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戏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七家d猫猫


457 争议频频
    转眼之间,2011年就即将进入三月份了。伴随着第八十三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落幕,2010年的好莱坞风云总算是宣告画上句点,持续了将近四个月的颁奖季终于尘埃落定,重新蛰伏,犹如进入冬眠的巨兽,等待着年末地再次苏醒。

    所谓的颁奖季,这也就意味着有赢家还有输家,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愁。

    国王的演讲和社交网络的两强争霸,最终以国王的演讲的胜出告终,这部作品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等四座重量级小金人收入囊中;而社交网络则在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配乐和最佳剪辑等三个部门里笑到了最后。

    演技部门的四大奖项波澜不惊,科林费斯和娜塔莉波特曼问鼎帝后,斗士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和梅丽莎里奥则强势拿下配角小金人;除此之外的技术部门,盗梦空间成为最大赢家,最佳音效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一共四座奖杯,与国王的演讲领跑当晚的奖杯数量排行榜。

    在这之外,备受赞誉的孩子们都很好127小时,还有提名揭晓强势逆袭的大地惊雷,以及代表独立电影的冬天的骨头和活埋,全部空手而归。

    如此颁奖结果,引来了媒体的一片口诛笔伐,尤其是最佳导演的走向。

    好莱坞报道者毫不留情地说道,这是奥斯卡历史上最水的最佳导演,丝毫没有给汤姆霍伯任何面子,直接就把他当做了典型,点名进行了吐槽批斗。不是因为国王的演讲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今年还有更加值得嘉奖的对象。

    在奥斯卡至今为止的八十三年征程之中,出现了不少争议,最佳影片尤盛,但这并不意外,因为最佳影片考量的是综合质量,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芝加哥战胜了钢琴家,那是因为2003年初伊拉克战争正式爆发,比起沉重的反思,人们更加需要歌舞升平的抚慰。

    撞车战胜了断背山,那是因为彼时同性恋电影依旧没有能够打破保守势力的封锁,种族问题轻松占据了上风。

    阿甘正传战胜了肖申克的救赎和低俗,那是因为电影折射了美国精神美国梦的终极奥义,过去两年先后经历了种族大暴乱海湾战争以及金融危机的美国,需要这样的梦想。

    所以,在历史长河里,从来不缺少关于最佳影片的争议,每一个人对于最佳影片,都有自己的选择,而学院的选择不一定是正确的,却是符合时代的。就算出现了莎翁情史掀翻拯救大兵瑞恩这样的历史错误,人们也同样见证了学院公关的闪亮登场。

    可是,相对而言,最佳导演这个位置的争论却十分罕见。

    即使是斯坦利库布里克输给了米洛斯福尔曼f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redhithok)输给了约翰福特(johnford)这样的时刻,人们也只能是感叹时也,命也,让人扼腕,却也心服口服。

    因为最佳导演是一个个人奖项,较量的是个人能力的高低,呈现的是个人技艺的巅峰,政治因素时局影响历史成因的影响都被削弱到了最低,仅仅以艺术论英雄。艺术不能论胜负,但小金人只有一座,注定只有一个人能够赢得,这就是艺术和颁奖典礼的不同。

    在今年的竞争之中,大卫芬奇几乎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社交网络这部作品本身可能不讨喜,因为太过与时俱进,因为太过犀利尖锐,因为太过尖酸刻薄,因为太过真实黑暗,对于老派保守的学院来说,想要说出一声爱你着实不容易;但没有人可以否认大卫芬奇的出色。

    作为导演,大卫展现出了强大的个人风格,凌厉而干净,深刻而厚重,残酷而睿智,整部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感受到大卫的强烈气质,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不仅如此,大卫的功劳票也不容小觑,七宗罪搏击俱乐部本杰明巴顿奇事等作品的优秀已经得到了时间和大众的认可,社交网络完全具备了成就大卫首座小金人的资格。

    不要说汤姆霍伯了,在整个颁奖季之中,能够与大卫相抗衡的导演几乎不存在,他横扫了金球奖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北美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简单来说,几乎所有的重量级风向标都全部囊括其中。比起科林费斯的最佳男主角来说,最佳导演才是今年颁奖季最没有悬念的一个奖项。

