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了逃生BOSS的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色暮
她撇撇嘴:“算了。出去以后左拐,进第一个小区。进去以后直走,右拐,第三排楼……”这么说了一通。
季寒川记下来,笑一笑:“谢谢。”
他走进寒风里。
前台女生“啧”了声:“怎么不冻死你。”
季寒川倒是真不冷。
不说体质问题。他身上穿的,除去一条三十块的牛仔裤,其他都是邵佑家管家一订就是一个系列的衣服。他胡乱穿,邵佑也没说过价钱。
但一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背心,能值四位数。
季寒川不知道这个。
他按照小旅馆前台女生指的路,找到麻将馆。老板看他一眼,用海城话问:“是萨宁介绍那来的?”
季寒川回答:“我阿是听老王介绍额。”
他睁眼说瞎话。“王”是大姓,总能撞上几个姓这个的熟客。老板听了,意味深长地看他一眼,撩开帘子。
季寒川从容地走进去。
并且在发觉游戏仍然不判定他ooc时,心想:难怪在之前温泉酒店里,我赢得那么顺手。
没准他就是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
季寒川在麻将馆待到下午两点,手上的钱,成了四位数。
有人怀疑他是老板找来的,还有人偷偷问他,要不要换个地方,一起合作一下。
于前者,季寒川什么也没说。于后者,他熟练地掏出老人机,说:“记下手机号。”
那人:“……”穷鬼,算了。
三点十五,季寒川坐上通往市图书馆的公交车。
第124章 十年
市图书馆下班是在五点半。季寒川坐了半小时车, 踩着三点的尾巴进入。
他看导览,过刊阅览室在二楼。等上了楼, 又要先登记图书证。
季寒川:“……”正常社会就是这点不好,缺少证件就举步维艰。
他不知道自己身份证号、过去在用的手机号,当然做不到去前台查询信息, 看是否已经办理图书证。
季寒川惆怅:好像没办法走正常途径了。
他先在身上摸了摸,露出点迟疑目光, 说:“好像放外套口袋里了,我去取一下。”
季寒川面容白净,表情诚恳, 又恰好穿了一身内搭,的确是还差件外套的样子。阅览室管理员点点头, 没说什么,又去看手边电脑屏幕。
后面没等到季寒川,也不意外。萍水相逢, 谁也不是谁的老妈子。
可事实上, 此刻, 季寒川已经穿梭在一排排书架中。他找到零四年本地日报的合订本, 厚厚一摞, 看完需要耐心。季寒川想了片刻,觉得现在在这里看有些不保险, 容易被发觉。要说把合订本带走……太多了, 带不完。
他决定晚上过来。
于是又走到窗边。书架挡着, 管理员完全没有留意房屋深处的动静。窗子被轻轻推开, 又从外面拉上。季寒川从楼边跳下,轻巧地落在地上,身姿像猫。
等天黑的时间,他吃了晚饭,又买了一个小巧手电筒。最后一点时间消耗在网吧。
这块儿离学校很远,再没哪个网管认识他。但季寒川额外花了点钱,以自己出门忘带身份证为借口,请网管把自己的证件借给自己。他看起来年纪轻,但也没到“小”的程度。借他身份证的网管随口问了句,“你多大?”
季寒川说:“二十二。”
网管就笑,也不知相信与否。他开好机子,说:“行了,去吧。”
季寒川便离开了。
他上网,以海城一中为关键字,将搜索时间定格在零五年前。他其实没报什么希望,但还真跳出几条消息。
季寒川一一看了过去。
高考状元心得分享?
……哦,关键词有误,状元是十一中的。
某个名人曾经是一中学生?
老校友发在本地论坛上的学校新气象?
季寒川看着看着,暗自想:还真和九十八中形成鲜明对比啊。
一个是社会混子烂成一摊泥的沼泽,一个则是祖国花朵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摇篮。
季寒川一手托着脸,一手所以滑动鼠标。他想:其实我和邵佑的人生,原本应该是两条平行线吧。
永远不会相交。
但在几个月前,这样的平行,被什么事情打破。
邵佑救了他。
他有了今天的生活。
季寒川倏忽遗憾。昨天下午,三节课时间,自己想到许多事,唯独没想到与邵佑好好聊聊天。
他继续往下滑。然后再某件事上,微微眯起眼睛。
高考舞弊案?
