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任怨
师父,你来给电。郭泰来让刘老来做第一个启动车床的人。
刘老也没客气,这台车床是他眼睁睁的看着胖子一点一点打造出来的,期间还用自己的经验指点过胖子很多,可以说,这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心血。要第一次上电调试了,刘老当仁不让。
嗡,电机开始转动。听着声音刘老就是一愣,声音这么低?
电机是郭泰来设计安装的,零配件的打造都是0.5微米的精度,加上胖子出色的装配技能和动平衡调试技能,这台电机运转起来竟然只是一种低沉的嗡嗡声,不仔细听居然听不到。
郭泰来假模假式的在电机的防护罩上立了一枚硬币,电机转了两分钟,上面立着的硬币却纹丝不动。
刘老知道郭泰来这个电机肯定不一般,但没想到居然除了噪音低之外,居然连丝毫的震动都没有。尽管电机的震动本来就微乎其微,可这么平稳的,绝对少见。
有点不信邪的把手放在电机的防护罩外壳上,刘老仔细的感受了一下。一般的电机,以刘老手指触觉的灵敏,超过1丝的震动绝对能察觉的到。可是胖子做的这台电机上,竟然连超过一丝的震动都没有,简直让人无法置信。
电机安静,连带的整个车床也没有那么大的噪音。当然,现在没有开始加工进刀,声音自然很低。
车床算是半自动的,能手工进刀,也能自动进刀,唯一要说不那么高大上的,也就是只是个车床而已。
郭泰来更改了电机,更改了齿轮箱,更改了导轨,更改了能改的一切。甚至于连尺码标注都有不同,经过几级齿轮放大的标尺,是可以直接精确到微米这个单位的。唯一要说没有做的,也就是刀头了,手头上没有好的刀头钢,只能先用外面买的量产货然后自己精磨。
如果是别人,新车床的各种尺寸调试恐怕都得花个一两天的时间,郭泰来这里完全不用,双眼一看双手一模就知道精确尺寸,车间里用的那些卡尺和千分表还不如郭泰来的双眼精确,当车床装配好的同时,其实就已经同步完成了调试。
胖子做的是高精度车床,自然不会在上面车胚料,直接找了一个半成品的短轴,夹具夹好,尾顶顶好,调整好车刀的位置,然后进刀。
恩,进刀平稳匀速,可以。刘老在旁边看着点了点头。九级钳工,做点车工活简单的很,也有资格点评。
车个短轴很简单,胖子做的举重若轻,一刀到底。
现在外径是1.5厘米,确切的说,是15.02毫米,半径有1丝的余量。郭泰来退刀之后,直接说了个尺寸。
刘老拿了个千分表,开始仔细的测量。他不是不相信郭泰来的眼睛,而是要自己测量一下。否则的话,裁判和运动员都是郭泰来,那岂不是让胖子有了作弊的机会?何况他是真的想要知道这个1丝的余量能不能精确的车出来。
眼看着郭泰来在那个放大的标尺上调整了一丝,然后继续进刀。长轴进刀的部位上立刻绽放出一蓬细丝。1丝的量,比一根头发还要细一半,这一进刀,正是车出一道极细的丝线。
郭泰来盯着进刀的情形,一直到车完这一刀,操作着退刀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师父,车掉1丝,不多不少。
刘老已经迫不及待的拿着千分表上去了,看到测量结果,刘老笑的眼睛都快要眯成一条缝了。不过他并没有多得意,而是指挥着胖子,继续进刀,这次换成5微米,接下来是3微米,2微米,最后是1微米。
直到1微米的一刀车完,测量下来以及还是精准无比的时候,刘老再也忍不住,身子一软,坐在了后面胖子及时放过来的椅子上。忽然之间,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头,就那么流下眼泪来。
郭泰来也没说话,他知道刘老肯定激动,其实胖子自己也很开心,亲手打造出一台精度一微米的车床,如果有这台车床,最开始万经理求上门来做曲轴的时候,这台车床就能搞定了,根本不用胖子用钳工手艺打磨。
好!胖子!好!刘老激动的只剩下说好以及叫胖子了,来回好几次之后,终于说了句别的:退休了收了你这个徒弟,还真给我长脸!
