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日本战国走一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加上两人的妻室一概为山内义治收养为女,家门高贵,众人莫不欣羡于此。

    仔细算来以娶山内义治之女或养女而名列山内氏一门的武士实在不少,而且菁英汇聚,甚至可以称之为一时无双。

    最长之女婿乃是细川藤孝、其后有村上武王丸(三浦上杉景国)、朝比奈太郎(朝比奈泰朝子)、小笠原幸松丸(小笠原贞政、秀政)、细川通政、秭小路纲家。

    这六人之外,还有一个小女儿尚幼,并未订立婚约。但就凭这个女婿团的豪华,保扶他山内氏的家门那完全是毫无问题了。

    君不见西上野箕轮一十二女婿众,那光辉战绩不用说了吧,最夸张的时候一仗打死武田晴信麾下五百人。这水平除了某两位大佬之外,可没别人能比得上。

    而且自山内义胜秉政时,细川采女和小平太就分别担任着武者奉行和勘定奉行,摆明了就是以后要担任政权中心的。如今再度担任山内太郎的傅役,以后的笔头家老次席家老必然就是这二位。

    倒也不是说巴结什么的,大家还是真心恭贺两人的婚事,虽然不可避免的带上了一点点鲜花着锦的意味。

    细川采女的婚事自不必去提,小平太和阿绫长达七年的爱情长跑终于圆满。以山内氏养女的身份,山内绫终于经由山内义治之赐婚和小平太结缘。住进了小平太斥巨资兴建的大宅之中,成为了秭小路家的主母。

    除了小平太以外最高兴的莫过于细川春宫,儿子与女儿一日之内同时成婚,老怀大慰。感觉人生圆满,就差抱孙子喝百日酒了。

    山内义治主持完仪式之后,由于身体问题,自然不参与之后的酒宴。把热闹的婚礼现场交给了一众热闹的的年轻人,由着大家一起庆祝。

    包括从骏河前线赶回来的纲良叔父也喝的烂醉,小平太亲爹死的早,亲妈

    妈又被捕卖,很长一段时间还是由他带大的。大家应该知道纲良叔父最早甚至准备把松御前嫁给小平太,让小平太做婿养子,继承家业的。

    小平太与他亦叔亦父,他见到小平太一把年纪终于结婚。完全就是一副老父母家里养的傻猪终于拱了小白菜的样子,那高兴劲儿都不用提了。

    “小平太啊,我在你这个年纪,孩子都已经有你腰那么高了,你可要加把劲啊。”

    纲良叔父酒喝多了,话是在鼓励小平太努力造人,但是还是不经意刺激了一下小平太的身高。

    “咱们家人口不多,男丁更少,叔父是不行了,以后这个家门就要靠你来生儿子维持了。”

    这倒是实话,纲良叔父看年纪确实不大可能再造人成功了。这辈子就得了三个女儿,看样子是不会有儿子了。如果小平太能多生两个儿子,他还能抱一个去,皆大欢喜。

    其他的那帮小平太的狐朋狗友们,自然是满嘴口花花,喝的舌头都麻了,你指望他们嘴里能吐出什么好词。

    一个个的淫词浪调都往外蹦,这些人有的已经孩子一大帮,还是没个正形。

    说的就是清水吉纲,孩子都三个了,当着船头大将,完全老流氓的样子,和小平太传授床上马术,气的小平太恨不得把人一脚踹水缸里清醒清醒。

    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平六手无缚鸡之力的,但他结婚比小平太早得很。而且小夜作为二十多岁还是成功生育过的女子,正是好的时候。可不就给平六造人成功,如今是挺着大肚子来的。

