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愿(全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阿琐
“玉儿,你要好好的。”海兰珠摸摸妹妹的脸颊,“姐姐若能,姐姐也一定会保护你。”
隔天,鳌拜打点好一切,恭请大福晋和侧福晋回盛京,回去的队伍竟是比来时更隆重些,鳌拜这个人做事,与他粗犷的样貌很不一样,细致又周到。
盛京接到消息,估摸着大福晋到达的时辰,皇太极安排了手边的事,便决定亲自去迎接。
内宫里,扎鲁特氏听闻大福晋要回来了,命宫女将屋子里的金银玉器都归拢起来,把屋子布置的朴素简单,自己也不再穿金戴银的妖艳,选了素色的袍子裹身,起了雪白的狐毛围脖,十分低调地出现在人前。
窦土门福晋瞧着很惊讶,几乎要不认得妹妹,可扎鲁特氏幽幽一笑:“姐姐,一切这才刚开始呢,哲哲和大玉儿一定会想法设法把我排挤走,我倒要看看,是谁笑到最后。”
皇太极亲自到城外迎接,哲哲自然高兴,大玉儿跟在姑姑身后,喜滋滋地看着丈夫,皇太极说:“听讲你把赫图阿拉王城搅得天翻地覆?”
大玉儿气呼呼地瞪着丈夫,一回家他就欺负人。
皇太极对哲哲说:“该把她丢在赫图阿拉,带回来麻烦。”
队伍后头,海兰珠带着外甥女们上前来,孩子们见到父亲立刻缠上阿玛,叽叽喳喳的,叫皇太极不知抱哪个好。
海兰珠笑悠悠地看着,忽然和皇太极对上目光,她心里一颤,可面上没躲开,含笑欠身,道一声“大汗”。
两处相会后,队伍继续前行,临近盛京城郊,看到空旷的土地上,正扎起一座座蒙古包。
海兰珠看得心头一紧,大玉儿不知姐姐的心思,说道:“是不是科尔沁的人来了?”
前方马车上,皇太极正告诉哲哲,扎这么多的蒙古包,是为了迎接蒙古部落的亲王台吉,也包括他们科尔沁部族。皇太极要与各部族长亲王会晤,商谈明年开春后的局势,是很重要的事情。
哲哲心下了然,对丈夫道:“你放心,我会好好招待女眷们。”
皇太极说:“你们不必出宫来,有大宴会时再来,他们且要住一阵子,十天半月走不了。”
说着话,队伍回到皇宫,下马车时,皇太极说:“扎鲁特氏的事,你知道了吗?”
哲哲道:“你心里明白就够了,我这儿没什么要紧的,至于那个小醋坛子,我该教的都说尽了,她实在要和你闹,就把她扔到赫图阿拉去。”
皇太极笑了,回眸看那边正下马车的大玉儿,她一落地就笑眯眯地朝这边看,皇太极朝她伸出手,大玉儿一愣,旋即欢喜地跑上来。
大汗亲迎大福晋和玉福晋回宫,对于留在宫里的女人们,是很响的警钟。
过去一个月里她们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皇太极一概不闻不问,但此刻就是严正的警告,让她们知道各自的分量。
清宁宫里,宫女们摆下蒲团,扎鲁特氏正式拜见哲哲,她从客人变成尊贵的东宫侧福晋,哲哲就必须给她该有的体面。
她大大方方地说了些叮嘱的话,命阿黛将预备好的赏赐之物交给扎鲁特氏,笑问窦土门福晋:“你初来的那日,我与你讲的话,你可还记得?”
