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日本战国走一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秽多非人

    按照这个时代大军的行军序列来看,一般先手到达的话,基本意味着全军将在半日内抵达目的地。也即入夜以后,织田全军就能汇聚完毕,全数到达冈崎城,但是目前总数尚且还无法探查明白。

    还是慢了一步!没有全军彻底突入矢引川平野!

    山内诸将团坐在一起,现在是怎么一个行止清井田原距离冈崎城只有一日的路程,是拔营启程,直接往攻冈崎。还是就在此处稍等,等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军前来会战。

    “岐阜弹正既有坚城倚恃,怕是不会前来与我等合战!”一直没有怎么发言的细川藤孝到了这时候也要表明立场,和山内共进退了。

    “冈崎城坚,但是也不可能容纳下五六万大军,且我军若是进入平野,便可略尽城外粮秣,城内大军必不能久持。”小平太则认为织田信长一定会出来野战。

    除开大军需要庞大的粮草补给这一原因之外,织田信长后院还有长岛一向一揆这把火,以及三好三人众这根刺,这两个都需要快速拔除,织田信长才能心安。

    如果他就此进入冈崎,以坚守为要,避免与山内氏的甲信精兵野外浪战,那在战略上就会陷入被动。山内军四万众席卷而来,整个矢引川平野要不了两天就能被山内军给霍霍干净。

    凭他一座冈崎城,能储存数万大军多久的粮草

    一个月

    还是三个月

    小平太出发前就是做好了打半年仗甚至更长时间的准备的,夏粮收仓不卖,秋粮存储皆在,滨松收买的贸易船压仓米堆积如山。山内有时间陪你在冈崎城下耗着,最先耗不住的一定是你织田信长!

    “矢引川平野,秋粮产出不下十万石,六公四民,则德川三河守最多应有六至七万石军粮米。不过刨除开销,能有数千石在仓就不错了。”

    山内主计也表示赞同小平太的意见,普通的战国大名,大部分的行政和军事行动都是围绕着秋天收获的大米来进行的。

    领民百姓秋收结束以后,把大米交到领主大名手里,大名就要开始进行一场预期一年的总决算。手下恩养的武士足轻要发放俸禄和扶持米,城堡砦子需要修缮增补,刀枪铁炮火药盔甲需要购进。

    甚至是大名自己一家子,老婆孩子也要吃饭穿衣吧。每个人往后一年的生活费要提前准备好吧,总不能说自己当了大名,结果老婆孩子穿不饱吃不暖,那不是开玩笑嘛。

    这样一圈下来,正常情况下,七至八成的大米就都必须出售或者发放,留在大名手上的大米就是今后一年,大名可以作战的次数以及作战的时长的最大极限额。

    除开像织田信长这样占据天下多处贸易中心,或者像山内家这样大规模的殖产兴业之外,武田信玄仰赖于丰富的金山,毛利元就获利于石见银山,大友宗麟得益于南蛮贸易,不一而足。

    没有更多的现金来源,就没有办法有力的支持战争!

    打仗就是打钱,遑论山内家甚至已经出现了短期的低息战争贷款!

    德川家康很显然就没有什么充沛的额外财政收入,他的收入主要都集中于土地的产出,每一文钱都恨不得掰成两瓣用。

    “采女叔父呢”足利义章偏头看向细川采女,大家的意见都要听一听。

    “不论野战还是攻城,我山内难道有什么可惧的”细川采女向足利义章低了一下头,很是自信的说了这么一句。

    刚刚长篠城是什么“凄惨”的境遇诸位难道没看到吗任你城池再坚固,只要是大炮能打到的地方,那就是个豆腐渣!

    织田信长肯定也有大炮,可是我们大炮更多啊!大不了极限一换一,剩下的继续给冈崎城点名,冈崎一座平城,能抗几天

    这要是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出城野战,那就更好了!俺们甲信精兵,天下精强,我怂你我们野战就没怕过谁!

    “哈哈哈哈哈哈……”这一下子山内诸将纷纷大笑起来。

    是啊!我们还讨论个什么劲!管他织田信长怎么个动向呢,现在是我们山内攻,他织田信长守,我们山内更具有主动权啊!