季寒川点了进去。
这事发生在零四年。同一年,老校区被推倒重建。而档案室保留的最后照片,正照在那年高考结束后。
季寒川迅速读完报道。无线电作弊,把接器藏在眼镜框里,耳道中放了微型耳麦。等到开考之后,考场内有人接应。接应者是一名老师,姓陈,他拆卷后把试卷提前拍出去。
在外等待的组织者找枪手做卷子,再把答案传回考场学生们的耳麦中。
当时检测技术尚不发达,前两门考试都顺利完成。到第二天上午,综合开考。某个考场内,一个学生的眼镜掉到地上。
一切是猝不及防的意外。老师帮学生捡眼镜时,意外发觉镜框裂开,里面似乎藏了什么东西。而那学生冷汗涔涔,脸色惨白。监考老师看到,迅速明白,自己撞破了一场舞弊案!
于是开始彻查。
一路追踪,最后从组织者那里拿到款名单。顺着名单查下去,让所有人惊诧不已的是,被卷入其中的,多半是一中优等生。后来警方进行多方谈话,不少学生承受不住压力,承认是老师鼓动他们“买答案”。
追根究底,是因为一中前两年升学状况不佳,而校长又急于出成绩,把压力下放到高三教研组身上。某日一名高三老教师与人喝酒,醉了之后说出心中烦恼。然后与对方一拍即合,一手谋划了这场海城第一高科技舞弊案。
为了利益最大化,老师们放弃了普通班学生,把目标定在尖子班。
案情被揭露后,那年一中有近百名学生高考成绩作废。其中有人去其他学校复读,也有人直接进入社会,开始打工。
人生就此走入不同方向。
此外校长引咎辞职。季寒川见到照片,觉得有些面熟。他很快记起来,自己曾在昨天档案室内见到这个人。
他读完一遍报道,总感觉什么地方微妙不对。于是往上滑了滑,看着某一段出神。
昨天下午,他听周围学生聊天,似乎有人说起“百日冲刺”的由来原因。
是升学状况太差,十年都没出过一个状元,过去两年生源愈发糟糕了,好苗子都被其他学校捞走,于是年级开会,校长施压,最终弄出一个类似于“集中营”的政策,让学生们能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学习、提高成绩上。
但季寒川想着这些,又记起邵佑。
实话实说,哪怕“十年没出过状元”,一中也不算很差的学校。和九十八中相比,更是云泥之别。
所以以季寒川的角度看,邵佑在一中,也不是不可能。更何况,他原本是在一班,尖子班,一中的希望。
问题是,昨天晚上,季寒川查了邵佑父亲邵安远的资料。
我有了逃生BOSS的崽 第114节
这让他有些疑惑。一中是不差,可作为海城首富,邵安远的儿子,却在一中……
总有些“不合适”。
以邵家的财力,以邵佑原本在一中一班的成绩,他完全可以去更好的学校。
而不是眼看着持续走低的一中。
所以此刻,季寒川动了动手指。
他昨天只查了九十八中的高考成绩。
这回,关键词变成“海城一中”。
最先出来的报道,就是去年高考喜报。
往下一拉,状元采访。
季寒川看着这一切,轻轻眯起眼睛。
这回关键字没有识别出错,去年的理科状元,是一名一中的女生。点进去看采访视频,镜头前,她落落大方,说起平日的学习娱乐。言语之间,都说一中教学气氛宽松,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另一条采访中,状元的班主任也出场。季寒川见到对方,觉得有点面熟,或许是昨天在走廊中有过擦肩而过。
班主任同样提起学校“氛围宽松”一事,温和地说,老师只在教学中起一个引导作用,最重要的还是靠学生自己刻苦努力。比起传达知识,他们更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非常符合新式教育观。
但和昨天季寒川听到的消息格格不入。
采访最后,记者问一中的状元,平时是怎么安排时间。
