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走一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山内义治抱起山内太郎,走到田主身边,让山内太郎看他。
“告诉太郎,你今年吃过几次米饭”
“殿殿殿下……,今年吃过两次,一次是新年,一次是出阵。”田主结结巴巴的回答道。
“太郎,那你今年吃了多少次米饭”“天天吃米饭”对时间概念不太足的山内太郎,对于自己天天吃米饭还是知道的。
“来,张嘴给太郎看。”
山内太郎一看立刻用小手掩住鼻子,入目的满口烂牙,磨砺了不成样子,几乎都是糟朽黑烂的样子,有些冲鼻的味道。
“取一点稗子和糠来。”
“太郎你吃吃看!”
牙齿才长没多久的山内太郎哪里能吃稗子和糠,一进嘴就只感觉喇嗓子,嚼不动。还没嚼两下,就全部吐了出来。
“不好吃,不好吃。”山内太郎直摇头。
“不好吃吗可领民百姓天天吃的就是这个!他们自己种的稻米却几乎吃不到!”
这就让山内太郎难以相信了,小孩子的思维如此简单,纵使是聪慧的山内太郎也不明白,那些稗子米糠怎么能是人吃的东西。
“这个人,自己种稻米,却吃不到米饭,还要为我们山内家扛枪作
作战!”
“每一个这样的领民百姓,都是山内家的支柱,每一株稻米,都是山内家的支柱!”
“这是和作战一样重要的事情!你不能够有一点轻忽!”
山内太郎虽然还是不太懂,但起码今天的事情让他记忆深刻,怕是这辈子都不会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领民百姓生活困苦,太郎你身为大名领主以后一定要仁而爱民,以人为本!”【注1】
说着就把那把镰刀重新递给山内太郎,让他记住这件事。
跟随着的村上义光赶紧掏出钱来,向地头买下这把镰刀。在地头的千推万却之下硬塞给了人家。
一众人这才回城。
【注1】:写手本人多说几句废话,抛开日本的大地主,大农场主,普通的小户个体农民的生活如今依然是“困苦”的(刨除社
21.天下农民一般苦
;山内义治看着跪在地上的地头,看了一会儿,又想了想。
“作平次”
“是是是,是小的。殿下有什么吩咐”地头回答的过程中连头也不抬,但被山内义治记住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去拿一把镰刀来。”山内义治吩咐道。
“好嘞!”地头和田主一溜烟就跑回村去,没几分钟一大帮人手提肩背的就往田埂上跑了过来。
割稻的镰刀,晒稻的竹竿,草帽斗笠,纸伞,预备替换的新草鞋新布袜,装满净水的水桶。能带的基本都带了过来,地头想的十分周全。
“作平次,把镰刀给太郎。”
嗯……………
不对啊!
不应该是山内义治亲自下田割稻,体现爱民如子,君民一家亲嘛!把镰刀给三岁的太郎有个屁用,他拿镰刀都费劲,能割个屁的稻子。
“这,太郎殿下还小,小的帮他割吧。”地头一看山内太郎那么点大。
“不用,就让太郎去割。”“这,大兄,太郎还小,弄伤了就糟了。”山内主计过来劝道。
“太郎!去把镰刀拿起来!”山内义治却不管自己弟弟的劝阻。
山内太郎无法,只能去拿地头手里的镰刀,一把镰刀对成人来说,自然是一点儿都不重。可对于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说,就有些费力了。
“来,看我怎么割稻,你也割割看。”山内义治说罢就拿起镰刀,轻轻一喇,一束稻就割了下来。
稍微经历过农事的人应该知道,稻杆看似轻易就能折断,但是实际上有相当的韧性。持镰刀割稻,如果不能顺着刀口略微斜切着切割,喇不了两束,就会感觉非常吃力。
所以非机器切割,靠农民人力割稻的田地里的稻茬实际上也看着非常整齐。如果靠蛮力去喇,那累个半死,也割不下来几束。
山内太郎切割的姿势就不对,又没有力气,即使是十几株一束的稻子,他也完全割不断。嗯嗯啊啊的叫着,最后把镰刀都丢开,一根一根去拔,弄的满手满脸是泥土,也不过弄下来十几株稻谷。
小平太看山内太郎一会儿小脑袋上就
就挂了汗珠,假装是围观,实际上却悄悄站了过去,帮他把大太阳给完全挡住。
山内义治刚想说些什么,但张了张嘴,终究是自己孙子。
其他人看着揪心啊,那么小一个孩子,怎么干的了农活,何况这个孩子从小锦衣玉食,一点苦都没吃过。
“不许停!我不允许你就要继续割!”山内太郎实在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山内义治却不允许他停下来,命令道。
山内太郎“哇”的一声就嚎了出来,他哪里吃过这种苦,对他那么宠爱的祖父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严厉。
这一哭,得了,山内家臣们哪里坐得住,打伞的人打伞,扇风的扇风,擦汗的擦汗,喂水的喂水。手忙脚乱,山内太郎才止住了哭声。
山内义治叹了口气,不再逼迫山内太郎。止住了抽噎的山内太郎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爷爷,小眼睛通红。
山内义治抱起山内太郎,走到田主身边,让山内太郎看他。
“告诉太郎,你今年吃过几次米饭”
“殿殿殿下……,今年吃过两次,一次是新年,一次是出阵。”田主结结巴巴的回答道。
“太郎,那你今年吃了多少次米饭”“天天吃米饭”对时间概念不太足的山内太郎,对于自己天天吃米饭还是知道的。
“来,张嘴给太郎看。”
山内太郎一看立刻用小手掩住鼻子,入目的满口烂牙,磨砺了不成样子,几乎都是糟朽黑烂的样子,有些冲鼻的味道。
“取一点稗子和糠来。”
“太郎你吃吃看!”
