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流
如果说国内有人不希望乔御获奖的话, 那李东伟绝对算一个。
可惜, 他跳的再高, 也没人理他。
身为院士, 他已经好几年没进过实验室,也没有一分钱科研经费,分到他头上。
而他提交的科研项目, 也频频被驳回。
之前李东伟一怒之下,从燕大辞职。
不曾想,其他高校竟然都不愿意接纳他, 只有几个二本院校,看在他是院士的份上,伸出了橄榄枝。
李东伟觉得自己还不如养老呢, 于是拒绝了邀请。
“……诺贝尔奖……本来可以是我的……我的……”看着看着,李东伟的眼眶湿润了。
hscs体外扩增本来是他的课题。
虽然他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挣科研经费。
但没想到,最后却是被乔御做出来了。他不甘心啊!
李东伟拿起了电话,找到了之前联系过他的二本院校的主任,选择了拨通。
“王主任,上次说那个任职的事……我觉得可以考虑考虑。”
不管如何,他一定要东山再起!
“哎,李院士。”王主任笑容满面,“这,实在是不好意思啊!学校说今年名额没了,不能再特聘教授……”
李东伟的表情变换莫测:“之前可是你求着我去的,是不是乔御,乔御那小子给你说了什么!”
王主任电话那边急了:“乔总设计师那么忙,都不知道我这么一号人,怎么可能打电话给我!饭可以多吃,话可不能乱说啊李老!是真没名额了,对不住,以后再有,我一定再来联系您。”
院士都是终身荣誉,除非论文造假,不然很难被除名。
李东伟的手机里还有其他几个院校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但是他明白,已经没有必要联系了。
哪怕是最不敏感的人,也知道,现在科研界变天了。
现在,乔御就是华国生物学界的天,能决定整个华国生物界的大体研究方向。
这片天,能一直笼罩华国几十年。
他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学者,名校血统,燕大护航,两院保驾,论文等身。
如今还多了一个诺奖。
除非再来一个本土诺奖学者,要不然,是不会有人能撼动乔御的地位的。
更何况,乔御极有可能在未来,因为靶向药再次获奖。
没有人愿意犯着得罪乔御的风险,接纳他这个工程院院士。
-
最近新出的靶向药,配上诺奖的名头宣传,在华国境内很是声势浩大。
偶尔有那么几个不和谐声音,一巴掌就被摁下去了。
平时跳跳也就算了,在这种国际舆论如此紧张的时候还来犯贱,简直是不知火舞的弟弟不知死活。
外交部发言人强烈谴责了美利坚的无耻行径,希望米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一点求和。
但是米国的发言人明显觉得华国更加无耻:竟然直接不卖了!
十一月,寻安靶向药彻底完成hfda审批,开始贩售。
一个疗程定价三万五,医保保三万三,四舍五入不要钱。
出口价格五万人民币一盒,爱买不买。
因为现在工厂就那么几间,所以是按需生产。先有订单,再生产。
就目前华国的癌症患者数量来说,恐怕要等到好几年后,才能供销基本持平。
因此,靶向药先是优先满足中后期癌症患者的需求,
各国还在持观望态度,不过京药集团依然接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订单。
不过上面的政策一直是“先供国内,再供国外”,国外想要订购,只能由政府代为出面,才能分到那么点。一运到国内,就被各大医院抢购一空。
像是和华国关系比较好的国家,还能享受一点购买优惠,打个折啥的。
而关系不好的,就只能原价购买,还买不到太多。
当然,除了钱,华国也支持以物换物……比如像是沙特,偷偷拿石油来换,华国也是不介意的。
唯独米国,压根没有。
患者想要购买,只能从其他国家代购。
对于没有癌症的人来说,这药跟感冒药一样,可有可无。
然而,对于有癌症、并且几次化疗都毫无起色的重症患者来说,已经是唯一的希望。
米国境内,有不少癌症病人以及家庭,开始痛骂福特!
要不是福特让华国交20亿,华国也不会退出icgeb;要不是华国退出icgeb,也不至于现在有药也不卖给米国!还他妈要去黑市上买。
华国出口价格5万人民币,黑市上买3万美金。
别问为什么这么贵,贵就是要钱还是要命。
……
……
刘梅是一名代购。
过去几年,她一直生活在米国,靠卖奢侈品寄回国内挣钱,赚个中间商差价。
代购几年,她已经拥有了米国绿卡,在小中产阶级的边缘徘徊。
这还是她出国后,第一次回国。
如今正值春节,他从国外回来,也不算惹眼。
这次她回国,是为了买药。
去年10月,寻安横空出世。不知挽救了多少癌症病人性命,得到了国际社会上下一致好评。
“寻安”出口价七千三百美金,黑市价格三万美金,卖个十盒出去,比代购什么香水口红挣钱多了!
