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祯
同样兴奋的文武百官,齐齐举着牙牌大声同贺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站在御座前,看着这些向他恭贺的群臣,一时间有些豪情万丈,看着这些大臣们也都顺眼多了。
崇祯点头道:如此一来,东虏遭到如此重创,三两年的内都难以恢复了。谢宝清等人不负朕望,屡挫建奴,扬我大明国威,忠心可嘉啊!
内阁首辅温体仁恭维道:正因为皇上圣明,才能得此贤臣。
众大臣接着恭贺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很是受用,这样的场面也就登基那会儿和铲除魏忠贤的时候,才有这样百官同贺的场面。
谢宝清谢爱卿公忠体国,屡立大功,朕心甚慰!升顺天府京府丞副使谢宝清为顺天府尹,加兵部右侍郎衔。赏内帑银五千两,赐蟒服一套,玉带一条,荫一子锦衣卫百户!众卿可有异议?崇祯道。
崇祯还等着这些人扫平辽东呢,到时候军功一大把,担心功高不赏,就不赐爵了。
卢象升两赐尚方宝剑,转战半个大明,屡立战功到现在还没赐爵。
臣等无异议!
虽然大家都羡慕谢宝清官运亨通,但谁叫人家运气好呢,摊上那么能打的宛平县团练。
崇祯点点头道:谢爱卿回来之后,朕要在平台召见他。
接着又道:宛平县团练总兵王越,起于微末,练兵有方。朕决意赐王越同进士出身,领兵部郎中衔,整饬顺天府各县兵备,组建一军。另荫一子锦衣卫总旗。
王越的赏银就算了,那家伙太有钱了,赏不起。虽然还没成亲呢,先荫一子再说。
崇祯话音刚落,内阁次辅礼部尚书薛国观道:皇上不可,京师没有设立兵备道的先例!何况京师已有京营,不必另建新军。
户部尚书侯徇也出班道:皇上,现在国库空虚,难以支撑再建新军之响啊!
众臣皆道:请皇上三思!
崇祯怒道:京营?京营是什么情况,莫非以为朕不知吗?说着他用目光扫向众臣。
众大臣都心虚地躲避崇祯的目光,崇祯道:如果京营可持,怎会让建奴如此猖狂?每次建奴入寇都要征调各军入援。别以为朕不知道京营是何状况,朕意已决,众卿不必再说了。
京营已经糜烂到何种地步,崇祯一清二楚,如果要整顿,牵扯太多,他也无奈。所以不如再另建一军,宛平县团练的战绩让他觉得很放心。
工部左侍郎刘宗周出班道:臣弹劾兵部尚书张凤翼溺职中枢,胡骑闯入,侦探无闻,调援不速,几乎束手待毙。事败之后又自请督师,却遇敌即避,未经一战,至京畿残破。臣以为不惩其罪,则朝纲难复!
接着又有十几个朝臣出班弹劾张凤翼,接着连宣大总督梁廷栋也一起弹劾。
崇祯也对张凤翼不满,用眼一扫群臣问道:怎么今天没有见到张凤翼?
温体仁硬着头皮道:回皇上,张凤翼和梁廷栋因惧怕朝廷追责,已大量服用黄麻近一个月了,现已积重难返,毒入骨髓矣。
崇祯哭笑不得:这,这就是我朝重臣?这就是大明的边关总督?有自杀的胆量,却没有拒敌的勇气!可笑啊可笑!这也怪不得贼虏如此猖狂,满朝束手无策,结果还是小小的宛平县团练解了京师之危。
温体仁奏道:皇上,梁廷栋一死,则总督出缺。宣大为边关重地,需尽快物色总督人选。
宣大是京师北方的屏障,这次鞑子入寇就是由宣大而来。总督梁廷栋不但毫无作为,连向京师示警的工作都没做,简直昏庸透顶。
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忠诚敢战的人出任了。
崇祯沉吟片刻道:卢象升已经进京,就让他出任宣大总督。
接着又问道:兵部尚书的缺,谁人能够担任?众卿可有人选?
吏部右侍郎刘宇亮出班躬拜道:启禀陛下,臣举荐原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
次辅礼部尚书薛国观出班道:陛下,杨嗣昌确实有能力担任兵部尚书,只是他目前丁忧在家,不宜任职啊。
两届兵部尚书的无能,让崇祯失望透顶。虽然杨嗣昌的能力不错,为慎重起见,他道:这个事情,容朕考虑考虑再说。散朝!
