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走一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都是主公赏赐,这么叫生分了。”
两个人走进屋内,屋中的杂物都清理了出去,只有些桌椅,还有张手绘的简陋睿山地势图。秀吉也不拿腔作势,让小平太随意坐。
“你来肯定是下马殿下希望主公与睿山谈和吧?如果是为了这个,我不妨和你直说,我也无能为力。现在主公正在气头上,连右卫门尉都被斥退,我是不敢开口的。”
边说边给小平太倒了碗水,秀吉又自己给自己也倒了一碗,语气到是诚恳,猜测的也完全不错。
“你应该知道睿山乃是镇护国家的道场,一旦对睿山发动烧讨,便将成为佛敌,与千万人立成仇雠!”这个回答不出小平太所料,羽柴秀吉不是那种会直言强谏的人,但是他的明智应该也是有目共睹的,不可能看不出将来那种巨大的恶果。
“我怎么不知道,可是主公从来不将什么神佛视作权威,你应该也能体会,天下布武,霸道为先!”
“其余诸将难道无人再劝?”
“坂本的明智様似乎还想求见主公,但是主公下令让他去询问大树脱离御所,巡幸槙岛的缘故,现下已经离开睿山了。”
“那睿山传来的消息是?”
“主公已经三次警告山门,要求疏散,但是一直无有回应,山法师们则已经在各紧要处设下阵势,准备抗争。”
“难道真的无可避免?岐阜殿下连官家天子的讲和都不愿意接受吗?”
“菊亭様来过一次,你的伯父姊小路様也来过,前关白一条様也派人来过,但是殿下要求睿山先交出所有朝仓及浅井氏之败兵再谈。”
“睿山不愿意交出那些败兵?”
“不是和你说了嘛,毫无回应,完全不理!”羽柴秀吉长叹了一声,摇了摇头。
“其实大殿并非一定要烧讨山门,一来是大殿上洛之后对各山门严厉检地,睿山心怀不满。二来是小谷殿叛乱,大殿一时无法处置小谷殿,心中怒火正盛,正好逢上一个不识时务的!”
两人循声望去,竹中半兵卫重治正站在门口。
10.十余年相交湮灭
两人同时盯着竹中重治,因为他既然这么说,肯定是为了先声夺人,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在后面等着两人去听。
“半兵卫有何解?”羽柴秀吉站了起来。
“二位认为大殿是一定要烧讨睿山吗?”竹中重治火柴棍一样的身材实在看不出什么仙风道骨,除了眼神精明外,小平太不好形容他此刻的风度。
“岐阜弹正性情飘忽难定,你我凡人如何知晓?”
听小平太这样一句推诿的话,竹中重治也不着恼,从门口走了进来,向两人低头行礼之后,坐到了两人下首。
“其实二位都应当知道!大殿所求的并非是什么浅井朝仓败兵千众,也非什么烧讨睿山震慑山门公人!”
“……”小平太和羽柴秀吉默然。
“是臣服!是神佛在人间的代表睿山向他臣服!”
“臣服?”
“只要睿山向大殿臣服,纵使不交出些许败兵又如何,完全可以假称彼等已然剃度,不过都是细枝末节,无关大碍。”
“半兵卫确实看的明白!”小平太其实心里也大概有数。
竹中重治这么一句话说的很直白,信长这个人在历史上对于两度反叛他的松永久秀居然只是要求献出九十九发茄子就容许他所领保全,对于已经只剩下小谷一座孤城的浅井长政仍旧开出大和一国转封的条件接受他的降服。
对于其他的许多势力,信长采取的也是只要臣服就宽容大度,连朝仓景镜这种居中联络浅井反叛织田的人照样宽免。但是对于死硬到底的部分人,那真就是斩尽杀绝,玉石俱焚。
这既是出于快速扩张,自身核心家臣团完全不足以支撑起庞大领地的现实。也是希望用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的政策,让所有反抗者看清楚,反抗到底死路一条,投降臣服所领保全。
某种意义上和隔壁将来的蛮夷入关所采用的政策有相当的相似之处,都是因为暴发户似的突然膨胀发展,而采取了相当酷烈的统治手段。
“唉,半兵卫说的也明白了,小平太你也应该知道现下这个局面,我实在不敢出头。”
“其实说来简单至极,睿山臣服,一切迎刃而解。大殿执掌畿内,军务繁忙,不可能对睿山有太多的耐心了!”竹中半兵卫也帮着劝解。
“而睿山因延历山门所在,乃是镇护国家的道场,即使官家天子和公方大树也要退避三舍。信众不下二百万,畿内一呼百应。即使北山鹿苑院也不敢等闲对待,遑论不过是幕府执权的大殿了!”
“半兵卫认为睿山不会臣服?”小平太知道问了也白问。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绝不会臣服!”竹中重治极为笃定!
“所以无解?”
“是的!无解!”