    可是,金球奖结束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国王的演讲在韦恩斯坦兄弟的运作之下,汤姆的身影出现在了各大宣传场合;而另一方面,关于社交网络的负面新闻漫天飞舞,将学院公关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然后美国导演工会奖爆出了冷门,汤姆击败了大卫;再然后就是奥斯卡爆出了又一个冷门,汤姆强势上位。

    这不是实力的胜出,而是公关的胜利。典型的韦恩斯坦模式。继莎翁情史击败拯救大兵瑞恩之后,韦恩斯坦兄弟再一次书写了公关的奇迹。这不是值得庆祝的时刻,而是令人愤怒悲伤失望的时刻。

    汤姆霍伯击败大卫芬奇,国王的演讲全面碾压社交网络,不仅仅是一次公关的胜利,而且还是学院保守势力的又一次胜利。

    又一次地。

    首先,魔戒3:王者归来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之后,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收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商业电影仅仅只有两部,去年的阿凡达和今年的盗梦空间,去年詹姆斯卡梅隆在气势如虹的情况下,被拆弹部队掀翻,而今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更是惨遭无视,就连最佳导演的提名都没有拿到。

    其次,自2008年老无所依和血色将至两部黑色独立作品闪耀整个颁奖季之后,学院已经连续三年做出了保守的选择,这次,他们放弃了锐意进取创新大胆与时俱进的社交网络,再次选择了四平八稳匠气十足缅怀过去的国王的演讲。

    自诩在不断追求商业和艺术平衡的奥斯卡,丢失了商业的霸气和胆魄之后,又丢失了艺术的突破和专注,保守派势力正在遗失进取心,变得越来越腐朽功利自大和狂妄。

    曾几何时,雌雄大盗日落大道午夜/牛/郎低俗发条橙2001太空漫游这样的作品,可以在奥斯卡上大放异彩,但现在,却是国王的演讲这样无功无过的学院派作品大行其道。

    事实上,这样的结果在颁奖典礼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人预料到了,颁奖季的后半段,国王的演讲声势强大,几乎可以说是势不可挡,得奖名单火热出炉之后,人们都并不意外。但恰恰是如此缺乏惊喜的结果,越发证明了学院的保守和顽固。

    奥斯卡的奖项正在变得可以预测,这使得韦恩斯坦兄弟这样的投机主义者正在成为专家,以商人的身份将电影产业搅得天翻地覆,国王的演讲是一个案例,娜塔莉波特曼则是另外一个案例,典型的公关式胜利,缺少了惊喜,缺少了魔力,奥斯卡也就缺少了魅力。

    着实令人大失所望。

    作为好莱坞的权威专业媒体,看看好莱坞报道者的犀利言论,就可以窥见专业人士们的舆论走向了,汤姆霍伯仅仅只是他们炮口之下的替罪羊而已,真正影射的,还是产业背后的深层纠葛。

    不仅如此,综艺纽约时报村之声纽约客等资深专业媒体也都纷纷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对学院进行了严厉的批判。颁奖典礼落幕了,但喧闹才刚刚开始。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奥斯卡和金球奖格莱美一样,各大颁奖典礼都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权威性关注度人气度都在逐渐下滑,今年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

    社交网络这部聚焦于互联网时代的作品,全面落败,同时也导致了收视率收视人数的大幅度下滑,再加上媒体的犀利批评,走过了八十三年征程的奥斯卡,步履开始变得蹒跚起来。

    最佳影片的争论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消散,就好像断背山和撞车莎翁情史和拯救大兵瑞恩一样,时间会证明这一次学院的选择是否正确。

    当然,作为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会,聚集在奥斯卡身上的焦点自然不仅如此,有批判,自然就有称赞,有争议,自然还有追捧,除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的争议之外,另外一大焦点则是娜塔莉波特曼。

    这位童星出身年少成名的女演员,成功地摆脱了替身门的危机,在自己即将满三十岁的时候,顺利问鼎奥斯卡影后,成为y世代第一个收获小金人的演员,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新生代演员的领军人物。风头正劲,甚至超过了科林费斯和汤姆霍伯,一时无两。

    笼罩在娜塔莉的耀眼光芒之下,替身门的阴霾烟消云散,蓝礼霍尔也成为明日黄花,所有的喧嚣都开始沉淀了下来。毫不意外地。8)



