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我在江湖做女侠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弓诚

    魏藻德被崇祯一训,只是把头低得更低了些,奏道:“回禀陛下,臣并非欺君……臣等上朝前,在午门外就遇上了殿下派来劝输的太监,许多官员就顾不得上朝,都去捐输军饷了。”

    这不可能!

    你这个魏藻德看着相貌堂堂,还是状元出身,原来也是一个欺君的奸臣,还不知悔改!

    “曹化淳何在!”崇祯皇帝吼了一声,这个本来告老还乡的曹公公,之前赖在京城没走,现在也走不了了,因此倒被崇祯给启用了。

    因为曹化淳很识趣的原因,早早的就把家资奉上,他可是见过当年魏忠贤是何等的惨,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大道理,甚至不用杨伊勒索到他的府上,就直接奉上了身家,也因此保住了命。

    当然,也不会去投靠杨伊了,自然也就被无人可用的崇祯再度启用了。

    颤颤巍巍的走出来,然后说道:“老奴在……据老奴所查,魏学士所言句句属实,因为老奴也遇上劝捐了,不过老奴之前已经奉上家财……”

    啊真有这事儿

    崇祯一想不对啊,以往可都是一毛不拔的,在之前崇祯急于筹集军饷,命官员捐款“助饷“,魏藻德为保住其家财,率先表示家无余财,反对崇祯征饷,征饷之事未见其成果而草草了事,此时这些人怎么

    崇祯疑惑的问道:“那边劝捐,大家就都肯捐钱了”

    “是啊,”曹化淳点点头,“耐不住那些人说的有道理,可以触动人心,老奴家财全无,而家有余财的官员们都去捐钱了……”

    有这事儿崇祯皇帝将信将疑,那些个太监真那么厉害早知道就该让他们负责劝捐啊,军饷问题早就解决了。

    崇祯皇帝想想还是不对,“魏藻德,曹化淳说他们颇能言语,可触动人心,你捐了多少”

    魏藻德心里苦啊,他也不想搭上崇祯这艘破船了,按照内阁的规矩,首辅死了次辅上,如今内阁仅有他一人,他也就是名义上大明朝的首辅了,不过这职位他不想要。

    那几个被打死的文官,他看得很清楚,他只想宅在家里,其他人能被翻旧账,是因为不干净,而他还算是相当干净的,因此换个词来说,也就是穷了!

    他真的想捐钱,捐了钱就可以让儿子正大光明的离开北京,而且还可以把一部分的积蓄带走,去江南传宗接代,可问题是他没有钱!

    当然这点他也没办法说清楚,他总不能说,因为没有钱,才想抱着崇祯的大腿,要是这样说,崇祯恐怕会吃了他的!

    这也只能怪时节了,现在京城内就是相当于被割据了,有兵就有权,有兵就是爷!那边现在有钱有兵,自然也就是真的爷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胁迫
    这次“副本”的准备工作杨伊做的也不多,手段也是没有尽出,也只是显露了一手“生死符”加上“移魂”的手段,武力上也没怎么显露。

    当然,命运是个老妖怪,不过因为诞生于众生的信念之中,导致他的精神上很可能会有些问题,他究竟能不能看出杨伊深藏的底牌,这点上杨伊也没有把握。

    毕竟,神经病人的思维,这是按照正常人逻辑来算的话,是预测不了的。

    不过,任凭命运脑洞再怎么大,恐怕也不会想出杨伊是一名穿越客,这个世界的身份竟然是虚构的,同样都是依靠着天地御册的威能,化虚幻为现实,但是命运手中的最多只能算是副册,根本没可能窥探杨伊的真实情况!

    况且,哪个世界学到的种种,杨伊用的都很小心,科技上,尽量都是按照循序渐进的路子来的,就是有怀疑,也只能怀疑杨伊是不是得到什么超前文明的科技了。

    而在武力上,杨伊是甚少出手,以她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没有几个需要她使用武力才能解决的,因此,杨伊底牌中的那无数名臣猛将侠客异士,命运不看透这个,那么任何副本的考验都是虚妄!

