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深静堂
在现代社会,被黑中介骗了,这早就不是新闻了,常见的很。
沈采萱见怪不怪,很淡定:“算账?算哪门子帐?我大姑他们在中人的见证下,以三十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了冯婶家的宅院,立下白契,随即前往官府将白契变成红契,正式将那座宅院过户到了我大姑父的名下——这一切的一切,都合乎规定,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早在昨日,买卖双方便已经银货两讫,互不相欠,根本就没有什么账要算呀。
沈世华头一回见识到黑中介的险恶,很激动:“可那宅院是凶宅啊!冯婶和中人卖房的时候,没有告诉你大姑他们实情,这就是有所隐瞒,就是在骗人!找骗子算账,这没什么不对的啊!”
“没错,冯婶和中人确实欺骗了我大姑他们,但这种程度的欺骗,并没有触碰律法,咱们很难讨回公道的。”沈采萱看着沈世华,颇为无奈,“不信你问郑大哥。”
郑忠维证实道:“这种事情,我时不时就能够碰上几桩。以往的经验告诉我,这个时候,冯婶多半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你们很难找得到她。
“至于中人,尽管他跑不掉,但他一定会对自己的欺骗行径矢口否认。你们过去找他算账,除了骂他一顿解解气,不会有任何结果的。而干这一行的,基本上都死皮不要脸,你们骂得再狠,他也不会当一回事儿的,所以说,骂了也是白骂。”
沈世华傻眼了:“那、那咱就拿那俩骗子没辙了?”
“嗯,没辙。”沈采萱面露遗憾,“吃一堑长一智,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
听了这话,沈世华直接闭气了。
沈采萱与张家人不熟,得知他们上当受骗了,虽然有些同情,却不会像沈世华那般耿耿于怀。
相比起上当受骗这种小事,沈采萱更关注上吊自杀这等人命关天的大事。
沈采萱看向郑忠维,一脸好奇:“郑大哥,何记的儿媳妇怎么就想不开,自缢了呢?”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245章 便宜没好货
郑忠维沉吟道:“这个嘛……传闻中,冯婶的儿子中了秀才之后,以他媳妇儿一直没有生养为由,闹着要纳妾,他媳妇儿死活不肯,两个人便大吵了一架,结果他媳妇儿吵输了,一时想不开,就赌气上吊了。
说到这儿,郑忠维顿了顿,补充了一句:“不过这只是传闻而已,真相究竟如何,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清楚。”
平心而论,因为吵架吵输了,就上吊自杀,而且吊死在自家大门口,这很有些不合常理。
郑忠维听到这一传闻,怀疑这是以讹传讹,并非事实真相。
但,仅仅是怀疑而已,他没有证据。
沈采萱闻言,好生惊讶:“郑大哥,你可是捕头啊!这等人命官司的内幕,升斗小民不清楚,你也不清楚么?”
“人命官司?”郑忠维苦笑道,“四娘啊,你是不是对人命官司有什么误解?人命官司必然涉及到人命,但人命却未必会牵扯到人命官司。
“就拿何记这事儿来说吧,何记的儿媳妇自缢而亡,确实是出了人命没错,但这事儿民不举官不究——除非有人认为这事儿里面有冤情,何记的儿媳妇是被人害死的,前来报官,要求官府替她申冤,否则官府是不会过问的,这事儿就不能够被称之为人命官司。
“至今为止,都不曾有人因为这事儿前来报官,官府自然不会追究这事儿的内幕了。因此,哪怕我是捕头,也不可能清楚这其中的内幕。”
听了这话,沈采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上吊自杀,这本就是一种极端的选择。
何记的儿媳妇与绝大多数的自杀者不同,没有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选择吊死在了何记的大门口,她这一举动尤其极端。
如此极端,不禁令人怀疑,她生前是否受到了难以承受的天大委屈。
直觉告诉沈采萱,何记的儿媳妇之死,这其中暗藏玄机,很不简单。
但,沈采萱不是包青天,她没有能力,也没有力,前去查明这里面的玄机,只能按捺住心中的疑惑,轻轻放过这事儿。
郑忠维注意到,沈采萱的表情还好,只是轻轻的蹙了蹙眉,而沈世华却一直紧绷着脸,神色愤愤,就差没有在脑门上写上四个大字“我不高兴”了。
郑忠维宽慰道:“其实呢,要不是因为那座宅院乃是凶宅,别说三十两银子了,就算五十两银子,也未必能够买的下来。所以说,上当归上当,却没有吃什么大亏,仔细想想,还赚到了呢。”
“嗯,吃亏就是占便宜嘛。”沈世华无奈的叹了口气,“可这样的便宜,我相信我大姐他们一定不想要占。”
平心而论,生老病死乃是人间常态。
宅院里死掉几个人,再正常不过了。
可问题是,何记的儿媳妇不是好死的呀!