状元说,自己是走读,只上两节晚自习。每天正常上课下课,会在晚自习期间完成作业。同时也在发展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高三,但在过去一年中,她仍然担任学校手工社团团长。记者问她觉不觉得这样耽误时间,状元就笑一笑,说怎么会耽误。又举例,说自己的好朋友甚至是模联主席,高三还出去打过比赛,拿了奖项。高考成绩依然不俗。
季寒川看着电脑屏幕,想:显然,老校区那种环境、“百日冲刺”的学习压力,都没有降临在这些学生身上。
在“过去十年升学率”压力下,进行的一切决策,都是谎言。
真相是,高考舞弊案后,新上任的一中校长痛定思痛,在学校内大刀阔斧地进行革新。他亲力亲为,深入一线教学。在过去某年的文科状元采访视频中,季寒川还看到,那男生对校长进行了高度评价。
“校长给我们带过两个月历史课。也就是那两个月里,我下定决心要学文科。”
镜头前,男生温文自信,侃侃而谈,道:“之前总有‘文科无用论’,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不是干巴巴的年代事件,而是一个个让我们反思的、营造更好未来的过往。我在欧老师的课上才学到这些……欧老师的上课方式很棒,听他讲课,永远不会枯燥,就像是在听评书、听故事,故事听完了,知识点也记住了。听说,我们这一届选择文科的比例比往年大幅度提高,都是欧老师的功劳。”
季寒川看到那位“欧老师”的照片。
很巧,也是个熟人,一样在白天档案室中出现过。他是这任校长的上一任,在一中待了足足十年,让一中出了十二个状元。其中有四年,文理状元都出在一中。
季寒川若有所思。
这天晚上,他潜入市图书馆。从市图书馆的过刊合订中,看到了更多关于舞弊案的细节。
他一手打手电,一手翻刊物。报纸走过很多个年头,纸质细薄,季寒川要很小心翻阅。他快速找到几条与一中有关的报道,看到的内容与白天大致相仿。只是又出了一些细节。
里面提到,记者进入某个小区,采访某位当事教师。
这只是含糊一笔。但哪怕季寒川不懂新闻学,也知道,此类写法有些不妥当。但眼下,这是一场“游戏”。
很多事,不能以常理判断。
季寒川把合订本放回原本位置,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第125章 小区
海城是一座很大的城市, 有两千万人在其中饮食起居、工作生活。一中失踪的千余人是近来最大的案子,但也没到占据所有警力的地步。
无数起猝死集中上报, 警方焦头烂额。他们原本不觉得这是“案子”,大约只是当代社会,年轻人压力太大。可忽然有同事迟疑道:“可能是我太较真了吧。但这几个‘猝死’现场, 是不是有点共同点?”
旁人一怔。
“他们的鞋子,好像都是鞋尖对着头的。”
旁人:“……这也, 没什么,吧?”
“不是啊,鞋尖对着床这本身挺正常。有人就是这么上床的, 可你看,这两个鞋子, ”拿出一张现场照片,“摆的整整齐齐!当然,不是说人家不能整整齐齐, 可既然都‘特地摆’了, 为什么不是摆成方便早上穿的样子?一家两家是这样, 算是个人习惯。可这些全部都这样……鞋尖还都对着枕头。”
这段话说下来, 警局一片寂静。
无数人心底发毛, “你你你,别说了!”
提出这点的人忍不住道:“头儿, 你说呢?”
办公室里, 中年人狠狠抽了一口烟。
“把这几天的猝死案搜集一下!晚上都别睡了, 给家里发个消息!干活儿!”
在这同时, 季寒川站在一个老旧小区门口。
他手臂上又多了一条疤痕,“天”字后的“正”成了三笔。
上面照旧垫了一条卫生巾,被衣服裹住,从旁人角度看,不觉得哪里不对。
老旧小区往往物业很差,季寒川从容地直接进去。不用刷卡,也没人要他登记。
脚下水泥地很多地方已经碎了,季寒川绕了一圈,找到小区内老太太们集中织毛衣,聊家常的地方。是个小花园。
他长得好看。只要愿意,就能嘴甜。这会儿三言两语,逗得老太太们满脸是笑。最后问,“阿姨,侬晓得陈老师住辣啥地方?”