师徒两人在这个无尘工作间当中坐了好长时间,基本上什么都没干,就是看着这台车床聊天。
刘老回忆了很多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人和事情,感慨了一番被技术封锁的艰难。郭泰来就坐在旁边静静的听着,老人家这些话估计不知道憋了多少年想和人说了,今天看着这台车床的突破,让刘老好好的打开话匣子释放一下也好。
胖子,你是不是喜欢上赵晏晏了?说到了最后,刘老发泄的差不多,忽的话锋一转,转到了郭泰来的身上。
突如其来的一问让郭泰来一愣,随即赶忙否认:哪有,她怎么可能看得上我!
喜欢就喜欢,这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刘老却是人老成精,郭泰来这两个月的表现看在眼中,他闷闷不乐的时候同样也看在眼中,大概齐也能猜出胖子的心事了:赵晏晏那么漂亮的小姑娘,要是你不喜欢才奇怪呢!
和她说过吗?刘老转头看了看郭泰来,冲着他问道。
没敢。郭泰来在师父面前,也不想隐瞒了,低着脑袋说道:师姐她说她是不婚主义,这辈子不打算结婚了,还说如果我能成功变成健美的大块头,她就做我女朋友。
那你还等什么?刘老笑了起来:赶紧练啊!
你觉得有戏?郭泰来悻悻的看了一眼刘老:他家里人都能直接安排她去南方集团,家世那么好,人又那么漂亮,聪明,学识好,我只是个普通工人家庭出身,可能吗?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刘老当然知道赵晏晏家庭背景很厉害:她答辩那天我也去了,我还从没看到过她有过那么开心的笑容。你们年轻人不是常说嘛,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第三十六章 高精度车床 下
很显然,现在还不是实现郭泰来梦想的时候,但是,却是王教授被惊呆的时候。
接到刘老的电话,王教授就立刻火急火燎的赶到了无尘工作间这边。好在都是在900,虽然刘老在电话里没说什么,但是他和刘老合作多年,刘老语气里的那种兴奋他能听不出来?
王教授心里也十分好奇,郭泰来到底组装出一个什么样的车床出来。
之前申报这个组装项目的时候,也是为了让郭泰来装配练手,对于后面王教授的新加工中心设计很有帮助。可是,后来郭泰来出师的时候那个高精密陀螺已经证明了一切,郭泰来已经根本不需要再用什么组装车床来练手了。
但已经审批的项目想要撤销却比较难,后来郭泰来终究还是决定要动手了,想要申请定制全新电机的经费,这个却是不能再批准。后来郭泰来这边索性不申请经费,而是用已经申请到手的开始干活,王教授也就暂时不再关注,这时候突然接到刘老兴奋的电话,能让刘老还兴奋的东西,能是简单的东西吗?
虽然是在老车床的床身上重新制作的,但是郭泰来还是把旧床身也修整了一下。整个车床光灿灿的,外形又是用的未来梦境中的设计,显得十分高大上。
王教授对于外形倒是并不在意,他感兴趣的是性能。电机一开动,王教授就立刻察觉到了不对。虽然王教授不是电机系的教授,但他设计高精度数控怎么可能少得了电机这一环?经验丰富的王教授不用看,只听声音就能听出来电机的好坏,更何况郭泰来立在上面的硬币还一直在那里立着,就没有倒下来过。
从立着的硬币看到了电机上,王教授脸色立刻变了,这是什么型号的电机?怎么没有标牌没有厂家?可是为什么看着那崭新的电机壳子有点眼熟呢?
不对,不是电机壳子眼熟,而是电机壳子表面粗糙度的问题,这个纯金属的电机壳子,竟然是高精度加工出来的?哪个厂家会这么奢侈?