第一一八章 庆功(求推荐票求收藏)
几天后,在密云的谢宝清等人在确定清军已经退走,由董用文率军保护,带着部分俘虏和阿济格返回京师。第一站来到起点城,因为王越通过对讲机联系张继成说阿巴泰已经抓住了,所以谢宝清是来领人的。
思华之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建奴纷纷受首,京师之乱已平矣。起点城之战的报捷奏章我已发到兵部了,快随我一起进京吧!谢宝清满脸喜色地道。
王越一本正经道:大人,我是在您的领导和指挥之下,才屡败建奴的。我只会练兵打仗,运筹帷幄什么的可都是您呀,所以您去报捷就可以了。
他可不想掺和进朝堂里去,他忙的很,还要种田呢。再说以王越的级别,崇祯也不一定会见他,他也不想去当个磕头虫。
我运筹帷幄?有你那些兵丁,还需要运筹帷幄吗?谢宝清听了他的话,有些哭笑不得。
他接着问道:你总把功劳让给旁人,何故?
王越笑着道:大人,我王思华在朝中毫无根基,而且朝堂的水那么深,我又什么都不懂。这次剿平建奴功劳太大,升的太快遭人恨呐,所以就请大人勉为其难了。
谢宝清听着好像是这么个道理,这王思华小小年纪,来京时间又短,确实有这样的顾虑。
唉,我受之有愧啊!谢宝清客气的道。
怎能说受之有愧呢?我这里是您属下的宛平团练,宛平团练的功劳不就是您的功劳吗?今后还要指望大人多多教导呢!王越对他抱拳道。
谢宝清心道:我还教导,你连宫里的公公都敢戏弄,还能听我的?
不过,王越对他的尊重,他也看出来了。起码说明王越此人不居功自傲,还有挽救的希望。
王越是个感恩的人,他能在此顺利站住脚,也多亏了谢宝清的绥靖态度。而且这谢宝清为官风评还不错,虽然有些贪财。那又怎么样?咱大天朝贪财的官员多了去了,王越能理解。
思华,此次京师之乱,你剿灭建奴如此众多,是我朝与建奴开战以来所未有。皇上对平定辽东可是盼望已久啊,说不准会叫你率兵进攻辽东,你要有心理准备。谢宝清看着王越的脸色道。
王越知道有这个可能,谁叫你这么能打呢?
谢大人,我军全用火器,而且来源也困难,尤其是铅子更是难得!这次平京师之乱,铅子几乎告罄,要攒够一次战役的数量,最少需一年之功。正因为这样,兵力才很难提升,且辽东遥远地盘广大,我两三千军队发挥不出太大作用。
他主要是现在还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平辽东,自家基础还没打牢呢,怎能长期离开?就算他不顾一切去把满清平了,让大明的这帮人去治理,估计饿死的人都比满清没事儿杀着玩都多。这叫吃力不讨好!
那我很为难啊,如果皇上要求如此,怎样应对?谢宝清发愁道。
王越笑着道:让皇上给我一年时间练兵,囤积足够的火铳铅子,辽东必平!那建奴又不是存在一天两天了,不差这一两年吧?
一两年后自己的九五式近卫师和五六冲大军都建成了,也许用不了一年,自己就该布局辽东了。
谢宝清也知道,那些枪他看着就很精密,造这样的枪确实不易。但他还是不太相信王越说的铅子不够,要是铅子不够,能像不要钱似得打出去?不过他也不便多问,估计又是秘密。
又聊了点别的,王越神秘兮兮道:谢大人,我想托您个事儿。
谢宝清好奇道:你王思华从来都是直来直去,有什么你就说吧。
王越做不好意思状道:我想让您帮我做个媒。
他一提做媒,谢宝清就知道什么事了。王越和张子筠那点事儿,他也有点看不下去了,他的观念无法接受。
他脸一板道:哼,早该如此了!接着又皱眉道:我去提亲,好像分量不够吧?再说,你的身份地位,差距不小啊!
王越满不在乎道:后两次大捷也该论功行赏了,您的官职又该升一升了,怎么就分量不够了?英国公那里您只管把亲提了,后面的事我来办。
好吧,我尽力而为。谢宝清觉得提亲而已,成不成又和他没关系。
谢大人,正事谈完了。我在寒舍准备了一桌酒席,还望赏光。王越笑着道。
好,你这里的菜品倒是很合我的口味。没想到啊!京师虏乱竟然让我们给平定了,是该喝两杯庆功酒了。谢宝清欣然道。
王越家现在不只郑春梅一个保姆了,她现在算是管家,管理着十几个佣人。之所以叫佣人,是因为王越没要他们的身契,而是签署的雇佣合同。为了适应时代,雇佣合同当然没有那么平等,不过比身契要人性化多了。
李秀芳自从王越得了个举人功名,又被封了个六品官,她几乎天天的喜上眉梢。这是她从前十几年的希望,如今得以实现,能不高兴吗?所以她觉得这可比什么起点城主,团练总兵来的荣耀。
听说今天家里要来大官做客,所以里外可劲儿的张罗着。她觉得自己也是官宦人家了,那就要有个官宦人家的样子。虽然新房子还没盖好,那就在吃的用的上面讲究一下。她就搞不明白了,二子把房子建那么大干什么?
