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安静当农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好可
小舅舅中举了,在村子里可算是大事了,毕竟寿宁村也不知道多少年未出过举人了,所以算是比人办婚宴还大的事,宴席不能办这么寒酸吧
苏氏这才说道:“哪啊,你小舅舅前个就拉了两头猪、二十只老母鸡、二十只鸭送到他四堂叔家了,跟他四堂叔订了六菜一汤,我这边再收拾出来三个素菜就成了,正好凑成十道菜。”
周意闻言想起来了,她过年的时候见过孙家的亲戚,好像外公的四堂弟就是专门帮人烧宴席的,这样外婆今个倒是能省好多事。
第243章 投献
后院还有孙廉家几个妇人在,有孙廉的老妻、孙廉的二儿媳和三个孙媳妇,不过孙廉老妻因为辈分高,且已经六十多岁的年纪了,并没有在干活,而是坐在阴凉处打着扇子。
孙廉老妻稀罕地看着周意,对着周意招了招手,说:“来,丫头,咱坐着说说话,这还有樱桃,洗干净的。”
周意见这边菜都洗好切好了,就等着下锅了,一会儿宴客要用的桌椅板凳碗盘啥的也都借好了,也没她什么事,便听话地坐到了老太太的旁边,见老太太把装着红通通的樱桃的碗往她跟前送,便很给面子地拎起一颗樱桃吃,又端起碗来给她身边的大丫和芽儿也尝尝。
樱桃酸酸甜甜的,十分可口,周意尝完一颗樱桃对着老太太露出一个笑脸道:“好吃。”
老太太见小丫头笑起来更加好看了,也跟着笑道:“好吃你就多吃点,这咱自家种的,一会儿我让人给你装上一筐,你带回家吃,”
“好,谢谢太叔婆。”周意也不客气道。
老太太看向苏氏说:“你家这外孙女可是越长越好看了,这么漂亮的女娃娃,也不知道以后哪个男娃有福气能娶回家去。”
苏氏闻言面上的笑容老大,嘴上却道:“那我可舍不得把小意儿嫁出去。”
老太太斜了苏氏一眼,不认同道:“女娃娃长大了总要嫁人的。”
苏氏闻言就有些失落,半会,才说:“那可得找个离家近的,不说多有钱,模样总要配得上小意儿的,还得对咱小丫头好才行。”
老太太不由笑出声来,说:“你要找离家近的,倒是好找,这小丫头长这么好看,模样能配得上她的可不好找。”
一旁孙廉二儿媳闻言接着话道:“男娃要长得好看有什么用得有本事、对媳妇知冷知热才行。”
这话几个大人倒是都赞同地点点头,就连苏氏也动摇了。
只有周意有些不赞同,男人长得好看怎么没用了起码看起来赏心悦目啊
不过没人关心周意在想什么,众人就着什么叫做好男人这个话题聊了一会儿,又聊到了孙景文的头上去了,毕竟今日孙景文才是主角嘛。
几人夸了会孙景文有本事,孙廉二儿媳突然问苏氏:“王家那闺女的事你怎么打算的啊”
苏氏说:“景文说了,他不会再把那闺女接回来了,若是那闺女愿意把孩子生出来给咱们,就给她一笔银钱,若是不愿意给,那孩子到时候两家养着好了。”
苏氏肯定是想把自个的孙子孙女给要回家来养的,她怕王思宁那女人教不好孩子,哪怕给王家一大笔银钱她都想把孩子讨回来,但若是王思宁真不愿意给,她也是没撤,毕竟已经休妻了,总不能干那强抢的事,所以到时候只能一边养一段时间。
孙廉二儿媳闻言点点头,说:“这样办也好,那闺女真是不懂事的,如今景文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以后还不知有什么前程,正需要有个能帮他打理家务琐事的妻子,可不能再让那闺女回来添乱,就是不知道那闺女肯不肯同意”
她可是听说王家那闺女最近一直拿肚子里的孩子跟堂兄嫂谈条件,说要重新回孙家当媳妇的。
“前个伯仲不是来了吗,就是来问景文孩子的事咋办的,景文已经把他的意思给伯仲说了,今个伯仲也会来,到时候咱就知道了。”苏氏说道。
孙廉老妻提点道:“到时候你们在王家人面前,可别表现出很稀罕那孩子的样子,不然王家那闺女不定会动点啥歪脑筋。”
苏氏闻言眨了眨眼,随即听明白老太太的意思,应了声:“我知道了,二婶。”
周意在一旁听着几人的话,已经明白小舅舅的态度了,看来小舅舅也是不愿意跟王思宁复婚的,那她就放心了。
……
午后,客人陆陆续续而至,苏氏这边三道菜已经收拾好,便拉着周意回到了她屋里,至于招待客人的事,就交给家里两个男人去办了。
苏氏拉着周意的手坐到炕上,说:“如今你小舅舅中了举,这两天好多村民找咱们说投献的事,我让你小舅舅把免丁役的名额给二娃留了一个,你家不是还有二十多亩田地,要不要靠挂在你小舅舅名下”