三个人这下冷场了,要信长退让一步?那肯定不可能!想都不要想!他要是能退让的人,那指不定在桶狭间合战以前就选择投降今川义元,现在可能还只是尾张下四郡的土豪而已。
睿山会低头吗?会低头他就不是睿山了!这种封建保守势力的大本营,别的可能没有,不向世俗低头的“贱骨头”还真就有那么几根。
我可以不反对你,但我不会臣服你!你我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好!
你要是来惹我,那就干吧!
“三位!三位!大殿有召,请速去!”门外的山内一丰突然进来,向三人传信。
“难道!”三人异口同声!
这个时候擂鼓聚将,那会是什么事情?想都不要想,肯定是信长见比叡山延历寺一再毫无反应,下定了决心要开始攻山!
国家的至宝比叡山延历寺要在大火中毁灭啦!
小平太心急如焚,他连向织田信长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居然一切就要变成现实,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顾不上回话,小平太立马就往外跑,几人跟在他后面。回到信长下营的那座寺院,院中人马从列,士兵们都武装动员了起来,一副出发的样子。
“岐阜殿下呢?岐阜殿下呢?我要见他!我要见他啊!”小平太揪住一个侍从模样的人。
“不用找了!在这儿!”
“殿下万万不能如此啊!自传法大师最澄和尚创立根本中堂以来数百年,睿山乃是镇国之所,天下士民景望所在,一旦烧讨,殿下此生逃不得一个‘佛敌’啊!”
“佛敌又如何?我竟是做了第六天魔王又如何?那木胎泥塑能伤我半根毫毛?”信长并没有因为小平太的直谏而有所波动。
“如此行事,畿内百姓必然蜂起!中州大乱啊!”
“呵呵,小平太你上洛时不在行列!现下却出现在我营中,是去堺游玩了?”信长反问小平太。
“我曲意回圜,畿内就不蜂起了?寺社就不敌视了?那大树见了风声现下出逃洛阳,怀的什么心思你不知道?”
织田信长鹰眼锐视小平太,直把小平太要看透了一般!
“怎么不答了?不敢答了?”
“殿下若真心匡正幕府,何至于此!”小平太梗着脖子。
“迂腐!”
“愚蠢!”
“可笑!”
“我本以为这天下间尚且还有个知己,今日一看原也是个不足挂齿的小儿辈!”
转身撇下小平太,织田信长头也不回,织田诸将接二连三的从小平太的身边走过。看到小平太站在路边,神情颓唐,不敢靠近。
刚刚两人的争执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听在耳中,俩个人十余年的友谊,相知相交,在兵乱中相结。以兄弟相称,登堂入室,妻子不避,今天居然就此化为虚无。
这到底是两个人的错,还是这个时代的错?
“小平太!如你所愿,告诉睿山,和议吧!”信长跨上马,从高处向小平太发号施令。
“和议?”小平太不敢置信。
这段友情的最后余温,换来了信长不烧讨比叡山延历寺?
“长岛愿证寺证惠上人,集合信徒僧众发起一向一揆,长岛城已然失守!”得了消息的羽柴秀吉走到小平太身边。
11.人马无虞归山内
信长突然改变心意,虽然很多畿内人士还不知道原因,但大多都还是乐于接受这个结果的。
比叡山延历寺最是兴奋!你们看,连幕府执权织田信长都已经畏惧于神佛的力量,向我们求和,这天下没有人可以对睿山指手画脚!
而幕府足利义昭以及朝廷的官家天子自然也大舒一口气,一个派出细川藤孝、三渊藤英,另一个派出菊亭晴季和纲利伯父,星夜赶至睿山。小平太则代表下马山内氏,诸方一同画纸为约,商定合议。
之前要求睿山交出的朝仓浅井败兵千众也不了了之,睿山只是象征性的交出了两个所谓的败兵给信长解气就再无动作,而信长也不再要求比叡山延历寺僧众下山疏散云云。
而后信长马不停滴的回往岐阜,在半路上仰借自己强大的军势,顺手将江北横山城攻陷。作为织田氏监视和进攻江北的基地,派遣大将羽柴秀吉入驻。
羽柴秀吉积前后功,受封江北横山城主,领知行一万贯。作为江北主将,主持对江北浅井长政势力的攻打和调略。
江南仍旧由方面大将森可成留守宇佐山城,一方面监视洛阳,一方面还同坂本的明智光秀肩负起对足利义昭的联络和监视之责。
为了对已经悍然发动攻击的朝仓氏形成合围,丹羽长秀以若狭守护代的身份进驻若狭,统率尚在抵抗朝仓氏的若狭众,开始直接威胁朝仓氏在若狭的统治。
至于信长本人回到岐阜以后,命令柴田胜家、泷川一益、林秀贞诸将统率尾张北势雄兵二万余众进剿长岛一向一揆众。
