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愿(全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阿琐
海兰珠把着他的手,教他如何抱孩子,看着岳乐的模样和个头,倘若她的儿子还活着,也要十岁了。
老天像是和她开了一个大玩笑,她曾经和亡夫那样恩爱和睦,却没能留下一个孩子,那些孩子们,像是预见了父亲的早逝,早早地先去等他了。
大玉儿见姐姐眼底有哀伤,知道她在悼念自己的孩子,十分心疼,之后一道去园子里散步时,一直紧紧握着她的手,把海兰珠冰凉的手指捂得暖暖的。
这天夜里,皇太极还是摆宴招待了科尔沁的来客,然只有男宾,女眷一概不列席,如此大玉儿和海兰珠不出席,谁也不会觉得奇怪。
吴克善在盛京逗留了三天,见皇太极毫无挽留之意,悻悻然带着家眷回去了。走之前来向哲哲请辞,撂下话说,若是一年内大玉儿和海兰珠再无动静,他会继续送女人来盛京。
这些话,哲哲如实转达给了海兰珠和大玉儿,毕竟她的立场,也希望科尔沁能尽快有希望。
说是逼迫也好,说是恳求也罢,哲哲可以帮她们避开吴克善,可她们肩负的命运,避无可避。
大玉儿冷笑:“姑姑,科尔沁的女孩子,来得及生,来得及长吗?”
那一夜,皇太极在大玉儿屋子里歇息,将行云雨时,大玉儿心里一片冰凉,如何也撩拨不起来。
皇太极见她可怜,舍不得用强,搂在怀里说:“好了好了,我们睡。”
大玉儿轻轻嗫嚅:“对不起。”
皇太极温和道:“反正过些日子你就好了,别叫我招架不住便是。”
大玉儿在他胸前蹭了蹭,信心满满地说:“大汗,我们一定会有儿子。”
“那是自然。”皇太极毫不怀疑。
“我那天在七七贝勒家,见到岳乐,那孩子知书达理,长得也俊。”大玉儿问道,“说起来,岳乐念书这样好,还比叶布舒和硕塞大些,为什么不让他进宫来上课,也能带带叶布舒和硕塞。”
皇太极摇头:“让岳乐进宫,其他家的孩子呢?你知道我现在有多少侄儿和侄孙子吗?”
大玉儿笑了,皇太极叹气:“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让他们都进宫,只能这样了。”
“那么让叶布舒和硕塞去宫外念书呢?”大玉儿说,“把他们丢到兄弟里去,或许有了竞争,就长进了。”
皇太极摇头:“他们年纪小,我怕他们在外头乱说话,又怕他们学了什么我不知道,说来说去,也怪我不好,什么都要操心。其实我们兄弟当年,阿玛养我们就跟放羊式的,哪有功夫来教,等我们长大了,抓着哪个用哪个。”
大玉儿坏笑:“大汗,那你是山羊、绵羊还是羚羊?”
