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任怨

    现在会议室里讨论的,就是这个可能的全新设计的概念数控。

    貌似水木大学出风头的想法很强,认证过程中竟然还有电视台全程录像。这也得以让没有参加发布会的人们能够从电视当中看到当时的情景。

    尽管电视的分辨率很低,可是这不是还有参观者的现场照片吗?特别是那个高精密陀螺,有心人找了机会拍摄的清晰无比。角度也很全,正面侧面地面全都有,完全可供众人参考。

    美蓓亚这边按照同样的规格能不能做一个样品出来?老人问道。再不相信,有录像有照片和现场那么多人证明,大家也得相信。

    好在有完整的照片,他们同样可以让目前加工水平最高的美蓓亚集团(inebea  itsui)按照尺寸复刻一个。(美蓓亚就是那个陀螺的轴承制作者,三菱精机负责设计组装和测试)

    照片当天晚上就发给了美蓓亚,他们用了两天时间打造了同样的陀螺。负责外事联络的年轻人飞快的回答了老人的问题。

    结果如何?不光是那个白发老人,其他人也很关心复制的结果。

    东西就在这里。年轻人打开了一个桌上的盒子,露出了里面的高精密陀螺,送到了老人面前。有心想说些什么,但却欲言又止。

    说吧!老人看到了他的犹豫,闭上了眼睛,静静的等着。

    美蓓亚的加工时间太短,这个陀螺,只能转十分钟。年轻人不再犹豫,飞快的说道:他们说了,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精心打磨,保证能够达到二十分钟以上。

    陀螺最难的是设计和选材上,对方已经提前做完了这些,只剩下加工组装和测试,难度相当于减少了百分之八十。以美蓓亚的加工实力,有图纸的情况下,两天内能加工的最高等级也就是这个极限了。现在美蓓亚还不是二十多年后的那个美蓓亚,还不是那个创造了多项轴承记录的美蓓亚。

    5微米高精度数控已经开放给了华夏,而且我们也已经抢先得到了足够的订单,证据已经转给了欧美同行。白发老者看着那个同样精美的精密陀螺,语气很有些不善的说道。

    如果是以前,看到国家能做出这种精密陀螺,他肯定只是欢喜。可现在,却被水木大学的一个陀螺给硬生生的比下去了。这叫人情何以堪?

    可从这个陀螺看,水木大学是不是在这方面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猜测:我们是否要重新考虑高精度加工中心的对华策略?

    同样的讨论,还发生在欧美几个国家,内容却都是大同小异。

    更高精度的加工中心肯定还是封锁,只不过,在5微米精度的数控上,欧美日各方都已经不约而同的打开了封锁,华夏国内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口。只不过,在国产机床还没有量产之前,价格却不会再降下来了。




第二十三章 改论文 上
    在赵晏晏的全新设计没有做出来之前,郭泰来基本上是很清闲的。手头上唯一的工作,就是深化修改一下自己的毕业论文。

    赵晏晏太着急了,或者说太想要追求完美了,这不好。

    郭泰来的手工生产能力的确是能够满足她研究上的更进一步深究,但问题是,没有了那个尺寸上从大到小的变化,没有了在生产使用中积累的经验,配套的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光是手工制作,充其量也就是只能满足一个实验室的需要,没办法促成产业升级。

    上次赵晏晏就卡在那个尺寸上好几天,她也不想想,从十几厘米的大小直接变成了不到两毫米,这其中直接缩小了近百倍了,还不满足?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直接就想飞,怎么不上天呢?

