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的修道者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世风流才子
“师父,我能喝吗”
“喝吧。”
老僧点了一句,自己干了碗中的温酒。
其实,不食荤酒,只是佛教传入中原后,后来才立的清规戒律。
几人连喝了几口酒,便在灯火烛黄下夜谈。
江小白先询问了老僧去极西之地三年修行的所见所闻。
空明大概述说了去那片净土求道问路的过程。
那里是佛门清静之地保留最为完善的一片地方,有许多失传的佛门典籍,还有精通佛法的高僧。
密宗,显宗、传承自古象雄王朝的本波佛教,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声缘乘、菩萨乘…….
空明老僧在席间讲了一路上求道的地方与经历,也讲述了藏传佛门之地各个法门,教派间的修行差异。
“贫僧此次归来,其实是
第四零三章 秉烛夜谈
天地间,空明老僧收回那如刺破寒夜苍穹的佛眼金光,苍穹之中,那漫天浩瀚佛影消失不见。
两人并肩而立,江小白听了空明老僧的那番话颇为吃惊。
不过,老僧话还没说完。
“贫僧悟道之日,观此天地诸佛,电光火石,曾见一副画面……”
空明老僧继续说道。
“有一颗星空下闪耀的菩提树,有几位佛光加身的僧人,有……..”
老僧把当初夜观星空佛像,意识海中一丝灵光乍现,见到的那副“菩提树下问前尘”的奇怪场景又给江小白述说。
关于这个场景,空明老僧也不能明辨,不知是他当时菩提见性,内心自成,一缕性光醍醐灌顶,领悟涅槃真意产生的潜意识幻象,还是现实场景中,苍穹之上,虚无色界中诸佛涅槃所发生的真实场景。
但所有一切,都围绕着“涅槃”二字!
江小白听得也越来越觉得心惊,眉眼一沉吟,联想到了某些事。
他记得几个月前,中土佛门发生了一次席卷几大佛门圣地的灭门惨祸。
有一西域异僧,一人踏平几大中土佛门,夺走几大寺庙世代守护的佛祖释迦灵骨。
这事在九州席卷过一次风波,后来这场风波随着那西域邪僧销声匿迹而慢慢平静,加上当时西方爆发亡灵瘟疫,一波跟着一波被盖了过去、
当时江小白也并不在九州,在归墟之地隐修。
他与此事还和女王阿茶请教过一番,谈论释迦灵骨,以及佛门的转生之法。
江小白越想越觉得这几件事有些蹊跷,有隐约的联系。
不过,假如真如空明老僧推断,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古佛高僧涅槃转生,这件事肯定事关人间大局,但事情的局势无法揣测,涉及太广。
“大师,江某也有些话想与你说说,咱们进去细谈。”
两人当时从灵气复苏之初一起携手跨过,时隔数载未见,如今都已进阶第三境界,江小白有许多事想跟老僧商量。
毕竟,他承担的担子不轻,有老僧分忧,共商大事,是再好不过。
“请!”
两人又转回屋里。
这一夜,江小白与空明老僧秉烛夜谈。
谈上古大战,叹三千白骨,议下界强者,论人间格局……..
江小白与老僧空明有昔日有互相论道,携持修行之情,也没与老僧隐藏什么,把自己如今所处的情况,与所知道的消息,与老僧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明白。
老僧因在极西苦寒之地隐修,关于大世格局的消息远没有江小白掌握的通透。
一灯,一桌,一壶温酒。
一道,一僧,一夜久话。
偶皱眉,偶思量,时而惊然喟叹,时而热血展望。
“也许在不久,诸天神佛降临,人神相见,又要一场诸天大战!”
“你与我将如何”
………..
漫漫长话,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晨光渐亮,透过窗,射出淡蓝色的光
桌上,还是五人。
除了小丫头没有兴趣参与大人的话题去睡觉,以及一来就进了西厢房的阿茶,其余人在这秉烛夜谈中跟着听了一夜。
大家都是修行中人,熬几个时辰并不费神。
聊的也差不多了,江小白起身,走到堂门前,双手合拉,拉开木栓。
“吱呀”
堂门开,一卷寒雾生,天光也随之溜进。
清冷的寒气卷进堂屋,呼吸一口,能振几分精神。
江小白许久没在冬日的时光里,开堂门见风景了。
凝雪依旧在,远山斑驳景。
寒风卷霜露,小院遥听声。
“一夜叙话,也到了时辰,今日大年,团团欢喜,江某下厨,便开始做准备吧。”
江小白深吸了一口清冽寒气,随后转身弯嘴一笑,笑盈盈对数人说。
“大家忙活起来。”
“水月姑娘,你叫丫头起床,帮忙梳洗一下。”
“初音,你把准备好的食材清理出来,帮
第四零四章 诸子进山,百家拜年(上)
华夏传统,逢年过节,厨房里的家伙事都要弄出个吉祥、称心、如意。
通常摆碗都要摆出六、八、十,这些吉祥数学,象征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的寓意。