你做的?王教授瞬间就想到了原委,之前刘老打报告要申请买电机的经费不是被驳回了吗?既然没有经费,那就不可能外面采购,加上这么高的加工精度,王教授马上就意识到是郭泰来的作品。
从里到外,包括每一根导线甚至线圈组的绕制,全都是胖子一个人做出来的。郭泰来还没说话,刘老就在旁边插口了:为了这个,胖子跟着我的一个老伙计整整学了一个星期的绕线圈,怎么样?
杰作!王教授盯着电机眼睛都挪不开了:是怎么控制转速的?控制芯片选的什么?
完全靠电压控制。说到技术上的问题,刘老就不行了,只能是郭泰来开口:您也知道,我在工控软件方面实力还有些欠缺,只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来控制。
好!好!王教授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了。光是这一个电机就让他激动了。这还只是电压控制,如果改成芯片步进控制,岂不是比现在他们用的那台最好的采购的电机还要出色?
纯机械式的车床,王教授看了几眼就能直接上手了。他直接拒绝了郭泰来要演示的打算,自己亲自动手。再没有比自己亲手体验一下更准确的测试结果了。
不过,当他看到特别设计的标尺上的标注后,直接傻在了当场。
1微米的精度?王教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能做到?
能不能做到,试试不就知道了?刘老嘿嘿的笑着,一边递给王教授一个半成品零件。
王教授很熟练的将零件夹好,在动手之前,先用千分表仔细的测量了零件现在的尺寸,然后才调整标尺,开动了车床。
只车到一半,看着那细如牛毛,不,比牛毛还要细的金属丝在刀尖上卷出来,王教授就已经信了大半。强忍着激动,等着这一刀车完,退刀关机之后,王教授才拿着千分表再次详细的测量。
因为激动的缘故,王教授两三次千分表都没有靠对地方,郭泰来想要帮忙都被他拦住,硬是自己在几个方向上全都精细的测量了一遍,看着上面的读数,王教授一度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思议。
要是这是个高精度数控机床,那达到这个精度王教授并不觉得奇怪,可是这偏偏是一个半手动半自动的机械车床啊!所有的一切都是机械联动,连电机都只是靠着电压变化来改变转速而不是控制芯片。天哪!这怎么可能?
如果是一个外行,对于这台车床能做到这个精度,估计也就是哦一声,然后惊叹一句,太棒了,一切就没有了下文。
可王教授是一个绝对的内行,这个机械车床里面表现出来的技术含量,简直匪夷所思,让人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其中的牛逼。
光是那个齿轮箱,那么多齿轮的组合,用来传送动力却不会带来超过毫米级的震动,那就是令人无法想象的夸张,可问题是,手工控制标尺进刀,竟然也能精确到1微米,这是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说句不好听的,这车床原封不动的拆开,换个人安装,精度能差出十倍去。至少四个齿轮咬合带动的1微米的细微移动,就秒杀了王教授所知道的国内任何一个装配大师,连刘老都不行。
更夸张的是,这台车床还是郭胖子一个人从头到脚的设计制造装配的,这其中体现出的是郭泰来在设计制造和装配上的大师级的功底。哪怕是王教授自己,也许能按照最高等级的加工精度设计出这样精密的车床,但是也仅此而已,造不出来。
从确认这个车床的精度开始,王教授就知道,自己绝对是捡了个大便宜,去年当机立断收了郭泰来做研究生,简直是就是最正确的决定。有郭泰来在,他脑子里很多精细的设计就完全可以实现了。
以前发愁的是能设计但造不出来,看来,以后要考虑如何把设计做到最优化,才能对得起这样的手艺了。这样的手艺,以后国家的高精度数控将会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第三十七章 顺风顺水的吸收 上
胖子简直就是个宝贝啊!王教授越来越觉得自己提前把郭泰来收成学生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否则的话,这宝贝不就被侯院士给收走了吗?
这台车床,得搬回我们实验室。王教授已经按捺不住想要看看这台车床的内部结构了。别的不说,光是齿轮箱就够他研究一段时间,更别说那个电机,如果用芯片而不是手工控制,加上控制系统,这不就是一台数控车床吗?
