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走一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诶,平六你我同殿为臣,不必如此多礼。”平六早就不是小平太的家臣了,如今是正儿八经的山内氏直臣,中层武士中最为受用的那一批。
如果仅仅是以奉行来说的话,那真就已经是家中名列前茅的名奉行了。
“不敢不敢,弹正有大功于国家,亦有大恩于在下。”
“不说套话了,远江诸国人和直领上动员来了多少人?”
“一万众!”
“叔父本领丰田郡之众就由你亲自率领吧!”
“我?可是……”平六先是一喜,然后又有些担忧。
“怎么,我不也是奉行众出身,我把平八暂时借给你,你不就有先手大将了!上阵父子兵,有什么不行的。”
“只是害怕有负弹正的重托。”平六激动地搓着手,哪里能想到他把队伍引导过来之后,本以为就要继续去管后勤了,突然就成了一军之将。
“按理来说,你先任敷智郡司,现任滨松总奉行,早就该自领一队,如今还算晚了。”小平太鼓励了一句,希望平六能再接再厉。
送走了两父子,小平太又将集合过来的南信浓众检视了一遍。相对充实了一些出身山内的军役众和奉公众进入后,整支队伍的状态要好上不少。
但也仅仅是好看一些,到底战斗力恢复了多少,还是未知数。你不能指望一堆只肯打顺风仗,只想着抢一把回家过年的农兵,在缺乏武士的监督下,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
先凑合着用了!
北信浓一万众去了上野,小平太这边还有南信浓六千众加山内旗本三千五百众,留守一千农兵足轻在府中城后,带着一万八千五百众的大军往诹访开去。
但是到诹访也就停下了,除开旗本常备三千五百人,其余大军都留在上原城,静观待变。
小平太护卫着已经削发为僧的绍彦和尚(今川彦五郎),以及担任着山内太郎旗本的武田胜信,还有河漥信实和葛山信贞这两个最后的武田御连枝,进入甲斐府中城。
小西原左卫门早就知道了消息,一方面自然是加紧了防御。去年仅有的一重城壁变成了两重,还修建了土垣和四条栅栏。另一方面是在各郡各乡的官厅加派人手,倒也不是自信能够立刻扑灭地方上的一揆。只要能传递消息过来,山内天兵一到,必定玉石俱焚!
对于小西原左卫门的布置,小平太没有什么不满的,山内旗本进入甲府城,这样城内就有了五千大军,铁炮弓箭,枪矢弹药,一应俱全。
实际上山内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对外还是要放出烟雾弹,命令城内的一千农兵去往八王子,多打旌旗,拖长队伍。有心人总不至于敢到大军面前一个一个数人头吧,号称三千人出城。
给甲斐一个甲府城中只有不到二千人守军的假象,其次就是故意透露消息。要让人家确定绍彦和尚在甲府城,且由于防御薄弱,监视的兵力不足。
至于绍彦和尚会来甲斐?需要理由吗?什么理由都会显得虚假,都会显得破绽百出。
没有理由就是最好的理由!
人来了,确实是武田义信嫡子!救或者不救,这个决定权在你们手里,不在山内家手里。
是不是陷阱,需要你们自己去判断!
成年人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会不会付出代价?需要付出多少代价?在行事之前,就要有心理准备了。
…………
并不阴暗的农家草屋,大开间的木门拉开着,所谓的土屋惣藏自然是不存在的。一个年仅两岁的孩子怎么可能起来领导甲斐一揆众,至于什么山神大菩萨下凡更是子虚乌有了。
两岁的孩子下凡顶个屁用啊,话都说不连贯呢。
真正的土屋惣藏肯定还是在世的,只是不知道被土屋的家臣悄悄抱去了哪里。“武田第一兵”的美名不代表着这个两岁的孩子也能做第一兵啊!
当然在座的几个男子也没有真的想要找到土屋惣藏的想法,只不过是借用他的名头,来感染,来煽动,来驱使甲斐百姓。打一个悲情牌,再打一个忠义牌,让暂时蛰伏在山内氏统治下的甲斐百姓能够跟着他们蜂起。
“可以确认彦五郎殿下就在城中!”
“确认!具体位置呢?”
“城内本丸御馆西之间!”
“警备如何?”
“城兵约千八百众,全是山内直属的常备,根本无法探知!”
“唔……这就难办了,彦五郎殿下乃是甲斐之主,有他在才能让甲斐群起响应!”
“可根本进不得城……”
“务必要救出彦五郎殿下,这是我等身为武田之臣的责任。”
朝阳的光辉洒在此人脸上,分外的灿烂!