孱弱的女人愣住,脑袋一片空白,惊慌失措地看着大福晋。
哲哲含笑:“我说过,大汗不喜欢惹是生非的女人,大汗不喜欢的,我自然也不喜欢。”
扎鲁特氏那样乖觉,如何不明白,大福晋这是在对她说,上前福身道:“大福晋,您放心,我和表姐会好好侍奉您和大汗,我们这样的命,能有今日,全是托大汗和大福晋的福,若不知惜福,就罪该万死了。”
大玉儿面无表情地站在一旁,她身上还带着旅途的疲倦,方才见到皇太极的喜悦,此刻已消去一大半,她当真是从心里厌恶这个女人。
可扎鲁特氏突然作呕,捂着嘴扶着她身旁的宫女,哲哲眉心一颤,心里有了算计,这妖妇果然开口道:“大福晋,有件事还没向您禀告,我……好像有身孕了。”
大玉儿脑袋一轰,身子不自禁地晃了晃,只有哲哲心若磐石,淡淡地说:“没找大夫看一眼?阿黛,去请大夫,十四贝勒旗下有明朝来的太医,明朝皇宫里的养胎之道,也该教给侧福晋。”
消息传开,皇太极派了尼满来,几位大夫轮流把脉,确定扎鲁特氏有了身孕,女眷们唏嘘不已,纷纷向侧福晋道喜。
大玉儿从听见那句话起,就脑袋一片空白,之后根本不记得发生了什么,等她醒过味儿来,已经坐在自己侧宫的炕头上,看见乖巧的雅图将妹妹带走,说着:“额娘累了,我们不要吵额娘。”
她醒过神,抬起头,窗外斜对面的侧宫人来人往很热闹,那些庶福晋们上赶着去道喜,区区一个月光景,扎鲁特氏就笼络了人心。
这天夜里,皇太极在清宁宫歇息,他会和哲哲说什么,大玉儿不知道,没想到回宫的第一个晚上,大玉儿就失眠了,抱着被子翻来覆去,难道盛京皇宫的炕头,没有赫图阿拉的温暖吗?
第二天早晨,昏昏沉沉的人,在笑声里醒来,孩子们早已被乳娘抱走带去吃早饭,大玉儿不知眼下是什么时辰,起身走到窗前,扎鲁特氏的屋子里,还是这么热闹,今日,该轮到宫外的贝勒福晋们来道喜了。
“你还没起呢,都什么时辰了。”闯进门来的,是齐齐格,她脱下大毛氅,站在火炉边搓手,“快起来吧,晌午姑姑那儿摆宴,大家都去呢。”
“我不想去。”大玉儿冷然道,“我连假惺惺的祝贺都不想给,反正她也不喜欢我。”
齐齐格叹道:“你若非要这样子,最终也是大汗面子上挂不住,何必呢。”
大玉儿心里是明白的,嘴上虽然强硬,可该做的事,她终究还是会做。
但忽然想起来,便盯着齐齐格看,齐齐格知道她什么意思,苦笑道:“没影儿呢,前几日我的月信又来了。我也想明白了,大概我和多尔衮命中无子,只要他一辈子心里都有我,咱们好好过日子吧。”
“你想明白了?”大玉儿问,“别又是在人前逞强,上回你可把我吓得不轻。”
齐齐格说:“不然呢,逼死自己,还是榨干多尔衮?”