搬车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么重,整体搬肯定是不行的,最简单的还是拆开来,一件件搬过去。难点是重新安装的话,安装不到位或者过头都会影响精度,不过原始的设计师和制造者装配人员都是郭泰来,那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正好可以通过拆卸装配让王教授了解一下内部结构。
这对于王教授正在设计的加工中心很有帮助,所以王教授强烈要求要搬到is实验室,而不是留在惯导这边。
你只要把这台车床的设计和装配都写清楚,你的硕士论文基本上就差不多了。打开外壳,看到了里面的结构,只看了几眼,王教授就直接给出了定论。
要不,你还是好好学一学工控吧!王教授知道郭泰来机械制作方面是绝对的高手,但是工控方面却是短板,想要设计制作数控加工中心,不会工控编程那简直就是灾难,也不够全面。
恩,等开学后我好好学一下这方面的课程。这可是自己下个学期的导师,郭泰来当然是忙不迭的点头答应着。
重新装配车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活,虽然郭泰来已经装配过一次,但这一次的时间也不会少于半个月。想到浴佛节马上就要到了,郭泰来觉得还是先请个假为好:王老师,我过几天有点事情要出去一趟,装到一半可能要停上几天。
没事,有事你先忙,毕业之前装好就行。王教授对此并不在意,人自己已经预定下来三年研究生了,不在乎这几天的时间。况且现在郭泰来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算是自己的研究生,自己也没权利干涉他大五的时间安排。
对了,车床的事情先不要说,搬到我们实验室之后,开学你再用这个申请课题。王教授想的全面,叮嘱郭泰来道。
这其中,有让郭泰来用这个做课题的想法,当然,更多的也是王教授的私心。这台车床,放到is实验室之后,再对外公开,国内外将不会再对精仪系能做出高精度加工中心再有任何怀疑。
搬走车床还需要王教授和惯导这边打招呼,毕竟一开始就是占用了惯导实验室之前的无尘工作间。不过这些都是王教授的事情,郭泰来只要负责干活就行。现在嘛,郭泰来该去订票了,去长安的火车票。
毕业论文已经做完,侯院士也点了头,指导老师赵晏晏也毕业了,现在连王教授也准了假,郭泰来在毕业之前,基本上可以说是自由自在了。
刘老先回去了,郭泰来送了刘老之后,自己也琢磨着到人大那边去买票。刚走到主楼西楼这边,就看到有人穿着整套摩托服骑着一辆大摩托轰轰轰的经过。
郭泰来也没在意,但那个骑摩托的却转了个弯,掉回头来停在了郭泰来面前。骑手摘下头盔,郭泰来才发现,居然是万明。
上次坑了万明一块坦克腕表,不过郭泰来并不觉的愧疚,是万明自己要送给他的,又不是郭泰来强要。但现在看到万明,郭泰来也挺意外的,赵晏晏已经毕业了,他怎么还在这边转悠?
铃木vz400?看着万明胯下的坐骑,郭泰来一眼认出了标牌:这是你爸爸引进的车型?
是啊!万明拍了拍摩托油箱盖,笑着问道:怎么样?
不怎么样!郭泰来摇摇头:要是本田nr750话还凑合。
你开玩笑吗?万明家里是做摩托的,怎么可能不知道nr750?瞪大了眼睛:那可是号称日本神车,日本的国宝级摩托,他们怎么可能转让给我们?这车有什么问题吗?
稍有点可惜啊!郭泰来微微摇头。
怎么可惜了?万明飞快的追问道,好不容易才从日本人那边谈下来的,怎么到了胖子这里就可惜了?他这几天骑着这个摩托,可是狠狠的吸引了一大波的目光啊!
高档摩托,要么就是仰着头,手高高的开,像哈雷。要么就是趴着开,整个人爬在摩托上,大多数的赛车都是这种。郭泰来学着驾驶摩托的动作:像这种中规中矩的端坐着开的,没个性,开出去看着唬人,但是并不酷,你懂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