我们家就这几口人,弄个四合院不就完了吗?五十亩地那么大的院子,有这么夸张的吗?儿大不由娘,都已经在盖了,她还能说啥。
谢宝清虽然来过起点城,但还是第一次来王越家做客。
见过谢大人!李秀芳做了个标准的万福礼,这是张子筠教她的。
现在张子筠没事了就来他们家串门,搞的就跟在她家一样,所以她已经和李秀芳非常熟络了。李秀芳总是嘀咕,这张二小姐到底和二子什么情况?唉,要是这张二小姐是普通人家的闺女,自己早八辈子就去提亲了。可惜啊!
谢宝清见王越母亲端庄有礼,颇具大家风范,也是啧啧称赞。
李夫人不必多礼,我和思华一见如故,如今又同朝为官。也许还会经常叨扰的,以后就不要这样客气了。谢宝清微笑着道。
李秀芳没想到这谢大人不但仪表堂堂,而且甚是和气,好像和自己二儿子又非常熟稔的样子,不禁为王越高兴。
谢大人能光临寒舍,荣幸,荣幸,快快请坐!李秀芳热情的招呼道。
第一一九章 平台召对(求推荐票求收藏)
王越笑着道:娘,您别和他客气,他随意就好了。
李秀芳对他一瞪眼道:怎么说话呢?说起来你现在也是官身了,怎么这样没上没下的?
说完又对谢宝清赔礼道:谢大人您别见怪,这小子是越来越没礼数了,都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教导无方。以后您还要对他多多指教!
谢宝清被她逗的哈哈直乐道:好,好,尽管把思华交给我好了!
李秀芳走后,王越无奈的道:谢大人很开心吗?
谢宝清一本正经地捋了捋美髯道:我正在琢磨着怎么教你多一些彬彬有礼,谦虚谨慎。少一些无法无天,嚣张跋扈。
王越叫屈道:谢大人,别冤枉人啊!我从来都不嚣张好不?
谢宝清指着他的鼻子道:你还不嚣张?你嚣张的地方还少了?
王越摇头道:我要是真嚣张起来,那还得了。
哦?此话怎讲?谢宝清好奇道。
说了您也不明白!
你!
正说着呢,张子筠进来了。
呦,谢大人也在啊!张子筠惊讶道。
谢宝清赶紧见礼道:见过二小姐!
坐,坐吧!张子筠招呼道,又问王越:饭好了吗?我饿了。
王越道:我哪里知道?估计快了吧?
那我去看看!她转身出了房门。
谢宝清站在那里呆了呆,转身对王越道:必须尽快提亲!她都把这里当她自己家了,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王越无所谓的耸耸肩。
平台即云台门。那平台比三大殿的基座高一点,前后通向甬道。站在平台上面视野开阔,可以眺望皇城内外三殿的外貌,却是皇城中的一个好地方。
曹化淳对崇祯道:皇上,谢宝清谢大人到了。
哦,快传!崇祯立刻吩咐道。
谢宝清的宛平县团练竟然凭着一己之力就平了京师虏乱,所以崇祯单独召见,以示恩宠。谢宝清是两榜进士出身,正牌子的文官,在崇祯心目中当然和王越那种半道出家的文官有所不同。
谢宝清快步进平台,对崇祯大礼参拜道:臣谢宝清,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卿家不必多礼,看座!崇祯道。
谢皇上!谢宝清拱手道。
见谢宝清座下后,崇祯笑着道:朕和谢爱卿是第二次见面了吧?
谢宝清恭敬地道:皇上说的没错,臣上一次得睹圣颜,还是三年前就任宛平县令的时候。
崇祯感慨道:三年了呀,没想到当年的宛平知县,如今竟能为朕这么快就平定了京师之乱。不仅剿灭了七万建奴,还抓住了一个伪郡王,一个贝勒。了不得啊,了不得。
他好奇的问谢宝清道:听说你们兵力不过三千,屠灭建奴却如摧枯拉朽一般,如何做到的?
崇祯所得到的信息多是道听途说,语焉不详。兵部去现场核实过战功,仵作查看过那些建奴的尸体,只知道是火铳或者炮弹致死的,到底怎样却说不清楚,所以他想问问当事人。
至于王越说第一战损失了一万人,后几战可都是那两千多打的啊,目睹的人太多,他们后来就是那点兵力。
不瞒皇上,谢宝清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我宛平县团练所用之火铳所系南宋遗民所造,名为自动步枪。可装铅子三十个,三百二十步外可击穿任何盔甲,而且可以连续发射,所以建奴难当!
王越知道步枪的秘密,朝廷迟早会知道,所以无所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