    吐槽了一下,郭泰来也不去实验室赵晏晏面前晃,免得被抓壮丁,就窝在宿舍不紧不慢的琢磨。

    控制系统升级留下的那个坐标,郭泰来大概的查了一下,是在辽省,那边应该有个陨石坑。郭泰来本来想近期就去一趟的,可是一直有事情忙碌,而且赵晏晏已经被自己的精细手工逼的往更小的方向设计陀螺仪,随时会让郭泰来干活,她是绝不会允许郭泰来随随便便的离开一段时间找不到人的。只能等赵晏晏毕业之后再考虑。

    宿舍的几个人已经知道了郭泰来毕业后的去向,对于郭泰来能够被特招保研,大家也都替他高兴。特别是二哥,他毕业后直博,郭泰来保研读博,还能和他在学校里待几年。

    老三刘阳是京城人,家里已经给找好了单位,毕业就去工作。老四虽然不是本地人,但也提前打好了招呼留在京城。都在京城,时不时也能见面。只有老大毕业直接去斯坦福,以后可能会留在美国。

    现在还不是分别的时候,大家还不会伤感。特别是郭泰来是额外特招保研,不占用系里的名额,也没人会因此而不满,有些同学有小小的嫉妒,那也没办法,谁让他自己成绩不好又没有胖子这样的手艺,那也只能自己老老实实的复习去参加考试。

    至少今后五年的时间不用担心怎么安排,确切的说,应该是六年半。今年还有大半年,硕士生三年,博士生三年。如果王教授或者侯院士满意的话,到哪个博士后工作站参加工作也不是不可能。差不多了就回学校任教或者科研,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以说,胖子的生活基本上一路坦途了。只要胖子的身体健康,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宏伟目标不是梦,有纳米机器人和控制系统在,这些是问题吗?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胖子的毕业论文能让侯院士满意,否则就只能跟着王教授读完硕士之后在谋求下一步。

    简单的外骨骼座椅肯定是不能让侯院士满意的,换一个题目?郭泰来在床上琢磨了一番之后,决定还是在外骨骼上面做文章。但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又没有必要完全把所有的东西都抛出来。

    恩,把机械外骨骼的控制实验拿出来,应该足够满足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了。而且这个控制实验也是机械外骨骼控制系统的前提理论,侯院士如果和军方合作比较多的话,应该会对这个十分感兴趣。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会首先在军事上应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未来梦境中,从1995年起,美国陆军上校杰克?奥布瑟克就协助推进外骨骼研究。

    一直到2000年,一位美国科学家雅各布森宣称他找到了darpa(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悬赏解决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是如何让操作者与机器人互动。为证实自己的直觉,雅各布森请公司摄影师和他的女儿一起帮他做个实验。

    这个实验让摄影师扮演外骨骼,他的女儿扮演内部操作者。她背对父亲,站到他脚上,她的脚趾压在他的脚趾上。他们握着手帮助平衡。她开始朝前行走。摄影师的任务就是和女儿保持同步,让自己的脚始终保持在她脚下。几分钟后,他们的行动宛如一人。他女儿完全掌握决策——走多快,什么时候转弯——摄影师只是一步一步地努力模仿她。

    该演示向雅各布森证明,只需要几个接触点——比如脚和手——台聪明的机器就能明白绑在它身上的操作者的动作意图,并配合行动。依据这个简单的原理,基于压力传感器的机械外骨骼控制系统开始慢慢的发展起来。

    当然,这个是简单的,2004年日本机器人专家没有用这种压力传感器,取而代之是把感应器附着到穿着者身上,接收他(她)的肌肉信号,以确定他的行动意图。这套机械外衣的控制系统能够学习模仿穿着者的自然姿态。这意味着,至少需要30分钟时间,两者才能协调一致——不能指望一穿上就行动自如。

    郭泰来基本上可以把这两种方式都写出来,第一种实验完全能够找几组不同的人实现,后一种作为另一种补充。理论验证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相信这篇论文完成后,侯院士应该会满意吧?

    想好了目标,郭泰来立刻动身,直奔9003,虽然那边只有一台公用的486,但有总比没有强。

    赵晏晏也看到了郭泰来,但她这两天的设计正到了关键的地方,没理会胖子,自顾自的设计。郭泰来也乐的赵晏晏没找自己麻烦,用最快的速度将原先的论文框架加长,把后面的机械外骨骼实验部分增加了进来。

    一个有实物的外骨骼座椅,一个能验证的机械外骨骼控制实验,还有一个暂时不能验证但是理论可行性上暂时还看不出问题的控制理论,三个加在一起,要是侯院士还不能满意的话,郭泰来也就没办法了。这只是个本科论文,不是吗?