吊死在大门口……
我的天啊,搞不好一只吊死鬼就在大门口晃荡呢!
这,这也太晦气了!
正常人家都会觉得膈应的。
郑忠维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吧,沈叔父,你将实情告诉你大姐他们,问问他们,到底还想不想要那座宅院。如果不想要的话,我可以帮他们把那座宅院退回去,如数拿回那三十两银子。”
寻常百姓,碰上这样的事情,基本上就只能够自认倒霉,吃下这个哑巴亏了。
郑忠维则不同,他本身就是捕头,家里又有背景,在温阳地界上,颇有能量。
真正的大人物,郑忠维或许对付不了,但对付几个奸滑的升斗小民,还是不在话下的。
只要郑忠维出面,不难找出冯婶,“说服”冯婶将那座宅院回了。
沈世华闻言,又惊又喜:“那敢情好啊!只是……这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郑忠维笑道:“小事而已,很好解决的,谈不上什么麻不麻烦的。”
一想到大姐一家如今就待在凶宅里,沈世华便浑身不自在,认为事不宜迟,当即就要跑去沈月娟那儿询问他们的意见。
沈采萱很好奇那座凶宅长什么样,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她便屁颠屁颠的跟着沈世华一道过去了。
半个时辰之后,父女俩抵达了那座宅院,随即将了解到的情况如实的告知了住在里面的张家人。
沈世华原以为,大姐一家得知了实情之后,必然会又惊又怒,一迭声的要求退掉这座凶宅。
可事情的发展出乎了沈世华的意料——
骤然听说了实情,张家人并没有显得很惊讶,他们的脸上或多或少流露出了几分了然。
这下子,轮到沈世华惊讶了:“怎么,这事儿你们已经听说了?”
沈月娟坦言:“不曾听说,但是隐约猜到了几分。”
话说,张家人虽然刚来县城不久,对于县城的物价不是很了解,但昨儿个他们在中人的带领下,在城北转悠了大半天,多多少少都对城北的房价有了一定的了解。
当时他们就发现这座宅院远低于市价,尽管中人和宅院的主人冯婶都说这座宅院没问题,因着急于脱手,才会低价转让,让他们不要多想。
可是,这么低的价钱摆在眼前,他们不能不多想啊!
当时他们就猜想,这座宅院多半暗藏着什么问题。
沈月娟道:“常言道,便宜没好货。这座宅院这么便宜,有问题不奇怪,没问题才奇怪呢。”
沈世华满脸不解:“大姐,你们都猜到这座宅院很可能有问题了,怎么还花钱买了下来呢?”
沈月娟理所当然的回答道:“因为便宜啊!咱们打听过了,这附近跟这差不多大的宅院,至少得要卖到五十两银子呢。花三十两银子,买值五十两银子的宅院,多划算哪!就算真有问题,冲着那省下来的二十两银子,也可以忍忍的嘛。”
自家大门口,曾经吊死过一个人,这也可以忍?
沈世华嘴角一抽,小心翼翼的说道:“这儿可是……凶宅啊!你们住在里面,不觉得、不觉得……瘆得慌么?”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246章 不怕不怕
此言一出,张家人纷纷摇头,表示“还好吧”。
沈世华的姐夫张昌荣为人比较耿直,心直口快的说道:“好好一个小媳妇儿,吊死在了大门口,说实话,这事儿确实有些瘆人。
“但,瘆人归瘆人,仔细想想,也没多可怕,犯不着为了这事儿胆战心惊的。毕竟,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那小媳妇儿又不是咱们害死的,咱们根本不用担心她会化为厉鬼来报复咱们。”
沈月娟的婆婆张李氏也道:“常言道,冤有头债有主。就算那小媳妇儿执念缠身,死后没能超脱,化为了厉鬼,要找人算账,她也该去找逼死她的人,不该来找与她无冤无仇的咱们。说到底,那小媳妇的死跟咱们没什么关系,咱们大可不必因此而担惊受怕的。”
哇哦,山里人的胆子都这么大的么?