牙齿才长没多久的山内太郎哪里能吃稗子和糠,一进嘴就只感觉喇嗓子,嚼不动。还没嚼两下,就全部吐了出来。
“不好吃,不好吃。”山内太郎直摇头。
“不好吃吗可领民百姓天天吃的就是这个!他们自己种的稻米却几乎吃不到!”
这就让山内太郎难以相信了,小孩子的思维如此简单,纵使是聪慧的山内太郎也不明白,那些稗子米糠怎么能是人吃的东西。
“这个人,自己种稻米,却吃不到米饭,还要为我们山内家扛枪作
作战!”
“每一个这样的领民百姓,都是山内家的支柱,每一株稻米,都是山内家的支柱!”
“这是和作战一样重要的事情!你不能够有一点轻忽!”
山内太郎虽然还是不太懂,但起码今天的事情让他记忆深刻,怕是这辈子都不会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领民百姓生活困苦,太郎你身为大名领主以后一定要仁而爱民,以人为本!”【注1】
说着就把那把镰刀重新递给山内太郎,让他记住这件事。
跟随着的村上义光赶紧掏出钱来,向地头买下这把镰刀。在地头的千推万却之下硬塞给了人家。
一众人这才回城。
【注1】:写手本人多说几句废话,抛开日本的大地主,大农场主,普通的小户个体农民的生活如今依然是“困苦”的(刨除社
22.遍寻名师洛内外
;山内太郎被送回城里,意外的是长尾夫人并没有如何。
大抵是她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没有吃过一星半点的苦,难得让他长长见识也不是什么坏事。再加上长尾夫人本就不是什么头发长见识短的小女子,她只是因为那是她的宝贝儿子,她自己舍不得管,如今有爷爷教育自然不会说什么。
国之大事,唯耕与战。这道理,她一个武家女子完全明白。
她们家越后可是有两大优良传统的,一是造反,二是开春插了秧,南下抢关东。
农活战争两不误!等稻谷要熟了,就从关东回越后收割。整个流程特别熟练,一点都不拖沓。
“太郎,把手给我看看。”当然啦,心里是乐意山内义治管管大孙子的,但是心疼孩子还是她这个当妈的天性。
山内太郎并没有再哭什么,但小孩子的皮肤很娇嫩,果然被稻叶喇了小小的口子。
手指上那几道浅浅的,细细的划痕,已经结了痂,不痛不痒的。正常农人武士家的小孩,在泥地里滚三圈,身上哪能没点磕磕碰碰的小划痕。
也就是山内太郎养在大院里,不肯放出去野,才显示那几条小划痕格外的刺眼。
长尾夫人那是伤在儿身,痛在娘心。赶紧吩咐侍女取些外伤药来,要给山内太郎包上。
倒是山内太郎似乎有些懂事,他母亲给他呼呼手,他反而安慰起来。
“孩儿不疼,一点都不疼。”
小孩子说话那个奶音,加上山内太郎本就是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没来由的这一下,长尾夫人母爱泛滥,直把宝贝儿子搂在怀里,一点也不肯松开,生怕累着碰着。
不过作为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长尾夫人理解了山内义治的想法,她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觉得既然山内家有这个条件,就应该给山内太郎找几个有本事的老师。
像她的哥哥上杉辉虎,七岁就跟着越后林泉寺的天室光育禅师学习文
文武之道。很显然,这个教育的非常成功。上杉辉虎本来就是有天赋的人,碰上这样一个名师,自然大方光彩。
又比如梅岳承芳,也就是今川义元从小出家以后跟随着的老师,太原雪斋禅师。那家伙,不用多说了吧,老和尚满肚子的经世治国学问,把今川家的国事治理的蒸蒸日上。
