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钉子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祯
既然希望破灭,他们也不抱希望了。
张成业道:妹夫,你来京师这么久,还没怎么逛过京师吧?我们带你一起逛逛如何?
王越诧异地道:京师有什么好玩的?
他进过一次京,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现在的京城卫生情况很差,与后世的古景点的整洁干净相差甚远。
段宏淫笑道:京师最好玩的当然是青楼了。
提到青楼,王越那被岛国动作片毒害的心又怦然心动起来。前世他也是个旅游爱好者,这样原汁原味的古代青楼游,可不是现代那些驴友们能享受的到的。
自从来到大明,他一直忙成狗,还没怎么放松放松呢。
他不禁问道:京城有哪些青楼?美女很多吗?
以他的审美观点来看,因为贫穷,明朝的美女比例很低,除非是大户人家。
段宏笑着道:美女当然多了,简直妙不可言啊!
经过段宏的介绍,王越这才知道原来古代的青楼有国营和私营的。国营的是教坊司,私营的最高级的叫青楼通常都在国营挂靠,算是事业单位。次一等的叫酒楼或者瓦舍,最低等的叫窑子。
京师最出名的就是胭脂胡同,也就是后来的八大胡同之首。
所谓的八大胡同指的是包括王广福斜街陕西巷朱茅胡同韩家潭胭脂胡同石头胡同百顺胡同朱家胡同在内的一片地区,是京城一等青楼和二等青楼的聚集地,白天冷落清静,晚上灯红酒绿热闹异常。
这些青楼里最有名的就是翡翠楼怡红楼留香居了。
张成业见王越听的入神,知道他动了心,笑着道:妹夫,怎么样?让哥哥带你去玩玩如何?
王越诧异地道:你不怕你二妹找你麻烦?
张成业给了王越一个是男人都懂的眼神道:我们不说,她怎会知道?
王越看了看他道:你这么殷情,是不是还有其他事情要说?今天来不光是要那个视频的吧?
张成业一拍大腿道:妹夫就是妹夫,怪不得这么年轻就当了官,一下就猜到了!
其他三人跟着笑了起来。
王越挥挥手道:行了行了,有话就说,少拍马屁!
张成业搓了搓手,腆着脸道:那个,妹夫,我们现在是一家人了。最近哥哥手头有点紧,你看是不是?
王越明白了,这是看他有钱,过来傍大户了。
他斜着眼睛看着张成业道:你堂堂英国公府二少爷,还需要到处打秋风?
张成业打着哈哈道:哥哥我兄弟多,开销大,这不是没办法吗?
王越笑着说:是粉头多吧?见张成业扭捏起来,他接着道:你这样不是办法呀,总要有个正经营生。
张成业好奇地问:我能做什么营生?
王越想了想道:我们起点城正在建大棚,冬天种蔬菜,你们家里不都有地吗?冬天也是闲着,用来种蔬菜吧,冬天的蔬菜可是很值钱的。
起点城已经在建了几个大棚,计划搞个几千亩。
几个人立刻来了兴趣,纷纷问道:冬天能种菜?
王越点点头道:没错,我们起点城有专门的设备可以冬天种菜。冬天的蔬菜售价起码能卖到平时五倍十倍的价钱,而且还不愁卖。
这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事情,王越都准备推广出去,他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张成业的眼睛都亮了,的确是个好营生,随即眼神又暗淡下来道:可是我什么也不会啊!
王越笑着道:不需要你操心,我们起点城出材料,派人指点安装和种植。你们府上只需要出几千亩地和一些庄户来搞就行了。材料和蔬菜种子我们起点城出,赚了钱,我们五五分成。
(感谢龙兰草和蓝色的江打赏的500点,感谢书友150803112246433的打赏100点)
第一四二章 调查王越(求票票)
这个省心,吴昌云抢先道:太好了,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秋收了,我们府上也可以做嘛。
几个人立刻鼓噪起来,冬天地和人都闲着,还能赚大钱,谁不愿意?
王越被他们吵的头大,站起身道:停,具体事项我让起点城管农业的沈有福跟你们谈。我还有事情要忙,我这就给你们安排。
张成业见王越要走,又腆着脸道:妹夫,那个,那个!
王越暗自摇头道:我让王鹏远给你支两千两银子。大棚菜的事情,你自己多尽点心。堂堂国公府二少爷,这样下去像什么话?
张成业大喜道:谢谢妹夫,谢谢妹夫!
王越正要出门,段宏问道:思华,青楼不去了?