此前长岛城陷落,监视长岛的小木江城主,信长七弟信兴历经奋战,但仍旧抵挡不住一向一揆众人山人海一般的攻打,不敌败死。信长对此极为震怒,这也是他愿意从睿山撤兵,立马回师镇压长岛的原因之一。
在诸般布置结束之后,信长命令大和的松永久秀和筒井顺庆和解,但是松永久秀置若罔闻。随即筒井顺庆就成了新的大和守护,受到织田信长的承认。
蠢蠢欲动的三好三人众结连上岸的筱原长房以及再度起兵的游佐信教等人,先是杀害相对支持信长的畠山昭高,准备夺取畠山氏在畿内的势力,扩大自身的基本盘,持续与织田信长对抗。
此举遭到畠山高政的激烈反应,畠山高政召集根来众(真言宗势力?)、汤川众以及河内部分势力开始与三好三人众势力展开死斗。
总兵力达到五万,且机动可作战兵力达到三万余众的三好三人众诸势力进而开始渐次出阵河内高屋城。试图夺取这座对畠山氏有重要意义的本城,并压制河内。
夹缝中的三好义继反而成了势力最薄弱的一方,在与其叔祖父三好康长合兵之后,以保守若江城为要。但起码暂时还没有竖起对织田信长的反旗,属于幕府足利义昭方的势力。
至于丹波守护波多野氏和丹后守护一色氏,就彻底和织田信长撕破脸,表示不再接受信长这个幕府执权的领导。而被织田军攻打,曾经表示降服的山名氏也再度掀起反旗,信长在畿内的领地出现相当的缩水。
石山本愿寺的显如上人也终于公开向天下的一向宗信徒发布“总动员令”!号召所有的门徒起兵对抗织田信长的残暴统治。
除开此前已经起兵的愿证寺证惠和证意父子之外,显如上人也毫不犹豫的派出坊官下间赖旦带领僧众信徒前往长岛助战,伊贺、甲贺的许多铁炮和奇袭能人也被雇佣进入长岛愿证寺,加强寺院的防御。
在槙岛城的足利义昭虽然遭到织田信长派去的明智光秀的质询,但是他既然已经跑出来了,肯定不可能再回二条御所那个金丝雀鸟笼。明发御教书,完全撇开织田信长,要求毛利辉元运送军粮米到山城来。
又要求朝仓义景派遣大军进入琵琶湖西岸,作为幕府军的侧翼协防,朝仓义景也很够义气的派遣朝仓景健统帅六千众向近江挺近,至于能不能到达槙岛城就完全不得而知。
暂时陷于畿内泥潭的山内军现在真就是那种,进,进不得!退,无处退!的境地。虽然设法保障了堺的安定,使得筱原长房忌惮山内家的兵势而直取岸和田城。
但是四面皆敌的状况下,山内家十分尴尬。
织田信长自己还一摊烂摊子,收拾不过来,面对小平太提出的山内军归国道路问题,很光棍的两手一摊。
我可以帮你传令给大和的筒井顺庆以及南势的北畠信具,到了鸟羽,不用织田家的水军,滨松的商船和兵船过来也能把人拉回滨松。
但是怎么越过现在已经偏向反信长的松永久秀势力控制的大和国所领,就不是织田信长能办到的了。
这时候到是堺町的会合众们出面,和松永久秀打了个招呼,又给松永久秀塞了二千贯,让松永久秀放开道路。
松永久秀作为明眼人,幕府的那摊子烂事他看的还比较透彻,知道一心保扶幕府的山内氏最终不免与织田氏发生冲突。所以顺水人情做的乐意,让山内军通过。
畿内不论反信长的势力,还是信长方的势力实际上在不同程度上都希望山内军赶紧走,一万五千众放在哪里,哪里都不敢轻举妄动。大家都甩开膀子使劲干了,你一个态度不明的中立势力杵在中间大家心里都膈应。
唯有足利义昭最不舍,宝贝儿子的一万五千众要是来槙岛城该多好呢。可惜进京的道路被三好三人众阻拦了,山内和松永都可以谈,唯有和三好三人众不能谈。自然也就成了山内军无法进京的借口,把足利义昭给敷衍了过去。
大军一路上走的还是有些心惊胆战的,南势地方虽然还是织田氏控制的北畠信具在统治,但是小股的一向一揆众和土一揆众不少,北畠信具也在想方设法的镇压。无奈这些人中间还掺杂了不少旧北畠氏的余党,战斗力不容小觑。
之所以南势还没有彻底大乱起来的原因就是北田具教活的好好地,北畠信具是以他的婿养子的身份经过幕府确认继承的北畠家,北畠氏的家臣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支持这位的。
略过不提,小平太再度站到滨松港的地面上,已然是元龟四年的五月了!
12.三面进围长岛众
畿内突遭变乱,原本捂在盖子下的滚水,在浅井长政姊川跳反之后,立刻冲破被信长用武力强压住的盖子,沸腾起来。
留守在山内的今川义亲自然是心急如焚,山内家一万五千众在外面飘着,其中就有山内家仰为根本的直属旗本和常备。别说什么山内太郎死了,今川义亲机会就来了。话是没错,但是山内家的直属力量全部丢了,那剩下的也就是个空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