皇太极低头看着她,见她心情好了,心头一热,猛地将她压在身下,气声暧昧地说:“是长了又石更又长的角的……”
“啊……”
大玉儿失声,传到门外头,几个新来的小宫女吓了一跳,苏麻喇干咳,一本正经地说:“没事,过些日子你们就习惯了。”
琉璃愿(全集) 第164章 准奏
说起来,宫里近来多了许多人手,新选进宫的宫女,大玉儿这里也得了几个。
年纪大的一些都退了出去,如今新进宫,学的规矩也十分繁琐。
前些日子,宝清和苏麻喇被叫去学规矩,宫女内侍之间,有了明确的等级分配,让苏麻喇和宝清不服气的是,娜木钟的丽莘竟然和她们平起平坐。
苏麻喇向大玉儿抱怨,大玉儿却说:“将来我们去了紫禁城,要管更多的人,那么大的宫殿,得多少人才伺候的过来?你好好学着些,将来管这些人,都是你的事。”
宫里的变化,明眼人都看得见,且朝堂之上,越往年关,越多的大臣请奏大汗,请皇太极称帝,可皇太极一再推脱。
除夕前一晚,多尔衮回到家中,齐齐格抱着东莪在门前等,小娃娃一见阿玛就高兴,伸出小胳膊要抱抱。
可多尔衮才抱过孩子,远处有人骑马来,齐齐格眼睛好,说:“是代善和济尔哈朗。”
多尔衮微微蹙眉,二人和他们的随从果然在面前下了马。
齐齐格恭恭敬敬地行礼后,从丈夫怀里抱过孩子,济尔哈朗给东莪塞了一块元宝,客气几句后,兄弟几人便一同往书房去。
婢女们奉了茶,齐齐格命不相干的人都退下,她心里琢磨着,这两人来,该是为了请皇太极称帝的事。
前些日子,皇太极恢复了豪格贝勒的爵位,听多尔衮说,是为了称帝之后,好封亲王,长子必然要有一席之地,而多尔衮兄弟三个,他也想尽量争取。
男人们在书房谈了一个多时辰,将走时,齐齐格迎来,挽留他们吃了饭再走,可代善和济尔哈朗还有其他地方要去,多尔衮不强留,齐齐格自然也只是客气客气。
门前人散去,多尔衮站了一会儿才回来,见齐齐格一人等着,问道:“东莪呢?”
“睡了。”齐齐格问,“什么事?皇太极要称帝吗?”
多尔衮说:“是啊,代善要我和他们一起,还有其他人,在元旦朝会上,跪请皇太极上尊号。真可笑……”
齐齐格叹道:“你也没法子,你若不乐意,你就是头一个反的,皇太极将来要杀你,都不必找借口。”
多尔衮紧握拳头:“我现在要反,也不是反不得,可我们一旦内乱,明朝一定会伙同朝鲜来夹击,不论如何,要先把他们踩在脚底下,待江山稳定后,我再来争取。”
齐齐格笑悠悠说着残酷沉重的话语:“可千万别等不及,叫他先杀了我们,多尔衮啊,我也想做皇后。”
多尔衮搂过她:“等一等,齐齐格,一定会有那一天。”
话所如此,他心里却重重地一颤,真的到了那天,玉儿怎么办?
围场回来后,齐齐格代替大玉儿向他道谢,就把多尔衮心里暖上了。他知道玉儿一定是有所顾忌,才无法亲自对他说,这样也好,他绝不想在自己还不能保护玉儿的时候,让她因为自己而受伤害。
虽然冷静下来,多尔衮常常觉得自己很可笑,他这辈子什么都闯过来了,唯独这一关,无论如何都过不去。
原来江山和美人,当真可以并重,令人难以抉择。
天聪十年元旦的早晨,哲哲天未亮就起了,穿戴整齐,站在宫檐下仰望着凤凰楼。
四处侧宫都还没亮灯,但不久之后,海兰珠披着风衣出来,她还没梳头,面上带着几分睡意,很紧张地问:“姑姑,您怎么了?”
“穿这么少,你冷不冷?”哲哲摸了摸海兰珠的手,拉着侄女进门去,面上却欢喜地说,“姑姑是心里有些激动,睡不着。”
今日,当朝臣再次奏请皇太极称帝,皇太极就要答应了,对于大金是改变历史的一刻,皇太极只对哲哲说了,大玉儿和海兰珠并不知道就在今天。
方才海兰珠睡醒,听门前值夜的宫女说大福晋正站在宫檐下,她担心姑姑有什么事,赶不及就出来看一眼。
宝清带着宫女捧来主子的衣裳,哲哲一时兴起,亲自为海兰珠梳头,她端详着镜子里的侄女,笑道:“你额娘就是大美人,你和玉儿把她的美都继承了。”
海兰珠脸颊微红:“小时候,都说我像姑姑呢。”
哲哲笑道:“你的嘴巴也甜了,学得玉儿吗?”