    这到让平六以前辈自居起来,毕竟他造人成功了哇。

    当然其他那帮人就算没老婆的,也瞎起哄。又没得什么娱乐活动,城下浴室里的搓背项目不知道都去了多少次了。

    好不容易逮着这一堆中仅存




20.耕田作战须兼重
    ;不管新婚生活如何的蜜里调油,第二天的太阳总归照常升起的,总要起床登城奉公的。

    原本极为烦闷的天气里都是狗粮的味道,小平太醒来的时候,枕边人早就醒了,惯例是由辰三负责的起居,今天第一次由阿绫负责。

    “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小平太申了个懒腰,看了看外面的天光。

    “还不是怕耽误了你登城嘛。”话里是有嗔怪的意思,可阿绫脸上的浅浅一笑,却完全是喜欢的样子。

    “辛苦你了!”小平太握住柔荑,眼波流情。

    “弹正,都准备好了,可以进来了吗”辰三的声音突然打破了小夫妻的交流。

    “进来吧!”阿绫把手抽出来,吩咐外面的侍从们进屋。

    一家人吃完早饭,辰三持着小平太的长枪,锅之助持太刀,于龟丸持铁炮,七规牵着马。感觉侍从又不够了,身份越往上,反而越不自由,该有的行列都要有。

    最特立独行不要行列的织田信长直接被叫做“尾张大傻瓜”,这玩意儿,也算封建秩序的一种。你不带足够多的随从,别人反而觉得你在装比,不合群。

    说是登城,其实根本没有人往府中城里走,有事奏报,以及机要办公的武士全部都往城外松历寺走,谁叫寺里凉快,山内义治在寺里修养呢。

    可不是老板在哪儿,员工就只能去哪儿吗

    不宽阔的路上都是各位熟人的行列,小平太特意的看了看,想找找自己的大舅哥细川采女,找来找去没见着人。倒是山内主计停在路边,等小平太。

    “主计殿安好。”小平太落后人家一马头,主动和山内主计问好。

    “小平太,今年天候尚好,等秋收时今年多调运些年贡米去骏河志太以及诹访饭田。”

    “好,大约数量是”小平太懂这个意思,怕前线打仗,趁今年收成应该不错,多储备一点军粮米,以防万一。

    “以三万兵为限,十

    十五日裹粮。”山内主计脑子里盘算了一遍。

    一个兵一天二斤糙米,三万人一天六万斤,十五天就是九十万斤,合六千多石。

    如今国用日蹙,一个军粮米就又划走一万多石米,还必须以防万一。小平太管着山内家的钱袋子,左支右绌,深感不易。

    “好,一切知悉。”小平太总不能推脱,这种事都办不好,干个屁的勘定奉行。

    两人入得寺来,马匹和随从都停在寺院山门外面,只能只身往寺后去。路上小平太还看到当值警备的阿吉在寺院的后殿外站班,两个人点点头,也没交流。

    再往殿后,才是山内义治的别院,防备并不太严密,只有村上义光带着六个人在门口站班,院内还有十几个侍从护卫。到底是府中城下,安全系数比较高。

    屋内已经坐了几人,山内义治也在。今天很稀奇,山内太郎也在屋内。爷孙两正在说没营养的闲话,但是很开心的样子。

    “坐吧。”山内义治随意的说着。

    山内太郎眨着机灵的小眼睛和山内主计以及小平太点头示意,颇有灵动的感觉。

    小平太看了看细川采女,没看出什么东西来。心里暗忖,这人怎么起的这么早明明也是昨天一同结的婚啊。

    坐定后,今日的议事果不其然,说的是秋收。农业社会,封建时代,最要紧的不就是秋天的粮食嘛。

    大家大致梳理了一下,有没有哪里报上来饥荒或者灾害,该豁免的又有哪些。以及之前山内主计提到的储备军粮米的问题,还有联络纳屋以及本地米商,出售年贡米的价格。

    至于战事,暂时可能不会有。武田晴信刚被山内义



20.耕田作战须兼重
    ;不管新婚生活如何的蜜里调油,第二天的太阳总归照常升起的,总要起床登城奉公的。

    原本极为烦闷的天气里都是狗粮的味道,小平太醒来的时候,枕边人早就醒了,惯例是由辰三负责的起居,今天第一次由阿绫负责。

    “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小平太申了个懒腰,看了看外面的天光。

    “还不是怕耽误了你登城嘛。”话里是有嗔怪的意思,可阿绫脸上的浅浅一笑,却完全是喜欢的样子。

    “辛苦你了!”小平太握住柔荑,眼波流情。

    “弹正,都准备好了,可以进来了吗”辰三的声音突然打破了小夫妻的交流。

    “进来吧!”阿绫把手抽出来,吩咐外面的侍从们进屋。

    一家人吃完早饭,辰三持着小平太的长枪,锅之助持太刀,于龟丸持铁炮,七规牵着马。感觉侍从又不够了,身份越往上,反而越不自由,该有的行列都要有。

    最特立独行不要行列的织田信长直接被叫做“尾张大傻瓜”,这玩意儿,也算封建秩序的一种。你不带足够多的随从,别人反而觉得你在装比,不合群。

    说是登城,其实根本没有人往府中城里走,有事奏报,以及机要办公的武士全部都往城外松历寺走,谁叫寺里凉快,山内义治在寺里修养呢。

    可不是老板在哪儿,员工就只能去哪儿吗

    不宽阔的路上都是各位熟人的行列,小平太特意的看了看,想找找自己的大舅哥细川采女,找来找去没见着人。倒是山内主计停在路边,等小平太。

    “主计殿安好。”小平太落后人家一马头,主动和山内主计问好。

    “小平太,今年天候尚好,等秋收时今年多调运些年贡米去骏河志太以及诹访饭田。”