    “稍待一日,在此暂歇大军,静观岐阜弹正动向!”足利义章当下宣布。




12.信长择险设乐原
    到达冈崎的织田信长有些倦色,毕竟连续行军四日,总归是疲累的。也就是他身体好,经年征战,货真价实的戎马半生,习惯了。

    “下马太郎到哪儿了”面对在路边等候的平手汎秀和德川家康,织田信长没有任何废话,也不讲什么客套。

    平手汎秀看了一眼德川家康,还是让德川家康这个主要的地主出来答话。他在安详城主要还是作为德川家康的后继,顺便替织田信长看守好尾张的后门而已。

    “正在由长篠向冈崎行来!”德川家康此时还不知道长篠城已经开城的消息。

    长篠城兵除了奥平贞昌切腹自尽以外,其余的都由山家三方众和鹈殿长照收拢在队中,充作苦役,鸟居强右卫门也不例外,并没有放跑一个。

    “长篠如何了”信长从马上越下,把马仗丢给森长可。

    “景况不好,仅存二之丸和本丸尚在抵抗。”德川家康的消息自然有滞后。

    “恩!”看了一眼淅淅沥沥已经不大的雨,织田信长重重的嗯了一声,但其实心下大概已经对长篠有了预感。

    “急报!急报!”正往城内走,城下突然传来了使番的大声呼喊,示意排队进城的士卒让开道路。

    “拜见大殿,拜见殿下!”使番肯定是不认识织田信长的,但是让德川家康小心侍候的人,也就是织田信长了。

    “何处来报!”

    “长篠开城!城主奥平太郎已经切腹殉城!”在德川家这边,说的当然好听一些。

    “知道了!退下吧!”织田信长没什么表情,但是德川家康有些皱眉。

    “三河!命你收集的原木和绳索如何了”

    “已然准备完毕!”

    “很好!全部交给藤吉郎!另外再将所有的物见和目付派出去,每半个时辰我要听到一次下马太郎的动向!”织田信长边走便吩咐。

    “省得省得!”在织田信长面前,德川家康自然只有听命的份。

    三河不是织田信长的领国,在这里还要仰仗德川家康等地头蛇,广泛的侦查战场,提供地方上的各种消息。所以织田信长在吩咐完之后,又让人送了五百贯给德川家康,算是支援一下德川家康的抗战。

    剩下就是粮食问题,织田信长只带了十日份的随军军粮从岐阜出发,所以一俟坐下,立刻问德川家康关于军粮米的问题。

    和山内家预估的一样,只有大半个三河国的德川家康穷得很,织田信长一开口,在座下的石川数正和鸟居元忠就出列向他禀报冈崎城内的存粮情况。

    只得五千余石!

    织田信长带来了多少人呢五万骑!

    加上德川家康的六千骑,合计五万六千众!

    四千多石粮食能吃多久假设一人一天一斤半,或者更少一点,顶多也就吃半个月。信长当然也可以从尾张和美浓调运来,但是这样很不合算,因为需要大规模的征发民夫、牛马、车辆。更直白的原因就是身为“地方官”的地头乡侍人等已经被织田信长都拉到冈崎了,没有了组织人员,你短时间内想大规模的转运粮食到前线,根本不可能。

    不过信长在也没准备固守冈崎,他在三河拖不起,击败山内军之后,他就要转身去攻打长岛一向一揆。

    算上自己军中携带的还剩下五六天的粮食,以及冈崎府库中的存粮,半个月是绰绰有余的,足够打一场合战了!

    “下马太郎实有多少”织田信长片刻也不休息,站在堂上,向下发问。

    “号称十五万,实则约四万至四万五千众!”鸟居强右卫门当时是在长篠城把山内军看的清清楚楚的,所以估算的数字差距确实不大。

    “四万!”

    “确乎如此!”

    “长篠既然破城,那么何处有供四万大军通过的街道”指了一下简陋的地图,织田信长继续发问。

    “沿着段户山的山谷,婉转可直达冈崎!”大久保忠世老地头了,熟悉的很。

    “路程呢”

    “约五至六里!”

    “雨中难以行军和下营,下马太郎最快也要三至四日才可能到达冈崎!”织田信长刚刚亲自走了一遍三河的街道,能不能走他心里已经有数。

    “报!山内等众已经到达清井田!尚在下砦!”按照织田信长的要求,德川的物见开始疯狂向长篠方向渗透,每半个时辰通传一声。

    “清井田在何处”信长一指地图。

    “此处!”德川家康站起来用手指出。

    “如何形貌!”

    “大山余脉,起伏连绵,到此略缓,大致平坦,但是两侧仍有阻挡。”

    “前方是”

    “连吾川截断台原,清井田一侧较高,但是主面狭窄。设乐原一侧虽低,但是有颇多台地可以依仗。”

    “设乐原吗”织田信长沉吟起来,开始思考。

    “胜三!”略定之后,信长叫来森长可。

    “你即刻与三河守所派之向导前去设乐原查看形貌,详细处以笔绘下,务必要快!”

    “明白!”森长可立刻起身往外走,德川家康也立马吩咐石川家成派个仔细的人跟上。

    “今日全军休息,明早天亮之后,全军向设乐原方向移动,相机择选合适地形!”

