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祯
“从京师向南直达南方最大的城市广州,必经郑州,从西安向东穿过郑州可达山东南直隶等地,所以我决定将于近期筹备和规划由保定至郑州的公路,而郑州城外将建设一座新城,此城将作为我城立足中原和放马南下的桥头堡。”
王越最后强调道“保定至郑州的公路,还有郑州新城的建设必须要快,我的计划是在十个月内完成这些工程。”
之所以说十个月,是王越估计朝廷最终拿不下张献忠,天策军就要大举南下了,而郑州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支点,毕竟天策军是一支特别依赖后勤的军队。
对付张献忠也许只需要天策军一到两个师就可以摆平,但是王越考虑的是解决流寇之后与朝廷关係的问题。
郑州在后世的地位取代了开封和洛阳,存在即合理,王越照搬借鑒。
相比于洛阳和开封,郑州算是一张白纸好做图。
当前城的公路和铁路已经修建到了保定,公路已经延伸到了山西,相比于铁路的难度,公路建设的难度要小的多,所以先行建设一条公路连接郑州。
一旦公路贯通,城的物资将能够顺畅的进入中原,无论是向东向南还是向西,都能够伸展自如。
城已经能够建设铁路,同时也积攒了一批相对合格的铁路工人,但是火车机车还无法自产。
据王越估计,要想自产火车机车,起码需要三年的时间,而且这样的机车马力小功耗大,也许只能用于短途运输,所以现在只能大力建设公路。
这些天,城委员会的相关成员已经对郑州周边考察过了,几乎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凉哇哇的。
王越话音落下,所有人都默不作声,张子筠只好率先发言道
“这郑州交通不便不说,还如此荒凉,几乎一穷二白。要把这里建设起来,粮食、水泥、建材等等物资都要依靠运输,此地相距城一千四百里,山东距此也有一千多里,而且工期只有十个月,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关键是这里不靠海,不似辽东能够依靠海运解决问题。”
“之所以把大家请来,就是为了集思广益,解决这些问题。”王越道“这里虽然一无所有,但是我们就是要从无到有,就好比我们曾经的城。
既然没有水泥,我们就建水泥厂,没有电没关係,那就上土法水泥,就如皇家材料公司那样。没有建材我们也就地生产,如砖头等。
一些必要的物资还是需要从城转运的,如粮食、工程机械、柴油发电机等等,但是我们就地生产,就节约的大量的运力。”
王越不打算在此采用从另一个时空搬运的方式转运物资,他需要城逐步甩掉拐杖自行发展。
公路及交通部部长周立新发言道“还有就是沿途物资运输的安全问题,我城到郑州将路过大批的无人区和非我天策军控制区。现在天下不宁,穷人遍地,物资哄抢也不是不可能的。”
天策军参谋长李子雄道“根据最近的军情分析,我天策军近期将没有太大的战事。所以经参谋部商定,天策军下属的治安军将投入二十个治安军旅,六万兵力用来保障运输物资的沿途安全,同时多余的兵力还能用来参与建设中去。”
空军司令员薛锦华也发言道“为加快转运进度,空军将抽调两百架运输机参与物资的运输。我军的运输机单架可运输六吨的货物,两百架的总运输量可达一千二百吨,关键是运输机的速度够快,一天可以往返城与郑州三次,一天的运输总重量可达三千六百吨。”
用运输机来运送物资,是王越的决定。天策军不缺直升机,缺的是数量众多的飞行员,所以这是运输任务,同时也是训练任务,可以更多的锤炼飞行员的飞行技术。
“另外人力也是充足的。”王越强调道“这次与闯贼作战的俘虏,将会留下一万多人,做些前期工作。不要忘了,河南遍地都是吃不饱饭的百姓,只要粮食足够,随便就能招到几十万劳工,这比我们当年的城那可强太多了。”
“这条件确实没得说。”建设部部长周义德发言道“十个月完成工期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
众人纷纷表态,统一了意见,
一条公路,一座新城,王越就是要用大基建、大工程带动大生产、大运动,以席捲整个河南。
下一步,西安至济南,郑州至汉口的公路也将会提上日程,中原大地上一纵一横的公路干线将在两到三年内完成。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问题解决了,外地的粮食和物资,才能源源不断地进入各个受灾的省份,各省份的产出才能源源不断地运出。
王越虽然没有捞到五省总督,但是修桥铺路这样的好事,朝廷是难以拒绝的,所以城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远。
欲罢不能,逐步渗透,这是王越在大明所采取的总体战略,其终极原因正是为了保留大明仅有的那点元气,即人口。
海外有无数的无主之地,需要大量的人口去拓展。
要夺取大明政权,只有两种方式,一是战争,二是政变。