458 激流勇退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最大的热门话题不是国王的演讲和社交网络的对决,而是y世代的崛起。

    这不仅仅是两部电影的对决而已,更是整个电影产业的变更交替,对于产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所有人都在好奇着期待着瞩目着。

    现在答案终于揭晓,娜塔莉波特曼,y世代的第一位小金人获得者,强势登顶,完成加冕。

    当下的好莱坞,x世代作为主要顶梁柱,但声势却远远比不上婴儿潮一代,商业和艺术两方面的成就都无法比拟,电影市场依旧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却也可以说是陷入混战,始终不曾出现威尔史密斯汤姆克鲁斯约翰尼德普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西恩潘这样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明星。马特达蒙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本阿弗莱克们依旧任重道远。

    现在,y世代又正在迎头赶上,不仅在票房方面取得了突破,现在还成功地走上了奥斯卡的舞台,大有抢班夺权的气势。

    这对于电影产业来说,是好事。

    新老交替总是充满了阵痛和挣扎,但终究是要开始的。当然,人们纷纷为安妮特贝宁的又一次落败扼腕遗憾,但相较而言,娜塔莉的胜出也代表了新生代的崛起,这一标志性的里程碑对于整个产业的影响力,显然是更加巨大的。

    年轻一代的崛起是贯穿今年颁奖季的主旋律,奥斯卡公布提名名单的时候,y世代的全面弱势,吸引了媒体的无数炮火,舆论整体声势都在指责学院的保守老旧顽固和迂腐,拒绝接受新生代,这也就意味着时代将无法继续前进。

    现在,伴随着娜塔莉的登顶,所有的质疑抱怨指责都纷纷烟消云散,拨开云雾见明月,刹那间,赞誉之声蜂拥而至,就连笼罩在娜塔莉头顶上的负面新闻阴云也都渐渐消散而去,恍惚之间,人们似乎都罹患了健忘症

    在今年的奥斯卡之上,一方面是国王的演讲所代表的保守派取得了最终胜利,一方面则是娜塔莉所代表的新生代抢占了方寸之地。学院在保守与革新之中,寻找到了平衡点,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但哪怕仅仅只是最佳女主角这一个突破口,这也足以给予人们希望。

    在各大媒体的努力渲染之下,娜塔莉的胜利也成为了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相较而言,替身门那一点点负面影响,也就微不足道了。

    在国王的演讲和娜塔莉之外,当晚的颁奖典礼还有无数焦点:

    詹姆斯弗兰科和安妮海瑟薇的灾难主持迎来了一片嘲笑声和奚落声,甚至比金球奖的瑞奇热维斯还要炙手可热;梅丽莎里奥在说得奖感言时,忘情地爆出粗口,引发了直播危机;红地毯之上,凯特布兰切特的惊艳全场,哈维尔巴登和佩内洛普克鲁兹正式公布恋情

    毋庸置疑,奥斯卡就是电影界一年一度的最顶尖盛会,无人可以比拟,在颁奖典礼落幕之后,各大媒体的报道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热闹非凡,更不要说之后还有话题连连的奥斯卡之夜了,如此喧闹至少还将会持续上三天时间,短时间之内是不会沉淀下来了。

    在这一片哄闹之中,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蓝礼的缺席。这并不意外。更为准确来说,这完全是在预料之中的。

    即使是伍迪艾伦的年年缺席,各大媒体也不会大书特书地报道了,更不要说蓝礼这样的无名小卒了。虽然说在颁奖典礼之前,蓝礼在最后时刻宣布缺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但是颁奖典礼之后,蓝礼就这样被遗忘了在群星璀璨的奥斯卡之上,即使出席了都可能被忽略,更何况是缺席呢?