被这么个俊俏小伙儿喊“阿姨”,像是自己也平白年轻十岁。只是季寒川的问话,让老太太们倏忽怔愣。原本热闹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寂静。
季寒川心中反道:果然有戏。
他还是笑眯眯蹲在那里,看起来无辜又乖巧,小脸白嫩,嘴巴甜,眼睛也亮,睫毛纤卷,好像电视上都再难找到这么可心的孩子。
一个老太太问他:“侬寻伊是做啥额?”
季寒川想好了。他解释,说自己在读新闻,最近老师布置了作业,让他们对海城过去发生的某件事做一个追踪报道。
自己小组成员选择了当年那场舞弊案。
一边说,一边在身上摸。最后无奈地挠挠头,说自己忘记带学生证。
这话说的,破绽百出。只是他现在面对一群老太太,又有相貌优势。老太太们先入为主,觉得季寒川是好孩子,乖巧可爱,惹人心疼。于是此刻叹口气,相信了他的话。
其中一人说:“伊搬场了。”早在当初舞弊案闹出来,有记者在报纸上写了小区地址,那位陈老师就匆匆搬走。
季寒川想了想,问老太太们,知不知道陈老师搬去哪里。
老太太们相互看看,有些迟疑。最后,却还是告诉季寒川陈老师女儿工作的地方。
季寒川道谢,准备离开。
往小区走,恰好看到一家人开车回来。一身素服,为首的女人抱着一张黑白照片。
季寒川与他们擦肩而过。
然后蓦然回头,往前一步,叫了声:“阿姨!”
那女人一愣,回头,莫名地看他。
季寒川看着她怀里的照片,问:“这是童警官吗?”
那天去医院看他,告诉他会交警队会处理车祸后续事宜、让肇事司机向季寒川赔偿的交警!
抱照片的女人嘴唇颤了颤。她旁边,显然是她丈夫的人揽住妻子肩膀。男人苍老,此刻大约换上自己最好的一身衣服,带儿子回家。
儿子的尸体还躺在太平间里。他们还是很难以置信,向来身体康健的儿子怎么会猝死。他虽然工作辛苦,但也有注意休息……
他们看着季寒川,眼里有痛苦,也有疑惑。季寒川深呼吸,自我介绍,说自己之前出车祸,走在路上被车撞了,是童警官处理。
夫妻二人一怔。
他们其实不太清楚儿子工作过程中遇到什么。但季寒川这样说了,他们就轻轻点头,也不知该如何应话。
季寒川说:“我前天车祸,童警官很热心,一直帮我。”
他见到夫妻二人神色震动。
季寒川说:“没想到……”
他说:“节哀。”
女人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她丈夫用一种保护性的姿态扶住妻子,看季寒川,俨然十分不悦。
季寒川却问:“劳烦问一下,童警官青年俊彦,怎么会——”
女人哭道:“昨天早上,没起来。我们送去医院,说是已经……呜。”
“好了。”他丈夫安慰妻子,又对季寒川道:“失陪。”
两人离开。
季寒川站在原处。他知道自己唐突,但此刻,季寒川心里幽幽冒出其他念头。
他想:这是“意外”吗?