    所以这第一个“副本”也只是一个试探,双方互相的试探,这其中的种种,虽然看似真实不虚,但是时间已到,将要全部化为灰灰!

    当然,若是能有人真的以虚幻超脱,那么就可挣脱这个虚幻世界的束缚,不过,这是难之又难的事。

    因为超脱者超脱之后,凝聚这个虚幻世界的信仰之力也将消散,这代表着杨伊和命运这两个执棋者的投入都将成空,对命运来说,他的信仰之力实在太多,毕竟无数年来的积累,实际上算不得什么。

    而杨伊,却是需要这份信仰之力,她要走的并不是传统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仙刀,而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神仙道!

    这就不得不需要庞大的信仰之力凝聚一个个神位了,而以杨伊现在的信仰之力,凝聚地只之位都是消耗莫大的,就更不用说天庭的诸神位了。

    因此,杨伊也得防御命运耍阴招,这个世界还罢了,要是一个武道世界,那么杨伊就得阻止一个个“主角”了!

    当然,这点现在还不需要多考虑,如今这个世界最激烈的对抗也将要到来,李自成很清楚自己的时间其实也是不多的,毕竟大明仍旧在名义上拥有着大片的天下,这天下虽然大多都在观望,但是李自成若是十天半月仍旧没有攻克京城,那么各地勤王军估计就要奋起了!

    在宋献策的计算下,李自成的中军摆在了钓鱼台外,正对阜成门的位置,实际上这也和此时大明的日月旗和黄龙旗此时竖立在这里有关。

    黄龙旗是大明皇室的象征旗帜,而日月旗则是大明的国旗,由国号中的“明”字的意义演化而来,大明最初没有国旗,隆庆开关以后,由于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明朝船只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悬挂了一种旗帜以区别于葡萄牙、荷兰等国船只的国旗,成为当时事实上的国旗。

    日月旗的旗帜由红日、黄月重叠的图案和蓝底组成,蓝底代表青天,象征着大汉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

    日月重叠即是“明”字,代表大明,位于旗帜的正中不偏不倚,是取位于四方之中之意。

    旗帜中央的黄色又代表着汉人的肤色,象征着大明是汉族人建立和统治的国家,黄色位于中央,意指大明将汉族的利益视为核心利益。

    红色的光芒是太阳的光芒,又象征大明属于火德,亦指统治大明的朱姓皇族,十二道光芒即指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光芒位于青天之上,表示大明光辉时刻都在普照万方。

    红色光芒中四个尖锐的大角,分指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即“际天极地,罔不臣妾”之意,又表示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是大明世代遵守的道德规范。

    其实这旗不常用,尤其是陆地上,不过杨伊还是在阜成门立上了这旗帜,未时刚过,用完了午膳的大顺皇帝李自成,就在无数大顺兵将的山呼万岁声中,在他的义子李双喜率领的御营亲卫的簇拥下,抵达了代表着御帐的黄色毡帐之中。

    和他一起抵达的除了刘宗敏、田见秀、牛金星、宋献策、顾承恩等大顺朝的文武将领,还有之前投降大顺的唐通、王承允、杜勋、杜之秩等明朝降将降臣,另外还有被俘后投降的明皇室的秦王朱存极和晋王朱审烜。

    李自成自己端坐在毡帐前面,让自己的文武臣子和一干降臣分列左右,又让秦晋二王在自己左前、右前的地上坐着,此时他的感觉真是好不得意!

    正在李自成得意的时候,之前在宣化和居庸关投降他的两个明朝监军太监杜勋、杜之秩,一前一后小跑着就过来了,两个太监都各拿着一只单筒望远镜,是用来观看阜成门城楼上情况的。

    不过在一看之后,两个太监都以为自己的眼睛出毛病了,因为他们看到的是皇太子的龙旗和三军司命旗摆在了一起!

