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深静堂
“既然你这么着急,那还找什么车马行雇车呀?直接搭咱们家的车去呗!什么驴车、骡车、马车,咱们家统统都有,任你挑任你选!”郑永维可能是没事儿干闲得慌,兴冲冲道,“走走走,我这就陪着你们去挑车,然后大伙儿一起走啊!”
大伙儿?
沈采萱心说:“朋友,你搞搞清楚啊,想去的是我那便宜老爹啊,我可没有说过要去啊!棚户区那种又脏又乱的鬼地方,谁爱去谁去,我可不去!”
然而,沈世华将沈采萱视为主心骨,沈采萱不去,他不放心,硬是要拉着沈采萱去,沈采萱想不去都不行。
苏氏、沈采薇和沈正榕觉得留在郑家也没事儿干,也不用别人拉,便主动跟着去了。
棚户区,何家。
何周氏叮嘱了几句孙女,让她好好看家,便提着一只盛着鸡汤的陶罐,匆匆忙忙往外走。
刚走出自家大门,何周氏迎面就撞上了沈世华等人,又惊又喜:“哎哟,你们可算是过来了!要是再不过来,我都要差阿祥去望山村给你们送信,通知你们过来了!”
沈世华心念一动,满怀期待的看着何周氏:“何家奶奶,你打听到我伯父他们的下落了?”
“嗯,打听出来了。可是……”何周氏欲言又止。
沈世华心里咯噔一下,隐隐生出不祥的预感来,急忙追问道:“我伯父他们……怎么了么?”
何周氏沉默片刻,叹了口气:“我正要过去探望他们,咱们边走边说吧。”
话说,大约一个月前,沈寿山一家人为了躲避知府家表少爷的纠缠,被迫离开青州府城。
他们本想躲得远远的,但考虑到别处人生地不熟的,生活不易,便改变主意,决定回到温阳县城——这个他们曾经居住多年的地方。
青州府城和温阳县城距离并不太远,两地之间设有官道。
正常情况下,乘车沿着官道走,一天之内就能够走一个来回。
就算沈寿山家行李很多,影响行车速度,但一天的时间,足够他们从青州府城走到温阳县城,中途无需住客栈或走夜路,路上应当很安全。
然而,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塞牙缝。
他们的骡车行驶在平坦的官道上,莫明其妙就坏了,而且坏的很彻底,修了老半天都没能够修好。
更倒霉的是,骡车停在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偏僻所在,而当时天色已晚,想找户人家借宿都不行。
没奈何,他们一家五口只好把车推到了路边的小树林之中,在荒郊野岭里凑合一夜。
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他们万分惊恐的发现,骡车和骡车上的行李都不见了,更要命的是,一家五口变成了一家四口——沈采莲不见了!!!
很显然,他们这是遭了贼了。
沈采莲,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美貌姑娘,就这么被贼人掳走了,能有什么好下场?
秦长河和沈月如身为父母,自然极为痛心,但他们毕竟年轻,硬撑还能勉强撑住。
沈寿山和林氏年事已高,骤然失去了心爱的孙女,本就很难承受得住,再加上这场飞来横祸勾起了老两口的伤心往事——多年之前,老两口的长女沈月媛在上元节那天走失了——双重打击之下,他们再也承受不住,病倒了。
病倒了,自然得要看大夫。
可他们的行李全丢了,除了缝在衣服里面应急的几两碎银子,手头上再无银钱。
租房子要花钱,买粮食也要花钱,那几两碎银子根本就不经花,很快就所剩无几了,压根儿就不够看病的。
老两口一直没能看上大夫,小病渐渐拖成了大病,这几天都病的起不来了。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01章 久别重逢
这几天,何周氏一直在四处打听沈寿山一家人的下落,直到昨天下午,方才打听了出来。
当何周氏从别人口中得知,沈寿山一家人的生活相当窘困,当即拾了些吃的用的,亲自上门拜访。
眼见沈寿山和林氏昏昏沉沉的,病的着实不轻,何周氏二话不说,立马自掏腰包,请了个铃医回来。
那铃医说了,老两口病情过重,他开的药未必能够奏效,谨慎起见,最好请正规的大夫回来为他们医治。
正规的大夫可不是铃医,给个几十文钱就能够随叫随到的。
请正规的大夫上门,光是出诊至少就要一两银子,且正规的大夫开出的药一般都不便宜,随随便便几副药,说不定就要好几两银子。
老两口双双卧病在床,用得要乘以二,估计得要花上十几两,甚至更多。
何家人穷得叮当响,没饿死就算不错的了,手里头哪会有什么积蓄?