不去了,你们去玩吧,这里的东西都不许乱动,我一会儿派人过来。说完王越就出了门。
他nn的,跟这帮二世祖去青楼,没得坏了自己的名声。要去也是自己去呀!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是设好了套,让自己去钻?
之后,王越来到军事调查局,找到谷秀全。调查局现在的构架越来越完善了。分为情报处行动处电讯处总务处警务处训练处和人事处。
你们调查局在京城的布置情况如何了?王越问道。
谷秀全立正道:司令,目前我们在京城的十三个城门设有二十四小时观察点。其他重要区域设有十二个隐蔽观测点,另外在长安西街的起点城办事处也布置了人手。
王越点头道:嗯,京城方面的安排已经很完善了。你们的下一步工作是继续加大人员培训,天津大同太原济南保定山海关将是你们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电报机已经搞来了,天策军电讯处正在学习使用。王越也不精通这些东西,只能把资料交给下面的人,让他们自己摸索。
接着他又道:起点城驻京办的保卫工作要做好。我们的对讲机中继台站,关系到整个京师地区的通讯,不容有失。
起点城驻京办是购买的一处占地十几亩的大宅院,而且在明处,王越担心如果和朝廷发生冲突,此地将会受到攻击。中继台站设置在京师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京师的位置好呢。
谷秀全道:驻京办的四周围墙已经加高加固,并且都安装了监控和铁丝网。四角阁楼有八挺重机枪四门迫击炮和一个连的兵力,装甲车两部。
火力差不多够了,弹药食品等物资储备要加强,起码要保证一个月的储量。王越道。
按司令的指示,粮食弹药等物资一直在持续增加,煤炭也储存了不少,另外又多打了一口井。谷秀全说着,不禁问道:司令,何必这么麻烦?我们直接打进京城不就完了吗?
天策军有着怎样的实力,作为军事调查局局长,那是非常清楚的。
王越看了看他,笑着摇摇头。这些年轻人,几个月前还是灾民,目光太局限,想法太简单了,还需要时间去成长。必要的思想工作还是要做的,情报工作非常重要,必须要明确方向。
打进京城干掉皇帝,俘虏大臣,天下就是我们的了吗?或者抓住崇祯,挟天子以令诸侯?学曹操董卓的故事?
王越轻笑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在崇祯身上绝对发生不了,那可是个宁死不屈的主。或者我们给崇祯弄个意外死亡,扶持个傀儡儿皇帝?斑斑史书上的骂名,我们是跑不了的!
我们现在是朝廷的下属,无缘无故的打进京城,干掉皇帝,就会立刻成为天下的公敌。这叫不忠不义!我们以不义之师再去扫平天下,要杀多少人?这叫不仁!然后再让鞑子看笑话?
他接着摇头道:我们好好的日子不过,放着鞑子不打,为什么要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起点城的工作我都忙不过来,还要立刻去操心这饥荒遍地的天下,我累啊!
称王称霸真的很爽吗?听说崇祯皇帝一天只能睡四个小时,年纪轻轻都早衰了,还不是累的?我为什么要和他去抢这份工作?除非你们这些人都成长起来了,或许还能为我分担一二。
这是他第一次向手下袒露对天下的看法,希望他们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他半年前也不过是个小**丝而已,普通市民一枚,手下也没有多少能玩的转政治的。现在就把天下划拉过来,肯定又要被那些传统文人所主导,为别人做嫁衣。
所以还不如踏踏实实过日子,搞点建设,来的实在。一城一地的规模,他还是得心应手的,慢慢来吧,人是在不断成长的。
谷秀全是个很精明的小伙子,听完之后,立刻就明白了。
司令说的对呀,现在时机确实不成熟。我们起点城在全国也没有什么影响力,好多人还没听说过我们呢。那我们只有等朝廷先动手了?谷秀全问道。
王越笑着道:时间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急什么?又不是那些流寇,穷的没饭吃,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接着他想了想道: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了,我们起点城的实力和财富增长很快,有心人可能会有想法。而且我们的管理模式也会和朝廷撞车,只能他先动手了,谁叫人家站着大义呢?两百多年的天下了呀!
属下明白了,司令确实高瞻远瞩,比我等看的明白。谷秀全由衷地道。
王越也没什么自得的,毕竟现代人的见识更广泛而已。
他又问道:京师安排了这么多人,都可靠吗?有没有出现过问题?
