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走一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回忆了一下辫子戏里半夜两点起来上早朝,才想起来幕府早就开始早上九点以后才上班了(江户幕府将军就肯定是九点以后才办公,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陪将军正室吃早餐前,夫人要洗澡沐浴换新衣,然后化妆,这个不是一个三分钟五分钟结束的活。
于是平太慢吞吞的洗漱,肯定是有牙刷的,当然那个毛比较硬,但总比没有好,再用一点盐漱口,然后用一块木棉布洗脸擦手。
洗漱完毕神清气爽,正准备溜达去蹭个早饭,却在庭院内看到山内义胜居然已经着在擦身子了(秋末冬初了啊,身体真特么好,身侧几名武者有两个还在乒乒乓乓的对练。
平太立刻跑去向山内义胜拜谢:“少主的恩惠,人必不敢忘。”
山内义胜义胜则不失威严的端坐在马扎上:“你以后务必要用心奉公。”
然后一众人等就着刚煮的茶水吃了一点茶泡饭当做早饭,七点多出发,八点略过一些就到了御所。
平太只能说,和破败的京都比,御所也就只能说是还不错,凑合看的过去,和村长的院子比也高不到哪里去。
进入御所后,因为将军并未办公呢,山内义胜和村长以及两三名武士在大广间廊下跪坐等候,至于平太一众人等只能在院子里蹲坐了。
说是御所,其实并不是什么广大的城堡或者深宅高院。就是很普通的日式庭园形建筑,主要的面积都在那个很大的池塘,然后植松柳,筑回廊亭。外面看着大,实际建筑没那么多,也没什么八进九进的重重院落。
平太蹲着还没多久,甚至腿都没有一丝发麻的感觉。还在悄咪咪的打量这个金玉在外,难掩败絮的御所。
因为没有听到公方方面传来召见的命令,所以各人都很放松。说句难听的,大部分武士都是东国的乡下人,第一次进京肯定好奇的很。
百无聊赖之际却见到一个穿吴服带折乌帽子的年轻男子匆匆从后殿跑来前院。一声公方殿下驾到,所有人一愣都连忙跪伏下来。而那位明显是公方的男子立刻去搀扶山内义胜,口称:“左马助家真是幕府忠臣,来的何其早也!”
公方牵着山内义胜的手让众人起来,平太在人群中观察着这位公方。
据闻其名为足利义藤,今年十九,性格强毅,恢弘有气量,能听谏言,同时先后调解中国毛利尼子的争端,北九州少贰的哄乱。又依靠细川管领家和畠山金吾家的势力给自己拉起了一只二三千人的队伍
15.改头换面继名门
整个京都此时充满了欢快的气氛,街道上都是采购各种冬节用品和食物的人群。原本阔大但有些荒芜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恢复了京都的气象。
平太和村长一起告了一个假,他们要去办村长口中的那桩好事,闲庭信步的往京都三条走去。
平太沿途观察着京都的风貌,大内义兴来则投大内,细川晴元来则投细川,三好长庆来则投三好。一波又一波的军头打进了京都,京都人好像谁都可以来骑一下,但似乎又有一种底子里的傲气并没有真心的臣服。也许需要一位真的英豪才可以彻底征服这里,进而掌握住天下的命运。
两人到了一座破败的宅邸前,虚掩的门也没有人看守。吱呀吱呀的在风中发出落寞的晃动声,和这座落寞的宅邸很是相配。平太往那个几乎能塞过人的门缝往里看庭院一片凄凉,于是转头问村长:“确定是这个地方吗”
村长左右看看,回忆了一下,说:“我上次来也是十五年前了,难不成记错了”于是上前去敲门,过了一伙儿一个老仆人摇摇晃晃的来开门。
村长于是上前说请求拜见,那老仆人看两人武家打扮,疑惑地问了一句家名本贯。村长则颇为骄傲的说出山内家旗本的名头,那老仆人仿佛年轻十岁立刻转头就一步三跳的回去禀报。