    “好,大约数量是”小平太懂这个意思,怕前线打仗,趁今年收成应该不错,多储备一点军粮米,以防万一。

    “以三万兵为限,十

    十五日裹粮。”山内主计脑子里盘算了一遍。

    一个兵一天二斤糙米,三万人一天六万斤,十五天就是九十万斤,合六千多石。

    如今国用日蹙,一个军粮米就又划走一万多石米,还必须以防万一。小平太管着山内家的钱袋子,左支右绌,深感不易。

    “好,一切知悉。”小平太总不能推脱,这种事都办不好,干个屁的勘定奉行。

    两人入得寺来,马匹和随从都停在寺院山门外面,只能只身往寺后去。路上小平太还看到当值警备的阿吉在寺院的后殿外站班,两个人点点头,也没交流。

    再往殿后,才是山内义治的别院,防备并不太严密,只有村上义光带着六个人在门口站班,院内还有十几个侍从护卫。到底是府中城下,安全系数比较高。

    屋内已经坐了几人,山内义治也在。今天很稀奇,山内太郎也在屋内。爷孙两正在说没营养的闲话,但是很开心的样子。

    “坐吧。”山内义治随意的说着。

    山内太郎眨着机灵的小眼睛和山内主计以及小平太点头示意,颇有灵动的感觉。

    小平太看了看细川采女,没看出什么东西来。心里暗忖,这人怎么起的这么早明明也是昨天一同结的婚啊。

    坐定后,今日的议事果不其然,说的是秋收。农业社会,封建时代,最要紧的不就是秋天的粮食嘛。

    大家大致梳理了一下,有没有哪里报上来饥荒或者灾害,该豁免的又有哪些。以及之前山内主计提到的储备军粮米的问题,还有联络纳屋以及本地米商,出售年贡米的价格。

    至于战事,暂时可能不会有。武田晴信刚被山内义



21.天下农民一般苦
    ;山内义治看着跪在地上的地头,看了一会儿,又想了想。

    “作平次”

    “是是是,是小的。殿下有什么吩咐”地头回答的过程中连头也不抬,但被山内义治记住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去拿一把镰刀来。”山内义治吩咐道。

    “好嘞!”地头和田主一溜烟就跑回村去,没几分钟一大帮人手提肩背的就往田埂上跑了过来。

    割稻的镰刀,晒稻的竹竿,草帽斗笠,纸伞,预备替换的新草鞋新布袜,装满净水的水桶。能带的基本都带了过来,地头想的十分周全。

    “作平次,把镰刀给太郎。”

    嗯……………

    不对啊!

    不应该是山内义治亲自下田割稻,体现爱民如子,君民一家亲嘛!把镰刀给三岁的太郎有个屁用,他拿镰刀都费劲,能割个屁的稻子。

    “这,太郎殿下还小,小的帮他割吧。”地头一看山内太郎那么点大。

    “不用,就让太郎去割。”“这,大兄,太郎还小,弄伤了就糟了。”山内主计过来劝道。

    “太郎!去把镰刀拿起来!”山内义治却不管自己弟弟的劝阻。

    山内太郎无法,只能去拿地头手里的镰刀,一把镰刀对成人来说,自然是一点儿都不重。可对于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说,就有些费力了。

    “来,看我怎么割稻,你也割割看。”山内义治说罢就拿起镰刀,轻轻一喇,一束稻就割了下来。

    稍微经历过农事的人应该知道,稻杆看似轻易就能折断,但是实际上有相当的韧性。持镰刀割稻,如果不能顺着刀口略微斜切着切割,喇不了两束,就会感觉非常吃力。

    所以非机器切割,靠农民人力割稻的田地里的稻茬实际上也看着非常整齐。如果靠蛮力去喇,那累个半死,也割不下来几束。

    山内太郎切割的姿势就不对,又没有力气,即使是十几株一束的稻子,他也完全割不断。嗯嗯啊啊的叫着,最后把镰刀都丢开,一根一根去拔,弄的满手满脸是泥土,也不过弄下来十几株稻谷。

    小平太看山内太郎一会儿小脑袋上就

    就挂了汗珠,假装是围观,实际上却悄悄站了过去,帮他把大太阳给完全挡住。

    山内义治刚想说些什么,但张了张嘴,终究是自己孙子。

    其他人看着揪心啊,那么小一个孩子,怎么干的了农活,何况这个孩子从小锦衣玉食,一点苦都没吃过。

    “不许停!我不允许你就要继续割!”山内太郎实在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山内义治却不允许他停下来,命令道。

    山内太郎“哇”的一声就嚎了出来,他哪里吃过这种苦,对他那么宠爱的祖父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严厉。

    这一哭,得了,山内家臣们哪里坐得住,打伞的人打伞,扇风的扇风,擦汗的擦汗,喂水的喂水。手忙脚乱,山内太郎才止住了哭声。

    山内义治叹了口气,不再逼迫山内太郎。止住了抽噎的山内太郎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爷爷,小眼睛通红。
1...99100101102103...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