更何况,在国内,哪怕不用医保,也只要五千美金。
现在谁领了多少药,癌症病人下次什么时候能买,都是登记在册的。要是中间意外遗失……第二盒不仅不能用医保,还需要主治医生亲自担保,才能购买。
虽然管控比较严,但是刘梅在国内的亲戚,就有当主治医生的,可以伪造遗失证明,然后多出来几盒。
现在米国黑市,一盒靶向药三万,中间净赚2.5万刀,卖十盒,就是170万人民币。
去掉差旅费,打通关系的钱,起码还能剩一百五十万。
卖一百盒,后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这钱,谁不想挣?
她走下飞机的时候,机场大屏幕上,正在放乔御上个月在斯德哥尔摩领奖的现场。
又路过机场的免税店,电视里在放纪录片,正讲到国家天文局把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乔御星”。
刘梅不禁发出一声嗤笑:“不就一个诺贝尔奖吗,国外年年都有。也就华国人这么没见过世面。”
当然,她这话不敢说的太大声。
免得被周围的同胞打。
有的人就是这样,去国外几年,虽然没做什么造福人类的大事,但依然感觉自己获得了蓝血贵族的血统,国内全都是下里巴人。
这种人,以谭教授父亲为代表。过去有,现在也有。
刘梅在国内呆了几天,终于等到了她那个医生亲戚把药带来。
当初为了供刘梅读书,他妈卖掉了天海的房子。
两个人约在一个小餐厅见面。
医生鬼鬼祟祟地塞了个包过去,道:“你说你国外的公公得了癌症,我才帮你搞这么几盒啊……”
刘梅打开包一看,发现里面就三盒!
她怒了:“我给了你二十万,你就给我三盒?我们还是亲戚呢,有你这样的吗?”
“你知道国内现在管控多严吗,要不是你是我亲戚,我还不想帮你这个忙呢!”医生也怒了,“而且三盒怎么了,只要不是重症晚期,三个疗程足够了。刘梅,你不会是想拿去卖吧?这可是犯法的。”
刘梅:“我都说了,我不叫刘梅,叫alexia!”
医生:“要不要?不要拿给我,钱我也退你,我也不想坐牢呢。”
刘梅觉得这医生简直听风就是雨,哪有买药还坐牢的。
更何况全球代购绝对不止她一个人,法不责众,难道都抓去坐牢?她也是在救别人的命。
刘梅算了一下,三盒也够挣几十万了。虽然有点少,但是总比没有强。
“行吧,以后不要再联系我了。”
刘梅拿了药,转身离开,买了当天飞往纽约的机票。
然而,就在过机场安检的时候,警示灯亮了起来。
安检拦下了她:“抱歉,女士,我们可能需要检查一下你的行李。”
刘梅叉腰道:“我没带啥啊!也没酒精什么的,你们搞错了吧!”
安检员充耳不闻。
刘梅不禁抱住了自己的包,尖叫道:“非礼啊,救命!这个安检非礼我!”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62节
有正义路人准备上前,安检员淡定地掏出了别在腰间的扩音器:“这位女士包里可能藏毒。我们是例行检查。”
“你放屁!你摸我屁股!”
不过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翻包的命运。
安检员从夹层处,翻到了三盒药。
刘梅这才有些慌了:“我有亲戚生病在国外……如果不能带,我现在就丢了。”
安检员道:“进局子再解释吧。我们只负责送人。”
刘梅就这样,被压上了警车。
她发现,警车后面的禁闭室,已经关了不少人。
交流了一下,竟然全是今天机场搜出来的代购。
有代购不满道:“买个药还要进局子!这是哪条规矩!”
警员淡定回答:“知道什么叫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吗?上过大学吗?”
说完,朝前面开车的警员说了句:“这车装满了,回局子吧。下午再来。”
第212章
乔御去斯德哥尔摩领诺贝尔奖的时候, 身边的保镖从2个变成了6个。
从刘一到刘六。
如果说刘一刘二还能说是巧合,那从一到六,怎么也不像巧合,毕竟这群人长相看着也不像亲兄弟。
刘二黝黑的老脸上露出洁白的牙齿, 完全可以去拍黑人牙膏的广告:“这是我们在队伍里的代号。方便记嘛, 我是藏人, 名字叫普布朗噶, 意思是出生的那天是三十号, 星期四。还是叫刘二方便。”
乔御想了想, 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每年12月10日的诺贝尔奖晚宴, 可能是整个学术界最负盛名的宴会了。
乔御提前三天,就来到了斯德哥尔摩大酒店。这是组委会统一安排的住宿地点, 方便接送。
在这里,他也见到了今年另外几位奖项的获奖人。
除了和平奖外,剩余的几大奖项, 都是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内颁发。
酒店内, 除了今年的获奖者外, 还有诺奖晚宴特别邀请的嘉宾。
乔御在这里看见了自己的几位老熟人。
米歇尔教授十分热情:“乔, 恭喜你,这句话我好像说了很多次了。但是依然要再说一次。”
虽然如今两国关系十分紧张,但是并没有妨碍乔御和这些学者的私交。
乔御也微笑着回答:“谢谢您, 也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帮助。”
米歇尔的视线落在了他无名指的戒指上:“我有几个女学生都很想认识你,现在看也许没有必要了。不知道您太太有来吗?”