大玉儿一愣,随即大笑,捶打齐齐格说:“你这个人,大白天的……”
海兰珠进门来,见妹妹笑着,她心里踏实了,问道:“说什么呢,这样高兴。”
琉璃愿(全集) 第64章 海兰珠离宫
那样的玩笑,可不好对姐姐讲,做妹妹的心里有分寸,海兰珠也不会追问。
待大玉儿穿戴整齐,三人到清宁宫说说话,贝勒福晋们陆续到了,哲哲做东,为了祝贺扎鲁特氏有身孕,一起在宫里用了午膳。
大政殿这边,午膳前,多尔衮带着鳌拜来拜见大汗,说他在赫图阿拉救了出游在外的玉福晋和兰格格。
鳌拜叩首行大礼,皇太极道:“你伯父没了的时候,便想召你来盛京,既然来了,就留下吧。多尔衮,你安排一下。”
“是。”多尔衮应道。
“漠南各部不日抵达,这件事已经交给济尔哈朗,明面上,允许他们随意出入盛京城,毕竟各家福晋娘家的人都到了。”
皇太极神情淡淡地吩咐:“但我并不希望他们把盛京城当自己的家,你暗中派人看紧每一个人,记下他们所有的行踪,决不允许任何人在城内骚扰百姓。”
多尔衮道:“大汗,鳌拜是生面孔,不如就让他也参与这件事。”
皇太极瞥了眼鳌拜:“你看着办吧,有任何异动,向我禀告。”
夜里,多尔衮忙完所有的事,回到家中,齐齐格告诉她今天大福晋那儿的光景,说扎鲁特氏改头换貌变得异常朴素,不知之后的日子还要掀起多大的风浪,真真是人中的人。
多尔衮嘴上不说,心里想着大玉儿,她那样的性情,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但愿扎鲁特氏能安分守己,她若敢欺负玉儿……
他心里苦笑,真出了那样的事,他要怎么做才能保护玉儿?
“今天玉儿问我,怎么身子没动静。”齐齐格捧着丈夫的衣裳,低头摩挲衣料上的绣花,神情委屈地说,“我说我想通了,所以这话,我也想对你说。”
多尔衮正经神情:“你说,我听着。”
齐齐格道:“怕不是我的身子不好,就是你的身子不好,我们年轻轻的总怀不上,或许我们命里就不该有孩子。但我想,总不能叫你绝后的,这几天你去别院,你听我的,倘若连那两位都不能有,那就……”
多尔衮笑:“找大夫给我瞧瞧?”
齐齐格涨红了脸:“你别生气,我是瞧过的,大夫说我挺好的,我再瞧也瞧不出什么了。”
多尔衮道:“知道了,不必去别院,明日就找大夫来看看我。”
齐齐格忙说:“那你多没面子,要是叫人传出去了,都该笑话你,不论如何,先和那两位试试呗。”
多尔衮不屑:“这有什么,老天爷给的身子骨,什么样的身体就过什么样的日子,我们若真的命中无子,去路边捡一个抱一个没人要的孩子,也是积德行善。”
这样没面子,甚至屈辱的事,多尔衮却说得这么坦然,齐齐格知道自己这辈子跟对了人,她嫁了世上最好的男人。
他们这辈子,注定还有许多坎坷,这会儿打仗,皇太极少不了多尔衮,待有一日江山大定,那时候就再容不得功高盖主,多尔衮能活着就不错了。
如此想来,孩子算什么呢,没有孩子,他们还少一份牵挂。
“那看也不必看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齐齐格说,“多尔衮,我想通了,咱们好好的就是了。”
多尔衮搂过她,很是欣慰,便道:“过些日子漠南各部都到了,科尔沁也来,你去跟着大福晋一道接待家里的人,难得相聚,也请她们来家里坐坐。”
齐齐格欣然:“你放心,这盛京城里,除了姑姑,还有比我更周全的人吗?”