眼见张家人如此淡定,沈采萱对他们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然而,张家人不怕,别人怕啊。
沈采萱提醒道:“大姑父,你们家日后是要开铅笔铺子的。能不能把铺子经营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人肯不肯捧场。
“现如今,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何记的大门口吊死了个人,整个温阳县城,差不多五成人都知晓了。
“这五成人之中,必定会有铅笔铺子的潜在客人。这些潜在客人,或许本想过来这儿买几支铅笔回去用用的,可听说这儿就是原先的何记,保不齐就改变主意,不肯过来了。如此一来,铅笔铺子的生意势必会受到影响的。”
话音刚落,原本淡定的张家人立刻淡定不起来了,纷纷皱起了眉头,脸上泛起了忧色。
沈世华见状,立刻说道:“别担心,倘若你们认为这座宅院不合适,可以让郑捕头帮忙,将它退给冯婶,如数拿回那三十两银子。”
张家人:“郑捕头?”
沈世华点头:“没错,就是郑捕头。”
说着,沈世华就将郑永维做出的承诺告诉了张家人。
郑永维可是堂堂的捕头大人,他出面与冯婶交涉,必定能够将这座宅院顺利的退给冯婶,要回房款。
对此,张家人毫不怀疑。
那么问题来了,要不要将这座宅院退回去呢?
张家人面面相觑,小声讨论了起来。
一盏茶过后,沈月娟的太婆婆张姚氏——也就是沈世华的外祖母,她老人家发话了:“除了有些不吉利、膈应人之外,这座宅院没什么毛病。既然没毛病,那就别退了吧。”
诶,你们讨论了半天,结论就是不退?
沈世华不大理解张家人的想法:“你们想清楚了,当真要在这种、这种……宅子里过日子、做生意?”
张家人不约而同的点起了头。
张昌荣快言快语的说道:“我知道,你想说这是凶宅,无论是过日子,还是做生意,都不合适。可这要不是凶宅的话,区区三十两银子,哪能将它买下呢?这么便宜,凶宅就凶宅吧,咱们认了。
“至于说,用凶宅开铺子,会不会吓得客人不敢上门?这个嘛……嗯,应该会的。但这不要紧,因为咱们的打算是,将铅笔卖给挑货郎,让挑货郎帮咱们将铅笔卖到各个地方去,本就没指望客人能够上门来买铅笔。所以说,不敢上门就不敢上门吧,这不会对咱家的生意有太大影响的。”
沈世华还想再劝:“可是……”
沈采萱打断了他:“既然你们不介意,那就留下这座宅院,继续住在里面吧。毕竟,别人的看法不重要,自己得了实惠,住得舒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张家人深以为然,全都点头表示认同。
忽而,张立秋弱弱的问道:“舅舅,你明天就要回府城了吧?那个,那个……我可以跟你一起回去么?”