诺尔贝奖的获奖人,可以邀请自己的亲属去音乐厅观礼。不过因为音乐厅不算太大, 默认人数在5人左右。
这个机会还挺难得的,估计没人会浪费。
乔御回答:“唔,来了。我母亲也来了。就在那。”
米歇尔顺着他指的方向回头, 远处,有人正在等在路的尽头。
米歇尔笑着说:“你和你太太真有夫妻相,她很美。”
亲生的,能不像吗。
乔御回答道:“那是家母。她旁边那个年轻人,是我丈夫。”
米歇尔教授骤然瞪大了眼。
……
……
12月10日当天。
记者们早早等在了酒店外,渴望拍到什么东西。几乎把酒店附近围了个水泄不通。
组委会派来的车有两轮。第一轮接诺奖得主及家属,第二轮接送受邀的来宾。
要出酒店门的时候,宋天宇犹豫了一下,问:“要不我等第二轮的车吧。”
虽然这里天高皇帝远的,但是因为乔御得奖的关系,央视特地空运了一台卫星转播车过来,保证国内国外无时差同步放送颁奖仪式。
现在国内是晚上十一点,然而中央一套却正在放这里的直播。
在央视网上,这次直播的观众人数足足有一亿四千万。随便有个眼尖的网友嚷嚷出来,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国外氛围那么宽松,还有人恶心同性恋呢。
“我说过,不用怕。”乔御朝他摊开了手,语气十分平静,“你不是我的人生污点,所以不用躲躲藏藏。”
很多年前,大概是七年前。
刚恋爱的时候,乔御没想过公开,那是因为他还不够强。
现在的他已经足够抵御所有流言蜚语,也无惧其他人的目光。
宋天宇的身后,乔月也轻轻推了他一把:“去吧。小乔等着你呢。”
于是,宋天宇上前,握住了他的手。
乔御脸上露出了一个很浅的笑。
酒店大门感应到有人经过,自动打开。
为了今天的盛会,酒店工作人员特地前一天铺上了红毯。点缀着标志性的瑞典铃兰。
在诺奖现场,充满着鲜花的颁奖礼台上,装饰的也有这种金色的铃兰。
国内,主持人的舌头在此时打结了一下:“如今是燕京时间23点整,瑞典时间17点。可以看见,乔总设计师准备从斯德哥尔摩大酒店出发,他们将在瑞典皇家护卫队的护送下,前往颁奖现场。乔总设计师身后,是母亲乔月女士,也是寻安制药公司的董事长……”
[那他牵着那个是谁??]
[卧槽??男的??]
[这……我好像有印象,是乔神的同学吧??]
[这不是只邀请家属吗?同学也能去??同学也要牵着手颁奖吗??]
主持人看了眼提词器,道:“而他身旁的人,据了解,是乔御教授的中学同学。也是乔教授多年来的好友。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他愿意分享这份喜悦。”
[……这就是直男的友谊?]
[我不信!!他们一定有染!]
[草,这是史上最有牌面的走花路了吧?]
诺贝尔奖颁奖现场的花路。
全国人民都在看,当年奥运会也不过如此。
“乔总设计师及其家属身上的服装,均为瑞典华裔设计师galo量身定做,galo为此耗费了三个月时间……
“乔月女士身上的服装则是华国传统服装旗袍。”
[草,不就是黑色西装吗??]
[加了个白色的温莎结?这玩意需要啥设计吗?]
[呜呜呜妈妈好美!!真的完全就看不出快五十岁了,岁月不饶人,唯独饶过美人!气质好温婉。]
[看乔月也知道为啥乔御这么好看了,我iiiiii了。]
[乔神手上的表不错,什么牌子。]
[你们懂个p!看这西装袖扣,是华国国花牡丹。手上的表也是专门设计的,玉石打底,乔御出生在天海,所以加了黄河入海的图案设计……]
[牡丹,懂了。乔御,人间富贵花。]
[看乔御的脸我能冲一年!但是一想起教科书就萎了。]
[虽然不是很懂,但是兄弟们把公屏打在牌面上!]
[乔总设计师手上的戒指也挺好看的。啥牌子啊,能买到吗?]
[等哈,看高清截图!!他们的戒指是一对啊?!这也是兄弟情??]