此刻,皇宫内的灯火已渐渐熄灭,一片寂静中,高大的身影敏捷地进入凤凰楼,微弱的烛火下,皇太极看着跪在面前的人,说道:“你暂且跟着多尔衮,他心思细腻,你怕是也留不长久,到时候顺其自然,不必太执着。但这些日子,能观察的事,都要细细记在心里。”
鳌拜道:“小人明白,请大汗放心。那日不知十四贝勒要到赫图阿拉,当时见侧福晋遇险,小人不得不出手相助,暴露了行踪,还请大汗恕罪。”
皇太极道:“不碍事,本就是叫你暗中保护她,知道她闲不住,必定出去逛。也好,给你个机会和多尔衮相遇,不然我还总要找个机会,让他赏识你。”
鳌拜说道:“今日小人见了多铎贝勒,十五贝勒看小人的眼神,十分忌惮。”
皇太极颔首:“他们兄弟三人,各有各的长处,就算是阿济格也不能小觑,你安心办差,其他的事不必考虑,到时候了,自然会吩咐你。”
鳌拜领命,悄无声息地离去,皇太极走向靠着宫苑的窗口,他也没想到,扎鲁特氏竟然怀孕了,生男生女他都不在乎,可哲哲必定会再次承受来自科尔沁的压力,玉儿心里也不好受。
他曾对大玉儿说,不要自己的女人活得辛苦,可分明所有的辛苦,都来自他。
昏暗的月色下,有瘦弱的身影抱着孩子匆匆走过,身旁的宫女打着灯笼,她们悄然进了侧宫。
看那身形,仿佛是海兰珠,皇太极奇怪自己竟然能分辨出。再想想,这几日见到的人,仿佛和先头刚来时不一样了。
他大抵是饿了,突然可惜起了那一盒点心,那天没能尝一尝,实在可惜。
之后的日子,皇太极依然忙碌,在家和不在家,几乎没什么差别。
后宫里,扎鲁特氏为了保住胎儿,在她的侧宫里不大出门走动,少了她兴风作浪,宫里自然消停,大玉儿也不会主动见她,巴不得这个女人消失。
天越来越冷,漠南各部的队伍陆续抵达盛京,吴克善也带着妻儿赶到。
在此之前,他曾与哲哲书信往来,信中不过是一些问候请安的话语,对于大玉儿和海兰珠,倒不曾提起什么。
大玉儿虽然想念家乡的亲人,但对亲哥哥也是淡淡的,她当然厌恶吴克善逼着她给皇太极生儿子,可她的人生终究已经有了着落,且死心塌地地爱着皇太极,对于吴克善只是讨厌,并不惧怕。
海兰珠就不同了,几乎提起亲哥哥的名字,她就会颤抖。
可她不愿让妹妹为自己悲哀难过,吴克善毒杀她的胎儿,逼她来盛京的事,始终还没有在玉儿面前点破。此番她私下与哲哲商量,姑侄俩都认为,若能不叫玉儿知道,就不必再提起。
这一日,吴克善携妻儿进宫,海兰珠站在哲哲身边,几乎不敢抬眼看他,早已是吓得浑身僵硬。
吴克善提出要他的妻子儿媳去见窦土门福晋和扎鲁特氏,哲哲便命大玉儿领路,大玉儿心中纵然千万个不情愿,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稳稳当当地答应下了。
她们一走,屋子里只留下吴克善,哲哲命阿黛将宫女们也带出去,海兰珠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也要跟着阿黛走。
哲哲将她留下,道:“该说的话,你们兄妹今日就说清楚吧。”
吴克善冷笑:“我听人说,妹妹要求大汗杀我?”
海兰珠吓得直哆嗦,僵硬地摇头:“没有,哥哥,我没有……”
吴克善缓和下神情,道:“我想也是,妹妹连蚂蚁都不敢踩死,怎么会有杀人的心。”
哲哲从中调和:“你不要听人胡说,现在就说说,如何安置海兰珠,她虽是我的侄女,可也总不能没名没分地住在宫里。”
吴克善问哲哲:“姑姑,大汗看不中海兰珠吗?海兰珠这样美貌,大汗不动心?”
哲哲冷然:“你以为大汗是什么人?吴克善,你越来越轻狂。”
吴克善想了想,叹气道:“也罢,既然这里留不住,我把海兰珠带回去吧,得叫姑姑和玉儿为难。”
海兰珠看着哲哲,央求姑姑不要让哥哥把自己带走,可吴克善却道:“妹子,哥哥若有对不住你的地方,还请你不要放在心上。跟我回科尔沁,跟你嫂子一道作伴,在自己的家总好过寄人篱下,你也不能给姑姑和玉儿添麻烦,是不是?”