    这是什么意思皇太子出宫抚军了不可能吧大明朝有过督军的亲王,却从没抚军的太子,而且他们这两个太监也都很清楚宫中的情况,崇祯的太子才十来岁,怎么可能抚军

    就算崇祯皇帝异想天开,让儿子带兵守城,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啊!要知道之前曾有人提议让太子去南京监国都是一片反对,现在要让太子抚军,那还不得吵翻天

    现如今文官势力怎么会允许这种事发生呢可问题是两个太监一看再看,分明就是太子的六面龙旗和三军司命旗在一块儿,而这就是代表着太子抚军,而且是太子不仅出宫抚军,还上了阜成门的城楼!

    怎么说呢,这个情况很诡异,而且这个太子的胆子也太大了一些!

    他们可不知道这并不是太子想要的,而是被自己的妹妹给逼的,被太监挟持着来的,甚至就是崇祯都遭受了这种待遇!

    这种事,这两个已经投降的太监是绝对想象不到的,毕竟就是崇祯自己也没有想到只是一晚上的时间,这京城竟然就换了个主!

    如今,杨伊是有钱有兵,相对的也自然是有权了,京城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由她做主了,崇祯的政令不出乾清宫,几个不得志的官员和侥幸活命的勋贵团结在崇祯的旗帜下,抱团取暖!

    京城中的事,大顺的上下自然是不知道的,本来按照逻辑,应该是有内应的,城中的投降派也不少,当然,能做自己的主人,能有决定自己投降还是不投降的,也是只有那些文官、勋贵、大太监了!

    毕竟普通人只能是随波逐流,他们的力量不汇集起来,也影响不了时局,只能是那些大人物若是投降,他们自然也无从选择了,但是大人物选择坚决抵抗,他们就要想办法逃得一命了!

    因此,钱还是很有作用的,特别是杨伊此时在青壮中实行每日一训,优胜者直接获得锦衣卫世职,加上吃喝无忧,粮草充足,本来惜命的百姓,也看在钱的份上,汇聚在杨伊的旗帜下了。

    “陛下,臣以千里镜观之,发现……发现阜成门城楼上有明太子的六面龙旗和三军司命旗。”

    杜勋首先向李自成报告。

    李自成瞅着这个长相威武,却和宣府总兵王承允一起出城三十里迎降的大太监,对于这种人,李自成是不信任的,也不敢信任!

    毕竟他所能给的,和崇祯给的是差远了,可是这人竟然投降他,此时李自成浓眉微皱:“莫非是明朝的太子上了城楼”

    在居庸关和唐通一起投降的杜之秩插话道:“陛下,朱明的太子今年只有十来岁,必不敢上城楼直面我大顺雄兵的,在城楼上挂出太子旗号,许是虚张声势。”

    李自成眯着右眼,哼笑一声:“十六岁也可杀人了,额的干儿李双喜十五岁就跟着额杀人了!”

    杜之秩道:“殿下少年英武,朱家太子岂能相比”

    杜勋也说:“是啊,朱家太子养在深宫,就知道吃喝玩乐,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顾君恩这时出班上奏道:“既然朱家太子是无用之人,陛下正好对其使用攻心之计……可一面晓谕守城军民赶快打开城门投降,一面遣使者入城和谈。”

    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李自成让这些文官谋士们商量的“攻心计”又周详了不少,不但是要对京师城内的明朝官员用计,而且还要对守城的军将用计。

    李自成手下此时还是有不少人物的,毕竟



第一百六十八章 斩来使
    “于少保……”

    杨伊只提了一个名号,也就没人多说了,大明朝也不缺少硬骨头,当年也先妄图通过擒获的明英宗威胁京师,就被于谦直接拒绝了,如今这两个藩王,还能比得上一个皇帝

    杜勋恐怕是利令智昏,忘记了当年的于谦于少保,此时他感觉自己有两个藩王做人质,肯定是很安全的,当然这点上京城若是没有变化,还是崇祯,那么他可能会得逞。

    毕竟在几天前,整个北京城,敢说不管藩王死活的人,恐怕一个都没有吧,这个时代,的确也没有了于少保;而崇祯,也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主儿,就比如他不敢放下面子去南巡,若是他舍得放下面子,南巡之后,说不定大明还有机会中兴,他还可能像唐玄宗一样,让大明再续百十年的江山,;可是崇祯没有这般勇气,他也不会不可能承担搞死亲藩的恶名,从这点上,这些太监还真是把他这个主子的脾性摸得十分清楚了。