何周氏就算想掏钱给老两口请大夫,也掏不出钱来。
故而,何周氏急切的盼望着沈世华等人赶紧过来,以便尽早为老两口请个好大夫回来。
沈世华等人从何周氏口中得知了沈寿山家的现况之后,焦急不已,恨不能插翅飞到他们一家人现在的住所。
奈何那住所位于陋巷深处,去那儿很不方便,七拐八弯,绕了很多弯子,沈世华一行人方才到了地方。
如今的沈寿山家实在是太穷了,哪怕是在租金很低廉的棚户区,他们也租不起一整个院子,只得与另几户人家合住在一个小破院子里。
那院子里原本有七间屋子,后来又乱七八糟加盖了好几间——搁现代,妥妥的违章建筑——十几间屋子挤在一起,采光通风本就不好,而沈寿山家住的又是位于西北角的那间,采光通风就更差了。
那间屋的门虚掩着,透过门缝往里瞧,只见大白天的,里面就黑布隆冬的,且不用进去,站在门口,就能闻到一股子略带潮气的霉味儿。
虽然门开着,可这毕竟是别人家,何周氏不好意思直接推门进去,便扬着声朝屋内喊道:“阿如,阿如,你快出来,看看谁来了?”
“吱呀”一声过后,从屋里走出来一位四十来岁年纪的中年妇人。
只见那妇人长相端庄,却消瘦得厉害,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衣裙,头上插着一根荆钗,穿戴甚是寒酸。
这就是沈寿山和林氏的次女沈月如。
“何家奶奶,您昨个儿过来帮忙张罗了半天,咱们已经很过意不去了,您今儿个又过来了,这可、这可让咱们说什么好呢?而且您来就来嘛,还带什么东西……”
沈月如之前一直待在昏暗的屋子里,骤然出来,眼睛有些不适应,所以她最一开始,只看到了站在最前面的何周氏,没注意到别的。
说着说着,沈月如猛然发现,何周氏身后站着好几个人,有男有女,有大有小,其中两个,她看着特别眼熟。
沈月如微微一愣,随即狂喜:“阿华,阿华媳妇,你们来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昨天何周氏就告诉沈月如,她受沈世华等人之托,前来探望他们一家人。
不出意外的话,沈世华等人很快就会亲自找上门来了。
因为提前得到消息,事先有了心理准备,所以沈月如一眼就将沈世华夫妇认了出来,哪怕他们仨已经多年不见。
沈世华夫妇与沈月如久别重逢,也是喜不自禁:“月如姐,能在这儿见到你,这真是太好了……”
“爹,娘,这会儿可不是叙旧的时候!”沈采萱打断沈世华夫妇,提醒道,“当务之急是了解伯祖父和伯祖母的病情,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
沈世华夫妇猛然醒悟,不再废话,当即进屋探望老两口。
尽管屋里很暗,无法看清老两口的神色,可直觉告诉沈世华夫妇,老两口的状态相当不好。
沈世华心慌意乱,急忙喊道:“伯伯,伯娘,阿华来看你们了,你们快睁开眼来看看阿华呀!”
老两口毫无反应。
沈月如哽咽道:“昨天晚间,我爹娘勉勉强强把铃医开的药喝了进去。原指望他们喝完药再睡上一觉,就能够好一些,可谁知一夜过去了,他们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倒加重了几分——喊他们,他们没反应;喂他们吃药,他们吃不进去……”
听到这儿,沈采萱当机立断:“事不宜迟,赶紧去请大夫……不,请大夫太慢,直接将二老送去医馆就医!”