没两分钟一个穿着洗的掉色的纱袍的中年人飞奔过来开门,劈头盖脸就是一句:“山内左马助有何驱策,无有不从。”
好的吧,这人穷疯了,以为山内义胜这个财神爷找他撒钱了。村长笑着问这人:“金吾少将”
那人明显没反应过来,一种若有所思的样子。然后和老仆人将平太和村长带进屋子。
坐定以后,村长也不废话,直接问:“金吾中纳言是否还健在啊。”那个中年人才有点映像的疑问一句:“左卫门”
村长大笑出来,连声称是。这样双方才算彻底认识,十五年前村长以足轻的身份曾经上京都警备过一次,他和自己的父亲当年已经是土豪了。也算发达了就回京都找到了时任金吾中纳言的姊路家,并且献上了二十贯文,算是有过那么一段交情。
这位金吾少将名叫姊路纲利,他父亲金吾中纳言则叫姊路纲兼,父亲已经退隐,如今自己当家,不过这副穷酸相,家当得也不怎么样。
村长也不废话,直说到:“先父与金吾中纳言志趣相投,不为伯仲,愿为代请,同谱联宗,永结恩义。”
说白了就是让你爹认我爹做弟弟,行不行。姊路纲利听完就反应过来了,你家发达了想要傍一个名门。于是以扇掩面,笑而不语。
村长也不废话,掏出一个布袋,直接往榻榻米上一倒,五十两黄金。平太瞬间感受到四面八
16.百般规划挣钱财
确定了挣钱方向后,其他的一切都简单许多。首先是条铜,一百斤而已,先用木板胡乱钉个木箱子再用麻布一包,一百来斤只花了五贯一百文,买的多店家还优惠了点。
然后还在那位座商店里设法买了近百斤倭铅(既非日本生产,也非金属铅,实际是锌,化妆品香粉里会用到,那位店家还好心劝他说香粉也是专卖商品,这么多用不完的。平太只是笑笑又付了一贯五百文,然后还饶了店家十斤铅锭。
这活儿平太脑壳里突然想起太阁立志传里商人那句就算你还想买也装不下了,嘿嘿一笑。平太早有准备,提前用竹子削了一根扁担了。一百斤一挑,趁着年轻力壮根本没问题,路也不甚远,来回两趟就挑回去了。
其他人也在京都带了不少东西回家,毕竟京都的风物,各种竹细工,鳖甲细工,叠(就是高级榻榻米都是好东西。还有衣带、发饰、香粉甚至如今根本不值钱的猫眼石之类的珠宝,马上过年回家哄老婆开心也可以的呀,送人也很好啊。
村长,也就是升级为平太从叔父的秭路左卫门大尉纲良看到平太挑了两大包东西回来。他自然是不免要多问几句,平太也没有隐瞒,说想自己试着铸钱看看,村长听着说完以后,一问本钱只要七贯文不到。二话不说拽着平太又去买了两挑子,为了这些方便运走还向山内邸借了一辆平板车。
第二日所有人向少主辞行,原路返回山内。少主也派回武者传递京都的大舆情以及西国各大名的消息。毕竟古代消息的传播速度那简直令人发指,慢的狗都不信,只能靠人工这样每月一汇报。这样处于东国信浓群山环绕中的山内家才能了解西国和京都的动向。
当大家轻快的赶着路回家过年时,唯有平太最惨,原本就自己那二百斤东西,结果村长也来了一份,全靠他自己拉车,感觉自己就是个牲口,又被利用了一下。
好在有一半的路程可以搭船,不然平太怀疑自己要累死在半路上,毕竟路况时好时坏,也没人和自己换着拉(别问村长为什么不来拉车,他是领导,领导不要面子的啊!。
回到府中城,平太下定决心要赶紧弄个驮马牲口,平时自己骑着代代步,打仗或者有事还能驮点东西。但是如今自己没啥钱了,揉着自己的肩膀,想想作罢。
在入城
17.生活每日一棒槌
确定了挣钱方向后,其他的一切都简单许多。首先是条铜,一百斤而已,先用木板胡乱钉个木箱子再用麻布一包,一百来斤只花了五贯一百文,买的多店家还优惠了点。
然后还在那位座商店里设法买了近百斤倭铅(既非日本生产,也非金属铅,实际是锌,化妆品香粉里会用到),那位店家还好心劝他说香粉也是专卖商品,这么多用不完的。小平太只是笑笑又付了一贯五百文,然后还饶了店家小十斤铅锭。
