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走一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现在国内哪个国人不是各自依仗兵马,在自领内照样是半个土皇帝。甚至很多时候都是不检不如,自成一国。除了响应山内氏的军役号召,臣从山内,其他该怎样还是怎样。
人家怕的就是山内旗本御庭一十三番队的精干常备军,以及山内直领上能召集来的各路大军。可召集人马也要你手里有一支中央军,才好做盟主啊。
今川义亲又不是傻子,他现在骏河国主干的好好地,是选择要一个空壳山内马上完蛋,还是继续美滋滋的做国持大名,好选择的很。
直到志摩传来山内军抵港,需要滨松征调船只的消息之后,今川义亲才长舒一口气。立马大征民船,反正南势到滨松快得很,说白了就是渡过伊势湾嘛。
把大军都拉到滨松,所有人都下了地,皆大欢喜!
“拜见殿下!”今川义亲带着一众留守文武在滨松迎接足利义章。
“叔父请起!”
似乎不太适应坐海船,足利义章有些疲惫,也很正常。但是他还是要出面的,毕竟战国大名一定要经常露脸,告诉领内大大小小的领主,老子活着呢,老子的大刀磨得很锋利。
就像当初山内义治在的时候一样,他出面可以直接让一万五千贯家业的小笠原长时隐居,可以让八千贯的朝比奈泰朝出家。山内义胜也可以对自己实际上的大舅哥木曾义昌不假颜色,人家的妹妹娶着,一样逼迫他把家业让给侄子。
“畿内现下烽烟四起,岐阜弹正后院失火,变乱之数更多。”终于闲下来,站在山内的土地上,小平太整个人都感觉松快不少,终于有闲心替别人操心了。
“岐阜弹正行事稍显酷烈,失了仁心……”顽固归顽固,但是山内主计不会贬低对手,还是很重视织田信长的。
“畿内的具体情形是?”今川义亲起来,坐到了山内主计的下手。他属于马上接班一门亲族众笔头的人,自然排位比山内义保要高。
“十分混乱……”小平太大致说了一遍。
“此前我在滨松听闻柴田修理亮已经统帅大兵二万二千众进围长岛,一向水军被志摩九鬼水军众逼退入港,织田诸路大军水陆并进,长岛一揆众怕是无法久持。”
“长岛居然已经开战?”
“是的,但是岐阜弹正本人并未出阵,而是继续征调各部人马。”
“那长岛战事?”
“陆上分作三路,中筋口由佐久间右卫门尉主攻,多芸山大田口一带由柴田修理坐镇,香取口松木川则由美浓三人众会同。”
这个阵容肯定是不错的,随便挑一个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大将。这些人围攻长岛,织田信长肯定是怀着把长岛一向一揆众斩尽杀绝的心思。
其他人在畿内上蹿下跳,但那毕竟不是织田信长稳固的核心领地所在(或者说还没来得及造核的领地),就算打烂了也无所谓。但是浓尾两国是织田信长的命根子,敢于在织田信长的后院闹事,那自然是要承受织田信长的雷霆怒火。
只是信长不来指挥,这些大将指不定就你我难以协调。就算一向一揆众的战斗力不行,但人家有强烈的战斗意志和庞大的数量啊。这要是配合不当,几路并进出现什么差错,被长岛利用该如何。
“反正大树已经脱出二条,巡幸槙岛,山内是何行止,我等静观其变吧。”小平太认为现在还不是和织田信长翻脸的良机。
别看现在四面烽烟起,但是织田信长还勉强算得上游刃有余,手上还有相当的机动兵力。没有统一指挥的各路反织田军,要么就是跳出来高喊一声“我反对!”然后就自守疆界,坐地等死。要么就着眼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夺回被织田信长夺走的原有领地即满足。
现在看来积极主动的还是浅井和朝仓,浅井在姊川也没吃啥亏,和织田基本上一换二,如果不是队友太猪,还真不好说。反正现在和羽柴秀吉拉锯就是了,能蹦跶挺久。朝仓义景姊川丢了人,但是家大业大,现在应该会继续出兵畿内,持续骚扰信长。
至于气势最凶的三好三人众一党,正在河内高屋城啃硬骨头呢。没有了三好长庆这等雄才大略之主,三好家剩下的这点残余,战斗力虽然还有,可是大局观委实差上了老大一截。汲汲于眼前的蝇头小利,柿子专找软的捏。
“此前大树传令越前朝仓,邀其派兵援助琵琶湖西岸诸垒,也不知道如何了。”细川采女主要关注的还是战事。
“还有毛利氏不知有没有响应大树。”
“对了,殿下自堺撤兵后,便与大树失去联络,大树可曾传信到山内?”