这个时候,沈世华夫妇六神无主,一听这话,毫不犹豫的背起老两口,抬脚就往外跑。
沈采萱等人紧随其后。
棚户区的巷子里道路狭窄,路边还堆着不少乱七八糟的杂物,郑家的马车很难驶进来,不得不停在了巷口。
他们一行人一路狂奔到巷口,迅速将老两口妥善安置在车厢里,随即命车夫将他们送去县城里最为出名的医馆——德仁堂。
途中,沈采宣以老两口的嘴唇看上去有些干裂为由,分别给老两口喂了些水。
那水嘛,自然是加了料的。
按理来说,饮下灵泉水之后,老两口的病情多多少少能够减轻一些,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够立即苏醒过来。
可问题是,老两口现在牙关紧闭,当着众人的面,沈采萱不便动用强硬手段往他们嘴里灌水,是以,喂进他们嘴里的灵泉水极为有限,自然而然的,灵泉水起的作用不大。
到了德仁堂,坐堂大夫仔细诊断过后,表示老两口病情危急,服下他开的药之后,能否转危为安,全凭天意。
在沈采萱看来,老两口这种情况就应该安排他们住院。
奈何德仁堂虽然名声在外,却没有住院部,根本没法儿住院。
沈采萱沉吟片刻,说道:“祖父和伯祖母现在的身子骨可经不起折腾。依我看,别送他们回棚户区了,直接在这附近找间客栈住下吧。”
沈世华和苏氏对视一眼,双双点头同意。
住的离德仁堂近一些好,真要有个万一,方便随时请大夫。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02章 心疼钱
一旁的沈月如小声道:“这儿可是城东,附近的客栈不便宜吧?要不,咱还是送他们回去住吧?”
如果条件允许,沈月如也想让病重的爹娘就近入住客栈,遭颠簸之苦。
可条件不允许啊,自家实在是太穷了,根本付不起住客栈的房钱。
当然了,有沈世华一家人在,房钱可以不用自家付。
可就在刚刚,为了给老两口看病抓药,沈世华家已经掏了十几两银子。
都已经让沈世华家如此破了,沈月如怎么好意思让他们再掏钱付房钱呢?
“钱是小事,二老的身体是大事。为了省钱,就让二老的身体来回折腾,这是因小失大,不值当!”沈世华斩钉截铁道,“就按四娘说的,安排二老住附近的客栈!”
沈月如拗不过态度坚决的沈世华,不得不听他的。
德仁堂地处繁华地段,附近的客栈着实不少。
不过,这么多客栈之中,沈世华一家人熟悉的就只有福源客栈,故而,他们决定带着老两口去福源客栈。
很快,郑家的马车停在了福源客栈的门口。
其实,很多客栈都忌讳病人投宿自家客栈,尤其是生命垂危的重病患者,多半会将其拒之门外。
福源客栈自然也不例外。
站在客栈门口迎来送往的伙计眼见有人带着两个病人上门,脸色一沉,下意识的就要上前阻拦。
可当那伙计走近一看……
哎呀,这不是沈家人嘛!
那伙计知道,沈家人与郑捕头的关系非同小可,绝不是他能够得罪得起的。
于是乎,他瞬间变脸——由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脸变为热烈欢迎的笑脸,前倨后恭,将沈采萱一行人引进了客栈。
闻讯而来的客栈掌柜很有眼力见儿,不等他们一行人开口,就在前面带路,直接领着他们去上房。
进了上房,沈采萱先是与一路相随的郑永维耳语几句,将他和车夫打发走,然后对那掌柜道:“麻烦再给咱们安排两间房。”
一听这话,沈月如就知道沈采萱一家也要留下来,又是感动,又是心疼——心疼钱。
“不用三间,一间就够。”沈月如忙道,“今晚有我守在我爹娘床边,用不着你们,你们早点回去休息吧。”
沈采萱反驳道:“你守在二老身边,那谁去煎药?一个人不够的,咱们必须留下。”
“煎药……煎药……”沈月如沉吟片刻,“这样吧,劳烦你们回去的时候,再去一趟我家,知会你姑父一声,让他赶紧过来。”
沈月如的丈夫秦长河为了养家糊口,白天外出扛活,傍晚才能回家。
这个时候,秦长河应该已经回家了,正好可以让他过来帮忙煎药。
说实在的,沈月如想得还挺周全的,但沈采萱是绝不可能答应的。
无他,人多眼杂,真要把秦长河叫了过来,沈采萱就不方便在药里动手脚了。
沈采萱道:“姑父在外面累死累活干了一天,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就让他在家歇着吧。”
沈月如道:“可是……”
“没有可是。”沈采萱打断沈月如,“首先,送咱们过来的马车已经被我打发走了,没有了车,现在咱们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其次,姑姑,今晚我有话要问你。”
“啊,你有话要问我?”沈月如诧异道,“什么话一定要今晚问,不能等到以后再问么?”