这活儿小平太脑壳里突然想起太阁立志传里商人那句就算你还想买也装不下了,嘿嘿一笑。小平太早有准备,提前用竹子削了一根扁担了。一百斤一挑,趁着年轻力壮根本没问题,路也不甚远,来回两趟就挑回去了。
其他人也在京都带了不少东西回家,毕竟京都的风物,各种竹细工,鳖甲细工,叠(就是高级榻榻米)都是好东西。还有衣带、发饰、香粉甚至如今根本不值钱的猫眼石之类的珠宝,马上过年回家哄老婆开心也可以的呀,送人也很好啊。
村长,也就是升级为小平太从叔父的秭小路左卫门大尉纲良看到小平太挑了两大包东西回来。他自然是不免要多问几句,小平太也没有隐瞒,说想自己试着铸钱看看,村长听着说完以后,一问本钱只要七贯文不到。二话不说拽着小平太又去买了两挑子,为了这些方便运走还向山内邸借了一辆平板车。
第二日所有人向少主辞行,原路返回山内。少主也派回武者传递京都的大小舆情以及西国各大名的消息。毕竟古代消息的传播速度那简直令人发指,慢的狗都不信,只能靠人工这样每月一汇报。这样处于东国信浓群山环绕中的山内家才能了解西国和京都的动向。
当大家轻快的赶着路回家过年时,唯有小平太最惨,原本就自己那二百斤东西,结果村长也来了一份,全靠他自己拉车,感觉自己就是个牲口,又被利用了一下。
好在有一半的路程可以搭船,不然小平太怀疑自己要累死在半路上,毕竟路况时好时坏,也没人和自己换着拉(别问村长为什么不来拉车,他是领导,领导不要面子的啊!)。
回到府中城,小平太下定决心要赶紧弄个驮马牲口,平时自己骑着代代步,打仗或者有事还能驮点东西。但是如今自己没啥钱了,揉着自己的肩膀,想想作罢。
在入城
18.肇始弄钱多般误
其实小平太的想法很简单,铜钱在明前期往往含铜八成左右甚至更多,所以在缺铜的中国是一种亏本的买卖。
当然啦,云南大规模的开发以后,铸造铜钱也开始有利可图了。不过这都是清代中期以后的事了。
最夸张时按这个水平铸钱铸一千钱需要花费二千四百七十钱。
即使到了万历年间,国家先后平定内外叛乱,借由张居正改革而喘了一口气的时候。国内承平,物价回落,铜的价格竟然也和铜钱几乎相等。这意味了铸造铜钱如果还按照铜的含量八成以上,不仅要贴人工工食钱,还要贴薪炭钱,还有火耗部分,能亏的你吐血。
虽然因为含铜量高币值过硬铸造精美,使得永乐钱成为整个东亚东南亚的硬通货。但是巨大的铸钱亏损,也使得铸钱的政府痛苦不堪。
不过铜的高含量使这一时期的铜钱字纹清晰,颜色紫红泛光。只要能改变含铜量,降低含铜量,但又能保证铸造精美,什么法子都会有人去尝试。
于是到了嘉靖以后,除了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的直接原因之外,另一个就是倭铅的大规模开采生产成为现实,在《天工开物》的记载中已经极为便捷。
于是铜与倭铅合金铸钱成为必然,铜钱也转变为含铜六成略少,倭铅三成五,最后半成多些为铅(辫子朝进一步将铜的含量降低到五成,如果不是低于五成铜钱就易碎,指不定还要低)。
这使得铸钱不再成为亏本生意,而新的黄铜铸钱颜色金黄,更加光灿照人,铸造的也很好。
金黄的色泽反而更加使人喜爱,毕竟有哪个人不喜欢金灿灿的东西呢,这可能是一种本能吧。同时,在日本的明钱已经出现大量的黄铜钱。铸造黄铜钱投入市场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在此情况下,日本本就铸币可以获利,如今含铜更少,利益更大。
但是这一切都成为空中楼阁,因为没有熟练的铜匠,而小平太他们两个动手能力肯定不行。你看穿越小说里,那些大神可牛逼了,化学反应台,酸碱制备设备一人手工搭建,和玩似的。小平太只想说:“佩服!佩服哇!”
