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深山中的修道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世风流才子

    这尊泥塑以往没有,刚立起来不久,建立起来后便在主殿接受着世人的香火。

    此泥塑对外称道家神号白真君。

    从供奉位置上看,地位非常尊崇,仅在道祖老子之下。

    这些道士拜完老子,再拜白真君。

    为首一位中年道士,




第四零零章 求人不如求己
    “到了,到了。”

    清寒凛冽的冬夜,一道流光速度极快,“唰”的一下划过夜空。

    高空之上,被“抓来”指路的那位阴司土地传来惊呼。

    妈妈的,太吓人了,几十里的路,感觉这位大仙只是往虚空走了不到十步,就到了。

    严重刷新了他做鬼的认知。

    在他做鬼,成为一位小小阴司的有限认知中,他心里畏畏缩缩地在想,城隍庙里的仙人们好像没这人厉害。

    高空之上,江小白依声停下,神念一扫,找到了城隍庙的位置。

    随后脚步一跨,便与一行人消失在原地虚空。

    城隍庙里,各殿灯火通明,科仪刚结束不久。

    “本地城隍速出来一见。”

    一道略带威严的声音落在上空,紧随而至,是江小白等人的身影。

    那土地吓了一跳,“大仙”这么霸道的么,在他的认知里,城隍庙里的神仙们可是颇有威严的,手上不知杀了多少恶鬼阴魂。

    本着胆子小的性子,他缩了缩飘忽不定的阴身,往后面躲。

    要是他替城隍庙指路带来了麻烦,他小小一个土地阴司,可吃不住惩罚。

    一想,越来越欲哭无泪,后怕不已。

    而此时,林子阳等坐镇城隍的道士刚结束完科仪,正洗手焚香,做着收尾工作。

    猝然上空传来声响,众人神色微惊,纷纷从一座侧殿跨步出了来。

    而在与此同时,城隍庙侧殿供奉的各个泥塑和地下中,飘出一道道青色影子。

    待林子阳道士率先出来,仰头一望,看见虚空为首一人,脑袋一嗡,当即如炸了开。

    他立马弯下腰,躬身四十五度,低下头一拜。

    “茅山上清第三十六代弟子林子阳拜见江真人。”

    林子阳声音里满是恭敬,还有点狂热的味道。

    其余道士神色大变,赶紧躬身行礼。

    “崂山第四十五代弟子宋云风拜见江真人。”

    “茅山第………”

    “……”

    “尔等作甚,这是天地真人上师,还不拜。”

    在城隍庙里,还有各路阴司鬼差,一脸懵逼的看着。

    直到一声大喝,把他们惊醒,他们也赶紧躬身作拜。

    这些阴司认知有限,不知道真人上师是什么程度的厉害人物,但城隍等道家神仙都要作拜,那肯定了不得。

    一时,城隍庙里连人和鬼,百余,都躬身低着头。

    这般场景可把与江小白带路的“土地”给惊爆了眼珠子。

    连超度万鬼,惩杀恶灵,守护大城一方安宁的城隍大仙都要给眼前的人参拜,这人究竟是哪路神仙啊

    简直了,了不得啊!

    “谁是本地城隍,出来说话。”

    江小白落下了地,扫了一眼,问他们。

    “回真人话,弟子便是。”

    林子阳往前一步,恭敬应答。

    江小白看了看这个面目白净的中年道人,便说起了刚才的事。

    “我方才在黄浦江观烟火,江中的神通假象可是你城隍庙为之这‘白真君’又是怎么回事”

    他问话时的表情虽平淡如水,但语气有些重,带着一丝责问。

    林子阳身后的几位道士一听,眼皮不由一跳,原来这方才的作法竟然被真人看见了,更重要的是,江真人对此事好像不高兴。

    大家不由心里惴惴了起来,江真人的威望在九州是跺一跺脚,九州就要震一震的,如果真人真为此事不高兴,就算真人不责难于他们,传出去,各家师门也定轻饶不了他们。

    但,林子阳脸上没有表现出这般表情。

    这位司职一城城隍,领治一城阴司的中年道士抬起头,眼睛里满是一种“自己没做错”的真诚。

    他又对江小白拜了一拜,随后道:

    “此事是弟子一人作法,真人若要责怪,林某愿当受罚。“

    “但恕弟子愚钝,弟子觉得自己没做错。”

    “哦那你说说。”

    &



第四零一章 三年一晃 故人相见
    一句“求人不如求己”,只是其一。

    江小白不介意多说几句,纠正他们这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但凡宗教多以信仰神明为之传播,但道门脱胎于道家,‘道’才是主,信仰天地大道,宇宙万物,最重要是无为,顺其自然。”

    “你们如此做,已经违背了道门本义,与西方的神权又有何不同。你这样一闹,世人觉得我这尊‘神’灵验,日后他们有事相求,结果不灵验,日后诋毁于我,这事你能负责我还该夸你不成”

    他看着林子阳,说了这样一番话,有不怒自威之势。

    道家修行纲法一向讲究无为,不争,顺其自然,刻意在世人面前施玄法,传播信仰,这种行为是大忌,与西方的神权不谋而合。

    这也难怪江小白不悦找上门来。

    城隍道士林子阳此时被江真人三言两语说的渐渐低下了头,并开始忐忑起来。

    一句“我还该夸你不成”,更是让其羞愧难当。

    “弟子愚钝,蒙真人指点,弟子知错了,请真人责罚。”

    他闷声弯下身,郑重行了一礼,乖乖认错。

    “请真人息怒!”

    “愿当同罚!”