“不能等,有些话必须尽快问清楚。”沈采萱颇含深意道,“刚刚忙着给二老请大夫,忘记介绍了。一直跟着咱们的那位公子姓郑,他的哥哥是县衙的捕头,寻人的本事一流。”
“寻人的本事?”沈月如心念一动,脱口而出,“啊,你是说……”
沈世华一家明显与那位郑公子关系非同一般。
沈月如猜想,他们或许能够说动那位郑公子的哥哥,请他帮忙寻回被人掳走的沈采莲。
“不错,就是你猜想的那样!”沈采萱向沈月如使了一个眼色,又迅速扫了一眼客栈掌柜,“有些话晚上再说,当务之急是给二老煎药。”
沈月如会意,立即闭上嘴巴,不再多说什么。
为了沈采莲的名声着想,她被人掳走一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客栈掌柜乃是外人,绝不能当着他的面,谈论此事。
解决了沈月如,紧接着,沈采萱又设法撇开其他人,独自前去隔壁房间,用借来的小泥炉煎药。
眼见四下无人,沈采萱直接用灵泉水煎药,三碗水煎成一碗,药里浓缩了灵泉水的华。
如此一碗药下去,过了一炷香的工夫,老两口便相继醒来。
见到这一幕,众人又惊又喜,沈月如和苏氏甚至喜极而泣。
老两口一睁眼,就看到多年未见的沈世华等人,又是欣喜,又是诧异,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儿。
大伙儿便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说了老半天,方才各自就寝。
翌日一早,从郑永维那儿得到消息的郑忠维匆匆赶了过来。
郑忠维先是探望了老两口,答应老两口和沈月如,设法帮他们寻回失踪的沈采莲。
紧接着,郑忠维去了沈采萱的房间,把门一关,道出了他此行的真正来意。
话说,五天前,沈采萱考虑再三之后,决定用阳谋对付蒋媒婆母子,而那阳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于下药。
那药能够快速使人致幻,对时间和空间产生幻觉,将虚幻视作现实。
倘若没有做过亏心事还好,服药之后,相当于醉了一场,不会有什么大碍。
倘若亏心事做多了,手里沾有人命,服药之后,就会疑神疑鬼,进而以为冤魂前来索命,乃至于彻底崩溃。
能够把人搞崩溃,那药威力真不是盖的,堪称奇药。
这一奇药,沈采萱早已交到了郑忠维的手上,要求他设法在大庭广众之下悄悄给蒋媒婆母子下药——
主要是那药效用虽奇,见效虽快,药效却不够持久,服药之人很快就会清醒过来。
倘若在无人之处下药,就算蒋媒婆母子崩溃了,口不择言,嚷嚷出埋藏心底、不为人知的阴私,片刻之后,他们母子就会恢复正常,不再乱说,如此一来,很难将他们母子的阴私公之于众。
故而,必须在大庭广众之下暗中算计蒋媒婆母子,令他们母子的罪行大白于天下,无可辩驳,无可抵赖。
一旦蒋媒婆母子当众认罪,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实施抓捕,借官府之手处置他们母子。
这,就是所谓的阳谋。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103章 几乎零差评
以郑忠维的身手,要给蒋媒婆母子下药不难,但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神不知鬼不觉的下药,讲真,这个难度有点高。
刚开始的两天,郑忠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不敢轻易出手。
到了第三天,郑忠维基本上掌握了蒋媒婆母子的生活习惯,终于有信心出手了。
可谁知,就在这个当口,蒋媒婆母子突然跑回了乡下老家。
这样一来,彻底打乱了原先的计划,直接导致郑忠维无法如期完成下药的任务。
“这可怎么办?咱们与蒋媒婆定下了五天之约,今天就是第五天了,却没能把他们母子坑进大牢,他们母子至今还在外面蹦跶呢!”郑忠维眉头紧锁。
“蹦跶就蹦跶呗,不要紧的,他们母子蹦跶不了几天的。”沈采萱很淡定,“因为他们母子要想活命,就必须回到县城,从我这儿换取解药,而他们母子一旦回到县城,咱们还愁找不着下手的机会?”