沈世华爱怜的摸了摸外甥的小脑袋,温言道:“当然可以。府城可繁华了,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等到了府城,舅舅就带你好好逛逛,让你长长见识。”
张立秋摇了摇头:“舅舅,你很忙的,我怎么能劳烦你带着我四处逛呢?其实,我去府城,不是为了长见识,只是想去亲自接我姐回来。”
之前,沈世华告诉张家人,早在几天前,张寒露就被瑞泰牙行给卖掉了,买主乃是田家二房的少爷田宝峥。
田家本就是府城里有头有脸的大户人家,又挂着皇商的名头,可以说,既有钱又有势。
他家少爷买下的人,就算出三倍赎身银子,也未必能够顺利的将人赎回。
倘若田宝峥执意扣住张寒露不放,沈世华家也拿他没辙。
不过还好,沈世华家与鹿城凌氏的公子凌原熙有些交情,凌原熙得知这一情况后,已经答应出面与田宝峥交涉,帮忙赎回张寒露。
按理说,鹿城凌氏的面子,田宝峥是要给的。
不出意外的话,这两天张寒露就能够被赎出来了。
从沈世华口中听说了事情的始末之后,张家的大多数人都很高兴,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对张寒露的归来充满了期待。
惟有张立秋,不知为何,他心中总是惶惶不安,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预感越来越强烈。
不过,他生怕家人担心,一直没敢说出口。
现如今,张立秋寻思着,与其在家如坐针毡,胡思乱想,还不如厚着脸皮,跟着舅舅回府城,早日与姐姐重逢,让自己安心。
得知张立秋要求去府城,不是为了玩耍,而是为了接回姐姐,沈世华越发喜欢他了,笑道:“好孩子,你有心了!要是你姐知道你这么惦记着她,她一定会很高兴的。”
话音刚落,沈世华意识到,惦记着张寒露的,可不止张立秋,他大姐应当也很惦记着远在府城的女儿。
沈世华想了想,开口道:“大姐,你这辈子都没出过远门吧?要不这样,明儿个你和立秋一道,随我去府城,在我家小住几天吧?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早日见到寒露,还可以出趟远门,见识见识外面的繁华。”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247章 晴天霹雳
沈月娟辛劳半生,几乎日日都围着灶台打转,时刻都在为生计操心,压根儿就不可能有工夫去见识外面的繁华。
很多东西,越是得不到,就越是心向往之。
听了沈世华的邀约,沈月娟立时就心动了。
不过,沈月娟沉吟过后,到底是摇了摇头:“县城大,居不易。住在县城里,就连一根葱一担水,都得要花钱买,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些。
“像咱家现在这样,只进不去,迟早有一天会坐吃山空,肯定不行的。
“当务之急是赶紧把铅笔生意做起来,给家里添个进项,至于府城,等铅笔生意做起来了,稳定了下来,再去也不迟。”
沈世华真心想让自家大姐早日见到女儿,便劝道:“大姐,你……”
沈采萱打断他:“大姑,你听说了么?伯祖父他们搬回县城了。今儿个我去他们家坐了坐,听说再过些日子,他们就要举家迁往幽州了。也不知他们这一去,何时才能够回来?趁着他们还没走,大姑,你过去探望一下二老吧?”
张立秋去府城,沈采萱没意见,可沈月娟去府城,沈采萱就有意见了。
不,确切的说,沈采萱生怕苏氏会有意见。
为了维持家庭的和睦,沈采萱只好祭出一招“乾坤大挪移”,强行将话题转移到其他方面。
沈月娟立马被转移了注意力,诧异道:“啊,伯父他们不是好多年前就从县城搬去府城了么?咦,怎么又搬回来了?”
沈世华听见自家大姐问,不做多想,便将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
值得一提的是,沈世华虽然老实,但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他心里还是有数的——不用沈采萱提醒,他便特意隐去了沈采莲被人掳走的那部分,只说沈寿山一家人倒霉催的,因故在外过夜时,被几个贼人偷去了细软。
张家人不明真相,纷纷痛骂那帮贼人。
张李氏拍了拍胸脯,心有余悸:“咱家虽然遭了大难,可好在没有遇上贼人,在破庙里苦熬了那么多天,都太太平平的过来了,这可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啊!”
张昌荣很耿直的说道:“伯父他们在府城经商多年,虽说做的是小本生意,但总归有些积蓄的。他们走在半道上,被贼人盯上,不稀奇。
“咱家本来就穷得叮当响,就算辛苦攒下了一两串钱,也被埋进土里了。咱家迫不得已跑去破庙里过日子的时候,全家人身上的钱凑在一起,怕是一只手数的过来。咱都穷成那样了,哪个贼人不开眼,跑来偷咱抢咱的?”
言下之意,老张家穷啊,耗子来了,都得要含泪走,穷成这样,担心招贼什么的,纯属多余。
张李氏一梗,刚要开口怼回去,眼尖的她注意到,有个人正扒着自家的大门口,鬼鬼祟祟的往里瞧。
刚刚提到贼人,就有人在自家门口鬼鬼祟祟的,张李氏想不多想都不行。
张李氏略一思量,凑到沈月娟身边,背对大门,低声嘱咐了她两句。
沈月娟闻言,不着痕迹的离开了现在所处的堂屋。
片刻之后,张李氏径直朝大门口走去。
偷窥张家的是个身着花布衣衫、戴着两朵玫红绢花的妇人,约莫三十来岁年纪,眼见张李氏朝自己走了过来,她转身就想跑。
却不想,刚一转身,还没来得及开溜,迎面就见沈月娟正朝她走来。
沈月娟在那妇人跟前站定,笑容可掬:“这位嫂嫂,你站在我家门前观望了好一阵了,想来你是有事要找咱们帮忙,却不好意思开口对么?什么事,你请说,能帮咱们一定帮。”
沈月娟嘴上说的客气,却有意无意的拦住了那妇人的去路。
哎哟,偷瞄被人逮着了!