海兰珠没得选,世上能庇护她的人不在了,她的命,就只能听凭兄长的摆布。
这日日落前,宝清为海兰珠拾好了东西,因清宁宫里有客人,哲哲没来相送。
大玉儿满心以为姐姐只是去城郊陪着嫂嫂们住几日,根本没想着会彻底分别,于是在清宁宫陪哲哲一道接待客人,也没有来送。
吴克善的福晋催促小姑子:“天要黑了,妹妹,我们走吧。”
海兰珠目光呆滞,从宝清手里接过细软,跟着嫂子一步一步地挪动。
她们走过凤凰楼,恰遇皇太极从楼里出来,吴克善的福晋立刻下跪行礼,海兰珠却怔怔地站在风里,神情茫然地看着皇太极。
“多派几个人相送,怕是要下雪了。”皇太极淡淡地,对吴克善福晋道,“你们在城外,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只管叫人来说,过几日我和福晋也要出城来,一家人好生聚聚。”
他看了眼海兰珠,什么都没说,便带着人往大政殿而去。
吴克善福晋起身来,拉着海兰珠说:“妹妹,走吧。”
琉璃愿(全集) 第65章 救我……
海兰珠绝望了,如行尸走肉般跟着嫂嫂离开皇宫,颠簸的马车上,能听得街上的热闹,闻见人间的烟火。
盛京城多好,活着多好,可如有万一,她已为自己安排好了去路。
夕阳西沉,华灯初上,多尔衮带着几道旗下汉臣范文程的奏折,赶进宫城,向皇太极说起被大金军队占领的地方,当地百姓的抵抗和处置法子。
皇太极一向以招抚为先,而多尔衮等前线的大将,则多以恐吓杀伐为主。
好人要让皇太极来做,多尔衮心里是明白的,为君者,当以仁德治天下。
“这些汉民说,他们不是明朝皇帝的奴才,也就谈不上是我大金的俘虏。”多尔衮笑道,“倒是一群民智开化的老百姓,派来和范文程谈判的人,头一回没指着他的鼻子骂他是走狗。”
皇太极看罢范文程的折子,他在折子里提到,那里地处明朝边境,虽较南方距离都城北京要近些,但因冬季寒冷寸草不生,不如南方富饶。
明朝朝廷莫说看重这些地方,平日里连抚恤补给都不乐意,若非当地百姓勤劳,指望朝廷,早就饿死绝了。
“这可是边境啊。”皇太极唏嘘不以,“他们以为派下驻军防守,就能守住吗?驻军随时能撤,可百姓才是扎根的人,老百姓才是能真正守住城池的人。”
多尔衮道:“大汗,范文程的意思是,先将他们丢在一旁,让他们看看我大金的国威和安抚诚意,我们的大军继续前行,改天再回过头来,将他们降服。”
皇太极道:“他们明知归属由不得他们做主,即便无力抵抗,也要把话说明白。多尔衮你命范文程去查查,是谁在他们的村子里教书育人,看看当地的孩子们,念的都是什么书。”
多尔衮抱拳道:“臣遵旨。”
他转身要离去,皇太极忽然叫住他问:“齐齐格家里的人,到了吗?”