这些人可没有经过多深的信念教育,毕竟草创不久,一旦到了京城,谁知道会不会放羊。
谷秀全笑着道:警务处就是为防止潜伏人员违反纪律而设立的。警务处有一个组,专门抓这一块。他们有全部潜伏人员的资料,而且潜伏人员都不认识他们。这个组的工作就是监视全部潜伏人员,有违反纪律的都进行录像。
到目前为止,共有潜伏人员十二人,因违反纪律被唤回,在录像面前他们都供认不讳。这些例子在调查局内部触动很大,因此现在的违纪现象已经很少发生。
王越高兴地道:不错,不错,你的思虑很缜密嘛!我没选错人。
接着又道:今后思想教育工作加强之后,警务处的工作强度也会降低。让政法处根据军事条例审讯吧,这些违纪人员我们不能用了。如果够不上死刑,也不能放出来,毕竟他们知道的秘密太多,过个几年再说。
谷秀全点头道:明白!
王越道:明天我去一趟京城,顺便检查一下驻京办的工作。
古代青楼游对他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与此同时,紫禁城养心殿。
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恭敬地向崇祯道:经太原府锦衣卫千户所查证:王越,字思华,太原府崞县人,崇祯八年考中太原府秀才。父亲王洪昌,母亲李秀芳。兄,王卓。妹,王妮。其家以务农为生,今年三月山西受灾后,全家逃难外出。其父王洪昌,役于逃难途中。
崇祯问道:那就是说,他确实是灾民了?那他为何突然发达起来的?起点城那些稀奇古怪的物资可有查到来源?
对于王越突然拥有的财富,已经有不少大臣提出了疑问。关键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稀奇古怪的东西太多了,这让他们无法理解。
王越发了财,崇祯也是受惠了的,毕竟王越平了京师虏乱,所以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他之所以调查王越,是因为担心这股武力不受控制,所以对王越的物资来源好奇起来。
(感谢龙兰草打赏的500币,感谢书友150803112246433打赏的100币)
第一四三章 视察驻京办(求票票)
骆养性心虚地道:皇上,我们锦衣卫多方探查,却得不到一丝线索。只是听说那些物资,是所谓的南宋遗民提供给王越的,然京师周边各县府却无人见过如此规模的商队。
从那起点城丢弃的许多包装盒包装袋上所谓的产地来看,涉及到全国各地。那些地名很多都是似而非,甚至连北京天津的也有。可是,可是这些地方根本没有此类产出。
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们锦衣卫都是瞎子吗?崇祯觉得这是手下人的失职。
骆养性头上的汗都下来了。他也是够苦逼的,碰到王越这样一个变态,能查到算是有鬼了。
崇祯见他那熊样,只好问汤若望道:汤爱卿,你在起点城可有发现什么线索?
起点城的稀罕物太多,汤若望从遥远的欧洲而来,也在大明生活了十几年了,见多识广,所以崇祯想听听他的看法。
汤若望道:尊敬的皇帝陛下,微臣对起点城只能用奇迹来形容。只有到了起点城,微臣才能感受到知识的浅薄,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可以肯定,这是另一种文明,它既不同于西方文明,也不同于东方文明。
虽然那里到处充斥着西方文字和类似于草书的简体字,但可以肯定的是,起点城的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更高级的文明,所以那里的所有物资都不可能从外部而来。
以微臣来看,整个世界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达到这样的文明高度,也没有能力生产出这些东西。
崇祯好奇地问:汤爱卿的意思是说,大明的其他地方和起点城相比都是愚昧落后的了?
汤若望一脸的的崇敬之色道:皇帝陛下,毫不夸张地说,起点城在各方面都要比世界各地先进不知多少年,这也包括整个大明。
不过奇怪的是,起点城的所有物资都非常新奇和先进,可是那里的百姓好像只会使用,却没有掌握其原理。
就好似整个起点城,就只有王思华大人才能弄的明白,才能解释的清为什么。可以看的出王思华大人,也在为更多的人,能掌握这些原理而努力着,起点城所办的学校正在教授这些知识,而且不遗余力。
也只有这位学贯中西的学者,才能看到和想到更多内在的东西,那些儒家子弟们大多只能雾里看花。
崇祯听了这么多,有点理不出头绪了,所以他只能问他最关心的问题。
那以汤爱卿之见,此事对朝廷是福还是祸?
汤若望以学者的角度发表见解道:这是世界之福,也是大明之福。如果这些知识传播开去,首先受益的是大明。
他已经准备写信邀请更多的同道去起点城学习和参观了。
起点城给京师周边带来的好处已经体现出来了,除了平定京师虏乱之外,正在修建的公路,吸收了大量无业游民。
起点城发给工人们的薪水也高,尤其是修路的那部分人,离京师较近,有一部分已经开始转化为购买力。
猜你喜欢