    林子阳身后的道士也一一赶紧躬身,害怕威望甚重的江真人真要发怒。

    “行了,尔等治一城阴司,护一城安宁也不容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事尔等需谨记,不要再犯第二次。”

    江小白见此,摆了摆手,认真叮嘱一二。

    “新年已至,这是一缕三味真火,平常以真气供养,便供奉在这城隍,帮助你等炼气精修,也可镇压厉鬼邪祟,便当是对你们造化一方功德的鼓励。”

    说完,他又抬手,掌心往上,一缕鸡蛋大小的琉璃透明火焰从掌心冒出。

    这缕鸡蛋琉璃火一出,一股明性清净之气从火焰四方溢出,林子阳等道士只感觉精神一震,眼中骤然爆发出激动与惊喜之色。

    三味真火,这种传说中真人凝练金丹的神火,可是大宝。

    能得一缕,可是大幸。

    “接着。”

    江小白隔空吸了一盏青油灯,将这缕三味真火放入灯中,飞给了林子阳。

    城隍林子阳赶忙手忙脚乱地接过,看着手上青灯上的三味真火,心跳的有些快。

    还不待他们缓过神来,江小白一拂袖,一行人已消失在空气中。

    “恭送真人。”

    林子阳哆哆嗦嗦地端着三味真火灯,快步跑到门口,身子躬成九十度,朝着夜空激动热血大喊一声。

    其余道士也如此。

    一切又恢复平静,城隍庙的几位道士面色激动喜悦地看着林子阳双手捧着的那朵青油灯,那朵琉璃色的火焰美的令人惊心动魄!

    真人赐赏,三味真火,莫大机缘啊!

    当然激动!

    而在最边缘处,那位畏畏缩缩的阴司“土地”终于知道了那位“大仙”的惊人身份,吓的鬼脑子发懵。

    原来他就是城隍庙里,道家神仙跪拜,享受世人香火的“白真君”,来历超级大的仙人。

    这位胆子小的“土地”在一脸懵后,最后突然嘿嘿傻笑了起来。

    他给白真君引过路,沾过仙气,呵呵…..

    而另一边,江小白离开城隍庙后,自然按照约定好的,一行人连夜渡空,前往十万大山。

    一道流光如彗星划破,倏地一下,在清寒夜空闪耀,哧溜一下消失在远方天际。

    …………..

    此时,十万大山,正值腊冬,冬雪未化,寒夜下,是一片斑驳的水墨画。

    梧桐山山腰处,江家的小院外,有两位故人穿过外面布置的法阵,来到了这个地方。

    一老一少,两位苦行僧人顶着寒气霜冷,卷着清风,眉上出现两道白霜,出现在了院子外面。

    空明带着徒弟空慧,从极西之地,来到了久违的这座小院。

    夜色清冷,院子里没有灯火,风吹呼呼,小院显



第四零二章 温酒洗风尘 道佛谈转生
    气机流转,自生感应,他心有微动。

    “贫僧不久前偶得一丝天机,证阿那含,这次来,也有些话想跟小友讲。”

    空明老僧语气中有些隐晦,与江小白说。

    “我也有些话想与大师说说,屋外冷,咱们进屋再细细说说。”

    江小白听言,神色一动,转而一笑,侧身伸手做请。

    然后他与空明老僧齐行,进了熟悉的小院。

    院子,屋里,小丫头,初音她们已先行一步点亮了灯火。

    漆黑的寒夜里,小院的灯火,充斥着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暖意。

    “阿茶姑娘呢”

    他一进来,问徒弟初音。女王阿茶来这里,他需要多注意一下。

    “姐姐一来就进西房里了。”

    初音指了指客房关着的房门,小声小气地说道。

    像做贼似得。

    一起相处几天,她还是没和阿茶混熟悉,对方的气场太强大了,而且是那种我行我素的性子,捉摸不透。

    江小白听了,望了西厢房一眼,点了点头。

    此时,初音自然与空明老僧行礼,打招呼,开心展颜一笑。

    “空明师叔,新年好,还有空慧小师弟。”

    相比于传统师徒教育,半路出身的初音跟一老一少两位僧人行礼、打招呼的方式就要随意一些。

    当然,其中有两家亲近的意思在里面。

    “阿弥陀佛,一晃多年不见,初音师侄也出落的亭亭玉立了,修为也有长足进步。”

    空明淡淡一笑,慈祥和善。

    “师姐也新年好。”

    空慧小和尚也合掌行礼。

    “好了,你去温坛酒,我与空明大师洗洗风尘。”

    江小白这时吩咐了初音一声,随后袖子一摆,对空明老僧作请。

    “请!”

    三人坐上桌。

    温酒上来前,帮着整理房间的李水月带着小丫头也出来了。

    几年不见,小丫头依旧认识当初赠与她一串佛珠的老僧,活蹦乱跳,乖巧叫人。

    李水月也坐上了桌。

    一时,空明老僧望着李水月,这位古国公主,颇有感慨,谈起了她。

    两三年前,江小白为给她还魂,老僧也亲身参与了这件事。

    千年前的人物在千年后还魂,活生生地坐在这儿,自然心头别有一番感触。

    “这缘分聚散,世道变迁,因果相加,当真是奇妙。”

    最终也发出与当初江小白一样的感叹。

    酒水很快上来了。

    初音分碗,与人倒酒。

    颜色清亮的酒水在碗里冒着丝丝热气,如飘云雾。

    温酒在这寒风冬夜里,最为合适不过。

    “江某与大师一别三年未见,其中世事无常,难以言尽,不过今日相见,往事回首,尽是高兴,干。”

    江小白双手举碗,言笑晏晏,几分复杂感慨,几分高兴豪爽,便干了这碗中酒。

    空明老僧也举起酒碗。

    却是与他师父坐一起的空慧和尚有些抓头,桌上的酒碗举也不是,放也不是,就弱弱地问他师父。

1...154155156157158...1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