    杜勋并没有多少的担忧,不过和他一块儿来的李双喜还是蛮警惕的,在距离城墙百步之外,就不再前进了,而是让杜勋一个人上前喊话。

    “城上听着,咱家是宣府镇守太监杜勋,奉了闯王的命令来谈判的,和咱家一起来的还有秦藩和晋藩……城上的不要发铳射箭,要是伤了藩王,你们吃罪不起的!”

    城上很快也有个顶着盔甲的脑袋从垛口后面探出来了,是这几天一直被杨伊勒令和太子一起巡城的京营总戎朱纯臣。

    “真是杜公公啊,还以为你殉国了呢!没想到你没死啊!”朱纯臣此时略微讽刺了几句。

    “是成国公吧”杜勋看到成国公就放心了,看来京城是没什么变化的,只是前天夜袭前锋的究竟是谁呢大明朝应该没有这么英勇的将领了!

    不过看样子,应该是那个李过大意了些,夸大了明军的战斗力!

    杜勋自然很清楚明军的战斗力,不然也不会投降,此时也放下了那一丝担忧,一路小跑着就上前,从架在护城河上的石桥过了河,跑到了阜成门箭楼下面,冲着城楼上就喊,“闯王让咱家和圣上谈判……只要圣上答应闯王的条件,他就肯率兵退去。”

    “什么还有这等好事”朱纯臣此时一愣,那么这岂不是说,自家不用这么受苦了

    “是啊,成国公,你快点放个吊篮下来,让咱家缒上城去。”

    杜勋不知道城上的情景,此时杨伊直接说道:“让他上来!”

    “好好好,吊篮这就放下来了……”

    由不得朱纯臣犹豫,他和杜勋也没什么很深的交情,此时也不提醒,直接让人放下吊篮!

    不一会儿,城墙上面真的放下来一个吊篮,杜勋此时感觉司礼监大太监的职位已经被他握在手里了,等着时机合适,自己未必不能成就当年魏忠贤那般的威名!

    这京城里蠢货哪里能和闯王的军师比智谋就冲他们那么好骗,亡国也是应该的!还好自己比他们聪明,及时弃暗投明,跟了闯王,当了大顺的开国功臣!

    杜勋坐着吊篮,很快就被拎上了城墙,当这位大顺朝第一任司礼监大太监的身体靠近垛口的时候,朱纯臣还满脸堆笑着伸手拉了他一把,还用讨好的语气和他说:“小心,小心,抓紧了……”

    杜勋虽然管了多年的尚膳监,不过他本人并不贪嘴儿,所以也不胖,非常灵活,否则也不会被委派出去,此时他从朱纯臣那里借了把力,就上了城头。身子刚刚站稳,就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喊他的名字。

    “可是宣府镇守太监杜勋”

    这语气听着有点不善啊!好像是女的

    杜勋抬头一看,只见一个一身戎装的少女就站在自己跟前不远处,此时正一手按着剑。

    这是……杜勋定睛在看,居然是长平公主朱微娖!

    这,这怎么可能!

    朱微娖怎么可能上阜成门城楼她就不怕闯王李自成她有什么资格上城头这应该不合礼法吧

    这一刻,杜勋有一种扭头就走的冲动,这很诡异,要是太子在这里,还勉强说得过去,可是帝姬,这怎么可能呢

    看着周围王承恩、朱纯臣等人恭敬的身形,不像是装出来的,这分明表示着,这个城头就是这位应该不出深宫的长平公主朱微娖做主的!
1...273274275276277...3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