19.未战诸将生不和
北条氏直亲任总大将,大石氏照担任军奉行,大道寺政繁担任军目付,松田宪秀担任小荷驮奉行。三万四千之众,北条氏最菁华的大军都汇聚于钵形城。
在松山城汇合了大军之后,北条氏直只派了二千人的支队前去威胁忍城。忍城城主成田长忠才被上杉谦信扶立起来,他肯定会拼死反抗北条氏来保住自己的一万贯领地。
毕竟要是北条氏赢了,那他大哥成田氏长就会带着还乡团回来反攻倒算。已经到手的领地和权力谁肯放手?
大石氏照乃是智将,他才不会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略微一权衡,就准备放过忍城,改走上野仓贺野地方。只要能击破长野业盛,那么就能进入越后,呼应下越的本庄繁长和中越的小田切孙七郎,三方合力,春日山在望!
到时候什么忍城?那都是小问题,没必要去提!
目标只有拥兵一万五千骑的长野业盛!
自钵形城北上,直面的就是上野国仓贺野地方,而仓贺野这块地方的中心在哪里?自然是在平井城!
原本的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居城,如今的由上杉方的大将甘糟景持担任城代,名义上的城主还是上杉宪政。而且平井城背后就是仓贺野金井氏以及国峯小幡氏(长野业正又从庶流扶了一个小幡),这两支有力的国众随时可以支援平井。
在以前松山城还是上杉氏的领地的时候,平井属于后方,可如今武藏只有忍城还在上杉方,平井也就成了前线。
甘糟景持身为上杉氏在上野的先管领养老料代官,自然不能涉险,此刻已经撤离到厩桥城,与北条高广汇合。共同坚守东上野地方,抗拒北条氏。
上野上杉领动员一万骑,其中二千在平井死守,由深泽利重镇守。要求只有一个,死守待援,等待大军聚齐就会来救他。
这般之下,长野业盛一万五千骑,北条高广与甘糟景持八千骑,以及细川采女一万骑,合计三万三千骑都赶到了厩桥城。
总大将自然是上杉谦信的女婿,同时也是兵力最众的长野业盛。
但是很可惜,三位副将都比他资格老,不仅资格老而且兵力也不差。尤其是北条高广,那是和上杉谦信争过越后统治权的“老将”了。要不是长野业盛身份尊贵,三个人哪里肯做他的副贰。
不过长野业盛也成长了起来,因为他的十个姐夫(小幡信贞跑了,成田长忠在忍城)最近特别听他的话。大家都知道上杉谦信没有儿子,长野业盛那可是正经的女婿,哪天变成婿养子,那大家摇身一变就成了关东管领的姐夫了。
你说他们会不会把小舅子长野业盛照顾好?
所以如今幕府大帐内,很自然的分成三派人马。长野业盛坐在主座上,他的老师傅上泉秀纲老当益壮站在一旁。细川采女和山内诸将坐在左手边,甘糟景持和北条高广坐在右手边。往下坐在小马扎上没有上长桌的就是上野女婿们,以及三支军队的中层武士。
“北条相模守攻打平井甚急,诸位有何教我?”长野业盛努力学习他两个爹的模样。
“于理来说,只需坚守。北条氏倾国而来,必不能持久。只是……”甘糟景持素来稳重慎行,不然也不会被委以守备上野的重任。
“只是军粮难以为继?”细川采女只论打仗,样样精通,不用戳破啥都懂。
“大军一万能支一月!”
“一月?”北条高广本来是懒得说话,但是听到说只有一个月的粮食,也不得不开口了。
“箕轮殿下有多少兵粮?”细川采女看上杉家是指望不上了,转头看向长野业盛。
“万五之众,可支一月。”旁边的剑圣老爷子代为回答。
“这……我军此来只带了兵粮二十日份,扣去路上行军,只得十日多了。”细川采女大为头疼。
好嘛!合着三伙人马都是穷鬼,都没有余粮。要么是打的吃友军的主意,要么就藏着掖着不肯往外掏。
“那还议什么?径往平井去,击败了北条相模,吃他家的去!”
北条高广懒得去想办法,也不想在营内和诸将争执,直接提议,反正现在双方兵马不分伯仲,不如就去正面合战,只要打赢了,一切好说。
“北条之众士气正旺,大军倾巢而来,胜负难料啊!”甘糟景持有些疑虑。
“进不敢进,守又不能!近江守什么意思!”
这句话一出,细川采女就知道要糟,北条高广这样说,等于是骂甘糟景持是胆小鬼。而且还是当面骂!就算北条高广资格再老,也不能这样当面喷人家呀。
“谁不知道对面的北条相模守是您的养子……”甘糟景持再好说话也不能让别人蹬鼻子上脸啊!