    框架结构搭好,郭泰来就开始填充内容。郭泰来也是抱定了早做完早解脱的心思,连着加班一周,总算是把这篇论文也完善了出来。

    胖子,过来给我做样品!说来也巧,郭泰来这边论文刚完成存到了软盘里,那边赵晏晏也完成了自己的设计,直接找上了胖子。



第二十三章 改论文 下
    赵晏晏召唤,郭泰来不敢怠慢,直接飞奔赵晏晏办公室。

    图纸在这里,用最快的速度给我做出来。赵晏晏指了指自己的电脑,打开了cad,让郭泰来看图。

    打印大型图纸用实验室的普通打印机肯定不行,还需要晒图机,太浪费时间,胖子这家伙上次就说过能记住图纸,所以赵晏晏压根就没打算把图纸打印出来。

    好!郭泰来答应一声,坐在椅子上开始看图。赵晏晏可是提前给了十万元呢,这么大方的金主可不能轻易得罪了。

    详细的看了一遍之后,郭泰来就心里有了数。这款新设计的陀螺仪,机械制造方面,对目前郭泰来的技术而言,完全没有半点难度,郭泰来要是辛苦点,今天下午最多加上一个通宵,明天早上就能给赵晏晏打造出两套来。

    对了,我的论文也修改了,要不你也给看看?郭泰来想起自己的论文,冲赵晏晏提了一句。赵晏晏还是自己论文的指导老师,给她先看看完全没有问题。

    那你打印出来。说实话,赵晏晏相当的惊讶,这才多长时间胖子就改了自己的论文,是不是有点太儿戏了?想到这里,赵晏晏警告道:你最好确定你不是糊弄事,否则的话,你知道后果的。

    怎么可能?郭泰来一个劲的喊冤:你可是我的指导老师,我糊弄谁也不能糊弄你不是?

    知道就好!赵晏晏很满意这个回答,然后看着胖子把软盘塞进了她的软驱,就在她的办公室里打印起来。

    十几分钟之后,打印完毕,郭泰来也没出办公室,直接就从赵晏晏文件柜里找了个文件夹把打印好的论文夹好,交给了赵晏晏。和赵晏晏说了一声自己去领材料然后去上次那个无尘工作间去干活,离开了办公室。

    领材料很顺利,实验室早就采购好了材料,只等打造实验品,郭泰来一个申请,前后也就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材料就搬到了无尘工作间。

    郭泰来全副武装,自己的那套外骨骼座椅,刘老大那套精品工具和后来自己打造的一套微型工具,全新的工作台,赵晏晏送的防护眼镜,实验室配备的防尘口罩,全都装备在身上,心中过了几遍图纸,然后开始动手。

    一直工作到晚饭的点,郭泰来才饥肠辘辘的从工作间出来。大家都知道郭泰来干活时要保持安静,都很自觉的没有过来打扰。不过,郭泰来一出来,就看到了脸色有些不对的赵晏晏。

    出什么事了?赵晏晏的脸色太严肃,让郭泰来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你跟我来!赵晏晏很认真的冲郭泰来说道。

    我还没吃饭呢。郭泰来哀叫一声:饿死了!

    当然,胖子也只是装可怜说这么一声,赵晏晏仅仅瞪了他一眼,胖子就乖乖的脚下一点都没敢停顿,主动的跟着赵晏晏进了她的办公室。

    这论文是你写的?赵晏晏此刻真的是很认真,认真的让郭泰来都有些害怕:不是你从哪里抄的?