海兰珠道:“因为心里甜,嘴巴就甜了,姑姑……对不起。”
哲哲淡淡一笑,捧着她的长发小心打理:“对不起什么?没能生儿子?”
“我一直觉得姑姑偏爱玉儿,我刚来的时候,您对我那么凶,我以为您嫌弃我。”海兰珠道,“可是大汗把我接回来后,姑姑是第一个接纳我,还劝我开解我,其实当时我都想好了,您会为了玉儿不待见我。现在想,我的心是多窄,明明被您疼爱着,却不知珍惜。”
哲哲笑道:“都是我的侄女,都是命不由己的孩子,姑姑怎么会不疼你。你受了太多的苦,我若不再好好疼你,将来怎么去见你的额娘。”
海兰珠转身来,满眼的幸福:“姑姑,我会好好的,不再让您操心。”
哲哲为她将青丝盘起,欣慰地说:“姑姑从没为你操心过,只担心你的身体,别怪姑姑多嘴,咱们不为了生孩子,也该好好保养。你素来孱弱,吃些温补的药增些底子,为了自己也为了大汗,可好?”
海兰珠温顺地点头:“我听姑姑的,明天就让大夫来给我看看,熬些补药吃,也好逼着大汗吃些。”
哲哲很高兴:“是啊,也逼着他吃些。”
吉时将至,大玉儿打扮齐整来清宁宫,规规矩矩地向哲哲叩拜新年,很快娜木钟也来了,她的肚子越来越大,站在人群中十分显眼。
哲哲叮嘱几句后,便带着女眷们前往十王亭。
她还清楚地记得,去年元日,扎鲁特氏还在侧宫里挣扎,一转眼,她从这人间消失,而很快又有人来替代她。
十王亭前朝贺的阵仗,让娜木钟第一次感受到大金的霸气。仰望皇太极走上高处,娜木钟内心不禁奔腾翻涌,她捧着自己的肚子,一定要让腹中的儿子,将来也站在那里。
大玉儿和海兰珠,跟随哲哲而立,她们都发现,在姑姑的眼角噙着泪,而大玉儿已经知道,姑姑天没亮就起了,海兰珠和她都认定,今天肯定有什么大事。
而眼下最大的事……
今日朝贺,不同以往,只见以代善为首,济尔哈朗、多尔衮、阿巴泰、阿济格、多铎、豪格、杜度、岳托、萨哈廉等等地位显赫的贝勒贝子相随,齐齐奏请皇太极上尊号,改元称帝。
大臣们见这阵仗,纷纷附和,十王亭前跪倒一片,呼声如雷,震动山河,叩请皇太极称帝。
哲哲带着女眷们,稳稳地站在一旁,她们不能干政,她们只能等待结果。
而此刻,大玉儿终于懂了姑姑为何眼中含泪,姑姑陪着大汗一路浴血而来。虽然大玉儿嫁给皇太极时,努尔哈赤尚在,但当时已几乎大局已定,皇太极对于将来已胸有成竹,最辛苦最艰难的日子,大玉儿并没有经历。
曾经的辛苦,曾经的难处,都在姑姑眼角的泪水里。
大玉儿一直自以为,姑姑不像她爱皇太极那般爱着她的丈夫,这一刻她才明白,姑姑的爱,已经超越了男女之情。
“准奏!”皇太极朗声答应,大金的历史,在这一刻改写。
哲哲屈膝跪下,海兰珠和大玉儿纷纷跟随,昔日大玉儿对皇太极玩闹的那句万万岁,响彻皇宫,震得大玉儿脑袋发嗡,那之后一整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都仿佛盘踞在耳边。
那之后,男人们还有很多很多的事,女眷们退到内宫,几位嘴巴甜的贝勒福晋,上赶着称呼哲哲为皇后娘娘,到了今天,哲哲也不谦辞了。
人来人往的一整天,大玉儿疲于应付,今天是大日子,她再如何不喜欢应酬,也要为皇太极撑着体面。
直到夜里,大宴之后,宫里才终于安静。
大玉儿瘫倒在炕头,拉着苏麻喇说:“我的耳朵好疼,我嗓子也疼,今天把一年的话,都给说完了。”
苏麻喇兴奋地说:“格格,往后奴婢,是不是该改口像汉人那样,叫您娘娘了?皇上会封您做什么妃呢?贵妃吗?”