“事情真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可问题是,他们母子不安生,要生事!”郑忠维语气严肃,“这些天,我一直派心腹仔细盯着他们母子的一举一动,发现他们母子不仅在变卖城里的家私,还特意返回乡下老家,将那儿的祖宅祖产都给卖了。
“按理说,一千两银子而已,依照曹家的家底,卖掉城里的家私就能够凑齐了,犯不着去卖祖宅祖产。可他们母子偏偏卖了,卖得如此彻底,显然另有打算。而且,前两天,蒋媒婆四处乱窜,变着法儿的给人说媒拉纤……”
说到这儿,郑忠维顿了顿,表情有些微妙:“……你应该知道的,蒋媒婆说的那些亲事都有猫腻,可她却颠倒黑白,将那些亲事说得花团锦簇,对其中的猫腻只字不提,这明摆着就是坑人。哪怕蒋媒婆名声不佳,但在此之前,她也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坑人。
“她突然间一反常态,变得如此嚣张,要么是找到了新靠山,有所依仗,不怕事发之后遭人报复,要么是打着坑完就跑的主意,准备在事发之前,便脚底抹油开溜。”
讲真,靠山哪那么容易找到?
再者,蒋媒婆母子现在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真找到了靠山,很难瞒过郑忠维的眼睛。
所以说,蒋媒婆母子找到新靠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了。
沈采萱登时会意:“你是说,蒋媒婆母子打算跑路?”
郑忠维点点头:“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他们母子的打算是,今晚从你这儿换到解药之后,立刻就跑。”
“立刻就跑……”沈采萱秀眉微蹙,神色凝重起来。
沈采萱意识到,郑忠维的担心不无道理——倘若蒋媒婆母子立刻就跑,就很难有机会算计到他们母子了。
煮熟的鸭子要飞,这可咋整?
沈采萱沉吟良久,忽而灵光一闪,计上心来,展颜笑道:“放心,他们跑不了!”
郑忠维连忙问道:“怎么,你想出办法了?”
沈采萱点了点头:“既然计划有变,那我今晚就去会一会他们,把解药换给他们。不过,这解药嘛,我会往里面加点料,包他们吃了之后,至少在三天之内跑不动道儿。三天时间,够咱们做很多事情了。”
郑忠维闻言,依旧皱眉:“当初咱们与蒋媒婆定下五天之约,只是为了稳住他们而已,并没打算履行约定,真在五天之后与他们再次相见。你现在临时改变主意,决定今晚去见他们,这好像……有些不妥。要知道,多和他们见一次面,就多一分暴露的危险。
“谨慎起见,今晚你还是别去了吧?反正你不去,他们就拿不到解药。到时候,都不用咱们动手,他们就会毒发身亡了。”
郑忠维所说不无道理,但沈采萱斟酌再三,还是摇了摇头:“蒋媒婆母子作恶多端,就这么让他们死了,未太便宜他们了,我实在是心有不甘。”
在沈采萱看来,就应该将他们公开处刑,让他们受万人唾弃,落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眼见沈采萱态度坚决,郑忠维略一沉吟,便不再劝。
忽忽数日,在沈世华一家的帮衬下,沈寿山和林氏得到了很好的照顾,身体已然彻底康复。
沈采薇看在眼里,数次开口劝说沈世华夫妇启程前往府城。
要知道,他们一家人一日不前往府城,名下的那家酒楼就得要闲置一日。
沈采薇赚钱心切,自然不愿让那家酒楼长期闲置。
然而,沈世华夫妇不愿就此离开,他们坚持要留下来帮忙寻找沈采莲,打算在寻回沈采莲之后,与沈寿山一家一道前往府城。
于是乎,沈世华一家人继续滞留在了县城。
这一日,沈采薇跟随着沈采萱,参观了杨家的豆腐坊。
不得不说,杨家人的行动力是真的强。
这才过了几天而已,杨家人就已经将豆腐坊的筹备工作张罗得差不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豆腐坊尚未开张,但里面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豆制品,并将其送往鼎丰楼。
1...3334353637...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