[#社会主义兄弟情#]
车一路往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驶去。
国内的直播,已经开始介绍起乔御的成就与这些年的不容易。
“乔御在第一次完成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实验时,年仅22岁,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好评。更难能可贵的是,乔总设计师并未因此牟利,而是无偿的把这项技术提供给了全人类。”
[我没想到,我会津津有味地看别人开车。]
[真·开车。]
[丢,这车怎么开的这么慢。]
[好像是因为乔神晕车,在燕大他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
“诺贝尔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为物理学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年仅25岁。但乔御如今年仅28岁,是诺贝尔生理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事实上,乔御在五年前就曾获诺奖提名……”
[十年老粉前来报到!!妈妈的乔乔长大了。]
[十年老粉+1,呜呜我是看着乔御的网课长大的!]
今天全网的热搜,几乎都被乔御承包了。
各路神仙也不想自讨这个没趣。
在现在的国际关系下,乔御获奖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不仅提升民族自信,更是一次趾高气扬的示威。
华国被科技封锁绝对不止一年两年。
一个诺奖,没办法让国家的整体实力发生立竿见影的变化,但是却也在向全世界宣告:他们国内也有全世界最顶级的科学家。
更何况,他还这么年轻。




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63节
再给乔御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后,世界中心是谁还不一定呢。
华南海,总理办公室。
几位秘书,也坐在一起看着直播。
主任道:“这叫啥,这就叫国运。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赵秘书:“说起来,之前领导把乔御叫过来上过课……”
专家学者给领导上课,是很常见的事情。
一般来说,领导的官越大,专家的水平也就越高。
像是赵和平、王光明等人,就经常给领导们上课。
主任咂舌:“我听说过,是周老先生身体不好,要内退了吧。”
“让乔御当学部吗?这也太早了。”
“要先评上院上,才能内部推选学部吧。我听说外面有几个院士盯了很久了。”
赵秘书嗑起了瓜子,嗤笑了一声:“他们想,领导让吗?”
办公室内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而电视里,画面已经切换到了斯德哥尔摩音乐大厅。
瑞典皇室成员坐在主席台的右边,旁边是从维也纳请来的演奏团队奏乐。
而主席台左边的位置,则是今年的诺奖得主。
一共7个席位,乔御坐在最中央。
在一群平均年龄五十余岁的获奖者中,他的模样显得格外年轻。
主持人莫名觉得自己心跳开始加速,活像是自己登上了领奖台似的:“现在我们可以看见,瑞典皇室成员已经入座。如今,在演讲台上的是诺尔贝奖今年评委会的主席达尔哈马尔院长……”
“此次,为乔御的成果做演说的,为卡罗琳娜医学院的沙特文院士。”
颁奖仪式当地下午六点开始,并不算长,7点则是诺奖晚宴。
颁奖典礼举行的有条不紊,乔御也终于听见了自己的名字。
在音乐声中,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以示对科学的尊敬。
乔御也站了起来。
之前几次站起来,是为了迎接皇室成员,为其他诺奖得主起身。
不过这次,他站起来,是为了接过奖牌。
所有人的目光,都焦距在了这个黑发黑眼的年轻人身上。
乔御的唇没忍住,勾起了一个灿烂的弧度。
在激昂的奏乐中,瑞典国王将这份荣誉送到了他的手上。
诺贝尔奖的奖牌是纯金的,很沉。
诺奖得主有资格邀请一些亲近的学者,近距离参加颁奖仪式。
但这个名额并不多,因为很显然,大厅内席位不够。
赵和平、吴志天、王光明这几个收到邀请函的华国学者,在台下感动的眼泪汪汪。
“出息了啊。真是出息了。”燕大数学院的院长吴志天擦了擦眼泪,心情的激动劲别提了。
他也是在场唯一一位数学家。
赵和平是其中哭的最厉害的那个。
他的手里,还捧着他导师邹老先生的照片。
当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获得诺奖提名,然而邹老先生没能来到诺奖现场,成了两代人的终身遗憾。
如今,这个遗憾终于有一部分,被填满了。
乔御本来觉得自己的心情已经足够平静,但是当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入手的时刻,却依然忍不住心跳加速。
万千荣誉为他加冕为王。
乔御也终于懂了,为什么当初卡梅隆在奥斯卡的现场,会嚣张地说出那句话——
“在这一刻,我是世界之王。”
第213章
诺贝尔奖的晚宴, 菜不错,都是世界各国大厨。
为了照顾乔御等人的口味,还特定请了华国的厨师,周老先生的团队也参与到其中。
宴会上, 几道华国菜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一致好评。
宴会上的音乐也很好听, 都是现场奏乐。
华国大剧院的演奏团, 参加过很多国际场合, 然而在诺奖晚宴上奏乐, 还是头一回。
这一切, 都是因为乔御。
有些改变, 是潜移默化的,但是终归是在发生。
1...1111121131141151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