周意闻言想了想,摇头说:“不用,外婆。”
这年头成了举人跟秀才差别就大了,要知道举人可是官员的候补人选,运气好的能当县令,运气不好的,弄个县丞、教谕职位也比较轻松,再不济也能给县令当个师爷或去给官员勋贵当幕僚。
而且成了举人后,生活上也能得到很大改善。
秀才虽能免徭役,但仅有两个名额,而举人则有二十个,秀才免田税二十亩,举人则是二百亩。
举人还有俸禄领,一年是六石粮食,秀才除了每年选举出最优秀的禀生可以领到粮食,其余大多数秀才都是没得领的,且要每年考一次,哪怕当年考上禀生可以领,次年若是靠不上农民把家里的田产靠挂在有功名的人头上,这样每年就不用给朝廷交税,转而给有功名的人交租子,可以节省一些粮食。
甚至有人为了免丁役,宁愿投身有功名之人名下做下人。
当地秀才和举人的免丁役名额不是谁都能给的,要么是有亲,要么是认亲,要么就是举人名下的奴仆,就连周大福去买来的免丁役名额都是拜了人家做干爹,靠挂在人户籍上了,这户籍是交由官府看的,实际上当地人还是只认族谱,所以并没有太大关系。
而一些掏不起银钱买免丁役名额的人,想要不服苦役就只能去给人当下人了,起码不用干苦活或去战场送命,活得轻松一些。
如今孙景文成了举人,有人来找孙景文想要投献也在周意的预料之中。
“外婆,你让小舅舅不要接受外人投献,自家亲戚的挂上一点就行了,有多余的额份就自家添置些田地。”周意又对着苏氏道。
这投献的事情虽有好几百年的传统了,但经常有士族强占农民土地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说接受了投献后翻脸不认人,把人家的地当作自己的地了,当然有些士族也不是故意欺占农民田地,而是其亲眷后代干的好事,毕竟时间久了,谁也不知发生什么变故,所以周意很是不喜这种事情。
第244章 郑姑娘
苏氏闻言有些惊讶地看了周意一眼,道:“你小舅舅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周意眨了眨眼,没想到小舅舅跟她想一块去了,便说:“那就按小舅舅的意思办吧。”
苏氏点点头,又说:“你小舅舅刚回来第二天,县令就派人来请景文去县里了,今个估摸县令也会过来。”
周意惊讶道:“县令也会来”
“该会来吧,反正景文前个从县里回来后是这么说的。”苏氏说道。
“哦。”周意闻言点点头。
像小舅舅一样这么年轻就中举的也不多见,县令上赶着想攀交情似乎也很正常
周意便不管他了。
苏氏还想问周意些什么,便听到外头有人喊。
“娘!”孙杏儿推开了门,见自个娘跟周意窝在屋里,便把她带来的包裹放到炕桌上,问道:“娘,外头来了老些人,你搁屋里呆着干啥,不出去招待客人去啊”
“不有你叔婆帮着招待吗我这才进来跟小丫头说会话,咋了”苏氏斜了孙杏儿一眼。
“行行行,你现在可是举人老爷的娘了,你想干啥都行,反正也没人敢说你啥。”孙杏儿也翻了个白眼,但脸上的笑意却是挡不住。
虽说她大儿子去一趟晋城白跑了,连个童生都没考上,但如今她亲弟弟可是成了举人老爷了,现在她走到哪里都有人恭维她,她能不开心吗
“大姨。”周意喊了孙杏儿一声。
“哎!”孙杏儿应了声,随即又问周意:“我把家里几个小丫头都带来了,她们在外头玩呢,你不出去跟她们一道玩去”
现在孙杏儿对周意的态度可是比以前好多了。
周意扯了扯嘴角说:“我不想玩。”
孙杏儿闻言便不管周意了,又坐下来对着苏氏道:“娘,家里老二媳妇昨个跟我说,她那堂侄女还没找好人家呢,意思是还想说给景文,咱要不要再看看郑家那姑娘”
苏氏皱起了眉,说:“我不是跟你说了景文的婚事先缓缓吗,你没答应她吧”
“我哪能答应啊,景文如今中了举,估摸有不少闺女想嫁给咱景文呢,我就是觉得郑家的条件还算不错了,郑家也不在乎景文有了孩子,这不来问问你的意思。”孙杏儿说道。
苏氏想了想,说:“这事缓缓吧,王家那闺女的事情还没解决好呢,哪能这么急就相看下家。”
孙杏儿听苏氏提起王思宁,便撇了撇嘴道:“我当初就说王家那闺女不好,景文还不听,非要娶,这事闹的,要不是王家那闺女如今有了孩子,景文这条件就是找个大户人家的小姐都够了。”
苏氏白了孙杏儿一眼,说:“事情都这样了,你现在说这话有啥用以后再给景文说媳妇,家里是穷是富的都无所谓,只要人心善、明事理就成,可不能再找王氏那样的。”