大玉儿想起了那个“宸”字,骄傲得意:“怕是比贵妃还好呢。”
苏麻喇眉开眼笑:“娘娘吉祥。”
大玉儿嗔道:“别轻狂,姑姑说了,要谨慎。”
她坐起来,要一口奶茶吃,忽觉小腹隐痛,之后屏退宫女查看,果然……她的月信在推迟了五天后,还是来了。
苏麻喇安抚她:“格格别着急。”
大玉儿叹道:“我可是一口气生了仨闺女,怎么现在突然就不成了呢,我都快把大汗榨干了。”
苏麻喇噗嗤笑出声,大姑娘听着脸都红了。
大玉儿拍她的脑袋:“再笑,当心我回你的压岁钱。”
苏麻喇捂着怀里的钱袋:“格格不能,我一年就盼这几天,而且钱袋还是大格格给我绣的。”
大玉儿白她一眼,慵懒地翻过身:“你们都喜欢姐姐……对了苏麻喇,说起来,姐姐她的月信,是不是都不准?”
“是啊。”苏麻喇捧着海兰珠赏赐给她的美钱袋,数着里头的碎银子,“我听宝清说,两三个月才来一趟,去年夏天一直没来,大福晋不是差点以为怀上了。”
琉璃愿(全集) 第165章 阿玛,去紫禁城
苏麻喇将自己的钱点一遍,抬头问:“格格,您怎么问起这些来?”
大玉儿弱声道:“我听姐姐说,她答应姑姑了,明天开始吃补药补身体,当然不是为了生孩子,只是为了她身子太弱。”
“奴婢也听宝清说了。”苏麻喇道,“今天宝清就在安排人手负责熬药。”
“我吧……不是学姐姐啊。”大玉儿有些纠结,“我现在急着想要孩子,是和大汗一起想要孩子来着,我是不是该吃点什么?不然怎么老怀不上呢。”
苏麻喇这才明白了,嘿嘿笑道:“是拉不下面子吧,从前不肯喝,如今想喝药了,又不好意思喝。”
大玉儿翻身来瞪着苏麻喇:“你聪明,那你给我想法子。”
苏麻喇好生道:“格格,别吃,吃了心思更重。不吃要不着,我们还能怪不吃药,吃了药再不成,心里就真的苦了。奴婢觉着,大汗虽然想要您和他的孩子,可大汗一定更希望您活得洒脱自在些,再说了……”
大玉儿听得正起劲,容不得苏麻喇大喘气:“你说呀。”
苏麻喇怯然嘿嘿笑:“万一,又生个小格格,怎么算?”
大玉儿也笑了:“那也是我的宝贝疙瘩,生女儿怎么啦……”自然,她越说越弱气,“我知道,他如今是真的想要儿子,多几个儿子,至少有的挑,如今生养了,也还来得及教。苏麻喇啊,我还是那句话,倘若早生二十年遇见他,该多好。”
之后几日,为了登基称帝一事,皇太极忙得不见人影。
内宫里哲哲带着海兰珠和大玉儿,也同样忙于应付前来道贺的宗亲女眷,一并正式制定新的宫规。从今往后,女眷们入宫请安,也处处要讲究规矩,甚至连行礼的姿势,也要有人来一一纠正,从哲哲到宫女到各府各家的仆婢,都要遵守。
直到初六,皇太极才头一回踏入内宫,一进哲哲的屋子,听得宫女们说“皇上吉祥”,他不禁一笑,说哲哲:“你倒是教的快,大政殿那边,还没改口呢。”
哲哲欣然:“那怎么成,我如今也受着人家叫我娘娘呢。”
皇太极心中动容,哲哲陪他二十余载春秋,历经坎坷辛苦,他张开臂膀,要拥抱他的妻子,哲哲脸一红,轻声道:“大汗,宫女们看着呢。”
皇太极搂过她,嗔笑:“你怎么不改口?”