“有的,大树传信来,希望家中献上二千贯。我已经允下了,前几日派人送去堺了。大树在堺似乎买了不少东西,正好敷用。”
将军家伸手要钱这在山内家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一年他不来要上几千的,山内家都不习惯了。那次不是千儿八百的给,没人有什么疑议。
“另外就是铁炮五十支,这个我没有答复。”钱的话今川义亲给的很痛快,铁炮却相当谨慎。
“诸位谁知道槙岛城的形制?”小平太突然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在座的怎么可能知道,都没见过,也没去过,自然是纷纷摇头。可小平太估计是足利义昭正在想方设法加强槙岛城的防御,不然不会这样“穷凶极饿”的又来要钱要铁炮。
商量不出什么花来,反正就是个碰头会,来日方长,大家便也就散了。但是其实诸位连判众心里都有数。
石山都支援了,长岛要不要帮一把呢?
13.筹议山内小学校
这时候再给长岛愿证寺送佛郎机什么的已经不切实际了,但是送上百十支铁炮增强他的火力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不要认为运不进去,别看长岛打的死去活来,伊势湾内的海运一样畅通。织田家和长岛一揆真刀真枪的干仗,可是织田家的津岛照样和长岛愉快的做生意。
除了明面上不能卖的铁炮火药铅子之外,啥不能卖?有生意不做是傻子!
现下里只要有路子,往长岛送点违禁物品虽说不容易,但也不是那么难办的。就是应付遮蔽长岛水面的九鬼水军比较麻烦,他们受织田信长之命前来包围长岛,不知道好不好相与。
这事情就不由小平太来干了,村上义光都在特殊部门干了好几年了,现下也应该历练历练。委托他去办就得了,总不能一辈子就只干领导大秘吧。
关于山内义治遗留下来的分布于东国和洛阳的各种消息渠道和暗桩,近来由于山内主计感觉自己年纪大了身体跟不上了,就主动过来和小平太商量,把这事和足利义章透了个底。
当初正本和联络名单都在小平太手里,但是山内义治把副本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山内主计,说好了足利义章成年执政就交还给他的。现在不过是提前通知一声,有这个东西。
小平太无可无不可,反正也是暂时代管,没有把这东西当成自家的,何况知情人又不是就他自己一个,想没下来也不可能。
其他要忙的事情多了,不能只管这一桩。先要解散大军,除开旗本常备外,在外近四个月,征召兵早就是疲惫不堪,不能久持了。
领内的夏收也大致结束,现下的形势,小平太把收上来的粮食大半储存了起来,反正现在可以从国立山内贮金所预支,现金上面的缺口暂时不是太大。
织田信长和足利义昭在实际上已经翻脸,只不过表面上还有张遮羞布而已,山内家作为幕府的核心支柱力量,随时有可能因为足利义昭的号召而卷入对织田信长的战事。现在不把粮食储备起来,等临时有事,想买都没处买去。
而且这次还恰好做了一次上万大军上洛的演练,如果山内真要上洛,起码要三五万人为准,那整个后勤就将是庞杂到令人头秃的事了。
这次先来一万五的,有什么问题就可以直接了解处理。起先在山内领内可以一站一站的吃各郡各城兵站储备的粮食,不需要大规模转运。等过了东三河,由于本次是在友方领内行军,还可以沿途征购粮食,调集物资。
像是津田、井之口、大津、草津、洛阳等,都是繁荣富庶的大町镇,调集物资都相当的便利。而美浓和尾张是产粮区,即使是冬后,整个乡野间也有相当的粮食储备,不至于行军路上想吃都没处买。
而江南江北那就是繁荣的乡村集市和河湖平原所在,调集粮草就更简单了。只要金子铜钱花下去,甚至征购军马铁炮都是一瞬间的事。
但是如果双方进行作战的话,此前也说过,适合行军的主要就是东海道一条路,冈崎城按小平太的预估嘛,如果德川家康没法策反,大概要打十天半个月。
然后就是织田信长预留在安详城的平手汎秀,刈谷城的水野信元,清须城的林秀贞诸将,大概上看都不像是会轻易投降的,大军上洛不把这些钉子拔掉是没办法继续行军的。
等进入尾张,估计织田信长再难,也要砸锅卖铁凑出个三五万人过来会战了。要是立刻会战可能还好说一点,要是和小牧长久手合战一样,陷入长期的对抗,那真就是后勤灾难。
每天在敌境内喂饱正在打仗的几万张嘴,这个难度绝了!
看来想办法设立山内藩士小学校要提上议程了!
也不指望人人都成才,起码三位数加减乘除要学会吧。也不说认识几千个汉字,认识那么七八百个常用字,能读会写差不多吧。
学制感觉也不用太长,小平太感觉五年就够了,上午学文化,下午学武艺。七八岁入学以后,十三四岁毕业,就可以四处实习了,等到十六岁那就彻底当大人用了。
完美!
当初小平太做铁炮奉行的时候,人家给自己送来的小同心才十三岁,都没过变声期,说话都是奶声奶气的,照样出来讨生活自己挣钱娶老婆,在这年头不奇怪。
就是师资力量从哪里来呢?学砍人那简单极了,随便旗本里找几个一米四猛男,跳起来比猴子还灵活,乌鸦坐飞机一样。
学算数和汉字就是大问题了,别看山内家旗本里好几百个武士,那也不是各个都读书识字的,有不少也就认识一个自己的名字罢了。部分人也就是看得懂汉字,但是自己提笔也不靠谱,写不来长信。
指望他们闲的时候去教书育人,那真有点悬!
