红地毯的人都将接受千万视线的镭射扫描,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细节都将接受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对女演员来说,她们竭尽全力地保持自己的最好状态,不顾一切地遮掩身上的每一个细微的缺点,只是希望能够以最完美的姿态展示自我。

    作为社交网络的万绿丛中一点红,鲁妮轻松获得了出席颁奖典礼的资格。事实上,大卫芬奇亲自携带她走上红地毯,可以看得出来,大卫对她的器重。哪怕事实上,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男人电影,女性的存在感几近于零,更多仅仅只是作为价值符号的存在。

    她的经纪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着,今晚是多么多么重要,机会是多么多么难得,这对于她未来的演员事业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她的经纪人不厌其烦地唠叨着,注重仪态注重社交注重礼貌,还特别强调了今晚需要和哪些制片人哪些导演哪些演员打交道。

    她始终有种虚无的荒谬感。不仅仅因为她没有收获任何提名,也不仅仅因为她在电影里的角色算不上吃重,更不仅仅因为她就连颁奖嘉宾都不是,而是因为她始终没有参与感,仿佛她只不过是红地毯门口摆放的花盆,或者是雕像亦或者是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话语来形容:花瓶。

    当闪光灯宣泄而下的那一刻,鲁妮就觉得,自己像是待价而沽的商品,而隐藏在镁光灯背后的那些目光和视线,就是在进行品头论足的审判。她浑身上下的每个部分每个细节,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耳环价值八万美元,项链则价值三十万美元,手包价值二十五万美元,晚礼服价值十七万美元,高跟鞋价值五万五千美元

    还有,她的头发她的鼻子她的眼睛她的胸/部她的腰部她的双手和双脚

    每一个部位都在明码标价,那些灼热的视线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脸上保持着优雅明/媚的笑容,但灵魂深处却始终是一个旁观者,冰冷而漠然地旁观着这个世界的疯狂。

    她疯了。鲁妮是如此认为的,也许,她就是等待戈多里那个喃喃自语的等待者,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她人眼中的异类,与社会格格不入,然后氧气被一点一点抽离,最终孤独地拥抱死亡。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接下来就是奥斯卡之夜,名利场举办的这场庆功派对,热闹程度甚至超过了奥斯卡颁奖典礼本身,传闻,奥斯卡之夜的一张入场券已经卖到了四万美元。

    四万美元,仅仅只是为了进入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活死人墓。

    鲁妮坐上了出租车,准备回去酒店,更换第二套晚礼服,然后出席奥斯卡之夜,在那个派对上,她背负着无比重要的任务,经纪人塞给她了一份清单,上面有一长串的名字,都是她必须会见社交的对象。只有这样,她才能拿下龙纹身的女孩的角色。
1...239240241242243...1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