政变的前提条件是王越在大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才有实施的可能,到现在为止,这个条件也只能说初步具备。
而战争是最伤国家元气的解决方式,天策军越早投入到夺取天下的战争,各地的反抗将越强烈。
本时空资讯落后,消息闭塞,虽然城和天策军已经存在了五六年,其实大明国内许多地区的百姓连听都没听过,这并不夸张,如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第八二一章 不务正业的应天巡抚
大明朝廷对张献忠等流寇的围剿行动正在逐步推进。
而管理委员会从十月起的工作重点,郑州新城和京广线公路北段也轰轰烈烈的上马了。
城但凡干点什么事,总要弄的惊天动地,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人齐上阵,大明朝廷慢慢也习惯了。
大批的工程机械从城出发到达保定,再从保定分流转运至河南,两百架大型运输直升机陆续从山东起飞,由山东运输到河南的物资主要是粮食。
目前城的粮食产地主要集中在台湾、南洋和江南等地,经过城这些年来的治理,台湾和南洋的耕种面积年年提高,江南地区的粮食亩产量也提高了近一倍。
江南地区粮食亩产量翻番,是因为城推广的优质稻种,王越在江南地区百姓们心中的地位如火箭般攀升。
上海在大明虽然仍是一个上等县,但是在城的带动下,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特区。
电厂、水泥厂、钢铁厂、纺织厂、化工厂、造船厂等工厂在浦东拔地而起。黄浦江对岸的浦西延绵十里的外滩也已建成,一座近现代化的城市正在以外滩为向外围扩展。
由上海出产的商品,经由长江水道源源不断地向内陆省份扩散,经济本就活跃的江南,在上海的带动下,私营工厂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发芽和生长。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当属纺织工业,这得力于城纺织机械的推广和当地的历史基础。
一六四一年十一月,河南的基建工程已经按部就班的展开,王越来到了他在江南的应天巡抚行署衙门。
像他这样不务正业的应天巡抚,绝对是大明历史上唯一的一位。
应天巡抚衙门其实已经形成了两套班子,一套是旧有的衙属,一套是城派驻的一些机构与阮大铖、方以智等人的参谋团队。
这几年应天巡抚衙门的日常事务被王越甩给了应天布政使唐海泰、按察使邹昭平等属官打理,而王越只抓两点,那就是财权和法务。
大明的传统税收是田赋,因为根深蒂固的原因,似乎永远也收不齐,即使土地肥沃的江南也是如此,田赋徵收连朝廷的任务都完不成,所以王越并没有触及,仍然是老办法,交给了衙属去打理。
由于江南地区是王越向朝廷包税制,田赋徵收上来后除发放官员俸禄外,一律上缴应天巡抚设置的财务处,所以田赋是在财务处的监督下进行的。
目前江南最大的财政来源其实是商业税,这一块是由阮大铖的城市管理局来负责的,同样受到财务处的监督,而财务处又受到银行的监督。
商业税的大体去向,一是上缴朝廷的包税款,即两百万两;
二是用于江南的基建,以及城派驻公务员工资和城市管理局员工工资,以及驻军军费等。
江南地区的商业税款项数目巨大,正在年年递增,一六四一年的商业税已高达三千万两,这其中城工商业缴税佔比超过了四成。
城工商业规模大,涉及面广,而民营工业正在起步阶段,所以城工业佔比高。
虽然城工商业算是国营企业,同样也要缴税,必须起到带头作用。
而法务这块是由江南地区所设置的几个法院来办理的,这也是王越在江南地区三权分立的一个尝试,作为应天巡抚,司法权也是主要权利之一。
明代的地方司法权利是指参与地方司法过程的官方权力,这个官方权利所拥有者包括总督、巡抚、巡按、知府、知州、知县等,其下属的布政使、按察使、通判、推官、县尉同样也走参与司法审判的权利。
地方上的镇守太监,守备太监也有部分司法权利,甚至一些特种司法机关也参与了地方司法,包括军事司法机关千户所、卫、都司及五军都督府和拥有司法权的特务机关厂卫等。
非但如此,在社会底层和偏远地区,法为私用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地方群体如佐贰官、胥吏、里老、乡绅等群体,也影响着司法权。
这就造成了构架重叠,司法权力界限不明显的情形。在府一级,知府与推官都拥有司法权,知府与推官的分工是依案件的轻重程度来划分的,这个程度的关键在于“度”的界限如何界定,所以互相扯皮的情形时有发生。
城在江南设置法院,正是为逐步收回司法权的而进行的,而法院的所依据的法律条文,正是城的法律。
到目前为止,法院所受理的案件主要集中在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所以对大多数朝廷官员的触动并不大。