甚至山内义胜十来岁在京都奉公的时候也有一个叫杉本了俊【注1】的和尚,教授他各种文学之道。山内义胜的汉学水平一点儿不低,出口成章不敢说,能说会道那是肯定的。
妈妈给儿子找家教,很正常吧。父母嘛,肯定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
长尾夫人和山内义治摊牌,孩子可以教,但是要找正紧的师傅来教,不能由着你野蛮教育。当然话肯定不是这么说的,肯定含蓄非常。
反正山内义治是懂了,他也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不然他也不至于在地里那么对待山内太郎,他也是希望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天家无小事,狗屁大小的事也能无限放大。给山内太郎找几个家教的事情,很快就人尽皆知了。
长尾夫人自然有人选,能把她大哥上杉辉虎教育的那么好的天室光育禅师肯定是第一人选,人家教育成果直接摆在面前。
这个教育水平肯定有保证,而是人家还是原本越后长尾氏菩提寺林泉寺的住持,属于知根知底的熟人。这种人用起来最放心不过,也最受信赖。
可是长尾夫人快马加鞭命令人去越后找他大哥,让他请天室光育禅师来山内。可带回来的只有老和尚已经去世的消息。
这下子,只能问问山内
23.龙兴坐困稻叶山
说干就干吧,既然老大点名要请快川绍喜禅师,那还能咋办呢
还不是大哥动动嘴,小弟跑断腿。一溜儿七八个暂时不轮班的旗本武士给派了出去,去清人。
倒不是为了郑重,纯粹是根本不清楚快川绍喜禅师在什么地方云游呢。那可不就是只能山城国、大和国、摄津国、近江国转着圈儿找嘛。
最后动用了一条兼冬和近卫前久的关系,连睿山都找了一遍,更不要提什么英胜寺、圆觉寺、大安寺之流。这才在南近江国分寺找到快川绍喜禅师和他的徒子徒孙们。【注1】
按照武士的优良传统,在他们眼里“请”这个词汇大概的意思约略可以和“捆”相提并论。请快川绍喜禅师来就行了,干嘛在乎什么请的方式。我手里有刀,干嘛要和你讲道理。
也就是这次快川绍喜禅师名头太大,实在不能勉强。上次永田德本大夫不就是被这帮人“请”来的吗,大半夜的。
好说歹说,加上山内义治年轻的时候确实和老和尚有过一段因缘,和他确实认识。山内义治本人也是有气量,有胆魄的名主。和这个快川绍喜禅师当年谈笑风生,两个人比较投契。
现在山内义治亲自派人来请,也不是要快川绍喜和尚卖给山内家,过来给山内太郎启蒙教育一下,不算什么大难题。
快川绍喜禅师自然不好拒绝,就当去山内挂单修行几年嘛!山内家肯定不会亏待他的,甚至帮他盖座庙也不是不可能嘛。
等快川绍喜到山内,那景象,完全不输当初足利义辉的将军御旗到山内的盛况。时人中有不少是真的虔信神佛,对于这样一位国师的到来那简直就是奉若神明。
从城下到城内,净水洗街,香花铺道。仅仅是为了让快川绍喜和尚不脚踩凡尘,不粘污秽。而这一切都是善男信女们自发的,完全没有人组织。
而自快川绍喜和尚驻锡松历寺之后,无数的善男信女,日夜送来数不清的供奉,以赡养这位高僧大德。
富豪者直接就是整盒的黄金,车载的丝绢,贫穷者也献上年糕大米。短短休憩的三日之内,供奉的财物价值多达数千贯文。即使这般,日夜供奉者络绎不绝。
小平太看着都惊了,难怪善光寺要修建大劝进来储藏信徒的供奉,钱多到能直通屋顶。难怪石山本愿寺有庞大的财富能够对抗天下人的雄壮军势,抗战十年。
这世道,做和尚实在是太能挣钱了,只要能混出名声,上哪儿都有人供奉,吃穿不愁。
想想自己这张骗人又骗鬼的嘴,小平太突然感觉做和尚也是一条绝对光明的退路。
ァ新ヤ81中文網 <首发、域名、请记住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