这话说的是当初上杉谦信攻破小田原城,为了断绝后北条氏,于是在当时命令北条高广收养北条氏直。使得北条氏的出身源流从镰仓幕府执权北条氏,改变为大江广元之后毛利氏,失去对于关东地区的法理依据。
说句难听的,现在在室町幕府的大名备案里,北条氏直还真的是北条高广的儿子!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上杉谦信将北条高广安置在武藏,以监视北条氏的原因之一。爸爸看儿子,方便交涉。
而且如今甘糟景持的话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北条高广在当初北条反乱时曾经委身于北条氏,投降的故事。
高手骂人都不带脏字,一个骂胆小鬼,一个骂二五仔!
“二位二位!”上泉秀纲赶紧上去劝架。
细川采女也站起身来,过来挡在长野业盛的面前,防止波及三军的总大将。
“一切还是由箕轮殿下做决定吧!”看两个人被安抚下来,细川采女暗示了一眼上泉秀纲,让他说一下上野地主长野家的想法。
原本其实是想以守待攻,不想正面决战的长野家如今也骑虎难下了。
上杉家两位大将不能协调,而今军粮又不继,总不能真的出城决战吧!
20.武田虽亡忠臣在
上野的情况很快就传到了甲府阵中,看完消息小平太一面让人转送诹访上原的后军山内太郎本队,一面和小西原左卫门商量起来。
“厩桥阵中军粮不继,不能久守。”
“难道偌大一个上州,连一二月的军粮米都没有?”小西原左卫门在甲府这种遍地林登万的地方都没差这一口吃的,怎么去年没有遭灾也没有被兵的上野成了这个鸟样。
“箕轮殿估计是真没有,怎么东上野那两位也这般……”
西上野国人大联盟,长野家只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其余的大将都是女婿加臣从外样,顶多算半个家臣,全靠去世的长野业正能生女儿维系在一起。
按照战国的惯例,我作为盟友发兵来援救你,我只负责我来去路上的粮食,到了你阵中,就应该吃你家的了。
长野业盛自己本身就不是什么富得流油的领主,这次召唤大军过来,还要供应自己的十个姐夫。捉襟见肘不至于,但是左支右绌肯定是真的。
就算他心里有点小九九,也不可能私藏太多。毕竟最简单的道理谁都能明白,上野在则家业在,明年的大米饭一样香。上野失则家业丧,明年大家要么做北条的狗,要么吃上杉谦信施舍的的冷饭。
如何选择,长野业盛以及他的家老上泉秀纲肯定算的明白。
北条高广那是驻守厩桥作为上杉谦信每次出阵关东先手的预备队,并不实际处理东上野的民政,他说白了就是每次去给上杉谦信开路的敢死队,上杉谦信不可能给与他太大的权力。这种曾经起兵发动叛乱的人,上杉谦信就算心再大,也不可能一点提防都没有。
到是甘糟景持作为处理上杉宪政在东上野五万贯养老御料所的代官,你说他手里没粮食?
上杉宪政在镰仓退位之后,每年只从上杉谦信处领取价值两万贯的钱和米作为养老金。除开养活自己带去越后的四五十个家臣,上杉宪政又没有军事义务,也没有筑城普请需求,天天就快活的吃喝快活就行了。
和历史上完全一样,接二连三和侧室侍女们生孩子。搁越后府中城光儿子就生了三个,女儿也有两个。大女儿上杉谦信还曾经说过要许配给山内太郎呢,反正四十多了,十年抱五,这速度也绝对不差。
他就没管过东上野的年贡征收,上杉谦信也不会让他管,有一些刻意的消除上杉宪政在上野的痕迹。毕竟如今的关东管领是上杉谦信嘛,完全可以理解。
甘糟景持实际上就是东上野的最高统治者,是上杉谦信代表人,除了准备每年上杉谦信下关东的头期粮食,他根本就没多大的开销。
仗是上杉谦信带着关东小弟去打的,粮食是上杉谦信去北条家抢来的,筑城到是要花钱,可是就那几个钱,上杉谦信每次抢一把回来都有了。
去年虽然关东又围绕着北武藏和下野一场大会战,可上野又没陷入战火。至于出兵,日本战国的岁月里,那年不出兵?
守财奴的性格真的是可以传染的吗?
“左卫门,要不这样,你我联署去一封信到厩桥,声明咱们山内借他的。等在越中转战的管领殿下回来再做分辨。”
“可以,我写你写?”小西原左卫门表示认可。
“我写吧,你联署。”
正写着,七规走到门口说有事汇报。
“有眉目了,弹正!”
“怎么有眉目?”
“先板垣骏河守之子,武田氏侍大将板垣信宪被人认出来,在山梨郡荻原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