这也是因为江南不比城,这里情况要比城复杂的多,所以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城的法律人才稀缺,派驻到江南的法务人员,以水平而论,只能算是实习。
应天巡抚衙门大堂,王越召集了他留在江南的主要成员召开会议。
与会的有苏州知府,兼江南地区城市管理局局长阮大铖。
何斌及政务方面的人员,何斌原台湾民政事务办主任,由于在台湾工作突出,现调任江南地区民政事务办主任。算是升了官了,江南地区是台湾无法相比的,无论是规模还是人口。
何斌与阮大铖搭台,形成了以城方式管理江南的另一套班子。
班子成员还包括江南军区司令员陈再明,江南军区是地方军区旅级,目前包含的範围有南京、苏州、松江、扬州等地。
江南军区所辖兵力包括两个海军陆战团,分驻苏州上海两地,是陈再明的直属兵力。附属兵力有五个治安军旅,分置各地,总兵力一万八千人。
焦可大,现任江南地区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他这个大队长一当就是好几年,到现在还没把名称改过来,早已经名不副实。
第八二二章 敲打
江南地区行政执法大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然大物,队员人数已经超过了三万人。
江南地区行政执法大队之所以发展到这么大规模,主要是吞併了应天地区大部分明军的结果。
南直隶明军在大明朝廷帐面上的军队数量是十八万人,包括南京京营,南京四十二卫,南直隶外四十六卫,以及相当数量的江防营和海防营,实际兵力只有三万多人,可见吃空饷现象有多么严重。
时间到了明末,大明的卫所几近废弛,即使是富裕的江南地区,明军的日子同样困苦。
行政执法大队在征缴商业税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部分商业税款上缴到朝廷,执法大队遂成为一个半官方的机构。它的前身是应天巡抚的直属游击标营,这才是它官方的正式身份,执法大队算作是兼职。
在成立之初,执法大队仅有七百多人,相对于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应天地区,这点人是完全不够的,所以扩编行动随即展开。
执法大队的招聘对象除了民间,还有一个就是应天地区的明军,相对于平民百姓,明军再烂也是军队,打架斗殴什么的要比本就老实巴交的百姓强太多了。
这也是王越的授意,执法大队的招收对象主要是原明军。
执法大队丰厚的待遇是明军无法相比的,关键是这是一个兼职,原来的军饷朝廷照发,那些原先的军头空饷照吃,但是执法大队所发放的薪金是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的,军头们无法剋扣。
不过这也不是问题,军头们还有另外的收入来源,一是领导工资,二是区域任务完成奖金,三是提成,提成比例是千分之一。
实惠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普通的明军士兵还是军头们与行政执法大队一拍即合,大批的明军营兵和卫所军成建制加入了执法大队。
既然加入了行政执法大队,就要进行统一的训练和统一的管理,被认为合格后才可申领票据上岗。
原明军们成为了执法大队的一员,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个人收入,都是原先当兵时无法相比的,所以执法大队的工作基本算是他们现在的主业,有奶便是娘嘛。
当然这三万多名队员也不都是原明军,也有一小半来自民间的招聘。
天策军新兵训练营,江南地区招募处也会定期来行政执法大队挑选合格的新兵,以免优秀的兵源流失,这些新兵训练完成后,将进入治安军服役。
优胜劣汰,良性回圈,是天策军自我净化和整体提升的法宝。
当前天策军的兵源来自治安军中的优秀分子,治安军的兵源来自招募的新兵。无论是天策军还是治安军都已经建立起了退伍兵制度,由于形势的特殊原因,天策军内的普通士兵服役期是五年,士官的服役期最高是十五年。
退伍兵或者因身体原因从天策军内退伍和转业的官兵,将被分配到警察系统。
城所辖区域不断扩大,所以需要大量的警察,从天策军退役的官兵,成为警察后就已经是一名警官,所以成为一名天策军,是城範围内大多数人所嚮往的。
三万多名行政执法大队队员,看起来是超编了,其实这正是王越所需要的。
“这几年来,应天地区无论是民生还是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是令人满意的。”
王越发言道“这些都离不开诸位的努力,在此我代表管理委员会,对大家表示感谢。”
阮大铖抢先发言道“这都是我等分内应当之事,侯爷过誉了,过誉了。”
如今的王越那是真正的位高权重,从级别上论,已与阁臣平起平坐,非但如此还是超品侯爷,关键是人家手里还攥着军权呢。
以阮大铖的眼光看,王越已成为曹操那样的人物,而自己也是其心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