很正常。一座大城市,死一些人……再寻常不过。
哪怕这人自己前天刚刚见过,也可能只是巧合。
前提是,这是“现实世界”。
而非“游戏”。
“游戏”中没有巧合。
季寒川记得清清楚楚,在自己有记忆的第一轮里,那座温泉酒店,有彭总、碎骨女人、镜中会融化的怪物……淋浴喷头喷出的血水,烧焦一般干枯的手臂,还有那个会拖人溺死的温泉,“背靠背”的声音,停不下来的电话铃声。
短短七天,就有这么多鬼怪。最先时还能君子协议,每个鬼锁定一个猎物。但越往后,“规则”对他们的管控越松。
所以季寒川从里没想过,这一轮长达一百天的游戏中,自己只需要应对一件事。
现在已知的问题有:“老校区”的存在,以及邵佑。
对,季寒川很肯定,邵佑也是本局中的一个鬼。只是身份特殊,或许是“祂”。
但季寒川相信,邵佑不会有意害人。
尤其是现在。他知道自己过去惨淡,那么帮助旁人、尽力捞一把的心态,或许正是在与邵佑天长日久的相处中形成。没准是邵佑教会他“善良”。
但这不代表玩家们安全了。
温泉酒店的游戏中,他离开温泉酒店后,一样遇见鬼司机;
溺水之后并未身故、而是得到抢救的玩家住在医院里,没几天,心脏病发作。
我有了逃生BOSS的崽 第115节
显然,酒店中的鬼只是整个城市的一片缩影。事实是,在酒店魍魉肆虐时,城市中的其他角落也在上演惊魂时刻。
可那毕竟是一个小城市,只有百万级人口。不像海城,是千万级的繁华大都市。
“——现在已知的问题有,”老校区,方良摊开一页新练习册,“晚上床头出现的影子,还有半夜会从背后叫人的声音。”
玩家开会。左雯补充:“床头影子是传言,背后声音是现实。后者的破解方法是不要听、不要回应……暂时是这样,不知道后面有没有变故。”
穆向荣:“列这些有什么用?”
左雯瞥他一眼:“把问题找出来,集思广益。总好过临了脑袋发蒙。”
穆向荣“啧”了声,道:“行行行,我看你们还能捣腾出什么来。”
“我怀疑,通往‘外面’的门已经关闭了。”方良说,“这很奇怪,我搞不清这局游戏的具体范围是什么。”
左雯:“还有,你们不觉得进度太快了吗?一百天,这才第三天,就出了这种传言。”按说怎么也要到第三十天吧?
“你们就一唱一和吧。”穆向荣道,“都是让你死,哪有那么多原因。”
左雯凉凉道:“你不想一起想,可以不来。”
方良:“还有,李青说,第一天晚上停电,那时候他在办公室,觉得同办公室里有人影子不对。这会和床头那影子有关系吗?”
左雯咬着笔头,不说话。
他们不知道。
不知道这些讨论、这些疑惑,已经重复过。
他们陷在一样的问题中,无法前行。
只是又有不同。
“有个很严峻的问题,”姚光远道,“食物。”
方良赞同。他在笔记本上写下“食物”二字,然后画一个圈。
姚光远缓缓说:“这个学校里,只有食堂仓库里有吃的……”
董佳泽接口:“但一定不够这么多人吃一百天。”
姚光远说:“怎么办呢?”
穆向荣嗤笑一声,说:“把那些npc干掉,剩下六七十个人,总够吃了。”
左雯微微拧眉,方良道:“有难度。”
穆向荣瞥他一眼,说:“你想饿死?自便。”
方良就不说话了。
“行,大家达成共识。”姚光远结束话题,“具体的,我会和几个身份是老师的玩家商量一下。大家到时候来帮忙就行。”
左雯忍不住问:“你们已经决定了?”
姚光远微微笑一下,说:“是啊,先下手为强。”
第126章 陈老师
季寒川花了点时间, 到第五天,终于找到陈老师女儿。
他约对方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见面。
陈老师女儿今年二十多岁,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当程序媛。她面容素净,坐在季寒川面前,眉眼里带着点紧张和厌烦。季寒川礼貌地请她喝焦糖玛奇朵, 陈莉莉道:“不用。”
季寒川说:“你可以放松一点。”
陈莉莉忍耐地:“有什么话,你直接问吧。”
季寒川就想:哦, 她讨厌我。
很正常。
季寒川觉得,两人身份对换,他也不会拿出很好的态度。所以他很理解陈莉莉, 此刻直接问:“我想知道,陈老师现在怎么样?”
陈莉莉两只手捏着, 放在桌面上,说:“我爸已经不在了。”
季寒川微微一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