“娘,你这话说得可不对,是穷是富咋就无所谓了穷人家养出来的闺女可不眼皮子浅在这乡下过日子也就算了,万一以后景文上了京,大字不识一个的媳妇带过去不被人笑话郑家虽是从商的,但我听老二媳妇说她那侄女倒是自幼读诗书的,说起来也算配得上咱景文了。”孙杏儿说道。
苏氏闻言便有些意动的样子,但下一瞬又摇头道:“那也等过些时候再说,景文如今也没有着急娶亲的意思。”
“哎,我就跟你提上一嘴,若是过段时间景文有相看的意思,你再跟我说,郑家那姑娘岁数也不大,等个一年半载的也成。”孙杏儿说道。
“那你可别让人家姑娘耽误了,若有好的亲事,你让人家先相看着。”苏氏皱眉道。
“我知道的,咱景文学问好,长得又好,这不是人家有意咱景文吗,想来是愿意等些时候的。”孙杏儿说。
苏氏闻言便有些疑惑问道:“可是那姑娘见过咱景文了”
若不咋能知道他儿子长啥样呢
“老二媳妇的堂嫂不是认得景文吗景文这两年在县里念书,估摸是碰到过的,我听着不仅是郑家愿意把家里姑娘说给景文,那姑娘自个也是愿意的。”孙杏儿说道。
苏氏点点头,倒是觉得郑家那姑娘不错了。
当初她儿子还未中举的时候,郑家条件可比她家好多了,就要来跟她家说亲,如今她儿子虽中举了,但却先有了孩子,再谈婚事就算是二婚了,许多人家怕是会介意的,没想到郑家的姑娘倒是不介意。
周意见苏氏似乎对那郑姑娘挺满意的样子,不由问道:“大姨,郑姑娘家是在县里开铺子的哪间铺子啊”
回头她背地里看看郑姑娘人品怎样好了,再出一个王思宁那样的,估摸外公外婆的心脏得受不了了。
“她家在县里有两间铺子,一间叫做隆兴源,专卖南北杂货的,还有县里唯一的一家绣坊,也是她家开的。”孙杏儿说道。
“原来隆兴源就是她家开的。”周意有些恍然道。
先前她买中药熬制的洗头膏、牙膏等日用品,可都是在那间铺子里买的,去年天冷的时候还在那买过貂皮帽子和手捂,县里卖日用品的杂货铺子,可就属隆兴源里的货物最好,品种最多了。
那间铺子每次她去逛少不了要花去几两银子,她大致算算每年的盈利少说也有几百两银子,郑家的姑娘还是独女,若不是小舅舅中了举,郑姑娘嫁给小舅舅确实算是下嫁了。
“可不,人家不仅有两间铺子,田地也不缺,在乡下还有百来亩田呢,每年就是啥都不干,只收租子就够吃的,我家老二前些年出去闯荡赚了不少银钱,可不也是沾了郑家人的光”孙杏儿说道。
接着她又看向苏氏,小声说:“他家里没有儿子,这么大的家业,以后怕要便宜给女婿了。”
苏氏闻言白了孙杏儿一眼:“人家的钱财,咱可不能惦记。”
“我知道你是不惦记,你要真惦记,过年的时候不就逼着景文跟郑家结亲了吗再说景文日后是要做官的,那铺子就是送给景文他也没空管啊。不过话说回来,当初咱还不如逼着景文跟郑家结亲呢,那郑家的姑娘总比王家的强太多了,也落不着刚刚成亲就休妻,咱村子里啥时候出过这种事你说”孙杏儿说道。
苏氏还想说些什么,门又被推开了,这回是大丫。
“外婆,县令和县令夫人来了,还带了个姑娘,外公说让你招待下县令夫人和那位姑娘。”大丫对着苏氏道。
第245章 黄鹂儿
周意皱眉问道:“带了个姑娘多大的姑娘是县令的女儿,还是县令府上的下人”
“是县令的女儿,看起来比我大个一两岁的样子。”大丫想了想说。
“那就是十四五岁了”周意说道。
“怎么了,丫头”苏氏见周意皱起了眉,问道。
“我听说那个黄县令妻妾不少,儿女也有好几个,他们这趟带过来的女儿,正好是待嫁的年纪,小舅舅又没有与那姑娘年纪相仿的姐妹,为何县令只带了一个姑娘”周意说道。
苏氏闻言也皱起了眉,问道:“你是说那县令带闺女过来,是想跟你小舅舅相看的”
“估计是。”周意点头。
苏氏顿时有些着急道:“那可怎么办”
她可不想跟县令攀上亲,那黄县令是什么人啊,到高平县任职了快六年了,什么政绩没有,倒是妾室又多纳了几位,且黄县令的妻妾都是穿金戴银的,估摸黄县令可没少贪钱,她敢跟这样的人做亲家
孙杏儿也有些急了,那黄县令贪就罢了,人还坏,黄县令刚来那一年,因为一人盗窃,处死了几十号人,还是保乐村发生的事呢,这样人她也是怕的。
周意因为黄县令一直照顾她铺子的生意,所以也打听过一些黄县令的事迹,那就是一个又贪又坏又好色的官,她当然也不想小舅舅跟这种人混到一块去。
“外婆,你先把人给请进来说话,县令家的姑娘,许没有见过这么多村民的,让人呆在外头不好。”周意说道。
苏氏急道:“那一会儿县令夫人若是提起这事,我咋回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