纲良叔父毕竟比小平太多吃十几年盐和饭,见的也多,就告诉小平太。总州足利地方产铜,势州也产铜,距离本领都不算太远,实在不行可以去那附近找人。
小平太不置可否,那两个地方一个是北畠国司家的,一个是足利长尾家的。两者牵扯都不小,一个是三国司之一,一个是管领家的家宰。
19.钱财如水滚滚来
虽然事情的过程很曲折,但是结果还算圆满。
小平太顺利找到了一个叫金兵卫的炉头一番交流之下,既然有人愿意给材料去浪费(试验),这位金兵卫很是乐意锻炼自己的手艺(至于翻砂法就不抄上来了,毕竟咱们不是靠水吃饭的小说章节写手)。
至于做雕母这就简单了,用一分金请金匠雕一个比正常永乐钱略大的金钱。至于永乐通宝四个字,咱们不是有汉文化水平相对比较高的纲良叔父嘛。小平太那几笔狗爬毛笔字,咱们不提也罢。
这玩意快得很,不过几天五十枚金雕永乐钱就送到了小平太面前。(不用质疑哪儿来的金子,纲良叔父可是一百五十多贯表高的中高级武士,这点金子能没有嘛!)
而后小平太和纲良叔父又背了不少木炭(村里白拿的)去金山的冶炉,毕竟如果薪炭都用公家的说不过去。
小平太大约解释了一下铜金的熔点差不多的概念,让金兵卫按着自己的法子来。除了加入倭铅(锌)特别在意了一下,加铅根本不算事,灰吹法冶炼本来就要用大量的铅,金兵卫用的很熟练。(不过想想这些工匠大部分最后慢性铅中毒死去,想想也挺可怜的)
果然熔炼合金在内行人来操作是极简单的一件事,将铜合金溶液浇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子,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待浇铸的铜液冷确,小平太叔侄俩迫不及待的拿起树形的铜钱毛胚,光亮灿烂,熠熠生辉,在炉火下闪烁着金黄色(理想化一下)。
一个一个的将铸钱从钱模上掰下来,二十框共计一千枚制钱全部质量非常好,贯在铁棍上细细打磨边缘之后,一贯毫无瑕疵的仿铸永乐钱就这样完整呈现在叔侄两的面前。
此后的十余日直到新年小平太一直和金兵卫蹲点在熔炉边根本没回家,而纲良也一有空就往金山这边跑。弄的纲良的三个老婆都在怀疑这对便宜叔侄是不是搞上了,不过想想小平太那副令人不敢恭维的尊容,这事也就过去了。
到了新年,这两个人从金山足足挑回了七十四贯多的铜钱(想想七万多枚的壮观情况),这次一波三折的铸钱才算彻底告一段落。
除了付了两贯文给金兵卫,又花费了一些杂耗事项添购了木炭和一些铁器。两个人十四贯不到的材料钱加上四贯的人工和加工费,可获得三倍的利润(想想日本那个低廉的铜价
20.小小准备见主公
纲良很快就以新年祝贺的名义入城与他女儿通气,他们怎么计划怎么商量,怎么把消息卖给山内义治。这些东西小平太一时半伙儿也管不着,也不能管。
因为小平头已经前往江尻坐船,所幸的是第一次造假币就大获成功,买了一匹肩高一米二稍差一些的木曾马。肯定有人就要说了,你这和骑头驴。啊!不对!骑头大点的狗差不多啊。
可别嫌弃了,日本九州的马没改良以前一米甚至零点九米的马大有人在(大有马在),一米一多的马被天皇称为神骏了。到了中部木曾马信浓马差不多一米二均高,再往北南部马倒是有一米四了。
可你们考虑考虑男主角小平太的感受好吗小平太身高一米四,还有一点驼背,说句难听的也就只能骑个像驴一样的木曾马。就这身高给匹一米五的马上得去吗
所以啊!小平太也就只能安安心心骑这匹相当温顺的木曾马了,还能咋滴。
按穿越的俗套剧情,弄了马就一定要搞骑兵,还要发明点东西让自己的骑兵世界无敌是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