多尔衮应道:“到了,齐齐格正在城外与他们相聚,我这就要去接她回来。”
皇太极说:“哲哲那里也接待着客人,我过去不方便。”
多尔衮不大明白,只见皇太极起身,笑道:“正想出去走走,不必惊动什么人,我跟你去转一圈。”
“大汗,这……”
“不碍事,他们见了我们,也只会拉着我们喝酒,他们怎么会怕。”皇太极不屑地说。
遂唤来尼满,命他留守大政殿,有任何事即刻往城外营地通报,便是披了大毛氅,乘着夜色,与多尔衮策马奔向城外。
盛京城外,科尔沁部族所在的地方,海兰珠正独自在蒙古包中,她才换下了草原的衣裳,呆呆地坐在榻上。
“妹妹,你换好衣裳了吗?”帐子外,传来嫂嫂的动静。
“好、好了……”海兰珠惊恐万状地看着门帘,便见嫂嫂进来,冲她笑着,“妹妹,我们去喝酒,今晚很热闹。”
“我不想去。”海兰珠低垂着眼眸,手指紧紧地缠在一起。
“你哥哥要你去,说一家人难得相聚。”吴克善的福晋,上前来,半是哄劝半是强迫,拉着海兰珠的手,已是不容她拒绝。
海兰珠无力抵抗,几乎被嫂嫂拉着出了门,她不敢想象之后会发生什么,可她想好了,万不得已,还有一死。
营帐之间,人来人往,即便夜色渐浓,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正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海兰珠被嫂嫂拽着手,不知要走向娜里,心中已是一片死寂,却在此刻,迎面过来几个男人。
她的嫂嫂只顾着往前走,又或许是陌生不认得,竟没细看一眼走过的人,可海兰珠认出来了,宫中无数次的相遇,皇太极的身影即便在夜色里,她也能认得。
两处擦肩而过,为皇太极引路的火把将海兰珠的眼眸照亮,她一面被嫂嫂拖着走,一面将目光留在皇太极的脸上。
皇太极眼中所见,不是那日皇陵大殿上绝望求死的人,这一刻她依然绝望,可凄美的眼眸里,是求生的光芒。
深宫里,大玉儿陪姑姑送走客人,在一旁笑道:“见不到想念,见到了又觉得麻烦,怎么能有这么多的人。姑姑,咱们还是想念想念,往后不要见的好。”
“没个正行。”哲哲嗔怪,而看着大玉儿,忽然见她身边空落落,不再有海兰珠的身影,还真有些不习惯。
更重要的是,她担心吴克善出尔反尔,担心只是为了从她身边把海兰珠带走才说尽好话。
哲哲有些后悔,她不该让吴克善把人带走,不论如何总有办法安置海兰珠,怎么都比回科尔沁强。
“姑姑?”大玉儿见哲哲出神,笑道,“她们进宫,大家都一板一眼怪累的,不如我们出去呗,我们去城外逛逛,一定比在宫里自在。”
哲哲淡淡地说:“早些睡吧,别成天只想着玩。”
大玉儿不敢再多嘴,送走姑姑后,回到自己的侧宫,还不肯入睡的雅图,一个劲地问她姨妈去哪儿了。
想起姐姐来,又见宝清重新回侧宫当差,这才明白,姐姐不是去宫外与家人相聚几日就回来的,姐姐这是要直接跟着他们回科尔沁了。
大玉儿的心顿时沉甸甸,抱着雅图哄她:“你乖乖的,额娘明天就带你去。”
盛京城外,歌舞依旧,坐在陌生的蒙古包里,海兰珠能听见笑声歌声。
曾经,这是她最喜爱的声音,小时候带着妹妹,跟随大人载歌载舞,高兴得夜里不肯睡,科尔沁是她的家乡,即便到这一刻,她仍旧相信那里的草原,是世上最美的地方。
可是……
呼啦一声,门前的帘子被掀起,寒风猛烈地灌进来,带着浓浓的酒气。
海兰珠隐约听见了熟悉的声音,是哥哥在说话,但门帘落下,吴克善并没有出现,直挺挺站在她面前的,是札赉特部的苏赫巴台吉。
“你……要干什么……”柔弱的女人,双眸含泪,她感受到了威胁。
海兰珠很清楚在这蒙古包里即将发生的事,吴克善果然没有让她“失望”,他甚至等不及回科尔沁,既然自己无法成为皇太极的女人,他立刻就要把自己送给更多的男人,用她肉体来换取更多的利益。
整个草原都知道,科尔沁的海兰珠格格,是上天赐下的明珠,她的美艳可以照亮黑夜,她的温柔可以让大地回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