    多新鲜?还能是你写的不成?郭泰来几乎要怒了,好歹自己辛苦加班一个星期呢:这些天我就在那台公用电脑上干活,你又不是没看到?抄的?我倒是想去抄?网络都不给连接,内网打个ud都不行。

    你这个压力传感器的试验,你真的成功过?赵晏晏却如同没听到郭泰来的吐槽一般,依旧还是认真的问道。

    当然!郭泰来当然知道这实验是成功的,不过怎么也得找个成功案例,所以胖子当仁不让的成了自己做过实验的当事人:我和我小堂妹小时候就这么玩过。

    实验看起来并不难,两个小孩这么玩很有可能,只是没人往这上面想而已。赵晏晏已经有些惊叹了,都说自己是天才,可胖子显然也不差,能从小时候的游戏想到压力传感器的控制系统,简直就是天才的想法。

    可赵晏晏并不能完全相信胖子的话,还是慎重的问道:那我可以找人重现吗?

    当然。郭泰来毫不犹豫的拍胸脯:你找两个个头悬殊一点的,最好是父女两人,更容易实现。如果两个人十分钟之内还不能步调一致由小孩主导的话,那一定不是亲生的。

    赵晏晏根本没理会胖子最后的那一句笑话,低头琢磨了一会,冲郭泰来问道:那些配件什么时候能做完?

    你要急的话,我今天晚上熬个通宵,明天早上就能弄完。郭泰来飞快的回答道。

    那你今天多辛苦一下。赵晏晏回应道:你的论文后半段我还要看看,你先别和其他人说。

    行!郭泰来答应一声,看赵晏晏也没留他,主动离开,饿的不行了,先去吃饭再说。

    赵晏晏今天真奇怪,路上郭泰来还在奇怪,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这么神经兮兮。

    晚饭过后,郭泰来抱着饭盆和方便面又回到了实验室。要熬夜,当然要做好准备,不然大半夜饿的不行总不能再跑出校外去吃夜宵吧?

    再次全副武装的进了无尘工作间,胖子干起活来立刻又忘记了时间,一直到完成了一套陀螺仪的零配件之后这才停下手来。看看表,正好十二点,夜宵时间到了。

    兴冲冲的胖子走出了无尘工作间,从无尘洁净室刚出来,郭泰来就愣住了。这个点了,实验室里竟然还有人。更可怕的是,这两个人一个是赵晏晏,一个是侯院士,听到动静,都往他这边看过来,好像正坐在那边等着他。

    两人的脸色都很严肃,看着郭泰来的目光也让胖子一阵心虚,发生了什么事情?

    侯老师,我说的没错吧,他肯定这个点出来。一边说赵晏晏一边站了起来。

    郭泰来以为她要做什么,结果发现赵晏晏竟然拿着胖子的饭盆,撕开一包方便面,倒热水给他泡上了。

    天哪!出了什么大事,让赵晏晏这么反常?



第二十四章 课题方向 上
    上次做水轮机叶片郭泰来让赵晏晏帮着泡了一包方便面,后来郭泰来被整了好几次,最后反过来帮赵晏晏泡了一次面才算是解决。这次赵晏晏居然主动帮自己泡面,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有侯院士在,郭泰来没敢说什么揶揄的话。当然,就算是侯院士不在,估计他也不敢。

    侯院士和赵晏晏之前好像在说胖子,胖子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只能看着。

    眼看着赵晏晏给他泡好面,甚至把盖着的饭盆都送到了他面前,郭泰来犹自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揉了揉眼睛,再睁开,没错,是赵晏晏和侯院士两人没错,不是幻觉。

    再看饭盆,也没错,的确是自己的饭盆。揭开盖子,里面是统一炸酱面,味道也没错,那边垃圾桶里扔的袋子也对。这真的是赵晏晏给泡的?

    没下毒吧?郭泰来小心翼翼的冲着赵晏晏问道。

    侯院士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看胖子这么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没少被这个宝贝弟子折腾,太可怜了。

    没下毒!赵晏晏气的咬牙切齿的,老娘我主动帮你泡面你还不领情:就是放了点泻药!
1...1617181920...6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