    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蓝礼在最后时刻踩着詹姆斯弗兰科的肩膀,赢得了首次提名;也忘记了活埋这部独立作品在困难重重的颁奖季里杀出重围;更忘记了蓝礼全情投入新作品的拍摄,以至于身体和精神出现状况,甚至还要遭受媒体的诽谤和污蔑。

    仅仅在一天之前,人们还在批判着媒体,人们还在惊叹着蓝礼,人们还在扼腕着缺席,但现在,蓝礼却已经成为了明日黄花。

    渐渐地,奥斯卡结束了,热闹散去了,好莱坞重新恢复了平静,抗癌的我剧组也恢复了平静,围堵在片场门口的记者们都再也看不见了,空荡荡的街道甚至比撒哈拉沙漠还要荒无人烟。就好像,太平洋战争活埋爱疯了三部作品连续带来的风头,如同泡沫一般消失殆尽,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这就是好莱坞,这就是名利场,这就是现实社会。潮起潮落,不过是眨眼之间的事。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安迪罗杰斯的意图达到了。

    从太平洋战争首映式以来,蓝礼出现在大众面前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崛起速度之快已经难以想象,尤其是活埋和爱疯了两部作品的一前一后的强势表现,先是艾美奖,而后是金球奖,再是奥斯卡,蓝礼的上升势头几乎是无法阻挡。

    但与此同时,根基不稳的后患也伴随而来,蓝礼就像是一个活脱脱的枪靶子,嫉妒鄙夷不屑怨恨排挤怀疑等负面情绪无处不在,对蓝礼展开了围剿,犹如毒蛇一般,静静地等待攻击的机会。围绕在抗癌的我剧组身上发生的炒作风波,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如果换一名演员,又或者是换一个情况换一个剧组,所谓的炒作根本不算什么,不要说媒体关注网友讨伐了,甚至就连波澜都不会有。这里可是炒作遍地的好莱坞,宣传和炒作之间也仅仅只有一线之隔罢了。但事实上,蓝礼所面对的却是山呼海啸的惊涛骇浪,几乎难以招架。

    面对如此情形,安迪一直在思考解决办法。

    安迪可以选择正面还击,堂堂正正地硬碰硬,以更加出色的作品回击所有的质疑,就好像当年的汤姆克鲁斯一般。

    壮志凌云的横空出世,让汤姆一炮而红,同时也饱受质疑,雨人和生于七月四日两部作品让他在奥斯卡方面取得突破之后,更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影迷的追捧和影评人的刁难比翼齐飞,将人红是非多诠释得淋漓尽致。

    后来,汤姆从1992年的义海雄风开始,到1996年的甜心先生为止,连续五部作品北美票房过亿在九十年代,一亿美元就是顶级票房的代名词,从而开启了真正的巅峰全盛时期,所有的负面质疑都闭上了嘴巴,完成了从一线明星到顶级巨星的晋升。

    但这种方式却不见得适合蓝礼。一来,蓝礼现在还是新人,即使速度与激/情5在之后取得了票房大捷,功劳也是范迪塞尔和保罗沃克的,轮不到蓝礼领功,想要以商业电影打开局面十分困难。

    二来,风险太大,接下来每一部作品都必须取得成功,不管是艺术作品还是商业电影,而且这种压力是逐渐累积起来的,在量变引起质变之前,捧杀的危机和排挤的困境都将会层层上涨,汤姆克鲁斯用了五部作品打破了桎梏,完成了转换,但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蓝礼也许需要更多,也许更少,可是在转变之前,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三来,蓝礼是一名演员,也应该只是一名演员,这是安迪对蓝礼的定位。

    也许,在未来,蓝礼可以成为一手票房一手奖项的顶级巨星,就好像汤姆汉克斯一样,但至少不是现在。当下蓝礼根基不稳,不要说奢望票房了,单纯从表演角度来说,太平洋战争活埋和爱疯了三部作品也还是不够,蓝礼需要更多出色的答卷来证明自己,经受住影评人的升级考验。

    安迪有野心,却不贪心。于是,他选择了顺势而为,急流勇退。

    先是专注于抗癌的我的拍摄,而后是缺席了奥斯卡,接下来还放弃了龙纹身的女孩,选择出演超脱。放弃了乘胜追击的打算,放弃了风头浪尖的关注,放弃了气势如虹的局面,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地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专注于演技专注于角色专注于作品,这样的一退再退,总算是暂时解除了危机。

    奥斯卡落幕之后,虽然说蓝礼没有能够赢得更多的瞩目,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之中,蓝礼几乎隐形,完完全全被忽略,笼罩在他身上的聚焦光环似乎一夜之间就悄然消失了;但与此同时,一起消散的还有负面新闻,尤其是奥斯卡的空手而归,让所有的攻击都落了空,就连网络上关于蓝礼的讨论和质疑都暂时平复了下来。
1...242243244245246...1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