像春节过年这种一年当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摆出“十大碗”,才最能代表过年十全十美,团圆齐聚的节日气氛。
天光渐亮,天地间的斑驳雪景渐渐通透,冷冽的寒气不再那么凌人。
梧桐山,山间小院。
空慧和尚没花多少时间把院子里的积雪扫了干净。
不过在江小鹿的要求下,老桃下的一块积雪没被打扫。
小丫头在梳洗打扮过后,就光着小手笑嘻嘻地抓起雪故意扔向小奶狗的大黄,在院子里和汪汪奶叫,左窜右跳的小奶狗大黄打了一会雪仗。
疯玩了一会后,她又堆起了雪人,通红着小手,一点都不怕冷地玩这冬日里小孩最富想象力与诗意的玩意。
少年和尚空慧饶有兴趣地在旁边看着这位“小师叔”兴致盎然地玩着,时不时在旁边指点上一两句。
而他师父老僧空明,则自己坐在小院堂门口,手里搓着念珠,望着远山,不知看风景还是思虑什么事情。
前院,清净怡然,宛若一副动人的山水画。
而后院,则要热闹上许多了,满是人间烟火气。
“滋……”
烟火气息的厨房里,江小白掌勺,往滚烫的大锅里倒了一勺油。
立马“滋”的一声,油香四溢。
下方灶炉里,有热闹的“噼里啪啦”声在响,柴火烧的正旺。
“蒜,姜。”
他侧头说了一句。
说完,他侧边的窈窕人影过来。
古国公主李水月在帮小丫头收拾洗漱之后,就来了后厨打下手。
她拿着一把菜刀,刀侧上是切好的葱姜碎末。
走到灶边,用一只白皙素手将葱姜碎末拔入锅中。
葱姜入沸油,立马爆香。
“鱼收拾好了没。”
江小白又冲着厨房外不大不小喊了一句。
“来啦。”
厨房外,初音应声,随后手里拿着条洗净,剖出内脏,两尺来长的鲜鱼进来了。
“给我。”
江小白要接过鱼。
“我来扔进去。”
初音不给,一双黑亮的眼睛盯着油香四溢的油锅,笑盈盈地要自己扔进去锅里,像是觉得好玩。
“师父,现在可以扔进去了吗”
她还一脸“期待”地问江小白。
“等会。”
江小白觉得好笑,微摇了摇头,拿着锅铲勺起热油在锅边润了两下,见差不多,才轻笑一声,点了点头。
“可以下锅了。”
然后初音拿着鲜鱼,小心贴着锅边从鱼尾巴开始放进了油水中。
鱼肉和表皮在沸油中立马“滋滋”作响,油炸成金黄焦脆,令人胃口大开的金红颜色。
江小白开始挥铲煸炸。
待炸至两面金黄,自己动手从坛子里勺出几大勺子“水辣椒”(剁碎辣椒加盐炮制)往鱼身上洒。
立马,鱼肉的鲜香与水辣椒的咸香味被冲出。
江小白又加了一大勺水入锅炖煮,入味。
锅中满是清香和诱人的光泽。
初音在旁边眼睛发亮的看着,驻足一连站着不动,看了几分钟。
“我说你这丫头别站着流口水了,等会自然有你口福的时候,食材处理好了”
江小白抬眼发笑。
“呵呵…那我去了.”
初音砸了砸嘴巴,然后风铃般呵呵傻笑了一声,又去忙活了。
接下来,这厨房里又继续叮咚作响,菜香四溢了起来。
三人要准备十大碗,还要赶着热气,所以这厨房里满是忙碌,热闹的味道。
满是节日的那种味道。
………….
而此时,梧桐山附近的山岭,人影纷至沓来。
有人踏空飞云,在天空划过一道白浪;
有人踩石飞枝,在密林皑皑的山林间跳跃;
更多人踏空踩浪,扬舟前行沿着碧绿幽幽的翡翠河行进;
有穿青黑黄白衣裳的道士;
 
第四零五章 诸子进山 百家进贡(下)
梧桐山,人一茬接着一茬的来。
或独门独户,或三五成行,都是给道家真人江小白行礼拜年的。
大年初一,要给长辈行礼拜年,这是传统。
却意想不到,各门各派,散修游人,诸子百家不约而同前来。
梧桐山聚集了百余人。
最浩浩荡荡的一群,当属身穿青黑黄白道服的一群道士,足有四十五人。
全真,正一道门各派,都已派遣出门中重要人物带弟子二三人前来给真人拜年,一一到位,不敢怠慢。
里面有许多是那三百先天弟子中的一些人。
道门如今发展鼎盛,有道家真人长袖荫庇,又有三百先天坐镇,发展势头,势不可挡。
此时,诸子百家聚于一起,当属道门济济为首,也名正言顺。
“龙门李逍子,携弟子二三,代龙门上下新年叩门,望真人开天门,现仙颜,受吾等晚辈行礼,鉴此。”
“终南丘明远,携弟子二三…….”
“茅山茅天三,携弟子…………”
“天师………”
道门众人一一对着浓雾遮掩的梧桐山合手作揖,躬身参拜,高声大喊,声音穿空击云,嘹亮入山。
道门众人一带头,其余诸子百家,散修宗门来人,等道门结束后,也纷纷报山叩门。
“天山逍遥派吴青,感真人昔日传道之恩典,奉宗门之命,逢大年吉日,特此与真人行礼祝科..”
“散修李之柳,素来敬仰真人仙名,今日………”
“…………”
一声接一声,在这清冷的寒山白雪里回声不绝。
当然,这动静一环接一环,自然传到了山间小院里。
传到了正在热火朝天,香气四溢的后厨里。
这个时候,江小白的第九道菜,红烧排骨刚要起锅。
听到动静的第一刻,他有些诧异,神念放出去,就觉得大为意外了。
这么多人,给自己拜年
转而想到今儿是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又有些释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