总不能真的去请和尚办学吧,虽然寺子屋在日本的历史还挺悠久的,而且别看小平太假模假样的信个基督,其实骨子里反感极了宗教势力进入教育。
教育不世俗化怎么行,还是要另寻他法。最好当然就是直属山内的旗本武士里有文化的出来教小孩,最靠谱!又忠心,水平又不差!
可惜这一年到头的,总有好几个月在外面打烂仗,总不能一打仗就停课吧,那还怎么培养下一代啊!
小平太索性就把这件事交给连判众们付诸讨论,反正现在大家都看明白了,光会操刀子砍人不管用。管理郡县,筹备后勤都是要务,仗越打越大,需要的行政人员也越来越多。
靠招募肯定不靠谱,还是培养咱们山内自己藩士家的子弟比较好。这个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适龄儿童起码有好几千。
在座的自然是直接排除了女孩,时代局限,不去说他。这些男孩全部集中到山内府中城上课也不现实,远的像是武藏国八王子地方,走过来都要好些天,没法安排。
问题很多,不可能一蹴而就!
14.小学校之后如何
“学校?”
在座的诸位连判众对这个词汇不陌生,但有些稀奇。
下野足利学校现在办的好好的,当年小平太为了“请”里面的师生出来为上杉谦信继任管领助势,还白送了学校好几百贯学田的。
现在小平太说办小学校,大家也大致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就是培养藩士的小孩呗,以前那是连年打仗只要莽夫就够了,现在要治天下了,需要些通文墨的文士很正常。
“简单教会几百个字,能读会写,百十加减也就够了。”小学嘛,本来也不指望能怎样。
“教育藩士子孙倒也不错。”山内主计点了点头。
“多练几个会算写的同心出来就好啦!哈哈哈哈哈哈……”北畠大学又干检地奉行,又干普请奉行的,无奈手下有文化的同心众太少,很是吃力。所以现下出言开了句玩笑,大家也跟着笑了起来。
“怕是小平太你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吧。”纲良叔父跟着笑。
担任着勘定奉行,主掌财政的小平太自然对会计人员一直很渴求。这年头会打算盘都可以开门办教育机构了,算是一门吃饭的好手艺。
“殿下武运昌隆,所领一再扩张,将来执掌天下,总是需要些文吏的。”小平太没啥不好意思的,坦然承认。
那大家就讨论吧,首先是费用问题。既然是山内家主办,那就肯定等于是只有投入,产出不可能以现金的方式回报。这个钱从哪里来,大概要多少。
这个问题不会太大,山内家的财政补血能力比现下很多大名要好太多。虽然真的战火连天打起来也会捉襟见肘,但慢慢的已经开始有短期低息战争贷款的能力,稳健的很。
而且学校的早期投入最主要的就是校舍的建设,又不用铺张奢华,正常的构建即可。土地都是山内家的不用花钱。
考虑到领地庞大的问题,小平太是认为按照路程远近,一个郡或者几个相邻的郡设置一间小学校,且设置在山内氏的直领上。实行寄宿制,每十天作为一个周期,上八天课,剩下两天休息回家。
另外就是在春耕和秋收的时候放假,十岁的男孩这时候就已经当半个劳动力来用了,下级藩士家里还要种地,需要兼顾。等于就是把暑假和寒假给换成春假和秋假,符合农业生产的要求。
这都简单,好理解。大家议论着,细川采女就问这些孩子住在学校的话,住只要背着棉被草席来学校,白天上课,晚上打地铺就行。可是吃饭问题怎么解决?让孩子自己背粮食来学校?
这一点应该有些人会有些回忆,那时候上学是需要自己从家里背米背面到学校,然后再交一些菜钱,学校才管饭的。
这对于下层藩士可能就会是一种负担,让他们送孩子来学校的意愿降低。毕竟每个月再少也要往学校背十来二十斤粮食,不管是小麦、稗子还是豆,都需要实打实的往外拿。
而在家的话,就不需要,或者说不能够全吃粮食。只要是能下口的,啥不吃啊。一到春天,那些个嫩枝嫩芽的,尽有人摘来煮成糊糊吃。
学校管饭?
大家听到细川采女这个问题,有些踌躇。如果管饭,就等于一下子一年要管几千人九个月的嘴,虽然是孩子,食量可能只及大人的一半,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从我日常的花费中,支出一千贯,用作小学校的伙食费吧。母亲在八王子的脂粉料亦有一万五千贯,她也愿意拿出一千贯。”
足利义章没有和他母亲商量,看座下的连判众发愁,主动开口。秀智尼坐在一旁,先是有所惊讶,但是很快就变成赞许。
要是山内藩士他们的儿子孙子吃的是我宝贝儿子足利义章的饭长大的,肯定是要感恩戴德,竭尽忠诚啊!
只要是能为儿子树立威望,为他统治山内家增加筹码,为他笼络人心的事情,秀智尼一概支持一概允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