那妇人讪讪的笑道:“没事儿,没事儿,我就是、我就是……”
那妇人说了一半,或许是找不到合适的说辞,又或许是出于其他考量,中途改口道:“你们别误会,我不是坏人。诺,我家就住在斜对面,看见没,那家脂粉铺子就是我家开的。”
说着,那妇人指向不远处的一间铺子。
“啊,原来嫂嫂是开脂粉铺子的!那敢情好啊,往后咱家要买胭脂水粉,再也不用跑大老远去买了,可以直接去你家买呢。”沈月娟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又道,“那你这回过来,只是想和咱们打声招呼,街坊之间相互认识认识么?”
那妇人沉默片刻,摇了摇头,坦言道:“平白无故的,跑来别人家大门口探头探脑的,这事儿确实是我做的不对。倘若今日我不把话说清楚了,你们嘴上或许不说,心里多半会拿我当坏人看。偏生咱们两家靠得这么近,往后想不打照面都不成,到那时,心里头多别扭啊!这样吧,咱们进去说,我把话给你们说清楚了。”
这话一出,张李氏和沈月娟对视一眼,婆媳二人都觉得眼前这妇人不像是心怀叵测的坏人,与此同时,又很好奇她偷窥的缘由,便依她所言,领着她进了屋。
那妇人其实是个话痨,一进屋,不等张李氏等人开口询问,她便叽里呱啦的说个没完,道出了前因后果。
原来,那妇人名叫曹金玉,她与何记面铺的儿媳妇林秀娘年龄相若,脾性相投,乃是相交多年、无话不谈的好友。
前些日子,曹金玉她爹过六十大寿,曹金玉便带着相公孩子回了一趟娘家。
由于曹金玉的娘家离县城比较远,曹金玉一家人出门在外好多天,直到今天下午方才回到县城。
多日没有见到好友了,曹金玉颇为惦念林秀娘,便拿上从娘家带回来的土特产,想要前去何记探望她。
却不想,竟然从婆母那儿听得一声晴天霹雳——林秀娘死了。
死了???死了!!!
这这这,怎么可能?!
自己回娘家之前,还见过林秀娘,同她一起嗑瓜子、聊闲篇。
当时林秀娘活蹦乱跳的,不要太活泛啊。
这才过了短短几天而已,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么就死了呢?!
这,这不能够啊!




锦绣田园:拐个相公好致富 第248章 前后矛盾
她婆母就告诉她说,林秀娘是上吊死的,再怎么活蹦乱跳,再怎么活泛,也架不住她林秀娘想不开,自个儿偷偷摸摸寻死啊。
什么,想不开,偷偷摸摸寻死?
不、不是,曹金玉就不明白了,好友年纪轻轻的,有什么想不开的,非要选择这条绝路呢?
曹金玉实在无法理解,想来想去想不通,便向她婆母刨根问底。
虽然何记就在自家的斜对面,但事出突然,何家人又拾得贼快,她婆母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只好将道听途说而来的传闻告诉了她——
林秀娘的相公何志仁以林秀娘多年无子为由,提出要纳一房小妾。
林秀娘嫉妒成性,死活不肯答应,便与何志仁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争执中,何志仁狠狠扇了林秀娘一巴掌,并扬言非要纳妾不可,要是林秀娘这个糟糠妻执意不肯答应,赶明儿就休掉她,让她滚回娘家。
林秀娘的生母早早就过世了,她的亲爹也于前两年过世了,现如今,她娘家乃是她的继母当家,而她的继母素来不喜她这个继女,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
倘若林秀娘当真被休回娘家,必定不会有好果子吃,保不齐就会被继母卖给上了岁数的鳏夫。
1...7778798081...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