哲哲面含春风,满眼骄傲地仰望她的丈夫:“皇上恕罪,臣妾这就改。”
皇太极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过了元宵,动工建造天坛,五月登基大典时,你也在那天册封皇后,我要拉着你的手,一起走上天坛。”
哲哲内心澎湃:“是,皇上,我盼着呢。”
他们一道用了午膳,说了许多前朝后宫的事,饭后皇太极还有政务,而宫里也有女眷要来请安听规矩,稍事休息后便离了。
走出清宁宫,抬眼就见宫人往海兰珠的侧宫送药,他皱眉问哲哲:“海兰珠病了?”
哲哲解释只是补身体的药,不为任何目的,是担心海兰珠底子太弱,该趁着还年轻好好养一养。
皇太极松口气,信步走来,掀起帘子,便见海兰珠正吃药,她余光瞥见自己,一紧张,呛住了,咳得喘不过气。
皇太极忙走进来,在她背上顺气,海兰珠怯怯看他一眼,果然被嫌弃了。
“慢些吃。”
“知道了……”
海兰珠赧然起身,带着宝清周周正正地向皇帝行礼,皇太极含笑看着她,伸手搀扶起:“学得真不赖。”
“皇上。”海兰珠喊出口,心里一阵激动,气色姣好的脸上,笑容更美。
“看来这药管用,你气色好多了。”皇太极说,“可也别吃得太凶,熬药要仔细谨慎,知道了吗?”
海兰珠道:“姑姑派人看着呢,这帖药只吃二七十四天,刚好过完元宵就不吃,大夫说,是药三分毒,没必要当饭吃。”
皇太极想了想,问道:“这药,玉儿能吃吗?”
海兰珠道:“之前就问过,玉儿说她不吃,由着她吧,前些年必定是吃怕了。”
皇太极答应了,叮嘱了几句后,便要去忙政务,海兰珠将他送到门前,说:“皇上,吃药到底是苦的,您陪陪我成吗?”
“哲哲教你的?”皇太极一眼看穿。
海兰珠的脸顿时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局促不安地看着他,眼中秋波盈盈直叫人怜爱,皇太极到底妥协了:“好,我也吃,上年纪了,你们都嫌我。”
“多谢皇上。”海兰珠欢喜极了,为皇太极戴上雪帽,目送他离去。
可一转身,看见对面侧宫,仿佛有一双阴瑟瑟的眼睛正盯着这里,海兰珠心头一紧,但没有露出慌张,端起自己的尊贵,稳稳地回屋子里去。
这一边,何止一双眼睛,娜木钟和丽莘站在窗下,反白的眼珠子都要穿过墙去,丽莘轻声道:“主子,大汗他真是喜欢海兰珠啊,两个人每次一见面,大汗瞧着能年轻十几岁。”
娜木钟斜眼看她:“皇上,要改口,再不改,当心皇后娘娘拖你去打板子。”
丽莘捂住了嘴,娜木钟挺着硕大的肚子,慢慢走回炕前,眼中翻腾恨意和杀气:“别急,等我把小阿哥生下来,一个一个拾她们。”
这一边,皇太极走过凤凰楼,就听见脆生生的童声,女儿们朝他蜂拥而来,一个个穿着红彤彤的棉袄,像画片里的金童玉女,将他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喊着:“皇阿玛,皇阿玛……”
这个称呼,倒是真的新鲜,连豪格都还没改口呢。
皇太极抬起头,见大玉儿手里牵着小阿哲,正慢慢地走过来,她一袭红衣,在冰天雪地里分外惹眼,在皇太极眼中,世上再没有人能将红色穿得这样美。
“终于见着皇上了。”大玉儿走近,孩子们已散去玩耍,只有小阿哲,奶声奶气地喊了声皇阿玛,被皇太极抱起来亲了两口,大玉儿则满脸喜气地说,“这些日子见不着,我还以为皇上自己去北京,不带我了。”
皇太极嗔道:“谁都能不带,敢不带你?”