    “嗬嗬!”座下诸将纷纷应和。

    在山内军开始稳固清井田原上的阵营时,织田信长也在询问之后开始选择一处能够作为阻挡汹汹而来的山内军的最佳阻截阵地。

    很显然,经过询问之后,能够阻击山内军,防止山内军冲入无险可守的矢作川平原的最佳地点,就在设乐原,就在长篠以南不过五公里的连吾川!

    ………………

    之前有一位读者提醒了,矢引川是错误的,现在应该唤做矢作川。战国时期的应该是唤做矢矧川,因为“矧”字恰好是矢引二字,所以在有些地图上就直接标注成了矢引川。

    我没有仔细的查阅,直接照搬了错误的名称,很抱歉!

    根据《古事记》、《日本书纪》的记载,武尊在东夷征伐之际,取河川的中洲之竹制作矢而获得胜利,所以河川便唤做矢矧川或矢作川。



13.可怜弹正病危笃
    舍下千众及嫡子德川信康留守冈崎城,织德联军在修整了一夜之后,拥众五万五千人,向设乐原进发。

    此时山内军正在积极的整备清井田原的阵营和防御,山内诸将议定,既然织田信长来了,不妨就稍等他一两日。主动权在手,尽可以进退自如。

    “前方半里,山内军阵列丛丛,营砦森严!”前出为织田信长查探阵地的森长可单膝跪地,大声向织田信长禀报着。

    “连吾川水深如何”织田信长歇马,打量着四方的地形。

    “川中最深处亦不过没至小腿。”

    现在都快冬初了,有这点水还是因为下了阵雨,不然能不能没过脚面都不好说。日本的河流大部分都是这样,受限于地形和环境等诸多地理因素,不少河流径流较短,但是在雨季的流量却很大,在枯水季节却又会断流。

    “将险要择点分说!”信长没有去试一试水深,森长可肯定不会糊弄他。

    “殿下本队可驻扎极乐寺山,遥控全局。天神山则可交给少主殿下,御堂山则可以交由雾山北畠殿,极乐寺山以东和茶麿山则可交由诸将镇守。全军呈半扇展开,可守可攻。”

    “取地图来!”信长一路上看地形都很仔细,大致心里有数,对于森长可的建议已经同意,但是还是生怕出现错漏,慎重为上。

    “三河守认为如何”

    “胜三所言十分恰当,三河众将驻守松尾山!沿山系展开,直至川边。”德川家康以手指画,大概说了一下地点。

    “好!那便如此布阵!”

    “藤吉郎!”信长回首叫来羽柴秀吉。

    “殿下尽管吩咐!”事实来说,人靠衣装马靠鞍。

    有的人没那个气质,穿上了龙袍也不像太子,看着就知道不是个玩意儿。可是羽柴秀吉现在锋芒已显,头戴唐冠型兜,一身白系威腹卷,一米四的身高,却也能显露出不俗的大将风范,令人不由得刮目相看。

    “沿着连吾川,构建马防栅,挖土为壕,再以土为垒,分作三段,每七十间设开口一处。”

    “明白!”羽柴秀吉大声应是。

    织田军各队人马随即开始下营布阵,虽然有连吾川这样一个天然的阻隔在,但是很显然山内军不会忽视织田军这样庞大的存在。

    当织田军到达之后,山内军的物见侦骑就开始不断地越过河川,试探织田军的人数和布阵情况,山内军方面也旗鼓不停,根据回报调整局部的部署。

    合战虽然并未开始,但是激烈的试探却已经爆发!

    可惜天公不作美,当晚连吾川一带再度下起雨来,山内军由于早到两日,布置的尚且完全,已经构筑了部分阵屋建筑,加上占据村庄,大军安置妥当。

    这边织田军就显得有些匆忙,冷雨让一路赶来的织田军措手不及,但是织田信长似乎并不是太着急。他披着蓑衣一直紧紧地盯着对面山内军的布阵,看着眼前在雨中和烂泥作斗争,构建马防栅的羽柴秀吉,面容冷峻。

    “藤吉郎,对面阵营坚然,你说小平太在哪一处”

    “在本阵和先手之间!”羽柴秀吉居然一猜一个准。

    “为何呢”织田信长显然也这么认为。

    “弹正不是披坚执锐,破阵退敌的勇锐之士,而是智珠在握,慧眼洞察全局的智将!左右翼或先手任何一处突破,那才是他发挥所长的时候。”

    “你我认识小平太多少年了”

    “十四五年了吧,或者更久……”

    “想过会在战场上见面吗”不经意间,信长手里居然挥舞起了一支上过清漆的竹仗。
1...234235236237238...2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