阿哲软绵绵地说:“阿玛,去紫禁城。”
皇太极大喜,将女儿亲了又亲:“阿玛带阿哲一道去,还有你额娘。”
琉璃愿(全集) 第166章 他不该委屈玉儿
大玉儿知道皇太极忙碌,这会儿不是闲话的时候,便将阿哲抱回,请皇上去忙,自己带着女儿去追哥哥姐姐们。
母女俩的背影远去,一件事忽然上了心头,皇太极微微蹙眉,轻轻一叹后,转身去往大政殿。
年节里,各贝勒府家中少不得摆宴请客,一家家吃过来,年也就过完了,而今年酒席间最热闹的话题,不外呼皇太极称帝。
这日在代善府中,齐齐格不经意瞥见岳托和豪格闪到后院去,两人模样鬼鬼祟祟的,她心里记了一笔,依旧与众人说笑。
女眷们正在议论,内宫四位侧福晋,会封什么样的娘娘,照着明朝宫廷的制度,也该有个高下。可若全照着明朝来,怪没面子的,让人家说大金学他们。
齐齐格默默地听着,心想,大金就快成为历史了。
多尔衮告诉她,马上金国要改国号为“清”,尊先汗努尔哈赤为太祖,如此序下来,皇太极自然就是太宗,她安慰丈夫,反正皇太极比多尔衮年长,这就不要在乎了。
但多尔衮要争天下,那还是将来的事,眼下他要争的,是他们兄弟三个的地位。
皇帝的登基后,除了册封后宫,还要册封他的大臣兄弟们。多尔衮战功赫赫,亲王之位非他莫属,但他希望阿济格和多铎,都能在亲王中有一席之地。
然而论战功,阿济格略次,轮年纪,多铎是弟弟。
这几日,家中的气氛并不好,阿济格和多铎还曾一度在酒桌上大吵大闹,把两家的福晋都吓得半死,最后去了书房,还是吵。
想到这些,齐齐格轻轻一叹,多尔衮身上背负的太多了。
“十四婶婶,您说宫里头,哪一位福晋会得到最高位?”女眷们僵持不下,果然来拉齐齐格一道说。
她们叽叽喳喳,说海兰珠最得宠,又说娜木钟地位高贵,七嘴八舌,却是不见有人提起大玉儿。
齐齐格随口道:“玉福晋呢。”
众人静了静,有人说:“她比兰福晋小,兰福晋如今那么得宠,自然是姐姐为尊。可她跟了皇上那么多年,生了那么多小格格,委屈她似乎又不太合情理,可若这一次囊囊福晋生下小阿哥,那就真的不一样了吧。”
座中又有人问:“对了,你们听说了没,皇上正急着要儿子呢。”
齐齐格敷衍地笑:“是吗?”
且说皇太极急着要儿子,他似乎并不在乎外头怎么评价,宫里各位庶福晋,轮着出入凤凰楼,而纳喇氏也怀上了,很显然,他想为膝下添子。
这事儿不明说,谁也不好乱下定论,可一旦明说,有一件事就明摆着,大阿哥豪格,已经被皇上抛弃,失去了将来继承江山的资格。
从纳喇氏传出喜讯的那天起,一个多月来,豪格如坐针毡,在皇太极面前毕恭毕敬不敢有半点差错,回了家,就折腾女人们发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